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中节水技术及中水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建筑中水设计5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设计5中水系统

建筑中水设计5中水系统建筑中的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了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循环水系统和雨水利用系统。

这些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五种水系统的设计和功能。

1.供水系统供水系统是建筑物中最基本的水系统之一,它负责将自来水或地下水引入建筑物内,供应生活、生产和建筑设备所需的水。

供水系统一般由水源设备、输配水管网、水储存装置和水质净化设备组成。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供水的可靠性、水质的安全性和供水的稳定性,以满足建筑物的水需求。

2.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将废水和污水排出建筑物的系统。

它包括废水和污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设备。

排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污水的分流、处理和排放,以及设备的布局和管道的选择。

其中包括污水管道、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还需要考虑排水泵站的设置,以提供足够的排水压力。

3.消防水系统消防水系统是建筑物中防火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消防用水供应和消防用水设备。

消防水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技术标准来确定。

其中包括消防水源、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材等。

消防水系统的设计应具备稳定可靠的供水能力,以及灵活多样的灭火手段。

4.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是建筑物中循环供应冷热水的系统。

它通常包括供暖系统和供冷系统。

循环水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供热和供冷需求,根据室内温度需求和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控制供水温度和流量。

其中包括供水设备、输配水管网、温控设备等。

循环水系统的设计应具有高效节能、温控稳定的特点。

5.雨水利用系统雨水利用系统是建筑物中将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的系统。

它可以用于植物浇灌、冲洗卫生器具、消防用水等。

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分流、水质的处理和储存设备。

其中包括雨水管道、雨水收集器、雨水储存装置等。

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应具有高效节水、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剖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

剖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

剖析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摘要: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更进一步的促进了我国各行各业中的节能减排。

而建筑领域作为一项较大能耗的产业,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包含了通气管系统、排水管、给水管道等多个设备。

如果在设备的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没有真正应用节水节能技术,就会在后续的给排水系统应用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因此,通过在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应用节水节能技术,不仅能够节省更多的水资源,也能更进一步的促进建筑领域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探究了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节水节能技术引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其中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给排水设计不科学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屡见不鲜,我国用水需求量巨大,水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如何应用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也成为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的必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也在增加,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资源。

重视资源的有效保护,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但目前水资源浪费严重,建筑给排水系统建设应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实现绿色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减少水资源量。

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建设项目水资源浪费的现状。

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对雨水和污水进行针对性处理,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水资源的作用。

此外,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优化给排水系统的应用功能,加强管道的应用质量,控制水资源的浪费。

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加强节水、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既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节能环保的需要,又能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常见的问题1、设备质量的不达标在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常见的影响因素来看,最为突出的原因是设备的质量问题,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用节能节水技术最基础的设施就是施工的设备,并且基础设备也是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重要组成,设备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最终的耗水量,但是在实际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中,有一些施工人员对设备管理的不到位,使得一些基础施工设施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施工效果,例如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水管质量不达标,比如锈蚀,这就使得建筑给排水系统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建筑工程给排水节水设计

建筑工程给排水节水设计

建筑工程给排水节水设计初探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并且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

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是每一个新时期公民应该尽的义务。

近年来,我国城市用水量不断上升,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节水方面需要不断的研发新技术,寻求新的设计,才能提高用水的质量。

本文结合笔者研究实践,对建筑工程的排水节水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排水节水水资源贫乏设计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生活用水量不断上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增强,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节水方面。

但是水源质量却大不如前。

我国幅员辽阔,但是人均拥有水资源比较贫乏,而且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污染问题,南北东西地域降雨量对比而言存在较大差距,使得不同省份和地区的居民用水方式不尽相同。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所以现实的环境需要我们不断的开发新的节水技术,制定更加有效率的节水措施。

由于城市生活用水的用水过程大部分是在建筑内部完成的,所以,节水行动首先就要从建筑物给排水节水开始做起。

建筑给排水节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深入探讨建筑工程中节水措施的具体策略,实现最大程度的节水,还需要加大宣传,加强日常管理,充分利用杠杆节水等技术,全面的开展建筑物给排水节水工作,才能真正取得显著地效果。

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一)、实用的节水技术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功能,要针对不同的功能采用不同的节水对策和技术。

对于住宅和办公楼可以改进马桶的冲洗方式,减少冲洗量,对于宾馆、饭店中则需要考虑沐浴污水的处理以及回收。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冲水量大于11升的座便器,耗水量偏大。

如果根据建设部的固定,全国都普及冲水量小于9升的马桶,那么住宅区可以节水4%,宾馆和饭店可以节水3%,办公楼可以节水14%。

在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冲水量为6升的马桶,如果我国也能完全普及的话,那么住宅可节水 14%,宾馆、饭店可节水4%,办公楼可节水 27%。

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及中水系统的设计

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及中水系统的设计

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及中水系统的设计
杨立群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应用》
【年(卷),期】2011(000)020
【摘要】我国污染严重,又是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依据当地水资源及经济情况合理进行污废水利用已成当务之急.建设中水系统,不但可以节约用水,并且可以一定程度防止水体污染.目前中水系统成本过高,主要原因是设备的处理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合理设计中水系统是节省资源和能源的关键.本文针对不同功能的建筑可采用不同的节水对策和技术:在住宅和办公楼中应改进马桶的冲洗方式,减少冲洗水量;在宾馆、饭店中,应考虑沐浴污水的处理及回用.【总页数】1页(P51)
【作者】杨立群
【作者单位】国家广电总局哈尔滨监测台,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及中水系统设计
2.自议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节水技术
3.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4.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5.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设工程中的建筑物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技术

建设工程中的建筑物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技术

建设工程中的建筑物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技术在建设工程中,节约用水和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节水和排水系统设计技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节水设计技术1. 灌溉系统设计在建筑物周围的景观设计中,合理利用雨水和水循环系统可以降低水的使用量。

例如,将雨水收集起来并用于植物的灌溉,可以减少过度使用自来水的情况。

2. 淋浴节水技术在建筑物中,淋浴是一个重要的用水环节。

通过安装节水淋浴头和自动感应水龙头等设备,可以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设置定时器或开启节水模式可以帮助用户节约水资源。

3. 厕所节水技术厕所是建筑物中水消耗最大的设备之一。

安装节水马桶和双冲式马桶等设备可以有效减少每次冲洗时使用的水量。

同时,在供水系统中设置回收装置,可以使用处理后的水来冲洗马桶,进一步减少用水量。

4. 管道系统设计建筑物的管道系统设计对节水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的管道排布和减小管道直径等措施,可以减少水的流失。

此外,使用阀门和控制器来监控和控制水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排水系统设计技术1. 雨水排放系统设计在建筑物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排水系统以及雨水排放。

设计合理的雨水排放系统可以避免雨水倒灌和积水等问题。

安装雨水收集设备,可以将雨水用于景观灌溉或地下水补给,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2.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建筑物的污水处理系统是保证污水安全排放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适当的处理设备,可以达到有效净化污水的目的,并确保排放达到环境标准。

此外,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利用曝气池和厌氧池等,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能耗。

3. 排水管道设计在建筑物的排水系统中,排水管道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设计管道的坡度和直径,以及合适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预防管道堵塞和气味扩散等问题。

同时,在选择管材时也要考虑到耐腐蚀性和环境友好性。

结语建筑物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技术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利用雨水、采用节水设备和控制水流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用水量。

建筑行业的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

建筑行业的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

建筑行业的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的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变得愈发重要。

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更是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在节水与排水系统设计方面的一些创新和挑战。

一、节水系统设计1. 灰水回收系统灰水指的是来自洗手盆、淋浴、洗衣机等非厕所用水的废水。

在传统的排水系统中,灰水通常会和厕所用水一同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灰水回收系统可以将灰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例如用于冲厕、浇灌植物等。

这不仅可以节约自来水的用量,还可以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担。

2. 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传统上往往被忽视。

然而,通过设计和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建筑物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冲厕、浇灌植物等非饮用水用途。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还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

3. 高效节水设备在建筑物的节水系统设计中,选择高效节水设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安装节水型洗手盆、淋浴头和厕所等设备,可以有效降低用水量。

此外,还可以采用自动感应水龙头和水箱等设备,以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水的浪费。

二、排水系统设计1. 分流排水系统传统的排水系统往往将所有废水一起排入污水处理厂,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而分流排水系统可以将不同来源的废水进行分流,分别处理。

例如,将厨房废水和厕所废水分开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厕所废水的处理难度,提高整体的排水效率。

2. 环保排水材料在排水系统的设计中,选择环保的排水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排水管道通常采用PVC等塑料材料,但这些材料会产生有害物质,并且难以降解。

而现在,一些新型的环保排水材料如PEX管材和PPR管材等逐渐被广泛应用。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耐腐蚀性,同时也更加环保。

3. 防止污水倒流污水倒流是指污水从排水管道倒流回建筑物内部,造成污水的污染和传播。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

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业生产和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用水需求也不断增加,工业发展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不容乐观的难题之一。

本文为更好地缓解我国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打造全新升级的绿色智能建筑,以及工程建筑的给排水设计节能降耗的理念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节水节能技术引言:建筑给排水是为了更好地给大家一个更高品质的生活工作环境,使其越来越方便、舒适、卫生、安全。

可分为工程建筑给排水管道两部分。

一方面,工程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案应注重经济合理、安全有效,所以对压力、水流量、水体调节相对较高。

另一方面,工程建设排水管道将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废水或高层降水排出。

这就规定工程建设排水管道的设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可靠标准,对排放的水进行收集、清除和分解,确保工程建设的环境清洁卫生,还可以防止给水系统受到环境的污染。

1.建筑工程给排水节水理念节水这一核心理念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给排水设计的全过程。

建筑给排水技术人员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根据各种技术措施减少工程建设的用水量,还应侧重于实现所有正常用水所需的基础设施。

在不危及大家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建筑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利用优秀的技术,提高工程建筑水源利用率,提高用水需求工程建筑面积减少。

如今,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工程建筑给排水设计,是以节约用水、防治水源污染等为基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料,实施节能降耗、节约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理念贯彻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各个关键点,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2建筑给排水系统节能节水技术应用的意义2.1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趋势,也导致生态保护中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大家对绿色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建筑业作为大气污染的重点领域之一,对自然环境的了解相对比较多。

其中,排水设备因用水量大而受到大家的高度关注。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

浅谈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日渐稀缺。

新形势下对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资源;节水节能0引言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是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的重要系统,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必须设施,是绿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可再生和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方面,是城镇节水节能的关键组成环节。

本文就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如何做好节水节能进行浅析。

1节水减排,源头治理现阶段,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污水管网错接混接,生活污水直排雨水管道、沟渠的情况尚有,污水直排导致水体黑臭,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

节水等于减少污水排水量,同时节水更是减少污水处理水量。

根据清华大学统计数据,城镇污水处理厂平均能耗0.30KWh/m³,1度电=0.997kg“二氧化碳”=0.272kg“碳”;而1kg标准煤=2.493kg“二氧化碳”=0.68kg“碳”。

节水减排,就等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节水亦是节能。

2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需充分考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有条件的情况下,使用非传统水源,开源节水,如建筑中水、雨水回收利用。

建筑中水是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利用的非饮用水。

雨水回收系统雨水收集应优先收集屋面雨水,不宜收集机动车道路等污染严重的下垫面上的雨水。

屋面雨水水质污染较少,并且集水效率高,是雨水收集的首选。

广场、路面特别是机动车道雨水相对较脏,不宜收集。

绿地上的雨水收集效率非常低,不经济。

污废水、雨水经处理后利用,既可节省水资源,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又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量,是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建筑生活饮用水用水点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生活饮用水水箱间、给水泵房配备门禁、摄像等安防设施,门禁可采用密码、指纹等身份识别安全技术,并设入侵报警装置以保障泵房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给排水中节水技术及中水系统设计
摘要:水资源的匮乏是我国面临着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为了能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水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除此之外,对污水的回用一样很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本文就建筑给排水中节水技术及中水系统设计,谈一下建筑给排水节水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给排水;节水技术;中水系统;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1.6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足年递增趋势,而水源水质却呈逐年递减趋势,这无疑给给水治理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在节水上做文章。

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的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

据测定滴水在一小时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个月可集到2.6吨水。

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

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12吨;哗哗响的“大水流”每小时可集670公斤,每月可集482吨。

所以,节水的潜力是很大的。

特别是城市生活用水其损耗是相当惊人的,城市生活用水的用水过程绝大部分是在建筑中完成的,因此要节约城市生活用水必须挖掘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水中的应用。

二、常见的几种建筑给排水水资源浪费的方式
1、超压出流造成浪费
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是给水配件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出水量。

流出水头是保证给水配件流出额定流量,是阀前所需的
静水压。

若给水配件阀前压力大于流出水头,给水配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超过额定流量,称为超压出流,该流量与额定流量的差值,为超压出流量。

给水配件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因超压出流量未产生使用效益,故为无效用水量。

这部分浪费的水量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所以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热水干管循环浪费
中国热水供应系统的水量浪费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

这部分流失的水量是为产生使用效益,可称无效冷水,也即浪费的水量。

3、管道、阀门及其他给水配件等泄漏造成浪费
管道老化生锈,阀门的低劣质量等也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给水管道在管口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往外冒水,浮球阀损坏、漏水,无论是用于水池、水箱的,其质量的低劣直接导致大量水从溢流管流出。

其次埋在地下的管道漏水、爆裂也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4、卫生器具和配水器造成浪费
部分老式的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浪费了大量的水。

如老式的高水位蹲式大便器的冲洗水箱,次冲洗水量竟达 12l/5,这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间冲水系统、市政公共厕所冲水系统的选择方面,若选择不当,则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三、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针对不同功能的建筑可采用不同的节水对策和技术:在住宅和办公楼中应改进马桶的冲洗方式,减少冲洗水量;在宾馆、饭店中,应考虑沐浴污水的处理及回用。

1、控制超压出流
在我国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虽对给水配件和人户支管的最大压力做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规定,但这只是从防止因给水配件承压过高而导致损坏的角度来考虑,并未从防止超压出流的角度考虑,因此压力要求过于宽松,对限制超压出流基本没有起作用。

如果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一方面的话会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所以应根据建筑给水系统超压出流的实际情况,对给水系统的压力做出合理限定。

2、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应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建筑热水循环系统的质量也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因此,新建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

3、中水处理在公寓、住宅和宾馆中,排放大量的沐浴及盥洗水,应考虑将其经适当处理后供生活杂用及补充冷却水,主要包括厕所冲洗、园林灌溉和道路保洁等。

4、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
作为水的最终使用单元,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节水工作的成效,因此,在追求美观、功能完善、使用合理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

目前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的主要办法有:
4.1使用小容积水箱,减少马桶冲洗水量。

目前我国正在推广使用 6l 水箱节水型大便器。

如果采用两档冲洗阀门,则普通住宅可节水 12%,宾馆、饭店可节水 4%,办公楼可节水 27%。

4.2在配水器的选择方面,浴盆、洗脸盆等卫生器具的节水,主要靠给水配件的性能改善来实现,比如充气水龙头、脚踏开关淋浴器、节水延时自闭冲洗阀等,均可以不同程度地起到节水、节能的效果。

采用充气水龙头和泡沫口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节水 20%
~30%左右。

4.3公共卫生间的冲洗系统建议摒弃传统的定时冲洗,采用光电数控控制,根据人数来进行冲洗从而减少水量的浪费。

现在小便器冲洗系统中研制成一种感应冲洗阀,利用红外线作用,当人离去后就有最小限度的水冲洗小便器,是比较节水的小便器。

5、雨水利用
雨水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

类似于水中,处理后的雨水作为一种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可以用厕所冲洗、城市绿化、景观用水以及其他适应中水水质标准的用水。

建筑物收集雨水的一般结构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入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地,经沉积的
雨水流入蓄水池,由水泵送入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入水道系统,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展开了对雨水利用的研究,以节约水资源,减轻当地的用水和污水处理负担。

二、建筑给排水中水系统设计
1、系统选择
中水处理及回用需按市政条件分三种情况考虑:
1.1有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雨水系统单独考虑),排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中水系统水源为市政中水。

1.2无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经小区废水管网收集至小区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

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回收的杂排水。

1.3无市政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

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小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2、中水回用范围
合理设计中水回用系统,需要根据小区内用水情况,结合中水供应量,合理确定中水的回用范围。

3、水量平衡
因原水和中水用水每小时都不是均匀的,而处理设备需在均匀水
量符合的条件下运行,水量平衡措施就成了控制资源和能源浪费的关键。

3.1储存调节:原水调节池应按中水原水量及处理量的逐时变化曲线求得,中水池-存池应按处理量及中水用水量的逐时变化曲线求算。

原水变化曲线及中水用水曲线可根据排水建筑的性质-使用情况参照同地区类似建筑的资料拟定。

3.2运行调节:利用信号控制处理设备自动运行,并合理调整运行班次,可有效的调节水量平衡。

3.3处理工艺:由于中水原水多采用优质杂排水,含有较低的有机污染浓度,宜采用以生物接触氧化法为主的快速一段生物处理工艺: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接触氧化——沉淀——过滤——消毒——中水。

结束语
在人们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的影响下,为了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局面,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节水工作,合理的设计中水系统,从而保证建筑物能够真正的达到节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宏武.建筑给排水中节水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4:77-78.
[2] 石忠东.建筑给排水工程节水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1:173-174.
[3] 李英.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措施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35:70.
[4]于文彬.对建筑节水技术与中水系统设计的探讨[j].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2008,10: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