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复习专题解析
中考《政治》复习:“一带一路”考点.doc

2018中考《政治》复习:“一带一路”考点-中考“一带一路”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会是高考的重要命题方向,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就给大家详细解读一番!政治相关考点分析:1。
经济生活(1)建设“一带一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沿途各国间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建设““一带一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沿途各国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3)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我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互利合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2。
政治生活(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互利共赢,符合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共同利益。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中国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真诚互信的好朋友、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中国发展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张和政策,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3。
文化生活(1)文化具有多样性。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020届高中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复习课件:微专题12 “一带一路”问题(共16张PPT)

D.沿线地区能源资源丰富
本 课 内 容 结 束 2. 实际上,开发“冰上丝绸之路”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主要包括( )
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②科技较落后
③缺少发达基础设施
④多浮冰、海雾④
D.③④
答案:
1.C; 2.D 解析: 1.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判读”。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 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是连接东北亚与西欧最短的海
微专本题1课2 “内一容带一结路束”问题
关联要素
本课内容结束
方法规律
1.“一带一路”产生的影响
要素
影响
本 课 内 容 结 束 资源
和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加强我 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通过中国内地交通网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形成亚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
交通
“一带”主要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 上发力。“一路”在国内,可以以上海和泉州等港口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
本 课 内 容 结 束 也都可以借助风力和洋流回程,A、D错误;伏旱主要指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高温少
雨的天气,与天竺国无关,故C错误。故选:B。 2.随行有商人在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生活多年,发现该国是个冬夏水灾都频发的国家, 夏季洪灾主要分布在该国西南部地区,冬季洪灾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冬夏水灾形成 与南亚的盛行风有关;冬夏水灾形成与该国地形有关;冬夏水灾形成与该国是岛国有关。 故选:D。
例题感悟
1、(2018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 2017年11月1日,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俄罗斯总理时指出:共同开展北极航道开发
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结合下图,完成1~2题。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四一带一路建设

微专题四“一带一路”[热点透视]“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都城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为起点,经我国西北和中亚、西亚国家到达地中海沿岸的交通道路。
这条路被认为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会之路,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
2017年5月举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又将“一带一路”建设推向新的高潮。
2019年高考可能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该热点进行考查:(1)以热点事件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因和意义。
⑵以“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图和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沿线具体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状况等。
⑶以我国和“一带一路”所涉及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建设等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特征和影响,区域联系与合作现状、出现的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
[核心知识必备]1.“一带一路”产生的影响2.中国高铁的四大优势:技术、资金、机制和成本(1)技术优势:通过对国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全面掌握高铁完整技术的国家之一,积累了丰富的高铁运营管理经验,如高寒的气候、复杂的地质等。
⑵资金优势:随着亚投行作用的逐渐发挥,英、德、意、法等欧洲技术和经济强国的加入带动了更为完善的金融体系。
⑶机制优势:中国政府作为牵头部门,加大了国家的支持力度,放宽了境外投资审批权限,全力推动相关产业“走出去”。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之一带一路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之一带一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
”“一带一路”是当今社会热点,也是高考重点,复习备考我们应重点关注。
“一带一路”构想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世人所熟知的“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后来不断演变为沟通中国与亚欧非多国的商贸、物流及文化大通道的古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方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1.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时期(1)丝绸之路是张骞于西汉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连接亚欧非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的总称。
(2)汉武帝以后,国内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采取积极对外政策,与西域地区建立联系。
(3)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大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4)开辟“海上丝绸之路”:(3)随着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求法等活动,丝绸之路在唐朝前期进入黄金时期。
4.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发展由低落到迅速(1)宋代由于国家政权极为薄弱,与西域的联系受到阻碍,陆上丝绸之路几乎废弃。
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2)元代,丝绸之路再度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发展迅速。
(3)元统一中国,社会环境安定,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继续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更是繁荣昌盛。
5.明清时期——丝绸之路趋于萧条,几近停滞(1)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不再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而是作为记录中外交往历史遗迹的标志而存在。
(2)清朝随着封建王朝的日薄西山,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几近停止。
(3)清朝虽然开设“十三行”,但是与西方的联系大为减少,因此,当西方正在革新政治体制,开展经济运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的时候,古老的东方还沉浸在自己的文明里“自我陶醉”,此时的中国已距离先进的西方很远很远,丝绸之路的价值已被“暴殄天物”了。
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42讲+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4)扩大中巴两国的货物进出口和人员交流;开辟绕过马六甲海峡 的内陆能源通道,增加我国能源进口路径;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加强我国与南亚、西亚等国家的联系等。
(2)推测瓜达尔港所具备的战略价值至今仍处于潜在阶段的原因。 (8分)
(2)瓜达尔港公路、铁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临港工业较 少;运输能力较低;港口管理水平较低等。
(3)说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给巴基斯坦的发展带来的主要机遇。(4分)
(3)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培训大量技术人员;有效改善巴基斯坦的基础 设施;助力巴基斯坦能源开发,提高电力供应;推动巴基斯坦渔业、农产 品、纺织等产品出口,增加经济收入;加强巴基斯坦与南亚、中亚、北非 等地区的联系等。
(2)分析我国和智利在经贸合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
中国:市场广阔;技术、资金充足。智利:资源丰富; 农产品种类多样,价格低。
【典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为巴基斯坦的 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贯通 南北丝路关键枢纽,带动中巴双方在走廊沿线开展重大项目。瓜达尔曾是巴基斯坦 西南部阿拉伯海沿岸的小码头,远离内地,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经济发展较落后。 我国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巴基斯坦建设瓜达尔港,目前该港口因“战略位置”重要, 成为地区转载、仓储、运输的海上中转站,有专家认为瓜达尔港所具备的战略价值 至今仍处于潜在阶段。
1.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A
A.交通和能源
B.金融和能源
C.采矿和制造业
D.交通和医疗
2.中巴合作对巴基斯坦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C
A.加快资源开发
热点10 一带一路-2023年中考地理三轮热点复习优质课件

。 2021年12月1日,刚刚采摘的5000吨车厘子从智利发货, 于12月25日到达中国,以丰富我国元旦和春节市场。 (4)这批车厘子出口到中国采用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 (【5)答你案认】为(智1)利大车约厘位子于在20中°国S—市5场0畅°销S(的5主5°要S原)因之有间哪,些位?于中低纬度;位于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温带(2)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3)生长期内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多山地 (4)海洋运输 (5)智利位于南半球 ,与我国季节相反。因此智利车厘子与中国大樱桃的上市时间错开;我国 消费市场广大,消费能力强。
A.京哈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陇海一兰新线
7 (2018·江苏南通·中考真题)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一路”经过的甲地区,气候湿热,最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C )
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青稞
2.“一带”经过的乙地区,深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是( B )
(1)探究一:港口古村落形成的自然条件。 (2)探究二:整体搬迁前港口村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 (3)探究三:港口新村选址的合理性。(提示:可从防 洪、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考虑)
(4)探究四:有人提出目前港口新村的生活用水输水线 路(线路①)不合理,并提出新的输水 线路(线路②)。你认为哪条线路合理,说明理由。( 提【示答:案可】从(1线)地路形长平短坦、;输土水壤成肥本沃等;方水面源考充虑足)。(2)地势低平,河床抬高,河道弯曲,排水不畅;雨季降水
湖南省一带一路公需科目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省一带一路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一带一路是指(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A.丝绸之路经济带B.长江经济带C.欧亚经济带D.中巴经济走廊经济带正确答案:A 2.在进出口中( ) 是占比最大的贸易主体。
A.国有企业B.集体企业C.私营企业D.外资企业正确答案:C 3.2021 年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的排位是第( )位 A.8 B.11 C.19 D.23 正确答案:C 4.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是( )。
A.美国B.日本C.欧盟D. 正确答案:D 5.首家落户的国家级经贸平台是( )。
A.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B.中国-东盟经贸博览会C.中国-欧盟经贸博览会D.中国-中东经贸博览会正确答案:A 6.首条定期洲际全货机航线,--北美定期洲际全货机航线,是在〔〕年开通的。
A.2021B.2021C.2021D.2021 正确答案:D 7.2021 年 7 月 18 日,( )通过了"中共省委关于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假设干意见" A.中国共产党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B.中共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 C.中共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 D.省人民政府正确答案:D 8.我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着世界〔〕大货物贸易国地位。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正确答案:. z.A 9.232 调查。
2021 年 3 月,美国以国家平安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 25%和 10%关税。
依据的是美国贸易法案中的〔〕。
a.232 条款B.一般 301 条款 C.特别 301 条款 D.超级 301 条款正确答案:A 10.2021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累计总额为 7468.66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1.9%。
占出口总额的 30.03%。
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243.8 亿元,增长 7.5%,占出口总额的〔〕。
A.10%B.12%C.22%D.26% 正确答案:B 11.当今招商引资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 )投资环境的竞争。
【2021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一带一路”建设含答案

“一带一路”建设典型例题剖析指导(2020江苏卷)《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
下图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A.采矿和制造业B.金融和零售业C.交通和能源D.教育和医疗(2)影响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地域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数量B.区位和资源禀赋C.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D.政策和文化传统试题情景试题以我国“一带一路”、中巴合作为背景材料,以中巴产业合作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巴合作项目类型及主要因素。
学科素养区域认知:通过对中巴合作项目的考查,使学生了解巴基斯坦自然、人文环境特征。
综合思维:试题通过具体实例,将区域经济合作项目与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思路引导第一步,读图文材料,明设问。
第(1)题,主要考查中巴合作项目的类型,可根据图示直接进行判读。
第(2)题,主要考查中巴合作项目分布的影响因素。
需抓住项目特点,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第二步,调知识,求答案:知识整合技能提升“一带一路”简介“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提出的中国背景包括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中国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中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中国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
“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中欧班列、印尼雅万高铁、俄罗斯莫斯科-喀山高铁、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口、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中缅油气管道、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沙特廷布炼油厂、埃及输电线路、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国-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