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三七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七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七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三七养殖方法1. 环境选择三七是高山喜阴植物,对环境要求较高。

选择海拔在1500-2500米、年平均气温在10-16摄氏度、年降水量在600-1000毫米的地区进行种植。

同时要有较强的遮荫条件,以保证三七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2. 土壤准备三七适宜生长的土壤需保持透气、保水性好,并且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质元素。

在种植前需进行土壤酸碱度测试,保持土壤pH值在6.5-7.5的适宜范围内。

如土壤酸性较高,可加入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 种植方法(1)繁殖方式:三七的繁殖可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法。

种子繁殖适合于大面积种植,分株繁殖适合于规模较小的种植。

(2)播种时间:种子繁殖的最佳播种时间为春季3月底至4月初,分株繁殖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3)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沃程度和光照条件而定,一般为亩产500-800株。

(4)栽培技术:种子播种后需进行适当的浇水和覆盖保温,保持土壤湿润。

苗期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及时除草。

成长期要定期追肥,增加土壤肥力。

4. 病虫害防治三七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炭疽病、黄萎病和蚜虫等。

可采用药剂喷雾、灭菌处理、清除病虫源等多种方法进行防治。

定期巡查植株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5. 收获和储存三七一般在种植后3-5年开始收获。

收获时需小心挖掘,避免损伤地下的根茎。

收获后,要及时清洗和晾干,以保证质量。

储存时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

二、三七养殖注意事项1. 气候条件三七对气候要求较高,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至关重要。

需注意海拔、气温、降水等气候指标,以确保三七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2. 土壤质量三七喜欢肥沃、透气、保水性好的土壤。

选址前需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检测和改良,确保土壤质量符合三七的生长需求。

3. 病虫害防治三七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扰,如不及时控制,会对植株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议定期巡查植株状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

三七药材种植技术

5、种植方法(1)良种选育1. 良种选择方法三七生产用良种应选用“集团选择”的方法进行选择。

具体方法是:在三七长势良好、无病或病害很轻的七园中挑选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叶片厚实宽大的健康三年七为留种植株,并做好标记,精心管理。

至11月中旬开始收集第一至第四批饱满、无病的果实留种。

病害发生较多而严重的植株不能留种,否则会因种子带菌而导致苗期病害的发生。

2. 良种贮藏方法挑选出的三七果实经过揉搓洗去外果皮后得到种子。

所得种子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种15min,捞出进行贮藏,以促进三七种子通过休眠期完成其生理后熟作用。

贮藏时间一般为45~60d,方法:准备汗水量为20%~30%的细河沙,将药剂处理后的三七种子与河沙分层置放于竹制容器中,并贮藏于洁净、通风的环境下,河沙含水量保持在20%~30%。

注意:每间隔15d检查一次,以清除腐烂、霉变的三七种子或调节湿度以控制种子发芽。

种子经过后熟作用后至次年1月中旬即可播种。

3. 良种的生产(1)选地三七种植应选择在大气、水源无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不超标的地区,壤土偏酸性,排灌方便,具有一定坡度(不超过15°),八年内未种过三七的地块种植。

(2)分级、播种良种七园所用种子应选择达到一、二级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子进行播种(表14-3)。

三七良种的播种时间为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下旬。

播种前,用58%瑞毒霉锰锌+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按1:1:600比例液浸种15~20min,或用福叶混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叶枯宁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而成)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后播种。

播种密度为4~5cm×5cm,每667㎡播种量18万~20万粒。

表14-3三七种子分级标准指标一级种子二级种子三级种子等级成熟度(%)不低于908580净度(%)不低于989790生活力(%)不低于858075含水量(%)不低于606060千粒重(g)105以上100~10595~100外观形状三七种子为黄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种皮有皱纹,种子长5~7mm,直径4~6mm4. 果实采收三七果实于11月中旬开始陆续成熟,可进行采收。

三七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二)

三七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二)

三七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二)引言概述:在三七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二)这篇文档中,将对三七的种植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要点进行详细的阐述。

我们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介绍三七的生长环境、育苗技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施肥管理。

通过本文的内容,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三七的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1. 生长环境:1.1 温度:三七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

1.2 光照:三七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因此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1.3 土壤:三七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确保土壤的酸碱度适宜,pH值保持在5.5-6.5之间。

2. 育苗技术:2.1 种子处理:将三七种子用温水洗净,并在温水中浸泡约4-6小时,然后用适宜的物理条件刺破种皮。

2.2 苗床准备: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准备苗床,将土壤松散,并加入足够的腐熟有机肥。

2.3 播种和管理: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并用适当的厚度覆盖薄土。

保持苗床湿润,适当施肥,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

3. 种植技术:3.1 土壤改良:使用有机肥和矿质肥料改良土壤,提供三七生长所需的养分。

3.2 栽植方式:选择适当的栽植方式,如直栽或定植。

3.3 栽植密度:根据种植区域和品种选择适当的栽植密度,保证植株生长的空间和养分供应。

3.4 浇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多的水分积聚。

3.5 除草和修剪:及时除去杂草,保持植株周围的清洁,并进行适当的修剪工作。

4. 病虫害防治:4.1 病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及时发现并防控病害。

使用防病虫害的药剂进行喷洒,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4.2 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对蚜虫、卷叶虫等进行有效的防控。

5. 施肥管理:5.1 基肥施用:在种植前充分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料,以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养分。

5.2 追肥施用:根据植株的需求,在生长期适时添加追肥,一般以磷、钾肥为主。

5.3 肥料配方: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需求,选择适当的肥料配方,并合理施肥。

三七种植技术

三七种植技术

农业技术全集之-药材种植技术三七种植技术1.选地整地种栽地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向阳的缓坡地(坡度5~15度)或生土二荒地。

于秋季进行多次翻耕,深达40厘米左右,再经3犁3耙,使土壤充调风化。

四川等地栽三七,于翻地前在畦面铺草进行焚烧,以增加土壤养分,消灭病虫害。

同时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消毒。

然后,建造三七园,每园面积2~3亩,作成长方形,宽20一30米,长60-70米,每园之间相隔3~4米,有利空气流通,便于田间管理。

2.搭设荫棚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

棚高1.5―1.8米,立桩长2―2.3米,入土50厘米。

每畦中间立桩1行,每隔2米栽桩一根,四周搭设边棚,在顺风一面开上下各半能活动的园门,用来调节棚内湿度。

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行条作棚柱。

棚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

用来调节荫蔽度或透光度。

然后,施足基肥,再耕耙1次,即可作畦。

畦宽1.3米,高30-40厘米,畦面作成龟背形。

3.移栽可分为冬栽和春栽。

以冬栽为好,冬栽采用1年生苗,一般于11月下旬至12月移栽,在休眠芽萌动前完成。

首先,将种苗小心挖起,不要伤根。

然后,按大、中、小分级栽种,有利出苗整齐,且便于管理。

栽前,将种苗黄叶剪去,用1:1:200波尔多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0.3度石硫合剂浸种10分钟,取出晾干后栽种。

栽时,在整好的栽植地上,按大、中、小苗,分别按行株距为:17×17厘米、17×13厘米、13×13厘米开穴,穴深3厘米,每穴摆入三七苗1株。

将芽头一律朝下坡斜放于穴内。

平地,亦可在畦面上开横沟,深3~5厘米,按行株距15×15厘米,将种苗均匀地平摆入沟内。

栽后,覆盖细肥土,厚1.5厘米,最后畦面盖草,厚度以不见土肥为度;再浇淋1次透水即可。

条栽,行株距各为15厘米。

每亩需种苗2万株左右。

三七栽培加工技术

三七栽培加工技术

三七栽培加工技术三七,别名田七,田三七、参七、参三七、山漆、金不换、滇七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其性平,味甘。

功能行瘀止血,消肿止痛。

种植中药材三七,既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又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一、栽培技术1、整地施基肥:选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前茬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为前作。

多次翻耕20厘米左右,使土壤风化。

最后一次耕翻,每亩施腐熟厩肥5000公斤,饼肥5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整平耙细,作畦宽1.2-1.5米,高30-40厘米,畦间距50-150厘米,畦面呈瓦背形。

2、选种播种,育苗移栽:⑴选种及种子处理。

每年10-11月,选3-4年生所结饱满、无病虫害、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入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

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

⑵播种。

行株距6厘米×5厘米,开浅沟点播,覆土,畦面上盖一层稻草等物,以保持畦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

每亩用种7-10万粒,折合果实10-12公斤。

播种浇水后,如覆盖银灰色地膜,可起到保水节肥,增产的效果。

⑶苗期管理。

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疏沟排积水,定期除草。

苗期追肥一般以磷钾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分别在3月、5月、7月进行。

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强度变化加以调节。

⑷移栽。

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完成。

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

起苗时,严防损伤根条和芽苞。

选苗时要剔除病、伤、弱苗,并分级栽培。

三七苗根据大小和重量分3级,1000条根重2公斤以上的为1级;1.5-2公斤为2级;1.5公斤以下的为3级。

移栽行株距15厘米×15厘米。

3、田间管理:⑴除草和培土。

三七为浅根作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层,因此不宜中耕,以免伤及根系。

幼苗出土后,畦面杂草应及时除去,在除草的同时,如发现根茎及根部露出地面时应进行培土。

三七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三七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三七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1三七种植技术
三七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它的种植技术也与其他作物不同。

需要留意的是,由于三七的种植技术特殊,它的栽培管理也有所不同。

种植技术:
(1)地毯种植法。

地毯种植法是指将埋在深度5-7厘米的地毯下,然后将三七孢子种撒在地毯上,经撒种后应立即进行灌溉及施肥管理。

(2)棋盘隔穴式种植法。

即按照棋盘规则,将三七孢子撒在地上,在孢子撒种后应立即进行施肥,并且撒种间隔应控制在15厘米以上,
以防止单株发育过粗大。

(3)撒种种植法。

这是最简单的种植方法,即将三七孢子撒在地上,并用油脂或肥料涂抹在表面。

2栽培管理
虽然三七的栽培管理与其他作物的管理有所不同,但也需要注意
以下几点:
(1)施肥要正确。

在三七种植和施肥之前,应首先检查土壤肥力
分布情况,再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肥料。

(2)灌溉要适度。

三七栽培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表层水分,避免
灌溉过多,以免影响根系的发育。

(3)采收注意时机。

三七的成熟期比较短,约为30-45天,因此在采收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以获得最佳品质的产品。

总之,三七不仅种植技术有所不同,其栽培管理也有所不同。

正确的栽培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产品品质,也可以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增加经济收益。

三七无土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三七无土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三七无土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三七无土栽培是一种利用营养液供应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种植方式,相较于传统栽培方式,具有省水省力、环保无害等优点。

以下是三七无土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供参考:一、无土培植基本要求1. 温度要求:适合三七生长的温度为20℃-26℃,需避免暴晒或严寒环境。

2. 光照要求:三七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选择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栽培。

3. 湿度要求:维持适度的湿度,避免土壤干燥。

一般情况下,保持湿度在60%-70%左右即可。

4. 营养液供应:三七无土栽培主要依赖于营养液供应养分,需保证养分的供应充足。

二、种植材料准备1. 幼苗选择:选用根系健壮、叶片饱满且无病虫害的三七幼苗。

2. 基质选择:无土栽培基质一般采用蛭石、黄泥土、珍珠岩等材料,需保证基质的干净和通风性。

3. 容器选择:选择透气性好、耐用的容器,保证根系的生长空间。

三、种植操作步骤1. 准备基质:将蛭石、黄泥土、珍珠岩等基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加水浸泡24小时后进行筛选清洗。

2. 容器处理:将选好的容器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晾干备用。

3. 填充基质:将清洗好的基质填充至容器的2/3高度处,用手轻轻压实。

4. 播种定植:在填充好基质的容器上按照间距要求,将三七幼苗根系均匀地插入基质中,埋入1/3根部。

5. 灌溉营养液:选用适合的营养液,根据植物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好,并将营养液均匀地浇灌在基质上,保持基质湿润。

6. 光照管理:将种植容器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7. 温湿度控制:根据三七生长的温湿度要求,进行适度调节,保证良好的生长环境。

8. 定期施肥:根据植物生长状态和营养需求,定期补充适量的营养液。

9.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四、管理注意事项1. 确保基质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导致病虫害滋生。

2. 定期检查三七植株的生长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3. 控制温湿度,避免极端气温或湿度条件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三七有什么栽培方法呢

三七有什么栽培方法呢

三七有什么栽培方法呢三七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其药用价值十分广泛,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

三七不仅有止血祛瘀的功效,制成的药品,常用于气虚症等。

那么你们知道三七如何栽培吗?一起来看看它的栽培方法吧。

三七怎么栽培三七的栽培方法主要有以下环节: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移栽定植、田间管理和采收方法。

1、育苗技术:三七的育苗技术中,以采种和种子处理最为关键,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采种与种子处理。

①采种与种子处理:每年10月至11月,是采种的适宜时节。

采种时选取3至4年生、饱满、无病虫害、成熟变红的果实采摘,将采下的果实放入竹筛内,搓去果皮,取出里面白色的种子。

然后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10分钟,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的种子放到阴凉处,晾干表面水分,然后,在三七种子上包裹一层草灰,这样可以防止害虫的咬食,并促进发芽。

②选地整地:栽培三七的场地适宜选择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上进行。

选好土地后,我们来进行整地。

把畦做成宽1.2至1.5米,长10米,高30至40厘米的畦床,将畦面土壤,翻耕20厘米左右,整平耙细,放置一段时间,使土壤经风化后进行播种。

③播种:三七适宜的播种时间在12月份。

首先,要挖播种穴,为提高工作效率,播种时可以使用特殊的工具—模板,在模板上按照行距6厘米,株距5厘米的位置钉上长约5厘米的木钉。

将有木钉的一面向下用力压在畦面上,抬起模板后,畦上就形成了行距6厘米、株距5厘米,深为5厘米的种植穴。

然后,将处理过的种子放在播种穴内,每穴1至2粒种子。

在畦面均匀铺撒有机肥,每畦(50亩)用量为200公斤。

再铺上一层松叶,厚度是1至2厘米,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

播种之后,每隔2天,就要进行一次淋水,以湿润表层土壤为宜。

播种后40至45天,三七苗就出土了,当三七苗高达到6至7厘米时,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苗期管理。

2、苗期管理①浇水与排水:苗期的三七,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三七的技术_三七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宜选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或砂壤土。

农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

地块选好,要休闲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
土壤风化。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铺草烧土或每亩施石灰100
千克,作土壤消毒。

最后一次翻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5000千克,饼肥50千克,整平耕细,作畦,畦向南,畦宽1.2~1.5米,畦间
距50~150厘米,畦长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厘米,畦周用竹竿
或木棍拦挡,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种子繁殖
田间管理
种植前搭平顶式高1.5~7m的荫棚,棚的四财设围篱,早春光弱低温,荫棚透光度60%~70%,4月上旬气温上升,透光度以50%为宜。

出苗初期在畦面上撒施草木灰2~3次,每次每1h㎡375~
750kg,4~5月每月追施粪灰混合肥1次,每1h㎡7500~1500kg,3~4年生的三七,在6~8月孕蕾开花期应追施混合肥2~3次,每
1h㎡1500~22500kg,另加磷肥375kg左右。

注意防涝抗旱,经常
保持湿润。

不留种的三七于6月上旬花苔抽出2~3cm时摘除。

黄锈病,喷波美0.2度石硫合剂或粉宁1000倍液防治。

炭疽病,喷1:1:200波尔多液或代森锌800~1000倍液。

白灰病,喷波美
0.1~0.2度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疫病,发病前喷1:1:2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此外,还有立枯病、黑
斑病、短须螨、桃蚜、蜂蝓、地老黄牛虎、鼠害等。

三七的发芽条件
三七的种子处理
三七一般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3年生植株所结的种子,在11~12月果实成熟时采回洗去果肉及时播种,因种子存放一周后发
芽率大大降低,播种前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10分钟,
或用200~300倍代森锌消毒15分钟,然后播种。

三七的种子播种
三七的播种育苗在种植前2~3月,将选好的土地多次犁翻,使
土壤得到充分风化细碎。

播种前再犁耙一次,然后起畦高18~20厘米,畦宽1米,每亩施基肥3000~4000千克,与土拌匀,将畦面整平,按株行距6厘米×6厘米开穴,穴深1.5厘米,每穴放种子l
粒,覆土后盖稻草,避免畦土板结。

南方冬播的3个月出苗,4个
月出齐,每亩可播种10万粒左右(重8.5千克),培育一年后出圃移栽。

三七的种苗移栽
性状鉴别
根呈类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6cm,直径1-4cm。

表面灰黄至棕黑色,具蜡样光泽,顶部有根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侧面有断续的纵皱及支根断痕。

体重,质坚实,击啐后皮部与木部
常分离;横断面灰绿、黄绿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脂道斑点,中
心微显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苦,微凉而后回甜。

以体重,质坚,
表面光滑、断面色灰绿或绿者为佳。

理化鉴别
三七(3)1、取本品粗粉2g,加甲醇15ml,水浴温浸30min,滤过。

①取滤液1ml。

蒸干,加醋酐1ml与硫酸1-2滴,显黄色,渐变
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

(检查甾类)。

②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
淡蓝色荧光,滴加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与10%枸橼酸溶液各1滴,
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有强烈的黄绿色荧光。

(检查黄酮类)
2、薄层色谱取粉末0.5g,加水5滴搅匀,再加水饱和的正丁醇5ml密寒,振摇10min,放置2h,离心,取上清液,加正丁醇饱和的水3倍量摇匀,放置使分层(必要时离心)。

取正丁醇层,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甙Rb1、Rg1,及三七皂甙R1加甲醇制成对照品溶液。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已酯-甲醇-水(15:40:22:10)10℃烘约10min。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紫外灯下,显相同的荧光斑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