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功率-负荷计算公式
供配电常用公式(验算)

供配电案例常用的公式1.负荷计算:设备功率、需要功率和平均功率补前的功率因数:cosφ1={1/[1+(βQ/αP)]2}1/2,补后的功率因数:cosφ={1/[1+[(Qc-Q)/Pc]2]}1/2。
Qc=Pc(tgφ1-tgφ2),设备功率:Pe=2P rεr1/2.Pe= P rεr1/2.Pe= S rεr1/2cosφ. 负荷持续率。
二项式法:Pjs=cPn+bPs,Pn表示n个最大功率设备功率和,Ps表示全部运转设备的功率和(除去备用设备)。
线负荷转为三相负荷:Pd=1.73P UV+1.27P WV=1.73P UV。
相负荷中最大和第二大的功率。
相负荷计算P U=p*P UV+q*P WU。
Q U=p*Q UV+q*Q WU。
单相功率转为三相功率是最大相负荷的三倍。
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和最大系数。
计算负荷:设备组:Pc=KxPe,Qc=Petgφ,Sc=[P2+Q2]1/2,Ic=Sc/(1.732Ur)变电所:Pc=K∑p∑(KxPe),Qc=K∑q ∑(KxPetgφ)。
同时系数K∑p、K∑q(两个不计入,一个择大者即备用设备和消防设备不计入,季节性计入最大者)利用系数:设备组平均负荷:P av=K l*Pe,Qav=Pav*tgφ。
计算负荷:Pc=K m∑P av;Qc=K m ∑Q av。
节能传动钢铁设计手册找,以配电手册为主,如它没有及时翻到钢铁手册对应部分。
2.电源质量:n次谐波电压含有率:HRU n=1.732U N*h*I h/10S k。
谐波电流的计算:I1=I n*n,I h=I1/h=I n*n/h。
详见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P282。
全部用户允许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流短路容量不同时:I n=S k1/S k2*I(n)p, 不同用户注入公共接点的允许值I n=I h(Sj/St)1/α。
两个用户(变压器)注入同一公共接点的谐波电流:I n=(I n12+I n22+KI n1I n2)1/2。
220v用电负荷计算器

220v用电负荷计算器在使用220V电源的情况下,计算电设备的负荷非常重要。
负荷计算可以帮助确定电路的安全容量,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避免过载。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220V用电负荷,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计算方法。
1.确定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首先,需要了解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
功率以瓦(W)为单位进行计量。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设备的功率需求:-查找设备标牌或说明书,其中通常会提供设备的功率需求。
-如果以上方法不可行,可以使用功率计来测量设备的实际功率需求。
2.计算设备的负荷:根据设备的功率需求,可以计算出每个设备的负荷。
负荷以安培(A)为单位进行计量。
负荷的计算公式如下:负荷=功率/电压注意,为了保持计算的一致性,电压必须以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220V作为电压的计量单位。
例如,如果一台设备的功率需求为1000W,则其负荷计算如下:负荷=1000W/220V=4.55A因此,这台设备的负荷为4.55A。
3.累加所有设备的负荷:累加所有设备的负荷可以得到总负荷。
总负荷是所有设备在同一时间内所需要的负荷总和。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总负荷:总负荷=设备1负荷+设备2负荷+...+设备n负荷例如,如果我们要计算两台设备的总负荷,其中一台设备的负荷为4.55A,另一台设备的负荷为6.82A,则总负荷的计算如下:总负荷=4.55A+6.82A=11.37A因此,这两台设备的总负荷为11.37A。
4.考虑安全因素和备用容量:为了确保电路的安全和稳定,通常建议在计算总负荷时考虑额外的安全因素和备用容量。
备用容量是指在正常操作中,除了计算得出的负荷外,仍保留一定容量供应其他设备或应对突发情况。
一般来说,建议将总负荷乘以1.2或1.25作为备用容量的计算依据。
这样可以确保电路有足够的容量应对额外的负荷,并避免过载。
例如,如果我们以计算得出的11.37A作为总负荷,使用一个备用容量系数为1.2,则备用容量的计算如下:备用容量=11.37A*1.2=13.644A因此,建议的备用容量为13.644A。
总负荷计算公式

总负荷计算公式
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确定供配电系统的规模和容量。
总负荷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总负荷计算公式:
1. 平均功率乘以时间:总负荷 = 平均功率× 时间
2. 最大功率乘以时间:总负荷 = 最大功率× 时间
3. 功率因数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功率因数× 时间
4. 需要系数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需要系数× 时间
5. 负载率法:总负荷 = 平均功率× 负载率× 时间
这些公式中,平均功率、最大功率、功率因数、需要系数和负载率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其中,功率因数和需要系数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反映了用电设备的效率和负荷分布情况。
负载率则反映了设备的利用情况和负荷的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进行计算,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总负荷值。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1.总负荷计算公式:总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之和。
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总负荷=设备1功率+设备2功率+...+设备n功率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代表不同的用电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的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是指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总电能量。
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电能需求=总负荷×时间其中,总负荷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电能需求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设备负荷计算公式:设备负荷是指其中一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电能量。
设备负荷计算公式如下: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时间其中,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设备负荷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峰值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负荷需求最高的时刻。
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如下:峰值负荷=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其中,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代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千瓦(kW)为单位。
5.用电量计算公式:用电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电网向用户供应的电能量。
用电量计算公式如下:用电量=电网供应的电能量-系统损耗其中,电网供应的电能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系统损耗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用电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如建筑物、工厂、电网等。
通过计算不同设备的负荷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优化用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电力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评估用电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一、常用的需要系数负荷计算方法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三相):有功计算负荷Pjs=Kx·Pe(Kw);无功计算负荷Qjs=Pjs·tgψ(Kvar);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 Qjs2(KVA);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Pe---用电设备组额定容量(Kw);Cosψ---电网或供电的功率因数余弦值(见下表);tgψ ---功率因数的正切值(见下表);Ux---标称线电压(Kv)。
Kx---需要系数(见下表)提示:有感抗负荷(电机动力)时的计算电流,即:Ijs=Sjs/√ ̄3·Ux·Cosψ·η(A)η---感抗负荷效率系数,一般取值0.65~0.85。
民用建筑(酒店)主要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Cosψ、tgψ的取值表:注:照明负荷中有感抗负荷时,参见照明设计。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⑴、根据设备组的负荷计算确定后,来计算配电干线的负荷,方法如下:总有功计算负荷∑Pjs=K∑·∑(Kx·Pe);总无功计算负荷∑Qjs= K∑·∑(Pjs·tg);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
配电干线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总矢量之和代号;K∑---同期系数(取值见下表1)。
⑵、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根据低压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汇总后进行计算,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即:∑Sjs变= K∑·∑Sjs干线(K∑取值范围见下表2)。
变压器容量确定:S变=Sjs×1.26= (KVA)。
(载容率为80﹪计算,百分比系数取1.26,消防负荷可以不计在内)。
变压器容量估算S变= Pjs×K×1.26= Pjs×1.063×1.26= (Kva)。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电力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用电设备功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计算其中一时段的负荷需求。
负荷需求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需的功率大小。
在电力供需平衡中,准确计算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电力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以下三种:1.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是:负荷需求=功率×数量其中,功率是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kW);数量是指用电设备的个数。
根据实际情况,功率和数量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时间变化的。
2.对于多个用电设备功率不同而使用时间相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加权平均功率=Σ(功率×使用时间)/Σ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3.如果不同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同,则需要将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相应的使用时间进行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Σ(功率×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范例: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其中一时间段内有三个用电设备,分别是洗衣机(1000W)、电冰箱(500W)和电视机(200W)。
洗衣机的使用时间为2小时,电冰箱的使用时间为8小时,电视机的使用时间为4小时。
计算该时间段的负荷需求。
按照公式2的方法,我们可以先计算加权平均功率。
加权平均功率=(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小时+8小时+4小时)=(2000W+4000W+800W)/14小时=6800W/14小时≈485.71W/h按照公式3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的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000W小时+4000W小时+800W小时=6800W小时上述计算结果都是对应其中一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单位为功率时间(W小时或kWh)。
三相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方法

三相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方法一、引言三相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重要环节。
正确计算设备负荷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过载和故障。
本文将介绍三相用电设备负荷计算的方法和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
二、三相电流计算三相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首先需要计算三相电流。
三相电流的计算公式为:三相电流=设备功率/(√3×线电压×功率因数)其中,设备功率指的是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为瓦特(W)或千瓦(kW);线电压指的是三相电压,单位为伏特(V);功率因数是设备的功率因数,通常为0到1之间的小数。
三、负荷计算方法在掌握了三相电流的计算方法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计算设备的负荷。
设备的负荷通常分为主要负荷和附加负荷两部分。
1. 主要负荷计算主要负荷是指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负荷。
主要负荷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常用的途径:(1)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计算。
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功率因数,可以直接计算设备的主要负荷。
例如,一台额定功率为100kW,功率因数为0.8的设备,其主要负荷为:主要负荷=100kW/0.8=125kVA(2)根据设备的电流计算。
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设备的主要负荷。
例如,一台额定电流为50A,电压为380V的设备,其主要负荷为:主要负荷=50A×380V×√3=44kVA2. 附加负荷计算附加负荷是指设备在特定条件下需要的额外负荷。
附加负荷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1)设备启动时的附加负荷。
设备在启动时通常需要比正常运行时更大的负荷,这是因为启动时设备需要克服静止摩擦力和惯性力。
启动时的附加负荷可以通过设备的起动电流来计算。
(2)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附加负荷。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额外的负荷,例如电机的负载扭矩、风机的风阻力等。
这些附加负荷可以通过设备的负载特性曲线来计算。
(3)其他特殊情况下的附加负荷。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设备可能需要额外的负荷,例如电弧炉的电弧负荷、焊接设备的焊接负荷等。
切割机的负荷计算公式

切割机的负荷计算公式
切割机的负荷计算公式因切割机的类型和用途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负荷计算公式:
1.功率负荷计算公式:P=Fv,其中P为功率,F为力,v为速度。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切割机在一定速度下所需的功率负荷。
2.切削力计算公式:F=KA,其中F为切削力,K为切削系数,A为切削面积。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切割机在切削材料时所需的切削力。
3.切割功率计算公式:P=FV,其中P为切割功率,F为切割力,V为切割速度。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切割机在一定速度下所需的切割功率。
除了以上计算公式外,还需要考虑切割机的切割效率、可靠性、维护成本等多个因素,以选择适合的切割机型号和规格。
同时,使用切割机时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 设备功率确定 负荷计算公式
一、计算 设备功率的确定
进行负荷计算时,需将用电设备按其性质分为不同的用电设备组,然后确定设备功率。
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r P 或额定容量r S 是指铭牌上的数据。
对于不同负载持续率下的额定功率或额定容量,应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即设备功率
N P 。
(1)连续工作制电动机的设备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2)短时或周期工作制电动机(如起重机用电动机等)的设备功率是指将额定功率换算为统一负载持续率下的有功功率。
当采用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25%下的有功功率。
,225
.0r r r
r
N P P P εε==kW
(5-2-1)
当采用利用系数法计算负荷时,应统一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100%下的有功功率。
r r N P P ε=
(5-2-2)
式中 r P ——电动机额定功率,kW ;
r ε——电动机额定负载持续率。
(3)电焊机的设备功率是将额定容量换算到负载持续率ε为100%时的有功功率。
,cos ϕεr r N S P = kW
(5-2-3)
式中 r S ——电焊机的额定容量,kV A ;
ϕcos ——功率因数。
(4)电炉变压器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功率因数时的有功功率。
,cos ϕr N S P = kW
(5-2-4)
式中 r S ——电炉变压器的额定容量,kV A 。
(5)整流器的设备功率是指额定直流功率。
(6)成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是指不包括备用设备在内的所有单个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之和。
(7)白炽灯的设备功率为灯泡额定功率。
气体放电灯的设备功率为灯管额定功
率加上镇流器的功率损耗(荧光灯加20%,荧光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及镝加灯加8%)。
二、
计算 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及计算电流: 有功功率 ,N X js P K P = kW
(5-2-5)
无功功率 ϕtg P Q js js =, kvar (5-2-6)
视在功率 ,22
js js js Q P S += kV A (5-2-7)
计算电流
r
js js U S I 3=
, A (5-2-8)
(2)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 ),(N X p js P K K P ∑=∑ kW
(5-2-9) 无功功率 )(ϕtg P K K Q N X q js ∑=∑, kvar
(5-2-10)
视在功率
,22js js js Q P S += kV A
(5-2-11)
以上式中
N P ——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功率,kW ;
X K ——需要系数;见表5-2-1、表5-2-2及表5-2-3;
ϕtg ——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见表5-2-1、表5-2-3、表5-2-4及表5-2-5; P K ∑、q K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同时系数,分别取0.8~0.9和0.93~0.97;
r U ——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线电压),kV 。
表5-2-1 用电设备的X K 、ϕcos 及ϕtg
①点焊机的需要系数0.2仅用于电子行业。
表5-2-3 旅游旅馆用电设备的X K 、ϕcos 及ϕtg
表5-2-4 照明用电设备的ϕcos 及ϕtg
表5-2-5 ϕcos 与ϕtg 、ϕsin
(3)配电所或总压变电所的计算负荷,为各车间变电所计算负荷之和再乘以同时系数p K ∑和q K ∑。
对配电所的p K ∑和q K ∑分别取0.85~1和0.95~1,对总降压变电所的p K ∑和q K ∑分别取0.8~0.9和0.93~0.97。
当简化计算时,同时系数p K ∑和q K ∑都取p K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