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2018本科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法学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包括法律哲学、法律逻辑、法律史等方面的知识。

3.法律制度构建:培养学生对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创新的理解和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法律制度设计和分析能力。

4.法律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法律问题的研究,包括法律文献资料的查阅、论证和分析等能力。

5.法律伦理与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法律伦理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三、培养模式采用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课程设置上,除了法学专业基础课程外,增设实践性课程,如模拟法庭、合同起草和法律实习等,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上,组织学生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如实习、实训等,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科竞赛上,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法学竞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4.导师制度上,设立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学业成绩上,采用定期考试、课程作业和学术论文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综合素质上,通过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等综合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践能力上,通过实习报告、实践经验总结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六、总结通过以上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模式、评价机制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可进一步提高法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较高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法学人才。

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为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八、毕业与学位授予
1.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2.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优良,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学校相关规定,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
2.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法学思维和法律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我国法律体系,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法律实务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法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法律实务和法学研究工作。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过程考核,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1.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法学学士学位证书。
2.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成绩优良,达到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本培养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未尽事宜,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三)专业核心课
1.法律职业伦理
2.法律逻辑
3.法律文书写作
4.证据法学
5.国际法学
6.知识产权法学
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
1.法律实习
2.毕业论文
五、培养方式与手段
1.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法庭、实习实训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法学素养和实务能力。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法学理论和相关知识、技能,从事法律实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要求
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如下要
三、专业主干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法学学士学位
五、最低毕业学分规定
六、教学进程安排表(每学期开学和结束时间按每学期的校历执行)(09级本科)
符号说明:√入学教育←→理论教学╳考试≡假期△金工实习▽电气电子工艺实习□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军训※个性化教育◆机动
○毕业教育■模拟法庭〓办公自动化实训
七、理论课程安排表
七、理论课程安排表(一)专业:法学
理论课程安排表(二)专业:法学
八、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九、课程设置学时比例
十、有关说明
1、计划中,括号内数据表示可开设课程的学分或学时,括号外数据表示要求修满的学分或学时。

平均周学时计算未包括任选课学时。

2、“形势与政策”课程在第七学期考核。

3、个性化教育:主要安排创业知识指南、求职技巧指南、研究生考试辅导、公务员考试辅导、出国留学等选修课程、实习实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就业取向进行选择。

4、本专业职业资格等级证考试推荐项目:
a.国家司法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院法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4)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文化素质课程文科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含新生研讨课)和一般文化素质教育课。要
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 13 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为限选,至少 8 学分,要求其中必须有
一门基础理工认证课(STEM);一般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录(含基础理工认证课)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2学分
40660913
海商法
3学分
40661751
国际经贸法律实务
1学分
40661293
德国民法概论
3学分
K组(知识产权法组)
40660722
知识产权法研讨与案例分析
2学分
30660102
网络与电子商务法
L 组(实践课组)
2学分
40660523
法律实务
3学分
40661432
法律诊所
2学分
M组(其他课程)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4学分 4学分 3学分 3学分
(3)选修课 14学分
选修课按照课组进行排列。学生在咨询导师和相关任课教师的意见后,可以根据自己的 兴趣和研究方向在某些课组中多选择一些课程。
A 组 (法理学课组)
40661613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中国问题:法律、政治与社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1.通识教育 42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10610193 10610204 1061022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法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法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8)准备攻读国际法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建议在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
70
国际税法、国际商法、人权法学等专业选修课中至少修满 8 个学分。 (9)准备攻读环境与资源法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建议在在中国法律思想史、外国法律思
想史、立法学、部门行政法、法律方法、法律社会学、公司法等课程中至少修满 6 个学分。 2.准备攻读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方向研究生的学生,建议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在哲学、法
法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中国法律案例研究中心、亚太法研究所、犯罪预防研究所、 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法研究所、经济刑法研究所等七个科研机构。中德 法学研究所是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合办的国际性法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实体,联合培养 研究生,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法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 83 人,专任教师 67 人,其中教授 22 人,副教授 26 人,讲师 19 人,行政教辅人员 16 人。博士学位获得者 44 人,其中取得国外著名学术机构博士学位的 7 人。
三、培养目标
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按照宽口径、创新型、高素质要求培养法律通才。一个合格的法 律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二是具备法律专业基本 素质,包括掌握法学学科基本的知识体系,具备法律职业基本的职业道德与基本技能。我院 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培养法治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级法律人才,为 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输送德、智、体全 面发展、掌握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具有人文素养和较高外语能 力、胜任法律实务或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质生源,为法学研究队伍培 养后备力量。其中,综合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法律应用能

法学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本科培养方案

法学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法学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基础、系统法学知识与实务能力,具备较强法治意识、法规意识、法律思维和法制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忠诚于党和人民,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政治敏锐度。

2.学科知识与能力:具备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基本功,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法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3.法律实务能力:具备较高的法条解释和法律适用能力,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具备一定的实务调查与法律文书撰写能力。

4.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备较高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法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5.国际视野与跨文化能力: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法律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和研究。

三、培养内容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政治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2.法学核心课程:包括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等。

3.专业拓展课程:包括知识产权法学、环境法学、国际商法学、人权法学等。

4.实践性教学:包括实习、模拟法庭、法律研究与论文写作等。

四、培养方式和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课堂与课外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法学研究活动。

3.导师制度:建立健全导师制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辅导水平。

4.综合评价:采用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实践教学和科研机会1.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法律实习的机会,锻炼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实务能力。

2.参与研究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参与学术对外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论坛,开阔国际视野,拓宽学术研究领域。

广州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含检察理论研究中心)培养计划(2018年版)

广州大学法学院(律师学院)(含检察理论研究中心)培养计划(2018年版)

目录法学院法学专业 (37)法学专业一、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掌握系统、扎实的法律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执业技能,德法兼修,知识结构合理,视野开阔,身心健康,具有家国情怀,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率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高素质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

法学专业设立“法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以李步云教授的名字命名为“步云班”。

以下简称“步云班”)。

步云班的培养目标:遴选具有法学研究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在完成普通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学术研究能力,为学生未来成长为法学领域的优秀学者奠定基础。

三、专业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法律职业伦理。

四、培养特色1.注重律师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探索出了职业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全学程实践课程体系”,四年中不间断给学生开设实践课程,使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职业技能;建立了充足的实践教学基地,满足实践教学需求;拥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2.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为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含互联网)类的课程“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和会计类的课程“会计学”、“财务管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知识。

3.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开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开设《法学名著选读》、《法学文献与写作》、课堂内研讨、经典案例评析和毕业论文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五、毕业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伦理。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原则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完整、能力全面、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培养结构和要求1.法学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1)政治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政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学、民事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等基础理论课程,培养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的扎实掌握。

(3)法学实务课程:包括刑法实务、诉讼法实务、公法实务、经济法实务等实务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非法学类课程:包括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非法学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2.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1)科研与论文写作能力培养:通过科研课程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2)实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实习,熟悉法律实务操作和法律服务流程。

(3)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法律援助、社区法律服务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能力。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了解法律实践的具体情况,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

4.培养方式: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程设计: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课程与通识教育相衔接,形成完整的法学知识体系。

四、培养环节与评价方式1.课堂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2.实践教学: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3.论文或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一篇论文或毕业设计,通过选题、调研、撰写、答辩等环节,考核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是我国新兴的一流法学院。

我校法学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

在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中国专利局的推动下,原华中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教学与科研,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知识产权高级人才。

1992年开始培养法学本科生,1996年开始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培养法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2001年之春,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正式成立。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且富有朝气,现有专任教师50余名;其中,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20人。

荣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者1人,湖北省历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者5人。

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学科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

现拥有法律社会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法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6年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法律人才”协同育人计划。

在英国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公司(QS Top Universities)发布的“2012—2013年QS法律专业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名列中国大陆地区第8位。

法学院以“法治为魂,天下为任,职业为本,素质立身”为教育理念,注重法科学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加强法科学子的人文素质教育、科技素质教育,为法科学子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重点培育法科学子的国际化视野、时代使命感、专业自信心、创新性思维、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和协同能力,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变革”。

法学本科专业根据法律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按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要求,完善培养计划与方案体系。

尤其注重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公益性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模拟法庭、演讲与辩论等人才培养环节。

在不断加强以英语作为第一外国语的法学本科教育的同时,2003年起在全国法学教育界率先探索建立以德语作为第一外国语的法学专业本科班,实施“小班教学制”,延续至今,影响深远。

法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Law一、培养目标Ⅰ.Program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复合型法律人才。

The program aims to train well-rounded,critical and socially conscious thinkers and doers in the fundamentals as well as emerging knowledge and their application of Law.二、基本规格要求Ⅱ.Learning Outcomes1.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宽厚的法学专业知识,熟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及国际规则,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对法学理论知识有比较系统、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并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2.富于开拓创新精神,具备从事本专业和相邻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素质与能力,包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管理与组织能力等;3.熟悉一门外语,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1. Basic law theories and broa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w, insights of the law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socialism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knowledge of sociology, managements and natural science;2. Ability to conduct high-level research and consultancy to the study of law and its related subjects, analytic abilities, social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organizational abilities, writing abilities, the abilities to acquire knowledge independently and to solve problems and sense of innovation;3. Mastery of a foreign language.三、培养特色Ⅲ.Program Highlights培养具有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并具有应用能力的法律职业人。

This program aims to train legal professionals with humanity quality and scientific spirit.四、主干学科Ⅳ.Main Discipline法学Law五、学制与学位Ⅴ.Program Length and Degree修业年限:四年Program Length: 4 years授予学位:法学学士Degrees Conferred: Bachelor of Law六、学时与学分Ⅵ.Credits Hours and Units完成学业最低课内学分(含课程体系与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要求:154学分(德语班161学分)Minimum Credits of Curricular (Comprising course system and intensified internship practical training):154 credits(German Class 161 credits)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不允许同其他课程学分进行冲抵和替代。

Major-related basic courses and core courses cannot be covered using credits from other courses in the program.专业选修课(一)为学院重点推荐的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二)为任选课,专业选修课(三)为实践类选修课。

Major Elective CoursesⅠ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by law school, Major Elective Courses Ⅱare optional courses, Major Elective Courses Ⅲare practical elective courses.完成学业最低课外学分要求:3学分Minimum Extracurricular Credits: 3 credits1.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Course Credits Hours and Units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周数与学分3. 课外学分Extracurricular Credits注:1、参加校体育运动会获第一名、第二名者与校级一等奖等同,获第三名至第五名者与校级二等奖等同,获第六至第八名者与校级三等奖等同;2、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者,获院级立项计1学分,获校级立项计2学分,获国家级立项计3学分,不重复计算。

deemed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rize, the second prize and the third prize of university level.2. He or she who presided or participated i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project can reward credits. The college level projects score 1 credit, the u niversity level projects score 2 credit, the national level projects score 3 credit, and all should avoid repetitive scoring.七、主要课程及创新(创业)课程Ⅶ.Main Courses and 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Courses(一)主要课程Main Courses法理学Jurisprudence、中国法律史Chinese Law History(含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宪法Constitutional Law、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Administrative Law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Law、民法Civil Law(含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人身权法、亲属法、继承法、侵权行为法)、刑法Criminal Law(含刑法总论、刑法分论)、民事诉讼法Civil Procedure Law、刑事诉讼法Criminal Procedure Law、经济法Economic Law、商法Commercial Law(含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国际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国际经济法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环境与资源保护法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Law、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Labor Law and Social Security Law.(二)创新(创业)课程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Courses法学导论(法学导引)Introduction to law(Law Guidance)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Ⅷ.Main Internship and Practical Training (Including experiments)认识实习Acquaintanceship Practice、法律服务Legal Service 、模拟法庭Moot Court、法律诊所Legal Clinics、毕业实习Undergraduate Practice、毕业论文Undergraduate Thesis.九、教学进程计划表Ⅸ. Course Schedule院(系):法学院专业:法学续表续表续表·77·续表·77··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