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

(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
(完整版)零件电镀标准

金属零件镀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零件镀覆的术语、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零件上进行铜、镍、装饰铬(镍+铬和铜+镍+铬)、银、锌、锡、化学镀镍表面镀覆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955-1997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

GB5270-19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T12306-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

GB/T12332-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

GB/T12333-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

GB/T16921-1997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方法

GB/T9799-1997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GB/T9800-88 电镀锌和电镀隔层的铬酸盐转化模

GB/T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GB/T9797-1997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沉积层

GB/T13913-92 自催化镍-磷镀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术语、分类

3.1术语

3.1.1主要表面

指工件上某些已镀覆或待镀覆的表面,该表面上的镀层对工作的外观和(或)功能是极为重要的。

通常电镀条件不易镀到表面,如孔内部、深凹处等,一般不作为主要表面, 若因特殊需要而必须按规定厚度镀覆时应在图纸或工艺文件上注明。

3.1.2最小局部厚度

在一个工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厚度最小值,也称最小厚度。

3.2分类

3.2.1按不同金属覆盖层分为:电镀铜、镀镍、镀铬、、镀银、镀锌、镀锡。

3.2.2按零件大小分为:

大零件——每件表面面积1平方分米以上;

中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1平方分米;

小零件——每件表面面积0.3平方分米以下。

3.2.3覆盖层使用条件分类

腐蚀严重——环境空气中含有少量工业废气或盐份,或潮湿环境,或经常接触手汗;

腐蚀中等——不含工业废气或盐份的湿热带室内条件;

腐蚀轻微——密封良好的设备内部。

3.3镀覆前的质量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零部件镀覆前的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零部件在电镀、化学镀、化学钝化、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及其它镀覆前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3.3.1镀覆前零部件应清除油封。清除油封后,零部件表面应无油污、油漆、金属削及机械加工划线的涂色等多余物。

3.3.2待镀的零部件应无机械变形和机械损伤,无影响镀覆层质量和产品使用性能的氧化皮、斑点、凹坑、凸瘤、毛刺、划伤等缺陷。

3.3.3凡设计规定有配合要求的零部件,镀覆前必须留有镀覆层厚度的工艺尺寸,并应100%按工艺文件规定进行尺寸检验和验收。

3.3.4凡须镀覆的螺纹件,应按GB197及GB5267附录E及所选镀覆层厚度留有足够的余量。

3.3.5金属-橡胶及金属-塑料复合件,以螺纹联接的或采用压合、搭接、铆接、搭焊、点焊等方式组合的组合件,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精加工件与毛坯件,粉末冶金与其它金属等组合件特殊需要镀覆时,应先与工艺部门上商定,并制定双方同意的技术验收规范。

3.3.6特殊需要镀覆的金属-橡胶及金属-塑料复合件,其橡胶或塑料部分应无断裂及划伤;橡胶或塑料与金属暴露部分的交界处,不应有毛刺、夹杂物和未胶合的部位;金属暴露部分的表面上不应有橡胶或塑料的残余物,接收时应在光线充足或人工照明条件良好的条件下目视检查,必要时可用3-5倍放大镜检查。

3.3.7带有复杂内腔的焊接件镀覆前,应在不影响使用的部位留有便于液、气排出的工艺孔。

3.3.8焊接件应无多余的焊料和熔渣。焊缝应经喷砂或其它方法清理;焊缝应无气孔和未焊牢等缺陷。

3.3.9经热处理后的工件应进行表面清理,不允许有未除尽的氧化皮和残留物(如盐、碱、型砂及因热处理前工件表面未除尽的油垢所导致的烧结物等);允许带有轻微的氧化色,但不允许有锈蚀现象。

3.3.10不经机械加工的铸件、锻件和热轧件表面,应进行喷砂或喷丸处理。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小于或等于1050MPa的热轧件也可用酸洗去除氧化皮。

3.3.11喷砂后的表面不应有残余的氧化皮、锈蚀、油迹、存砂、手印等。凡经喷砂处理的高强度钢零部件,应在一小时内开始镀覆(预处理)。

3.3.12经磨削加工的或经探伤检查的零部件及弹簧等,应无剩磁、磁粉及荧光粉等。

3.3.13图样上已规定零部件表面粗糙度值(最终表面粗糙度值)的,其镀覆前的表面粗糙度值应不大于图样上所标出的粗糙度值的一半。

3.3.14待镀的零部件必须装箱或采用专门的工位器具。表面粗糙度值Ra≤0.8μm的和精密件,应装入专用包装箱内,分别包装,以免损伤零部件及零部件发生锈蚀。3.3.15锻件、铸件、焊接件、冲压件或原材料带有相应技术标准所允许的缺陷时,可以接收镀覆。但因缺陷所造成的镀覆层缺陷,不作为镀覆工艺质量缺陷。

4.要求

4.1镀层要求

4.1.1外观(按表1)

表1 覆盖层外观要求

4.1.2厚度

金属覆盖镀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或客户的要求

4.1.2.1铜电镀层厚度应符合GB/T12333标准要求

4.1.2.2装饰铬(镍+铬,铜+镍+铬)电镀层厚度应符合GB/T9797标准要求

4.1.2.3镍电镀层厚度应符合GB/T12332标准要求

4.1.2.4银电镀层厚度应符合GB/T12306标准要求

4.1.2.5锌电镀层厚度应符合GB/T9799标准要求

4.1.2.6锡电镀层厚度应符合 GB/T12599标准要求

4.1.2.7化学镀镍层厚度应符合GB/T13913标准要求

4.1.3结合强度

金属覆盖镀层结合强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4.1.3.1铜电镀层结合强度应符合GB/T12333标准要求

4.1.3.2装饰铬(镍+铬,铜+镍+铬)电镀层结合强度应符合GB/T9797标准要求4.1.3.3镍电镀层结合强度应符合GB/T12332标准要求

4.1.3.4银电镀层结合强度应符合GB/T12306标准要求

4.1.3.5锌电镀层结合强度应符合GB/T9799标准要求

4.1.3.6锡电镀层结合强度应符合GB/T12599标准要求

4.1.3.7化学镀镍层结合强度应符合GB/T13913标准要求

4.1.4耐蚀性

4.1.4.1装饰铬(镍+铬,铜+镍+铬)电镀层耐蚀性应符合GB/T9797标准要求4.1.4.2镍电镀层耐蚀性应符合GB/T9798标准要求

4.1.4.3银电镀层耐蚀性应符合GB/T12306标准要求

4.1.4.4锌电镀层耐蚀性应符合GB9800标准要求

4.1.4.5化学镀镍层耐蚀性应符合GB/T13913标准要求

4.1.5孔隙率

金属覆盖镀层孔隙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4.1.

5.1铜电镀层孔隙率应符合GB/T12333标准要求

4.1.

5.2镍电镀层孔隙率应符合GB/T12332、GB/9797标准要求

4.1.

5.3银电镀层孔隙率应符合GB/T12306标准要求

4.1.

5.4锡电镀层孔隙率应符合GB/T12599标准要求

4.1.

5.5化学镀镍层孔隙率应符合GB/T13913标准要求

5.试验方法

5.1外观

在天然散射光或无反射光的白色透明光线下目视检查,光的强度不低于300勤克斯(相当于零件放在40瓦日光灯距离500毫米处的光强度)

5.2厚度

零件的主要表面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按照GB/T4955、GB/T9799、GB/T16921、GB/T13913执行。

5.3结合强度

按GB5270标准执行

6.检验规则

6.1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以同一客户在同一时间提供的、按同一规范在相同条件下生产的产品作为一批

6.3出厂检验项目

6.3.1外观检验和厚度检验

外观检验为全数检验;厚度为抽样检验

6.3.2抽样方法和数量:

小零件和中零件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个样本;

大零件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个电镀吊样

6.4型式检验

每年进行一次(全性能试验),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

a)更改主要原辅材料或更改关键工艺;

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要求时;

d)客户有要求时;

6.4.1型式检验抽样方法和数量

在合格批(小零件、中零件和大零件)中随机抽取10只样品

6.6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抽样结果中如有一个不符合标准,则加倍抽样复验,复验结果仍有一个不合格的,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标志

产品标志为合格证形式,内容包括厂名、厂址、名称、电镀日期、数量、操作人、检验员、出厂日期和(或)产品标准号。

8.包装、运输、贮存

8.1包装

与需方协商

8.2运输

运输条件:必须遮盖,防雨、防潮、防晒;

装卸要小心轻放。

8.3贮存

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装置中。

镀锌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镀锌板理论重量计算公 式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镀锌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镀锌板是指表面镀有一层锌的钢板。镀锌是一种经常采用的经济而有效的防腐方法,全世界锌产量的一半左右均用于此种工艺,目的是防止钢板表面遭受腐蚀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按生产及加工方法的不同,镀锌板可分为热浸镀锌钢板、合金化镀锌钢板、电镀锌钢板、单面镀和双面差镀锌钢板、合金和复合镀锌钢板,还有彩色镀锌钢板、印花涂装镀锌钢板、聚氯乙烯叠层镀锌钢板等,但目前最常用的仍为热浸镀锌板。镀层表面有三种类型,分别为普通锌化、小锌花和无锌花。 目前,国内镀锌板主要生产钢厂有武钢、鞍钢、宝钢黄石、中冶恒通、首钢、攀钢、邯钢、马钢等,而国外镀锌板主要生产国有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 根据现行国标《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2518-2008)镀锌板公称厚度为~,公称宽度600mm~2050mm,公称长度1000mm~8000mm。镀锌板一般按理论重量交货,镀锌钢带一般按实际重量交货。由于镀锌板是在冷轧或热轧钢板的基础上再镀锌加工而成,因此镀锌板理论重量也包括两部分:一是用于加工镀锌板的冷轧或热轧钢板(基板)理论重量,二是镀锌层理论重量。 一、镀锌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W=×[d-(w1÷50)×÷1000]+w1 式中,d为镀锌板订货公称厚度,单位为mm;w1为公称镀层重量,单位 为g/m2。 二、镀锌板理论重量计算方法

三、镀锌层公称厚度计算方法 d 1=(w 1÷50)×÷1000 式中,d 1为公称镀层厚度,单位为mm ;w 1为公称镀层重量,单位为g/m 2【公称镀层厚度50g/m2的镀层厚度约为μm 】。 1.公称镀层重量范围 注:N ,M ,F 均为纯镀锌层,N 表示镀层表面结构为普通锌花,M 表示小锌花,F 表示无锌花;R 为锌铁合金镀层普通锌花。 2.公称镀层重量及相应的镀层代号 ?

国内电镀废水处理现状

国内电镀废水处理现状 国内电镀行业屑于劳动密集型的“三来一补”企业,耗能高、排污量大、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对环境的污染危害性较大,属重污染行业,已不符合现今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因此,政府对这类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态度明确,以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撑为保障,实施生态化改造,强化管理、逐步淘汰,对超标排放而又治理无望的企业,注册期到,一律终止,工商部门不再续期办理营业执照。执行“严格管理、提高效益、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珠三角电镀品种有印制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电脑配件、汽车部件、眼镜、卫生洁具、摩托车配件、家电、灯具、门锁、五金件、首饰、钟表等。电镀工艺有普通电镀、化学镀、复合电镀、脉冲电镀、电铸、机械镀、真空蒸镀、离子镀。单一金属有锌、铜、镍、铬、锡、金、银、铀、铑、钯、铟等。二元合金有铜基的铜镍、铜锌、铜锡;锌基的锌铜、锌镍、锌铁、锌钴;镍基的镍磷、镍钴;锡基的锡锌、锡镍、锡钴。三元合金有铜镍铬、锡钴锌。在色彩方面有黑镍、沙丁镍、黑铬、沙丁铬、枪色、古铜、光亮铜、光亮镍、彩色钝化膜、蓝白色。基体材料有金属、铝、工程塑料等。 (一)管理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的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成立了环境保护部,2009年,各省相继成立环境保护厅,从组织上给予开展该项工作的保证。政府对电镀企业进行强制管理是从2002年正式开始,从这时起,电镀废水的处理有了较快的发展,人们由不认识到较熟练地掌握废水处理技术,设备由简单的几个池子,发展到今天的半自动控制的连续处理,技术、设备、管理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些难处理、多年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都已克服,政府倡导的环保意识已普及,企业界接受了“严格管理、提高效益、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这个理念,并逐渐自觉接受强制管理。 1.政策管理 (1)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对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电镀废水厂产生大量污泥)的单位强行建立、健全污染环境治理赍任制度:①电镀企业成立时要经过严格审批,要备齐一系列资料,如环保审批批文,污染防治设施的评估报告书和验收资料,生产工艺流程图,投资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和数量、原辅材料种类及数量、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及其收集、忙存、转移、处理情况等;②执法人员采取现场监测、采集样品、拍摄现场等措施进行监管;③重视电镀企业布局,在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已不允许再新建电镀厂,已有的集中到工业园区,按环保局的标准进行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强制关闭。 (2)国家实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要求有关单位如实向环保主管部门申报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把存、流向、处置等有关资料,如有重大改变,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申报登记,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环保主管部门备案。

电镀常识

电镀基础知识100问 1.电解液为什么能够导电? 答:电解液导电与金属导体的导电方式是不一样的。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是靠自由电子的运动输送的,在电解液中则是由带电的离子来输送电流。在电解液中由于正负离子的电荷相等,所以不显电性,我们叫做电中性。当我们对电解液施加电压时,由于强大的电场的吸引力,离子分别跑向与自己极性相反的电极。阳离子跑向阴极,阴离子跑向阳极。它们的运动使电流得以通过,这就是电解液导电的道理。 2.在电镀过程中,挂具发热烫手,是由于镀液温度太高造成的吗? 答:挂具的发热虽然与溶液的温度有关系,但主要的原因是: (1)通过挂具的电流太大。 (2)挂具上的接触不良,电阻增高而使挂具发热。 3.控制电镀层厚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控制电镀层厚度的主要因素为电流密度、电流效率与电镀时间。 4.黄铜镀层与青铜镀层是同一样的台金镀层吗? 答:不是,黄铜镀层是铜和锌的合金镀层,青铜镀层是铜和锡的合金镀层。 5.法拉第定律是表示什么关系的,试述法拉第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答:法拉第定律是描述电极上通过的电量与电极反应物重量之间的关系的,又称为电解定律。 法拉第第一定律:金属在电解时所析出的重量与电解液中所通过的电流和时间成正比。 W=KIt W——析出物质的重量(g) K——比例常数(电化当量) I——电流强度(安培) t——通电时间(小时) 法拉第第二定律:同量电流通过不同电解液时,则所析出金属之重量与各电解液之化学当量成正比。 K=CE C——比例常数。E——化学当量 6.为什么镀件从化学除油到弱酸蚀,中间要经清水洗净? 答:因为通常的化学除油溶液都是碱性的,如果把除油溶液直接带进酸腐蚀溶液中,就会起酸、碱的中和反应,降低了酸的浓度和作用。中和反应的生成物粘附在工件上,会影响镀层的质量。故工件在化学除油后,一定要经清水冲洗干净,才能进入酸腐蚀的溶液。 7.电镀层出现毛刺、粗粒,通常是那些原因造成的,如何解决? 答:镀层出现毛刺、粗粒,主要是镀液受悬浮杂质污染所造成的。其来源是: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介绍了电镀废水的来源、组成及危害,分析总结了目前一些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二种处理电镀废水的新技术,并结合国家2008年颁布的新的排放标准对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电镀废水;研究现状;展望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庞大的劳动力市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业王国,享有世界加工工厂的称号,但制造业的发展却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5万家电镀生产厂,每年排出的电镀废水约40亿m3,其中约有50 %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1]。长期以来,我国电镀企业以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经营为特点,与国外相比,我国电镀行业存在明显差距,据报道国外电镀1m2的镀件平均用水量仅为0.08 t,而我国的平均用水量为0.82 t,是国外的10倍多,每年我国单对含重金属电镀废水的处理费用就高达4亿元以上。电镀废水水质复杂,涉及到各种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等诸多有害物质,有些还含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这些物质如果不经处理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2,3]。另外,回收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可以彻底全面利用资源,极具经济价值。因此电镀废水的治理是工业废水治理的重中之重的问题。 2.电镀废水的来源及组成 一般的电镀生产工艺都由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工艺三部分组成,每个工艺一定程度上都有废水产生,其中,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漂洗废水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车间废水排放量的80%以上,废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质是由镀件表面的附着液在漂洗时带入的;镀液过滤废水是指在镀液过滤过程中,滴漏的镀液以及在过滤前后冲洗过滤机、过滤介质或镀槽等的排放水;废镀液包括清理镀槽时排出的残液、老化报废的镀液、退镀液和受污染严重的废弃槽液等。这部分废液的浓度很高,如果直接排放,则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因管理不善产生的电镀车间“跑、冒、滴、漏”废水一般与冲刷设备、地坪等冲洗废水一并考虑处理;另外,化验用水主要包括电镀工艺分析和废水、废气检测等化验分析用水,其水量不大,但成分较复杂,一般排入电镀混合废水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后排放[4]。

电镀检验标准

电镀检验标准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1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电镀质量标准,以使进料检验判定有章可循 2范围:公司所有电镀工件 3权责: 3.1品管:负责委外电镀的各项项目检验与判定; 4定义: 4.1A面:工件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正面) 4.2B面:工件组装后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侧面); 4.3C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里面) 5作业内容: 5.1外观检验条件: 5.1.1光灯,在220V 50HZ 40W的日光灯下或是自然光下,视力达以上。 5.1.2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喷涂件,先东西方向水平放置目测产品,再上下 旋转一定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产品在一个方向目测完后,将喷涂 件以铅垂方向为轴,旋转90度,水平放置目测,再上下旋转一定的角度目 测,逐步检查产品的每一面。 5.1.3目测距离:45±5cm 5.2检验方式 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颗粒、起泡、桔皮、针孔,积粉、喷流、色差、漏底、杂质、喷薄等不良等现象。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5.3外观允收标准:

5.4破坏性检验: 5.4.1硬度:用削尖的2H铅笔,与涂膜面呈45度角,施予1KG的力向前 沿直尺向前推划15-30mm,用橡皮把滑痕擦净后检查涂膜表面。判定标准 为: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 5.4.2附着力:在10 c㎡内,利用尖刀刻成1mm×1mm的小方格,使用3M 胶纸粘贴,呈45°角撕扯,无镀层脱落。(一般2级以上为合格)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常驻的检验项目为: 1.膜厚; 2.装配检查 3.镀层附着力; 4.硬度测试; 5.耐磨测试 6.耐酒精测试; 7.高温高湿测试 8.冷热冲击测试; 9.盐雾测试; 10.排汗测试; 11外观; 12包装; 一.膜厚: 1.膜厚为电镀检测基本项目,使用基本工具为萤光膜厚仪(X-RAY),其原理是使用X 射线照射镀层,收集镀层返回的能量光谱,膜厚一般为,最大不超过.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5pcs 二.装配检查: 1.确认是否符合图面标出的重要尺寸;装配後有否影响外观及功能,手感;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二.镀层附着力: 1.将3M胶纸粘贴在刀切100格(每小格为1MM*1MM)的电镀层表面,用橡皮 擦在其上面来回磨擦,使其完全密贴後,以45度方向迅速撕开,镀层需无脱落现象。如目视无法观察清楚,可使用10倍显微镜观察; a)不可有掉落金属粉末及补胶带粘起之现象。 b)不可有金属镀层剥落之现象。 d)不可有起泡之现象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 n>2pcs ; 四.硬度测试: 1.用中华铅笔以45度角并且以1mm/s的速度向前推进,擦试後镀层不能有划痕; 其中: UV镀测试:3H铅笔,500g力 真空镀:2H铅笔,500g力

水镀测试:1H铅笔,200g力 2.检查周期:每批; 3.测试数量:n>2pcs ; 五.耐磨测试: 1.头施500g力,用於被测产品来回试擦50次,往返为一次,不能变色,脱镀及露底材;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数量:n>2pcs ; 六.耐酒精测试: 1.用500g砝码外包8层棉布,再将白棉布沾湿浓度为95%的乙醇,以不下滴 为宜,将砝码与镀层面垂直,在同一位置往退,移动距离1英寸为一次,共100次,镀层不能有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七.高温高湿测试: 底材温度设定为60度,PC底材温度设定为90度,湿度90%-95%,测试时间6小时,看镀层有无拱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 八.冷热冲击测试: 1.零下1度30分钟,常温2分钟,70度30分钟为一个回合,看镀层有无拱 起,起泡或脱落;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其中: UV镀测试:5回合; 真空镀:2回合; 水镀测试:1回合; 九.盐雾测试: 1.温度35度,浓度5%的盐水,喷雾8小时,共3回;看镀层有无起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十.排汗测试: 1.常温下5%Nacl,10%乳酸,85%蒸镏水,浸泡24小时,看镀层有无反应; 2.检查周期:一次/3个月; 3.测试数量:n>5pcs; 4.排汗测试只限定人体与镀层经常接触之电镀零件适用; 十一.外观检查: 1.检验条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 2.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 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摘要:分析了电镀废水的来源、特点和危害,介绍了当前常用的电镀废水处理 技术,同时对螯合沉淀法和天然矿物污水处理剂在电镀废水治理方面的应用进行 简单说明,并结合新的排放标准对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重心,同时制 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在各种污染源中电镀废水以其毒性大,排放量大,难治理尤其值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1.5万家电镀生产厂,每年排出的 电镀废水约40亿m3,其中约有50 %未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且由于电镀厂点分 布广,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 进入环境,必定会对生态环境及人类产生广泛而严重的危害。电镀废水的治理是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电镀废水来源和分类 电镀工艺总体可分为:镀前预处理、电镀、镀后处理。由此产生的电镀废水 包括:待加工件的碱性除油液、工件清洗水、酸性防锈液、电镀废浴液、工件粗 化液、工件封孔液、钝化液、极板清洗液、检测用水、镀槽清洗液、生产线的“跑、冒、滴、漏”废水、不合格加工品的剥离褪镀液,及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自用水。其中废水量约 80 %是由清洗镀件时产生,而电镀废浴液的浓度最高。电镀工艺的多 环节使得电镀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重金属离子、酸碱溶液、磷酸盐、含氮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少量光泽改良剂、油脂、氰化物等。 2 电镀废水的危害 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较为复杂,水质成分不易控制,但总的来讲,可分为重 金属离子废水、酸碱废水及含油脂类废水等,表现的成分却常常是同时含有多种 污染物。其中有毒有害的物质有镉、铅、铬、镍、锡、锌、酸、碱、悬浮物、石 油类物质、含氮化合物、表而活性剂及磷酸盐等。另外,目前采用氰化电镀工艺 的厂家,其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 电镀废水未经处理排放,会污染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酸碱废水会破坏水中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正常水源的酸碱度;含氰废水毒性 很大,微量就能致人死亡;重金属离子属于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如果大量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富 集而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铬、镉和铜可导致肺癌;Cr(Ⅳ)的毒性较镉次之,但人体若大量摄入能够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摄入也能引起慢性中毒;镍和铅 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长期摄入会引起慢性中毒。镉、铬、铅及铝四种物质均为 国家一类有害物质,铜、锌毒性相对较小,是国家二类有害物质"日本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和骨痛病就分别由重金属汞和镉引起的。有机物(氨氮、磷酸盐等)进入 水体会引起富营养化,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氰化物是剧毒物质,最高允许排 放质量浓度为0.3mg/L,氰化物中毒治愈后,还可能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 3 电镀废水主要处理方法 3.1 化学法 化学法是借氧化还原反应或中和沉淀反应将有毒有害的物质分解为无毒、无 害的物质或将重金属经沉淀和上浮法从废水中除去。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是目 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技术上较为成熟。 化学法包括化学还原法,氧化破氰法,沉淀法等,是一种传统和应用广泛的

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

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 在电镀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参数的计算如电镀的厚度、电镀时间、电流密度、电流效率的计算。当然电镀面积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确保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镀层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必须比较精确的计算所有的被镀面积。目前所采用的面积积分仪(对底片的板面积进行计算)和计算机计算软件的开发,使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面积更加精确。但有时还必须采用手工计算方法,下例公式就用得上。 1.镀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厚度代号:d、单位:微米)d=(C×Dk×t×ηk)/60r 2.电镀时间计算公式:(时间代号:t、单位:分钟)t=(60×r×d)/(C×Dk×ηk) 3.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公式:(代号:、单位:安/分米2)ηk=(60×r×d)/(C×t×Dk) 4.阴极电流以效率计算公式:Dk=(60×r×d)/(C×t×Dk) 第三章沉铜质量控制方法 化学镀铜(Electroless Plating Copper)俗称沉铜。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技术是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的关键之一。严格控制孔金属化质量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而控制沉铜层的质量却是关键。日常用的试验控制方法如下: 1.化学沉铜速率的测定: 使用化学沉铜镀液,对沉铜速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速率太慢就有可能引起孔壁产生空洞或针孔;而沉铜速率太快,将产生镀层粗糙。为此,科学的测定沉铜速率是控制沉铜质量的手段之一。以先灵提供的化学镀薄铜为例,简介沉铜速率测定方法: (1)材料:采用蚀铜后的环氧基材,尺寸为100×100(mm)。 (2)测定步骤: A. 将试样在120-140℃烘1小时,然后使用分析天平称重W1(g); B. 在350-370克/升铬酐和208-228毫升/升硫酸混合液(温度65℃)中腐蚀10分钟,清水洗净; C.在除铬的废液中处理(温度30-40℃)3-5分钟,洗干净; D. 按工艺条件规定进行预浸、活化、还原液中处理; E. 在沉铜液中(温度25℃)沉铜半小时,清洗干净; F. 试件在120-140℃烘1小时至恒重,称重W2(g)。 (3) 沉铜速率计算: 速率=(W2-W1)104/8.93×10×10×0.5×2(μm) (4) 比较与判断: 把测定的结果与工艺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判断。 2.蚀刻液蚀刻速率测定方法 通孔镀前,对铜箔进行微蚀处理,使微观粗化,以增加与沉铜层的结合力。为确保蚀刻液的稳定性和对铜箔蚀刻的均匀性,需进行蚀刻速率的测定,以确保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 (1)材料:0.3mm覆铜箔板,除油、刷板,并切成100×100(mm); (2)测定程序: A.试样在双氧水(80-100克/升)和硫酸(160-210克/升)、温度30℃腐蚀2分钟,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干净; B.在120-140℃烘1小时,恒重后称重W2(g),试样在腐蚀前也按此条件恒重称重W1(g)。 (3)蚀刻速率计算 速率=(W1-W2)104/2×8.933T(μm/min) 式中:s-试样面积(cm2) T-蚀刻时间(min) (4)判断:1-2μm/min腐蚀速率为宜。(1.5-5分钟蚀铜270-540mg)。

含镍电镀废水处理

本文介绍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方案,通过化学沉淀法,可以把镍处理至表三标准,镍浓度处理至0.1mg/L以下。 l 工具/原料 l 含镍电镀废水 l 化学镀镍废水 l 锌镍合金处理剂 l 重金属捕集剂 l 聚合氯化铝PAC、聚丙乙烯酰胺PAM、氢氧化钠 l 方法/步骤 1.含镍电镀废水介绍含镍电镀废水是指电镀镍时所产生的清洗水,一般分为电镀镍废水和化学镀镍废水,电镀镍废水是指通过电镀把金属镍镀在金属基底上,例如以铜为基底;化学镀镍废水是指通过化学氧化还原的方法把镍镀在基底上,基底多为塑料等非导体。电镀镍废水的成分比较简单,一般多为镍离子以及硫酸根等,化学镀镍废水成分复杂,除了镍离子外,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络合剂,比如柠檬酸、酒石酸、次磷酸钠等。 2.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标准在电镀废水处理标准中,国家表一标准要求镍排放标准不高于1mg/L,国家表二标准要求不高于0.5mg/L,国家

表三标准要求不高于0.1mg/L,《电镀废水治理工程规范》中要求含镍废水需要单独收集,并且镍需要处理至标准才能排放至综合池。 3.针对电镀含镍废水以及化学镀镍废水,可采用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化学沉淀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其中,电镀含镍废水可以直接采用加碱至11,PAC混凝,PAM絮凝沉淀出水,镍即可达标,如果含镍废水中混有前处理废水,那么需要在加碱之后的出水加入少量重金属捕集剂重金属捕集剂进行螯合反应,重金属捕集剂重金属捕集剂可以把镍离子从低浓度处理至达标。 对于化学镀镍废水,由于废水中存在大量的络合剂,络合剂与镍离子形成络合小分子溶解于废水中,因此直接加碱不能沉淀,通过加入锌镍合金处理剂进行反应,可以破坏络合健的结构,通过螯合反应与镍离子结合,再通过混凝絮凝沉淀,把镍离子去除。 4.根据含镍电镀废水处理方案,设计相应的含镍废水处理工艺。对于电镀镍废水,采用两步法处理比较划算,即先用氢氧化钠进行沉淀一次以后,再加入重金属捕集剂重金属捕集剂螯合沉淀。 5.对于化学镀镍废水,可以通过一步法直接加锌镍合金处理剂进行螯合沉淀,把镍离子去除。 l 注意事项 l 电镀镍废水与化学镀镍废水,镍的种类不一样,处理方法也不同l 注意在破坏络合剂时,有时也可以采用氧化破络的办法

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企业和拥有电镀设施企业的电镀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电镀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对电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也适用于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设施。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有毒污染物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镉、总银、总铅、总汞在本标准规定的监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证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要求。 建设项目拟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放水系统排放废水时,由建设单位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按前款的规定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GB/T6920-1986 水质pH 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8-1987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69-1987 水质汞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0-19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1-19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2-1987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3-1987 水质铜的测定2,9- 二甲基-1,10 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GB/T7474-1987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7475-19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78-1987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 GB/T7479-1987 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GB/T7481-1987 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7483-19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GB/T7484-1987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7486-19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 GB/T7487-1987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 吡唑啉酮比色法 GB/T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894-1989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分光光度法

电镀时间与理论厚度的计算方法

电镀时间与理论厚度的计算方法 现代电镀网9月23日讯: 电镀时间的计算: 电镀时间(分)==电镀子槽总长度(米)/产速(米/分) 例:某一连续电镀设备,每一个镀镍子槽长为1.0米,共有五个,生产速度为10米/分,请问电镀时间为多少? 电镀时间(分)==1.0×5/10==0.5(分) 理论厚度的计算:由法拉第两大定律导出下列公式: 理论厚度Z(μ``)==2.448CTM/ND (Z厚度,T时间,M原子量,N电荷数,D密度,C电流密度) 举例:镍密度8.9g/cm3,电荷数2,原子量58.69,试问镍电镀理论厚度? Z==2.448 CTM/ND ==2.448CT×58.69/2×8.9 ==8.07CT 若电流密度为1Amp/dm2(1ASD),电镀时间为一分钟,则理论厚度 Z==8.07×1×1==8.07μ`` 金理论厚度==24.98CT(密度19.3,分子量196.9665,电荷数1) 铜理论厚度==8.74 CT(密度8.9,分子量63.546,电荷数2) 银理论厚度==25.15 CT(密度10.5,分子量107.868,电荷数1) 钯理论厚度==10.85 CT(密度12.00,分子量106.42,电荷数2) 80/20钯镍理论厚度==10.42 CT(密度11.38,分子量96.874,电荷数2) 90/10锡铅理论厚度==20.28 CT(密度7.713,分子量127.8,电荷数2) 综合计算A: 假设电镀一批D-25P-10SnPb端子,数量为20万支,生产速度为20M/分,每个镍槽镍电流为50 Amp,金电流为4 Amp,锡铅电流为40 Amp,实际电镀所测出厚度镍为43μ``,金为11.5μ``,锡铅为150μ``,每个电镀槽长皆为2米,镍槽3个,金槽2个,锡铅槽3个,每支端子镀镍面积为82平方毫米,镀金面积为20平方毫米,镀锡铅面积为46平方毫米,每支端子间距为0.6毫米,请问: 1.20万只端子,须多久可以完成? 2.总耗金量为多少g?,换算PGC为多少g? 3.每个镍,金,锡铅槽电流密度各为多少? 4.每个镍,金,锡铅电镀效率为多少? 解答: 1.20万支端子总长度==200000×6==1200000==1200M 20万支端子耗时==1200/20==60分==1Hr 2.20万支端子总面积==200000×20==4000000mm2==400dm2 20万支端子耗纯金量==0.0049AZ==0.0049×400×11.5==22.54g 20万支端子耗PGC量==22.54/0.681==33.1g 3.每个镍槽电镀面积==2×1000×82/6==27333.33mm2==2.73dm2 每个镍槽电流密度==50/2.73==18.32ASD 每个金槽电镀面积==2×1000×20/6==6666.667mm2==0.67dm2 每个镍槽电流密度==4/0.67==5.97ASD 每个锡铅槽电镀面积==2×1000×46/6==15333.33mm2==1.53dm2 每个镍槽电流密度==40/1.53==26.14ASD 4.镍电镀时间==3×2/20==0.3分 镍理论厚度==8.07CT==8.07×18.32×0.3==44.35 镍电镀效率==43/44.35==97% 金电镀时间==2×2/20==0.2分

电镀综合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山东华龙机械有限公司400m3/d电镀综合废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二零一三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0 1.1项目概况 0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范围 (1) 1.4设计原则 (2) 1.5 设计水量、水质及出水标准 (2) 第二章工艺设计 (4) 2.1工艺选择 (4) 2.2工艺流程图 (8) 2.3工艺流程说明 (8) 2.4预期处理效果 (9) 第三章废水处理站工程设计 (11) 3.1主要建、构筑物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 (11) 3.2土建结构设计 (23) 3.3 公用工程 (23) 3.4 自动控制 (25) 第四章技术经济 (25) 4.1工程投资估算 (25) 4.2运行费用 (27) 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9) 第五章工作进度及服务承诺 (30) 5.1工作进度安排 (30) 5.2服务承诺 (30) 附图: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废水处理区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况 山东华龙机械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汽摩配件及五金锁具类配件等电镀。由于电镀生产过程中,将排放一定量的含有多种致癌、致畸、致突变、剧毒等物质的废水,因此,必须认真处理,并尽量回收利用,以减少或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为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加强环境污染防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要求,该公司特委托我公司进行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 电镀工艺品种繁多,产生的电镀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也不一定相同,须综合处理的电镀废水将含有多项镀种产生的污水。常用镀种有镀镍、镀铜、镀铬、镀锌、镀镉、镀铅、镀锡、镀金和镀银。无论那种镀种和镀件,电镀工艺大体相同,乡镇企业常用氰化电镀工艺。产生的电镀废水分为以下几种: 1、镀件清洗水:占电镀废水的80%以上。废水中大部分污染物质是由镀件表面的附着液在清洗时带入的。其污染物质主要为重金属离子,如:Ni2+、Cu2+、Cr6+、Zn2+、Pb2+、Cd2+、Ag+等。其PH值一般为4—6,呈酸性。 2、镀液过滤和废镀液:产生的污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污染物质,主要有:Cr6+、CN-、废酸、废碱、光亮剂、洗涤剂、表面活性剂等,大部分为有害物质和剧毒物质。 3、电镀车间的“跑、冒、滴、漏”产生的低浓度污染水。 上述描述中,1、3统称为含铬废水,2统称为含氰废水。因企业

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镀企业和拥有电镀设施企业的电镀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电镀企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电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水、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也适用于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设施。 本标准适用于法律允许的污染物排放行为;新设立污染源的选址和特殊保护区域内现有污染源的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本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企业向环境水体的排放行为。 企业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排放废水时,有毒污染物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镉、总银、总铅、总汞在本标准规定的监控位置执行相应的排放限值;其他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由企业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根据其污水处理能力商定或执行相关标准,并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城镇污水处理厂应保证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应排放标准要求。 建设项目拟向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放水系统排放废水时,由建设单位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按前款的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GB/T6920-1986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T7466-1987水质总铬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 法 GB/T7467-1987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7468-1987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69-1987水质汞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0-1987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1-1987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2-1987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3-1987水质铜的测定2,9-二甲基-1,10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精品】电镀常用计算公式

电镀中常用计算公式 ■镀层厚度的计算公式:(厚度代号:d、单位:微米) ηk)/60r d=(C×Dk×t× ■电镀时间计算公式:(时间代号:t、单位:分钟) t=(60×r×d)/(C×D k×ηk) ■阴极电流计效率算公式:(代号:ηk、单位:A/dm2) ηk=(60×r×d)/(C×t×D k) ■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公式: D k=(60×r×d)/(C×t×D k) ■溶液浓度计算方法 1.体积比例浓度计算: 定义:是指溶质(或浓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之比值。 举例:1:5硫酸溶液就是一体积浓硫酸与五体积水配制而成。 2.克升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举例:100克硫酸铜溶于水溶液10升,问一升浓度是多少? 100/10=10克/升 3.重量百分比浓度计算 (1)定义: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量的百分比表示。 (2)举例:试求3克碳酸钠溶解在100克水中所得溶质重量百分比浓度? 4.克分子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克分子数表示。符号:M、n表示溶质的克分子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如:1升中含1克分子溶质的溶液,它的克分子浓度为1M;含1/10克分子浓度为0.1M,依次类推。 5. 当量浓度计算 定义:一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符号:N(克当量/升)。 当量的意义:化合价:反映元素当量的内在联系互相化合所得失电子数或共同的电子对数。 这完全属于自然规律。它们之间如化合价、原子量和元素的当量构成相表关系。 元素=原子量/化合价 举例: 钠的当量=23/1=23;铁的当量=55.9/3=18.6 酸、碱、盐的当量计算法: A酸的当量=酸的分子量/酸分子中被金属置换的氢原子数 B碱的当量=碱的分子量/碱分子中所含氢氧根数 C盐的当量=盐的分子量/盐分子中金属原子数金属价数 6.比重计算 定义:物体单位体积所有的重量(单位:克/厘米3)。 测定方法:比重计。 举例: A.求出100毫升比重为1.42含量为69%的浓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克数? 解:由比重得知1毫升浓硝酸重1.42克;在1.42克中69%是硝酸的重量,因此1毫升浓硝酸中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ICS 13.060.99 P 40 备案号:25526-2009 DB44 印制电路板行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Manufacturing 广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44/T 622—2009 目录 目录.............................................................................. I 前言........................................................................... III 1 总则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废水水质与废水分流 (2) 5 废水处理工艺 (4) 6 工程配套 (6) 7 废水回用 (8) 8 基础资料 (8) 9 运行管理 (8) I

DB44/T 622—2009 II

DB44/T 622—2009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印制电路板废水治理工程建设、控制印制电路板厂废水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印制电路板废水治理技术进步,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起草工作。 本规范由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编起草,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参与起草。 主要起草人:黑国翔王刚林国宁区尧万陈国辉麦建波胡勇有。 本规范自2009年09月0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广东省环境保护局解释。 Ⅲ

电镀成本计算--实例

电镀电镀厚度及成本的计算公式 一、镀层厚度: 1、理论计算公式:Q=I×TI=J×S Q:表示电量,反应在PCB上为镀层厚度; I:表示电镀所使用的电流,单位为A(安培); T:表示电镀所需的时间,单位为min(分钟); J:表示电镀密度,指每平方英尺的单位面积上通过多少安培的电流,单位为ASF(A/Ft2); S:表示受镀面积,单位为Ft2(平方英尺)。 2、计算公式:【备注:1um=39.37微英寸(μ")=0.03937毫英寸(mil)】 (1)、铜镀层厚度(um)=电流密度(ASF)×电镀时间(min)×电镀效率(%)×0.0202(电镀系数) (2)、镍镀层厚度(um)=电流密度(ASF)×电镀时间(min)×电镀效率(%)×0.0182(电镀系数) (3)、锡镀层厚度(um)=电流密度(ASF)×电镀时间(min)×电镀效率(%)×0.0456(电镀系数) 二、电镀成本计算方法: 电镀成本=面积(CM2)×厚度(CM)×金属密度(g/CM3)×[1+带出损耗率(%)]×金属单价(元/克) ★例举1:电镀金成本计算[厚度为3微英寸(μ")] A、计算镀金面积:S=1.0dm2=100CM2 则:3μ"=(1÷39.37)×3=0.0762(um)=0.00000762(cm) 金盐单价:220元/g 金密度:19.3g/CM3 B、镀金成本=[镀金面积(CM2)×镀金厚度(CM)×金密度(g/CM3)]÷金盐含量×金盐单价(RMB/g)×[1+带出损耗(%)] =[100(CM2)×0.00000762(CM)×19.3(g/CM3)]÷68.3%×220(RMB)×(1+10%) =5.20元 ★例举2:电镀铜成本计算[假设镀铜面积为100M2;厚度为0.7mil] A、镀铜面积:100M2=1000000CM2 镀铜厚度:0.7mil=0.7×0.00254CM 铜的密度:8.9g/CM3 B、镀铜成本=镀铜面积(CM2)×镀铜厚度(CM)×铜密度(g/CM3)×[1+带出损耗率(%)]×铜价格(元/g) =1000000CM2×(0.7×0.00254)CM×8.9g/CM3×(1+10%)×(45元/KG÷1000) =783.298元

电镀废水处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绪论 1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1)电镀工艺及废水的产生 电镀是将金属通过电解方法镀到制品表面的过程.电镀是工业上通用性强、使用面广的行业之一。常用的镀种有镀镍、镀铜、镀铬、镀锌、镀镉、镀铅、镀银、镀金和镀锡.无论哪种镀种或镀件,电镀工艺大体上相同。在电镀过程中,除油、酸洗和电镀等操作以后,都要用水清洗电镀废水来源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镀件清洗、镀件过滤、镀件液以及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另外还有地面冲洗、通风冷凝等。 (2)电镀废水的性质及危害 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有关.电镀废水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有毒有害的物质有镉、铬、镍、铅、氰化物、氟化物、铜、锌、锰、碱、酸、悬浮物、石油类物质、含氮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及磷酸盐等。这些废水进入水体,会危及水生动植物生长,影响水产养殖,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鱼虾绝迹;或是破坏农田土壤,毁坏庄稼,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或是进入饮用水源,在人体内积累,轻者引起慢性中毒,重者导致死亡。 1.2企业简介 东莞市市区污水处理厂位于南城区石鼓村王洲,是东莞市目前采用二级处理、日处理生活污水设计能力20万吨的一家最大的国有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15.42万平方米,截污主干管总长度为14.77Km,管径为D1400mm至D2600mm;收水范围:莞城区、南城区、万江区南面组团、东城区(牛山片区、桑园、周屋、温塘片区除外)的全部生活污水;服务面积62.95平方公里,服务范围现状人口49.96万人。外管辖新基污水泵站、珊洲河污水泵站两座和管网的维护。两期工程建成,一期采用厌氧—氧化沟工艺(A/O工艺),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二期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工艺(A2/O工艺),处理能力为10万吨/日。经该厂处理后的尾水,由市环保监测站常规抽样检验,水质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1.3自然状况 (1)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2)各地的年日照时数在1288.5~1780.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在22.7℃~23.6℃之间。(3)各区的总降水量在1547.4~2074.0毫米之间。一年中2~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雨量集中在4~9月份,其中4~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 (4)东莞市主要河流有、、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 (5)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北东东向罗浮山断裂带南部边缘的北东向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

电镀基本计算

电镀基本计算(附录三) 1.0 法拉第定律 法拉第定律又叫电解定律,是电镀过程遵循的基本定律。法拉第(Michael F araday l791-1867)是英国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 学家,他发现的电解定律至今仍然指导着电沉积技术,是电化学中最基本的 定律,从事电镀专业的工作者,都应该熟知这一 著名的定律。它又分为两个子定律,即法拉第第一定律和法拉第第二定律。 (1)法拉第第一定律法拉第的研究表明,在电解过 程中,阴极上还原物质析出的量与所通过的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当 我们讨论的是金属的电沉积时,用公式可以表示 为: M=KQ=KIt 式中M一析出金属的质量; K—比例常数; Q—通过的电量; I—电流强度; t—通电时间。 法拉第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定性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表 明,这种转化有着严格的定量关系,这就是法拉 第第二定律所要表述的内容。 (2)法拉第第二定律电解过程中,通过的电量相同,所析出或溶解出的不同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也可以表述为:电解lmol 的物质,所需用的电量都是l个“法拉第”(F),等于96500庫仑,或者26.8 A?h。 1F=26.8A?h=96500庫仑 结合第一定律也可以说用相同的电量通过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时,在 电极上析出(或溶解)的物质与它们的物质的量成正比。由于现在标准 用语中推荐使用摩尔数,也可以用摩尔数来描述这些定理。所谓摩 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 摩尔简称摩,符号mol。由于每mol的任何物质所含的原子的数量 是一个常数,即6.023 ×1023,这个数被叫作阿伏伽德罗常数。 说明:上面的代号是定律的表达,我推荐的计算用代号见下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