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火定修习手记

拙火定修习手记 <1>(2009-11-25 20:22:04)标签:宗教养生拙火法身释迦牟尼宇宙文化

作者:小河流水来源:摘抄于网上发布时间:2009年03月15日点击数:【字体:小大】语音阅读:

拙火定修习手记(一)

人到三十,健康是福.

所谓的健康是福,便是为所欲为。当你想干什么,你的身体却不听使唤,拖你后腿时就不是福了。

而内功家眼里的成就却是有表象可以求证的,即白发转黑,齿落复生,肤如婴孩。

于是我决定认真的把密宗的拙火定修习一下,以成就为所欲为的生活。

聊作修习中的记录。

拙火定是密宗的根本生起大法。从入手到大成,无一不由此而成。包括乐空双运更是以此为基础。

一个很明显的表象就是身体的热能会大量的产生,可以感受到肢体非常温暖和煦。

传日本的奥姆真理教教主便是跑到密宗去学了拙火定,然后号称自己能用印力升起明火且能腾空。

密宗讲求三密合一,即身意,心意,咒意三者合于一,然后即身达到佛的水平。

我用的心咒是简化的六字大明咒,即由唵嘛呢叭咪哞,浓缩提练而来的"唵阿吽"

此三字,每字各念三遍,周而复始,于呼气时念,随息往来。

意守于金刚杵的头上。

姿势为单坐,或随身侧卧。

练习中的感受时,每每在脚底的涌泉穴会产生热流,循两腿内侧往上,直奔入会阴的海底轮。双下肢暖洋洋的,只要每一次在金刚杵上持咒,基本上都会出现。

金刚杵又似乎是海底轮的外在相。

据少数人报验,在性生活中刺激金刚杵的头部,会有放射状的刺激由大腿内侧直接往两脚底发出。

我一直怀疑这就是中医中所谓的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桥脉、阳桥脉)中的阴桥脉。

后查阅到阴桥脉的走行方向,与修习中的热流运行方向一致,与足少阴肾经也是一致的。所以就是阴桥脉在启动。

自古修内功的人都知道"阴桥一动,三十六宫都是春"的口诀,就是人体内分泌包括性腺被激活,阴桥脉这样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经脉首先打通。

所以这个金刚杵加持密咒要继续修一段时间,再看看有何其它的变化产生。

拙火定双修火光定

拙火定是从化乐天到他化自在天的欲界天天人的修法,双修也是欲界天天人的修法。双修的原理是"以欲除欲",或者用中国禅宗的话讲,叫作"以楔除楔",就好像一个钉子钉在木头里取不出来,再拿一颗钉子钉进去,就可以把原来那个钉子打出来了欲乐定与拙火定有很密切的关系,众生都在欲界之中,性欲发动的时候就是拙火在动,但是一般人认识不到这一点,

无法把那个性欲的冲动化掉。所以说道家讲的炼精化气是通过拙火化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拙火,老子也曾提到。一个男婴儿睡足了,神足气满以后,生殖器就会翘起来,那个时候并没有欲,那就是拙火,婴儿长大就是靠这个拙火。等长大以后,一有欲望,配合心理的作用就会想要发泄,一旦发泄就消耗了,下墮了。双修欲乐定的修法,可以帮助你化精为气。我在这里只是讲个大原则。身体不健康,或者老年人,很难自己发动拙火,中国人叫那种状态是"吊儿郎当"。所谓吊儿就是那个东西,所谓郎当就是说那个东西不行了,只能在那儿摇铃了。对女人来说,没有拙火的时候人就干瘪了,胸部也松了。老年人如果还有感觉的话,说明身体还健康,是好事。婴儿可以很自然的就把精化掉,对大人来说就很难了。那种感觉来的时候,不要配合男女的心理欲念,把它清净空掉就可以化精为气了。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有一个秘诀,那就是用安那般那(出入息)法门。有些学佛的人很傲慢,看不起这些欲界天人的修法,声称三界天人是其护法,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要知道,要想死后作个天人也不容易哦,你要做很多的善事,要经过修持才可以啊!

《楞严经》上介绍了二十五位菩萨的圆通法门,其中有一位菩萨,他原来的淫欲很重,通过修火观而得火光定。注意火光定与拙火定的修法不完全一样,但是拙火发动的现象与火光定的现象有相似之处。修火观真正得定的话也会发动拙火。这是给你们嘱咐一下,不过你们都还没到那个境界,不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等你们到菩萨境界的时候,就会懂了。

我们这里有同学在静坐的时候,曾经看到一位带著火焰会放光的菩萨,那位菩萨用的就是修拙火的方法。你看到的那个火并不是真正的火,那是智慧的火焰。得拙火定以后身体都空了,没有障碍,心中十分清明,有内触妙乐,是一种很好的定境。注意,拙火发动以后如果不继续修持,它还是会重新"休息"的。修气修脉修拙火是转变四大色身,是转变这个业气之身的最好最重要的一个修法,但是拙火定也不是很容易就可以达到的。修气从安那般那入手,饮食、男女欲念都要遵守一定的戒律。等到修脉的时候就可以变化气质,是由气到质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很多年的专修功夫。

为什么要修气脉拙火(2)

精降乐生就是精化气了,密宗只有这句口诀,后面就没有了,现在我把我的密宗口诀告诉你:"气不定则光明不起"。气不凝聚,身体内的有相光明就不会显现,"神不凝聚,则杂念不会清净"。我把这些秘密都告诉你们了,你们不要出去乱传。神由宁静变成澄清,然后会很清明,就像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万里天。

修气修脉到达拙火定的境界时,只是说明你转化了色蕴和受蕴,还不是成佛境界。修气修脉修拙火是修定的一种共法,除了学佛以个,阿修罗、天人、一切外道都可以达到那种境界。佛的不共法是至高无上的般若成就,但是一般修密宗的人都是在境界上转,那样就著相了,就变成外道法门了。所以说般若智慧很重要,如果认识错了,就离菩提越来越远。

李居士:我有三个问题。精神病的人大脑一定有毛病,这是不是因为他的气升不上来?第二,道家讲打通任督二脉,与我们讲的修气修脉有什么关系呢?第三,气脉打通的外表现象是什么?自己怎么知道气脉打通了?

怀师:你说得对,精神有毛病的人是因为气上不来。至于道家讲的打通任督二脉,那不过是修气的初步而已,不是真正的打通气脉。气脉打通的人,内部外部都是有标准的有特征的,不过我不想告诉你们外部特征,否则有人就会拿这个尺码去量别人了。从内部来看,气脉打通的人会有内触妙乐,神凝气聚,随时都在空定之中,身体感觉如同虚空一样。讲到这

里,有两个要点要提醒你们。修气修脉修拙火定的次序,并不一定是一步一步来的,并不是那么死板。根器好的,前生修行过的,善心善行功德多的,有智慧的人,可以很快就拙火发动,而且不一定按步骤来。有时拙火先动,气脉随后,有时脉先动,气与拙火随后,没有一定的步骤。但是,一般来讲是按我们前面讲的次序来的。总之,修行没有善行功德智慧则一切免谈。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修气修脉修拙火属于功夫,不是佛的独有法门,阿修罗、天人、外道都可以做到那个境界。关于这一点,佛经和密宗的经典上都没有直接讲清楚。这种修法是证得菩提前修的一种方便,也是修行的一种功德。

包卓立:为什么修任督二脉是修气而不是修脉呢?

怀师:道家讲的任督二脉和奇经八脉,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医学里提出来的,与密宗的三脉七轮很不同。任督二脉和奇经八脉是生理的,是四大身体现有的现象,只要保养得好,它本来就是通的,不用做什么特别的功夫,如果不通的话身体就会生病了。

从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道家都很重视任督二脉。所谓打能任督二脉,就是把气吸到丹田,然后用意识的引导作用,从海底从肛门引上来进入督脉,上到头顶,然后再沿任脉回到丹田,这样叫大周天。这样引导呼吸通气脉,只能说是普通的气功,是很低层的。真正修持修道是更高一层的,要由定发慧,修到身心转变成佛的境界。

现在中国文化成了气功文化,甚至也不是真正的气功。在古代,学气功有四步,第一是学武功、运动、练拳。武功又分内外两种,有两个内涵。"内练一口气",也就是训练用意识控制呼吸的出入,不是密宗的修气,也不是安那般那出入息;在外功方面是"外练筋骨皮"。

等武功练好以后,才是第二步练气功。气功原则上讲,是练"吐故",把身体里的碳气排出去,和"纳新"--吸进亲鲜的氧气。等气功修好了,进一步修道功,也叫内功。修道功有点类似密宗的观想,要用意念的作用作导引。道功练好了,才到第四部修禅功(不是禅宗),修清净法门。这是你们问到任督二脉顺便讲到的。有人修大周天时怕气漏掉,忍屁不放,这样会把小便小肠的毒气都用意念引导到头上来,结果脸色发黑发紫。有人觉得自己满面红光,还自以为是有道之士,其实不是有糖尿病就是有心脏病或者血压高。所以道家宋元以后,修任脉、督脉奇经八脉,真正修成功的人很少,几乎没有,因为大家都太著相,太执著于后天的妄想。

包卓立:道家讲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是属于修气还是修脉?这些修法属于四加行的那一方面?拙火的修法是否相当于四加行的暖?双修是修气还是修脉?双修是不是修拙火的另一种?双修与四加行又有什么关系?

怀师:这些都是大问题,要详细研究需要几十万字,很严重。一般人,包括你们,对道家也外行,对佛家也不怎么内行,自己也没有真正好好做功夫,跟你们很难讲。现在不想直接回答你的这些问题,因为讲起来太复杂,扯开讲太长了,等将来有机会再讨论。总而言之,这些修法互相之间都有一点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炼精化气也好,炼气化神也好,这些修法的目的都是帮助你转变色蕴、受蕴,换句话说,都是帮助你转变生理,转变本身业气的方法。大家这个要点都没有抓住,回家以后也没有好好参究,光知道听,听完了也没有了。这叫作没有心得,没有回到自己身心做功夫上面去体会。这点很重要。

现在转回来给大家作总结论,归纳起来,修气修脉修拙火和双修都是欲界天天人的修法,不能说谁高谁低,差不多,修气修脉修拙火与四加行也有相关之处,不同的是正统佛学很重视心理状态,根据心理结使、习气的不同,修行所能达到的成就也会有所不同。好比说双修的法门,双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动拙火,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它修气修脉最后发动拙火,然后配合心理化解男女性欲的根本习气与结使。总而言之,佛学统统要归结到心理方面的功夫。修气修脉修拙火可以帮助我们转化这个父母所生、业气所生、受痛苦烦恼的罪报之身。转化了以后,我们才能慢慢证到一个很正规的三摩地定境。换句话说,我们转个方向,不配合心理的状态来讲,如果修气修脉修拙火成功了,得了拙火定,身心解开了,可以说破除了我们世俗欲界的身见(没有身体了)而得了一种定境,这种定境也可以说包括了一、二、三、四禅定所能达到的定境。

导语

这次的课的缘起,主要是因为许多西方人迷信密宗,结果都走了岔路,包卓立为了帮助他们,提出来研究实验做功夫这个课题。那么佛法到底是什么呢?在中国文字中,佛法的代号很多,佛、如来、菩提、般若、法身等等,这些名词都代表了那个东西。用现代的观念来解释,佛就是宇宙众生一切生命的本体。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一切众生,只要觉悟了就是佛,因此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没有宗教的形式,没有形象,也不是盲目的崇拜。

那个本体也叫如来,它没有来也没有去,它没有动也没有静。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智慧就叫般若,这个大的境界就叫涅槃。所以追求宇宙万物生命的根本,才是佛法的真义。拿宗教哲学来讲,这就是宇宙的第一因、初因、最基本的东西,你叫它神也好,阿拉也好,总之它就是那个东西。用西方哲学的语言,这属于本体论。这是你们首先要了解的。所以真正修行就是要找这个东西。按佛学名词来讲,成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体(本体),没有形相。报身是本体的显现,有形相。报身也叫报应身,有善报、恶报、不善不恶报。成佛得法身的人,为度众生而重新来到世间或者其他众生的世界,那个叫应化身。所谓应化,就是因有所"感"而有所"应"的意思。好比说你们有问题问我,我就讲了这个课,这也是应化。化身是一个变化的作用,所以中国人讲化有千百亿化身。修行就是要找回法身成佛,那才是大成就。佛法本来是破除一切迷信,破除一切偶像崇拜,一切究竟皆空。但是到了后期,佛法受到释迦牟尼以前就存在的,多神印度文化的影响而有了很大变化。印度人崇拜很多神,有很多密法和修持方法,龙树菩萨等,把这些各种各样的修法系统化,像灌香肠一样融于佛法之中,根据这个新的教法,毗卢遮那佛代表了法身佛,是本体,一切佛,包括释迦牟尼佛,包括阿弥陀佛,乃至一切众生一切万有,都是毗卢遮那佛的化身。它的报身是色界天的卢舍那佛。从这里产生了后来的密宗。

化身代表了变化,变化就是轮回,变化就是一定是无常,不是永恒。中国道家把这个宇宙万有叫作造化,也就是这个意思。比如我们人类,自卵子受精后,就根据父母的遗传基因不断生长变化,我们随时都在生长,我们随时也都在死亡。我们靠食物、水、空气、日光等生存,我们变化万物,万物也变化我们。

中国唐朝有一位年轻的道家神仙,名叫谭峭,他写了一本书,叫《化书》,用我国当时所了解的物理原理,讲解了宇宙的造化作用。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就是一个大的化学锅炉,我们的生命不过是锅炉里的一分子,随时都在与其它分子互相变化。他说:"抟空为块,见块而不见空;粉块为空,见空而不见块。"把虚空捏拢来就变成块,等于说我们生命从虚空中来,但是一旦基因精虫卵子变成了人,我们见块(见人)而不见空了;不过,当我们把这块物质的

东西打碎变成了虚空,我们就见空不见块了。这个宇宙一切万有都在变化之中,没有停留,没有永恒,一切无常。在变化的就是那个本体法身的功能,它是无相、无声的,看不见也摸不著。

从现象认识本体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如何了解那个本体的功能呢?我们是通过本体功能变化所带来的有形有相的现象来认识本体,认识法身与化身的关系。就像我们刚才引用的谭峭的话,不管我们见的是空还是块,都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有形有相,这个现象就是报身。

其实就是那么一个东西在三个层面上轮转。这是显教、密宗、道家的大原则,你们不要被一些宗教的外形迷惑了。就像人,变成白人的样子,看上去就是白人,变成黄皮肤,看上去就是东方人的样子,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变的,不要因为样子不同你就不认识了。

话虽如此讲,但本体是无形无相的,无所在无所不在,你怎么能抓得住那个本体呢?你怎么去求证那个本体呢?所以释迦牟尼佛到最后传禅宗法门的时候没有讲话,只是拿著花微笑了一下就讲完了。这就是禅宗的教法,当时大家都不懂,只有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懂了,佛也知道了,这就是禅宗有名的"拈花微笑"。换句话说,我们生命的本体、清净法身本来如此,从来没有动过。

禅宗祖师们走的路线是"直取无上菩提"。本体掌握以后,还要留个舍利子作什么呢?身体发光等等,这些也都不过是狗屁事情。轮回死亡都没有什么可怕了,死与生不过是昨天与今天,进房间与出房间一样普通,本体从来就没有动过,生命涅槃一切皆空。这是禅宗的路线。

龙树菩萨怎么讲本体呢?他写了一部《中观论》,里面讲了有名的中观"八不",也叫中观正见:"不生不灭",没有生过也没有死过;"不去不来","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是一元论也不是多元论,也没有两样,其实仔细讲起来不止八个啦,比如说不善与不恶,不空也不有,等等。有了这个正见,什么功夫啦、妄想啦,一概放下就是了。所以《大乘起信论》讲了两样东西:妄想与真如。没有妄想了就是那个东西,起了妄想了,本体就动了。就像水,起了波浪就不是水了,但是波浪是水做的,等波浪没有了,还是回归到水。成功了以后还会不会死呢?当然还是会死,会不会生呢?当然还是会生,不过生与死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悟道的人说:"涅槃生死等空花。"得到清净境界是唯心所造,混乱的境界及烦恼痛苦也是唯心所造,只要心放下了,就接近那个本体了。所以佛在《楞严经》中,开头就告诉阿难:"现前纵得九次第定,犹是法尘分别影事。"你即使现在得到了各种三昧,各种定境,甚至你可以放光动地,那也不过是心理思想功能的一种变态,不是真的。

换句话说,假如说你修到可以在空中飞,你去美国还要不要买机票呢?恐怕还是要买,否则太累了,偶尔飞飞还可以。再比如你身体会放光,你恐怕还是需要装电灯。至于说临死时化为虹化,那种神通又有什么用?舍利子也不过是烂骨头,佛之所以留下舍利子,不过是为了向你示现一下,表示确实有这么回事,法身有这么个功能。

凡是你修成功的东西,就一定坏得了,不修就没有了。而佛的境界是不生不灭的,不修也不坏,这到底是什么呢?你找到这个东西才是大彻大悟。

法身本体是本来空、彻底空,空也是空。你们今天坐在这里听课,五十年以后你还在这

里吗?这个房子还有吗?你说你修持好,神通高,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神通最大的目连尊者,比密勒日巴、甘波巴神通还高,那又怎么样呢?佛说:神通没有用啊!你会放光动地,但是你逃不过一个东西,那就是无常,最后一切还是会归于没有的。那些圣人,那些会飞的、放光动地的,而今何在啊?都会过去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法身本来清净,管它未来与过去!该生就生,该死就死,不生不死就不生不死,都不过是偶尔玩玩的,是水上的泡影。佛在《金刚经》上告诉你:"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菩萨也不过是梦幻泡影,一个大魔术师而已啊!他的魔术比我们演得好一点,是法身境界。法身可没有三摩地哦!三摩地是法身的用和相,它本身没有三摩地,一切三昧都是唯心所造。

怎样修拙火定

藏密是全面继承佛门修身养性功法的派别,它讲究身、口、意之密。意密就是合乎真理的思想方法。正如思想是我们生存的工具一样,意密也是修身的宝贵工具,修身养性成就显赫的藏密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都以密宗内丹功为根本法。这一法本,千年来产生了无数圣人,如第一个把握生命灵魂转世的噶玛拔希,被元世祖封为国师的八思巴,家喻户晓的米拉日巴等人,都是依拙火定修持的大成就者,我们这里介绍出来,一是为了全面体现藏密的法宝;二是我们体会到与丹田功、禅宗万法归一功异曲同工的拙火定,也是修密以成大觉悟者不可或缺的功法;三是汉族地区修内丹功的人甚多,虽大同小异,但毕竟需要相互借鉴,方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藏密的密意基本互不取代。这也是学习此法所要必须清楚的。

拙火定修习手记<2>(2009-11-25 20:25:39)标签:养生宗教拙火东密吉尼大通文化藏密的内丹功,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拙火定。这一方法是原始时期火的信仰,地、风、火、水四大学说及人体经脉理论及修身实践的宝贵结晶。

所谓"拙火",指脐下四指,小腹内的一个可以用"呀"(哑)字音表达的热能团,拙火定,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人们的呼吸,脉搏,心思都专注于这个部位,产生身心功能的神异变化。

一、基本方法

1. 体式

①可用站式(参考金刚十二式动功站式)。

②可用坐式。莲花式,高僧式,吉祥式,对称式,安逸式皆可(见后面体式学通论,基本体式)。

2. 调身

①紧闭肛门(忍大小便状)

②舌顶上腭

3. 拙火引动

①双目微闭,留一点光亮感,取似睡百睡之态,全身放松,眼观鼻尖,由鼻尖观心轮,由心轮观脐下四指,小腹内,有一黄色"呀"字,燃烧发热。

②调整呼吸。全身放松,待呼吸平和,乃用鼻轻轻吸清气一息,待饱满,同时小腹上提内收,吸气足,猛从咽部咽下一口气,如咽硬物叫撮息,将撮入之风气送往小腹内,紧紧压住,紧闭谷道,不呼不吸,是为此火。鼻中漏隙,则仍用鼻吸随时之,一气下来,必令全身发热,憋气当尽全力。

实在憋不住时,仍不能一气吐出,吐快了,心气顿散,上气发虚,更不能松弛,一松弛,督脉气能突然失洪,必使头晕目眩,眼冒金花身体大虚,憋到一定时候,原先姿势必由静生

动,想做几下什么动作,或拍打,紧握两拳,然后渐渐发声吐气,同"嗨""嘿""哈""呀"等音,这些音皆能使头部气能下潜小腹作功点,合气益冲。

这在道家气功里,叫武火急烹法,在瑜伽术里,叫住风息归真法,目的是引动腹内真息,胎息,打通全身滞碍之处。

撮息与撮息中间需略有休歇,使心脏狂跳,渐缓,呼吸又趋平和时,再行下一次撮息,闭息。

如上法闭上三到七遍,全身经脉大通,小腹内"呀"字黄色火焰引动腹暖气洋洋,开始作主自己运动,此际宜放松,只保持初时姿态式,呼、吸微微,细、匀而长,仍不时行轻微撮息,闭气,以打通尚有淤滞之细微脉结。

小腹风火相合,被引动的标志,渐是:

①小腹内有跳动感。

②有热、胀感,愈胀愈充实。

③热气滚动感。

④热气鼓荡感。

⑤强烈鼓荡感,开合,渐渐大起大伏,强于肺呼吸,渐渐肺呼吸停止胎息产生,全身渐发热,发胀,有的触地的部位,交叉相扣压的部位疼痛。

到此,宜时时放松,意念不能太集中于小腹,可想象全身在一个硕大的太阳里面,下丹田在太阳的中心,拙火起于斯,归于斯,此意乃为关键,不忘我,不把能放开去,不一次次反复放松,则疼痛、麻、胀等感觉,就可令修持者中途辍功。

此法照样需饱和性训练,昔日密法修持者,皆远离尘世,无牵无挂,日日专心致志修练,还觉冥色渐薄,也不知东方之既白,故七日之内,暖意遍身,乐不可支,当无限之欣喜,诸障消于无形,身心常涣散,如烟如云,飘飘然如存若亡,然痴然,忽身之悸动,如需电至,阳气潜也,忽心之豁然,如闪电过,性灵开也;忽丹田生异香,知俗物之恶臭,忽热能行周天,明法界之庄严,于是乎,圣心初具自以超凡脱俗,实则有倨傲之态,初之法藏者也,道家称鬼仙成就。

待三月至一年,下观身体,处处朗然,中有红色圆珍珠一颗或呈菩萨佛身一个,(皆根性及修持目的而定),忽大忽小,忽出忽入,最后,于小腹中寂然不动,又从丹田中生丹,佛顶生佛,菩萨身内生菩萨,或由丹田中生人(自我,真我一个,)居于心轮神室,从此一炼下丹,辄神意皆注入心中,心中引动全身气,脉波涌起伏,又渐至物我两忘,不时更有电闪,悸动之感,心亦随之而定,此处道家乃称人仙成应。知人心,解人意,定我心,为助人济世计,亦控他心。

又行功以年,其中流迁变化莫计,乃至出现轻功,上举则身轻若燕,步履则脚下生风,下跳则轻,若棉絮而降,点地则细弱柳枝可乘,又可令水生坚地,此际,心智大增,神异万方,尽享法藏之乐,生诸法相,多赖,此际,而流涟诸法,毕生不破。

以致招摇过市,滥用法术,误人误已,功过相抵,上进不得,无异红尘,也在此际。

若心怀菩提之志,行合佛门规矩,久之,练功活跃部位必然转移,下丹田风波不兴,中部心轮无乐,无喜,惟眉间轮活跃异常,循真理而无殃,此为天仙至矣,道家称透关,若夫再透六窍,禅顺行逆行自如,又将九窍相连,再将九窍与身内中、小各窍渐进同修,则是藏密瑜伽最上乘功夫,实证之三藐菩提,阿罗汉之身,若初修时发佛心,依大乘佛法,以我身心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之身心,更兼广行善德,方证菩萨十地,登活佛之位,最后获即身成佛之果。

上面提到饱和训练,是依于客观知觉:1.每次练功必自然收功,达到最佳功效。2.每遇想念功的念头产生,每遇小腹内暖信子活动,发热发胀,跳动,翕合,则必然随时练功。

现代社会中,人们奔波于衣食、住行,不可能如古人那样精进,会失去很练功的机会,故难

以获得究竟成就,但法力非一成不变,只要有大志成就者,必有机会。现在许多成就大的人都在尘世之中,他们所证,也大都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只要坚定修法,心怀大志必能成功。

在现在的条件下,还是要把握住机会,暖信子,另外,就是应当注重时间,每天晚上子时练一次功--好好练一次--饱和训练。

为什么要在子时练功呢?因为下丹田的暖信子是任、督二脉从中脉分出后在此地的交汇点,阴阳两饱相合;所谓鸿蒙未判,而最强烈的时间,应当是在子、午二时,一般人是阳气虚弱,子时生阳,午时生阴精,故多半都当在子时炼,而有的阳性较旺,阴精不足,表现为性情急躁,智(知觉)胜于慧(理解),灵感多而力怯的人,又宜着重于午时修炼。

经验表明,饱和训练又宜不饱和训练相结合,例如:早晨时间不够,可以练上十来分钟,发心保持并增长此功能,待中午大练,如中午时间也不够,也宜如此练。黄昏再如此练,直到晚上子时,一练时功效甚高。

饱和训练又宜于运用叠加效应:第二个周期应以头一次为基础效应。

练与养也应当结合,平时可以加一点意念于修练部位,但不可太盛。

以上所述均是对上根之人而言。所谓上根,指身体先天精、气、神充足,尤其是眉间性光较明亮,闭眼想观看什么就能想到什么形象者,此外,中根,下根之人,难以为此直登大通,须分别对话。

節錄尊貴班札法王開示:【寶瓶氣與拙火定】

寶瓶氣金剛拳修完以後,最重要的就要進入拙火定。要進入拙火定前,一定要先外法相應。有了外法以後才會有內法,這就是我們講的基礎,所謂的外法再來修內法的意思就是你一定要先修亥母,一定要修忿怒母,喜金剛裏面的無我母,黃教修那洛卡雀空行母(那洛卡雀瑪),白教來講的話就是金剛亥母,紅教也是金剛亥母。當然亥母就分紅的金剛亥母、黑的金剛亥母。

幾乎紅黃白花教,皆安佛母。先修佛母的外法,外法相應以後,把佛母安在臍輪,用臍輪點火,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男人身上白明點,父親的大種很明顯,但是女性佛母的種子很少,所以我們一定要安佛母在身壇城,才能點燃拙火定的拙火,靠的是什麼?佛母身上的「紅明點」。

當你一個男生沒有紅明點的時候,很少的時候,你怎麼點燃拙火?所以其實修拙火定,女生修比男生容易相應,女生紅明點多比較容易點燃拙火。所以當男生沒有的時候,我們就要往身壇城內安亥母。

另外有個問題了,就是有些人修東密,我們知道,東密它是屬於下三部密法,東密比較有名的像是「不動明王」、「穢跡金剛」這些,甚至有人講,「愛染明王」、「十大明王」這些都是屬於東密。

可是東密並沒有拙火定,沒有!東密並沒有拙火定,拙火定是屬於內的,是密教瑪哈優嘎屬於無上密部才有的東西,大家一定要清楚。

東密最高的法只到哪裏?只到護摩「護摩法」,就是外的火供護摩。只有在藏密的部份,才有這個內法。所以如果你今天是修東密的人,你要進入藏密,你一定要修忿怒母,為什麼?因為不動明王是男的還是女的?穢跡金剛男的還女的?大家都知道,這是兩個不同的脈絡。

所以過去你是修東密的,你想進入藏密,你還是要回過頭來修金剛亥母,安在身壇城內,為什麼要安在身壇城?因為要補充佛母的紅明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不然的話,你不容易點燃拙火。你只會點燃一種火,不是拙火哦,但變成氣功大師,練九陽神功的,像武俠小說裏所寫的,這跟一個內密的修行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紅明點的火,就不能在身壇城內點燃。當我們在傳金剛亥母「亥母五尊」的時候,你會發現法王所傳的口訣裏頭,

身壇城裏的每個輪脈是不是都安了一個佛母?

所以這是一個寶瓶氣最好點燃拙火的方法,還有一個什麼?喝點酒也可以有助拙火點燃,所以你們知道為什麼濟公愛喝酒。還有一種,大家都知道,當男生看到女生,女生看到男生,慾火出來的時候,火也點燃,其實這幾種方法都可以點燃。還有一種,快悶厥的時候,火也會點燃。快悶厥,快悶死的時候,火也會點燃,寶瓶氣就是在運用這一招,運用什麼?快悶厥的時候產生火,你看看人家掐著你的脖子,你會不會全身冒火?所以你一口氣不能吐出去,快悶厥,這個時候火會點燃,了解嗎,為什麼要寶瓶氣先建立在前的原因在這裏。

再一個,用九節佛風點燃火。九節佛風是比較柔和的,寶瓶氣如果練得很猛烈的時候,這個氣雖然進入中脈但是不能安住,請仔細聽好!可以進入中脈但不能安住,不能安住就是說,它不能夠變成你的一部份,不能夠長久的,持平的在你的中脈裏頭任持。它只是一下子,暫時把你打開而已。

所以寶瓶氣分為兩種:一種是猛烈的瓶氣;一種是柔和的瓶氣,這樣子了解嗎?猛烈的瓶氣是我們一剛開始修的時候要採用猛烈的瓶氣,你不用猛烈的瓶氣,不足以打開脈輪,所以我們剛才提到說跳啊,抖啊,這樣轉來轉去的,這是用激烈的方法。當你這個寶瓶氣進入你的身體中脈以後,你的氣息會開始慢慢地緩,慢慢地緩和,我們知道左邊脈進來,右邊脈進來,兩個脈進入中脈的時候,它會有個特色:兩邊的脈透過鼻子呼吸出去的時候,兩個的氣息會愈來愈均勻,回去練習的時候大家自己可以仔細的觀察一下,看是左鼻子氣出的多,還是右鼻子氣出的多?一旦當你兩邊的氣進入中脈的時候,左右兩邊的鼻孔出的氣要愈來愈均勻,這就是寶瓶氣相應的一個特性,這樣了解嗎?

修练拙火定者应须食肉

密宗行者食肉之因缘有二:乃因为求迅速成就拙火定,及为强精不泄,故食肉增强体力。如陈健民上师云:

《《为修炼拙火气功、红白菩提,故需肉食。佛教密宗(原注:金刚乘)的饮食疗法是为修学无上瑜伽的瑜伽士所普遍使用。由于他们曾经完成了第一及第二阶段的教授--一、二级灌顶。因为他们能依法修同本尊一样,他们又达成了气功的修炼,可用来控制他的呼吸,至少可以保持两分钟之久。同时为了健康的需要,正在进行实验--使自己成为一个肉食的荼吉尼。瑜伽信徒和肉食的荼吉尼信徒,两者都须要摄取动物的荷尔蒙来增加一种拙火的功夫。由于他们必须具有这一功夫,才能用来保护在他们体内的红与白菩提不被改变,因此他们都可以食用动物的肉类。》》(32-1077)

一般大乘法中学佛者原谅密宗行者肉食,多因西藏高原寒冷,唯生长野草,不生稻谷疏菜水果等,故唯有食草之动物肉类可食,因而谅解之。然密宗中人之食肉者,其背后之重要原因,实乃此二:一为修拙火定及双身修法,须要增强性能力之故;二为证得之后,须保持其所证之红白明点不致失去,故须食肉。是故达赖喇嘛来至素食精美之台湾时,仍不能远离肉食,而继续大食牛肉。

凡此皆因拙火定之修行、须要大量动物性蛋白质故,男性行者须要大量动物性蛋白质以增强其性能力--巩固精关,以免早泄而不能常处于性高潮中,以免失去体验空乐不二境界之机会,所以必须摄取动物性蛋白质,故必须食肉。是故密宗精进虔诚之老修行者,必定不离食肉,此乃因于邪见所致,违背佛于《楞伽经》及《楞严经》之教示。

又云:《《修拙火者,多服类似黄老鼠肉(原注:无以名之故云),以大牛胆(原注:师(诺那活佛)云:此牛之肉重及千斤,心如斗,寒山野牛也),或普通公牛胆、亚大黄,于洗身后涂

之,无垢白布拭擦之,令光洁。又加黄鹅油涂足心,不致成跛。》

为求拙火定及双身修法顺利成功,故须食肉;乃至为确保修法成功,更求稀奇珍异之动物而食其肉,乃有寻觅黄老鼠肉,及雪山大牛之胆、黄鹅油等,以供修法之用。然而如是大肆张罗而后所修之法,实与佛法无关,唯是外道妄想尔;以如是故而残害众生,食其肉、取其胆,成就恶业,不亦愚乎!

由修密法故,遂如俗人求于种种壮阳之物:《假使你不是一个帝洛巴那样的瑜伽信徒的话,那么你最好不要吃新鲜的活鱼,你可以到中国人开的鱼市场去买晒干的鱼;其存放时间不要太久,肉质仍要保持有新鲜的来炖食。因为这一类的鱼含有天门冬素酸,它能够清除睪丸急速的衰退及脂肪蛋白质,增强性功能作用。何首乌的形状像阴竟,颜色是黑色的,在中医学里,黑色能够增强睪丸和肾功能;红萝卜的形状像一只狗的阴竟,它的颜色像血,可以增强性功能及造血,在阴历的初一、初二及初三,正当能运行至密轮(性器官)时服用其汤,但不是在晚饭之时。如果夫妻要行房事,最好在子时,或者更后些,但是绝不能在子时前。》

若是修双身法的女性,则有不同之饮食:《只要资格相当,并遵守相同的戒律,此种饮食疗法亦同样的适合女性修行者。将这一药物改以枸杞就可以了。枸杞的形状和颜色,两者都很像女孩子的阴纯,女性服用、对身心会有很大的益处。……对于女性修行者,晒干的牡蛎也会有相同的效果,将牡蛎的壳去掉,牠的形状、每一部份都与女性的生殖器官相似,在外面包裹得像大小阴纯;在内部的像阴帝;口外是女阴珠,阴毛也都非常明显的具备,这种相同于女性生殖器官的特性,也都有益于她们的身心。

如是,密宗之「修行」理论及实修之法门,既皆在男女淫欲上求其「证果」与「智慧」,则彼等之饮食及诸观念与行为,处处不离男女两性之事,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是邪谬歪理之修行宗派,焉可名为佛教、而混入佛门之中?显教一切长老大德及诸学人,必须正视此事,不可再逃避或再支助之,以免佛教被此外道渗透而「李代桃僵」,否则「真正之佛教」将「灭在不久」了。

拙火定手记<3>(2009-11-25 20:29:04)标签:养生拙火元精丹田内丹大通文化

《密宗之中脉拙火定解秘》

甫光居士

瑜珈有一种部位发热练习方法叫拙火定。

据说很难,本居士闲暇的时候体验了一下,有一点体会。

-----守侯双足底。

把足底和那个瑜珈的能量点(中脉起自脊尾的海底轮)联系起来。

但是呼吸在上下少阳经络上。

这样,心平定之后。海底轮(在脊柱下之基处,肛门二指之上、生殖器二指之下)---心包后

----百会即可连接成一线。

这就是中脉线路。

稍稍练习,手掌发热、脸发热,即刻就贯通中脉了。

但是,绝对要讲慈悲心性,无欲求。否则气会上行冲撞百会。

有请瑜珈或者密宗高手指正!

拙火定

藏密拙火定与道家胎息功在练法上有许多相通相融的地方,很值得学者体会領悟。

先服气再练所服之先天气或许是成丹的一个便捷之法,本人证道不深,不便乱做评点,请大家自行体悟!

怎样修拙火定

藏密是全面继承佛门修身养性功法的派别,它讲究身、口、意之密。意密就是合乎真理的思想方法。正如思想是我们生存的工具一样,意密也是修身的宝贵工具,修身养性成就显赫的藏密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都以密宗内丹功为根本法。这一法本,千年来产生了无数圣人,如第一个把握生命灵魂转世的噶玛拔希,被元世祖封为国师的八思巴,家喻户晓的米拉日巴等人,都是依拙火定修持的大成就者,我们这里介绍出来,一是为了全面体现藏密的法宝;二是我们体会到与丹田功、禅宗万法归一功异曲同工的拙火定,也是修密以成大觉悟者不可或缺的功法;三是汉族地区修内丹功的人甚多,虽大同小异,但毕竟需要相互借鉴,方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藏密的密意基本互不取代。这也是学习此法所要必须清楚的。

藏密的内丹功,有一个特别的名称,拙火定。这一方法是原始时期火的信仰,地、风、火、水四大学说及人体经脉理论及修身实践的宝贵结晶。

所谓"拙火",指脐下四指,小腹内的一个可以用"呀"(哑)字音表达的热能团,拙火定,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人们的呼吸,脉搏,心思都专注于这个部位,产生身心功能的神异变化。

一、基本方法

1. 体式

①可用站式(参考金刚十二式动功站式)。

②可用坐式。莲花式,高僧式,吉祥式,对称式,安逸式皆可(见后面体式学通论,基本体式)。

2. 调身

①紧闭肛门(忍大小便状)

②舌顶上腭

3. 拙火引动

①双目微闭,留一点光亮感,取似睡百睡之态,全身放松,眼观鼻尖,由鼻尖观心轮,由心轮观脐下四指,小腹内,有一黄色"呀"字,燃烧发热。

②调整呼吸。全身放松,待呼吸平和,乃用鼻轻轻吸清气一息,待饱满,同时小腹上提内收,吸气足,猛从咽部咽下一口气,如咽硬物叫撮息,将撮入之风气送往小腹内,紧紧压住,紧闭谷道,不呼不吸,是为此火。鼻中漏隙,则仍用鼻吸随时之,一气下来,必令全身发热,憋气当尽全力。

实在憋不住时,仍不能一气吐出,吐快了,心气顿散,上气发虚,更不能松弛,一松弛,

督脉气能突然失洪,必使头晕目眩,眼冒金花身体大虚,憋到一定时候,原先姿势必由静生动,想做几下什么动作,或拍打,紧握两拳,然后渐渐发声吐气,同"嗨""嘿""哈""呀"等音,这些音皆能使头部气能下潜小腹作功点,合气益冲。

这在道家气功里,叫武火急烹法,在瑜伽术里,叫住风息归真法,目的是引动腹内真息,胎息,打通全身滞碍之处。

撮息与撮息中间需略有休歇,使心脏狂跳,渐缓,呼吸又趋平和时,再行下一次撮息,闭息。

如上法闭上三到七遍,全身经脉大通,小腹内"呀"字黄色火焰引动腹暖气洋洋,开始作主自己运动,此际宜放松,只保持初时姿态式,呼、吸微微,细、匀而长,仍不时行轻微撮息,闭气,以打通尚有淤滞之细微脉结。

小腹风火相合,被引动的标志,渐是:

①小腹内有跳动感。

②有热、胀感,愈胀愈充实。

③热气滚动感。

④热气鼓荡感。

⑤强烈鼓荡感,开合,渐渐大起大伏,强于肺呼吸,渐渐肺呼吸停止胎息产生,全身渐发热,发胀,有的触地的部位,交叉相扣压的部位疼痛。

到此,宜时时放松,意念不能太集中于小腹,可想象全身在一个硕大的太阳里面,下丹田在太阳的中心,拙火起于斯,归于斯,此意乃为关键,不忘我,不把能放开去,不一次次反复放松,则疼痛、麻、胀等感觉,就可令修持者中途辍功。

此法照样需饱和性训练,昔日密法修持者,皆远离尘世,无牵无挂,日日专心致志修练,还觉冥色渐薄,也不知东方之既白,故七日之内,暖意遍身,乐不可支,当无限之欣喜,诸障消于无形,身心常涣散,如烟如云,飘飘然如存若亡,然痴然,忽身之悸动,如需电至,阳气潜也,忽心之豁然,如闪电过,性灵开也;忽丹田生异香,知俗物之恶臭,忽热能行周天,明法界之庄严,于是乎,圣心初具自以超凡脱俗,实则有倨傲之态,初之法藏者也,道家称鬼仙成就。

待三月至一年,下观身体,处处朗然,中有红色圆珍珠一颗或呈菩萨佛身一个,(皆根性及修持目的而定),忽大忽小,忽出忽入,最后,于小腹中寂然不动,又从丹田中生丹,佛顶生佛,菩萨身内生菩萨,或由丹田中生人(自我,真我一个,)居于心轮神室,从此一炼下丹,辄神意皆注入心中,心中引动全身气,脉波涌起伏,又渐至物我两忘,不时更有电闪,悸动之感,心亦随之而定,此处道家乃称人仙成应。知人心,解人意,定我心,为助人济世计,亦控他心。

又行功以年,其中流迁变化莫计,乃至出现轻功,上举则身轻若燕,步履则脚下生风,下跳则轻,若棉絮而降,点地则细弱柳枝可乘,又可令水生坚地,此际,心智大增,神异万方,尽享法藏之乐,生诸法相,多赖,此际,而流涟诸法,毕生不破。

以致招摇过市,滥用法术,误人误已,功过相抵,上进不得,无异红尘,也在此际。

若心怀菩提之志,行合佛门规矩,久之,练功活跃部位必然转移,下丹田风波不兴,中部心轮无乐,无喜,惟眉间轮活跃异常,循真理而无殃,此为天仙至矣,道家称透关,若夫再透六窍,禅顺行逆行自如,又将九窍相连,再将九窍与身内中、小各窍渐进同修,则是藏密瑜伽最上乘功夫,实证之三藐菩提,阿罗汉之身,若初修时发佛心,依大乘佛法,以我身心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之身心,更兼广行善德,方证菩萨十地,登活佛之位,最后获即身成佛之果。

上面提到饱和训练,是依于客观知觉:1.每次练功必自然收功,达到最佳功效。2.每遇想念功的念头产生,每遇小腹内暖信子活动,发热发胀,跳动,翕合,则必然随时练功。

现代社会中,人们奔波于衣食、住行,不可能如古人那样精进,会失去很练功的机会,故难以获得究竟成就,但法力非一成不变,只要有大志成就者,必有机会。现在许多成就大的人都在尘世之中,他们所证,也大都经历过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只要坚定修法,心怀大志必能成功。

在现在的条件下,还是要把握住机会,暖信子,另外,就是应当注重时间,每天晚上子时练一次功--好好练一次--饱和训练。

为什么要在子时练功呢?因为下丹田的暖信子是任、督二脉从中脉分出后在此地的交汇点,阴阳两饱相合;所谓鸿蒙未判,而最强烈的时间,应当是在子、午二时,一般人是阳气虚弱,子时生阳,午时生阴精,故多半都当在子时炼,而有的阳性较旺,阴精不足,表现为性情急躁,智(知觉)胜于慧(理解),灵感多而力怯的人,又宜着重于午时修炼。

经验表明,饱和训练又宜不饱和训练相结合,例如:早晨时间不够,可以练上十来分钟,发心保持并增长此功能,待中午大练,如中午时间也不够,也宜如此练。黄昏再如此练,直到晚上子时,一练时功效甚高。

饱和训练又宜于运用叠加效应:第二个周期应以头一次为基础效应。

练与养也应当结合,平时可以加一点意念于修练部位,但不可太盛。

以上所述均是对上根之人而言。所谓上根,指身体先天精、气、神充足,尤其是眉间性光较明亮,闭眼想观看什么就能想到什么形象者,此外,中根,下根之人,难以为此直登大通,须分别对话。

玄门胎息法

文术平

玄门胎息法系"武术之乡"新化梅山道家秘传功法,练之可得胎息、辟谷、降丹、开发潜能、益寿延年等多种功效。

一、功前准备:在室外练功时,要选择空气清新处,在室内练功,须空气流通,练功时不可过饥或过饱,功前须净身洗漱。

二、练功步骤:1.身形:本法宜在子时修练,面向南方,盘腿而坐,全身放松,定气凝神,舌抵上腭,调匀呼吸,意念丹田存一鸡蛋大小的金丹闪闪发光、放热。

2.服气法:当丹田微微发热后,闭目存神,闭口,用鼻缓缓吸气,意想真气由鼻吸入,充盈满口,然后将此真气咕咚一声吞下,意念直送丹田,用口呼出体内浊气。

3.闭气法:服气后可依下行功,深深吸气一口,舌抵上腭,凝神丹田,两手握拳置于膝上,闭气不令其出,到忍不可忍时再用鼻呼出浊气,调匀呼吸,这时玉液从口壁涌出,充盈满口,须咕咚一声吞下,意送丹田,再行第二次闭气。

三、收功:先睁开眼睛,双手搓热,搓肾门二十四次,然后顺时针、逆时针摩腹各二十四次,再用剑指从眉心沿脑中心线由前至后搓二十四次,然后放松走动一下,以便气血通畅。

四、功效及注意事项:1.初服气时,因气只能达咽喉,应以七口为宜;几日后,会觉得胃气蛹动,发出咕咕之声,说明气已达胃,可服气二十一口;再几日,会觉得腹部气团肾动,咕咕有声,或声如撕布,说明气已入丹田,须服气四十九次。服气期间,会放屁频繁,初时臭不可闻,几天后放屁无臭气,甚至微香,这时必须闭住气不让它放出,以免真阳泻漏。初服气时,小便赤黄,亦勿怪,久久变色自如。辟谷,这时服气顺增至八十一次,但不可强求辟谷,须顺其自然。2.初练闭气法时,只能行一分钟左右,随着练功的深入,闭气时间会逐渐延长,直至全身毛孔开放出现胎息。闭气次数与服气次数相同。在练闭气法期间,会出现以下效应,可供练功者参照,初时闭气会觉得全身真气充盈发热,额头出汗,几日后,行功时会全身真气充盈发热,全身出汗的现象,全身舒畅无比,渐觉左右太阴经两道气从大牙根上

冲太阳穴,入顶门两气交合入泥丸;数日后,气从泥丸宫流入脑,过夹脊下行尾闾,次于丹田,上冲心中;再数日后气抵心中,心中温暖舒畅,从心而上,过咽喉而入舌下,这时会觉得满口芳香甜美。得此效验后,应闭关修炼,勿受人和动物等外界因素干扰,面南而坐,面向墙壁,练法如前,此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奇异景象,如身形变高变大,觉得山川河流人物房舍等尽入身中,精神兴奋,手足不知所措,如遇此景不可睁眼睛,亦勿惊、勿喜、勿执着,可用手扶墙壁,会觉得一颗闪亮的内丹从头顶直降丹田,降丹之后不可立即睁开眼睛,先渐收意念,静下心来,复四肢,睁眼、收功。到此时内丹已成,接着修炼下去,胎息指日可成. 千古内丹谜一朝揭奥秘

·裘正堂·

内丹术的健身、祛病、长寿之效验,正日益受到气功爱好者的重视,然而,作为一种流传千年、至今不衰的功法,其健身祛病的机理究竟是怎样的 ? 内丹的本质又是什么 ? 这些问题至今没有满意的答案。笔者试图透过其外部表象,去芜存著,探究其真气发生之源,健身祛病之秘。

内丹是什么 ? 对此众说不一。是一粒玄珠吗 ? 的确,当元气发生,元性显现时,先天一点灵光圆陀陀,光灼灼,活泼泼地不断显现。若排除后天的识念,一点灵光常湛然,出现次数越多,则状态越佳。若以后天求之,则倏然逝去。这,的确是有丹的表现,然这仅是内丹的表象,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内丹应当是具有物质性的,有实证可验的。

内丹是能量流吗 ? 是药与火的体验吗 ? 确实,内丹术修炼到一定层次,体内有如热汤倾注,这是一种存在于体内的生命能量。当内丹修炼达较高层次时,体内自有真气频频发生,中、下丹田温热之"自然真火"左旋右回,浑身酥软,美快无比,腹内如活龙动转升降。丹家谓此"卯酉周天"。凡炼内丹得验者,命门之火常燃,丹田火炽,两肾如汤煎,此谓得大药之效验,有了这种体验就说明你真正人门了。凡此时,往往口中真水如潮,不断灌人下丹田及脏腑,身如沐浴之方起,春意融融,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如阵阵春风在体内微微吹过,每日身轻体健,神清气爽,这一切确实是有丹的体验,对于健身有着无限的意义。但是如果把这些说成是内丹的话,也仅仅是罗列现象,不能概括为本质。因为只有探究真气发生之源,才能把握内丹术的健身奥秘。

真气发生在何处 ? 我们观察各类气功功法,发现其都注意人体的下丹田,即脐下 3 寸之处,认为该处乃真气产生之源。命门为后丹田的标志,是肾精所藏之处。明·张景岳云:"命门为原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这说明命门为阴阳二气发生之源,命门火旺,阳气生发,能滋养五脏六腑,故此处为生命之根本。当内丹修炼至一定层次时,丹田温热之真气升起,命门亦有大量的真气产生。毫无疑问,这是精窍之阳精与肾精所化的真气。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景象在密宗功法"拙火定"中也可见到,所谓"拙火"是指脐下 3 寸处升起命火,以此命火温养敷布全身,谓之"拙火"升腾。拙火的真源发自于丹田下极,无疑是生殖之源。

从上我们可以认识,内丹术是一种把潜藏于人体的能量开发出来,从而达到健身、祛病、长寿目的的修炼术。这种未知能量实际上是人的生殖能量,亦即丹家称为"长生药"、"真种子"的元精。清·柳华阳曰:"仙道炼元精为丹。凡炼丹下手之初机,即炼肾中之元精。精满气自然发生,复炼此发生之气,收回补其真气,补到气足,生机不动,是谓丹也。"人人都知道元精能顺出生人,但要使其逆返回去,转而化气,用此真气补先天之气,最后生机不动,容颜不衰,阳精成体,修成金丹,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理解的。正因为如此,人人都使元精顺出,由盛转衰,情少气弱而成病。精有先后天之分,明·陈眉公在《宝颜堂秘岌》中言:"精在先天时藏于五脏六腑,氮氢而未成形,后天之念一动,则成后天之精。"后天之精为顺出时的浊精,但在未顺出时却氮氛于脏腑之间。元精不能直接转化为先天之精,但却能炼精化气,用此真气可以补足先天之精,补到气足是为丹也,这就是内丹术炼精化气的根本出发

点。其实是以实证为前提的,步步有验证,现举实证于下。

内丹术炼精化气的实证之一是马阴藏相。当炼养达一定阶段,在能量补足后,明堂间时有电光闪烁之景,并出现马阴藏相。所谓马阴藏相,是指阳物缩回体内如童子,这一现象往往出现在小周天行满之时,说明精窍内无精而导致阳物缩回,此时元精往往转化为真气,汇聚于黄庭之间,因而真气充足,体内温热。这种药与火的体验正是精化为气的明证。炼精化气的实证之二是不漏。所谓不漏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保精不泄,而是比其高出许多,不漏也是精化为气的明证。不漏者已是大周天的景象,此时气足精满,完全不同初时的马阴藏相,动则为精,静则为气,只要心静,元精已能不断地转化为真气,因而是不必漏,这是生命逆返的关键一步。古人云:留得阳精,神仙现成。内丹术炼至神府坚固,阳精成体,精足气满,是丹成的表现,是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良性循环,也是内丹修命的意义所在。那么,内丹术的健身意义何在呢 ?

一、内丹术与其他气功方法有所不同,在于独重炼养先天一气,元精为生命原质,内丹术的方法就是把元精转化为真气,以此真气来滋养全身。张伯端曰:"人人都有长生药,只是迷徒枉摆抛。"这种长生药就是元精,《证道仙经》曰:"修长生者,首节以保固真精为本,精旺自然精化为气,气旺自然充满四肢。"元精若被过度地消耗,故而氮氢于脏腑的先天之精也将逐渐衰竭,生命力由旺盛转为枯竭。现代科学认为,人的寿命约在 120~175 岁,其所以夭寿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丹家认为是元精消耗太过所致,这是很有道理的。古人曰:"态情纵意,散失元阳,耗损真气,年高憔悴,则曰老矣。"故而修炼内丹术,以添油接命,还其健康。

二、内丹修炼是一种逆返的方法。对于寻常之人来说,精满则泄,天经地义,而内丹修炼能达到不漏,不仅如此,还将元精转化为真气,以此真气穿夹脊,贯尾间,流通于脏腑之间,驱除身中阴邪,荡涤秽浊,以身内已有之大药,为自己健身祛病。此种方法确实意义非凡,久久行之对于健身有极大的作用,难怪不少人通过炼内丹出现逆返的种种景象,甚至出现白发转黑,容颜返老还童,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现象。

内丹术修炼是属于性命双修之法,它决不仅仅是生殖能量逆返的修炼术,而是要达到身心的高度和谐与统一,一种完整意义上的健康。内丹有成者只要做到身心虚明,真气自能频频发生,同时内心处于高度愉悦状态,以天地无限之元气,续我有限之形躯,久久行之,自有无限天然妙处,吕祖曰:"塞精宜急早,接命莫教迟。"人生气数有限,如盛不知保,衰不知救,则诸疾蜂涌,至命将丧。生命枚关之事,宜急下手修炼就是了。

拙火定

目录

第一篇、加行

1、毗卢七支坐

2、九节佛风

3、三密加持

4、三密相应

5、三业清净

6、金刚瑜伽母相应

第二篇、正行

第一步:拙火定

附:辅行之一、单衣过冬

辅行之二、自授灌顶

1、甘露灌顶

2、金刚持灌顶

第二步:空乐光明瑜伽

第三步:虹身成就

第三篇、拙火拳法

1、那洛巴祖师秘传六事体功法

2、强升灵热坐功法

3、灵热安卧功

第四篇、灵热精义

灵热成就法加行

一、毗卢七支坐

二、九节佛风(见《金刚亥母拳法》)

三、三密加持(三观三融)略

四、三密相应(生起内火)略

五、三业清净(妙观净光果、沐浴)略

六、金刚瑜伽母相应(生起外火)

观自身为金刚瑜伽母,身红色,红光炽燃遍满十方三世,一头二臂三目圆睁,项上持有五十颗鲜血人头做项圈,并以小铃花朵严饰,身涂尸灰,右手持金刚钺刀,高举过顶,以割断无明和妄念,左手持天灵盖当胸,内中盛满鲜血,表示圆满智慧具足,左臂斜倚天杖,臂钏、腕钏、踝钏等庄严具足之相,以示息六根,破六尘,灭六识,达现证真实之现,以示究竟,右足上曲,左足踏在莲花日轮尸座,以示断灭贪、嗔、痴三毒,智慧火焰周身围绕,以此观想生起拙火。以外火引内火,则内拙火易于生起。

金刚亥母实乃修空乐之根本,为一切成就之本源,修此法可除烦恼,所知二障,启发俱生智,调和气、脉、明点,证无死虹身,摄十法界,为解脱生死之不二法门。所以平时应多作此观想,并诵金刚亥母心咒:"嗡、班扎白鲁扎哩也、哈哩哩沙、吽、吽、呸、梭哈。"诵咒观想入于定中。

正行

拙火定手记<4拙火定分三部分>(2009-11-30 19:59:44)标签:宗教拙火中脉灵热成就法白明生法宫文化

第一步、拙火定(分三部分)

一、五观想、点燃拙火

先观自身为金刚亥母

1、观三脉七轮

中脉从海底轮(尾骶骨下端)开始,顺人体的脊椎前向上直通入脑,到顶轮后,向前弯曲,直通两眉之间眉心位置。

左右二脉通于人体的左右两个鼻孔,上行入脑,夹中脉下行,至平行于脐下四指处的生法宫位置,与中脉汇合。左脉为水脉,属阴,右脉为火脉,属阳。所以,左脉又称太阴脉,右脉又称太阳脉。三脉贯通七轮。

海底轮位于尾骶骨下端,是其它六轮的根基,有四大脉、三十二条支脉。

生殖轮:又名育乐轮,安乐守护轮,有八条大脉,三十二条支脉。

脐轮:又名变化轮,有十六条大脉,六十四条支脉向上弯出。

心轮:又名法轮、万象轮,有四条大脉,八条支脉,如伞形向下。

喉轮:又名受用轮,有四条大脉,十六条支脉,向上弯出。

眉间轮:位于两眉之间,有六条脉瓣。

顶轮:又名大乐轮,有八条大脉,三十三条支脉,如伞形复盖。

除此七轮之外,又有密轮和宝杵轮,也皆与中脉相通,密轮即会阴穴的位置,宝杵轮又叫莲宫轮,即生殖器。藏密中,生殖器官,男称"金刚杵",女称"密处莲宫"。

正观

先观清三脉及生法宫、明点,中脉外白内红,整体为兰色,左脉白、右脉红,生法宫位于脐下四指,肚脐至命门前七后三的位置,形状是一个红色倒三角形,生法宫上有一颗白色明点,大小如豆,如水晶晶莹,透明,光明四射。

吸气:吸进五色佛光从左右二脉向下至生法宫。

呼气:推动明点沿中脉向上至眉心。

共作7次,7个呼吸,7个明点向上至眉心融合为一。次观七轮。

吸气:吸气五色佛光入左右二脉和明点(沿中脉)一同向下至生法宫。

呼气:明点置于生法宫上不动,观想顶轮为兰色千叶(瓣)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眉心莲为白色二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喉轮为净白色十六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心轮为深红色十二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脐轮为绿色十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生殖轮为浅红色六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观海底轮为金黄色四叶莲花,观七个呼吸。

2、观想脐下半啊字

吸气:五色佛光入左右二脉一起下至脐下生法宫。

呼气:生法宫变成半啊字,红色、光明,状如明点,为母血红菩提,具足灵热,作欲燃火之状。半啊字下方有一个绿色风轮大如半边碗豆。

3、观想顶轮吽字

吸气:五色佛光入左右二脉一起至脐下三脉汇合处。

呼气:观顶轮杭字放白光,状如明点,为父精白菩提,作欲滴甘露状,观七个呼吸。

4、吸气:由左右脉摄入五色佛光(灵息)沿左右二脉下行,膨胀于中脉下端,上触半啊字,变红光充满小腹,集中精力专注观片刻(即吸、压、持气)。

5、点燃拙火

呼气:观兰色灵力流沿中脉上升至顶轮化红光。

吸气:顶轮吽字放红光,经左右二脉至小腹。

闭气:下气上提,上气下压,持瓶气。观气吹风轮,轮转风生,风吹半啊字, 半啊字火星四射,如同风吹一端燃成红炭的木头,引起火星四射。

呼气:观半啊字炽燃,拙火生起,高仅二横指,其色鲜红透明,细而尖锐,且不断颤动,旋转,极度灼热。拙火其形似脉,其动则为气,其质则为点。具有中脉的特点,即直、明、红、空,且此火焰转动如纺锤,又有如风吹绳索之蹦蹦声。

上法之修持,如时间紧促,则可以直接从观脐下半啊字开始,至点燃拙火,然后接修下法。二、持瓶气、拙火炽燃、灵热生起,入拙火定

拙火生起后,多持宝瓶气,以使火焰燃烧,持瓶气时,注意引、满、均、闭、消、射的运用。闭气时,气则不断进入风轮,使风轮无停止地转动,吹风助火,火借风力,风助火威,使火缘于风,坚固于燃火之半啊字,入定于本来清净见上。

如是久修,多持宝瓶气,使风轮内气息不止,促使火光不息,烧尽无明、罪障,周身脉轮之内亦遍满火光,清净身心,住于拙火定中。

三、红白明点融合、身生暖乐、住于定中

1、火焰五行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结合瓶气修持本法。

火焰一行至脐,充满脐轮,火焰二行,灵热遍满下身至脐轮,火焰三行至心,火焰四行至喉,火焰五行上达顶轮,圣阳圣阴融合,神牛降圣乳(一吸气将半啊字沿中脉拉至顶轮,一呼气顶轮白明点杭字与红明点半啊字融合,变为菩提月液)。

2、月液五充

观杭字与半啊字融合而成之月液,如水晶之甘露清净明点,与空中诸佛菩萨所降之甘露明点同时顺中脉而下充灌自己全身,一充月液充满顶轮。二充月液充满喉轮,三充月液充满心喉,四充月液充满脐轮。五充月液充满身至脚趾。

按以上方法修行后,全身发生暖乐。即可自然入于定中。出定后,行焰液互行之法。

3、焰液互行。

吸气时观月液下充全身。呼气时半啊字火焰上行全身。反复作十次以上。

修本法在月液五充时。会产生俱生四喜。但要四喜强烈,持久,达空乐圆融之境,须修持第二步。

灵热成就法之辅行法

辅行法选在灵热成就法的第一步:拙火生起炽燃,红白相融,入拙火定。有一定基础时修持。依法修持,可达意想不到的成就,虽是辅行,却不容忽视。

进入第二步"乐空光明瑜伽"的修持时,也应多修持此辅行法,可使成就迅速。

(一)单衣过冬

(二)自授灌顶

一、单衣过冬

修持灵热成就法第一步"拙火生起炽燃。红白相融,入拙火定"成就以后,即可按如下的方法进行修持,7天以后,修行者只穿单衣即可忍受极冷的天气而行动自如。

(一)练身

1.双盘坐。双手金刚拳置于双膝上,扭腹转身向左转三次,向右转三次,再左右各转三次。2.双盘坐。双手金刚拳置于双膝上,用力抖动全身,如烈马振毛,又如狗从水中出来,用力抖落身上之水。

3.双手撑地,将身体提起,然后松手,臀部跌坐于禅垫。

反复修持7--21遍。

(二)宝瓶气

持瓶气,气入风轮,轮转风生。吹动生法宫半啊字生火炽燃,风助火威,火借风势,越燃越热。

反复修3--7次

(三)观想、正修

双盘坐。

1.观自身为金刚亥母。

2.观双掌心及两足底各有一红色日轮,双掌贴双足底,使此四日轮,两两相对。

3.观掌脐下四指处的生法宫,亦有一日轮,位于半啊字下方(风轮之上方)。

4.持瓶气以双手搓双脚掌,(手足相对相搓)。观想有极热之火爆发,触及生法宫日轮。日轮亦生火,如是火光四溅飞射,半燃烧半啊字。

5.半啊字发火,观此灵热之火,延及全身,无处不在,炽燃全身。全身生起灵热。

6.呼息时观想此灵热之火,充满整个宇宙。

反复修持3--7口瓶气

二、自授灌顶

(一)甘露灌顶

观想脐生法宫下有日轮,日轮上有与上师合一的无量寿佛,端坐高如食指的长度,身红色,如炽热的红铁,中脉向上通到修行者自己的顶轮,顶门梵穴洞开。

在自己头顶上方的虚空中有无量的佛菩萨,从他们的心中流出智慧甘露,洁净透明,由梵穴入体内,如雨一般降到无量寿上师的身上,如油入火,使红色炽热的无量寿上师放出火焰,充满修行者自己的身中。

如是自然入定,不拘时间长短。

(二)金刚持灌顶

此为本尊灌顶的一种,此灌顶为灌顶中最为殊胜的一种,可依此而获得无上瑜伽的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和胜义灌顶。

观自身心中有莲花、日轮、吽字。

观空中有怀抱明妃的双身金刚总持,金刚持心中莲花日莲上有五方五佛五智本体的五色吽字。观宇宙十方诸佛菩萨的身口意功德,化为五色光明射入金刚总持心中的五色吽字。

观想向金刚总持献上代表宇宙的坛城,并请求赐予四种灌顶。金刚总持点头同意为自己灌顶。

自己心中吽字放光,光明射金刚总持心中吽字。立刻产生一种吸力,吲光金刚总持心中吽字所融化的光明甘露和"金刚总持与金刚佛母的交合处所流下的红白菩提交融为一体的菩提心甘露",一起从自己的顶门梵穴灌入体内并充满全身。

自然入静入定,不拘时间长短。

如此观想,可得到无上瑜伽的四级灌顶,并可得到历代传承祖师的加持,聚集一切诸佛之功德,能消除罪障,成就一切种智。

第二步空乐光明瑜伽

拙火定生起暖乐之后,修学此法。

此法又名降提四喜法,四喜又名倶生喜,俱生大乐,即全身遍满大乐。持瓶气入风轮推动拙火上行,拙火才能生起、炽盛,拙火融化顶轮白明点,像甘露一样沿中脉到喉、心、脐轮到达生殖器尖端(密处生法宫)而生起四喜。

当顶轮内白明点融化为甘露月液。下降充至喉轮,生起初喜。

充至心轮生起胜喜。

充至脐轮生起离喜(又称超喜)

充至生殖轮生起俱生喜,降至"密处生法宫"时,俱生喜觉受圆满。以上为顺降四喜。当月液顺中脉再沿脐、心、喉、顶轮的顺序向上行,修行者又会再次经历更为强烈的四喜,称为提升四喜,又称逆运四喜。

初喜:于身一二处生乐者,以智断能、所执分粗妄念。

胜喜:于身大半处发乐者,以智舍断计执自身妄念。

超喜:全身发乐成无念者,以智舍断计执手印妄念。

倶生喜:触境发生空乐境觉受,以倶生喜断前染着之心,因前三喜皆为所知障也。

正行

一、观脉、轮、明点。

观中脉上端到顶门向前弯曲至两眉间,两眉间之内,有一个由金黄色光明形成的三角形生法宫,三尖角口向外,角尖朝下,下端尖口上有一眼通入中脉内。

中脉下端通于"密处莲宫"或"金刚杵头",也有一个金黄色光明形成的三角生法宫,三角口向下,下端也有一眼,内通中脉之内。

眉间发生法宫内,有一白色稍兰之明点,放五色光明,此光明具足五方五佛五智。普照

一切情器世界。遍满宇宙十方,周遍法界,自身也被此光明普照、充满。如此观想清楚之后,持宝瓶气。住气时间增长,则定力安稳,心住于五色明点之上,如是周而复始,观照于眉间生法宫之明点,修到眉间微痛或用手指接触眉间,乐即遍满全身,有如微电微入之感时,即为瑞相现前。即可修持下一步。

二、顺降四喜

持宝瓶气,想眉间生法宫内之明点,向上运行,入于顶门上,再观想明点放五色光,五色光明遍满脑内,脑愈加光明通透。此时即观想明点流出白色甘露,如水晶般晶莹、透明、发光。甘露不断降下有如不断之清水,如藕丝般入注于顶轮内,充满顶轮及三十二条脉髻,持瓶气稍定于顶轮,满、均、充实,缓和呼吸。

意念导引此明点甘露沿中脉下注至喉轮,此时心中生起初喜之觉受,明点甘露充满喉轮十六条脉髻,光明充实,持瓶气,稍定于喉轮,满、均、充实之后,缓和呼吸。

意念导引此明点甘露沿中脉下注心轮,此时心中,生起胜喜之觉受,明点甘露充满心轮八条脉髻,光明充实,依法持瓶气。

意念导引此明点甘露下注脐轮,此时,超喜生起,光明充满脐轮六十四条脉髻,光明充实,依法持瓶气。

意念导引明点甘露下注生殖轮。俱生喜生起,光明甘露充满生殖轮三十二条脉髻,光明充实,依法持瓶气。

意念导引明点甘露流注到密处生法宫,此时倶生喜觉受圆满并守护之。

以上心住于各轮之满降法谓之顺降四喜。

三、逆升四喜

观想密处生法宫,用宝瓶气中下气上提之法把生法宫外之五色光明甘露明点提升到密轮充满后,依法持瓶气,当密轮五色光明甘露充满后,向上提升至脐轮,心中生起初喜,五色光明甘露明点依次沿中脉向上,升至心轮生起胜喜,升至喉咙生起超喜,升至顶轮俱生大乐生起。

上升之光明甘露明点与原眉间生法宫之明点融合一体,此时俱生大乐觉受圆满,自然入定空乐大定,修持达此境界,即以获得空乐不二之觉受。

第二步光明虹身成就

观想中脉上端开口于眉间三角生法宫,下端通达密处生法宫内。观眉间生法宫内有一顆白色稍带兰色的明点。放五色光明。观想清楚后,此明点上行于顶门,住于顶门。

专注于顶门明点,心专注于此坚固后,观此五色光充满顶门大乐轮。依法持瓶气而定,再观此充满五色光明的大乐轮隐而不显。幻化成五色光明。

观此五色光明下降充满喉间报轮,心住于此,依法持瓶气而定,观此充满五色光明的大乐轮隐而不显,幻化成五色光明。

观此五色光明下降充满心间法轮,心住于此,依法持瓶气而定,再观此充满五色光明的法轮隐而不显,幻化成五色光明。

观此五色光明下降充满脐间化轮,心专注于此,依法持瓶气而定,再观此充满五色光明的化轮隐而不显,幻化成五色光明。

再观此五色光明充满全身,则全身隐而不显,幻化成五色光明,由此遍及住房,城市,国土乃至遍满三界。

依此五色光幻化成虹光形,而此之时并无有"人我相"。心住此境,持瓶气而定。观想自身脉轮等双身金刚本尊相刹那明显而出定。

或者是在全身及三界皆幻化成虹光,再由外五光收入自身虹光圈,光圈入顶之明点,明点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