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技术及质量控制(王凤鸣)资料
核酸检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核酸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疫情防控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规范核酸检测工作流程,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2. 确保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3.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核酸检测工作。
2. 实验室负责人为核酸检测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3. 采样人员、检测人员、质控人员等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参与核酸检测工作。
五、质量控制1. 实验室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2.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质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结果,应进行复检和调查,查找原因,及时纠正。
4. 实验室应积极参加外部质控,接受上级部门的质量评估和监督。
六、安全管理1. 实验室应按照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标准,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设施和设备。
2. 采样人员、检测人员应按照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生物安全事故发生。
3.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
4. 对实验室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
七、信息管理1.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核酸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
2. 采样人员、检测人员应按照规定填写检测记录,及时上传检测数据。
3. 实验室应定期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疾控机构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应根据本制度,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

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核酸检测试剂是基于核酸扩增检测技术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等温扩增、PCR,qPCR等。
之前写了一些诊断试剂的评价的内容(诊断试剂评价系列2-核酸检测方法(更正))。
现在有些实验室自己合成引物探针,生产qPCR诊断试剂,也有些试剂生产企业在问如何保证试剂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检测试剂的生产质控与诊断试剂的评价既有相同点,因为都是基于相同的评价指标;又有不同点,生产过程会关注原料、半成品、成品,诊断试剂评价只针对成品。
本章的很多内容基于《核酸检测试剂生产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但是这个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又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供大家参考。
一、原材料1、dNTP脱氧三磷酸核苷,核酸的组成成分,包括:dATP、dUTP、dGTP、dCTP 和dTTP。
应为HPLC纯、PCR级,无DNase和RNase污染。
-20℃保存。
2、引物由一定数量的核苷酸构成的特定序列,通常采用DNA合成仪人工合成,合成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其他适宜方法纯化。
冻干粉,1800D以上。
序列正确。
纯度应达到电泳级(PAGE)或HPLC 级,不含杂带。
应提供合成机构出具的合成产物的质检证明,如PAGE 电泳结果或HPLC分析图谱。
应作HPLC分析和紫外光吸收分析。
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OD260nm/OD280nm的比值在1.6~2.0之间,可视为合格引物。
-20℃保存。
3、探针是指特定的带有示踪物(标记物)的已知核酸片段(寡聚核苷酸片段),能与互补核酸序列退火杂交,用于特定核酸序列的探测。
通常采用DNA 合成仪人工合成,合成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其他适宜方法纯化,在5-端标记荧光素报告基团或其他发光标记物,在3-端标记荧光素淬灭基团,并经HPLC或其他适宜方法纯化。
冻干粉,90D以上。
纯度应达到HPLC纯,不含杂带。
应提供合成机构出具的合成产物的质检证明,如HPLC分析图谱;应对探针的核酸序列及标记的荧光素或化学发光物进行核实,并作HPLC分析。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

实验室空间 实验室空间应定期进行紫外照射。 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的清洁 实验台面、超净工作台宜用3%双氧水或10%次 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1 g/L)擦拭清洁;也可在擦 拭后再用紫外光照射,照射距离应不超过90 cm, 照射时间宜过夜。
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 有毒有害及废弃物质的处理
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试剂要求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实验使用的试剂等级应为不 含DNA、DNase和RNase的分析纯或生化试剂。 实验用水应符合GB 6682-92中一级水的规格。去 离子水的电阻应达到18.2 。 商品试剂盒应注明到货日期,对所收到的试剂盒 应按规定的贮存条件存放。
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蛋白质检验区
— 功能及要求
蛋白质分离纯化区
主要功能: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工作区域要求:蛋白质纯化应具备低温 工作的场地,如4℃冷房和/或层析柜等。
蛋白质分离纯化区
主要功能:蛋白质分析检测
control
test
阳性结果
阴性结果
检测工作流程
实验室样品到样验收(确定是否具备检验的基 本条件) 混样 获取测试样品à测试样品的制 备(待检状态) 的提取 验报告) 核酸和/或蛋白等目标物质 PCR实验(包括扩增和产物分析)和
-试剂配制
实验室配制的试剂应在容器上标明试剂名称、浓度、 配制时间、保存条件、失效日期及配制者姓名。 所用试剂溶液宜大体积配制、小体积分装后高压灭 菌保存,不宜高压灭菌的试剂应过滤(0.22 µm) 除菌;PCR主混液、引物、探针应避免反复冻融。
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试剂配制
实验室应确定关键试剂,并在使用前进行质量 检测。关键试剂包括:核酸提取试剂、RNase、 蛋白酶K、阴性对照标准物质、阳性对照标准 物质、Taq酶、各种限制性内切酶、引物、探针、 菌种、阳性质粒。 试剂质检包括①有无污染,是否存在假阳性; ②使用弱阳性对照标准物质检测试剂的扩增效 果。
核酸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王凤鸣)

典型荧光定量PCR结果
阳性标本扩增曲线
阴性标本扩增曲线
二、质量控制要点
PCR实验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涉及到 整个基因检测扩增的所有阶段,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严禁各类交 叉污染事故的发生。
PCR实验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PCR实验的过程主要包括: 标本处理与核酸提取 扩增试剂的准备 核酸扩增与产物分析 测定后的结果报告
BSL-2实验室
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典型的二级生物 安全水平实验室
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柜的要求:
颗粒经HEPA过滤去除 气流为层流 气流有方向
生物安全柜的分级
I级生物安全柜:保护 工作人员和环境
II级生物安全柜:保护 工作人员、环境和试样 (产品)
III级生物安全柜:采 用手套箱更严格地保护 工作人员、环境和试样 (产品)
标本制备区 试剂准备区
空气流向
空气流向 缓冲间
空气流向 缓冲间
空气流向 缓冲间
专用走廊
工作流向
理想的PCR实验室分区设计模式
标本处理与核酸提取的质量控制
核酸提取试剂的选择 核酸扩增试剂的选择 试剂的分装保存 试剂的配置 对照的设立 核酸扩增仪器 扩增参数的设定
扩增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荧光定量 普通凝胶电泳 毛细管电泳
应立即停止使用。 使用的玻璃或塑料离心管应能承受相应的离心力
并大小合适。非金属转头不可用紫外照射。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基于核酸的分子诊断技术
荧光定量PCR检测
DNA
病
毒
裂解
颗
粒
加 样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初探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初探2:南安市医院摘要:目的:探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影响与质量控制措施。
方法:对本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调查,详细探究影响因素并探讨质量控制措施。
结果:经调查记录显示,近三月实验室室内质控靶标N基因超出x±s有2次;CV=7.67%,靶标ORFlab基因检测超出x±s有3次,CV=5.28%;对环境监测发现份拭子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而对实验室内检测人员的检测发现N基因CV=7.89%,但检测人员工作年限是否>5年与检测结果无较大相关性,P>0.05;在对试剂的验证检测中,发现高、中、低值对照品的CV值均小于5.0%。
结论:从结果来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应积极参考实验室内部质控、环境监测质控、工作人员质控、试剂验证质控等因素。
关键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确诊新冠肺炎,需要有病毒核酸及病毒抗体阳性的依据[1]。
新型冠状病毒在核酸结构上有自己的特点,为RNA病毒,主要在细胞内复制,具有高传染性、高致病性、高致死性的特点,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使大范围内感染难以控制[2]。
基于以上情况,我科室开展了关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影响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以下为本次探究的详细分析与报告:1.资料和方法1.1资料将本实验室检测的新冠病毒核酸样本、日常检测工作、复核样本以及市疾控中心指控措施,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3]。
1.2工具实验室所用试剂均为国产X公司提取试剂,扩增新冠病毒荧光定量 RT-PCR检测试剂盒,提取仪器为上海天隆核酸提取仪,扩增仪器为ABI QuantStudio 7 Flex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选用水平2、弱阳性的新冠病毒核糖核酸非定值质控品[4]。
1.3方法①使用荧光定量RT-PCR法,依照操作规范,吸取200μL咽拭子标本,弱阳性质量控制也为同样规格,加入提取模块中,提取RNA,用试剂盒进行扩增反应,将5μLRNA加入PCR反应体系,混匀后离心处理,PCR反应程序检测[5]。
新冠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制度

新冠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制度新冠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制度是指为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以下是一个关于新冠核酸检测质量管理制度的示例,将涵盖有关设备、人员、样本采集、实验室操作、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一、设备与环境管理1.设备:实验室应具备符合要求的核酸提取、扩增及检测设备,设备应定期检验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环境:实验室应具有安全合理的实验室布局和环境,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且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二、人员管理1.岗位职责划分:明确实验室内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
2.培训和考核: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新冠核酸检测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定期的知识考核。
3.人员安全:实验室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操作规程,减少操作风险和误操作的可能性。
三、样本采集管理1.采样器具:使用符合要求的采样器具,确保取样量足够且不受污染。
2.样本标识: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准确的标识,记录采样时间和相关信息。
3.运输条件:确保样本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良好,避免样本变质和污染。
四、实验室操作管理1.检测方法选择与验证:根据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核酸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
2.质量控制:建立标准品和质控样本的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质控结果可靠。
3.操作规程:编制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4.检测结果记录和管理: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的记录和管理,确保结果可追溯和准确。
五、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1.质控管理:建立质控管理体系,包括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2.故障处理:建立设备故障和实验室操作失误的处理与纠正程序,确保失误及时处理和矫正。
3.定期评审: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审,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制度。
六、文件和记录1.文件管理:管理实验室相关的文件,包括设备和仪器的购置及维修记录、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等。
2.结果报告:编制准确、可靠的结果报告,确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并妥善保管。
核酸样本采集点质量控制要求

核酸样本采集点质量控制要求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定核酸样本采集点的质量控制要求,以确保采集到的样本具有足够的质量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是保证核酸样本采集过程中准确、高效和一致的关键步骤。
2. 采样点选择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对核酸样本的质量影响很大。
为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请满足以下条件:- 采样点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 采样点应选择离污染源较远的地方,例如噪声、尘埃和气味的污染。
- 采样点应具备合适的光照和通风条件,确保样本的稳定性。
- 采样点应根据目标样本的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
3. 采样员培训与管理为确保采集到的核酸样本质量,采样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并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采样员应掌握正确的样本采集操作技巧,并熟悉核酸样本采集点的质量控制要求。
- 采样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以更新知识和技能。
- 采样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手套、口罩等,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 对于不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采样员,应进行适当的管理和培训。
4. 样本采集操作要求为确保核酸样本采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请遵循以下操作要求:- 在采集前,核实所需材料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 采集前,核对患者身份和样本标识,确保准确性。
- 采集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质量标准的采样器具和试剂。
- 采样器具和试剂应按照规定的方式使用和储存,以确保样本的纯净度和可靠性。
- 样本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5. 样本采集点质量监控为保证核酸样本采集点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应进行定期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定期对采样点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卫生状况、设备维护和操作规范等方面。
- 定期对采样点进行样本质量检测,以评估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对于不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采样点,应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培训措施。
6. 结论本文档规定了核酸样本采集点质量控制的要求,包括采样点选择、采样员培训与管理、样本采集操作要求以及样本采集点质量监控等方面。
新冠核酸检测质量工作总结

新冠核酸检测质量工作总结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
隔离感染者,核酸检测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场防疫战中,核酸检测的质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新冠核酸检测质量工作的关键要点。
首先,确保检测设备和试剂的质量。
检测设备和试剂是核酸检测的关键,必须
保证其质量稳定可靠。
在使用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核酸检测是一项精密的实验操作,操作规程的严格
执行对于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对结果产生影响。
再次,加强质量监控和质量评价。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检测过程中的
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质量评价,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加强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
对于核酸检测结果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共享也
是非常重要的,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便于信息的共享和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之,新冠核酸检测质量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lass II 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柜摆放位置
① 与其它操作区域相分离; ② 远离主要通道; ③ 与气道有 一定距离; ④ 与实验室入口保持一定距离。
李燕
61
生物安全柜的使用
理想的工作台摆放
被污染的区域
垃圾袋
干净的物品
废弃物托盘
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防护服 面部及身体保护 手套 鞋(套) 呼吸防护
BSL实验室:平面布局和气流流向的作用, 产生环节在一 级屏障内进行个体防护。
生物洁净室:主要通过进气净化 减少活动。
4.洁、污概念
BSL实验室:凡有目标微生物即视为污; 凡无目标微生物即视为洁; 对各环节洁、污应仔细分析。
生物洁净室:粉尘、微生物(特别是超标者)和废弃物均 视为污。
与一般生物洁净室的区别
核酸检测技术及质量控制
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凤鸣
目录
一、PCR实验技术操作要点 二、质量控制要点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一、PCR实验技术操作要点
常用仪器设备
加样器
PCR实验室应备有4套 连续可调加样器,分 别用于试剂准备、样 本处理、扩增和产物 检测四个试验区。
加样器的类型
单道连续可调式移液器 多通道连续可调式移液器 单道连续移液器 单道移液管配合使用的移液器
1.工作目的
BSL实验室: 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为主,也保护产品。 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
生物洁净室:以保护产品(工作对象)为主。洁净是首 要考虑因素
2.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
BSL实验室:为目标微生物。内部产生。
生物洁净室:粉尘(可能的热源)和微生物。外部进入 以及人的活动产生。
与一般生物洁净室的区别
3.空气污染物处理方式
典型荧光定量PCR结果
阳性标本扩增曲线
阴性标本扩增曲线
二、质量控制要点
PCR实验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涉及到 整个基因检测扩增的所有阶段,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严禁各类交 叉污染事故的发生。
PCR实验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PCR实验的过程主要包括: 标本处理与核酸提取 扩增试剂的准备 核酸扩增与产物分析 测定后的结果报告
离心机应放置在水平坚固的地板或平台上,并力求使机器 处于水平位置以免离心时造成机器震动。
打开电源开关,按要求装上所需的转头,将预先平衡好的 样品放置于转头样品架上,关闭机盖。
按功能选择键,设置各项要求:温度、速度、时间、加速 度及减速度,带电脑控制的机器还需按储存键,以便记忆 输入的各项信息。
避免交叉污染。
BSL-1实验室
7) 如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8) 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的反光和强光。 9) 有适当的消毒设备。 10) 若操作有毒、刺激性、放射性挥发物质,应在风
险评估的基础上,配备适当的负压排风柜。 11) 应设应急照明装置;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 12) 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措施。
在调整取液量的旋钮时,不要用力过猛,并应 注意计数器显示的数值不要超过其可调范围。
连续可调式移液器不可在无吸头时使用,吸头 有液体时不可平放或倒置。
(一)高速(冷冻)离心机
电机 转速 最低转速 最高转速 转头 消毒方式 标准配件系统 噪音
高速(冷冻)离心机-使用方法
反应体系配置
反应条件设置
内容
DEPC H2O Master MIX
RT-MIX 引物 探针
1份样品的量
2.875ul 6.25ul 0.125ul 0.25ul 0.25ul
程序 循环数 温度 反应时间
1
1
50 30min
2
1
95 15min
3
45 95 15sec
60 1min
对照设置: 阴性对照:灭菌双蒸水代替标本 阳性对照:提取好的阳性核酸标本
险物品。 挥发性或腐蚀性液体离心时,应使用带盖的离心管,
并确保液体不外漏以免腐蚀机腔或造成事故。
高速(冷冻)离心机-使用方法
易燃易爆以及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物质不能 离心。
在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时,不能离心有毒的、放 射性的物质或病原微生物。
离心机运行时不可人为地打开盖子。 如果转头和盖子有可见的腐蚀或磨损的痕迹,则
一指人类的健康安全;二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 物安全;三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三项技术措施
样品隔离技术(机械、气幕):防止传染因子进 入环境接触人体
定向气流技术(负压系统):防止传染因子扩散 消毒灭菌技术(物理、化学):灭活传染因子
实验室可以分为
基础实验室 —— 一级生物安全水平 基础实验室 —— 二级生物安全水平 防护实验室 —— 三级生物安全水平 最高防护实验室 —— 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
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 程序来决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屏障
一级防 护屏障
生物安 全柜和 个人防 护装备 等构成 的防护 屏障。
生物安全柜
。
高效空气过滤器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屏障
二级防护屏障
设施结构和通风系统等构成的 防护屏障。
“盒中盒”的结构
加样器的使用
加样器的校准
校准方式 计量局 厂家 自较
时间 视使用频率定(6个月-1年)
加样器-注意事项
根据所需取液量选择相应的移液器及吸头,基因扩增实 验要求使用带滤芯的吸头,防止交叉污染。
加样器-注意事项
吸取液体时应缓慢匀速吸取,避免液体溅到移 液器头上;打出液体后拇指不应松开按钮,将 吸液嘴压掉后再将拇指松开,避免液体回吸。
名47岁的中校研究员,在P3实验室内清理SARS实验后的废 弃物时,未戴手套,因而感染;
2004年4月22日:中国CDC病毒所,跨室开展SARS病毒
研究,并引发三代、9例 病例、1例死亡;另有两例 “隐 性”感染者。
引起实验室生物污染的原因很多很多
人员生物安全概念薄弱和技术操作不当;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容器的不正常使用或使用
【尾 声】
谢 谢!
李燕
4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
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根据生物因子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 生物安全防护水平(biosafety level,BSL) 分为4级(BSL-1、BSL-2、BSL-3、BSL-4表示); 动物实验室以ABSL-1、ABSL-2、ABSL-3、ABSL4表示。
与一般生物洁净室的区别
不当; 样品传递、接受和使用、装有冻干感染性物质安
瓿的打开; 匀浆器、组织研磨器、摇床、搅拌器和超声处理
器的使用; 离心机内装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生物安全的概念
实验室生物安全
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 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生物安全三个方面:
污染的控制和预防
常见污染的来源 控制污染的措施 消除污染的措施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为什么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
三起SARS疫情后期的实验室感染事件
2003年9月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在P3实验室
同时开展西尼罗病毒与SARS病毒的研究,一位27岁华人研 究员感染;
2003年12月6日:台湾省国防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一
BSL-2实验室
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典型的二级生物 安全水平实验室
生物安全柜
生物安全柜的要求:
颗粒经HEPA过滤去除 气流为层流 气流有方向
生物安全柜的分级
I级生物安全柜:保护 工作人员和环境
II级生物安全柜:保护 工作人员、环境和试样 (产品)
III级生物安全柜:采 用手套箱更严格地保护 工作人员、环境和试样 (产品)
标本制备区 试剂准备区
空气流向
空气流向 缓冲间
空气流向 缓冲间
空气流向 缓冲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专用走廊
工作流向
理想的PCR实验室分区设计模式
标本处理与核酸提取的质量控制
核酸提取试剂的选择 核酸扩增试剂的选择 试剂的分装保存 试剂的配置 对照的设立 核酸扩增仪器 扩增参数的设定
扩增产物的检测与分析 荧光定量 普通凝胶电泳 毛细管电泳
典型的一级生物 安全水平实验室
BSL-2实验室
1) 满足BSL-1的要求。 2) 实验室门可自动关闭,门禁系统。 3) 应在实验室工作区配备洗眼装置。 4) 应在实验室或其所在的建筑内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或其他适当的消毒灭菌设备。 5) 应在操作病原微生物的实验间内配备生物安全柜。 6)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
PCR实验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高质量无污染无降解的核酸制备 严格实行分区操作
试剂储存和准备区 标本处理和核酸制备区 核酸扩增区 扩增产物分析区
实验人员的操作技能
PCR实验室设计的一般原则
各区独立 注意风向 因地制宜 方便工作
“十六字口诀”
产物分析区
扩增区
应立即停止使用。 使用的玻璃或塑料离心管应能承受相应的离心力
并大小合适。非金属转头不可用紫外照射。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
基于核酸的分子诊断技术
荧光定量PCR检测
DNA
病
毒
裂解
颗
粒
加 样
FQ-PCR
荧光信号检测
RNA
RT-FQ PCR
核酸提取
荧光PCR检测系统
病毒荧光定量PCR反应
5.排气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