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课件:《走向世界的日本1》(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8-4走向世界的日本(1)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课件:8-4走向世界的日本(1)
第 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 课堂教学流程完美展示
◆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一、1889年日本宪法 1.颁布背景 (1)明治维新期间,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地主和中小资产 阶级对政府的经济政策也产生不满。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为主体,掀起了开 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自 由民权运动”。 (3)1885年,日本开始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日本政府第一任 内阁首相。



4.评价 (1)进步性: ①它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 国家体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②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 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局限性:1889年宪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深度点拨1889年宪法虽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但是宪法具 有浓厚的封建性,国家主权掌握在天皇手中,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 宪政精神。天皇虽然具有绝对的权力,但是该政府并非是封建势力 的代表,而是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仅供学习交流!!!
◆ 全书优质试题随意编辑◆ 课堂教学流程源自美展示◆ 独家研发错题组卷系统
问题
点拨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从此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但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力,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极力 推行军国主义。



2.颁布 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3.内容 (1)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但又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2)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一系列自由。 (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 后者由纳税人选举产生。 (4)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辅佐天皇 行使权力,只对天皇负责。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实际上成为 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选修1第8单元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共计36张)

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同步课件:选修1第8单元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共计36张)

日本战败后被炸为废墟,留下了百年发展的底 子如科学技术人才等软实力,这是战后经济腾飞的 一个基础。 战后的日本还得到了《和平宪法》的护航。这 部从1947年开始实施的新宪法规定:日本的主权属 于国民,天皇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日本永久 放弃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 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 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第三大经济强国。而这一年, 正是明治维新一百周年。日本百年大国之路,的确 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结:一个国家的崛起,对内给 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 2003年,小城横须贺港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 活动,被纪念的就是那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从这 些笑脸上,人们很难想象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 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充斥着 悲剧奇迹屈服的历史 ——《大国崛起》
观一段历史 悟一点现实
白城铁路一中历史组 徐春龙
• 1889年2月日本政府 以天皇的名义颁布了 “御赐”的《日本帝 国宪法》。
• 1878年5月14,大久保利通 遭到六名刺客的袭击,当 场毙命。
——《大国崛起》
变法损害了哪些人的利益?
• 农民负担沉重,发动暴动 • 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自由民权运 动” 目的:稳定社会局面有必要进行调整
甲午中日海战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 年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 圆桌会议和相关的主题会议4 月24日-25日在中国海南博鳌 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 专家学者、工商界人士就这一 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平崛 起”这个论题由改革开放论坛 理事长郑必坚在上次年会首度 提出。不到半年,郑必坚的 “一家之言”已经成为亚洲政、 商、学界热烈讨论的共同话题。 它既是当代中国对自身角色、 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 亚洲乃至世界的承诺。依靠自 2004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 “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全球化” 己、发展自己的和平崛起发展 道路的确定,有中国传统文化 圆桌会议。 的影子,也源于中国人对自身 实力、国际形势的清醒认识, 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成

高二历史课件: 第八单元 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人教版选修1)(27页)

高二历史课件: 第八单元 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人教版选修1)(27页)

返回
3.局限性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 ①经济: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
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②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
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③文化:藩 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④国际:狭隘的民族 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 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 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2.表现
(1)经济:以 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2)军事: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钢铁 (3)国际地位:20世纪初,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 ,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不平等条约
返回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 宪法
日本帝国
返回
4.内容
(1)宣布实行 君主立宪 ,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2)规定国民称臣民,享有 (3)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 范围内的自由。 法律 ,议会的权力很有限。 众议院 负责,枢 天皇
(4)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 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返回
5.评价
约》,割占台湾和
,获得了两亿多两白银的赔款。 澎湖列岛 (3)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返回
……朝鲜政府开放釜山等通商口岸,准日本人民往来
通商,随意在该地租借地皮……”
釜山港开放于何时?该条款是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的什么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对朝鲜有何影响? [我的思考] 1876年。 《江华条约》。 朝鲜的门户从此被打开,贸易主权和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

人教版选修走向世界的日本PPT完整版

人教版选修走向世界的日本PPT完整版

法之父。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日本通过 《大日本帝 国宪法》确 立了什么政 体?其实质 是什么?与 欧洲哪个国 家的宪法特 别相似?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一、富国强兵、民族独立 ——崛起的东方大国
▪ 一)表现
▪ 经济上,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 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 ▪ 对外,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二)有利条件 ▪ 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
分割中国 ▪ 国内: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收回主权
(1)过程:
A、1894年,日英条约,英放弃治外法权 B、美国等国也与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C、20世纪初,日本废除了与西方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 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列强中的一员。 (2)意义: 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
▪ 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 为蓝本
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相同之都 君处确 主立 立了 宪
政体
议会: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君主: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
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二战的两大元凶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6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把植物 和种子 分别当 作“妈 妈”和 “孩子 ”来写 。“妈 妈孩子 ”这样 的关联 ,易触 动儿童 的情感 世界, 易激发 想象、 引发思 考,读 起来亲 切、有 趣,易 于调动 小读者 的阅读 兴趣。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30张PPT)

发 表高见
1、列举英法美德的宪法名称及其政体类型。 2、日本以哪国为师呢?
【资料回放】1882年,伊藤博文来到德国,8月的
一说天:,“德 从国 日皇 本帝 天威 皇廉的1、一利世益介接出绍见发英了,召伊法开藤状国博会文况并,不他值对得伊庆藤
贺。”“即使迫不得已召开国会,也不必在宪法中规 定政府预算须经国会批准,伊藤先生应该设法解决万 一国会不批准预算时的周全之策。”伊藤博文大有所 悟,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
相同点: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结论:君主立宪制各有特点,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
二、风起云涌的强国之路
——崛起为东方强国
看下列图片,日本崛起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有哪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国际: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列强忙于宰割中国;
国内:明治政府积极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自主学习: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的表现?
富国
从日本明治维新中得到哪些启示(抄)
1.顺应历史潮流;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综合国力; 4.学习西方时,要有选择性,不可盲目西化; 5.不能以邻居的灾难成就自己的发展,要和平崛起或 互利双赢。
四、敢问路在何方?
——反思日本近代化之路
严峻的现实困境





评价: 特点: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实质是天皇专制
(1)历史的进步性:
性质上: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形式上: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 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作用上:标志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 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 代天皇制 影响上: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精选ppt
9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868年4月6日年仅 • 倒不国维国的物的,幕满强新老侵取运西兵改师略尝动方的革曾。于和列思,公明强想同开被朝治对,时说幕鲜维日参他过府、新本与们日迫满时的推又本害洲1布撰誓威雄拓扬6期侵翻热“致之岁了写文宸飞万国,略幕衷失死地的》维修翰世里威许,府于之的”天和》新改界波于多产的对于西。皇《,”诸的涛海人生斗亚欧乡睦《宣,”强贤外都了争洲美隆仁五扬“,”调共是富和邻之盛发条国“开“,同
犯神 总 行揽 使圣统 立治 法权 权 掌握军不队统帅权
辅 佐 天 皇
会 议会 可 内阁 枢密院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侵 直接对天皇负责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成员由天皇任命
精选ppt
5
(四)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和影响
• 特点: 浓厚的封建性 天皇掌握国家主权
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 历史的进步性 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
精选ppt
15
由“明治维新” 想到的…………
精选ppt
16
启示: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改革必须获取人民的支持,需关注民生需求 。
重视教育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极为必要
其它:面向世界,全面学习,借鉴学习; 科学发展、和平发展 等等
精选ppt
17
巩固练习
1、19世纪后期,日本之所以要制定一部
宪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精选ppt
20
7、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量进 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应了 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形成 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 ”政策

8.4_走向世界的日本_课件(人教版选修1)

8.4_走向世界的日本_课件(人教版选修1)
4.内容:
君主立宪,但又宣称“天皇神圣不 (1)宣布日本实行_________
可侵犯”。
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 (2)规定日本国民称_____
论、通信等自由。
众议院,议会权力很有限。 (3)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_______
(4)规定设立内阁和_______,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
枢密院 天皇负责;枢密院实际上பைடு நூலகம்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 欧美之间矛盾重重。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侵占琉球: 琉球 变成自己的藩属。 (1)1872年,日本把_____ (2)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
冲绳县 _______ 。
2.侵略朝鲜:
江华条约》。 (1)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_________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 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日本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力量对比 倒幕派实力较强(有武装,得到 天皇和强藩支持)
【合作探究】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 议会民主制度。请说出日本的政治体制与英法的主要 差异是什么?从这些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 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1)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日本为天皇 专制主义体制。
(2)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
政策措施 实施全面、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改革者素质 明治政府的决心和努力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课件:第八单元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32张)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课件:第八单元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32张) (共32张PPT)

2.“崛起为东方强国”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
点,教学中要抓准两个要点:(1)原因是日本 明治维新的推动。(2)崛起为东方强国的表现。 教师讲述时可结合教材插图并联系上一课明 治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经济、军事和外交三 方面讲解其崛起的表现。
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一目,教学中要
抓准三个要点:(1)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由 来已久。(2)对朝鲜侵略的史实。(3)对中国 侵略的史实。讲述要点(1)时, 教师可联系 教材插图和“学思之窗”,补充日本“大 陆政策 ”的史料,分析明治维新带来的消 极后果,引导学生养成辩证地评价明治维 新的能力。对朝鲜和中国侵略的史实,重 在理清知识线索,并结合必修一甲午战争 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日本对中国 演示结束 侵略的影响。
课 程 标
准 1.分析明治维 新在日本近 代化过程中

点 难 点
1.1889年日本宪法制订的
背景、内容。(重点)
2.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
原因。(重点)
的历史地位。 3.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过 2.理解近代化 程。(重点) 道路的多样 4.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
1.背景 (1)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很多地
侵占 琉 球 侵略 朝 鲜
琉球 ①1872年,把 ________群岛变成自 冲绳县
己的藩属。 日本的________
殖民地
②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 江华条约 ①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
《__________》。
马关条约 ②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变成日本的 台湾
_________
八国联军侵华
众议院 (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 _________,
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由纳税人 选举 _______产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有财产 议会 资格和年龄限制。 ______权力很有限。 枢密院 (4)规定设立内阁和_________ 。内阁是行 天皇 政机关,内阁大臣辅佐天皇行使权力,只 最高决策 对_______负责。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 实际上成为国家的___________机关。 4.评价 参政权 (1)进步性 三权分立 ①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_________, 形式上确立了__________的国家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材料阅读:

学习建议:注重教材 阅读,充分理解教材,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业 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的机 器工厂已经有3000多家,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 此后,以钢铁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也迅速发 展。 ——教材
一、经济实力的增强 探究:联系上节所学知识全面分析日本
15
16
17
13
日本战败后被炸为废墟,留下了百年发展的底子如科学技术 人才等软实力,这是战后经济腾飞的一个基础。 战后的日本还得到了《和平宪法》的护航。这部从1947年 开始实施的新宪法规定:日本的主权属于国民,天皇只作为日 本国的象征存在;日本永久放弃国家主权发动的战争,不保持 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 权。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 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第三大经济强国。而这一年,正是明治 维新一百周年。日本百年大国之路,的确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总 结:一个国家的崛起,对内给人民带来幸福;对外给世界带去 和平。 2003年,小城横须贺港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 念的就是那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从这些笑脸上,人们很难想 象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 国走上了充斥着悲剧奇迹屈服的历史 ——《大国崛起》
7
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 布实施。《帝国宪法》在巩固明治维新成果的同时,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 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帝国宪法》使得日本 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表面上的多党制实际上的天皇制, 由此决定了日本在崛起初期对外扩张对内高压的军国 主义走向。伊藤博文化解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宪法》颁布后经济快速发展,极端西化被遏制。 ——《大国崛起》
10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
2、军事实力的增强——现代化的军队。 3、国际地位的提高 史实:1894年,日本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
将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

感悟:国家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11
1、既定的侵略国策——大陆政策
“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学思
之窗) 2、史实: 侵略朝鲜:1876年,《江华条约》;1910 年,吞并朝鲜。 侵略中国: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等。
12
19世纪末,福泽谕吉为日本指出脫亚入欧的便捷之路,选 择与列强为伍的日本,加入到武力掠夺的行列。 1904年, 日俄战争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 1941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5年, 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天皇向国民宣 布战败,在战列舰“密苏里”号签署投降书 正如所有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侵略战争在给别国带来灾 难的同时,也给了日本毁灭性的打击。从明治维新开始近八十 年来积累的物质成果,在战火中几乎化为灰烬。占领国美国每 天要向日本提供100万美元的资助,每天要运来6000吨大米。
经济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国际因素、国内因素;(细化)
9

日本像德国那样采用了一种有别于自由 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历史学家们称之为 “统制主义经济模式”,就是在保留资本 主义基本性质的前提下,改变经济运行的 方法,使国家成为主导力量,从而让工业 化以超出常规的速度腾飞起来。 ——《大国崛起》
1
(伊藤 博文, いとう ひろぶみ, 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 日本近代政治家,内阁总理大臣 (首相),明治维新元老。
2
3
4
5
谈谈“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的
含义。 提示: 一是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建立适应资 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顺应世界潮流; 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 需要,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6



1、背景 农民暴动 中小资产阶级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目的: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社会局面 2、经过 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首相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普鲁士宪法为蓝本)——日本实 行君主立宪制。 3、宪法内容 政体:君主立宪 ?“天皇”享有绝对的权力等; 设议会: 设内阁、枢密院 4、特点:与英国的君主立宪的区别? 5、认识: 积极:历史的进步;标志… 局限:封建性,主权在天皇等。
14
这是2004年4月,由改革 开放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共同 举办的“中国和平崛起与经济 全球化”圆桌会议会场。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平 崛起与经济全球化”圆桌会议和相 关的主题会议4月24日-25日在中国 海南博鳌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政 要、专家学者、工商界人士就这一 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和平崛起” 这个论题由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 必坚在上次年会首度提出。不到半 年,郑必坚的“一家之言”已经成 为亚洲政、商、学界热烈讨论的共 同话题。它既是当代中国对自身角 色、未来形象的定位,也是中国对 亚洲乃至世界的承诺。依靠自己、 发展自己的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确 定,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也源 于中国人对自身实力、国际形势的 清醒认识,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也成为博鳌亚洲论坛的焦点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