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老化设计理念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适老化改造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

适老化改造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

适老化改造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加剧,适老化改造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公共空间作为社会各个群体交流、活动和休闲的场所,对于老年人而言尤为重要。

为了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享受公共空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的适老化改造显得尤为关键。

首先,适老化改造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应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听力、视力、平衡能力等都有所衰退,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考虑到这些特点,提供老年人友好的环境。

例如,在公园、广场等休闲空间中,可以设置方便操作和使用的设施,如安排垂直的扶手、宽敞的通道、明确且易读的标志和指示牌,以便老年人更好地了解空间结构以及导航自己的方向。

此外,为了保证老年人的安全,设计师还需确保地面平坦,避免不平整的路面造成跌倒。

其次,公共空间的设计应侧重于提供适合老年人进行社交和活动的场所。

老年人通常喜欢与朋友、家人聚在一起,进行聊天、健身等活动。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考虑到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例如,在公园内设置长椅、交谈区域和活动场地,方便老年人坐下休息、交流和参与各种活动。

同时,为了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交活动,可以在公共空间中安排一些适合老年人的社交活动,如舞蹈班、健身操等,以激发老年人积极参与的欲望。

另外,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还需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面临孤独、失去自信等心理问题。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一些能够提供心理支持的元素。

例如,在公园中创建有温馨氛围的花园,让老年人能够欣赏花草的美丽,同时提供一些设施和活动,以帮助他们缓解孤独和压力。

此外,在公共空间中设置一些艺术品、雕塑等可以提升老年人情绪的元素,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最后,适老化改造中的公共空间设计与规划需关注老年人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老年人通常行动不便,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必须注重老年人的出行便利。

例如,在街道设计中,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坡道和轮椅设施,以确保老年人可以自如地出行。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摘要:本文从常州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现状出发,探讨现阶段常州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的改造政策与方式。

以从常州朝阳四村北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设计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结合的模式,针对现阶段改造的相关状况,从中厘清老年居民对其改造的满意度和需求标准。

结合改造后仍存在的问题提出社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优化策略。

该方法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以期逐步提升以老年人为本体的居住空间综合质量。

关键词: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设计一、研究背景常州有大量的老旧住宅小区,这些小区修建于上世纪的80-90年代,具有良好的历史资源,也具有较好的邻里关系。

但是现在这些小区存在着很多问题。

回顾曾经该类小区的初建伊始,通过满足刚需、提升人均居住面积的现实需求替代了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人性化与适老化。

如今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影响城市老年人居住的品质,亟需改造更新。

2018年10月,常州市市老龄办发布了《常州市201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底常州市户籍人口378.84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87.5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1%。

较2016年增加了1.75万人,老龄化比重增加了0.22个百分点。

其中,60到69周岁的老年人口为50.06万人,占全市户籍老年人口的57.19%。

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61万人,百岁老人有328人,最年长者是107周岁。

常州老龄化现象严重。

对此常州市政府在《常州市“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的要求,开展适宜养老住区建设,营造老年人安全生活环境。

常州市政府从2016年起对富强新村、朝阳四村北区、同济新村、河苑新村等9个小区进行改造。

本文主要调研是朝阳四村的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设计。

本文研究常州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希望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了解现阶段常州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程度和使用现状,对已更新改造的常州老旧小区存在的不足进行梳理和总结,从改善老年人这一群体的居住条件出发,针对常州地区的地域性老旧小区,对其中的公共场所提出适宜化的改造方法,从而在“功能、空间、环境”的维度进行更新。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园的适应性设计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园的适应性设计
,避免通道上有障碍物或突出物,确保通行安全。 • 建筑和设施的无障碍设计:对公园内的建筑和设施进行无障碍设计,如设置平缓的入口坡道、宽阔的门廊
和足够的通行空间。对于需要攀爬的楼梯或陡峭的坡道等障碍物,提供相应的替代通道或解决方案。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社区公园在老龄化背景下具有 重要意义,为老年人提供休闲 、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2. 设施维护和更新:定 期检查和维修健身设施 ,确保其安全性和正常 使用。对于年代久远的 设施,及时更新并优化 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 老年人的需求。
3. 使用提示和指导:在 健身设施上设置明确的 使用提示,指导老年人 正确使用设施,避免因 错误使用导致受伤。同 时,提供简单的文字或 图片说明,帮助老年人 了解设施的功能和操作 方法。
服务设施
在公园中设置方便老年人的服务设 施,如厕所、急救箱、电话等,以 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公园空间的优化设计
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公园的空间布局,确 保不同区域之间的连通性和可 达性,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游
览路线。
景观设计
通过植物、水景、小品等元素 优化公园的景观设计,营造宜 人的环境,吸引老年人到公园
案例三:老年友好的公园无障碍环境设计
• 总结词:消除公园中的障碍,提高老年人的行动自由和 安全性。
案例三:老年友好的公园无障碍环境设计
• 详细描述 • 平坦的地面:保持公园内的地面平坦,避免出现陡峭的坡道和台阶。对于不可避免的地面变化,设置轮椅
坡道和扶手等无障碍设施。 • 无障碍通道:在公园内设置无障碍通道,连接各个景点和设施。确保通道宽度足够,方便轮椅通行。同时
适应性设计能够满足老年人在 社区公园中的多元化需求,如 健身、交流、文化和娱乐等。

社区公共空间景观设施适老化设计研究

社区公共空间景观设施适老化设计研究

·6·基金课题基金项目: 本论文为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省级指导项目“小型可拼装式康复景观设施设计与应用研究——针对阿兹海默症患者”(201810298099X);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ZH070);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摘 要:为提升养老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质量,促进老年人社交活动的开展,引导其健康生活,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特点和老年人群的行为特征、身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适老化景观设施设计的方法并进行实践,可为社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设施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养老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心理学;景观设施设计;适老化设计0 前言现代城市迅速膨胀,社会结构处于急速转变之中。

在这一背景下,老旧城区的住宅小区中老年人的占比不断增大。

[1]这一人群的流动性低,适应能力弱,活动常聚集于社区的公共空间,而老旧城区的社区公共空间,由于严重的由城市扩张引发的用地紧张、低效等社会问题,用地布局杂乱,景观单调乏味,设施老化,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群迫切需要一个具有良好互动性,配套适老化景观设施的社区环境。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环境心理学的指导。

环境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环境问题是其两大目标。

[2]环境作用于人,影响其心理、行为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可借社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来促进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促进人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因此,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将能够促进老年人交流互动的适老化景观设施设计运用于社区公共空间,可以为老年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建设老年友好型环境。

1 社区公共空间环境与老年人环境认知行为的关系环境行为理论显示,人受到环境信息的刺激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通过对环境的心理认知,引起主体的行为活动。

因此,可从行为表现来推断其心理需求。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共空间服务设计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共空间服务设计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公共空间服务设计研究作者:赵慧敏张晓凡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年第11期摘要:随着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升,社会对老年人群体越来越重视。

基于服务设计思维,对现有的社区公共空间进行研究与改造,使之更加适应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年人独居时产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也能助力于在老龄化背景下创建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公共空间;服务设计一、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公共空间(一)社区公共空间的定义社区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

“公共空间”(public sphere,也被译为“公共领域”)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

德国学者哈贝马斯认为公共空间首先指的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原则上它是要向所有公民开放的。

本文将“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为社区内的居民可以任意出入并开展多种交流活动的实体场所。

它主要包括社区中的公共广场、绿地、健身场地、活动室、道路等。

满足公民茶余饭后和节假日的休闲、娱乐等实际需要是公共空间最根本的作用,便利性是其基本特点[1]。

(二)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1.居住环境与空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许多社区,在今天,住户大多为老龄人口。

当时的社区建设只是为了解决实际的住房需求,物业体系尚不健全,绿化设计也不尽合理,在社区的规划与设计上没有留有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在多处都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比如,社区缺少休闲活动设施,景观设施太过于注重形式感而忽略了实用性,公共区域种植的植物不足以达到遮阴效果而使住户无法很好地使用。

总体来说,社区内的道路、公园、绿化、设施配备等都存在一定的不健全,这不仅是年代的问题,亦是當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2.公共空间的需求由于子女不常陪伴在身边,老年人在社区中往往倾向于与其他年龄相仿者一同聊聊家常、做做锻炼、散散步等,这些活动有助于他们缓解内心的孤单感,可以锻炼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延缓他们的衰老速度。

适老化背景下的社区中心设计研究

适老化背景下的社区中心设计研究

适老性设计与老龄化应对 2021年11月第18卷总第408期适老化背景下的社区中心设计研究胡沈健,王鹤霖,陈 岩(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摘要:为了适应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提升老年居民社区生活的舒适度,改善社区中心的适老性被赋予了深远意义。

本文在社区中心调研的基础上,指出社区中心现存的诸多不足之处,并基于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无障碍设计需求,进而从可达性、功能整合、无障碍设计三个方面提出有效提高社区中心适老性的设计要点和具体可实行的操作方法。

本文希望通过多方面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社区中心的设计要点,为以后的适老化社区中心提供更为人性化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社区中心;适老化;可达性;功能整合;无障碍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31.01Study on Community Center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AgeingHu Shenjian, Wang Helin, Chen Yan(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81,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aging socie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comfort of community life of elderly residents by deepening the degree of aging adaptability of community center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community center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mmunity centers, and proposes design points and specific operation method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ging design points of community centers from the aspects of accessibilit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barrier-free design based on the daily life and barrier-free design needs of the elderly residents. It is hoped to summarize the design points of community centers through various analysis and research, and to provide more humanized design ideas for future aging-friendly community centers.Key words: community center; ageing; accessibilit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barrier-free design1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增加,现代社区中心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提供基本的社区服务。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分析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景观设计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1T02:25:41.68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9期10月作者:张小磊[导读] 近些年,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已是中国社会遇到的重大课题张小磊陕西梓枫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摘要:近些年,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已是中国社会遇到的重大课题。

文章基于适老化角度,研究老年人身心需要,探讨适老化景观环境:健体空间、园艺疗养、文化活动、休憩交往、宠物互动、亲子互动等规划元素特证,最后对其模块展开景观模块化规划,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宜居环境与活动空间。

关键词:老龄化;适老化;景观设计当前主要是居家养老,倡导“基于家庭养老、附以社区养老、搭配机构养老”,另外,因老年人机体退化,运动范围不断变小,更想在熟知的环境下安享晚年,因此居住区属于老年人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地方。

但是,当前居住区规划期间极少从适老化层面思考,造成居住区环境和高度老龄化人口需求不相符。

而且,针对居住区风景空间的适老化规划研究也很少。

截至2019年底,结合某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市统计局发布信息,该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2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该比例较2018年年末的34. 4%上升0.8个百分点。

当前,该比例占户籍总人口36.1%,且逐年迅速递增。

由此,老龄化社会问题已受到社会及景观设计从业者关注,从公共景观空间设计专业方面进行详细探究。

本文通过探究老年人生心特点,对居住区常见的公共活动空间实现模式化适老化规划,希望为今后设计带来依据。

1、规划原则1.1空间舒适为居民提供较好的感观与视觉体验,建立适宜的活动空间即居住区公共环境舒适性的表现。

具备舒适性的景观环境有如下几点:①空间大小和空间中景观小品是否满足人体工程学与心理学,防止产生落差很大、尖锐物品等情况;②空间位置是否科学,老年人活动特征表现为运动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免疫力等退化,腿脚不便,步行距离受限,所以确定景观空间位置时不得太偏僻或是走有安全隐患的位置。

居住型历史街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

居住型历史街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

居住型历史街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适老化改造成为了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历史街区中,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对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参与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居住型历史街区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化改造研究。

首先,适老化改造需要考虑老年人的行动能力和特殊需求。

老年人在行动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如步行速度较慢、需要坡道或扶手等。

因此,在公共活动空间的改造中,应该考虑到老年人的行动能力,提供适合他们使用的设施和便利设施,比如增加坡道、扶手、无障碍通道等。

此外,为了让老年人感到安全和舒适,还应增加休息区域、遮阳设施和便利设施等。

其次,适老化改造还需要关注老年人的社交需求。

老年人常常面临社交孤立的问题,因此,公共活动空间的改造应该鼓励老年人之间的社交互动和交流。

为此,可以设置休闲座椅、户外咖啡厅、景观花园等,提供老年人聚集和交流的场所。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活动,如健身操、书法班、老年舞蹈等,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交流和社交。

此外,在适老化改造中,还应注重历史街区的保护和传承。

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在公共活动空间的改造中,应该尊重历史街区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保持其独特的历史氛围。

同时,可以利用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源,开展一些与老年人有关的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等,让老年人感受到历史街区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居住型历史街区公共活动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对于满足老年人的行动需求和社交需求非常重要。

通过提供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设施和便利设施,增加老年人之间的社交互动和交流,以及保护历史街区的文化遗产,我们可以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充满活力的公共活动空间,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这对于推动城市适老化进程,构建一个更加人文关怀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适老化设计理念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作者:谢秋莎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11期
【摘要】城市社区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方面,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凸显,以适老化设计的理念对社区环境进行系统研究,从整体到局部阐释具体的应用设想,为老年人在社区活动时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

希望能为未来老龄化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设计方案的指导。

【关键词】适老化设计;社区;公共空间
人类社会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科技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空间,更是普遍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加之人类思想、文化的提升和一些国家推行的人口调控政策,使得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对于泱泱人口大国的中国,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而养老模式和适老化设计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

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可以看出为了满足我国社会养老服务的需求,以适老化设计理念打造社区公共空间是非常必要的。

一、城市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现状
社区的发展不仅能够从侧面展示城市文明的程度,甚至进一步体现城市综合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所以社区的建设与改造也展示了每个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

而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正是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社区公共空间:是指面向所有人开放并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也是大多数老年人活动,和承载精神生活的空间,具有开放性、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

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大致类型有棋牌室、书画室、健身房、餐厅、休息室、运动休闲广场、园林景观、医疗中心等。

适老化设计:是充分体现人性化、适老化理念的设计。

通过研究人体功能学方面老年人在空间内的适应性,分析设计影响因素与“主体”需求,它是以老年人的身心和行为即内在和外在的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以保证做到无障碍设计,还能帮助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以及社会角色的转变有一个适应过程。

对于公共空间适老化的研究国外己经有了不少的成果,其中,社区环境与老年人的健康之间的关系得到较多的关注。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环境尚不成熟,并且关注老龄化社区空间设计的
学者又比较少,从现有的情况看,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空间层次比较单调。

在老年人相对单调的生活中,如果社区空间层次也过于单调,不能够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那么社区就形同虚设,只有提供适宜老年人聚集交流的空间环境和便捷的沟通平台,才能适合老年人的需求。

2、交通环境不够安全。

无障碍设计是老年人交通出行的安全保障,社区的交通环境突出的问题是大多数路面缺乏防滑处理,道路没有人车分流。

3、缺乏基础服务设施。

活动场所和休息场所的设计不合理,一些设备、座椅的位置安排缺乏实用性,在使用时不太方便,有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虽然有,但利用率不高。

4、设计规划缺乏个性特征。

地域文化是长久以来积淀而成的地方特色,是地区间区别的精神所在。

大多数社区缺少属于自己文化气息,形态格局千篇一律,环境设施雷同。

二、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原则与策略
从适老化设计的角度考虑,社区公共空间及相关功能的配套不仅要满足老年人对基本功能空间配套要求外,更需要从老年人的身心和行为特点入手,在细节上从精神层面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首先,老年人对周围环境和接受外界信息的敏感程度降低,感觉系统逐渐衰退,容易与周边环境分离,产生淡漠感。

加上记忆力和认知能力的下降,容易造成内心的恐慌。

最主要是运动机能的退化,使老年人行动受到限制,情绪上容易焦躁或厌烦。

其次,老年人闲暇时间大量增加、社会角色的转换和生活状态的改变使得他们在心理方面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因此,社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应注意以下原则。

安全性原则:社区活动空间首先确保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性,增加安全措施和安全提示,增设紧急呼救设备。

人性化原则:充分体现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创建真正让他们感受到身心愉悦,安乐休闲的空间环境。

无障碍原则:要使社区公共空间有很好的便捷性,确保简易、完善,空间利用上无障碍。

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策略:
1、构建多层次交往空间。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同时满足不同规模群体的交往,空间形式应从“开放空间”到“半开放空间”再到“私密空间”,成为系统的、有层次的空间。

2、适老化景观设计。

运用合理的康复植物与园艺疗法设计植被,将观赏性与康复性相结合,充分运用绿植、水景、户外设施以及老年人的兴趣文化元素来使户外环境变得更加完美,以营造气氛来取得一种户外空间的盎然生机。

3、建构无障碍导行设施。

安置能够起引导作用的照明系统和标识系统,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行道路人车分流,增强路面安全性。

4、空间融合性与地域文化的彰显。

老年人从心理上希望被认可,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设计时应增加他们对环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空间。

增加地域文化的体现,使社区更贴合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以及城市的文脉。

三、结论
老龄化背景下研究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提高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张力,切实关注老年人生活所需以及地域化空间特征,将适老化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社区空间设计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希望,全方位的为老年人在社区生活中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孔琳.适老化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14.
[2]关静.基于视觉体验的老年居住空间设计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
[3]蒋孟厚.无障碍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