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分离过程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_传质与分离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_传质与分离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

传质与分离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传质与分离工程试题1:填空题1、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 )a. 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 )a. 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3、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 )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4、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 )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5、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 )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逸度相等d.相间不发生传质6、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 )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7、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 d )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8、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 )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9、设计变量数就是( )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10、约束变量数就是( )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11、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 )a.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12、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d.提高回流比13、如果二元物系,11,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14、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 )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15、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 )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16、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 )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份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17、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18、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 )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19、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 )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20、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传质与分离工程试题2:选择题1.分离过程:将一股或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

传质分离过程试卷

传质分离过程试卷

传质分离过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 蒸馏– B. 气体吸附– C. 曝气– D. 结晶2.传质分离过程中,分馏是利用物质的什么性质实现的?– A. 密度差异– B. 温度差异– C. 压力差异– D. 溶解度差异3.以下哪种传质分离过程利用了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A. 萃取– B. 吸附– C. 渗透– D. 结晶4.下列哪种传质分离过程主要利用了溶剂的不同挥发性?– A. 蒸馏– B. 萃取– C. 气体吸附– D. 结晶5.反渗透是一种什么类型的传质分离过程?– A. 物理传质分离过程– B. 化学传质分离过程– C. 生物传质分离过程– D. 不确定6.以下哪种传质分离过程是基于物质在溶液和固体表面之间的吸附作用?– A. 吸附– B. 渗透– C. 萃取– D. 结晶7.结晶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物质之间的分离?– A. 溶解度差异– B. 密度差异– C. 温度差异– D. 压力差异8.下列哪个条件对于蒸馏过程的实现是必要的?– A. 压力大于饱和蒸汽压力– B. 温度高于沸点– C. 设备具备分离精馏的结构– D. 所有选项都对9.萃取是一种利用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亲和性实现物质分离的过程,其中分散相也称为:– A. 溶液– B. 固相– C. 气相– D. 透析10.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应用?– A. 生活中的水的净化– B. 石油炼制过程中的裂化– C. 水果的蒸馏提取– D. 医药领域中的药物合成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要描述传质分离过程的定义及目的。

传质分离过程是指通过运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传质特性,利用物质之间的差异来实现分离纯化目标物质的过程。

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物质的传质特性,使混合物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物质进行分离,以达到提纯、浓缩、分级等目的。

2.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及其基本原理有哪些?传质分离过程可以分为物理传质分离和化学传质分离两大类。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_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间歇操作中,能产生预定粒度晶体的操作方法是()参考答案:加有晶种缓慢冷却2.常压下,已知甲、乙两地的空气温度恰好都为t,甲地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0%,乙地空气的相对湿度是40%,则甲地的湿球温度乙地的湿球温度,甲地的露点乙地的露点。

参考答案:低于;低于3.将不饱和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_______参考答案:露点4.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热空气干燥某物料,当干燥速率降为零时,物料中剩余的水分是。

参考答案:平衡水分5.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参考答案: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6.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差异来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参考答案:溶解度7.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离。

参考答案: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8.当组成为yA的气体和组成为xA的液体相互接触时,如果与气相成平衡的液相组成x′A>xA时,这一过程是过程。

参考答案:吸收9.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脱吸因数S>1时,若塔高为无穷大,则气液两相将于达到平衡。

参考答案:塔底10.填料塔的吸收面积等于________。

参考答案: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11.板式塔的常见塔板中,的操作弹性最小,可以处理粘性较大的物料。

参考答案:筛板;泡罩塔板12.填料塔的有效传质面积为。

参考答案:塔内润湿的填料表面积13.在同样空塔气速和液体流量下,塔板开孔率增加,则漏液量参考答案:增加14.下面填料中,气体流通阻力小,表面利用效率高。

参考答案:阶梯环;弧鞍填料15.A和B组成的混合物的速度(以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6m/s,A相对于混合物的速度为0.2m/s,B相对于混合物的速度为0.1m/s,则A的绝对速度为 m/s。

参考答案:0.816.已知A和B组成的混合物中,A的浓度为1kg/m3,A的绝对速度为0.6m/s(以质量为基准)为,A相对于混合物的速度为0.1m/s,混合物中,则以绝对速度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以扩散速率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以主体流动速度表示的A的质量通量为 kg/(m2·s)。

第七章 传质与及分离过程概论课后题及答案(第二版)

第七章  传质与及分离过程概论课后题及答案(第二版)

第七章 传质与及分离过程概论1.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

已知入塔混合气中氨含量为5.5%(质量分数,下同),吸收后出塔气体中氨含量为0.2%,试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1Y 、2Y 。

解:先计算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分数1y 和2y 。

120.055/170.09030.055/170.945/290.002/170.00340.002/170.998/29y y ==+==+进、出塔气体中氨的摩尔比1Y 、2Y 为 10.09030.099310.0903Y ==-20.00340.003410.0034Y ==-由计算可知,当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很小时,摩尔比近似等于摩尔分数。

2. 试证明由组分A 和B 组成的双组分混合物系统,下列关系式成立: (1) 2)B A A B A B A A (d d M x M x x M M w +=(2)2A )(d d BB AA B A A M w M w M M w x +=解:(1)BB A A A A A M x M x x M w +=BA A A)1(A A M x M x x M -+=2)B B A )B A )B B A (A A (A (A A A d A d M x M x M M M x M x M x M x w +-+=-2)B B A )B A (B A A (M x M x x x M M +=+由于 1B A =+x x 故 2)B B A A B A A (d Ad M x M x x M M w +=(2)BB AA A AA M w M w M w x +=2)()(Ad A d BB A A BAA ABB AA A 11)(1M w M w M M M w M w M w M w x+-+=-2)(BA 1(BB A A )B A M w M w M M w w ++=2)(BB AA B A 1M w M w M M +=故 2)(d A d BB AA B A A M w M w M M w x +=3. 在直径为0.012 m 、长度为0.35 m 的圆管中,CO 气体通过N 2进行稳态分子扩散。

传质试卷及答案

传质试卷及答案

D.板间距过大
3、在气液单向传质过程中,若操作点处于平衡线的上方,则该过程进行 ( B )
A .解吸过程
B 吸收过程
C 处于气液平衡 D 不能进行判断
4、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 D )
A.漏液
B.液沫夹带
C.液泛
D.以上都是
5、由于传质的速度表示方法不同,下列哪项不能表示传质的通量( D )
A 以绝对速度表示
A. 增加气膜厚度和减少液膜厚度
B. 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
C.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
D. 减少气膜厚度和增加液膜厚度
7、.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C )
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
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
8、当吸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收过程主要受(A )控制,此时,
2. 塔板负荷性能图的意义是什么?
答:塔板负荷性能图对板式塔的设计与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检验塔的设计是 否合理,操作点是否在适中的高效区域;(2)指明气液相得流量范围,判断增大或减 小负荷的可能性;(3)了解塔的操作状况和操作弹性,当塔的操作出现问题时,可从 负荷性能图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
B 以扩散速率表示
C 以主体流动速度表示
D 以扩散速度表示
6. 气体吸收过程中,下列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
A 吸收过程是溶质由气相转移至收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
D 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等温吸收和组分吸收
7. 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增大,所需理论板数( C )
C.液量过大 D.板间距过大
3、(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___(北京)远程教育学院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复题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1.热:指物体内部的能量,是由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而产生的。

2.活塞流型反应器: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器,其反应物在活塞的作用下进行反应。

3.管件:是指在管道系统中连接、支撑和控制流体流动的元件。

4.分离过程:是指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5.温-焓图(T-H):是一种描述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图表,横轴表示温度,纵轴表示焓。

6.固定床反应器:是一种化学反应器,反应物在固定的催化剂床上进行反应。

7.聚式流态化:是指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通过加入聚合物来增加固体颗粒的聚集度,从而改善反应器的性能。

8.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是指在混合物中,由于不同组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可以分离出来的过程。

9.工艺流程示意图:是指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以图形化的方式表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过程。

10.连续过程: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和产品以连续的方式流动,不断地进行生产。

11.中间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进一步参与反应,最终生成最终产物的过程。

12.速率控制分离过程:是指在分离过程中,分离速率由物质传质速率控制的过程。

13.逆流反应器:是一种化学反应器,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器中以相反的方向流动。

14.分离因子:是指在分离过程中,不同组分之间的分离程度。

15.化工过程:是指将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分离过程,最终得到产品的过程。

16.间歇过程: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和产品不是连续的流动,而是分批进行生产。

17.工艺过程阶段:是指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步骤所处的不同阶段。

18.夹点:是指在物料平衡计算中,两个物料流的交点。

19.化学反应路线: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料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路径。

20.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化学反应器,反应物在流化床中进行反应。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5章 液-液萃取【圣才出品】

贾绍义《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第2版)章节题库-第5章 液-液萃取【圣才出品】

8.与单级萃取相比,如果溶剂比、萃取相浓度相同,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分数 (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B
9.纯溶剂单级萃取
一定,若溶质分配系数 kA 越大,则所需溶剂比 S/F( )。
A.增加
3 / 21
圣才电子书

减小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5.某液相组成
萃取时,加入等量的纯溶剂 S 后,组成
5 / 21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答案】0.4;0.1
三、判断题 1.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密度差异来进行分离液体混合物的。( ) 【答案】×
2.溶剂 A 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分配系数 kA>1,是能否采用萃取分离的必要条件。( )
【解析】直角三角形相图直角顶点表示纯稀释剂,三角形的斜边上的点表示 A+S 二
元混合物,三角形内任一点 M 表示 A+B+S 三元混合物。
二、填空题 1.转盘萃取塔中,对于正系统 较为有利。 【答案】连续;分散
物系,传质方向从______相向______相传质
2.为提高萃取分离效果,分散相应选择______、______的液相。 【答案】体积分率大;不润湿设备
馏方法很不经济。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2)原料液在蒸馏时形成恒沸物,用普通蒸馏方法不能达到所需的纯度。
(3)原料液中需分离的组分含量很低且为难挥发组分,若采用蒸馏方法须将大量原
溶剂汽化,能耗很大。
2.对于一种液体混合物,根据哪些因素决定是采用蒸馏方法还是萃取方法进行分离?
答:对于一种液体混合物分离,从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来说,在下列情 况下采用萃取方法更为有利。

化学工程与工艺传质与分离复习题

化学工程与工艺传质与分离复习题

传质与分离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溶液泡点时,若i ∑=1i X i -1>0,则说明(C)A. 温度偏低B.正好泡点C.温度偏高D. 冷液进料2.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则溶剂加入位置点:(A)A. 精馏段上部B.进料板C.提馏段上部D.精馏段下部3.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 ,B 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 ,若P >P A S ,且P >P B S ,则该溶液(A)A. 形成最低恒沸物B.形成最高恒沸物C.不形成恒沸物4.吸收操作中,若要提高关键组分的相对吸收率应采用措施是(C)A .提高压力 B .升高温度 C.增加液汽比 D.增加塔板数5.分离过程的特征是 (C )A. 熵增加过程B. 熵不变的过程C. 熵减小的过程D. 自发过程6.三对角矩阵法在求得X ji 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A)A .热量平衡方程 B.相平衡方程 C. 物料平衡方程7.简单精馏塔是指(C)A .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 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 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8.下面有关塔板效率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B)A.全塔效率可大于1B.总效率必小于1C.Murphere板效率可大于1D.板效率必小于点效率9.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C)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10.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 线是(D)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 有最低点11. 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C)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12.设计变量数就是(D)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 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13.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B)A .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 C.负偏差溶液 D.不确定14.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15.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C)A. 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1.下列哪一个是传质分离过程(B)A.超滤B.吸收C.沉降D.离心分离2.lewis 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A)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3.二元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 线是(B)A.曲线B.直线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4.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5.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D)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6.约束变量数就是(D)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7.简单精馏塔是指(C)A .设有中间再沸或中间冷凝换热设备的分离装置B.有多股进料的分离装置C.仅有一股进料且无侧线出料和中间换热设备8.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B)A.温度B. 气体浓度C.压力D.吸收剂用量9.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 =0.5时泡点为t 1,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 A =0.75时,相应的露点为则(A)A t 1 = t2 B t 1 < t 2 C t 1 > t2 D 不能确定10.当体系的yi-yi*>0时(B)A. 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 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11. 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A 正偏差溶液B 理想溶液C 负偏差溶液D 不一定12.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C)A. 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 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13.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X L /X H )j +1 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A)A. j板B. j+1板C. j+2板14.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D)A. 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15.如果二元物系,A12<0 ,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1.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C)A.蒸馏B.吸收C.离心分离D.膜分离2.一个多组分系统达到相平衡,其气液平衡条件表示正确的为DA. ƒi = ƒi .B ƒi = ƒjC μi = μL VjD μi = μi L V3.汽液相平衡K 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4.逆流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A 1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哪个部位达到平衡(B)A 塔顶B 塔底C 塔中部D 塔外部5.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D)A. 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6.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D)A.部分气化B.部分冷凝C.等含节流D.纯组分的蒸发7.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C)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计算结果准确D.所需物性数据少8.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小(A)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9.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C)A . 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 . 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 两相间各组份的化学位相等D. 相间不发生传质10.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B)A.一定是为塔底产品得到 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11. 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C)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12.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D)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分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 吸收剂中溶解度大的组分13.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B)A.一定是为塔底产品得到 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14.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 与其吸收率Φi 在数值上相应是(C)A. Ai<ΦiB. Ai=ΦiC. Ai>Φi15.只有重非关键组分时,则以何处为起点逐板计算(B)A.塔顶往下B.塔釜往上 C .两端同时算起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由物料组成计算出的∑K i X i -1>0,且∑Z i /K i <1,该进料状态为(C)A.过冷液体B. 过热气体C. 汽液混合物D. 饱和液体2.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C)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D.不确定3.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D)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 D .计算结果准确4.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A)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饱和液5.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6.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A.塔的底部B.塔的中间C.塔的顶部D.进料板处7.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D)A. 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8.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D)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9.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B)A. 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10.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A.提高温度B. 提高吸收剂用量C. 提高压力D. 减少处理的气体量11.平均吸收因子法 (C)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 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级的吸收因子相等 D.假设全塔的气液相流率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习题1. 计算在和下苯(1)-甲苯(2)-对二甲苯(3)三元系,当x 1 = 、x 2 =、x 3 =时的K 值。

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

并与完全理想系的 K 值比较。

已知三个二元系的wilson 方程参数(单位: J/mol ):λ12-λ11=-; λ12-λ22= λ23-λ22=; λ23-λ33=- λ13-λ11=; λ13-λ33=-在T = K 时液相摩尔体积(m 3/kmol )为:=×10 -3 ;=×10 -3 ; =×10 -3安托尼公式为(p s:Pa ; T :K ): 苯:1n =(); 甲苯:1n=();对 -二甲苯:1n = ();解:由Wilson 方程得:Λ12=l lV V 12exp[-(λ12-λ11)/RT]=331091.1001055.177⨯⨯×exp[-/×]=Λ21= Λ13= Λ31= Λ23= Λ32= ln γ1=1-ln (Λ12X 2+Λ13X 3)-[33223113132332211221313212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Λ+ΛΛ+Λ++ΛA +Λ+Λ+]= γ1=同理,γ2=; γ3= lnP 1S= P 1S= lnP 2S= P 2S=lnP 3S = P 3S=作为理想气体实际溶液,K 1=P P S11γ=, K 2=, K 3=若完全为理想系,K 1=P P S1= K 2= K 3=2. 在361K 和下,甲烷和正丁烷二元系呈汽液平衡,汽相含甲烷%( mol ),与其平衡的液相含甲烷%。

用R -K 方程计算 和Ki 值。

解:a 11=115.2242748.0c c p T R ⨯= • dm 6 • • mol -2a 22=225.2242748.0c c p T R ⨯= MPa •dm 6••mol -2b 1=11208664.0c c p T R ⨯= dm 3mol -1b 2=225.2242748.0c c p T R ⨯= dm 3mol -1其中T c1=, P c1= T c2=, P c2= 均为查表所得。

a 12=√a 11•a 22=•dm 6••mol -2液相:a =a 11x 12+2a 12x 1x 2+a 22x 22 =×+2×××+× = b=b 1x 1+b 2x 2=×+×=由R -K 方程: P=RT/(V-b)-a/[(V+b)]=0740.03610083145.0-⨯l m V -)0740.0(3611711.245.0+l m l m V V解得 V m l=ln l 1ˆφ=ln[V/(V-b)]+[b i /(V-b)]-2Σy i a ij /*ln[(V+b)/V]+ab i /{ [ln[(V+b)/V]-[b/(V+b)] }-ln(PV/RT)ln l 1ˆφ=ln )0740.01349.01349.0(-+0740.01349.00298.0--5.136********.00740.0)6651.98696.0222.31304.0(2⨯⨯⨯+⨯⨯×ln(1340.00740.01349.0+)+ 5.123610083145.00740.00298.01711.24⨯⨯⨯×[ln(1349.00740.01347.0+) -0740.01347.00740.0+]-ln 3610083145.01349.01368.4⨯⨯=l 1ˆφ=同理ln l 2ˆφ=, l 2ˆφ=汽相:a = ×+2×××+× = b=×+×=由=0499.03610083145.0-⨯v m V -)0499.0(3613484.105.0+v m v m V V 得v mV =ln Φv1=ln(0499.05861.05861.0-)+0499.05861.00298.0--5.125.136********.00499.00298.03484.10)5861.00499.05861.0ln(3610083145.00499.06651.939613.0222.360387.0(2⨯⨯⨯+-⨯⨯⨯⨯+⨯⨯ ×[ln0499.05861.00499.0)5861.00499.05861.0(+-+]-ln(3610083145.05861.01368.4⨯⨯) = 故Φv1=同理,ln l 2ˆφ=, l 2ˆφ=故K 1=y 1/x 1== ( K 1=l 1ˆφ/Φv 1)K 2=y 2/x 2=1304.0160387.01--=3. 乙酸甲酯(1)-丙酮(2)-甲醇(3)三组分蒸汽混合物的组成为y 1=,y 2=,y 3=(摩尔分率)。

汽相假定为理想气体,液相活度系数用Wilson 方程表示,试求50℃时该蒸汽混合物之露点压力。

解:由有关文献查得和回归的所需数据为: 【P24例2-5,2-6】 50℃时各纯组分的饱和蒸气压,kPaP 1S= P 2S= P 3S= 50℃时各组分的气体摩尔体积,cm3/molV 1l= V 2l= V 3l= 由50℃时各组分溶液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回归得到的Wilson 常数: Λ11= Λ21= Λ31= Λ12= Λ22= Λ32= Λ13= Λ23= Λ33= (1) 假定x 值, 取x 1=,x 2=,x 3=。

按理想溶液确定初值 p =×+×+×=(2) 由x 和Λij 求γi 从多组分Wilson 方程lnγi =1-ln∑∑=Λcj ijjx 1)(-∑∑==ΛΛck cj kjj kjk x x 11得lnγ1=1-ln(x 1+Λ12x 2+Λ13x 3)-[31321211x x x x Λ+Λ++3232221221x x x x Λ++ΛΛ+3232131331x x x x +Λ+ΛΛ =故γ1=同理,γ2= γ3= (3) 求K iK i =⎥⎦⎤⎢⎣⎡-RT p p V p p s i L i si i )(exp γ K 1=916.71049.782013.1⨯exp 16.323314.810)049.7896.71(77.833⨯⨯--=同理K 2= K 3= (4) 求∑x i∑x i =3035.133.0+1713.134.0+0963.133.0=整理得 x 1= x 2= x 3= 在p =内层经7次迭代得到:x 1=, x 2=, x 3= (5) 调整pp =⎥⎦⎤⎢⎣⎡-∑RT p p V x p s i L i i sii )(exp γ =p∑iixK=×+×+× =在新的p 下重复上述计算,迭代至p 达到所需精度。

最终结果:露点压力 平衡液相组成:x 1= x 2= x 3=4. 一液体混合物的组分为:苯;甲苯;对-二甲苯(摩尔分数)。

分别用平衡常数法和相对挥发度法计算该物系在100kPa 时的平衡温度和汽相组成。

假设为完全理想物系。

解:(1) 平衡常数法因为汽相、液相均为完全理想物系,故符合乌拉尔定律py i =p i sx i而K i =ii x y =p p s i设T 为80℃时 ,由安托尼公式(见习题1)求出格组分的饱和蒸汽压。

s p 1=, sp 2=, s p 3=故321y y y ++=K 1x 1+K 2x 2+K 3x 3=332211x p p x p p x pp s ss ++ =25.010063.1525.010082.385.010029.101⨯+⨯+⨯=<1 故所设温度偏低,重设T 为95℃时s p 1=, sp 2=, s p 3=321y y y ++=>1故所设温度偏高,重设T 为91.19℃,s p 1=, sp 2=, s p 3=321y y y ++=≈1故用平衡常数法计算该物系在100kPa 时的平衡温度为91.19℃汽相组成:1y =11x K =11x p p s=5.010002.160⨯=2y =22x K =22x p p s=25.010034.56⨯= 3y =33x K =33x p p s=25.0100625.23⨯=(2)相对挥发度法由于是理想混合物,所以)/()(111ii i x x y y =α, 得)/(111i i i x x y y α=对于理想混合物,得i 1α=SS P p 21设T 为80℃时,s p 1=, Sp 2=, s p 3=故12α=, 13α=, 2y =1y /, 3y=1y /因为321y y y ++=1,故1y =又因为1py =100×=,而11x p s =×=<1py故所设温度偏低;重设T =92℃时s p 1=, Sp 2=, s p 3=得故12α=, 13α=, 2y =1y /, 3y =1y /因为321y y y ++=1,故1y =,2y =,3y =且1py =100×=,而11x p s=×=,基本相等因此,由相对挥发度计算该物系平衡温度为92℃, 此时1y =,2y =,3y =5. 一烃类混合物含有甲烷5%、乙烷10 %、丙烷30 %及异丁烷55 %(mol ),试求混合物在25℃时的泡点压力和露点压力。

解:设甲烷为1组分,乙烷为2组分,丙烷为3组分因为各组分都是烷烃,汽液相均可视为理想溶液,故符合乌拉尔定律。

25℃时,s p 1=, sp 2=, s p 3=(1)泡点压力∑∑==iis i i x p py p=×5%+×10%+×30%+×55% =(2) 露点压力时由乌拉尔定律得is i i x p py =,i si i y p px =代入4321x x x x +++=1,并化简得s s s s p y p y p y p y p 433322111+++==故露点压力为。

6. 含有80%(mol )醋酸乙酯(A )和20%(mol)乙醇(E )的二元物系。

液相活度系数用Van Laar 方程计算,A AE =,A EA =。

试计算在压力下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

解:由Vanlaar 方程得:22)2.017.08.0144.01(144.0)1(ln ⨯⨯+=+=EA EA AE AE AE A A x A x A r ,得A r = 22)8.0144.02.0170.01(170.0)1(ln ⨯⨯+=+=AEAE EA EA EA E A x A x A r , 得B r = 因为低压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故i s i i i x p r py =,得p x p r y is i i i =(1) 泡点温度时,设T =,由安托尼方程得S A p =, s E p =故∑=+=p x p r y y y A s A A EA i +p x p r E sE E =3.1012.0651.881067.13.1018.0377.940075.1⨯⨯+⨯⨯=<1, 可知所设温度偏低,重设T =:此时S A p =, sE p =∑=+=p x p r y y y A s A A EA i +p x p r E sE E =3.1012.0819.941067.13.1018.0685.990075.1⨯⨯+⨯⨯=≈1故泡点温度为(2) 求露点温度,此体系可视为理想气体,由is i i i x p r py =,得i s i ii r p py x =设T =由安托尼方程得S A p =, sE p =,故∑+=B A i x x x =1067.1743.942.03.1010075.1620.998.03.101⨯⨯+⨯⨯=>1,故所设温度偏低重设T =时∑+=BA ix x x=≈1故露点温度为8. 组成为60 % 苯,25 %甲苯和15 % 对-二甲苯(均为mol 百分数)的液体混合物100kmol ,在和100℃下闪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