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合集下载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说课稿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说课稿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说课稿《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章的内容。

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生物多样性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从而为后续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数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并探讨其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生物学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对生物的特征、分类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活动。

然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学生可能理解得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引导来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阐明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说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教学难点(1)基因的多样性。

(2)理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有初步的了解。

(2)资料分析法:提供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全解

八年级生物上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全解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知识全解课标要求
知识结构
教法建议
生物多样性是专有名词,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含义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学生可能并不清楚。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法建议
1.课前预习,学会分析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2.走出课堂,回归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并且要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通用6篇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通用6篇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通用6篇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通用6篇通过提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或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选篇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生物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章有限的篇幅里不能详尽地介绍,从学生的认知水和接受能力看也没有必要。

因此为避免加重学生的负担,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上。

【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搜集与调查相关的信息资料,了解现在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以及对环保的重大意义,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从而积极参与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宣传和行动中。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节不能详尽地介绍,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看也没有必要。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2.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的现状。

3.说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学会鉴别、选择、运用与分享信息,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生物,保护生物;宣传科学合理地保护生物的做法;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去营造爱护生物的良好社会氛围。

让学生由“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散为“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环境观”及“形成科学的生活态度”等。

【教学重点】1.了解生物的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2.树立参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意识并能够落实在行动上。

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认识

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认识

自然科学生物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和它们所在的栖息地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功能和提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基本层级,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关键。

地球上存在着数百万种不同的生物物种,每一种都发挥着独特的生态功能。

物种多样性的降低将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增加,对抵御外来入侵物种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弱。

二、基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指种群内个体之间的基因组成的差异性。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适应能力。

基因多样性的维持对物种的适应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基因多样性丧失时,种群内的个体容易受到同样的外界压力的影响,从而面临更高的灭绝风险。

保持基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数量。

生态系统是物种和环境相互作用的集合,包括森林、湖泊、河流、草原等。

每个生态系统都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众多的生态服务,如水资源的调节、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维持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保护动植物个体和种群,更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维护生物多样性可以有效防止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灾难性的生态变化。

此外,生物多样性保护还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包括食物、药物、能源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全球性的责任。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和对策当前,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生物物种和栖息地的破坏和消失,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确保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不受干扰;其次,加强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禁止非法捕捞、乱砍滥伐等破坏性活动;此外,加强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课件】第一节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课件】第一节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D.物种的多样性
3.按照不同的需要将野生岩鸽逐渐培育出信鸽、观赏鸽、肉食的等,由此可以
看出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A )
A.遗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人工选择的多样性
4.物种的多样性实质是( C )
A.栖息地的多样性
B.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物形态的多样性
5.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我国已获有种 世界上已知种类 类
581
4342
1244
8730
376
6300
284
4010
3862
19056
2200-2600 10000-12000
约240
850-940
>30000 >260000
百分比%
13.39 14.25 5.97 7.08 20.3
22 26.7 >10
我国物种多样性的特点:
事例一:
7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我国找 到了他们所需的野生大豆, 并引进到美国,与当地品种 杂交,培育出一大批抗大豆 萎黄病的优良品种。使美国 从大豆进口国一跃成为最大 的大豆出口国。
野生大豆 想一下,我国的这种野生大 豆有什么优点?为什么会具 有这种优点?
事例二: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利用 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 交,培育出来的杂交稻新品 种,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大幅 提高。
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 生物的栖息地 。
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资料一:
呼伦贝尔草原过去有许多狼,危害牛羊,当地的农 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结果,野兔以惊 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 的退化。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提供生态服务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 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 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 持土壤肥力等。
保护环境健康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减少污 染、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保护环境健康,为人类创 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经济价值
1 2
提供物质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纤维、木 材、药材等物质资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 价值和存在价值等多方面的价值。
0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共同的目标,需要采取措施来减缓生物多样性的
丧失,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重要性及应用
维持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如果一个生 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该生态系统的稳 定性和功能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生态系 统崩溃。
农药使用
农药的使用对生物多样性有直接 的影响。农药可以杀死大量的野 生动物和昆虫,破坏生态平衡,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养殖业
养殖业的发展使得一些物种的数 量快速增加,而其他物种的数量 则减少,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工业活动的影响
污染排放
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促进环境监测与评价
生物多样性可以作为环境监测和评价的重要指标 ,通过监测生物多样性变化,可以评估环境质量 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环境保 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02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分 类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群、基因和生态系统的丰 富度和多样性。它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多样性三个层次。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6.2认识生物的多样性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 理念,提醒我们要注重生态建设,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 A.生物结构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当堂小练
2. 菊花是我国广为栽培的观赏性花卉,共有两万多个品种,这充分体现了 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数量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分布在较湿润的的 地区,动植物种类 繁多。有“绿色水 库”之称。
新课讲解
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在干旱地区, 这里年降水量很少 ,缺乏高大的植物 ,动植物种类比森 林生态系统少。
新课讲解
四、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
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 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 且与其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C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物种类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解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 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该自然保护区内的动植物种类十分 丰富,反映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新课讲解
二、基因的多样性 什么是基因?它在什么地方?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存 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新课讲解
基因与生物特征之间的关系怎样?
同一窝的 小狗颜色 不一样是 由什么决 定的?
基因
新课讲解
谈谈你对基因库的理解:
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 数量的个体组成的, 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 是有差别的, 一种生 物全部个体的基因的 总和就是一个基因库 。

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

二、生物种类的多样性1.概念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或物种的丰富度。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表现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现存的生物有多少种,很难确切地统计出来。

但是,据统计,科学家已经鉴别出现存的人类已知的46900多种脊椎动物以及13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

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万个植物物种。

除此之外,地球上还有数以亿计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

目前已知的生物种类就足以说明地球上的生物是极其丰富的,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生物类群,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直接表现。

3.生物种类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一般来说,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复杂,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强。

三、基因的多样性1.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1)生物细胞内具有许多基因生物的各种特征主要是由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控制的。

DNA主要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通常情况下,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 分子。

DNA分子很长,可以分成许多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这些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就是基因。

因此,生物的细胞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决定着生物各种各样的特征。

(2)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不同种生物体内的基因有所不同,即使是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其基因组成也不尽相同,所以说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的各种特征主要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不同决定了生物形态特征的不同,也就决定了生物种类的不同,因此,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反思(八年级上册)
广州市第113中学吴碧云
●知识点:
1.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2、理解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采用的策略:通过分小组讨论,填写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正反两个案例学习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利用多媒体辅助让学生自学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最后通过完成学案归纳三者的关系。

●教学设计
人类自己。

教学反思:
1.学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做成PPT在堂上播放,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再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文90页中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其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

由于网上资源丰富,所以图片的查找并不困难,同时PPT的展示是学生慨叹生物无奇不有,对种类的多样性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数字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

2.学习“基因的多样性”:通过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一正一反两个案例(美国
大豆与中国大豆的故事、动物园的华南虎生下两只眼睛是瞎的小虎),说明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基因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然后,教师再指出基因的多样性包括:种内基因的多样性和种间基因的多样性,进而归纳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由于有两个活生生的案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了。

3.学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于这个内容比较简单,通过电脑播放相关图片,
学生可结合课文内容自学,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4.学习三者的关系:通过学案上的填空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归纳总结。

如果不给题目,学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课题: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广州第89中学梁健彤
1、知识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提问:
(2)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吗?
(2)小蝌蚪找妈妈辛苦吗?为什么?(小蝌蚪与青蛙妈妈样子相差太大)教师:小蝌蚪是怎样发育成青蛙的呢?
导学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一)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回答以下6个问题:
1、青蛙在什么季节生殖?
2、青蛙的求偶方式是什么?
3、青蛙在什么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
4、小蝌蚪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5、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6、小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二)观看视频和动画(检验学生对青蛙生殖和发育的感性认识)
1、雄蛙呜叫(视频);
2、雌雄蛙抱对和产卵(视频);
3、蝌蚪发育成成蛙(视频和动画)
(三)描述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由学生总结归纳(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和产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四)看谁提得问题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加深对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理解。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一)观察几种常见的两动物:蟾蜍、蝾螈、大鲵
知道它们的生活环境,它们辉煌的历史。

(二)目前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
1、你认为目前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少、种类也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是开放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的能力。


通过“青蛙”的提示诱导学生回答:
(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环境的变迁等等。


2、展示目前两栖动物生活环境的资料
(学生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3、出谋献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保护两栖动物我们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总结
1、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说出。

2、让我试试看。

3、课后尝试。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广州第89中学梁健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图片《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提问:
(1)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吗?
(2)小蝌蚪找妈妈辛苦吗?为什么?(小蝌蚪与青蛙妈妈样子相差太大)教师:小蝌蚪是怎样发育成青蛙的呢?
导学
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一)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回答以下6个问题:
1、青蛙在什么季节生殖?
2、青蛙的求偶方式是什么?
2、青蛙在什么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
4、小蝌蚪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5、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6、小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有什么不同?
(二)观看视频和动画(检验学生对青蛙生殖和发育的感性认识)
1、雄蛙呜叫(视频);
2、雌雄蛙抱对和产卵(视频);
3、蝌蚪发育成成蛙(视频和动画)
描述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大致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由学生总结归纳(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和产卵→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四)看谁提得问题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加深对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理解。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一)观察几种常见的两动物:知道它们的生活环境,它们辉煌的历史。

(二)目前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
1、你认为目前两栖动物分布范围较少、种类也较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开放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的能力。


通过“青蛙”的提示诱导学生回答(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环境的变迁等等。


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保护两栖动物我们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