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教学大纲(八年制)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儿科学教学大纲.doc

【临床医学】儿科学教学大纲.doc

《儿科学》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程。

基本内容: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新生儿、小儿营养性疾病、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婴儿腹泻与液体疗法、小儿心血管疾病、小儿泌尿系统疾病、小儿血液系统疾病、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小儿内分泌系统疾病、川崎病、过敏性紫瘢、小儿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遗传性疾病、小儿免疫缺陷性疾病、小儿类风湿病等。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本大纲具体要求,掌握小儿各系统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熟悉各系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制等。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临床示教见习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用书:宁寿葆主编《儿科学》第2版参考教材: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Nelson's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6th.ed.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绪论(学时数:1)目的要求1.熟悉儿科的特点。

2.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特点。

主要内容1.一般介绍儿科的范围和任务。

2.重点讲解儿科的特点,分基础与临床讲述。

前者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及免疫方面,后者包括诊断、治疗、预后与预防等方面。

3.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青春期)。

第二章小儿生长发育(学时数:1)目的要求1.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在实际工作中意义。

2.了解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3.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包括测量方法,正常值,计算方法等)。

主要内容1.…般介绍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包括各系统的发育规律)及其在实际工作中意义。

2.一般介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内因与外因)。

3.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包括:(1)体重: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2岁前后增长规律,计算公式,测量方法和影响体重增长的因索。

C2)身长:出生身长,2岁前后增长规律,计算公式,影响身长增长的因素,测量方法,上下部量的意义及年龄特点。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儿科学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学时:___学时课程学分:___学分二、课程性质与目标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春期儿童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培养学生对儿科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儿科医疗工作或相关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介绍儿科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范围,强调儿科学在保障儿童健康方面的重要性和任务。

2、儿童年龄分期详细讲解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特点和保健重点。

(二)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规律阐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连续性和阶段性、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顺序性等。

2、体格生长(1)体格生长指标介绍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指标的测量方法、正常范围和生长曲线的应用。

(2)体格生长评价讲解如何运用体格生长指标进行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包括生长水平、生长速度和匀称度的评估。

3、神经心理发育(1)神经系统发育简述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和特点,包括大脑皮质的发育、神经反射的形成和演变。

(2)心理行为发育介绍儿童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心理行为发育的里程碑和评估方法。

(三)儿童保健1、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分别阐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保健要点,包括营养、预防接种、疾病筛查等。

2、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讲解儿童营养指导、体格锻炼、早期教育、定期健康检查等保健措施的实施方法和意义。

(四)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1、儿童营养基础(1)能量与营养素需求介绍儿童对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特点。

(2)食物的营养成分讲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为儿童合理膳食提供依据。

2、婴儿喂养(1)母乳喂养强调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母乳的成分、哺乳技巧和常见问题的处理。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反映儿童生长的快慢,包括身高、体重等 指标的年增长速度。
儿童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生长速度加快的时 期,如婴儿期和青春期。
生长发育评估方法
体格测量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 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
发育筛查
诊断性评估
针对疑似存在发育障碍的儿童,进行 全面的医学检查和评估,包括病史采 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 检查等。
运用标准化的发育筛查工具,对儿童 的运动、语言、认知、社会情感等方 面进行初步评估。
异常生长发育识别与处理
生长迟缓
儿童身高、体重等指标低于同龄 同性别儿童正常范围的现象,需 进一步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
预措施。
肥胖
儿童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正 常范围的现象,需通过饮食调整
、增加运动等方式进行干预。
混合喂养
探讨混合喂养的适用情况 、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幼儿膳食指南及营养搭配
均衡膳食
阐述幼儿期均衡膳食的重 要性,提供各类食物的建 议摄入量和搭配原则。
营养需求
分析幼儿期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 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及 来源。
膳食计划
指导家长如何为幼儿制定 一周的膳食计划,确保食 物多样化和营养全面。
肾病综合征
重点讲解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包括控制感 染、利尿消肿、降压等对症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
05
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
心理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阶段性
01
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
学龄期和青春期等,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遗传因素
家校合作建议
加强家校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形 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儿科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儿童疾病,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2、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方法。

3、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能够制定合理的儿童保健计划。

4、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儿童生长发育:包括儿童各年龄段的生长发育特点、生长指标的测量和评估方法等。

2、儿童疾病诊断和治疗:包括儿童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等。

3、儿童保健计划:包括儿童各年龄段的保健重点、疫苗接种和定期体检等。

4、儿科学前沿知识:包括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儿童营养与饮食、环境与儿童健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采用多媒体课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参加医院儿科实习,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儿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70%。

儿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儿科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主要研究儿童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诊断、治疗和预防儿童疾病,并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二、课程目标1、掌握儿科学的基本概念、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供运动康复及康复治疗学专业使用)锦州医科大学·教务处二○一九年一月《儿科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运动康复和康复治疗学专业总学时:18学时理论学时:10学时实践学时: 8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儿科学是运动康复和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胎儿至青少年时期小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儿童预防保健措施及儿科常见病的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案,掌握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检查步骤及鉴别诊断,掌握危急重症的抢救程序和方法,了解儿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纵向衔接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横向与康复评定学、运动训练学、作业治疗学、神经康复学、传统康复治疗学、康复技能强化训练等课程相互为用。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学科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特点及母乳喂养优点,掌握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熟悉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病理生理,使学生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成为符合卫生部要求的合格医学生。

四、学时分配(理论)五、课程考核本课程针对运动康复和康复治疗学专业为考查课程,成绩考核采取开卷考试方式,总分100分。

分为两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各项任务的考核比例为:(一)课堂出勤占本课程考核成绩的10%。

(二)随堂阶段性理论测验占本课程考核成绩的30%。

(三)见习成绩考核随堂测验,占本课程考核成绩的30%。

(四)终结性开卷理论考核占本课程考核成绩的30%。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一)教科书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儿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二)参考书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七、教学内容(理论)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一般介绍儿科的范围和任务。

2、重点讲解儿科的特点,分基础与临床讲述。

前者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及免疫方面,后者包括诊断、治疗、预后与预防等方面。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儿科学》理论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

熟悉:1. 儿科学的特点。

了解:1.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重点]1.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2. 儿科学的特点。

[难点]1. 儿科学的特点。

[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儿科学的特点知识点。

2.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知识点。

3.一般讲解:儿科学的范围及任务知识点。

第二章生长发育[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

熟悉:1.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2. 小儿体格生长障碍及心理行为异常。

了解:1.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重点]1. 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难点]1.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

[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体重的增长知识点,身材的增长知识点,体围的增长知识点骨骼:包括头颅骨、脊柱、长骨知识点,牙齿知识点。

2.重点讲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知识点,体格生长评价知识点,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知识点。

3.一般讲解:介绍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知识点,小儿生殖系统发育知识点,小儿心理行为异常知识点。

第三章儿童保健[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的原则;2.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熟悉:1. 预防接种可能引起的一些反应。

了解:1.小儿保健组织结构;2.托幼机构管理及保健的具体措施。

[重点]1.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的原则;2.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难点]1.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的原则;2.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 详细讲解:小儿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知识点。

2.重点讲解: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知识点,熟悉预防接种可能引起的一些反应知识点。

3. 一般讲解:介绍儿童保健组织机构(城乡保健网的组织)知识点,介绍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及托幼机构管理知识点。

《儿科学》教学大纲

《儿科学》教学大纲
能够说明 ①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后遗症。 ② 新生儿窒息的治疗。
能够概述 ①新生儿窒息的概念。 ②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
能够理解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本病的临床表现、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复苏后可能发
生的各种并发症(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及后遗症。 2. 重点讲解本病的治疗:介绍呼吸管理及监护。
能力培养目标:旨在通过教师教授和学生实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 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注意与其他临床 专业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同时介绍本学科新进展,使学生提高儿科学 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强调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通过混合式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专业外语 的学习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和能力基础。
盛京医院 1 号楼 A 座 20 楼 盛京医院 1 号楼 A 座 20 楼
tengx@ yuzl@ yaol@
盛京医院 1 号楼 A 座 21 楼 盛京医院滑翔 2 号楼 2 楼 盛京医院滑翔 2 号楼 5 楼
盛京医院滑翔 2 号楼 6 楼
zhangjm@ 盛京医院 1 号楼 A 座 19 楼xingyl@sj-hos源自 盛京医院 1 号楼 A 座 19 楼
唐莹 张波 佟雅洁 单丽沈 相云 滕旭 俞志凌 姚丽 张丹 许玲芬 王欢 赵继顺 王忻 陈丹 由凯 赵成广 李淼 杨凤华 陈睿 杜悦 于雪馨 侯阿娜 黄万杰 石永言 刘璐 杨男 迟昨非 李爽 吴琼 赵亚茹 郗春艳 赵云静 华天懿
chend1@ youk@
盛京医院滑翔 2 号楼 6 楼 盛京医院滑翔 2 号楼 5 楼
zcgwe@
盛京医院 1 号楼 A 座 21 楼

《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大纲(八年制)

《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大纲(八年制)

《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大纲(八年制)前言一、见习的目的、任务临床见习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临床医学生从书本知识转向临床实践的桥梁,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逻辑思维和临床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阶段。

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临床实习及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见习的基本要求1、掌握(1)生长发育规律(2)各系统常见病的症状体征2、熟悉(1)小儿体格检查的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2)儿科病例书写特点(3)病例分析方法,培养临床思辩能力3、了解(1)各系统常见病的辅助检查(2)儿童常用诊疗技术(3)儿童常用诊疗设备的功能和应用见习时数分配儿科病史和体格检查[目的要求]一、掌握1、儿科病史的特点。

2、儿科大病史书写的内容及注意事项。

3、儿科新生儿大病史的书写特点和书写内容。

4、儿科体格检查的特点与内容及临床意义。

二、熟悉儿科病程录、转科录及出院小结等常规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与内容。

[带教内容]一、介绍儿科病史缮写规范、内容、特点与要求。

二、今后在临床带教中分析现有病史的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大病史要求的理解和认识。

三、结合具体病人示教完整的儿童体格检查,实际了解儿科体格检查中一定特点、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课时安排] 3学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和小儿营养与喂养[目的要求]一、掌握1、小儿生长发育监测指标的测量和方法与正常值。

2、计划免疫疗程。

3、小儿营养不良的分度。

4、母乳喂养的优点、辅食添加原则。

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带教内容]1、复习巩固小儿生长发育监测指标的测量和方法与正常值。

2、复习巩固儿童生长发育规律,母乳喂养的优点、辅食添加原则,免疫程序。

3、观看小儿生长发育原版录像,加深理解和掌握。

4、参观儿童保健门诊,实际掌握常用的测量指标及具体测量方法。

[课时安排] 3学时新生儿总论及新生儿疾病(呼吸困难、黄疸、败血症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目的要求]一、掌握1、新生儿分类各种新生儿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学》教学大纲(八年制)一、课程简介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

它的服务对象是体格和智能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的小儿,其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而且具有动态的特点。

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疾病防治水平,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儿科学的范围:凡是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科学的范围。

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预防儿科学、发育儿科学和临床儿科学即儿科诊疗学。

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因此儿科学又发展形成了以年龄划分为特征的新专业,如围产医学、新生儿学以及青春期医学等。

除了在专业上愈分愈细、愈来愈深入以外,实践证明儿童的许多健康问题还需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护理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等学科密切合作才能得以解决,因此,今后多学科的协作势在必行。

此外要实现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的目的,普及科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一环。

儿科学的研究和服务对象是小儿。

整个小儿阶段一直是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年龄愈小与成人的差别愈大,绝非成人的缩影。

因其在解剖、生理生化、病理、免疫、营养代谢、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方法、预后判断及预防方面均有其特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各个年龄期小儿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

Pediatrics is a study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 branch of medical science dealing wit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s diseas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ts most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lies in the fact that it deals 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comprising all those changes in size and form and in complexity of function that makes up growing, which are all different from adults.Pediatricians’ task is to constantly explore the theory of pediatrics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 through practice so as to improve disease control and treatment, decrease children'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caused by diseases, strengthen children’s physical constitution, and protect children’s well-be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all-arou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eople.The scope of pediatrics covers anything related to children's health and hygiene ranging from birth to adolescence and can be divided into prophylactic pediatrics,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and clinical pediatrics in accordance with its working focus.It is also classified into perinatal medicine, neonatology and adolescence medicine through age, according to some phras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Pediatrics is indepthly classified, apart from which practice also proves that many children's health problems can not be solved without the intensive cooperation with sociology, psychology, nursing, epidemiology and medical statistics;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s indispensable in this coming era. And efforts should also be made to publicize science to secure and improv e children’s health.Physicians dealing with children must be aware that pediatrics encompasses a fascinating and almost endless variation in anatomy, physiology, pathology, immun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category of diseas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treatment, prognosis and disease prevention that distinguishes it from other specialties. Thes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ults have been summed up in the statement, ‘Children should not simply be compared to miniatures of adults.’ So it is impor tant to comprehend the features of the child in different ages. This syllabus of pediatrics is designed for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gram for clinical medicine.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儿科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外语原版教科书学习相关的专业词汇。

按要求程度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

三、教学方法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通过课堂讲授、CBL(以案例为基础学习)、PBL(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临床见习等多种方式,既要从书本上学习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又要通过图片、基础结合临床,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育对所学基本知识,在系统内和系统之间联系的结合部、基础与临床联系的结合部以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结合部,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建议教材:1.《儿科学》第7版,沈晓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2.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儿科学》第1版陈树宝主编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中国科学院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规划教材,供临床、基础、预防、口腔、药学、检验、护理等专业使用。

五、参考书目:1.孙锟主编,小儿内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CURRENT PEDIATRIC,Diagnosis & Treatment, LANGE,seventeenth edition,William W. Hay,Jr. Myron J.Levin Judith M. Sondheimer Robin R.Deterting3.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seventeenth edition4.沈晓明主译,尼尔森儿科学第17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5.胡亚美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七、本大纲的编写基础和适用对象及考核方法本大纲是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的,供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考核方法:统考70%,是平时成绩占30%,包括见习成绩20%,PBL 10%。

八、学时分配儿科学课程总学时78学时,包括39学时理论课,27学时临床见习,12学时PBL。

每绪论[目的要求]一、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二、了解儿科学的范围及特点。

[教学时数] 讲课:1学时[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儿科学的范围、任务。

二、从基础、临床医学方面简述儿科学的特点。

三、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预习要求]一、了解儿科学研究的范围和儿科学基础、临床医学的特点。

二、有关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的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目的要求]一、掌握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及其评价。

二、熟悉小儿神经精神及心理发育过程。

三、了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时数] 讲课:1.5学时[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重点讲解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常用指标、正常值、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

㈠体重: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下降,2岁前后增长规律,计算公式。

㈡身长:出生身长,2岁前后增长规律,计算公式,上下部量。

㈢体围:包括胸、头和上臂围的发育、正常值。

㈣骨骼;包括颅骨、脊柱、骨化中心的发育。

㈤牙齿:出牙时间、顺序。

三、重点讲解小儿神经和心理行为发育规律,着重讲述运动功能、语言思维和神经反射、心理行为的发育过程。

[预习要求]一、了解生长发育的特点。

二、了解体格发育的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三、有关小儿神经及心理行为发育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