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全集–王羲之书法

合集下载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王羲之书法的流传,是一代又一代书家传承的结果。

历代书家通过对王羲之书法技法的钻研,去探索魏晋书风的精髓。

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及其作品简介,仅供参考。

中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王羲之的传世墨迹可以让你对"精采绝伦"四个字有深刻的体会。

书圣就是书圣,他的作品美仑美奂,无雷同乏味之嫌:朴素如姨母,清俊如奉橘,痛并快乐(指书写时的痛快感)着的丧乱,遒劲古幽的黄庭,当然更有达到书艺化境的"频有哀祸"帖,而又怎能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八字可逮?人物生平折叠早年经历王羲之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他七岁就擅长书法。

传说晋帝当时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

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16岁时,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

郗鉴有个女儿,年长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鉴爱女故要为女择婿,与丞相王导与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其家子弟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

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挑选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

”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

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

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

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大全中国历代书法名家众多,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以下是一些历代书法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介绍:1. 王羲之(303年-361年),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序》、《九成宫醴泉铭》等,这些作品以行草书的形式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墨韵。

2. 王献之(344年-386年),王献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称为"书仙"。

他的代表作品有《麟德碑》、《碑志铭》等,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字形端庄工整,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3. 柳公权(778年-865年),柳公权是唐代初期的书法家,被誉为"楷书圣手"。

他的代表作品有《白氏长庆集》、《玄秘塔碑》等,他的楷书字形规整,结构严谨,被后世称为楷书的典范。

4. 赵孟頫(1254年-1322年),赵孟頫是元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融合了柳公权和颜真卿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临颜真卿祭侄文稿》等,他的行书和草书作品流畅自然,富有力量感。

5.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文徵明是明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多样化,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

他的代表作品有《山水诗卷》、《欧阳询碑帖》等,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画流畅,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6. 王铎(1697年-1763年),王铎是清代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字形刚劲有力,具有浓厚的书法气息。

他的代表作品有《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自书诗卷》等,他致力于研究古人书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上只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一部分,每位名家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魅力。

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王羲之兰亭序(一)

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王羲之兰亭序(一)

中国书法名家名帖欣赏之王羲之兰亭序(一)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众所周知,中国书法有许多名家和名帖,其中最著名的之一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这篇文章将细致地探讨这部著名的书法名帖。

一、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一位书法家和文人,被认为是重要的书法大师之一。

他最著名的作品《兰亭序》被誉为中华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他的书法工笔有力,流畅自然,深受后人推崇。

二、兰亭序《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给自己的朋友邂逅时,以庆祝相见为乐的一篇文章。

这篇作品署名“兰亭先生”,变相点明了他自己的名字。

虽然这篇文章并不是王羲之本职工作,但它的书法风格、文辞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是以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的最高水平为代表,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件无价之宝。

三、书法风格《兰亭序》的书法风格处处体现了王羲之的大师风范。

他的小篆、楷体、行草都各具特色,而且同一篇文章中三种字体完美结合,颇有佳境。

整篇作品气质高雅,工笔细腻,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灵气。

腕力到处所慧,每一笔仿佛都是干练而悠然的。

四、文化价值《兰亭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它是书法、文学、历史、人文、哲学等方面的集大成之作。

它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它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珍品。

五、结语总之,《兰亭序》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丰碑,是王羲之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它是一篇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珍惜这样的一件宝贵物品,并向王羲之这样的书法艺术大师致敬。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兰亭序》有多种版本,其中冯承素的《神龙本》最为贴近原作。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举行盛大的风雅。

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饮酒赋诗,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兰亭诗序》。

《兰亭序》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遒媚飘逸,纵横变化,气韵完美,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当时王羲之已醉,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原稿终莫能及。

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钩摹数本,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摹成了副本。

唐太宗把摹本分赐亲贵近臣,真迹则被他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

【魏晋南北朝】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q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ǔ)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e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王羲之的代表作品

王羲之的代表作品

王羲之的代表作品王羲之(AD830-892),号洞庭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书法家“七宝”之一,号称“笔墨皆关山”,被认为是唐代书法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他的书法以笔势刚劲有力,运笔甚工,构图独尊,功力深厚,早有“千古第一”的地位和影响。

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有《洛神赋图》、《兰亭序》、《草书离骚》、《百家姓》、《传灯录》。

其中《洛神赋图》是王羲之的一部长篇书法作品,字体主要是行书,写实柔顺,行草清新,是王羲之常用行书风格的代表。

在此作品中,王羲之把古今神话结合在一起,写出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神话故事,犹如一幅壮丽的帆布海洋,被誉为书法史上的“佳话”。

《兰亭序》是陆羽所作,由王羲之仿写而成。

书中字体主要是隶书,字迹舒展笔墨流畅,犹如在书本上舞动飞翔,具有流动变化的光彩,而每一笔的痕迹也清晰细腻,能让人感受到书法之美的大气袅娜之态。

《草书离骚》是王羲之的一部名作,书中以草书为主,书淡而雅,虚实搭配,痕迹自然,似水流淌不定,线条曲折有致,极富雅致,被誉为书法史上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百家姓》是王羲之书法的重要作品,书中以行书为主,行书圆润柔美,气势浑厚而有力,每一笔都充满力量,书写工整,行草也规整有致,犹如细柳依稀,清洗净雅,给人以恢弘明晰的感受。

最后,《传灯录》也是王羲之的一部重要书法作品,全篇主要采用行草书,集草虚实于一身,每笔简单而又有力,凝重而又不失灵动,犹如一方清澈明朗的泉水,体现了王羲之书法处处洋溢着磅礴力量的活力。

以上就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此代表作品不仅是王羲之勤奋刻苦的书法修行成果,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辉煌事迹,其精美绝伦的书法也备受推崇。

希望有朝一日,每个人都能好好珍惜和领略王羲之的伟大贡献,让那令人叹为观止的笔墨水墨,流连世世。

王羲之所有字帖,太珍贵了收藏起来!

王羲之所有字帖,太珍贵了收藏起来!

王羲之所有字帖,太珍贵了收藏起来!2017-10-14 20:07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

其突出之处就是章法自然,气韵生动。

通观全文,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使艺术风格同文字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表现了王羲之与朋友聚会时快然自足之情怀。

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气韵生动,被历代学书者奉为学习行书的典范。

译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

羲之女爱再拜。

想邰儿悉佳。

前患者善。

所送议当试寻省。

左边剧。

译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羲之顿首顿首。

《干呕帖》《干呕帖》,又名《如常帖》、《昨还帖》。

纵14.1厘米,横26.4厘米,共4行36个字,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

国家一级文物。

是王羲之病中写给友人的短信。

该帖笔意神采超逸,书风沉着劲健,曾刻录于《淳化阁帖》之中,是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

《大观帖》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

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

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

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

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

《十七帖》《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

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

是煊赫著名帖也。

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

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历代名家书法大全

历代名家书法大全

中国有许多历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了卓越的书法作品,以下是一些历代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1. 王羲之(王献之):
- 代表作品:《兰亭序》
- 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兰亭序》被誉为中国书法的巅峰之作。

2. 欧阳询:
- 代表作品:《九成宫醴泉铭》
- 欧阳询是隋代和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以楷书而著称。

3. 颜真卿:
- 代表作品:《颜勤礼碑》
- 颜真卿是唐代的书法大家,他的书法作品以雄浑刚健、气魄宏大著称。

4. 柳公权:
- 代表作品:《庐山谣》
- 柳公权是唐代宫廷书法家,以行草书(草书)为主,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

5. 赵孟頫(赵孟敦):
- 代表作品:《赵孟頫行书帖》
-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行书被誉为“赵体”,具有独特的风格。

6. 文征明:
- 代表作品:《文征明帖》
- 文征明是明代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书(草书)为主,具有骨力雄浑之美。

7. 陆游:
- 代表作品:《秋夕》
- 陆游是宋代文学家兼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书为主,兼具文学和书法的双重才华。

8. 张大千:
- 代表作品:《赤壁图》
- 张大千是近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书法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

以上只是一些历代著名书法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的简要介绍。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法家众多,每位书法家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贡献。

如果你对中国书法感兴趣,可以深入研究每位书法家的作品和风格,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书法艺术。

王羲之所有字帖

王羲之所有字帖

王羲之所有字帖王羲之字帖⼀帖尽览(收藏)个⼈图书馆⼆〇⼆⼀年五⽉王羲之所有字帖,⼀帖尽览(收藏)名家天地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化现象。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

原籍琅琊⼈(今属⼭东临沂),居会稽⼭阴(浙江绍兴)。

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称“王右军”。

他出⾝于两晋的名门望族。

王羲之⼗⼆岁时经⽗亲传授笔法论,“语以⼤纲,即有所悟”。

他⼩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卫夫⼈学习书法。

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于钟繇。

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的⾼度。

与两汉、西晋相⽐,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书遒劲⾃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引⼊⼀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书家⼏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曾留下形形⾊⾊的传说,有的甚⾄成为绘画的题材。

他的⾏草书⼜被世⼈尊为“草之圣”。

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七帖》、⼩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孙。

其⼦⽞之,善草书;凝之,⼯草⾪;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书;焕之,善⾏草书;献之,则称“⼩圣”。

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凝、操、徽、涣之四⼦书,与⼦敬书俱传,皆得家范,⽽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全集–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约321-379),字逸少,东晋人书法家,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

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的豪门大士族。

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

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曾倡议晋室渡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

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统帅。

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

王羲之随家族南迁会稽山阴(浙江绍兴),来山阴不久,即去建康随伯父王导读书。

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王右军"。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法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

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

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

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

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

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寒切帖、行穰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

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

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

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

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

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

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编辑:书法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