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hotoShop cs3的“苗之韵”服装设计及意义
ps服装效果图课程设计

ps服装效果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P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选区、图层、蒙版等。
2. 学生能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原则,如色彩搭配、款式设计等。
3. 学生能够掌握通过PS软件对服装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S软件对服装效果图进行创意设计,展示个人设计风格。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PS工具,快速完成服装效果图的后期处理。
3.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完整的服装效果图设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PS服装效果图制作,培养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信心,激发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服装设计和PS软件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但PS 软件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PS服装效果图制作的技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PS软件基础知识:选区、图层、蒙版、路径等基本工具的使用。
2. 服装设计原理:色彩搭配、款式设计、面料纹理表现等。
3. 效果图后期处理技巧:调整色彩、对比度、亮度;修饰细节;添加特效等。
4.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服装效果图作品,学习其设计思路和技巧。
5. 实践操作:结合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服装效果图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PS软件基础知识学习,熟悉基本工具操作。
第二课时:服装设计原理学习,分析色彩搭配和款式设计。
第三课时:效果图后期处理技巧学习,掌握调整色彩和修饰细节。
第四课时:实例分析,学习优秀作品的设计思路。
计算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r——评《服装效果图电脑辅助设计》

计算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r——评《服装效果图电脑辅助设计》张海波【期刊名称】《印染助剂》【年(卷),期】2018(035)008【总页数】1页(P70)【作者】张海波【作者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正文语种】中文《服装效果图电脑辅助设计》是基于Photoshop和Coreldraw两款绘图软件及其服装造型表现所撰写的关于服装造型设计的书籍。
该书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电脑辅助服装设计表现概述,第二部分为电脑辅助服装款式设计,第三部分为电脑辅助服装面料设计,第四部分为电脑辅助服饰品设计,第五部分为电脑辅助服装效果表现。
相对于同类书籍,该书图例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深入浅出,逻辑结构合理,是不可多得的计算机技术下的服装设计书籍。
《服装效果图电脑辅助设计》的第一章电脑辅助服装设计表现,分析了电脑辅助服装设计表现的优势,以常见的电脑辅助设计软件介绍电脑辅助服装设计表现的方法与技巧。
《服装效果图电脑辅助设计》的第二章电脑辅助服装款式设计,对电脑辅助基本款T恤设计及变形设计,牛仔衬衫的设计,男装外套的设计,裙子的设计,内衣样式的设计以及裤子款型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传统方式下的服装款式设计是服装设计师利用纸笔完成的,而在计算机技术下则可以利用CAD技术进行服装款式设计,CAD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十分适合用于服装款式设计。
服装款式设计的基础就是要深入分析人体及其特征,使用计算机则可以利用三维人体测量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型号齐全,模拟现实的人体模型等。
例如AGMS的CAD软件中就涵盖了7~13号不同规格的人台,同时还可以自己输入数据来设定人台尺寸大小。
计算机CAD软件中的人台不仅仅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同时还能够与服装设计师进行良好的交互,根据服装设计师的需求来随意翻转,同时还可以设计周边环境的光线强度或方向,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运用同时还体现在服装的虚拟立体展示上,利用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服装进行三维化处理,并且合成三维服装。
传统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在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传统的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在设计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独特精美,融合了苗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设计教学中运用这些图案造型,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美感,提高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可以用作设计语言的参考。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丰富多样,既有动植物的形象,也有几何花纹和人物形象,图案中的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都能给设计师带来灵感。
设计师可以通过研究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将其中的元素和特点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丰富作品的表现力。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往往经过多年的演变和积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学习苗族服饰图案造型,进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和设计能力。
通过对苗族服饰图案造型的练习和创作,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还可以用来进行文化艺术的研究和探讨。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图案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苗族服饰图案造型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和认识苗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增强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学生还可以通过对苗族服饰图案造型的分析和解读,探索其中的意义和象征,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还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品设计和市场推广的实践。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独特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
设计师可以将苗族服饰图案造型应用到服装、家居用品、饰品等产品的设计中,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韵味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还能够为苗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苗族服饰的图案在设计中的美学意义

苗族服饰的图案在设计中的美学意义摘要:现代的设计中对少数民族的服装和饰品的运用也逐渐增多,少数民族的服饰代表了一种别样的美,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美感,是对文化的传承和记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本文重点以苗族服饰的图案为代表,从不同角度描述它的美学意义,让人们从另外一个视角去欣赏苗族服饰图案中的美。
关键字:苗族服饰图案;设计;美学意义少数民族的服饰不仅仅代表了地区和个别民族的文化,也代表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五千年历史的丰厚底蕴。
在55个少数民族中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苗族,白族,傣族,回族,壮族,藏族等,这些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其中苗族的服饰在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广泛。
它融入到了很多设计领域,其中的美学意义也是极其深远的。
1 苗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和传承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它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图案反映了民族的文化、人民的生活。
云南的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具有多样化,多元素的特点,经过时间的推移,图案的演变,政治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圈。
这些图案并非出自大师之手,而是出自平常家庭的妇女之手。
这些妇人凭借着对生活的理解,用她们的双手把生活展现在服饰上。
这是一种智慧的美。
苗族服饰的图案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内容、题材来自于生活中活生生的物象,这些图案基本都是独立存在的,它可以是具象的真实的动物形态,也可以是半具象半抽象的形态组合,又或者是纯粹抽象的几何图形,这些都是她们的表达方法。
她们用这种特殊的方法记载着她们的历史和文化,也体现了劳动妇女们对美的追求。
从构成的角度来看,这些图案繁杂,丰富,是因为它们多元化的文化,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表现方法融入到一起,繁杂却不是多余,每一横,每一竖都有着意义。
深厚的人文历史题材给苗族服饰的图案赋予了很浓的内涵,这些图案就像一本历史的记载,传承者祖祖代代的历史,就像壁画一样,记录着祖先的活动和重大事件。
例如“骏马飞渡”是苗族服饰和头冠上的珍品图案,由一排马和马背上的骑士组成,横贯着象征浑水河(黄河)的饰带上。
湘西苗族服饰图案设计的启示与应用探讨

湘西苗族服饰图案设计的启示与应用探讨作者:黄娟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年第05期摘要:民族图案是一个历史范畴,本民族的历史历程和生活的条件决定了的图案艺术创作特色,这种特色往往在图案的表现手法和图案内容运用时,形成某种固定的规范和审美倾向。
文章就湘西苗族服饰文化中的图案结合Photoshop cs3绘图软件进行了一定的初步探析,解读苗族文化应用于服装设计,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湘西苗族服饰图案的深刻内涵,挖掘启示,促进应用。
关键词:湘西;苗族;服饰;图案;设计;启示;应用检索: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5-0103-03To Explore the?Enlightenment?and Application of Xiangxi?Miao Costume Pattern?DesignHUANG Juan( X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ar Nationalities, Jishou 416000,China )Abstract :National pattern is a historical category, history and life i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determine the pattern of artfeatures, this feature often used in pattern representation and pattern of content, form and aesthetic tendency of a certain specification. The Xiangxi Miao dress culture pattern combined with the Photoshop CS3 software to analyze theinterpretation of the Miao culture,used in clothing design, in the form of illustrations show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Xiangxi Miao costume pattern mining inspiration, promote application.Key words :Xiangxi; Miao; clothing; pattern; design; inspiration; applicationInternet :一、湘西苗族服饰图案文化概述民族服饰是本区域少数民族对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传统文化的集中反映及其价值观的完整体现。
从特征辨识到图像生成:基于AIGC范式的苗族服饰设计

理论与方法丝绸JOURNALOFSILK从特征辨识到图像生成:基于AIGC范式的苗族服饰设计Fromfeaturerecognitiontoimagegeneration MiaoethniccostumedesignbasedontheAIGCparadigm于㊀鹏ꎬ张㊀毅(江南大学设计学院ꎬ江苏无锡214122)摘要:苗族服饰是中国民族服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ꎬ在商品化发展中开辟了广阔的市场ꎬ但产品同质化现象将阻碍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ꎬ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的发展为传统服饰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ꎮ文章基于苗族服饰现代化的需要ꎬ通过搭建多模型组合流程ꎬ为苗族服饰成衣化设计提供灵感样本ꎮ实验结果表明ꎬ以服饰辨识性为基础ꎬ采用Lora训练方式ꎬ仅需少量样本即可实现苗族服饰特征在StableDiffusion生成内容中的迁移ꎮ将深度学习引入非遗服饰现代化的进程中ꎬ旨在助力非遗服饰朝着成衣化㊁多样化㊁大众化方向发展ꎬ以数字化方式推动民族服饰转型升级ꎮ关键词:AIGCꎻ苗族ꎻ非遗服饰ꎻ少样本风格迁移ꎻStableDiffusionꎻLoraꎻ辅助设计中图分类号:TS941.26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17003(2024)03000110DOI:10.3969∕j.issn.1001 ̄7003.2024.03.001收稿日期:20231015ꎻ修回日期:20240109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YJA760096)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项目(文非遗发 2017 2号)作者简介:于鹏(1994)ꎬ男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服饰文化与艺术设计ꎮ通信作者:张毅ꎬ教授ꎬzhangyi@jiangnan.edu.cnꎮ㊀㊀科技的发展推动设计的进步ꎬ设计的进步为市场带来新的生机活力ꎮ苗族以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在文旅融合㊁深度发展的浪潮中迎来新机遇ꎬ但同质化的产品使得苗族服饰在市场销售中难以取得更大的发展[1]ꎮ纺织品的工业化将当地人从繁重的织布制衣活动中解放出来的同时ꎬ传统苗族服饰的重要性逐渐消解ꎮ乡村大部分青壮年选择离开家乡外出务工[2]ꎬ制作者和使用者的缺失ꎬ使苗族服饰文化资源流失严重[3]ꎮ苗服并非没有受众ꎬ当地年轻人没有拒绝本民族文化ꎬ更不会排斥具有苗族元素的现代化服装ꎬ游客也需要多样化的民族服饰ꎮ然而普通设计师不能完全理解苗族文化的深邃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难以兼顾成衣设计的商业性ꎬ如何将苗族传统服饰的特征迁移至现代服饰中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ꎮ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图像生成技术中的发展似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ꎮ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rtificialIntelligenceGeneratedContentꎬAIGC)的发展ꎬ如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模型(ContrastiveLanguage ̄ImagePre ̄TrainingꎬCLIP)㊁扩散模型(DiffusionModelsꎬDM)等多类优秀的图像生成模型陆续问世ꎬ它们根据训练逻辑的不同在文本图片生成领域各有优势ꎮ文本生成图像预训练模型是一种在大规模图像和语言数据集上进行自我监督训练的技术ꎬ仅通过自然语言即可产出理想效果的内容[4]ꎮ稳定扩散(StableDiffusionꎬSD)是扩散模型在图像绘制和类条件图像合成方面取得的新成果ꎬ并在无条件图像生成㊁文本到图像合成等任务上具有竞争力ꎬ同时显著降低了计算需求[5]ꎮ扩散模型在生成结果的多样性上有着先天的优势ꎬ能为设计提供灵感素材ꎬ而大型模型难以顾及单一领域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深度ꎮ庞大的训练集使大型模型无法灵活应用于垂直领域内容ꎬ因此Hu等[6]提出了大语言模型的低秩适应方法(Low ̄RankAdaptationofLargeLanguageModelsꎬLora)的概念ꎮ将之引入图像生成模型中ꎬ旨在通过少量素材为生成内容添加特征ꎮZhang等[7]提出的精细控制方法 控制网(ControlNet) ꎬ将之运用至图像生成工作中ꎬ完成对画面施加进一步控制ꎮ基于以上研究ꎬ本文通过对苗族服饰的特征与内涵的分析ꎬ提取辨识元素并加以训练ꎬ以文本生成图像的方式ꎬ将苗族传统服饰特征迁移至现代服饰中ꎬ实现辅助苗族服饰成衣化设计的目的ꎮ1㊀苗族服饰的可辨识特征分析受感知压缩模型(PerceptualCompressionModelꎬPCM)1Vol.61㊀No.3Fromfeaturerecognitiontoimagegeneration:MiaoethniccostumedesignbasedontheAIGCparadigm原理的启发ꎬ本文提取苗族服饰中人类感知系统容易分辨的元素ꎬ以此组建训练集内容ꎮ服饰之间的不同是可辨识的ꎬ这种可辨识的特征来自款式㊁配饰㊁纹样等元素ꎮ在模型训练中ꎬ服饰的辨识度影响生成内容中服饰的特征表达ꎬ在样本有限的前提下ꎬ图像需要选用最具辨识性的元素ꎮ本文以苗族服饰为例ꎬ从款式㊁配饰㊁纹样与配色等角度分析其可辨识特征ꎮ1.1㊀款式目前苗族尚无存在文字的证据[8]ꎬ服饰在漫长的岁月中承担起传递历史信息的作用ꎮ服装既是辨别民族的凭据ꎬ也是区分族寨的手段ꎬ传统苗服最重要的社会功用是标识统一婚恋集团ꎬ被称为 不同服不通婚 [9]ꎮ为了实现标识类别的功用ꎬ每种款式的苗族服饰都有独特之处ꎮ苗族服饰种类丰富ꎬ不仅村寨之间款式不同ꎬ同村寨㊁同款式之间也有区别ꎮ服饰承担着区分婚姻集团的社会功用ꎬ必须有一定的共性ꎬ但手工制作使每件服装具备独特之处ꎮ本文以表1中四款苗族服饰为例进行对比ꎬ款式都应用了交领的构造ꎬ并且在领㊁肩㊁襟㊁袖均有装饰ꎬ区别在于装饰的样式和工艺ꎻ袖部结构主要区别在袖口位置㊁大小与装饰品ꎻ门襟构造亦类似ꎬ两襟胸前交叉ꎬ 交下式 结构略有不同ꎬ在交叉处另系一挑花围腰ꎬ上有彩珠下垂流苏更显俏皮ꎻ下装多为深色百褶裙ꎬ只在长短㊁装饰与褶量中有所区别ꎬ 交下式 的百褶裙长不过膝ꎬ在中国传统服饰中是极为大胆的款式[10]144ꎮ苗族服饰中ꎬ共性占主要地位ꎬ但服饰之间又是多样的ꎬ其个性主要体现在装饰方式与位置的不同ꎮ漫长的文化交流中ꎬ各村寨的苗族同胞相互吸取彼此优秀的服装元素ꎬ以至于款式逐渐接近ꎮ就苗服系统而言ꎬ不论是 交领 或是 阔袖 ꎬ这样的形制对于苗服都不是必然的ꎬ具备 圆领 窄袖 等特征的苗服也大量存在ꎻ对于中华服饰整体而言ꎬ此类款式特征也在其他传统服饰中发现ꎬ这是苗族同胞与各民族交流的必然结果ꎮ款式的辨识特征需要在苗族服饰的共性中选取ꎬ且这样的特征不影响生成结果的自由度ꎮ将苗族服饰看作一个整体ꎬ其辨识特征的提取要尽量减少款式个性特征的干扰ꎬ模型的训练需要考虑其泛化性ꎬ如 交下式 中的围腰ꎮ尽管此特征具有较高的辨识性ꎬ但也存在没有围腰的款式ꎬ如不将此元素剔除ꎬ则生成的所有服饰都存在围腰ꎮ将款式的个性特征保留为辨识元素ꎬ降低了迁移模型的泛化能力ꎮ若在设计中需要针对某一款式的个性特征生成内容ꎬ如 抬拱式 中的 斗纹布 这类复杂的部分ꎬ则需要单独建立属于 抬拱式 的训练集ꎬ以此训练专属于某一款式的迁移模型ꎮ表1㊀苗服款式对比Tab.1㊀ComparisonofMiaoclothingstyles1.2㊀配㊀饰苗族服饰的装饰以银饰为主ꎬ银饰是苗族文化的载体ꎬ无论是盛大集会ꎬ还是日常劳作ꎬ苗人都习惯佩戴银饰[11]ꎮ银制品代表的是锋利ꎬ在苗族人民心中可以驱魔除恶ꎬ银对于苗族人民来说是原始精神信仰[12]ꎮ银饰既是以富为美的外化ꎬ又是世代传承从 女儿 到 母亲 角色转换的象征[13]ꎮ随着新航路的开辟ꎬ明朝中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ꎬ银质装饰逐渐出现在苗族服饰中ꎬ银制品不仅受苗族青睐ꎬ与苗族邻近的侗族㊁彝族㊁羌族等服饰中均有佩戴银饰的习惯ꎮ区别在于银饰在苗族服饰中的广泛性ꎬ从生命的开始银饰就已经成为伴身之物ꎬ随着年龄的增长银饰的数量在女性身上2第61卷㊀第3期从特征辨识到图像生成:基于AIGC范式的苗族服饰设计逐渐增加ꎬ在节日盛会中部分村落的姑娘们戴十余斤银饰环佩叮当ꎬ展示审美情操与彰显家世ꎮ如图1[10]157ꎬ168所示ꎬ银饰造型多样ꎬ银泡所代表的 点 元素㊁银链所构成的 线 元素和银板所呈现的 面 元素ꎬ三种元素经过苗族匠人之手组合成纷繁复杂的苗族银饰体系ꎬ复杂精美的银饰成了外人对苗族服饰最深刻的印象ꎬ可以说银饰是苗族服饰最明显的可辨识特征ꎮ图1㊀苗族配饰辨识元素分析Fig.1㊀ElementanalysisforidentifyingMiaoaccessorycomponents1.3㊀纹样与配色中式图案强调 图必有意ꎬ意必吉祥 ꎬ其中 意 是传统图案的灵魂ꎮ这种特征在苗族服饰图案中尤为突出ꎬ苗族图案绝大多数具有特殊含义ꎬ如体现益寿延年㊁婚姻幸福㊁子嗣延绵及福气吉祥等文化意蕴的蝴蝶纹[14]ꎬ又如代表了正直勇敢㊁乐于奉献㊁勤劳善良等精神品质的鸟纹等吉祥纹样[15]ꎮ还有极具苗族特色的 龙纹 ꎬ当地人将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进行 龙化 ꎬ或将动植物绘出人脸ꎬ或将目标四肢艺术化ꎬ或在龙化目标身上增加花卉尾巴ꎬ这些纹样是苗族构建出来的精神世界[10]12ꎬ是重要的辨识特征ꎮ苗族传统服饰善于运用高纯度配色ꎬ这种大胆的配色方式与传统中式服装朴素温婉的色彩搭配不同ꎬ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ꎮ苗族传统绣品在色彩搭配上注重整体平衡ꎬ且色彩的深浅搭配巧妙协调ꎮ苗族纹样中大量运用补色关系ꎬ即使在强调整体色调一致性的情况下ꎬ也特别注重图案内部元素之间的主次和呼应关系[16]ꎮ如图2[10]150所示ꎬ红绿两种互补色生动地勾勒出飞鸟与花草的形状ꎬ补色的使用是有的放矢的ꎬ白色线条中和了两种冲突的色彩ꎬ画面丰富跳跃却不失和谐ꎬ独特的配色增加了苗族服饰的辨识度ꎮ图2㊀苗族刺绣Fig.2㊀Miaoembroidery苗族服饰中丰富且独具特色的配色体现在苗族服饰的方方面面ꎬ训练集中的苗族服饰是苗族色彩的载体ꎬ因此在选择训练集样本时不需要做额外处理ꎮ然而苗族纹样中丰富的意象表达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迁移模型训练的难点:文字的缺失加深了图案中 意 的表达ꎬ准确表 意 的图案ꎬ有着严格的形制ꎬ如 江河纹 的形制是三道横线ꎬ代表的是黄河㊁长江㊁平原[10]11ꎬ在生成时增减一道线条都不符合原本纹样的含义ꎻ对于少样本迁移模型的训练ꎬ纹样的辨识度是不够的ꎬ并非苗族纹样不独特ꎬ而是有限的样本在有限的像素空间中难以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以供深度学习ꎮ因此ꎬ需要发挥传承人自身的能动作用ꎬ尽管生成图案是不符合制式的ꎬ但其颜色与位置排布符合一定的美学特征ꎮ传承人参考生成结果ꎬ对固有形制的图案进行二次创作ꎬ充分发挥人在非遗产品设计中的主导作用ꎬ为生成纹样赋予新的含义ꎮ除此之外ꎬ还可通过大量分析苗族纹样元素搭建苗族纹样库ꎬ使用StyleGAN模型进行大规模数据的训练ꎬ这种模型需要大量的图案数据ꎬ以便学习到足够的图像特征[17]ꎮ2㊀辅助苗族服饰设计模型架构扩散模型的随机性使生成内容的丰富性与差异性得到了保证ꎮ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辅助服饰设计架构分为3个模块ꎬ流程如图3所示ꎮ首先构想方案选定目标民族服饰ꎬ绘制草稿并列出相应提示词(Prompts)ꎮ接着根据构想内容进入数据采集模块ꎬ分析目标服饰中可供辨识的特征ꎬ以此为基础选择图像素材进行标签(Tag)写入ꎬ素材来源于书籍或互联网中的图像内容ꎮ之后进入训练模块ꎬ将图像素材结合标签训练为具有迁移特征功用的Loraꎬ接着把最初绘制的草稿通过控制网中具有边缘检测功能的Canny模型进行精准控制ꎬ并与Lora共同作用于预测模块ꎬ最终产出可供参考的灵感图ꎮ3Vol.61㊀No.3Fromfeaturerecognitiontoimagegeneration:MiaoethniccostumedesignbasedontheAIGCparadigm图3㊀人工智能辅助苗族服饰设计流程Fig.3㊀AI ̄assistedMiaoclothingdesignprocess2.1㊀基础模型的构筑潜在扩散模型是生成图像内容的基础模型ꎬ其生成内容在多样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ꎮStableDiffusion由路德维希 马克西密利安大学研究团队在扩散模型上的最新突破ꎬ通常扩散模型会引入一个噪声参数ꎬ将初始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逐渐转化为目标数据分布对应的样本ꎮ通过一系列的变换操作对当前的随机变量更新ꎬ这些变换操作会逐渐去除噪声并逼近所要学习样本的数据分布ꎮStableDiffusion架构如图4所示ꎬ首先通过训练获得基于感知压缩模型的编码器(E)与解码器(D)ꎬ对输入像素空间中的内容X用编码器(E)编码ꎬ映射至潜空间(LatentSpace)并添加固定长度为T的马尔科夫链(MarkovChain)使噪点随机正态分布ꎬ再由条件去噪自动编码器(ConditionalDenoisingAutoencoder)以语义映射㊁文本和图像含义为条件ꎬ利用交叉注意力机制获得适合数据输入到U ̄Net中间层的表示ꎬ以实现降噪的目的ꎬ最后通过解码器(D)将潜空间中的内容还原成像素图像ꎮ感知压缩模型可以将高频率但对人眼不太重要的细节信息从数据中抽离出来ꎬ从而得到一个低维的潜空间ꎬ这大大提高了训练效率[5]ꎮ扩散模型的底层逻辑决定了其生成内容的随机性ꎬ同一文本在生成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生成内容是不同的ꎬ因此在使用扩散模型生成服装设计参考图时ꎬ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图像内容ꎬ在实际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性ꎮ本文潜在扩散模型选择StableDiffusion官方推出的模型SD1.5ꎬ其中训练数据取自LAION ̄5B[18]ꎬ训练集的广泛性基本满足常规服饰内容的生成ꎬ但面对下游应用特别是传统文化领域力有不逮ꎬ故需要一种对应的解决方法ꎬ将传统服饰特征迁移至生成内容中ꎮ图4㊀稳定扩散模型架构Fig.4㊀ModelarchitectureofStableDiffusion2.2㊀迁移模型的构筑大语言模型的下游应用通常是通过微调(Fine ̄tune)实现的[19]ꎬ潜在扩散模型也不例外ꎮ在Fine ̄tune时ꎬ扩散模型中的数据量往往是庞大的ꎬ然而微调只是针对部分数据调整ꎬ在应对少量数据迁移任务时ꎬ重复的训练无疑是浪费的ꎬ并且大部分个人电脑无力负担大模型训练所需的庞大算力ꎬ因此出现了Lora训练方式ꎮ2.2.1㊀低秩方式低秩方式Lora的引入使StableDiffusion能够快速灵活地实现民族服饰特征的迁移ꎮ预先训练过的语言模型具有较低的 学习维度 ꎬ将之随机投影到更小的子空间ꎬ也可以有效地学习[6]ꎮ假设通过Fine ̄tune更新模型为h=W0+ΔWꎬ通过低秩(Low ̄Rank)的方式约束模型更新为W0x+ΔWx=W0+BAxꎬ其中B属于原模型矩阵中秩与行的积ꎬA属于原模型矩阵中秩与列的积ꎬ秩的参数量远小于原始模型中需要更新的参数ꎬ则h可表示为:h=W0x+ΔWx=W0x+BAx(1)Lora架构如图5所示ꎬ通过这个方式在训练潜在扩散模型训练时ꎬ冻结预训练(PretrainedWeights)的模型权重ꎬ将需要训练的分解矩阵注入转换模型(Transformer)中ꎬ分解矩阵相较于原模型矩阵中的参数量是极小的ꎮ在实际应用中ꎬ对4第61卷㊀第3期从特征辨识到图像生成:基于AIGC范式的苗族服饰设计潜在扩散模型某一领域特征的调整仅需要一个包含十几张图像的训练集ꎬ极大地降低训练时间ꎮ图5㊀低秩方式架构Fig.5㊀Low ̄rankadaptationarchitecture2.2.2㊀损失函数在生成式模型的设计中ꎬ损失函数通过评价模型预测值(Observed)与观察值(Predicted)的差异从而优化模型ꎬ通常潜在扩散模型适用于交叉熵损失函数(Cross ̄entropy)ꎮ因为运用对数运算差异值ꎬ从而避免了指数爆炸的问题ꎬ在数值上更加稳定ꎬ并且擅长应对单一样本多标签(Tag)的训练ꎮ对于扩散模型这样一张图像多个标签的训练样本ꎬ交叉熵函数是合理选择ꎬ但对于Lora的训练则不然ꎮLora训练集中图像素材相较整个潜在扩散模型少得多ꎬLora的迭代步数与原模型相比也少很多ꎬ选择损失函数需考虑在少量素材的前提下目标特征的表现力ꎮLora的目的是通过少量数据的调整ꎬ使生成结果呈现明显的特征ꎬ因此在Lora训练时选择均方误差损失函数(MeanSquaredErrorꎬMSE)更适合ꎬ其对预测值与观察值的敏感性使之适用于Lora训练集的训练ꎬ公式如下:loss=1NðNi=1(yi-yi)2(2)式中:N表示样本数量ꎬy表示第i个样本的观察值ꎬy表示第i个样本的预测值ꎮ通常生成模型的鲁棒性与损失函数值负相关ꎮ2.3㊀控制模型的构筑StableDiffusion在生成内容时仅依赖提示词ꎬ难以实现如姿势固定㊁款式固定等特定需求ꎬ因此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名为 控制网 的控制架构ꎬ这是一种端到端神经网络架构ꎬ控制扩散模型学习特定任务的输入条件ꎮ控制网架构如图6所示ꎬ即将一个大型扩散模型的权重克隆为一个 可训练副本 和一个 锁定副本 ꎬ其中 锁定副本 不变ꎬ 可训练副本 受特定训练集中训练条件控制ꎬ二者通过 零卷积(Zeroconvolution) 连接ꎻ 零卷积 是一种卷积核初始为零的卷积操作ꎬ通过训练逐渐使其收敛至最优值并动态调整其更新权重ꎬ将基于图像的条件转换为64ˑ64的特征空间ꎬ以适应卷积操作的大小ꎬ并与完整的模型一起进行训练[7]ꎮ图6㊀控制网架构Fig.6㊀ModelarchitectureofControlNet控制网通过条件任务ꎬ限定了扩散模型图像的随机生成ꎬ本文从服装设计角度出发ꎬ选择边缘检测模型Cannyꎬ此模型可以检测参考图中物体的边缘ꎬ以此为条件指导图像生成ꎮ在非遗服装设计中ꎬCanny能通过手绘稿生成成品参考图ꎬ也能通过成衣图为其赋予非遗服饰特色ꎮ3㊀实验结果与分析3.1㊀模型训练准备3.1.1㊀实验环境与训练参数设置本文应用于模型训练与图像生成的实验环境为CPU:12thGenIntel(R)Core(TM)i5 ̄12490F3.00GHzꎬGPU:NVIDIAGeForceRTX306012Gꎬ系统:Windows10ꎬ编程语言:Pythonꎬ版本:Python3.10.8ꎮ选择SD1.5模型为基本模型ꎬ其训练集是基于512ˑ512像素的图像素材ꎬ因此与之匹配的Lora模型训练也应使用同等像素的素材ꎬ最大训练周期MaxTrainEpoches=15ꎬ每3个周期保存一次ꎬ学习率lr=1e-4ꎬ训练集图片数量15ꎬ由于Lora样本较少故batchsize设置为1ꎮ5Vol.61㊀No.3Fromfeaturerecognitiontoimagegeneration:MiaoethniccostumedesignbasedontheAIGCparadigm3.1.2㊀迁移模型训练集素材整理Lora训练方法仅需要十几张图像素材即可实现对大模型生成内容的迁移ꎬ相对较小的训练集使其训练与应用中快速且灵活ꎬ但缺点是信息承载量少ꎬ因此对于辨识元素的选取需要慎重ꎮ根据Lora训练方法的特性ꎬ结合前文对苗族服饰辨识元素的分析ꎬ可知银饰是苗族服饰中最明显的特征ꎬ因此在训练集素材收集时ꎬ需重点选用含有银饰的苗族服饰图像材料ꎮ如图7[10]149所示ꎬ本文苗族服饰图像选用«中国苗族服饰图志»中的传统苗族服饰ꎬ将人物部分通过Photoshop软件去除背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干扰ꎬ裁剪图片至512ˑ512像素ꎬ并为训练集中图像素材写入标签ꎮ标签在扩散模型中的作用是用来帮助模型理解图像的语义ꎬ同时也是生成内容时的触发词ꎬ使用Deepbooru提取与图像相关联的文本标签ꎬ并通过人工方式对标签调整[20]ꎮ图7㊀传统苗服Fig.7㊀TraditionalMiaoclothing3.2㊀实验变量与结果分析除了训练素材ꎬ影响Lora模型训练的因素还有标签写入和训练深度ꎮ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验证标签写入方法对生成内容的影响ꎬ并以此为基础对比迭代次数与训练周期对生成内容的影响ꎮ3.2.1㊀标签写入方法对迁移的影响本文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比标签与生成图片结果之间的关系ꎬ根据标签写入方法不同分为三组:LoraAꎬ为所有图片添加以 苗族服饰 拼音缩写 MZFS 命名的服饰特征标签ꎬ删除标签包含内容ꎬ也就是所有包含于苗族服饰中的文本标签ꎬ如项链㊁手环等ꎬ以保持添加标签语义的唯一性ꎻLoraBꎬ仅添加服饰特征标签ꎬ其他不做修改ꎻLoraCꎬ直接应用提取内容ꎬ作为对照组ꎮ以下为生成内容共同提示词: masterpieceꎬultradetailedꎬrealisticꎬsharpfocusꎬRAWphotoꎬ1girlꎬfullbodyꎬmodelfigureꎬdetailedskintextureꎬdetailedhairꎬlonghairstyleꎬdetailedeyesꎬbigeyesꎬglisteningskinꎬwhiteandblackclothesꎬcomplexdetailedclothesꎬblankbackgroundꎬstandingꎮ如图8所示ꎬ添加标签 MZFS 的LoraA㊁LoraB两款模型ꎬ在使用提示词 MZFS 时ꎬ生成内容中苗族服饰元素明显ꎬ但提示词内容不能完全体现ꎮ在不使用提示词时ꎬ能表现出一定的苗族服饰特征ꎬ但更好地反映了提示词中的语义信息ꎮLoraC因为没有添加相应标签ꎬ所以对此提示词无反应ꎬ生成内容依然在保留苗族服饰特征的基础上ꎬ且有效地生成与提示词语义内容相符的结果ꎮ这是因为即便不添加特征标签ꎬLora训练集在扩散中为 服饰 这一语义提供了新的信息ꎬ致使生成内容中残留有苗族服饰特征ꎬ不改动标签的方法对复现训练集内容是不利的ꎬ但因其能有效反应提示词信息ꎬ在启发苗族服饰成衣设计方面是有优势的ꎮ对照表明ꎬ在训练Lora时是否保留标签语义的唯一性ꎬ对生成内容无明显影响ꎬ添加统一标签会提高生成内容中苗族服饰的特征ꎬ但相应地会降低模型的灵活性ꎮ为了保证特征迁移的同时生成结果的灵活性ꎬ本实验对标签不做改动ꎮ图8㊀标签写入方法对比Fig.8㊀Comparisonoftagwritingmethods3.2.2㊀图像迭代与训练周期对迁移的影响训练集图像的迭代(Iteration)可以提高模型对特定样本敏感性ꎬ通常情况下迭代次数越多训练周期越长ꎬ损失函数值越小模型鲁棒性越好ꎮ但对于应用了均方差损失函数的Lora模型来说并非如此ꎮ如图9所示ꎬ对于训练集Iteration=20的Lora模型ꎬ其生成结果随着训练周期的递增ꎬ苗族服饰特征逐渐增加ꎻ在Epoches=3时画面主要反映提示词的语义信息ꎬ而苗族服饰特征不明显ꎬ但随着训练周期的深入苗族服饰的特征逐渐增多ꎻ在Epoches=15时ꎬ生成服饰以苗族服饰特征为主ꎮ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ꎬ至Iteration=40时模型对6第61卷㊀第3期从特征辨识到图像生成:基于AIGC范式的苗族服饰设计提示词的反馈能力逐渐不足ꎬ除了Epoches=3时能反映提示词语义ꎬ其他生成周期均无法获得有效生成内容ꎮ最后当Iteration=60时模型的泛化能力失效ꎬ在高周期的生成内容中出现了训练集图像的复现ꎬ延长训练周期反而不利于Lora模型的训练ꎮ图9㊀迭代与周期数量生成内容对比Fig.9㊀Comparisonofcontentgenerationbetweeniterationandepoches从各阶段损失函数值分析也能得出相似的结论ꎬ在表2中随着模型的迭代ꎬ损失函数逐渐收敛ꎬ降低的数值没有带来更好的迁移效果ꎬ过低的损失函数表现为训练集内容出现在生成图像中ꎬ模型呈现泛化能力不足的缺点ꎬ降低迭代步数与训练周期能避免这一问题ꎮ从以上对比实验可以看出ꎬ在图像数量为15的训练集中ꎬ每张图像素材迭代20次ꎬ训练周期在6~12ꎬ最能体现苗族服饰特征且能有效表现提示词内容ꎮ表2㊀迭代次数与损失函数对比Tab.2㊀Comparisonofiterationcountandlossfunction3.3㊀模型灵活性与造型控制3.3.1㊀迁移模型灵活性分析服饰类Lora的灵活性表现为应对不同的服饰类提示词时ꎬ在准确反映提示词内容的基础上实现服饰风格迁移ꎮ如图10所示ꎬ本文方法训练的Lora模型ꎬ在基本提示词不变的前提下ꎬ仅更换服装品类词语ꎬ可实现对多种成衣品类内容的生成ꎬ并且不同批次生成内容是多样的ꎮ以关键词为 毛衣 的生成内容为例ꎬ苗族服饰图案元素以类似费尔岛纹样的方式表现出来ꎬ银饰则是表现为类似拉夫领的领部结构ꎬ这种形式的组合没有额外的指令干预ꎬ仅通过Lora对基础模型SD1.5的修改实现的ꎮ图10㊀不同提示词生成内容比较Fig.10㊀Comparisonofcontentgenerationusingdifferentprompts3.3.2㊀造型控制控制网中的Canny模型可以有效检测输入图像中的 线 ꎬ包括服饰中的轮廓线㊁结构线㊁分割线等ꎬ以此为条件控制内容的生成ꎮ如图11所示ꎬ本文以四款传统苗族服饰款式图为例ꎬ在高权重下ꎬ款式图对生成结果有较强的控制效果ꎬ图像中服装形制接近传统苗族服饰ꎮ随着控制模型权重逐渐下降ꎬ扩散模型的特点逐渐凸显ꎬ生成内容不再完全受限于款式图的形制ꎬ在保留一定款式图形制的基础上开始发散ꎮ对于传承人而言ꎬ在高权重控制下仅需绘制线稿或草稿ꎬ即可模拟成衣效果ꎻ降低控制权重可以为传承人提供多样化的设计灵感ꎮ7。
苗族图案产品设计方案模板

苗族图案产品设计方案模板设计方案概述:本设计方案旨在为苗族图案产品的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图案被广泛应用于服饰、陶瓷、家具等领域。
本设计方案将着重介绍苗族图案产品的设计原则、图案元素、色彩运用、以及具体产品示例。
1. 设计原则苗族图案产品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1 尊重苗族传统文化:设计师应深入了解苗族文化,尊重其传统艺术,避免对其文化进行任何不适当的改变或歪曲。
1.2 突出图案特点:苗族图案具有独特的曲线和符号,设计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产品设计中突出图案的美感和辨识度。
1.3 结合现代审美:尽管苗族图案源于传统,但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加入现代元素,使产品更符合当代审美。
2. 图案元素在苗族图案产品的设计中,以下元素是常用且重要的:2.1 生物图案:苗族图案中常见的生物图案包括龙、鸟、鱼等,这些生物形象可以以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来,并与其他元素结合使用。
2.2 花纹图案:苗族图案的花纹通常由精细的曲线构成,可以以环绕、扩散、交叉等方式呈现,营造出丰富而独特的视觉效果。
2.3 地理符号:苗族图案中常用的地理符号包括山、水、阳、阴等,设计师可以巧妙地将这些符号融入产品设计中,体现苗族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3. 色彩运用苗族图案产品的色彩运用应注意以下要点:3.1 保持原色调:苗族图案通常采用原色调,如红、蓝、黄等,设计师应保持这些原色调在产品中的协调和平衡。
3.2 融入渐变色彩:设计师可以适当添加渐变色彩,以增加产品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同时要注意渐变色的搭配与过渡。
3.3 避免过度斑驳:虽然苗族图案可以包含较多的花纹和细节,但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斑驳造成视觉混乱,应尽量保持整体的清晰。
4. 具体产品示例以下是苗族图案产品设计的具体示例,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方案:4.1 苗族图案服装设计:在苗族传统服装的设计中,将苗族图案巧妙地运用于领口、袖口、裙摆等部位,以增强服装的装饰效果和视觉吸引力。
ps汉服课程设计

ps汉服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S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工具的使用、图层的概念、选区的建立等;2. 使学生了解汉服的基本元素和特点,如服装款式、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3. 引导学生运用PS技能对汉服图片进行创意设计和处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S软件对汉服图片进行美化、修复和创意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汉服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设计心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汉服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2.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养;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融合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美术素养,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善于合作与分享;3. 教学要求:课程内容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实践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二、教学内容1. PS软件基本操作:工具箱的使用、图层的创建与管理、选区的建立与调整;2. 汉服文化知识:汉服的历史演变、主要款式特点、图案设计元素;3. 汉服图片处理技巧:图片美化、颜色调整、图案设计;4. 创意设计实践:结合汉服特点,运用PS技能进行创意设计。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介绍PS软件基本操作,学习工具箱的使用;第二课时:掌握图层的创建与管理,了解选区的建立与调整;第三课时:学习汉服文化知识,认识汉服的主要款式和图案设计元素;第四课时:教授汉服图片处理技巧,进行图片美化、颜色调整练习;第五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实践,结合汉服特点运用PS技能;第六课时:展示与评价学生作品,总结课程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hotoShop cs3的“苗之韵”服装设计及意义
【内容摘要】传统服饰纹样能给现代服装设计以灵感。
文章主要探讨了运用photoshop cs3技术设计出的“苗之韵”系列服装,借鉴苗族服饰纹样的元素,具有现代时尚风格和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风味。
【关键词】苗族服饰纹样服装设计 photoshop cs3技术
一、“苗之韵”系列服装的设计灵感与构思
服装设计是将艺术构思与艺术表达相统一的艺术创作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计灵感来源及在此基础上的构思。
服装设计灵感来源广泛,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奇花异果、坚石流沙、蓝天碧海及人文建筑、服装、音乐、舞蹈、古迹、绘画与雕塑等都是服装设计者灵感的来源。
只要设计者善于观察生活,寻找美感,内化设计理念与意识,就会从社会日常生活中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
“苗之韵”系列服装的灵感来源于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纹样类型多样,造型独特,色彩绚丽,工艺精美,在色、形、质、工艺处理等方面能给人以灵感与借鉴。
因此,以苗族服饰纹样为素材,借鉴和汲取纹样要素进行设计构思(图1、图2),将民族的元素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
二、photoshop cs3平台下的“苗之韵”系列服装设计效果图表现
运行photoshop cs3,在新建命令下面建立新文件“时装效果图1”,文件大小为:宽度38厘米/长度68厘米,像素300dpi,模式
为cmyk(印刷出图),设置背景色为白色(如图3),后点确定。
打开路径选项,新建一个路径层,然后选择路径层鼠标双击重命名为lines(图4)。
在工具栏中选择钢笔工具在新建立的路径图层中勾画出所要画轮廓线(图5)。
然后返回图层面板,新建图层lines双击选择(图6)。
设置工具栏画笔,调节笔刷大小为3(图7)。
在路径面板中选择lines路径层,然后点击下边的用画笔描边命令(图8)。
其结果就会在图层面板中的lines图层中画出了我们要画的轮廓线(图9)。
在图层lines下面继续新建图层color层,然后在新建立的图层中用画笔工具画出我们所要填充的颜色,然后复制一层,选择新复制的图层,在滤镜菜单下,选取滤镜选项,找到高斯模糊选项,给新复制的图层添加一个高斯模糊效果(图10)。
然后调整图层的透明度,使高斯模糊过的图层微微蒙在color图层上面,模拟颜色溢出的效果(图11)。
现在整个大体效果画好了,开始细致刻画一些细节,打开所要变形的一些苗族服饰图案(图12)。
在画好大体效果的color层上面,建立新的用来绘制新图案的图层,然后在路径面板中选取所要用来填充这些图案的区域,然后转化成选区(图13)。
把新打开的图案剪切到效果图文件里,作为一个新的图层放在选
取下面,然后再选择菜单下选择“反选命令”,按delete键删除选区内的图案,剩下的就是想要的图案(图14)。
依次按照同类方法把其他的部分也都填充上图案。
下面就要开始绘制衣服上的明暗关系。
同样的方法,在路径面板中绘制出我们要绘制阴影的区域,然后转换成选区,在新建的图层中填充所要绘制的暗部或者亮部的颜色,用此类方法绘制的结果(图15),就简单绘制完成,如果不需要背景,就可以直接打印出图,是“苗之韵”系列服装中的一款完成效果图。
其他款运用以上同样的方法进行绘制,最后合拼在一张图上(图16)。
三、苗族服饰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意义
“苗之韵”系列服装设计,巧妙地运用了苗族服饰纹样的元素,整个系列服装具有现代时尚风格和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风味,并蕴含苗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在服装整体造型设计上,我们借鉴了苗族服饰的百褶裙、围兜等造型和工艺,将其延伸和变化,整个服装显得自由飘逸,给人以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美感。
在一条条流动而优美的线条造型上,又蕴含着在现代竞争时代中人生道路上的拼搏与美好。
局部的苗族几何形蝴蝶纹样的运用,给整个服装增添了丰富的内涵,苗族把蝴蝶视为自己的祖先,由于“蝴蝶妈妈”是苗族的始祖,当然也就成了苗族的保护神,她能引导后人避凶化吉,为他们驱灾祛病,带来幸福和安康。
借用这种象征语义,将蝴蝶的造型、斑纹、色彩在现代服装中再现,在服装内容上就更加表现了现代人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突出了整个“苗之韵”系列服装设计
的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唤起服装设计者对民族传统服饰纹样更多的关注,增强现代服装的民族性。
(注:本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1jga067)
参考文献:
[1]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2]宛志贤.苗族盛装[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3]钟涛.苗锦苗绣[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4]廖祥忠.数码艺术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5]腾雪梅,霍康.图案设计教学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欧阳心力,张继荣.计算机辅助服装设计实例教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7]田鲁.艺苑奇葩——苗族刺绣艺术解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8]温鑫工作室.photoshop cs2现代服装表现技法[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7.
[9]苏永刚,程琦.数码服装设计表达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0]张玉华.苗族服饰纹样的类型及其在数码服装设计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10(7).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