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一、民间美术的概念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
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
民间美术种类很多,包括年画、剪纸、蜡染、刺绣、编织、泥塑、面塑、风筝、皮影戏、脸谱、竹刻等。
民间美术的特点有:1、创造者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2、目的是满足群众生活、生产劳动的需要,兼顾审美和精神生活的需要;3、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等;4、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与风土人情。
民间美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干。
二、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一)剪纸剪纸是流传于民间的,以薄纸为材料,以剪刻为主要造型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
剪纸是民间美术中最普遍、与人们的生活最密切、内容也最丰富的门类。
2009年,中国剪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艺术在早期是作为装饰物出现的。
《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古代玉器,常作为封地的符信)赐其弟的故事。
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
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剪纸的用途有四类:张贴、摆衬、刺绣底样、印染。
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
彩色剪纸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白纸上进行染色,即点染剪纸;一种是通过套、衬、分、拼等手段,将两种或多种色纸剪叠在同一画面上,如套色剪纸、衬色剪纸、分色剪纸、拼色剪纸等。
剪纸的艺术特色是:题材广泛,制作简便,构图富于变化,造型洗练,色彩明快,形式优美,具有强烈的装饰感。
一幅优秀的剪纸作品需具备以下特点:刀味与纸感、玲珑剔透、强调装饰、变形夸张。
剪纸的装饰纹样是许多民间艺人在长期的剪纸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于表现特定事物、美化事物的装饰纹样。
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漩涡纹、云纹、柳叶纹等。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六个最基本的特征。
1、它的创造者是中华民族大众群体。
2、它是为包括生产劳动、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风俗、信仰禁忌和艺术生活在内的自身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
3、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
因此,愈是具有广泛群体性的民间美术门类,愈是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如与群体衣食住行和民俗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面花、剪纸、服饰、刺绣、染织、傩仪傩舞傩面具、民间绘画、年画、皮影、木偶、玩具、风筝、纸扎与灯艺、民间社戏脸谱、民间棋类拼板、民间陶瓷、民间雕刻和民居建筑、车船装饰和生活用具等。
4、它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之一。
中国民间美术诞生于中国原始社会,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反映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因此它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延续性。
5、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地域文化特征。
6、艺术创造所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随手可得、就地取材的,具有农村自然经济的地域性特征。
总之,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民族美术中群众性最广泛、与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地域最广阔、民族地域特征最鲜明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
它蕴涵着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的长达七八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文化遗存直到近现代的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像考古发掘中区分文化层一样,甚至在一件作品中都可以区分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积淀,因此可以说它是一部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馆。
民间美术品——竹编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
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
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
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常用的有:1、编织,即用竹丝、篾片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2、车花,将竹节车成一定形状和装饰;3、拼花,利用竹的表面或断面,拼成花型或器皿;4、穿珠,是将竹节制成小段进行穿结;5、翻簧,利用竹簧加工制成各种器皿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非遗文化 中国民间美术介绍

美/在/民/间/永/不/朽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de,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 动为目de,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de美术
第 三 部 分 民间美术之年画
年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de画种.它是我 国民间过年时张贴de一种民间画类,用以除旧岁,迎新春,以满足纳福 迎祥、万象更新de民俗需要,同时营造节日de喜庆欢乐气氛.
第 二 部 分 民间美术之剪纸
剪纸是我国最普遍、最单纯de民间美术,用于装饰、烘托节日气氛de一种民间
艺术,同时是各种民间美术de基础.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
剪
角或额头做装饰de风尚.后发展成节日中剪成各种花草、动物、人物故事等贴在
纸
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如,结婚时de喜花,春节时de窗花、门笺,还有炕围
随着木板印刷术de兴起,年画de内容 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 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 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 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 们喜庆祈年de美好.山东杨家 埠
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构图完整、饱满、 匀称,造型夸张、粗壮、朴实,线条简练、 流畅,色彩艳丽、火爆、对比强烈,富有 装饰性和浓郁de生活气息.
塑造 塑造艺术主要有泥塑 、瓯塑和面塑三种.
第 六 部 分 民间美术之雕塑
知识拓展 徽州三雕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de黟县、歙
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de婺源县)de区
域内,具有徽派风格de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
艺
.
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de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 盘等工艺雕刻.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de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 很高de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年画、刺绣、风筝、编织、玩具、剪纸等民间美术。
代表及其特点如下:一、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
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画,其他还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
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传统年画以木刻水印为主,追求拙朴的风格与热闹的气氛,因而画的线条单纯、色彩鲜明。
内容有花鸟、胖孩、金鸡、春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等,表达人们祈望丰收的心情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
中国著名的三大“年画之乡”是: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
这些地方所生产的年画深受城乡人民喜爱。
二、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古代称“黹”、“针黹”。
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代表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
此外尚有顾绣,京绣、瓯绣、鲁绣、闽绣、汴绣、汉绣、麻绣和苗绣等,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绣品的用途包括: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民代刺绣种最著名的是顾绣。
三、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
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
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在传统的中国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人民群众 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 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 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是组 成各民族美术传统的重要因素, 为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
种类
1.绘画 (包括版画、年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2.雕塑 (包括彩塑、木雕、砖刻、面塑等)
3.玩具 (包括泥玩具 、布玩具、竹制玩具等) 4.刺绣染织(包括蜡染 、刺绣、挑花等)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video/3756-How-To-Makethe-Paper-Cut-For-Window-Decoration-II
5.服饰(包括民族服装 、绣花荷包、鞋垫等)
6.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7.器皿(包括陶器、瓷器 、木器、玉器等)
8.剪纸(包括窗花、礼花、挂笺等)
9.编织(包括草编 、竹编 、柳条编、棕编等) 10.糕点(包括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等)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的关系
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关系极为密切,如民 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 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戏 具、花灯 、扎纸 、符道神像 、服装饰件 、 龙舟彩船、月饼花模、泥塑等以及少数民 族民俗节日中的服饰、布置等。民间美术 分布于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 的差异又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但它们 都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 另外 ,它们的制 作材 料大都是 普通的木、 布、纸、竹、泥土,但制作技巧高超、构 思巧妙,擅长大胆想象、夸张,且常用人 们熟悉的寓意谐音手法,积极乐观、清新 刚健、淳朴活泼,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 憬与理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探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与分类,把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从民间美术的历史演进中寻绎传统文化的表象遗踪。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难点: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寻绎。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及辅助教学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发言:每个人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直观认识,从学生的直观认识中引出本章第一节课题内容〗第一节民间美术的概念与分类一、民间美术的概念1、在中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自己阶层的文化,即民间文化或民俗文化。
用来表现这种的造型艺术,被称为“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民俗艺术”。
民间美术因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所形成的品种、类别及所用材质等都远远超出了宫廷美术和人文美术的范围,使其内涵也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美术。
即,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人民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密切联系,其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
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
民间美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含着各民族亿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宿愿,反映着他们质朴的审美观念。
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的艺术体现,是民族艺术活着的传统。
二、民间艺术的分类日常生活1、从文义上大体分为三类节日喜庆活动叙事抒情日常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品侧重于个体与家庭生存与生活的满足;节日喜庆活动中的民间美术品侧重于社会群体生活的精神满足;叙事抒情的民间美术侧重于个人观念的表达和寄托,带有更深的艺术感染和更多的意趣。
民俗信仰建筑陈设衣饰穿戴2、从民间美术自身特性上大体归纳为八个方面:生活器用生产劳动环境装饰戏曲表演游艺竞技民俗信仰中的民间美术,是历史上民众层用来表现对神、鬼、祖先信仰与崇拜的艺术。
包括在祭祀活动中的神像、供品、礼仪用具等供奉品。
关于民间美术的资料

关于民间美术的资料民间美术是指中国各个民族长期以来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艺术作品。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在生活、劳动和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活动中不断创造了形式各异的艺术作品,形成了丰富多样、独具特色的民间美术。
这些民间美术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的追求,还记录了历史、展示了风俗习惯,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中国的民间美术起源于上古时期。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生活中创造艺术品。
最早的表现就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动物骨骼上刻划出各种神秘的图形,这些作品被称为“原始绘画”。
这些图形不但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而且表现出一种象形和符号的意义,是人类视觉艺术的起点。
原始绘画最早的表现形式是在陶器上刻画出的图案,后来逐渐演变为在石壁上绘制,比如著名的敦煌壁画。
民间美术可以分为六大类:绘画、雕塑、建筑、陶瓷、纺织和民族服装。
绘画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
其中包括中国传统的扇面绘画、楼板花画、楹联绘画和山水画等。
扇面绘画以其独特风格和精致工艺而闻名,主题包括山水、花鸟、人物等。
楼板花画是指在中国传统建筑的楼板上绘制的彩绘,内容多为吉祥的花卉纹样,形式美观大方。
楹联绘画是指在门楣上绘制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内容包括对联、对仗文、描金字等。
山水画是民间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以表现中国山水景色为主题,多采用写意或写实的手法。
雕塑是中国民间美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木雕、石雕和泥塑等。
木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塑形式之一,可以追溯到史前原始社会。
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常见的题材有仙人、神兽、名人像等。
石雕是中国传统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刀法娴熟、形象逼真而闻名于世。
石雕多见于山寨、城墙和庙宇等建筑上。
泥塑是中国先民创造的一种造型艺术,常见的主题有人物、动物、植物等,形象生动、饱含情感。
民间美术的建筑方面,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其中北京的四合院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以其整齐划一的布局、精细的装饰和独特的建筑特点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间美术

泥 塑 作 品
布 老 虎
布 老 虎
布 老 虎
头 戴 虎 头 帽 的 陕 西 女 娃
5 民间雕塑:
主要有石雕、砖刻、木雕、泥 人、面人、面塑等
栓马石、上马石
炕 头 狮
石 狮 的 雕 刻
砖 刻
木
雕
泥 人 张 作 品
面 人
面 塑
民间美术的特点?
1、具有很强的集体程式性特征
2、带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色
术,是各种民间美术的基础。
剪纸的工具:剪刀、刻刀 剪纸的特点:造型虚实相生,黑白分
明,富于想象,夸张变型,顺乎自然,质 朴清新,拙中见巧,纯真动人,粗旷处大 刀阔斧,细微处行云流水。
剪纸的样式:
窗 花
门 笺
喜 花
↑
↑
↑
墙 花
灯 花
↑
↑
2 年画:春节时农家张贴
木版画,以满足纳福迎祥、 万象更新的民俗需要。
美在民间永不朽
——中国民间美术
一、什么是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于“宫廷美术” 和
“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在现代是相对 职
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是以农民为主的劳 动者的美术。
二、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
1、剪纸 2、年画 3、刺绣 4、玩具 5、民间雕塑
1 剪纸:是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
3、反映者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愿
望、性格特征和审美观念
三、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 么特征?
寓意性 象征性
五 福 捧 寿
连(莲)年有余(鱼)
四、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 术语言
1、与民俗活动密不可分 2、增加民俗活动的色彩和情趣
皮 影
枕头、帐帘及钱包、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特性?
1、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及流行的美术。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 感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2、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并有很强的集体程式性特征,带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地方特色, 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
苏绣
四大刺绣流派 :苏绣 湘绣 粤绣 蜀绣
湘绣
粤绣
蜀绣
民间玩具: • 指民间专供儿童玩耍游戏的器具。早在汉代史料 中 ,便记录了马骑、假面、偶人、泥车、瓦狗 等
玩具。唐宋时,陶瓷玩具已具普及,还出现了 丝绸制作的人形玩具;《东京梦华录》、《都城 纪 胜》、《梦梁录》、《武林旧事》均提及玩具 生产情况;李嵩和苏汉臣《货郎图》中,所绘玩 具 有几十种。玩具按制作方法,可分:捏塑类,如面人、糖人、泥塑、料器等;削刻类,如东木、竹 龙、空竹等;缝缀类,以织物、羽毛、皮毛、纸等为材料,用丝、线、钉、浆糊等缝缀粘连;编织 类,用棕丝、麦秸、竹篾、玉米皮、树皮编织。
• 通过今天的学校我们对民间美术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关注传统,传承发展。
•
谢谢大家
美在民间永不朽 ——郭沫若
木雕
石 雕
• 民间美术的特点 • 1.造型夸张 • 2.色彩艳丽 • 3.富有象征寓意
总结
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中国的民间美术在题材的表现上和图形中多蕴含着寓意,如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 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 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 民族色彩。
风筝
泥玩具
布玩具
活动玩具
民间雕塑
•
雕塑艺术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是造 型艺术的重要门类。它分为雕刻和塑造。雕刻分为玉雕、
石雕、牙雕、木雕、竹雕、微雕、刻砚、煤精雕、冰雕、根雕、砖雕、柳雕、核雕等 。塑造艺术主
要有 泥塑、瓯塑和面塑三种。
泥人 面人
面塑
【知识拓展】
徽州三雕
•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 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 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笔筒、果盘等工艺雕刻。三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也就是说寓意性、象征性是民间美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
互动探究
• 目前,有很多民间艺术由于民俗活动的消退而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已经逐渐脱离了 我们现代生活的需要。
•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 民间美术的成果,充实、滋养了中华民族文化,陶冶影响着民族的性情,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习性。 民间美术是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习俗紧密相联的,其多数是对自身的美化,对生产生活物品的 美化,对生存环境的美化。因而,它有利于社会发展。在今天,了解这一文化形态,发扬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大家都知道哪几种民间美术的分类呢?
[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艺术样式?]
1、剪 纸 2、年 画 3、刺 绣 4、玩 具
5、民间雕塑
风筝 泥 玩具 布 玩具 活动玩具
石雕、砖刻 木雕 泥人、面人 面塑
《
【作品欣赏】
五
福
捧
寿
》
《 吉 庆 有 余 》 《老鼠娶亲》
一、剪纸
剪纸是我国最普遍、最单纯的民间美术,用于装饰、烘托节日气氛的一种民间艺术,同时是各 种民间美术的基础。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或额头做装饰的风尚。后 发展成节日中剪成各种花草、动物、人物故事等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如,结婚时 的喜花,春节时的窗花、门笺,还有顶棚团花、灯花等,用来表达喜庆祝福的意思。
美在民间永不朽
美在民间永不朽
——中国民间美术 • ——中国民间美术
[学习目标] 明确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民间
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学习重点] 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剪纸 年画 刺绣 玩具 民间雕塑)
[学习难点] 如何界定民间美术?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是什么?
喜鹊和梅花的组合是”喜上梅(眉)梢“的意思,石榴代表”多子“,代表了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二、年 画
年画又称木版年画,是一种运用木板彩色套印在纸上的画种,它是我国民间过年时张贴的一 年画种,民又间称画喜类画,用,以是除中旧国岁画,的迎一新种春,,以运满用足木纳板福彩迎色祥套、印万在象纸更上新。的它民是俗我需国要民,间同过时年营时造张节贴日的的一喜种庆民欢间画 类,用以乐除气旧氛岁。,迎新春,以满足纳福迎祥、万象更新的民俗需要,同时营造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 年画最早起源于门神画。自汉朝以前就已经有了。晋代的《荆楚岁时记》记载:“贴画猫鸡户上,悬苇 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与此相关的还有神荼、郁垒缚鬼的传说。到了唐代,门神普遍传 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的形象。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 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 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
大
年
《
画
刘 海
产
戏
地
金 蟾
》
线条粗犷,粗细相间;形象夸张,头大身小;构图饱满,左右对称; 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江 苏 桃 花 坞】
四 大 年 画 产 地
《一团和气》
构图丰富,色调艳丽,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朴实、 稚拙、简练、丰富的民间美术特色,绘制精丽,线条洗练,典雅明 洁。
《男十忙》
表现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戏曲故事等,如:《牛郎织女》、《白蛇传》、《岳飞》、《三国演义》等
民间刺绣:
•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古称“凿”、“钴凿”,又称“针 绣”“扎花”,俗称“绣花”,在民间刺绣运用也很广泛,凡人们衣饰、烟袋、荷包、香包、枕套、 铺布、靠垫、鞋帽、屏风、壁挂等,都用刺绣,在寺庙佛堂的神佛绣像、菩萨龙帐、宝盖光幡以及 戏装等也多用运用。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四大门类以及顾绣、京绣、瓯绣、闽 绣、苗绣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品种。
单色 通常用象征热烈吉祥的大红 纸剪成
剪纸 的形 式
染色 是用白粉纸或宣纸剪出 形象后用颜色点染而成
套色是用不同颜色根据不 同的装饰部位剪制套色而 成
剪纸代表人物—剪花娘子库淑兰
注重采用多种剪贴手段,反映春节吉庆、丰年吉庆、新婚 喜庆等民俗生活内容。作品刀法灵活,技术精湛,融形象、 民谣、故事于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先后在北京、西安等 地展览,有196幅作品被国家民间艺术博物 馆收藏。
库淑兰的创作,已从传统民俗剪纸进入了偏重纯审 美的艺术创造境界。当前,她还未受到商品和名利 干扰,因而其作品达到纯净的真善美境界,十分可 贵,不愧是民间妇女艺术家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 的骄傲。
喜花是民间中布置新房时必不可少的装 饰物。这幅喜花上的双“喜”字周围有 喜鹊、梅花、石榴等,结合民间美术的 语言特点,这幅作品中蕴含了哪些寓意 呢?
年画的题材内容丰富,主要有六神〈天、地、灶、仓、财神及弼马温〉图像,用于敬神活动以祈来年幸 福安康。如: 《赐福生财灶王》
祝福祈祥图,如:《吉庆有余》、 《刘海戏金蟾》等
镇妖辟邪图,如:《门神》《钟馗》
反映世俗风情,教人勤劳善良的,如:《二十四孝》、《男十忙》、《女十忙》、《渔家乐》
《女十忙》
【山 东 杨 家 埠】
四 大 年 画 产 地
线条粗犷而对比有力。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壮、朴 实,线条简练、流畅,色彩艳丽、火爆、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和浓 郁的生活气息。
【天 津 杨 柳 青】
四大 年画 产地
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彩鲜艳,追求细腻工致的绘画效果,人物形象俊 俏传神,色彩协调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