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

一、单选题

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 溶液的pH 约为11)( )

A.该消毒液可用NaOH 溶液吸收2Cl 制备: ---22Cl +2OH =Cl +ClO +H O

B.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2ClO +H O HClO+OH ?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的+--222Cl :2H +Cl +ClO =Cl +H O

D.该消毒液加入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33CH COOH+ClO =HClO+CH COO

2.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n--3422R(OH)+3ClO +4OH =2RO +3Cl +5H O ,则n-4RO 中R 的

化合价是( ) A.+3

B.+4

C.+5

D.+6

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4.根据SO 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5.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O 2、SO 2、NO 、NO 2、CO 、CO 2中的气体.现将此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肯定有SO 2、CO 2和NO B.肯定没有O 2和NO 2 C.可能有CO 和CO 2

D.肯定有SO 2和NO

6.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 ①FeCl 2;②Fe 2O 3;③Zn;④KNO 3,铜粉可溶解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在容积为672mL 的烧瓶中充满NO 和NO 2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280mL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液体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总反应为NO+NO 2+O 2+H 2O 2HNO 3

B.总反应为4NO+8NO 2+5O 2+6H 2O

12HNO 3

C.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30mol·L -1

D.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60mol·L -1

8.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水槽中是NaOH 溶液,试管中是Cl 2,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

B.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 2,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液体最终充满整个试管

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一定量酚酞试液),试管中是NH 3,则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D.若水槽中和试管(充满状态)中都是氯水,则光照后试管中可收集到氧气 9.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是( ) A.Cu+AgNO 3Cu( NO 3)2

B.Cu+HNO 3(稀)Cu(NO 3)2

C.Cu+HNO 3(浓)Cu(NO 3)2

D.Cu

CuO

Cu(NO 3)2

10.下列现象或用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 A.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 B.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C.浓硫酸滴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D.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

1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2SO 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酸性4KMnO 溶液 溶液褪色 2SO 有氧化性 B

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

2SO 有漂白性

12.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 ) A.3222O +2KI+H O =2KOH+I +O

B.()33222CH COOH+Ca ClO =2HClO+CH COO ()Ca

C.2332I +2NaClO =2NaIO +Cl ↑

D.2

2224HCl +MnO MnCl +Cl )2H O (?

↑+浓

二、填空题

13.A 、B 、C 、D 、E 代表的物质为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 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请回答:

(1)单质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B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和碳反应生成A 和E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白玉的化学式可用()x y p 222Ca Mg Si O OH 表示(也可用Ca 、Mg 、Si 、H 的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

(1)取8.10g 白玉粉末灼烧至恒重,固体质量减少了0.18g,则白玉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另取4.05g 白玉粉末加入100mL 1-1mol L ?的盐酸中充分溶解,最终得到不溶氧化物2.40g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mL 。则: ①p=__________。

②白玉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用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

15.3KClO 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述为32222KClO +4HCl()=2KCl+2ClO +Cl +2H O ↑↑浓。

1.请分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情况(用双线桥表示)。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mol 2Cl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

4.2ClO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2Cl 的__________倍。

16.室温下,单质A 、B 、C 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 应。又知D 溶液为黄色,E 溶液为无色,请回答:

(1)A 是

,B 是

,C

。(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

17.某同学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产生的

所有气体产物,选用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①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酸性KMnO 4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两次用到品红溶液,它们的作用分別是A______,B_______。

4.③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取8.70 gMnO 2与100 mL 质量分数为37.0%、密度为1.19 g. cm -3

的浓盐酸共热(假设反应过程中HCl 没有损失),反应结束后,将剩余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 。取出10 mL 溶液加入足量AgNO 3溶

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求:

1.反应中生成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10 mL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 项,用NaOH 溶液吸收2Cl 可以制备NaClO ,即---22Cl +2OH =Cl +ClO +H O ;B 项,饱和NaClO 溶液的pH 约为11是因为-ClO 水解,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是因为消毒液中含有NaOH ;C 项,消毒液中的-ClO 和洁厕灵中的-Cl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2Cl ;D 项,白醋中的3CH COOH 可以和NaClO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HClO ,从而增强消毒液的漂白作用。 2.答案:D

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得3+4=2n +3,解得n =2。设n-4RO 中R 的化合价为x ,则x -2×4=-2,故x =+6,D 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A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B 、硅胶作干燥剂是利用其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

C 、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使之生成无色物质,错误;

D 、肥皂水显碱性,与蚊虫叮咬处释放的酸发生中和反应,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SO 2的氧化性、还原性等知识。S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具有还原性,与KMnO 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5.答案:A

解析:NO 2气体为红棕色,气体无色,则说明一定不含NO 2气体,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为SO 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气体NO,NO 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 2,说明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无O 2;由于二氧化硫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O 2,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一定存在的气体为O 2和NO 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O 2,故A 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O 2和NO 2,故B 正确; C.原混合气体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O 和CO 2,故C 正确;

D.品红褪色,说明一定含有二氧化硫,遇到空气变成红棕色,说明一定含有NO 气体,故D 正确; 故选A. 6.答案:B

解析:①因铜不如铁活泼,则铜不能与FeCl 2反应,故①错误;

②因Fe 2O 3能与稀硫酸反应: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Fe 2(SO 4)3能与铜粉反应:Fe 2(SO 4)3+Cu ═2FeSO 4+CuSO 4,铜粉溶解,故②正确;

③Zn 、Cu 、H 2SO 4形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但发生的化学反应为Zn+H 2SO 4═ZnSO 4+H 2↑,Zn 溶解,故③错误;

④根据铜与稀HNO 3反应,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323Cu+8H +2NO 3Cu +2NO 4H O -

↑+=,可知Cu 遇到H +、3NO -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④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设反应前2NO 的体积为x ,2N 的体积为y ,则:

22242NO O H O ++34HNO

x 4x

2243?2NO O H O

++34HNO

y

3

4

y 672,

{3280,

44

x y mL x y mL +=+=解得448,

{224,x mL y mL ==

故参加反应的2NO 与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总反应为

2224856NO NO O H O +++312HNO 。根据氮元素守恒可得生成的3HNO 为0.03?mol ,烧瓶

内充满液体则硝酸的体积为0.672?L ,故130.03()0.0450.672mol

c HNO mol L L

-==?。综上所述,本题选

B 。 8.答案:B 解析: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最终气体体积减

2

3

,液体不会充满整个试管,故B 项不正确。 9.答案:D

解析:A 项,用AgNO 3作反应物不经济;B 项和C 项中既浪费原料(HNO 3),又产生大气污染物(NO 、NO 2); D 项符合题目要求。 10.答案:B

解析:区别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要看物质中是否含有H 2O,如Cu 12H 22O 1112C+11H 2O(脱水

性),CuSO 4·5H 2O CuSO 4+5H 2O(吸水性)。

11.答案:B

解析:A 项说明2SO 具有还原性;C 项2SO 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23Na SO 和水;D 项2SO 不能漂白指示剂。 12.答案:C

解析:A 项,3O 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化合价不变,1个氧原子化合价降低,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为2:1;B 项中无元素价态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项,2I 为还原剂,3NaClO 为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D 项,还原剂为HCl,参加反应的HCl 中有一半起还原剂作用,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综上所述,本题选C 。 13.答案:(1)Si; +4 (2)2SiO ; 2SiO +2C

Si+2CO ↑高温

(3)3CaSiO ; 23Na SiO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其中“A 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是该题的“题眼”。由该“题眼”可知A 是Si 。分析题图,结合B 能生成C 、D 、E ,可以推出B 是2SiO ,E 是CO ,C 是3BaSiO ,D 是23Na SiO 。

14.答案:(1)810-1g mol ?

(2)8; 222CaO 5MgO 8SiO H O ???

解析:(1)由白玉的化学式x y p 222Ca Mg i O (OH)S 可知,1mol 该物质在灼烧时发生反应生成1mol 水。

-12H O /0.18g 18g mol (=001m l ).o n m M ==÷?,所以白玉的物质的量也是0.01mol 。故白玉的摩尔质量为-18.10g 0.01mol =810g mol ÷?。

(2)-14.05g+810g (mol =0.05m )0ol n =?白玉,2SiO 的物质的量为-12.40g 60g mol =0.04mol ÷?。因此1mol 白玉中含有Si 的物质的量为0.04mol+0.005mo1×1mol=8mol,即p=8。由方程式

2Fe+2HCl =FeCl+H ↑可知,-12H 0.336L 22.4(L mol =0.015ol )m n =÷?,因此与白玉反应后过量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0.03mol,则白玉消耗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11mol L 0.1L 0.03mol 0.07mol ??-=,故1mol 白玉反应需要消耗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0.07mol÷0.005mol×1mol=14mol 。由于该化合物中Ca 、Mg 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所以与盐酸反应时每个金属阳离子都要结合2个-Cl ,故

2+2+()()Ca Mg 14mol+2=7mol n n +=,即x+y=7,再结合相对分子质量

40x+24y+28×8+16×22+17×2=810,两式联立求解,可得x=2,y=5。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582Ca Mg Si OH ,用氧化物的组合形式表示为222CaO 5MgO 8SiO H O ???。

15.答案:1.

2.②;

3.0.2;

4.2.63

解析:1.观察反应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知,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规律,可知氯酸钾中的氯元素转化成二氧化氯,一部分HCl 中的氯元素转化成氯气。

2.浓盐酸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了酸性。

3.每生成1mol 2Cl 转移2mol 电子,所以生成0.1mol 2Cl 要转移电子0.2mol 。

4.氯气、二氧化氯作消毒剂,实质上都是起氧化作用,所以可以分析单位质量这两种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以得到的电子数来比较其消毒的效率。1mol 氯气分子可得到2mol 电子,1mol 二氧化氯分子可得到5mol 电子,再结合摩尔质量可比较消毒效率。 16.答案:(l )Fe ; Cl 2 ;H 2 (2)2Fe+3Cl 2

2FeCl 3

(3)Fe+2HCl=FeCl 2 + H 2↑ (4)2FeCl 2+Cl 2 =2FeCl 3

解析:从反应的框图看出,反应①A+B →D(固体),反应④F+B →D(溶液),可知:F 是化合物,A 是变价金属,且A 在F 中呈低价。又从物理性质可以判断B 为Cl 2。推出A 是Fe ,D 为FeCl 3,F 为FeCl 2。从反应③A+E →F+C 可知,E 为HCl ,C 为H 2。 17.答案:1.检验H 2O; 2.除CO 2中的SO 2; 3.检验SO 2;检验CO 2中的SO 2是否除尽; 4.溶液变浑浊;CO 2+Ca 2

+2OH -

=CaCO 3↓+H 2O

解析:该实验中无水CuSO 4用于检验H 2O,品红溶液用于检验SO 2,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CO 2;为防止SO 2对CO 2的检验造成干扰,应在检验CO 2前除尽SO 2,故酸性KMnO 4溶液用于除SO 2,S 红溶液B 用于检验SO 2是否除尽。

18.答案:1.2.24 L; 2.14.35g

解析:1.n( MnO 2) =8.70 g÷87 g·mol -1

=0.10 mol,n(HCl) = 100 mL×1.19 g ? mL -1

×37.0% + 36.5 g·mol -1

= 1.2 mol 。由反应 MnO 2+4HCl(浓)

MnCl 2 +Cl 2 ↑ +2H 2O 可知,二氧化锰的量

不足,则 n( Cl 2 ) = n( MnO 2 ) = 0. 10 mol, V (Cl 2) =0.10mol× 22.4 L ? mol -1

=2.24 L 。 2.设反应后溶液中含有xmol Cl -

,根据氯元素守恒,则有2× 0.10mol= 1.2 mol,解得x=1.0,取出10 mL 溶液后,n(Cl -)=(1/10)×1.0 mol=0.10 mol 。根据离子方程式 Ag +

+Cl

-AgCl ↓可

知,n( AgCl) = n(Cl -) =0. 01 mol,故m (AgCl)= 0.10 mol× 143.5 g ? mol -1

=14.35 g 。

高一化学复习离子反应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 1.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Mg2+,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A.CO32-、Cl-B.NO3-、Cl-C.NO3-、SO42-D.OH-、NO3- 2.在强碱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K+、CO32-、Cl-B.Cu2+、Na+、NO3-、SO42- C.Na+、K+、HCO3-、Cl-D.Mg2+、Na+、NO3-、Cl- 3.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 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CO32-C.一定含Ag+D.可能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Ag+ 4.下列可以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的离子组是() A.H+,Na+,NO3-,MnO4-B.Fe2+,Mg2+,Cl-,SO42- C.H+,K+,OH-,NO3-D.NO3-,SO42-,K+,Mg2+ 5.巳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Al3+、CH3COO-、Cl-B.Mg2+、Ba2+、Br- C.Mg2+、Cl-、I-D.Na+、NH4+、Cl- 6.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NaHCO3 == Na++HCO3-B.H2SO4 == 2H++SO42-C.NaHS==Na++H++S2- D.NaHSO4==Na++H++SO42- 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ClO B.Cl2C.NaHCO3D.CO2 8.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9. 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来表示的反应是() A.BaCO3+HCl B.K2CO3+H2SO4C.Na2CO3+HNO3D.(NH4)2CO3+HCl 10.下列反应完成后没有沉淀的是() A.B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CH3COOH B.Ba(OH)2溶液与KNO3溶液加足量稀H2SO4 C.AgNO3溶液与Na2CO3溶液加足量稀HCl D.AgNO3溶液与FeCl3溶液加足量稀HNO3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2OH-+H2SO4==SO42—+2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 二.填空题(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2.铜片溶于稀硝酸:13.氯气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14.亚硫酸钠溶液加入溴水中: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练习题 1. 将木炭与氧化铜的粉未混合加热,可得到红色的铜。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其中的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并考虑它们的关系。 思路解析:C+2CuO 2Cu+CO2↑,从反应过程来看,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 答案:氧化铜失去氧原子被还原为铜,炭得到氧原子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前者为还原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两者在一个反应中同时进行,氧原子在两个反应中进行传递 2. 生活中有很多氧化反应,如金属腐蚀、细胞老化。请你总结氧化反应的本质,然后再在你的生活中找一找,还有哪些是氧化反应。 思路解析:金属腐蚀是金属的化合价升高,细胞老化可能是得到了氧原子或失去了氢原子,其实质还是化合价升高。生活中最典型的莫过于燃烧反应,燃烧的物质总是得到氧原子化合价被氧化。 答案:实质是化合价升高。燃烧也是氧化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 根据以下几种常见元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出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趋势。 氢氧氖钠镁氯 思路解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电子层数越少,得电子能力越强。 答案:氧和氯主要得电子,钠和镁主要失电子,氢得失电子能力都不强;氖则既不易得电子,又不易失电子。 4. 比较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总结其区别与联系。 思路解析:分析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过程中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答案:氯元素的原子在氯化钠和氯化氢形成的过程中化合价都降低了,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钠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氢元素虽然不能得到电子,但它与氯原子共用的电子对偏离氢原子,氢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 (2004 全国春季高考理综)在下图所表示的粒子中,氧化性的是( ) A. B. C. D. 思路解析:氧化性的本质是物质得电子的能力,从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很清 楚地知道:最容易得电子的是 B 项中粒子。 答案:B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或还原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 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 C. 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只能作氧化剂 D. 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的氧化性 思路解析: A 项正确,一般金属用还原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非金属用氧化其相应化合物的方法获得;B 项将得电子能力与得电子多少混为一谈,实际上氧化性只与得电子能力有对应关系;C 项绝对化,也有阳离子如Fe2+可以继续被氧化,作还原剂;D 项正确,如H2O 中H 元素就是价,但它只有极弱的氧化性。 答案:AD 3.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基本概念 . 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 有氧化性 化合价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 有还原性 化合价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 bCl2+ cC aTiCl4+ c CO ……反应① TiCl4+2Mg Ti + 2MgCl2 ……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②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 ③在反应①、②中Mg的还原性大于C,C的还原性大于TiCl4; ④a=1,b=c=2; ⑤每生成19.2 g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4.8 mol e-。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⑤ 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双线桥法、单线桥法) ①单线桥法。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例: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两类特殊的化学反应 ①歧化反应,同种元素同价态在反应中部分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原子化合价降低。例: 3Cl2+6KOH KClO3+5KCl+3H2O ②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中趋于中间价态,解此类题最好将该元素的不同价态用数轴标出,变化的区域只靠拢,不重叠。例: 得2e-—— 2e- 失2e-— — 失5e 得5×e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 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比较 2 (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 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 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 ||,如BaSO4 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要点诠释: 电解质的强弱是以电离的程度来区分的||,与物质的溶解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①BaSO4、CaCO3等虽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溶液的导电性很差||,但是由于都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 ②浓氨水的导电性比极稀NaOH 溶液强||,但NH 3·H2O 属于弱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要求左边书写电解质的化学式||,右边写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的化学式||,不同离子间用加号相连||。强电解质用“ ==|”|,弱电解质用“”||。 如:H2SO4==2H++SO42-;NaHSO4==Na++H++SO42—;Ca(HCO3)2==Ca2++2HCO 3— CH 3COOH CH3COO- + H+;NH3·H2O NH4+ +OH-;H2O H++ OH- (2)电离过程中||,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变||。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它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 (3)检查电离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时||,不仅要检查质量是否守恒(即电离前后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和个数是否相等)||,而且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即电离后的阴、阳离子所带负、正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碳酸电离方程式: H2CO3 H++HCO 3―;HCO 3―H++CO32― (5)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出||,如氢氧化铁电离方程式:Fe(OH) 3 Fe3++3OH ― 3.酸、碱、盐的定义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 HCl = H + + Cl-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的化合物叫做碱||。 NaOH = Na+ + OH-Ba(OH) 2 = Ba2+ + 2OH-KOH = K + + OH- (3)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NH 4NO 3 = NH4+ + NO3-MgCl2 = Mg2+ + 2Cl-Fe2(SO4)3 = 2Fe3+ + 3SO42- 要点三、离子反应 1.定义: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叫做离子反应||。 2.本质:反应物中的某些离子的浓度减小||。 3.发生条件: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a(OH)2 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CO2、SO2、NH 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Zn 与硫酸铜溶液:Zn+Cu 2+=Zn2+ +Cu 要点四、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2.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个步骤(以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为例):“一写”:首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 2+CO 2↑ +H2O “二改”(或拆):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最关键的一步): CaCO3+2H++2Cl―==Ca2++2Cl―+CO2↑+H2O (1)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必须写成阴、阳离子的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物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者失去氧,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2、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注: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3、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①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②从共用电子对角度分析,非金属原子间不易得失电子形成化合物,它们通过共用电子对达到8(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电子对常偏向其吸引力较强的原子(显负价),而偏离其吸引力较弱的原子;注: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氧化反应的本质:元素失去电子或者共用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的本质:元素得到电子或者共用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化合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注: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氧气在放电的情况下可以生成臭氧; 5、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

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则物质的氧化性就越强;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失电子能力越容易,则物质的还原性就越强; 氧化产物:物质失电子被氧化的生成物,具有得电子的性质(氧化性); 还原产物:物质得电子被还原的生成物,具有失电子的性质(还原性); 注:还原剂:有还原性,被氧化,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转化成氧化产物 氧化剂:有氧化性,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转化成还原产物 6、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I2②高价金属阳离子:Fe3+,Cu2+,Ag+ ③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KClO3④其他:H2O2,Na2O2; 常见的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金属:K,Na,Ca,Mg,Al,Zn,Fe;②某些非金属单质:C,H2;③低价金属阳离子:Cu+,Fe2+;④非金属阴离子:S2-,I-,Br-,Cl-; ⑤较低价化合物:CO,SO2,H2S,NH3; 注:若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则只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若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则只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若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则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7、氧化剂、还原剂强弱的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从左到右原子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精选练习题

强电解质: 1、强酸:HCl 盐酸 H 2SO 4 硫酸 HNO 3 硝酸 HBr氢溴酸 HI氢碘酸 HCLO 4 高氯酸 2、强碱:NaOH KOH Ba(OH) 2 Ca(OH) 2 3、绝大多数盐:高中见到的盐全部是强的电解质 金属化合物:a、氧化物:氧化钙CaO 氧化钠NaCl 氧化镁MgO 氧化Al 2O 3 氧化锌 ZnO 氧化盐铁FeO 氧化铁Fe 2 O 3 氧化铜CuO 氧化汞HgO 氧化银AgCl b、过氧化合物:过氧化钠Na 2O 2 c、金属碳化物:碳化钙CaC 2 d、金属硫化物:硫化钙CaS 2二硫化亚铁FeS 2 弱电解质: 1、弱酸:碳酸H 2CO 3 亚硫酸H 2 SO 3 醋酸CH 3 COOH 氢硫酸H 2 S 氢氟酸HF 硅酸H 2SiO3 原硅酸H 3 SiO 4 所有的有机酸 2、弱碱:一水合氨NH3.H2O 所有的除强碱的氢氧化金属R(OH) 3、水H2O也是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1、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 2、大多数有机物:甲烷乙醇蔗糖(有机酸和有机盐除外) 3、非金属化合物:氨气 (1)氧化反应: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的反应。 (2)还原反应: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 )的反应。 (3)氧化剂(被还原 ):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4)还原剂(被氧化 ):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5)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升高

的元素的产物)。 (6)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后的对应产物(包含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的产物)。 (7)强氧化剂与强还原性相遇时,一般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H2SO4(浓)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等。 Cl 2与金属、H 2 S、S 2 -、HI、I-、HBr、Br-、Fe 2 +、H 2 、SO2、、H2SO3等。 HNO3与金属、H2S、S2-、HI、I-、HBr、Br-、Fe2+、P、SO2、、H2SO3等。 (8).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只作还原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在反应中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性。 练习题 1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得电子 D.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电子被还原 3已知下列反应: 2FeCl3+2KI===2FeCl2+2KCl+I2① 2FeCl2+Cl2===2FeCl3② I2+SO2+2H2O===H2SO4+2HI③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同步测试

新课标高一化学同步测试(A)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Cu丝B.熔融的MgCl2C.NaCl溶液D.蔗糖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 ( ) A.Na2S B.Ba(OH)2C.KMnO4D.KCl 3.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42-。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NaHSO4是盐B.NaHSO4是酸式盐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ClO B.Cl2C.NaHCO3D.CO2 5.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X是一定为电解质B.X可能为非电解质 C.X只能是盐类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6.能用H++OH-=H2O表示的是()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盐酸反应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 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计40分。) 7.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8.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NH4++Cl-,所以NH4Cl是盐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Ba2+、Cl-、SO42-B.Ca2+、HCO3-、C1-、K+ C.Mg2+、Ag+、NO3-、Cl-D.H+、Cl-、Na+、CO32- 10.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a+ 、K+、SO42-、HCO3-B.Cu2+、K+、SO42-、NO3- C.Na+、K+、Cl-、NO3-D.Fe3+、K+、SO42-、Cl- 11.已知某酸性溶液中含有Ba2+、Fe3+,则下述离子组中能与上述离子共存的是()A.CO32-、Cl-B.NO3-、Cl-C.NO3-、SO42-D.OH-、NO3-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 13.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够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表示的是()A.BaCl2+K2SO4=BaSO4↓+2KCl B.BaCO3+H2SO4 = BaSO4↓+CO2↑+H2O C.Ba(NO3)2+ H2SO4= BaSO4↓+2H NO3 D.Ba(OH)2+ 2KHSO4 = BaSO4↓+K2SO4+2H2O 14.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为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Cu2+和SO42-B.Cu2+和Cl-C.K+和SO42-D.Ag+和NO3- 电解质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之分,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而弱电解质如弱酸、 弱碱在水中则不能完全电离,不能完全电离的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用其化学式表示,不能以离子的形式出现。请解答15、16两题。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缺项配平知识点及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 一、考点、热点回顾 二、典型例题+拓展训练 缺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例】Cu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 和Cu 2+。白色的亚铜化合物[Cu(NH 4)SO 3]难溶于水,若与足量的10 mol /L 的硫酸溶液混合并微热,生成铜、 二氧化硫和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__ Cu(NH 4)SO 3+__ H 2SO 4 __Cu +__ SO 2+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 H 2O (2) 按上述反应,生成单质铜的最高产率为___________。 【例】多硫化物离子S x 2- 在碱性溶液里被BrO 3-氧化为SO 42-,BrO 3-被还原为Br - ,在反应中 消耗BrO 3-和OH -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3,则x 的值为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已知反应:AgF +Cl 2+H 2O = AgCl +AgClO 3+HF +O 2(未配平),配平后,若Cl 2的系数为a ,则AgF 的系数为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gClO 3的系数是b ,O 2的系数为C ,则AgCl 的系数为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Fe 3P 与稀HNO 3反应生成Fe(NO 3)3、NO 、H 3PO 4和H 2O 。 (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上述反应中,当生成1.8 mol Fe 3+时,放出NO 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__________L ,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复习

高一化学 《离子反应》专题练习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 1、Na 与H 2O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 3通入稀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醋酸铵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CO 3加入CH 3COOH 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氢氧化钡溶液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钡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过量CO 2与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硫化氢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得书写方法: 1、写:写出正确得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得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3、删:将不参加反应得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得原子个数、电荷以及电子得失数目就是否相等 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下列反应得离子方程式错误.. 得就是 ( ) A 、碳酸铵与稀硝酸: CO 32— + 2H + == H 2O + CO 2↑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 3 + 2H + = H 2O + CO 2↑ C 、铁粉与稀硫酸: Fe + 2H + == Fe 3+ + H 2↑ D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 HCO 3-+H +=CO 2↑+H 2O 2、下列反应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得就是 ( ) A 、钠与冷水反应 Na +2H 2O =Na ++2OH -+H 2↑ 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23222CaCO H Ca H O CO +++===++↑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6H +=2Al 3++3H 2↑ D 、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Na 2SO 3+2H +===2Na + +SO 2↑+ H 2O 3.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得反应就是 ( )

高一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氧化還原反應 1、概念 定義: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の反應就叫做氧化還原反應。 判斷の依據:化合價是否有變化 本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反應歷程:氧化還原反應前後,元素の氧化數發生變化。根據氧化數の升高或降低,可以將氧化還原反應拆分成兩個半反應:氧化數升高の半反應,稱為氧化反應;氧化數降低の反應,稱為還原反應。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是相互依存の,不能獨立存在,它們共同組成氧化還原反應。 例1.下麵有關氧化還原反應の敘述正確の是 ( ) A.在反應中不一定所有元素の化合價都發生變化 B.肯定有一種元素被氧化,另一種元素被還原 C. 物質所含元素化合價升高の反應是還原反應 D.某元素從化合態變為游離態時,該元素一定被還原 【鞏固】判斷下列化學反應哪些是屬於氧化還原反應。 ⑴2Mg+O2点燃2MgO CaO+H2O=Ca(OH)2 ⑵2KMnO4△ K2MnO4+MnO2+O2↑Cu(OH)2△CuO+H2O ⑶C+2CuO高温2Cu+CO2Zn+H2SO4=ZnSO4+H2↑ ⑷2HCl+CaCO3=CaCl2+CO2↑+H2O KCl+AgNO3=AgCl↓+KNO3 ⑸3NO2+H2O=2HNO3+NO2H2S+SO2=3S+2H2O 氧化性:是指物質得電子の能力。處於高價態の物質一般具有氧化性。 還原性:是指物質失電子の能力,一般低價態の物質具有還原性。

【練習】1、指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中の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 ⑴4P+5O2点燃2P2O5⑵2KClO3催化剂 △ 2KCl+3O2 ⑶2KMnO4△K2MnO4+MnO2+O2↑⑷S+2KNO3+3C△2S+3CO2↑+N2↑⑸2H2S+SO2=3S+2H2O ⑹3NO2+H2O=2HNO3+NO ⑺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⑻Zn+2HCl=ZnCl2+H2↑MnO2+4HCl(濃)△MnCl2+Cl2↑+2H2O ⑼3Cu+8HNO3 (稀)=3Cu(NO3)2+2NO↑+4H2O 2.已知下列反應:①2Na+2H2O=2NaOH+H2↑②2F2+2H2O=4HF+O2 ③Cl2+H2O=HCl+HclO ④2NaCl+2H2O 电解 2NaOH+H2↑+Cl2↑⑤CaO+H2O=Ca(OH)2 ⑥CaCO3+H2O=Ca(HCO3)2 (1)其中水在反應中作氧化劑の反應是(填代號下同) . (2)其中水在反應中作還原劑の反應是 . (3)其中水在反應中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の反應是. 3.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應中,是氧化劑;是還原劑;元素被氧化;元素被還原;是氧化產物;是還原產物;電子轉移の總數是 . 3、氧化還原反應實質の表示方法 (1)雙線橋法 a、兩條線橋從反應物指向生成物,且對準同種元素 b、要標明"得"、"失"電子,且數目要相等。 c、箭頭不代表電子轉移の方向。 舉例: (2)電子轉移法即單線橋法 a、一條線橋表示不同元素原子得失電子の情況。 b、不需標明"得"、"失"電子,只標明電子轉移の數目。 c、箭頭表示電子轉移の方向。 d、單線橋箭頭從還原劑指向氧化劑。 舉例: 【鞏固】分別用雙線橋和單線橋表示下列氧化還原反應電子の轉移。 ⑴2Mg+O2点燃2MgO ⑵2KClO3MnO2 △ 2KCl+3O2 ⑶C+2CuO高温2Cu+CO2⑷Zn+H2SO4=ZnSO4+H2↑ 4、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の關係 (1)置換反應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2化合反應不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有單質參加の化合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3分解反應不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有單質生成の分解反應才是氧化還原反應。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集锦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1)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剂----还原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剂---氧化产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可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二)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比较 (1)对于金属还原剂来说,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一致,即越位于后面的金属,越不容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弱。 还原性: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Ag>Pt>Au (2)金属阳离子氧化性的顺序 K+MnO2>O2 (四)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来判断 当含有变价元素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如: 2Fe+3Cl2==(点燃)2FeCl3 Fe+S==(加热)FeS 氧化性:Cl2>S (五)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高一化学 氧化还原教案

河北省卢龙县刘田庄中学高一化学教案:氧化还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 【能力目标】 1、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初步学会利用“双线桥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学会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方法. 【道德情感目标】通过对应的练习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打破机械的记忆式学习。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双线桥法;氧化性还原性能力的判断. 三、教学器材 投影仪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 解析法、归纳法 例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E.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解析 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结合实例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是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但不一定是所有元素化合价均有升降.如Fe 2O 3+3CO =2Fe+3CO 2,碳元素没有化合价变化.故A 正确.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可能是不同种元素,也可以是同种元素.如Cl 2+2NaOH =NaCl+NaClO+H 2O ,故B 不正确.作为非金属在反应中一般作为氧化剂,但也有失电子的可能:如C+O 2 点燃CO 2,故C 不正确.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分两种情况:一是从高价态变为游离态如Fe 2+→Fe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另一种是从低价态变为游离态如Cl -→Cl 2,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故D 不正确.金属具有还原性,还原性指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而不是失电子数越多,还原性越强.例如Na 与Al 均与氧化剂反应,一般Na 只失一个电子,但非常容易,Al 失三个电子,但比Na 困难,故还原性Na>Al ,答案E 不正确. 例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aCO 3+2HCl =CaCl 2+CO 2↑+H 2O B.CaO+H 2O =Ca(OH)2 C.Fe+CuSO 4=FeSO 4+Cu D. 23CO CaO CaCO +高温↑ 解析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抓住它的特征,看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为氧化还原反应.反之,则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本题只有C 中铁和铜的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C. 例3.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1)以反应2Na+Cl 2△2NaCl 为例分析:

高一化学第二章 第二节离子反应练习题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 一、选择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 .Cu 丝 B .熔融的MgCl 2 C .NaCl 溶液 D .蔗糖 2.下列物质中,不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是 ( ) A .Na 2S B .Ba(OH)2 C .KMnO 4 D .KCl 3.NaHSO 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 +、Na +、和SO 42- ,下列对于NaHSO 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 .NaHSO 4是盐 B .NaHSO 4是酸式盐 C .NaHSO 4是钠盐 D .NaHSO 4是酸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 A .HClO B . Cl 2 C . NaHCO 3 D . CO 2 5.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 ,X 本身不导电,但熔化状态或溶于水中能够电离,下列关于该化合物X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X 是一定为电解质 B .X 可能为非电解质 C .X 只能是盐类 D .X 可以是任何化合物 6. 能用H ++OH - = H 2O 表示的是 ( ) A .NaOH 溶液和CO 2的反应 B .Ba(OH)2溶液和稀H 2SO 4的反应 C .NaOH 溶液和盐酸反应 D .氨水和稀H 2SO 4的反应 二、选择题(有1-2个答案) 7.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指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 .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8.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是酸 B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 .NH 4Cl 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 4Cl =NH 4++Cl -,所以NH 4Cl 是盐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a +、Ba 2+、Cl -、SO 42- B . Ca 2+、HCO 3-、C1-、K + C .Mg 2+ 、Ag + 、NO 3-、Cl - D . H + 、Cl - 、Na + 、CO 32- 10.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Na + 、K +、SO 42-、HCO 3- B .Cu 2+、K +、SO 42-、NO 3-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练习题

离子反应 一.书写离子方程式易出现的错误分析 1强弱电解质不分,易溶与难溶不分 例1.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OH-+H+=H2O (错) 应为:Fe(OH)3+3H+=Fe3++3H2O (正确) 例2.石灰石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错) 应为:CaCO3+2H+=Ca2++CO2↑+H2O (正确) 例3.纯碱与醋酸反应CO32-+2H+=CO2↑+H2O (错) 应为: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正确) 2.没有注意反应事实 例1.铁和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错) 应为:Fe+2H+=Fe2++H2↑(正确) 3.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例1.金属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错) 应为:2Na+2H2O=2Na++2OH-+H2↑(正确) 例2.铁粉放入硫酸铁溶液中Fe+Fe3+=2Fe2+(错) 应为:Fe+2Fe3+=3Fe2+(正确) 4.系数化简时的错误 例: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H++SO42-+OH-+Ba2+=BaSO4↓+H2O (错) 应为:2H++SO42-+2OH-+Ba2+=BaSO4↓+H2O (正确) 5.漏写离子将上一题写成Ba2++SO42-=BaSO4↓(错) 6.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没有删除 例: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Na++Cl-+Ag++NO3-=AgCl↓+Na++NO3-(错)应为:Cl+Ag+=AgCl ↓ 7.不是溶液中的反应写出了离子方程式 例: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加强热制氯化氨H++Cl-强热 HCl↑(错)该反应没有离子方程式 一、选择题 1.下列电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32-B.NaHSO4=Na++H++SO42-C.H2SO4=2H++SO42-D.KClO3=K++Cl -+3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OOH与NaOH在相同条件下电离程度相等B.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Na+和Cl-C.H2SO4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和SO42- D.检验CO32-或HCO3-离子的方法是取少许样品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氢氧化钠和少量氢硫酸反应2OH-+H2S=S2-+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 4.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而本身不是电解质的是() A.氨气B.硫酸C.二氧化碳D.硫酸钠 5.不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硅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6.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二氧化硫与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和水B.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亚硫酸钠 C.硫化氢通入氯化铁溶液中生成硫、氯化亚铁和盐酸D.Zn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7.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后有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该溶液中() A.一定含有SO42-B.一定含有Ag+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测试题

氧化还原反应(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 A. 2F 2+2H 2O==4HF+O 2 B. C+H 2O △===CO+H 2 C. 2Na+2H 2O==2NaOH+H 2↑ D. Cl 2+H 2O==HCl+HClO 2.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 A. HCO 3-→CO 2 B. MnO 4-→Mn 2+ C. FeO →Fe 3O 4 D. H 3AlO 3→HAlO 2 3.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BrO 3-+Cl 2==Br 2+2ClO 3-,②ClO 3-+5Cl -+6H +==3Cl 2+3H 2O , ③2FeCl 3+2KI==2FeCl 2+2KCl+I 2,④2FeCl 2+Cl 2==2FeCl 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ClO 3->BrO 3->Cl 2>Fe 3+>I 2 B. BrO 3->Cl 2>ClO 3->I 2>Fe 3+ C. BrO 3->ClO 3->Cl 2>Fe 3+>I 2 D. BrO 3->ClO 3->Fe 3+>Cl 2>I 2 4.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 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3 B. 2:3 C. 1:1 D. 4:3 5.用下列方法:①KMnO 4受热分解 ②KClO 3受热分解(用MnO 2作催化剂) ③2H 2O 22MnO ===2H 2O+O 2↑ ④2Na 2O 2+2H 2O==4NaOH+O 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上述四种方法中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之比是 ( ) A. 3:2:1:4 B. 1:1:1:1 C. 1:2:1:2 D. 2:2:1:1 6.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①H 2+Cl 2点燃===2HCl ②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③ 2H 2O 电解===2H 2↑+O 2↑ ④CuO+2HNO 3==Cu(NO 3)2+H 2O ⑤2HgO △ ===2Hg+O 2↑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④⑤ 7. 某氧化剂中,起氧化作用的是X 2O 72-离子,在溶液中0.2mol 该离子恰好能 使0.6mol 的SO 32-离子完全氧化,则X 2O 72-离子还原后X 的化合价为 ( ) A. +1 B. +2 C. +3 D. +4 8.能从水溶液中还原6molH +的是 ( ) A. 2molFe B. 6molOH - C. 6molI - D. 6molNa 9.下列离子中最易给出电子的是 ( ) A. Cl - B. Cu 2+ C. Fe 2+ D. F - 10.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H 2SO 3+I 2+H 2O==2HI+H 2SO 4 2FeCl 3+2HI==2FeCl 2+2HCl+I 2 3FeCl 2+4HNO 3==2FeCl 3+NO ↑+2H 2O+Fe(NO 3)3 A. H 2SO 3>I ->Fe 2+>NO B. I ->Fe 2+>H 2SO 3>NO C. Fe 2+>I ->H 2SO 3>NO D. NO>Fe 2+>H 2SO 3>I - 二、选择题 1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物质失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