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580F传动轴平衡机电测箱操作说明书

CAB-580F传动轴平衡机电测箱操作说明书
CAB-580F传动轴平衡机电测箱操作说明书

CAB-580F型

传动轴平衡机专用

电测箱操作说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申聚机械有限公司

警告:

在使用本系统前应仔细阅读和理解说明书的信息,以便正确操作使用,并避免对系统及人身的损害。

一、须知

1.1 一般使用条件

环境温度 -10~+40℃

环境湿度≤85%

电源电压 220VAC±10%

连续工作方式

无强腐蚀性气体或严重粉尘

1.2 主要技术指标

最小检测量参见平衡机说明书

测量时间 3到60秒

自动调整灵敏度

1.3 外部接线

使用前,应检查装好电测箱后面板接插件:

a) 传感器1,2接插线

b) 测速信号接插线

c) 电源输入与输出插座接插线

d) 检查电源线是否接好并接通电源

e) 配备性能良好的安全接地线.接地电阻<0.5Ω

1.4 设备贮存及运输

1.4.1应贮存在防雨、通风、干燥的场地。

二、动平衡测量系统简介

现代工业中为了减少旋转机械的振动,提高工作转速,延长工件使用寿命,必须消除旋转工件的动不平衡。

由于采用了微机测量系统,才能使平衡机发展来了一个飞跃,采用微机系统后,能适应不同的旋转工件,品种、形状、重量,能进行人机对话进行智能化操作。解决了一般平衡机效率低,操作复杂等通病。适应现代工业的管理和发展。

2.1.微机控制特点

a) 实时性

微机操作系统能迅速采样、处理、分检、工件的不平衡状况,测量时间可以设置。

b)简单的人机交互操作,迅速调用相应控制程序,框图,实现动态分析,贮存结果。

c)易操作性

直观界面:人机交互采用面板式窗口操作,具有仿常规数字仪表及模似矢量表的二维图形结构。

d) 高效率

由于采用了工业控制低功耗微机,并配置了自己开发的专用软件和电子贮存器,因此能快速、方便、进行测量。

采用人机交互窗口操作和数字与模似显示能迅速确定不平衡点的所在位置和数值,使操作者能快速完成作业。

由于用了电子贮存器,能贮存10000个转子的平衡数据,并能打印结果。

预先可配置标100种转子的原始数据,可方便使用,提高效率。

e)易管理

由于本机能贮存大量的原始数据,因此管理者能迅速方便地调阅操作者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适应全面品质控制。

2.2原理框图

2.3.外部设备

2.3.1除了主机CPU及母板外本系统专门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

2.4数据系统

2.4.1采集系统采用自动程控放大器和高性能滤波器,其动态测试范围达10000DB以上。

2.4.2传感系统采用测力传感器,能正确无误的传递信号,并且信号强、抗干扰等优点。

2.5操作流程:

三、键盘介绍

1.“SET”即“定标键”功能键,作定标参数设定用,以下用(S)表示。

2.“HALT”即“选停键”功能键。在定标过程中作停止及记录用,详见“平

衡机定标操作”。以下用(H)表示。

3.“+”功能键,在测量时为加重和去重方式的切换,详见“测平衡操作”;

在转子参数设置中又作滚动指针用,详见“基本参数设置”。以下用(+)

表示。

4.“QUIT ”即“退出键”功能键,作各子界面退回到主菜单用,详见各

界面操作提示。以下用(Q)表示。

5.“0~9”为数字键,主要用于数字设定及修改。

6.“.”为小数点的输入键,在测量中也作打印功能键(同电脑键盘P键)。7.“Enter”即“执行键”功能键,为回车确认键。以下用(E)表示。

注:①外接标准的电脑键盘(作为选件)可从主机后面板插入,操作与上

述按键对应,即:标准电脑键盘的“S”键即“定标键”;“H”键即“选停键”;

“Q”键即“退出键”;“回车键”即“执行键”;“.”即“打印键”。(具体功能键定义参照本说明书第17页十一项功能部分介绍)

四、主操作菜单介绍

开机时电脑自动完成自检后出现如上菜单。

主菜单左下角的数据为现在所选择的参数, 此参数可通过“4设参数”进行更改,主菜单共有5个子菜单(子功能),按对应的数字键进行切换,光标指针指到该选项后按(E)键进入该子菜单。各个子功能的操作将在说明书的各个部分分别作介绍.

五、平衡操作介绍

测量界面说明:

此图主要显示左、静、右不平衡量及相位,静不平衡量是左右不平衡量的矢量合成.图中左面的一列数据为左不平衡的量值和相位, 中间一列数据为静不平衡的量值和相位, 右面的一列数据为右不平衡的量值和相位,左、右面电平为传感器的信号量大小,图中的”1100”为平衡转速.图的右上角为加/去重标志,此时显示为去重方式.图示下方三个圆为左、右、静不平衡量的矢量图,当不平衡量小于设定充许不平衡时,白点就进入绿色网格区域,白点所在的角度和上面数字所示角度是一一对应的。

操作过程:

首先按下主机立柜上的电机开关使转子转起来,再在主菜单上选择键盘上的数字键(1),然后按(E)执行键,此时进入平衡测量状态,界面如上图如

示,被测工作转速达到设定转速时,主机开始测量,如果工作未达到设定转速时,测量不会进行,此时可调节电控柜前面板的调速旋钮达到设定转速或按(Exe)键来跟踪速度.当显示数值稳定后,一次测量就结束了.测量结果的不平衡量及相位将在上图中显示,当测量结果在允许范围内,图中就会显示OK(见下图)。加/去重方式可以通过(+)键来进行切换.要退出测量请按(/Q)键.

如要记录或打印输出可以按P(.)键,测量系统可以把测量结果数据在电子盘及打印机上作记录。

六、参数设置

在进入平衡操作前应注意所平衡的转子类型是否选择好并且是否已做参数设定,如未设定则应按以下步骤处理,只有当所平衡的转子正是所选择的类型及参数设定正确的情况下,上述动平衡过程的操作才有正确的结果。1.转子型号选择

在主菜单上选择数字键“4”,然后按执行键(E),进入参数设置界面。选择转子型号(见上图)

(以下为功能键解释)

(+/-)键:选择下一行

(Q)键:选择当前转子类型及参数并退到选择主菜单。

0~9键:选择当前0~9#转子类型。

(*)键: 选择下一页的参数设置.

(S)键: 进入参数设定页面,界面如下所示

2.转子参数的设置:

type:为转子型号命名,为1-8个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

speed: 设定该种转子平衡转速。一般为61-8000转/分

T1:左平衡面允许残余不平衡量(克)

T2:右平衡面允许残余不平衡量(克)

M1:左平衡面所加定标试重量(克)

M2:右平衡面所加定标试重量(克)

Phase1:左平衡面所加定标试重的相位

Phase2:右平衡面所加定标试重的相位

上述T1、T2、两个参数要根据用户被平衡转子技术要求设定,在输入参数后按(E)键进入下一个参数的输入,如果输入的参数是不正确的,可按(H)键删除,画面上括号内的参数是默认值,若不输入参数按(E)键,计算机就默认此值。

七、测振动

该功能主要用于电测箱内部的自检,是利用电测箱内部的信号发生器来检查电测箱的性能,在主界面上选择数字(2)然后按EXE键,即进入测振动功能界面,

此时,左右角度和幅值会出现一个固定的数值,并且此数值在测振动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化,这样即说明机器自检合格。

注:主菜单上的测振动功能主要用于检测传感器和电测系统的正常或异常信号,在正常使用中用户一般不必操作。

九、平衡机定标过程

在主菜单中选择数字“3”按回车键进入定标过程,定标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屏幕下方两行的中英文提示进行.

当按(S)键进入如上所示界面,用户可根据屏幕上的中英文提示进行操作,在此操作中只有(S)键和(H)键可使用,按其它键都将退出此项操作,定标步骤如下:

1.按(S)键并按启动按钮启动转子运转,

2.数据基本稳定后,按(H)键,并按停止按钮停止转子运转,在左校正面的指定

相位,加上指定的试重,按(S) 键,并按启动按钮启动转子运转,

3.数据基本稳定后,按(H)键,并按停止按钮停止转子运转,移左校正面的试重

到右校正面指定的相位,按(S) 键,并按启动按钮启动转子运转,

4.数据基本稳定后,按(H)键,并按停止按钮停止转子运转,按(S)键保存定标

结果。

定标结束自动退回到主菜单界面,取下右面试重,定标结束。

夹具补偿功能:

在主界面状态下按S 0 2,进入夹具补偿界面,按(S)键并按启动按钮启动转子运转,

数据基本稳定后,按(H)键,并按停止按钮停止转子运转,将工件旋转180度后,按(S) 键,并按启动按钮启动转子运转,数据基本稳定后,按(H)键,并按停止按钮停止转子运转,按(S)键保存夹具补偿结果。

进入测量界面按两次0键,右上角出现夹具补偿状态时候,即为夹具补偿。

十、数据回顾

主菜单中“看数据”功能是一个电子记录簿,可以查看测平衡过程中所做的不平衡残余量记录的数据,在主菜单中输入(5)并按(E)键进入此功能项,在上图中输入要查看的数据的次序号(0-9999),具体操作可根据显示屏文字提示进行,

按“E”键(回车)进入。

进入上面画面后,按“.”键可往下重复翻页,按(/Q)键退出此项设置。

十一、CAB-580F电测箱键盘操作功能键定义:

1、“定标”键, 即电脑标准键盘的“S”键;

2、“退出”键,即电脑标准键盘的“Q”键;

3、“选停”键,即电脑标准键盘的“H”键;

4、“执行”键,即电脑标准键盘的“回车”键。

5、“打印”键,即电脑标准键盘的“P”键。

动平衡测量原理

动平衡测量原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刚性转子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校正 回转体的不平衡---回转体的惯性主轴与回转轴不相一致; 刚性转子的不平衡振动,是由于质量分布的不均衡,使转子上受到的所有离心惯性力的合力及所有惯性力偶矩之和不等于零引起的。 如果设法修正转子的质量分布,保证转子旋转时的惯性主轴和旋转轴相一致,转子重心偏移重新回到转轴中心上来,消除由于质量偏心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使转子的惯性力系达到平衡校正或叫做动平衡试验。 动平衡试验机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动平衡试验机是用来测量转子不平衡量的大小和相角位置的精密设备。一般由机座部套,左右支承架,圈带驱动装置,计算机显示系统,传感器限位支架,光电头等部套组成。当刚性转子转动时,若转子存在不平衡质量,将产生惯性力,其水平分量将在左右两个支撑上分别产生振动,只要拾取左右两个支撑上的水平振动信号,经过一定的转换,就可以获得转子左右两个校正平面上应增加或减少的质量大小与相位。 在动平衡以前,必须首先解决两校正平面不平衡的相互影响是通过两个校正平面间距b,校正平面到左,右支承间距a, c,而a, b, c 几何参数可以很方便地由被平衡转子确定。F1, F2: 左右支承上的动压力;P1, P2 : 左右校正平面上不平衡质量的离心力。 m1, m2 : 左右校正平面上的不平衡量;a, c : 左右校正平面至支承间的距离

b : 左右校正平面之间距离;R1 R2: 左右校正平面的校正半径 ω:旋转角速度 单缸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测量方法 活塞的速度为 活塞的加速度为 我的论文中的对应表达式与以上两个式子不同: 测量系统机械结构 惯性力测量机的机械系统主要包括驱动机构、摆架。驱动机构通过联轴节带动曲轴达到额定测量转速。摆架支承测量曲柄连杆机构,使之在惯性力作用下产生振动。 测量机摆架包括轴承、摆架、弹性元件等,轴承与摆架连成一体,通过弹性元件与支承架连接,工件安装在两支撑架之间组成振动系统,旋转时,由于曲柄连杆机构惯性力的作用作受迫振动,通过传感器将摆架的振动量转换为电信号。 测量机实验图片一系统标定装置: 动平衡实验: x轴与y轴方向上得到不同大小的惯性力,x轴方向上的作用力是往复质量惯性力和旋转质量惯性力之和,而y轴方向上的作用力只有旋转质量惯性力,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使x与y同时为零。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班级: 指导老师: 组员:

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是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按轴类零件结构形式不同,一般可分为光轴、阶梯轴和异形轴三类;或分为实心轴、空心轴等。它们在机器中用来支承齿轮、带轮等传动零件,以传递转矩或运动。 台阶轴的加工工艺较为典型,反映了轴类零件加工的大部分内容与基本规律。下面就以减速箱中的传动轴为例,介绍一般台阶轴的加工工艺。 1.零件图样分析

图A-1 图A-1所示零件是减速器中的传动轴。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圆柱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各环槽的作用是使零件装配时有

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图A-1)规定了主要轴颈M,N,外圆P、Q以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轴颈M、N和外圆P、Q的加工。 毛坯图 2.确定毛坯 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

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60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3.确定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 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值(Ra=0.8 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外圆表面的加工方案(参考表A-3)可为: 粗车→半精车→磨削。

传动轴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

- 轴工艺过程卡 第三小组 班级:机制16-1班 组长:彭志伟 成员:彭志伟明健伟邓佳辉邓尧刘磊刘含新 时间:2017.9.29 - 2017.10.10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3 产品名称传动轴零件名称共12页第3页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 金工3粗车45钢 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 Φ42mm x140.2mm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 C61401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铣床,分度头 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s 准终单件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r/min m/min mm/r mm机动辅助 1粗车外圆Φ55.4mm→φ43.8mm, φ43.8mm→φ41.8mm 90°外圆车刀、顶尖0.50.3/0.53

2粗车外圆φ41.8mm→φ37.8mm, Φ37.8mm→φ31.8mm 设计(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4 产品名称传动轴零件名称共12页第4页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 金工4粗车45钢 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台件数 Φ42mm x140.2mm1 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 C61401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 铣床,分度头 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 工序工时/s 准终单件 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

动平衡原理(DOC)

现场动平衡原理 §-1 基本概念 1、单面平衡 一般来说,当转子直径比其长度大7~10倍时,通常将其当作单面转子对待。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偏离轴心的转子质心恢复到轴心位置,只需在质心所处直径的反向任意位置上安放一个同等力矩的校正质量即可。这个过程称之为“单面平衡”。 2、双面平衡 对于直径小于长度7~10倍的转子,通常将其当作双面转子对待。在双面转子上,若有两块相等的质量配置在轴线两端且轴心对称的位置上,此时转子不存在质心偏离转轴问题,即静态平衡。然而,一旦转动起来,这两块质量各自产生的离心力构成一个力偶,惯性轴与转动轴不再重合,导致轴承受到猛烈振动;或者惯性轴与转动轴相倾斜,并且两块质量也不对称,造成质心偏离轴线,这是双面转子实际中存在的最为普遍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必须通过转动时的振动测量并且至少在两个平面上安放校正质量才能消除。这个过程称为“双面平衡”。 §-2 平衡校正原理 为了确定待平衡转子校正质量的大小和位置,现场动平衡情况下,利用安放试探质量的方法,临时性地改变转子的质量分布,测量由此引起的振动幅值和相位的变化,由试探质量的影响效果确定出真正需要的校正质量的大小和安放位置。 轴承上任意一点都以与转速相同的频率,周期性地经历转子不平衡产生的离心力。所以,在振动信号频谱上,不平衡表现在转动频率处振动信号增大。一般在转子轴承外壳上安置一个振动传感器,测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转频处的振动信号正比于不平衡质量产生的作用力。为了测量相位及转频,还要使用转速传感器。本仪器使用激光光电转速传感器,以反光条位置作为振动信号相位参考点,从而确定出转子的不平衡角度。综上所述,利用不平衡振动的幅值和相位可分别确定平衡校正力矩和相对于试重质心位置的校正角度。校正半径选定后,即可依校正力矩和角度计算出校正质量的大小和安置位置。 §-3 平衡步骤 1、平衡前提 (1)确定转子为刚性转子

传动轴轴的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传动轴轴的加工工艺规程 的设计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工程实践报告 姓名:高武梁 专业班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005 学号: 35 机械工程系

2012年5月10日 绪论 所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严肃的工作。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保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 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的劳动条件,避免环境污染 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通过传动轴零件图的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尺寸规格;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编写了详细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关键字:传动轴、零件、刚度、强度、表面法兰

ABSTRACT The so-called mechanical processing procedure, it is to point to provisions products or components in machining technology process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process documents. The siz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level and process problems to solve all the methods and mean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to reflect. Therefore,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design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very serious work. Make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principle is: in certain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e quantity and the guarantee production progres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 Develop technical proces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three problems: 1, technical advanced 2, economic rationality 3, have goo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avoid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is mechanical processing procedure of transmission shaft par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raph, determine the components of the blank material and siz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of parts processing, to determine the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route, write detailed machining process documents: process card and process card.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减速器传动轴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减速器传动轴 学校: 陕西科技大学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类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机械046 姓名: 杨孟博 学号: 51404627 指导教师: 张斌 起始日期: 2007年1月9 日 完成日期: 2007年1月25 日 成绩:

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1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题目:设计“减速器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为5000件) 内容:(1)零件图 1张(A3) (2)毛坯图 1张(A3) (3)工序简图 1张(A2) (4)工序卡片 2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机械046 学生:杨孟博 指导教师:张斌 学号: 51404627 2007年 1月25日

陕西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2 目录 1 设计说明 (4) 1.1题目所给的零件是传动轴 (4)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 1.3 其主要加工表面位置要求 (4) 1.4零件的材料 (4) 2 工艺规程的设计 (5) 2.1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 2.2制定工艺路线 (6) 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3.1 确定加工余量 (6) 3.2 确定毛坯尺寸 (7) 4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4.1 车两端面 (9) 4.2 计算切削用量 (9) 5: 选择量具 (15) 5.1 选择刀具 (15) 5.2 选择量具 (15) 6:总结 (16) 7:参考文献 (17)

传动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3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本次设计是在基本学完大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是在毕业设计之前做的较全面较深入地对所学各课程进行的综合性复习及应用。为我提供了一次理论联合实际训练的机会,在我的大学生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的综合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自己未来生活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由于能力有限,此设计难免有不宜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及同学给予指教。

动平衡实验报告

硬支承动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硬支承动平衡机的结构、控制面板、性能及操作方法。 2.验证、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培养实验动手能力。 3.掌握基本的机械实验方法、测量技能及用实验法以及培养学生踏实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 实验设备: 1、硬支承动平衡机 2、台式钻孔机、钳工工作台 3、线切割滚丝筒 4、标定加重螺栓。 实验原理: 根据《机械原理》所述的回转体动平衡原理知:一个动不平衡的刚性回转体绕其回转轴线转动时,该构件上所有的不平衡重所产生的离心惯力总可以转化为任选的两个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平面内的两个当量不平衡重和(它们的质心位置分别为和;半径大小可根据数值、的不同变化)所产生的离心力。动平衡的任务就是在这两个任选的平面(称ω为平衡基面)内的适当位置(和)加上两个适当大小的平衡重和,使它们产生的平衡力与当量不平衡重产生的不平衡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即:

2 b 2b 22 222b 1b 1211ω r ωr ωr ωr G G G G =-=- 半径 越大,则所需的就越小。 通过平衡补偿回转体达到力和矩平衡,从而达到动平衡。 硬支承动平衡机工作原理简图如下所示: 实验步骤: 1)将两平衡平面处于原始位置,系统处于静平衡但动不平衡状态,在两支承处加润滑油。 2)按D 参数键,选定转子号,回车; 3)进入D1页,输入平衡转速540转,平衡配重的半径R ,回车; 4)进入D2页,输入A,B,C 参数,可测量,A 为第一平衡面距第一支承中心的距离,B 为两平衡面间距离,C 为第二平衡面和第二支承点的距离;输入支承方式HE-1,按存储键; 5)进入显示,测量页面;

车床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车床传动轴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院系名称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1.问题提出: 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针对车床传动轴,应用所学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进行一次加机械工工艺过程设计的综合性工程应用训练。 2.专题研究的目的: 1、掌握零件主要部分技术要求的分析方法; 2、掌握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和确定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 3、掌握工艺分析方法; 4、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方法; 5、掌握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加工顺序的原则和方法; 7、掌握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加工路线的方法。 3.研究内容: 图1所示为车床的传动轴,轴上开有键槽用来安装齿轮以传递运动和动力,两端是安装滚动轴承的支承轴颈。完成该传动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工艺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 一、进行零件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分析研究; 1、本零件是传动轴,传动过程中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可以通过热处理方法提高轴的耐磨性和抗疲劳强度。 2、此传动轴的形状简单,属于对称零件,同时阶梯轴很少,而且各段直径相差不太大。 3、轴上需磨削的轴段都设计出了砂轮越程槽,而且砂轮越程槽都是统一大小的。 4、传动轴上的各个键槽开在同一母线的位置上,便于加工。键槽和齿轮通过与键配合,实现动力的传递。 5、轴端设有倒角,以便于装配,并且轴肩高度不妨碍零件的拆卸。 6、此传动轴设计成两端小中间大的形状,便于零件从两端装拆。

7、Φ17圆柱表面为支撑轴颈与滚动轴承相配合,对其要求圆柱度公差则可控制横剖面和轴剖面内的各种形状误差。 8、Φ24圆柱面要与齿轮配合,为保证其平稳性和减少噪音,对其表面有径向全跳动的要求。 9、Φ24和Φ32轴段处的轴肩用于定位,防止其端面圆跳动产生偏心。 10、轴上键槽有对称度要求,一般来说键槽都有对成度公差。 二、确定传动轴的材料、毛坯的制备方法及工艺、热处理工艺; 1、选用材料为45钢,由于此车床传动轴是一般的阶梯轴,并且各阶梯的直径相差小,则可以直接以热轧圆柱棒料做毛坯。 2、选用调质和表面淬火的热处理工艺。 三、进行加工工艺分析; 1、传动轴大多是回转表面,主要是采用车削和外圆磨削。由于该轴主要 2、该传动轴加工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粗车,半精车,粗精磨各处外圆。各加工阶段大致以热处理和铣键槽为界。 四、确定定位基准; 此传动轴是精度要求高的轴类零件,因此先以毛坯外圆为粗基准,加工两端面及中心孔,再以中心孔定位完成各表面的粗加工;精加工开始先再修整中心孔,以提高轴在精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再以中心孔为精基准加工外圆。 五、制定传动轴的加工顺序; 1、外圆表面加工顺序应为,先加工大直径外圆,然后再加工小直径外圆,以 2、轴上的键槽等表面的加工应在外圆精车或粗磨之后,精磨外圆之前。 3、为了改善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质而进行的热处理工艺调质、表面淬火通常安排在粗加工之后、加工之前进行。 六、制定传动轴的加工路线; 车端面和钻中心孔—粗车—半精车—调质—表面淬火—粗磨—铣键槽—精磨外圆—去毛刺 车床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减速器的传动轴

- 报告题目: 减速器传动轴加工工艺 学 院: 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 级: 2011级 学 号: 1120020285 学生姓名: 韩 俊 指导教师: 陈 慧 2013 年 12 月 24 日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摘要】:随着步入21世纪,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大多行业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加工零件工艺性等进行分析,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优化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编写加工零件的工序,得出最优的合理方案。 【关键词】:减速器传动轴加工工艺工艺路线尺寸链换算

一、实训题目 (1) 二、实训目的 (1) 三、实训过程 (1) 1.零件工艺分析 (1) (1)零件的结构及其工艺性分析 (1) (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1) 2.毛坯的选择 (2) (1)毛坯的选择 (2) (2)毛坯形状及尺寸的确定 (2) 3.定位基准的选择 (3) (1)粗基准的选择: (3) (2)精基准的选择: (3) 4.工艺路线的拟定 (3) (1)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加工阶段的划分 (3) (2)工艺路线的拟定 (3) 5.工序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3) 6.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 (1)粗加工阶段 (6) (2)半精加工阶段 (6) (3)精加工阶段 (6) 7.加工顺序的确定 (6) (1)基面先行原则 (6)

(2)先粗后精 (7) (3)先面后孔 (7) (4)工序划分的确定 (7) 8.设备选择 (8) 9.刀具选择 (8) 10.量具选择 (8) 四、课程设计总结 (9) 五、参考文献 (10)

[精品]动平衡机原理

动平衡机原理 第一台平衡机的出现乞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平衡技术的发展主要还是近四十年的事。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关联。我国动平衡理论和装置的研究及新产品的开发是从五十年代开始的。 机械中绕轴线旋转的零部件,称为机器的转子。如果一个转子的质量分布均匀,制造和安装都合格,则运转是平衡的。理想情况下,其对轴承的压力,除重力之外别其它的力,即与转子不旋转时一样,只有静压力。这种旋转与不旋转时对轴承都只有静压力的转子,称为平衡的转子。如果转子在旋转时对轴承除有静压力外还附加有动压力,则称之为不平衡的转子。 从牛顿运动定律知道,任何物体在匀速旋转时,旋转体内各个质点,都有将产生离心惯性力,简称离心力,如图一所示,盘状转子,转子是以角速度ω作匀速转动,则转子体内任一质点都将产生离心力 F ,则离心力 F=mrω2, 这无数个离心力组成一个惯性力系作用在轴承上,形成转子对轴承的动压力,其大小则决定于转子质量的分布情况。如果转子的质量对转轴对称分布,则动压力为零,即各质量的离心力互相平衡。否则将产生动压力,尤其在高速旋转时动压力是很大的。因此,对旋转体,特别是高速旋转体进行动平衡校正是必须的。

近年来,许多机械制造业都在被迫接受着残酷的市场竞争,特别是 WTO 的加入,简直是内忧外患。价格战、技术战一场接着一场,使得众多企业身心疲累,怨声载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产品质量成为致胜的有力武器,而动平衡校正则是产品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平衡机是一种检测旋转体动平衡的检测设备。从结构上讲,主要是由机械振动系统、驱动系统和电气测量系统等三大部件组成。 机械振动系统主要功能是支承转子,并允许转子在旋转时产生有规则的振动。振动的物理量经传感器检测后转换成电信号送入测量系统进行处理。 平衡机的种类很多,就其机械振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分类,目前所见的不外乎两大类:硬支承平衡机和软支承平衡机。硬支承平衡机是指平衡转速远低于参振系统共振频率的平衡机。而软支承平衡机则是平衡转速远大于参振系统共振频率的平衡机。简单来说,硬支承平衡机的机械振动系统刚度大,外力不能使其自由摆动。软支承平衡机的机械振动系统刚度小,一般来说,外力可以使其自由摆动。以下是软、硬支承平衡机的性能比较:

减速器传动轴加工工艺分析

减速器传动轴加工工艺分析 减速器主动轴齿轮传统加工工艺分析报告单姓名工号组别 主动齿轮轴、圆柱齿轮工艺课程名称任务编号 SK-CL-0402 分析 撰写目的了解主动齿轮轴、圆柱齿轮传统加工工艺 附图(要求:用铅笔按比例绘制,图纸工整、清晰) 主动齿轮轴如下图: 一、零件图样分析 上图所示为减速器的传动轴。它属于台阶轴类零件,由齿轮、圆柱面、圆锥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转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根据工作性能与条件,该传动轴图样规定了主要轴颈,12?0.0055两处、外 圆,10、轴肩,14两处有较高的尺寸、位置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并有热处理要求。这些技术要求必须在加工中给予保证。因此,该传动轴的关键工序是两处轴颈,12?0.005。 二、毛坯选择

该传动轴材料为45钢,因其属于一般传动轴,故选45钢可满足其要求。本例传动轴属于中、小传动轴,并且各外圆直径尺寸相差不大,故选择,35mm的热轧圆钢作毛坯。 三、选定设备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定数控车床为CK6140;根据机床说明书,其数控系统为FANUC,加工齿轮需用通用的滚齿机。四、确定表面加工方法传动轴大都是回转表面,主要采用车削与外圆磨削成形。由于该传动轴的主要表面,12?0.005的公差等级(IT6)较高,表面粗糙度Ra值(Ra=0.8 um)较小,故车削后还需磨削。外表面加工方案可为:粗车—半精车—磨削五、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精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该传动轴的几个主要配合表面,12?0.005、,10及轴肩,14面对基准轴线A-B均有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的要求,它又是实心轴,所以应选择坯件轴线和外圆为定位基准。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加紧,以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 粗基准采用热轨圆钢的毛坯外圆,先加工一个端面,车出一端外圆;然后以已车过的外圆作为精基准,车另一端面。注意齿轮需用滚齿机加工,故车齿轮外圆至尺寸要求,30mm。 六、划分阶段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其粗、精加工应分开,以保证零件的质量。该传动轴加工划分为三个阶段:粗车(粗车外圆),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阶和及次要表面等),粗、精磨(粗、精磨各处外圆)。各阶段划分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七、热处理工艺安排 轴的热处理要根据其材料和使用要求确定。对于传动轴,正火、调质和表面淬火用得较多。该轴要求调质处理,并安排在粗车各外圆之后,半精车各外圆之前。

传动轴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

轴工艺过程卡 第三小组 班级:机制16-1班 组长:彭志伟 成员:彭志伟明健伟邓佳辉邓尧刘磊刘含新 时间:2017.9.29 - 2017.10.10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产品名称传动轴零件名称 材料牌 号45钢毛坯外形尺寸 199.3m m× ?55.4mm 每件毛坯可制件数 1 每台 件数 1 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间附图设备工艺装备 加工示意图 1 下料Φ55.4mm x 199.3mm,45钢金工 2 铣端面右铣端面3.3mm,钻中心孔; 金工C6140 90°外圆车刀、游标卡尺、顶 尖、中心钻 3 粗车 车φ55.4mm→φ43.8mm; 车Φ43.8mm→φ41.8mm; 车φ41.8mm→φ37.8mm; 车φ37.8mm→φ31.8mm 金工C6140 90°外圆车刀、游标卡尺、顶 尖 4 半精车 车φ43.8mm→φ42.4mm; 车φ41.8mm→φ40.4mm; 车φ37.8mm→φ36.4mm; 车φ31.8mm→φ30.4mm 金工C6140 90°外圆车刀、游标卡尺、顶 尖 粗车调头,车φ55.4mm→φ53.4mm; 车φ45.8mm→φ41.8mm 金工C6140 90°外圆车刀、游标卡尺、顶 尖 半精车车φ41.8mm→φ40.4mm; 车φ53.4mm→φ52mm 金工C6140 90°外圆车刀、游标卡尺、顶 尖 8 倒角倒两端及φ52mm上左端的角1.5x45°,其余圆 角使用滚压方法倒角 金工C6140 45°左偏刀、顶尖 铣键槽沟槽2x0.3mm 金工X6132 直柄键槽铣刀、游标卡尺热处理正火金工 粗磨磨φ42.4mm→φ42.15mm; 磨φ40.4mm→φ40.15mm; 磨φ36.4mm→φ36.15mm; 磨φ30.4mm→φ30.15mm 金工M1432 砂轮、顶尖、千分尺 精磨磨Φ42.15mm→φ42mm; 磨Φ40.15mm→φ40mm; 磨φ36.15mm→φ36mm; 磨φ30.15mm→φ30mm 金工M1432 砂轮、顶尖、千分尺 11 热处理调质处理,硬度为217-225HBS金工

减速器传动轴加工工艺

减速器传动轴加工工艺

————————————————————————————————作者: ————————————————————————————————日期: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题目减速器传动轴加工工艺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指导教师职称 年月日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设计通过对数控加工的工艺特点、加工零件工艺性等进行分析,选择了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特点,将本传动轴的加工成本最大限度的降低。设计说明书以数控车床车削轴类零件为例,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优化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编写加工零件的工序。 【关键词】:减速器传动轴加工工艺工艺路线尺寸链换算 【abstract 】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umerical contr ol technology in the enterprise play a more and mo re important role. This design based on nc machiningtech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cessing partsmanufacturability etc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select the correct processing method, design reasonable processing process, give full play to thenc machiningof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 ost characteristics, the drive shaft processing cost red uced to the maximum. Thedesignspecificationto numerical control lathe turning axialparts as an example, according tothe processed workpiece mat

传动轴轴的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工程实践报告 姓名:高武梁 专业班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1005 学号: 35 机械工程系 2012年5月10日

绪论 所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生产规模的大小、工艺水平的高低以及解决各种工艺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都要通过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体现。因此,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非常严肃的工作。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在保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前提下,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制订工艺规程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 2、经济上的合理性3、有良的劳动条件,避免环境污染 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通过传动轴零件图的分析,确定 了该零件的毛坯材料及尺寸规格;通过对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确定了该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编写了详细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 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关键字:传动轴、零件、刚度、强度、表面法兰

ABSTRACT The so-called mechanical processing procedure, it is to point to provisions products or components in machining technology process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process documents. The size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level and process problems to solve all the methods and mean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to reflect. Therefore,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design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very serious work. Make the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principle is: in certain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e quantity and the guarantee production progress,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 Develop technical proces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three problems: 1, technical advanced 2, economic rationality 3, have goo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avoid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is mechanical processing procedure of transmission shaft par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raph, determine the components of the blank material and siz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of parts processing, to determine the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route, write detailed machining process documents: process card and process card. Key word: drive shaft, parts, stiffness, strength, surface flange

动平衡实验.doc

实验八 零件设计专项能力训练 ——回转件的动平衡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运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及转子动平衡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用动平衡机测定回转件动平衡的实验方法。 二、设备和工具 简易动平衡试验机、药架天平。 三、原理和方法 T ?、 ? 内,回转半径分别为r o ?、r o ?的两个不平 G o ?、G o ?所产生,如图8-1所示。因 进行动平衡试验时,只需对G o ?、G o ?进 简易动平衡试验机可以分别测出上述 平衡重径积G o ?r o ?和 o ?r o ?的大小和方位,使回转件达到动平 图8-2是简易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图。 图8-1 图8-2 如图所示,框架1经弹簧2与固定的底座3相联,它只能绕OX 轴线摆动,构成一个振动系统。框架上装有主轴4,由固定在底座上的电动机14通过带和带轮12驱动。主轴4上装有螺旋齿轮6,它与齿轮5齿数相等,并相互啮合,齿轮6可以沿主轴4移动。移动的距离和齿轮的轴向宽度相等,比齿轮5的节圆圆周要大,因此调节手轮18,使齿轮6从左端位置移到右端位置时,齿轮5及和它固定的轴9可以回转一周以上,借此调节φc ,φc 的大小由指针15指示。圆盘7固定在轴9上,通过调节手轮17可以使圆盘8沿轴向9上下移动,以调节两圆盘间的距离l c ,l c 由指针16指示。7、8两圆盘大小、重量完全相等,上面分别

装有一重量为G c的重块,其重心都与轴线相距r c,但相位差180°。 被平衡的回转件10架于两个滚动支承13上,通过挠性联轴器11由主轴4带动,因此回转件10与圆盘7、8转速相等,当选取T?和T?为平衡校正面后,回转件10的不平衡就可以看作平面T?和T?内向径为r o?和r o?的不平衡重量G o?和G o?所产生。平衡时可先令摆架的振摆轴线OX处于平面T?内(如图8-2所示)。当回转构件转动时,不平衡重量G o?的离心力P o?对轴线OX的力矩为零,不影响框架的振动,仅有G o?的离心力P o?对轴线OX形成的力矩M o,使框架发生振动,其大小为 M o=P o??l?cosφ 这个力矩使整个框架产生振动。 为了测出T?面上的不平衡重量大小和相位,加上一个补偿重径积G c r c,使产生一个补偿力矩,即在圆盘7和8上各装上一个平衡重量G c。当电机工作时,带动主轴4并带动齿轮5、6,因而圆盘7、8也旋转,这时G c的离心力P c,就构成一个力偶矩M c,它也影响到框架绕OX轴的振摆,其大小为 M c=P c?l c?cosφc 框架振动的合力矩为 M=M o=M c=P o??l?cosφ-P c?l c?cosφc 如果合力为零,则框架静止不动。此时 M=P o??l?cosφ-P c?l c?cosφc=0 满足上式条件为 G o?r o?=G c r c?l c/l(1) φo=φc(2)在平衡机的补偿装置中G c、r c是已知的,试件的两平衡平面是预先选定的,因而两平衡平面间的距离l也是一定的,因此(1)式可以写成 G o?r o?=A?l c(3)其中A=G c?r c/l 为便于观察和提高测量精度,在框架上装有重块19,移动19,可改变整个振动系统的自振频率,使框架接近共振,即振幅放大。 通过调节手轮17和18,使框架静止不动,读出l c和φc的数值,由公式(3)即可计算出不平衡重量G o?的大小为 G o?=A?l c?r o? 其相位可以这样确定,停车后,使指针15转到图8-2所示与OX轴垂直的虚线位置,此时G o?的位置就在平面T?内回转中心的铅直上方。 测量另一个平衡平面T?上的不平衡重径积,只需将试件调头,使平面T?通过OX轴,测量方法与上述相同。 四、实验步骤 1.在被平衡试件上机以前,先开动电机,调节手轮18,使圆盘8与7的重块G c产生的离心力在一直线上,这时力矩M c=0,从主轴下的指针可看出框架是静止状态,此时标尺16所示的读数为l c的零点位置。 2.装上试件,试件的一端联轴节应与带轮接好,以免开动电机时发生冲击。 3.移动重块19以改变框架的自振频率,使框架接近共振状态,这时框架振幅放大,以提高平衡精度,调共振后锁紧。 4.先调节手轮17,即加一定的补偿力矩(将圆盘7、8分开一定距离),然后调节手轮18,即移动齿轮6,使齿轮5与圆盘7、8得到附加转动,当调节到框架振动的振幅最小时不平衡重量相位已找到。然后再调节手轮18,即调节l c,使框架最后振动消除,振动系统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标准分析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图6—34为减速箱传动轴工作图样。表6—13为该轴加工工艺过程。生产批量为小批生产。材料为45热轧圆钢。零件需调质。

(一)结构及技术条件分析 该轴为没有中心通孔的多阶梯轴。根据该零件工作图,其轴颈M、N,外圆

P,Q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并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该轴有调质热处理要求。 (二)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确定主要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传动轴大多是回转表面,主要是采用车削和外圆磨削。由于该轴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较高(IT6),表面粗糙度值较小(Ra0.8μm),最终加工应采用磨削。其加工方案可参考表3-14。 2.划分加工阶段 该轴加工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肩和修研中心孔等),粗精磨各处外圆。各加工阶段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3.选择定位基准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面,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螺纹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但下列情况不能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 (1)粗加工外圆时,为提高工件刚度,则采用轴外圆表面为定位基面,或以外圆和中心孔同作定位基面,即一夹一顶。 (2)当轴为通孔零件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面的中心孔因钻出通

孔而消失。为了在通孔加工后还能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工艺上常采用三种方法。 ①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o内锥面来代替中心孔; ②当轴有圆柱孔时,可采用图 6—35a所示的锥堵,取1∶500锥度; 当轴孔锥度较小时,取锥堵锥度与工件 两端定位孔锥度相同; ③当轴通孔的锥度较大时,可采 用带锥堵的心轴,简称锥堵心轴,如图 6—35b所示。 使用锥堵或锥堵心轴时应注意,一 般中途不得更换或拆卸,直到精加工完 各处加工面,不再使用中心孔时方能拆 卸。 4.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该轴需进行调质处理。它应放在粗 加工后,半精加工前进行。如采用锻件 毛坯,必须首先安排退火或正火处理。 该轴毛坯为热轧钢,可不必进行正火处 理。 5.加工顺序安排 除了应遵循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 则,如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等,还应注

《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pdf

技术讲课教案 主讲人:范经伟 技术职称(或技能等级):高级工所在岗位:锅炉辅机点检员 讲课时间: 2011年 06月24日

培训题目:《转子动平衡——原理、方法和标准》 培训目的: 多种原因会引起转子某种程度的不平衡问题,分布在转子上的所有不平衡矢量的和可以认为是集中在“重点”上的一个矢量,动平衡就是确定不平衡转子重点的位置和大小的一门技术,然后在其相对应的位置处移去或添加一个相同大小的配重。 内容摘要: 动平衡前要确认的条件: 1.振动必须是因为动不平衡引起。并且要确认动不平衡力占 振动的主导。 2.转子可以启动和停止。 3.在转子上可以添加可去除重量。 培训教案: 第一章不平衡问题种类 为了以最少的启停次数,获得最佳的平衡效果,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动不平衡问题的类型(静不平衡、力偶不平衡、 动不平衡),而且还要知道转子的宽径比及转速决定了采 用单平面、双平面还是多平面进行动平衡操作。同时也要认识到转子是挠性的还是刚性的。

刚性转子与挠性转子 对于刚性转子,任何类型的不平衡问题都可以通过 任选的二个平面得以平衡。 对于挠性转子,当在一个转速下平衡好后,在另一 个转速下又会出现不平衡问题。当一个挠性转子首 先在低于它的70%第一监界转速下,在它的两端平 面内加配重平衡好后,这两个加好的配重将补偿掉 分布在整个转子上的不平衡质量,如果把这个转子 的转速提高到它的第一临界转速的70%以上,这个 转子由于位于转子中心处的不平衡质量所产生的离 心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如图10所示。由于转子的弯曲或变形,转子的重心会偏离转动中心线,而 产生新的不平衡问题,此时在新的转速下又有必要 在转子两端的平衡面内重新进行动平衡工作,而以 后当转子转速降下来后转子又会进入到不平衡状 态。为了能在一定的转速范围内,确保转子都能处 在平衡的工作状态下,唯一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多平 面平衡法。 挠性转子平衡种类 1.如果转子只是在一个工作转速下运转,小量的变 形不会产生过快的磨损或影响产品的质量,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