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

合集下载

社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治体会

社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治体会

4 2例 。 20 , 7天 5 例 , 5.% 。 占4 .% > 8 占 8O 13 高胆症病 因 : 病 7天 以内病 因依 次是 : . 发 围产 因 素、 染 、 乳性 、 感 母 颅内出血 、 ; 7天 以上 迁延 高胆 症病 因依 次是 : 溶血 发病 母乳 性 、 染、 感 围产 因素、 溶血性。 母乳型黄疸, 如果胆红索水平持续增加至 1 1m / l 暂时将母乳喂养 7— 8 gd 时, 2 治疗与转归 . 改为 配方奶喂养是 适宜的选 择 , 时也需 要光 疗 。中断 母乳 仅需 1 有 —2目.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 症 ( 称高胆 症 ) 简 是新 生儿 常见 的疾 病之 一 , 病人 表 现黄胆 出现早并进行性 加重 , 清胆 红素 升高 , 血 以间 接红 素为 主 , 者病 人 重 黄疽进展迅 速 , 不及时处 理会 合并 胆红 索脑病 【 。为 了减少 胆红 素脑病 如 l J 的发生 , 早期诊 断 , 干预 , 文探 讨 了我 中心 10例 新生 儿 黄疽 的病 因 早期 本 0 及其临床表现, 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 II 对象 及诊断标 准 10例均系我 中心 20 . 0 06年 I 月 - 00年 3月收 1 21 治 的高胆症 患儿 , 均符合诊 断标 准 J 。 I2 一般资料 : 0例 中, 5 例 (9O )女 3 例 ( 1O )足月 儿 . 1 0 男 9 5 .% , l 3.% ; 8 例 (3 1 )早产 儿 l 例 (5O )过 期产 3例 ( .% )发 病 日 <7天 3 8.% , 5 1.% , 3O ;
消退 胆红素趋于正 常。
旦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开始下降, 应鼓励母亲继续通过规则的母乳喂养来 重新照护婴儿, 应使她确信高胆红索血症并未造成任何伤害, 她可以重新安 全地进行母乳喂养L 。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症中是安全和有效的, 6 J 它可大 大降低换血的需求。将婴儿暴露在蓝光光谱范围的可见光下可获得最大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诊治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诊治分析
维普资讯
第2 1卷第 3期
20 0 8年 6月

夏 医 学
Vo . 1 No 3 12 .
பைடு நூலகம்
A c a M e ii a Si ia t dcn e nc
Jn 20 u . 08
新 生 儿 高 胆 红 素血 症 患 儿 中先 天 性 甲状 腺功 能 低 下 症 的 诊 治 分 析
备查 。 1 3 检 测 方 法 .
表 1 2 0  ̄ 2 0 本 院 检 查 例 数 、 诊 人 数 及 发 病 率 00 05 确
C 确 诊 实 验 采 用 放 射 免 疫 法 测 定 血 清 TS 游 离 甲状 腺 H H、
素 ( T4 、 碘 甲状 腺 原 氨 酸 ( T ) 量 。 F )三 F 3含
14 诊断和治疗 . 当 实验 结果大于 参考值 , 清 T H 升高 ,T 血 S F 4或 / F 和 T3
降低 , 并结合 临床表现即可确 诊为C 若仅 T H 升高 , H; S T4或/
和 T3 常 , 3d复 查 1 , 续 半 年 , 至 明确 诊 断 。 例 经 正 则 0 次 连 直 病 确 诊 立 即 给 予 口眼 左 旋 甲状 腺 素 1 ~ 1 k ・ 一 , 于 O 5 g・ g d 并 1d后 复 查 , 据 结 果 调 整 最 佳 用 药 剂 量 。 在 治 疗 至 2岁 时 停 5 根
邓 毅 张 , 华 郑 , 樱 全裕 凤 谭 , , 媛
5 10 ; 4 0 1 0 00 ) 3 0 1
(. 1 桂林 医学院 附属 医院 新 生 儿科 , 广西 桂林
2 山 西 医科大 学 临床 医学 O . 4级 硕 士研 究生班 , 山西 太原

血液净化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血液净化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分 合 成 功 能 , 患 者 的 内 环 境 得 到 改 善 , 器 官 的 正 常 功 能 得 使 各 到恢 复。本 组 P E治 疗 4例 , 部 治 愈 。 P 治 疗 病 毒 性 肝 炎 高 全 E 胆 红 素 血 症 已 屡 见 报 道 _ 引。 本 组 资 料 表 明 , E 治 疗 中 毒 性 肝 l t P
揶 毒 假 单 胞 菌 酵 米 面 食 物 中 毒 5例 伴 有 肝 、 、 脑 ’ 害 , 端 螺 肾损 钩
旋 体 病 3例 及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症 1例 伴 有 黄 疸 、 损 害 , 炎 后 肝 肝 肝 硬 化 1例 出 现 肝 昏 迷 , 疗 前 总 胆 红 素 1 0 8 6 3 3 mo/ 治 6 . ~ 8 . l L 平 均 (2 .6± 1 6 6 ) , 46 7 9 . 2 mo L。 梗 阻 性 黄 疸 2例 , 头 癌 1 l / 胰 例 。 管 结 石 并 感 染 1例 , 疗 前 直 接 胆 红 素 分 别 为 4 6 8 胆 治 5 .
因 所 致 的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患 者 。 现 将 其 疗 效 作 一 比较 。
症 , 分 补 充 正 常 人 的 血 浆 , 而 给 患 者 带 来 了 凝 血 因 子 等 机 充 从 体 必 需 物 质 , 仅 替 代 肝 脏 部 分 解 毒 功 能 , 替 代 了 肝 脏 的 部 不 还
身 状 况 改 善 , 后 手 术 治 愈 。 2例 分 别 为 钩 端 螺 旋 体 病 、 状 腺 最 甲 功 能 亢 进 症 引 起 的 急 性 重 型 肝 损 害 , HP治 疗 后 , 疸 持 续 加 经 黄
重 的 势 头 得 到 遏 制 , 细 胞 破 坏 减 少 , 留 的 肝 细 胞 因 毒 素 的 肝 存 清 治 疗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是 一 最 种 有 效 的 方 法 , 有 效 缩 短 治 疗 时 间 , 高 患 者 生 存 率 , 用 适 能 提 费 中 , 推 广 使 用 。 1例 慢 性 肝 炎 后 肝 硬 化 , HP治 疗 ,自 我 感 可 经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对于胎龄≥35周的新 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 生儿,目前多采用美 国Bhutani等所制作 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 化的过程,因此在诊 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 列线图或AAP推荐的 断高胆红素血症时需 考虑其胎龄、日龄和 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 是否存在高危因素。 断或干预标准参考, 图中强调了经皮胆红 素动态检测的重要性 (图1)。

病情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能自理生活。
中度:表现为肌张力失常及手足徐动症。
重症:需坐轮椅,说话很困难,重度肌痉挛伴
肌肉疼痛。

神经病变及听觉丧失可轻重不一。
听力损伤
脑干神经核如听神经核、动眼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特别容易受到损害。
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听神经核损害常伴发耳聋、听力丧
划。

鉴于我国目前大部分产科阴道分娩新生儿在 出生后48至72 h出院,剖宫产在96至120h出 院,出院后随访计划可参考表2。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出院后随访时
间可以考虑提前。
急性胆红素脑病和核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
一、急性胆红素脑病(ABE) 二、核黄疸
急性胆红素脑病与核黄疸概念的 区别
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 次要危险因素 低危因素
出院前TSB或TcB处高危 处
24小时内出现黄疸 Coombs’实验(+)的血型 不合或G-6-PD等其他溶 血病 胎龄35~36周以前 同胞曾接受过光疗 头皮血肿或明显产伤
出院前TSB或TcB处高中 危处
出院前黄疸
出院前TSB或TcB处低 危处
胎龄35--37周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
胎龄38--39周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宋春华;宋卫娜【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结论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的关键.【期刊名称】《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1(023)001【总页数】2页(P37-38)【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作者】宋春华;宋卫娜【作者单位】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德州,253014;德州市人民医院,山东,德州,253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R363.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累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以导致胆红素脑病,多留有后遗症,严重者可死亡。

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复杂,为明确病因,以便及时诊治高胆红素血症,减少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现将我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病因分析,以进行相关预防。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2例中男62例,女30例;早产儿24例,足月儿66例,过期产儿2例。

黄疽出现时间:<24 h 12例,~7 d 44例,>7 d 36例。

血清总胆红素最高值:轻度 205.2~256.5μmol/L 42例,中度256.6 ~342.2μmol/L 30例,重度>342.2μmol/L 22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

1)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

2)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1μmoL/L( 12.9 mg/d1),早产儿>257μmol/L(15 mg/d1),或每日上升>85μmol/L(5mg/d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法【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高胆红素血症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综合治疗,对比患儿临床疗效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在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得出,危险因素与胎龄和母乳因素正相关(P<0.05),与孕妇年龄、产次、双胎、羊水污染、脐带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等因素负相关(P>0.05)。

结论: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与胎龄和母乳因素相关,与孕妇年龄、产次、双胎、羊水污染、脐带因素、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和阴道分娩等因素不相关,对其实施综合治疗后,患儿治疗效果较好,故可以满足患儿治疗需求。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治疗方法;效果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是现有临床研究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病症[1]。

很多新生儿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且患病后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患儿自身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而需要在患儿治疗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以综合治疗作为患儿治疗方案能够满足其病症的治疗改善需求,对患儿自身治疗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

故而本研究选取72例高胆红素血症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以及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高胆红素血症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11.36±3.63)d,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12.02±5.33)d。

高胆红素血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高胆红素血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高胆红素血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高胆红素血症概述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同时还是诊断黄疸的一个重要依据。

当血液中的胆红素超过正常值(>17.1μmol/L)时,即为高胆红素血症,若胆红素持续升高超过34.1μmol/L,患者的皮肤、黏膜、巩膜会出现黄染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会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胆红素在体内代谢的过程可将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胆汁淤积性黄疸。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发病部位:全身常见症状: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主要病因: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胆汁淤积性黄疸检查项目: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B 超检查、CT 检查重要提醒:注意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的动态变化。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特点三、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病因总述:根据胆红素在体内代谢的过程可将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胆汁淤积性黄疸。

基本病因:1、溶血性黄疸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诱发溶血性黄疸。

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多与遗传有关,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常见于新生儿,当新生儿与母亲发生 Rh 血型不合或 ABO 血型不合时,则有可能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导致了肝细胞广泛病损,对胆红素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以致有相当量的非结合胆红素潴留于血中,同时因肝细胞损害和肝小叶结构破坏,致使结合胆红素不能正常地排入细小胆管而反流入血,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

3、胆汁淤积性黄疸可分为肝外胆汁淤积和肝内胆汁淤积,肝外胆汁淤积即原来所称的梗阻性黄疸,可由于胆总管结石、狭窄、炎症水肿、肿瘤等阻塞了胆总管所致;肝内胆汁淤积主要见于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胆汁淤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复发性黄疸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6例病因及治疗探讨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6例病因及治疗探讨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6例病因及治疗探讨
顾芹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34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各种原因发生的几率及其治疗、转归,提高其病因诊治水平,减少漏诊率、误诊率,减少致残率及致死率.方法:收治的136例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待查"入院的患儿,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上多见,其特点为缓慢或急性起病,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肝功能检查可以与生理性黄疸鉴别,明确病因须作多种辅助检查.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一常见症状,病因多且复杂,有误诊、漏诊可能,如延误早期治疗时机,可使病情加重,造成不良后果.一经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治疗大部分患儿可治愈.
【总页数】2页(P163-164)
【作者】顾芹
【作者单位】224600,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9例病因及治疗探讨 [J], 钟新华
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与治疗探讨 [J], 梁冰
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 [J], 陈群
4.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探讨 [J], 周俊新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6例病因及治疗探讨 [J], 顾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12 10 8 6 4 2 0 1 2 3 4
日龄(天)
25 50 75 90 95
5
6
7
高胆红素血症定义
Maisels将高胆红素血症定义为胆红素大于第95百分位的小 时-胆红素值。 重 度>342μ mol/L(20mg/dl), 极重度>428μ mol/L(>25mg/dl) 但 324μ mol/L(20 mg/dl)是否一定会发生胆红素脑病一定 是因人而异。 有高危因素者一定要积极干预,不具备高危因素应该密切 监测,不具备检测条件时可放宽干预指正。
胆 红 素 脑 病
NICU中没有生理性黄疸
胆红素进入血脑屏障的危险因素
游离胆红素水平 毛细血管内皮的表面积和通透性 胆红素通过毛细血管床的时间(游离) 胆红素与白蛋白的分离率 脑血流量
Pediatrics 2006.feb 117(2)474-458.
急性胆红素脑病与核黄疸临床表现
28周-31周/ 1000-1500g 32周-34周/ 1500-2000g
35周-36周/ 2000-2500g
≥17-120 (≥1-7)
≥86-188 (≥5-11)
≥120-205 (≥7-12)
≥205-291 (≥12-17)
≥205-239 (≥12-14)
≥274-308 (≥16-18)
观察黄疸的分布情况, 估计黄疸的程度
黄疸部位 面、颈部 躯干上半部 躯干下半部及大腿 臂及膝关节以下 手、足 血清胆红素μmol/L(mg/dl) 100.9±5.1(5.9±0.3) 152.2±29.1(8.9±1.7) 201.8±30.8(11.8±1.8) 256.5±29.1(15±1.7) > 256.5(15)
但使501-750g超低体重儿死亡率增加5%
Morris BH. NEJM2008
– 急性胆红素脑病常指:生后数周内胆红素毒性的 急性临床表现 – 核黄疸常指:胆红素毒性的慢性、永久性损害的 临床后遗症 • Pediatrics 2004;114;297316
胆红素脑病发病示意图
高危因素:
早产儿,低体重儿, 日龄<3天,低体温, 低血糖,低蛋白血症, 缺氧,脱水,感染, 酸中毒,便秘,出血 血清胆红素 水平过高 血脑屏障 功能降低 游离胆红素 与神经细胞 结合,抑制 其产能过程
Pediatrics,2006,118:805-807.
极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定义
黄疸的肉眼评估: 总胆红素浓度: –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 极其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 危险的高胆红素血症 – 出现神经系统征象 >20mg/dl >25mg/dl >30mg/dl 急性胆红素脑病 > “3”区域
良好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传统诊断标准:(足月儿12mg/dl,早产儿15mg/dl) 我国足月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峰值:10~12.1 mg/dl
但是
国 内 : >25%(34.4%) 健 康 足 月 儿 总 胆 红 素 水 平 大 于
13mg/dl
美国: – TSB>427umol/L(>25mg/dl) : 1/650-1,000活产婴儿 – TSB>510umol/L(>30mg/dl) : 1/10,000
用黑色、稍硬不透光纸片或布遮盖双眼,尿布遮盖生殖器。
由于光疗时不显性失水增加,因此光疗时液体入量需增加 15%~20%[以ml/ (kg·d)计]。
光疗的副作用 ??
光疗副作用
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 蓝光可分解体内核黄素,光疗超过24小时可引起核黄 素↓ → 红细胞谷胱苷肽还原酶活性↓ → 加重溶血。 光疗时补充核黄素每日3次,5 mg/次; 光疗后每日1次,连服3日。 血清结合胆红素>68μmol/L(4 mg/dl),血清谷丙转 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时,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 ,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光疗时应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
–原理 –设备和方法 –指征 –副作用
phototherapy
光疗 • 原理
–UCB 在光的作用下,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经 胆汁和尿液排出; –波长425~475nm的蓝光和波长510~530nm的绿 光效果较好,日光灯或太阳光也有一定疗效; –光疗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皮肤黄疸消退 并不表明血清 UCB 正常。
动态监测
光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12~24h 测定1次,对溶血病及血清胆红素浓度接近换血指征者,应
每4~6h测定血清胆红素和红细胞压积。光疗结束后,连
续监测2d,以观察有无反跳现象。当反跳值超过光疗前 水平时,需再次光疗。
光疗注意事项
灯管连续使用2000~2500h需更换新灯管。 光疗箱要预热,待灯下温度在30℃左右时才放患儿入内。
黄疸进展程度的分度图解
黄疸程度
无 仅面部和颈部 胸背部 腹部脐以下到膝 手臂及腿部膝以下 手和脚
黄疸出现时间与疾病的诊断
时 间 可能的情况
24小时内
2 ~3 天 4 ~5 天 生理黄疸期已过,黄疸持续加深
Rh或ABO溶血病、宫内感染
生理性黄疸 感染、胎粪排出延迟 母乳性黄疸、感染性疾病、球形 红细胞增多症
治疗重点
• 降低胆红素 • 防止胆红素脑病

产前治疗
血浆置换 宫内输血 酶诱导剂 提前分娩

新生儿治疗
光疗 药物治疗 换血疗法 其他治疗
产前治疗
血浆置换
目的:换出抗体,减少胎儿溶血 用于:血Rh抗体效价明显增高,又不宜提前分娩的孕妇
宫内输血
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下注入脐血 管或胎儿腹腔内 目的:纠正贫血 用于: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肺尚未成熟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的时间?
多发生在生后3~8天,最早可发生于生后1~2 天,生后12天后很少发生。
足月新生儿溶血病多见于3~4天
未成熟儿则多见于生后4~10天
先天性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症则可发生于生后
2~5周。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不可逆的吗?
三个步骤
聚集 结合 沉积
可逆性集聚神经元膜(突触膜)上 “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
与神经节苷脂等结合, 产生可逆性损伤。 称“胆红素中毒性脑病”
沉积于线粒体等部位,产生不可逆性损 伤。称 “核黄疸”
如何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在高间接胆红素的基础上,只要发生抽 搐,就提示可能发生了核黄疸。 发生核黄疸的血清胆红素阈值: 307.8~342μmol/L(18~20mg/dl)
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 早产儿 2~ 3天 3~ 5天 4~ 5天 5~ 7天 5~ 7天 7~ 9天 ≤2 周 ≤4 周 <221 <257 <12.9 <15 <85μmol/L(5mg/dl)
病理性黄疸
足月儿 早产儿 生后24小时内(早)

黄疸退而复现 >2周 >4周(长) > 221 >257(高) >12.9 >15 >85μmol/L(5mg/dl) >34μmol/L(2mg/dl )(快) 相应表现 病因复杂
急性胆红素脑病:
– 警告期(早期):少哭、少动、肌张力低下 – 痉挛期(中期):中度昏睡、激惹、肌张力高、可发热

和尖叫、间歇性肌张力低(此阶段进行换血治疗可能 会逆转病情) 恢复期(晚期):角弓反张、不吃、呼吸暂停、深昏迷 、抽搐、死亡等(此阶段神经系统损害常不可逆)
后遗症期(核黄疸):
– 严重的共济失调性脑瘫、听力障碍、牙发育不良、智 能障碍或其他功能残疾(比较少见)
直接胆红素
正常
升高
正常或降低 异常
RBC压积
升高 感染、胎胎输血 母胎输血、SGA LGA、脐带延迟结扎
RBC形态、网织RBC
正常
红细胞形态 异常 、 红 细胞酶缺 乏、 血 红 蛋白病、 药物 性 溶血、感染、DIC
窒息、感染、头颅血肿、 IDM 幽门狭窄、小肠闭锁、 Lucey-Driscoll 综 合 征 、 Grigler-Najiar 综 合 征 、 Gilbert综合征 甲低、母乳性黄疸
• 指征
– 血清总胆红素 一般患儿>205μmol/L (12mg/dl) VLBW>103μmol/L (6mg/dl) ELBW>85μmol/L (5mg/dl) –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 生后血清总胆红素>85μmol/L (5mg/dl) – 也有学者主张对ELBW生后即进行预防性光疗
※ 应根据不同胎龄、出生体重、日龄的胆红素值而定
新生儿胆红素增高的益处
---抗氧化作用
早在1959年,已有研究提示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
胆红素在生理氧浓度下,能抑制溶酶体的氧化
在氧化能力较弱的组织,如心肌、神经组织等,胆
红素是重要的细胞保护因子
极底出生体重儿预防性光疗
对极低体重儿预防性光疗可显著降低NDI
Morris BH. NEJM2008
新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治
安徽省立医院 陈名武 2015年4月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胆红素脑病的有关问题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目前现状与总结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新生儿黄疸分类
特点
黄疸 出现时间 高峰时间 消退时间 持续时间 血清胆红素μmol/L mg/dl 每日胆红素升高 血清结合胆红素 一般情况 原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很难用一个界值来划分生理 性黄疸和非生理性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脑病之间,没有固定的、 精确的界限。 最实用的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定义值应为依据 胎龄、日龄、出生体重的干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