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5篇范文
观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

观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我们即将迎来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的日子,一起观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铭记历史,缅怀英雄。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观看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一)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八一建军节前夕,远在四川的老战友还和吕品鸿雁传书,回忆那段不能忘却的岁月。
“他眼睛都快看不见了,但心里记得牢。
”吕品说。
70年弹指一挥间。
当年并肩作战的许多战友,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山峦丛林之中,幸存的战友到今天最小的都已是80多岁的老人了,但老兵们还经常相约聚会,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
10年前,吕品和战友们把有关447团在朝鲜战场的资料和大家写的回忆录汇编成《白云山战歌》一书,作为永久的记忆留给后人。
“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也打出了和平,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要代代相传。
”军乐激昂,战旗高扬。
在去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战旗方队里“白云山团”战旗在天安门广场迎风飘扬。
吕品乘坐礼宾车,随“致敬”方阵参加庆典,经过天安门时,老人顿时热血沸腾,泪流满面。
“历史没有忘记白云山阻击战,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那些保家卫国的烈士。
”老人喜欢翻看以前的照片。
家里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张发黄的照片,吕品指着其中一位英俊的军官笑眯眯地说,这是1954年志愿军参加国庆观礼代表回国前拍的合影。
“第二排右数第七个,这个人是我。
”1954年新中国成立5周年庆典,志愿军组成了一个归国观礼代表团,吕品作为代表回国参加了观礼。
这是吕品第一次参加国庆大典,时隔多年记忆有些模糊了。
“但我仍记得在天安门广场的欢呼声中,那面鲜红的‘白云山团’旗帜。
”吕品说,“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如今,当年那面由志愿军第50军司令部、政治部颁给447团的“白云山团”团旗已经珍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供后人瞻仰。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友们的血没有白流。
国家记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5篇

国家记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篇一
纵观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可以说著名的战役数不胜数,但是对于中国来说,重要的几场战役确实能够一一赘述的。
世界战争损害巨大,那次朝鲜战争更是一雪前耻,中国在其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也让其他国家对我们刮目相看。
这场战争是一次转折点,这一战打破了屡败西方列强的记录,新中国的力量从此展现给全世界。
对于历史,经历过的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们没有机会经历的人只能够通过他们的传达去了解。
其实历史没有客观的,只要是人写出来的就一定会参杂主观因素,这本《决战朝鲜》李峰用文字写出了它的气势,这个版本尽量接近史料,可以说全景展示了当时的过程。
这本书不是单纯的历史书,作者用小说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历史原貌,从很多对话中能够感受出那些人物的内心。
书中记录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对话,不论是语气还是用词,都能够体现出当时战争的残酷。
战争年代人们对于问题的敏锐性很强,这毕竟是命运攸关的大事,与国家兴亡有着巨大关系,所以那些决策者对于自己所做的判断都有着深思熟虑的思考。
对于那段历史,作者揭露了很多幕后的秘密,他直接把这段历史本身对我们的影响改变了。
这本书之所以值得信任,因为作者参考了大量。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篇看抗美援朝记录片,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篇,欢迎查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120__年,是新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第七十一周年。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对那些试图包括使用军事手段在内的所有方式来遏制中华民族崛起的国家发出了这样清晰而明确的警示,一切试图阻止中华民族崛起的妄想,都是徒劳的。
抗美援朝战争及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仅使朝鲜免遭了侵略者铁蹄的践踏、保卫了世界的和平,同时也有力地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打出了新中国应有的的国际地位,而且更主要的是新中国通过抗美援朝向世界宣告了,世界的事务、尤其是亚洲的事务没有新中国的参与,是无法解决的。
但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伟大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中华民族在这场反击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战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不仅仅在于中华民族通过这场战争实现了自身的崛起,甚至抗美援朝战争的最伟大意义都不在于中华民族自身。
抗美援朝战争的最伟大意义就在于它撬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美苏两个大国主宰世界的格局,在于它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了大国主宰世界时代的结束,在于它彻底颠覆了几百年来在全世界已经形成了的世界上的事务只能由少数几个西方大国来主宰的传统认识,在于它给全世界注入了小国要敢于反抗大国的欺凌、弱国能够战胜强国的压迫、各国的事务只能由各国人民来管,世界的事务必须由世界人民来管、世界是世界全体人民的世界而不是少数几个西方大国的世界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在于它开启了国家不分大小、民族不分强弱而一律平等的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崭新时代,在于它为全人类开辟了一条可以通过以战止战的方式来求得共存共生的未来道路。
正如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所讲的那样:“中国人民早已声明,全世界各国的事务,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亚洲的事务应由亚洲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应由美国来管。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我们要缅怀先烈,纪念先烈,这一天值得我们纪念。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一英雄精神永不忘传承方式更多样“邱少云的崇高形象已经刻在我的骨子里了。
”11月5日,一位仪态优雅的女士走在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台阶上,对一旁的纪念馆馆长王成金说。
这位女士名为东南清,她的父亲东传钧是原志愿军第15军44师130团团长,曾任第15军29师师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
她说,通过形式丰富的展陈,她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亲切的邱少云,也更加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观众参观热情愈加高涨,纪念馆今年参观人次预计突破6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近10万人次。
王成金介绍,随着时代发展,传承邱少云精神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了。
150余幅书法佳作歌颂烈士事迹“是真烈士,乃大英雄。
”《邱少云烈士纪念馆书法作品集》一书中,收录了康有为弟子、著名书法家萧娴等一众名家以邱少云事迹为主题创作的杰作。
这些作品的原件全部收藏于邱少云烈士纪念馆,有150余幅。
“征集书法作品的事,要从1987年说起。
”王成金说,那一年,他从部队转业来到纪念馆工作。
从那年开始,他在铜梁书法家庹纯双的协助下,向国内著名书法家征集作品,以书法形式歌颂邱少云的光辉事迹。
信函发出后,有150余幅书法作品陆续寄到纪念馆。
书法家们全部是无偿捐赠,以表达对邱少云的崇高敬仰。
王成金表示,这些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该馆计划将作品集中展出,让观众在品味艺术盛宴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将邱少云事迹送到市民身边“河的对岸出了一个大英雄,他的名字叫邱少云。
”儿时,王成金的父亲总会给他讲邱少云的故事——邱少云出生在铜梁县关溅乡玉屏村邱家沟(今铜梁区少云镇少云村),王成金的家和此地隔河相望。
观看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5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一)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名义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据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颁发给下述对象中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
——出国为抗美援朝战争服务的、健在的医务、铁道、运输、翻译人员,参加停战谈判等工作的人员,民兵、民工,新闻记者、作家、摄影等人员。
——1953年7月停战后至1958年10月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期间,在朝鲜帮助恢复生产建设的、健在的人员。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如今,当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次响起,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这首经典的歌曲,书写的正是抗美援朝的烽火岁月,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那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一年,百废待兴。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在朝鲜人民处于极端困难、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以及中国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决策,组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众多英雄模范和功臣。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寒冬,战场上的条件极其艰难困苦,志愿军脚下路河冰冻,身上衣被单薄,而且粮弹缺乏,常常只能“吃一把炒面就一把雪”,然而,志愿军依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敌军英勇作战,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抗美援朝战争历时_。
在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创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

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一)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
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在抗日战争史*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
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
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
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
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
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
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作文。
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70年前的那场胜利。
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时光匆匆,我们即将迎来抗美援朝70周年的纪念日,看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作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作文(篇1)刚到朝鲜时,荣凤岐仅仅是一个入伍15个月的学生兵。
入朝第八天,三颗炸弹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荣凤岐说:“那天刚下班准备睡觉,敌机就投下了三颗炸弹。
房间的蜡烛灭了,窗帘掉了。
我一个新兵,特别紧张。
”战友们第二天早上出去一看,炸弹落在了300多米开外的地方,炸倒了一片树。
“经历这次轰炸后,胆子好像一下子变大了。
大家都互相说,美国飞机也不过如此。
”1953年夏季反击战,16军奉命向前线急行军。
6月是朝鲜的雨季,天天下雨,通信排的装备都需要马拉着过河。
荣凤岐说:“我就在马的两侧保护着装备,人两次倒在了河里,但装备完好无损地到达了阵地。
”通信兵抄收电报是看家本领。
入朝之前只有学习经历没有实战经验的荣凤岐,也是在挫折中开始成长的。
“刚开始独立值班时,不到100个字的电报,抄了40分钟,字码掉得稀里糊涂。
”于是荣凤岐反复地练、拼命地背,并创新使用分段拍发的办法,终于一步步成长为业务骨干。
1956年时,他已经是32师通信分队教导排排长,开始培养新的骨干了。
“部队的神经,首长的耳目”从1953年3月打坑道任务结束开始电台值班,到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荣凤岐执行了两次引以为傲的重要任务,他说:“那时候来了艰巨的任务,大家都争着去,都觉得把最难的任务交给自己是组织的信任,光荣!”1953年4月,师里要派3名报务员带一部电台去师前方指挥部执行任务,荣凤岐光荣在列。
“去的时候遇到了敌机轰炸,还算顺利。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有一次电台出现故障,需要回师部修理,遇到了大麻烦。
”荣凤岐说,他抱着电台坐在车里,山路崎岖不平,因为怕遭遇敌机,也不敢开灯。
但还是被美国的飞机发现了。
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五篇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一)缅怀革命先烈感恩美好生活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
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到1951年6月,历时7个多月,先后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五次大的战役,共歼敌23万余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中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许许多多的英雄包括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全国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军参战,捐献飞机大炮,慰问志愿军,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
1951年7月,朝鲜战争进入“边打边谈”阶段。
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举。
这场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范例,极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二)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
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虽然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紧急任务,但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权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一
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于丹东市的英华山上,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
每当我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就会产生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钦佩。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历史丰碑——抗美援朝纪念塔。
纪念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塔高53米——象征着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巨大胜利。
我们坐在纪念塔的前面,聆听着大队辅导员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汉人物事迹。
雨来、罗盛教、黄继光……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鸭绿江大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
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而激励着。
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说: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巨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好汉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国度而骄傲,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