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宇航学院研究生就业现状_趋势及分析_张洪礼

合集下载

航空工程硕士就业前景

航空工程硕士就业前景

航空工程硕士就业前景航空工程是一门涉及航空航天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学科,其就业前景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航空工程硕士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航空航天工程的设计、制造、测试和修复等方面的核心理论与实践,在航空航天企业、科研机构、院校研究院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以下是航空工程硕士就业前景的几个方面:首先,航空工程硕士在航空航天企业方面具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航空航天企业是航空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在这些企业,航空工程硕士可以从事飞机和航天器的设计、制造、运营与维护、航空器结构与性能测试等工作,也可以参与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动航空航天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其次,航空工程硕士在科研机构和院校研究院等方面有非常好的就业前景。

科研机构和院校研究院在研发各类航空航天科技和新型器件、新材料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

航空工程硕士可以选择在这些机构从事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推动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再者,航空工程硕士在航空航天工程管理方面也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航空航天工程管理是指通过管理原理和方法来协调组织、资源和工作,以实现航空航天工程的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航空工程硕士可以在航空航天企业的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航空航天科研机构担任项目管理、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职位。

最后,航空工程硕士还可以选择在国际航空航天组织、国际航空航天工程企业或跨国公司等跨国企业就业。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航空工程专业人才的跨国流动和跨国合作越来越频繁,为航空工程硕士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领域和发展空间。

总之,航空工程硕士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

除了航空航天企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研究院等方面的就业机会,航空工程硕士还可以选择进入航空航天工程管理和国际航空航天组织、企业的相关岗位就业。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引言航空航天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领域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航空航天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重点探讨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的趋势。

通过回顾过去的成就,探讨当前的挑战以及讨论未来的前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航空航天技术源于人类对于飞行的憧憬和追求。

20世纪初,莱特兄弟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飞行,这标志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开端。

此后,人类开始不断尝试飞行高度和速度的突破,推动了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

20世纪中期,航空技术取得了巨大突破,航班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

与此同时,航天探索也开始迈向新的里程碑。

美国宇航局(NASA)成功将人类送上月球,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航天壮举。

从此,航空航天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航空技术的发展现状在航空技术领域,最显著的发展是大型客机的出现。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世界各国开始大规模购买和使用大型飞机,大幅提高了航空出行的效率。

同时,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领域包括监测、物流、搜救以及娱乐等。

此外,航空航天技术在航空航天器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探索外太空的进程。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在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国际空间站为不同国家的航天机构提供了合作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航天合作。

此外,近年来,商业航天公司的兴起也打破了传统的航天模式,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

这些公司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推动了太空商业化的进程。

其中,SpaceX公司成功实现了多次火箭回收利用,大幅降低了发射成本,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奠定了基础。

四、面临的挑战然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噪音、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20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好不好

20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好不好

201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好不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即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1月批准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

2008年开始招生,2009年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

MTI教育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地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全日制MTI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

作为我国专业硕士之一,MTI不仅面向英语专业的考生,同时也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时间经验者报考,其中非外语专业的毕业生更受到报考院校的欢迎。

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2014年北航翻译硕士专业英语笔译方向毕业生共41人,就业率达100%。

对于翻译硕士专业,大家最关心一点就是今后就业的方向问题,翻译硕士的就业方向不仅广泛而且专业性质都很明确,可选择的余地很多,现在国内紧缺的专业翻译人才五大方向为会议口译(广泛应用于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领域),法庭口译(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的高级口译人才几乎是空白),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企业、政府机构都有大量的外事接待事务,联络陪同口译的任务就是在接待、旅游等事务中担任口译工作),文书翻译(企业、出版社、翻译公司等机构都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文本翻译人才,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更大)。

除了上述几类行业之外,如果翻译硕士毕业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口笔译经验,有自己的客户群体,那么,做自由职业翻译也是一种选择。

当前,国内专业翻译人员较少,而且小语种众多,一般来讲每人可精通仅一两种。

北京航空航天mem就业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mem就业方向

北京航空航天mem就业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MEM)拥有多个就业方向,为了使文章内容符合标题要求,我将以人类的视角描述每个就业方向。

1. 学术研究方向学术研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MEM专业的重要就业方向之一。

在这个方向上,学生将深入研究机械电子工程的前沿领域,如智能控制系统、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

他们将参与各种研究项目,与导师和团队合作,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这种工作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以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

2. 工程设计方向工程设计是MEM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就业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毕业生可以进入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

他们需要熟悉各种机械电子设备,掌握CAD和其他设计软件,并能应用工程原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工作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3. 项目管理方向项目管理是MEM专业的另一个就业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工业、通信技术、能源行业等领域担任项目经理或项目协调员的角色。

他们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满足质量和成本要求。

这种工作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项目需求和风险。

4. 咨询与市场营销方向咨询与市场营销是MEM专业的另一个就业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毕业生可以进入咨询公司、市场营销部门或自主创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市场营销策略。

他们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分析客户需求,并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这种工作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销售能力,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5. 制造与生产方向制造与生产是MEM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就业方向。

在这个方向上,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担任制造工程师或生产经理的角色。

他们需要制定生产计划,优化生产流程,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付时间。

这种工作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应对复杂的生产环境和需求。

北航研究生就业情况及特色专业分析

北航研究生就业情况及特色专业分析

北航研究生就业情况及特色专业分析1、北京: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及微软、英特儿、IBM、惠普、通用、西门子、三星、MOTOROLA、斯伦贝谢、爱芬等各大著名跨国公司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第一、第二集团等航空航天各大企业和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下属各科研院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航空结算中心、首都国际机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外交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北京电视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市商业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电信集团、中国联通集团、中软总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北京现代、联想集团、清华紫光和众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等;2、上海:上海航天局、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空、上海大众等;3、深圳: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康佳集团、新创维、腾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4、各大省会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美的制冷、科龙电器等。

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机关、国防系统、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12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

以下为北航的特色专业:航天工程学院是北航最有名的学院,下设飞机系、人机与环境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4个系所,他们在相应的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支撑起了北航的学术高峰。

在这个学院学到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在飞机上得到运用,如飞机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样的?人在飞机上是什么状态?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程里学到。

材料学学院学生主要是和飞机、航天材料打交道,设有材料科学系、应用化学系、高分子复合材料系、材料加工工程与自动化系、环境工程系五个系,拥有大量省部委材料学重点实验室,如民航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北航的工程管理硕士

北航的工程管理硕士

北航的工程管理硕士嘿,朋友!咱今儿来聊聊北航的工程管理硕士。

北航的工程管理硕士,那可真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你想想,北航那是什么地方?那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顶尖高校啊!就好比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

在北航攻读工程管理硕士,课程设置那叫一个丰富和实用。

从项目管理到系统工程,从数据分析到决策科学,这不就像是给你打造了一套全能的武功秘籍嘛!而且啊,老师们可都是行业内的大咖,他们传授的知识和经验,那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

这就好比是有一群武林高手亲自给你指点迷津,能不厉害吗?再说这实践环节,北航那可是相当重视。

和各种企业合作,让你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

这不就像是让你从纸上谈兵直接上战场实战嘛!通过这些实践,你能真正明白所学知识怎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像练武之人把招式练得炉火纯青。

北航的工程管理硕士毕业后,就业前景也是一片光明啊!航空航天领域自不必说,那是人家的强项。

但不仅仅局限于此,其他诸如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金融等热门行业,也都对北航工程管理硕士的毕业生敞开大门。

这不就像你身怀绝技,天下任你闯嘛!而且,在北航读书,能结识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进步,这种同窗情谊可是非常珍贵的。

这不就像在江湖中结交了一群可以并肩作战的好友嘛!还有啊,北航的学习氛围那是相当浓厚。

图书馆里满满都是埋头苦读的身影,实验室里是大家忙碌探索的场景。

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想不努力都难!这不就像是被高手们包围着,逼着你也得不断进步嘛!所以说,北航的工程管理硕士,难道不是一个让你提升自己、实现梦想的绝佳选择吗?难道你不想在这样优秀的平台上大展身手吗?别犹豫啦,抓住这个机会,开启你的精彩人生吧!。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职业前景与就业趋势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职业前景与就业趋势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职业前景与就业趋势航空航天工程师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职业,他们在设计、测试和制造飞行器和航天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太空探索和航空技术的持续需求,航空航天工程师的就业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光明。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职业前景以及当前的就业趋势。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职业前景1. 市场需求的增长:航空航天产业一直在不断发展,随着民航业的扩张和太空探索项目的增多,对航空航天工程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航空航天公司、航空制造商、军事机构以及科研机构都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来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 技术发展的推动:航空航天工程师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材料、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引入,航空航天工程师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创新项目中,为未来的航空航天技术做出贡献。

3. 国际合作的加强:航空航天工程师往往需要与其他国家的工程师进行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开发和实施。

尤其是在国际太空站以及复杂的国际合作项目中,航空航天工程师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强。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就业趋势1. 多领域发展:航空航天工程师的技能和知识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的可能,包括飞行器设计、航空航天制造、空气动力学、航空系统管理等。

航空航天工程师可以选择在不同领域进行专业发展,并有机会在不同领域之间进行跨界工作。

2. 多元化就业机会:航空航天工程师的就业机会不仅仅局限于航空航天公司或军事机构,他们还可以在航空制造商、航空服务公司、科研机构、大学等各个行业找到就业机会。

此外,许多新兴的商业航天公司也为航空航天工程师提供了全新的就业机会。

3. 国际化就业机会:航空航天工程师不仅在本国有就业机会,还有可能在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工作。

国际项目、合作研究以及全球范围内的航空航天产业合作将为航空航天工程师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总结:航空航天工程师作为一个关键和受人尊敬的职业,其职业前景光明且多样化。

随着航空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航空航天工程师将在技术和项目推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着重剖析其在空中交通、航天探索、军事应用和航空航天产业等领域的趋势。

近年来,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

在空中交通领域,随着航空器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班的安全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使得飞行任务的精确度更高,大大降低了人为疏忽带来的风险。

此外,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优化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为航班的监控和调度提供了更多便利。

在航天探索方面,随着人类对太空的兴趣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航天器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现代火箭技术的发展使得载人航天任务更加安全可行,并且实现了了人类登月、太空站和深空探测等多项重要目标。

同时,无人航天器的应用也成为航天科研的热点,它们的运载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使得对太阳系、银河系乃至宇宙的探索更加深入。

航空航天技术在军事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军事行动的范围和要求也在不断扩展。

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军事部门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工具和手段。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军方能够在没有飞行员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实现侦察、打击、侦测等多种任务,有效提升了战斗力。

此外,卫星导航和通信系统的建设,也使得军方能够实时获取地理信息和指挥决策,极大地提升了战争效能。

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技术的进步不仅带来了军用装备的升级,也促进了民用市场的发展。

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使得航空器的运输能力和速度都得到了提升,航空旅游日益普及,人们的出行范围和速度都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同时,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为航空航天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无论是飞机制造、航空电子设备还是卫星通信,都成为引领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未来的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将进一步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器的自主能力和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航宇航学院研究生 就业 现状 趋势
一、引言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 三 十 多 年 的 发 展,规 模 日 益 扩 大,学 位 制 度 不 断完善,学科类别日 益 增 多,取 得 了 巨 大 的 成 就。 为 了 稳 步 推 进“科 教 兴 国”战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我国研究生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 教育,各大高校大幅度扩 招 研 究 生,有 效 地 满 足 了 国 家 对 人 才 的 需 要。 但 是,这也导致了研究生激烈 的 就 业 竞 争,特 别 是 近 几 年 研 究 生 的 就 业 形 势 更加不容乐观。 教育部 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研究生招生人数 为 61. 14 万,比上年增加 2. 17 万人,增长 3. 68% ; 在校研究生 179. 4 万人, 比上年增加 7. 41 万人,增长 4. 31% ; 毕业研究生 51. 36 万人,比上年增加 2. 72 万人,增长 5. 59% 。中国教育网报道,2013 年计划就业岗位同比去年 减少 15% ,2013 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截止 2013 年 4 月 19 日,北京地区 高校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 36. 59% ,这低于同年本科生 38% 的签约率。 50 多年来,宇航学院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中从事航天人才培养和 航天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很强的航天专业学院,秉承为国家国防和航天事业 发展学科、培养人才、开展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宗旨,培养了一大批我 国国防和航天事业的领导 和 骨 干,为 国 家 国 防 和 航 天 人 才 培 养、科 学 研 究 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当前的就业背景下,航天系统 内就业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12 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招收人数为 5296 人,而 2013 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招收人数为 4425 人,招收人数同比减少了 871 人,这对于北航宇航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就业求职势必产生一定影响。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研究生就业的文章,目前对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方 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对就业现状的调研; 一类是对高校研 究生培养方案提出建议; 一类是分析就业难的原因。常方圆等人调研了宇 航学院 2000 ~ 2009 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于黎明调研了北航中法学院 毕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常 方 圆、徐 平、彭 晓 霞 等 对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研 究生的培养机制进行了研 究,李 晓 玉、刘 倩、管 丽 华、张 更 辉、陈 勇 军、杨 萌 等分析了高校扩招背景下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国家、高校、企业等方 面提出了解决就业难的建议。为了进一步了解北航宇航学院研究生近几 年的就业情况,本文收集整理了北航宇航学院 2010 ~ 2013 年毕业生的就业 情况,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了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并与 2006 ~ 2009 年 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了 研 究 生 毕 业 趋 势 的 变 化,建 立 了 相 对 完 备 的 毕业生就业数据库,为将来的研究生就业提供指导性的意见。 二、宇航学院研究生就业调查及分析 北航宇航学院研究生就业调研对象为 2010 ~ 2013 年毕业的研究生,调 研总人数为 360 人,包括硕士研究生 320 人,博士研究生 40 人,其中飞行器 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人数为 204 人,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毕业人数为 50 人,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毕业人数为 106 人,统计指标为就业单位分 布及就业地点分布,统计结 果 以 图 表 形 式 直 观 显 示,数 据 来 源 为 北 京 航 空 航天大学研究生管理处学生档案数据库和北航招生就业处。 1. 飞行器设计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统计 飞行器设计专业统计人数为 204 人,包括硕士研究生 164 人,博士研究 生 40 人。硕士研究生中,就业单位方面,104 人进入科研单位工作,24 人进 入国有企业工作,12 人选择继续升学,6 人进入部队工作,2 人进入高等教 育单位工作,16 人进入其他企业工作,如图 1 所示。就业地点方面,100 人 在北京工作,18 人在上海工作,46 人在其他省份工作,如图 2 所示。
从图 1 可以看出,63. 4% 的毕业生选择进入科研单位工作,说明大部分 该专业的毕业生留在系统内从事科研工作。另外,14. 6% 的毕业生选择进 入国有企业单位工作,4% 的毕业生在部队工作。这三部分的数据合计超 过毕业生总数的 80% ,从此数据可看出,绝大多数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从事 与国家国防、国家建设相关 的 工 作,这 说 明 了 学 院 的 预 期 培 养 目 标 在 很 大 程度上得以实现。另外,还有 9. 8% 的人在其他行业工作,这说明学院培养 的人才在其他行业也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图 2 可以看出,55% 的毕业生在 北京工作,10% 的毕业生在上海工作,这说明学院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毕业 后更倾向于留在北京、上海 等 一 线 城 市,一 方 面 这 与 大 部 分 航 天 科 研 院 所 分布在北京、上海有关系,另 一 方 面 也 说 明 学 院 培 养 的 硕 士 研 究 生 在 北 京 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中国校外教育
北航宇航学院研究生就业现状、趋势及分析
◆张洪礼 宗俊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要研究近几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研究生的就业情况。首先,调研了宇航学院 2010 ~ 2013 年毕业的研究生的就业单位 分布和就业地点分布,分析了宇航学院研究生的就业现状。然后,与 2006 ~ 2009 年的就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研究生的就业发 展趋势,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就业数据库。最后,论证了宇航学院研究生培养和就业的蓬勃发展趋势,为学院后续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指导 性的建议。
北京,从这个结果也可以看 出 博 士 生 就 业 地 点 与 所 学 专 业、就 业 单 位 有 很 大的关系。
2.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统计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统计人数为 50 人,全部是硕士研究生。就业 单位方面,20 人进入科研单位工作,18 人进入部队工作,4 人进入国有企业 单位工作,2 人出国,6 人选择其他单位工作,如图 5 所示。就业地点方面, 22 人在北京工作,28 人在其他省份工作,如图 6 所示。 从图 5 和图 6 可以看出,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的硕士毕业生选择在科 研单位工作的比例是最大的,达到了 40% ,其次有 36% 的毕业生进入部队; 选择在北京工作的毕业生也是最多的,其余毕业生选择在其他省份就业。
2013,( 23) :陈 辉,徐 平. 通 用 工 程 师 毕 业 生 去 向 解
析———基于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的案例[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02) : 35 - 42. [3]常方圆,杨立军. 工科专业学院研究生培养机制调查分析[J]. 中国 校外教育,2013,( 36) : 44 - 45. [4]徐平,殷传涛,陈辉,于黎明,张澎. 通用工程师与硕士培养模式融 合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 05) : 25 - 30. [5]彭晓霞,郭红,马齐爽,黄海军.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创新与 实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 ( 02) : 32 - 36. [6]李晓玉. 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 02) .
四、结论 本文调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2009 ~ 2013 年的研究生就业 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调研结果和 2006 ~ 2009 年的就业情况进行了 对比,分析了研究生就业现状及趋势,结合 2006 ~ 2009 年的调查数据,建立 了相对完备的就业现状数据库,为学院对后续研究生的培养体制的改革和 创新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并对其他工科专业学院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和就 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常方圆,杨立军. 宇航学院研究生就业发展研究[J]. 成功( 教育) ,
从图 9 可以看出,2010 ~ 2013 年毕业的研究生中,飞行器设计和导航 制导与控制专业的研究生在科研单位就业的人数少于 2006 ~ 2009 年的就 业的人数,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毕业的研究生在科研单位就业的人数多于 2006 ~ 2009 年的就业人数。从图 10 可以看出,2010 ~ 2013 年毕业的研究 生中,飞行器设计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的留京人数少于 2006 ~ 2009 毕业的研究生。从图 11 可以看出,2010 ~ 2013 年毕业的研究生在科 研单位工作的人数与 2006 ~ 2009 年相关基本相当,而留京人数有所减少, 这说明北航宇航学院的毕业研究生在科研单位工作的比例基本稳定,而选 择留在北京工作的人数在降低。虽然目前研究生就业形势比较紧张,但是 北航宇航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大部分都选择在科研单位工作,呈现稳定或增 长趋势,留京就业对比结果 说 明 在 就 业 形 势 严 峻 的 大 背 景 下,学 院 毕 业 研 究生留京就业同样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影响不大。这论证了北航宇航学院 的培养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宇航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在本专业或其 他行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统计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的统计人数为 106 人,全部为硕士研究 生。就业单位方面,68 人进入科研单位工作,16 人进入国有企业工作,10 人进入部队工作,6 人选择升学,2 人出国,4 人进入其他单位工作,如图 7 所示。就业地点方面,48 人在北京工作,16 人在上海工作,42 人在其他省 份工作,如图 8 所示。
从图 7 和图 8 可以看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选择在科研 单位工作的比例是最大的,达到了 64. 2% ; 选择在北京工作的人数也是最 多的,除此之外,选择在上海的人数也比较多,只有少部分人选择在其他地 方就业。
4. 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综合以上数据统计结果,北航宇航学院培养的绝大多数研究生选择留 在北京,进入航天科研院所、国 有 企 业、部 队 等 航 天、国 防 相 关 领 域 企 业 工 作。这是因为北航宇航学院培养的研究生立足于国家的航天建设,毕业研 究生选择相关的行业就业,达到了学院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的目的。这和 学院对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方针“拓宽基础、瞄准前沿、构建团队、自主创新” 是基本吻合的,也是对学院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肯定。 三、与 2006 ~ 2009 年就业情况对比 常方圆等人已经调研了北航宇航学院 2000 ~ 2009 年毕业研究生的就 业情况。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研究生整体就业趋势的发展变化,本文将 2006 ~ 2009 年的就业情况和 2010 ~ 2013 年的就业情况进行对比,主要针对选 择科研单位就业和选择留 京 就 业 的 情 况,分 别 对 飞 行 器 设 计 专 业、导 航 制 导与控制专业、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等三个专业的硕士毕业生进行调 研,各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在 2010 ~ 2013 年与 2006 ~ 2009 年在科研单位工 作的对比情况如图 9 所示,其工作地点对比情况如图 10 所示,总体就业情 况对比如图 11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