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滨)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答案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发电厂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学生姓名秦鹏学号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专业08电气6班指导教师刘玉娟二O一O年十二月十六日目录绪论———————————————————————————--3 设计题目及原始材料——————————————————————-4设计计算书——————————————————————————--5 原始材料分析————————————————————————-5 计算过程——————————————————————————-7 设计说明书——————————————————————————--9 主接线图——————————————-———————————-9 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10 展开接线图————————————————————————--11 方案可行性评估————————————————————————-13 结论—————————————————————————————-14 参考文献———————————————————————————-14绪论一、设计的目的通过这个具体的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设计计算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关于工业建设中的政策观念和经济技术观念,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1.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选择和主变型式的确定。
2.继电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的计算。
3.绘图4.整理说明书及计算书设计题目及原始材料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做发电厂,发电厂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下图一、建设规模1本发电厂安装3台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5kV2发电厂升压至110kV和35kV后接入电网3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110kV侧6回,35kV侧2回二、主要参数1发电机阻抗XG1=15Ω,XG2=10Ω,XG3=10Ω2线路参数L1=L2=L3=60km、LBC=50km,L CD=30km,L DE=20km,线路阻抗0.4Ω/km3.可靠系数KⅠrel=1.2 ,KⅡrel=KⅢrel =1.15,K st =1.5,K re=0.854.负荷电流I BC·Lmax =300A,I CD·Lmax=200A,I DE·Lmax=150A5.发电机最多三台运行,最少一台运行,线路最多三条运行,最少一条运行。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前言《电气工程基础》是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新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而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电气工程基础》这门课程后一个重要性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目的是让我们更多的接近实践。
在大三第一学期的《电气工程基础》理论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工厂电力负荷及其计算,短路电流及其计算,工厂变配电所及其一次系统,工厂的电力线路,二次回路和电力装置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该课程设计可以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了解变电所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对电力行业中的相关常识得到了解,同时对电力行业的各种绘图工具有所了解,训练作为一名电气工程师在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是对某轧钢车间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根据本车间所取得的电源及本车间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车间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
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机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等。
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该降压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要求做到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基本要求。
并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便适应今后发展的需要。
在设备及材料的选择上还要注意电能和有色金属的节约等问题。
由于对专业知识还是刚接触,学得也还不扎实,设计当中不免存在各种未考虑实际情况的问题,敬请老师和读者理解并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
目录前言第一章设计任务 (3)1.1 设计题目 (3)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3)第二章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5)2.1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计算 (5)2.2全厂负荷计算 (7)2.3无功功率补偿 (8)2.4 全厂年耗电量计算 (10)第三章变电所主变压器及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11)3.1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11)3.1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2)3.1 主接线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任务书(电气)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院系:机电工程系2010年11月一、实习目的本实习课为理、工科部分专业公共基础必修课。
学生在修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建立起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概念和工程意识,培养和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思维、引向工程应用和创新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规格、性能及选用方法;掌握锡焊技术,熟悉电子设备的安装工艺和电子产品的制作等;通过课程设计还应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技术,具备选择和使用常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电子电路检测技术。
二、实习要求1、学习电子工艺知识,识别与检测元器件,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规格、性能和选用。
2、掌握锡焊技术,了解电子设备的安装接线工艺和电子产品的制作。
3、熟悉集成运算放大电路、集成稳压电源、常用集成门电路、集成译码器、数据选择器、集成触发器、集成计数器、集成单稳态电路、定时器等的功能及使用。
4、掌握电路的装配与焊接技术。
5、掌握电路的调试与检测技术。
6、验收时超声波测距仪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与控制效果。
三、实习材料及工具1、超声波测距基本元器件2、超声波测距PCB电路图3、电烙铁、烙铁架4、焊锡、松香5、平口、花口螺丝刀,钳子6、插排、万用表、示波器7、焊接说明书四、实习参阅资料1、教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2、超声波测距参考资料3、参考资料《电子制作实训》五、实习时间安排2010/2011第一学期第17周周一上午:学习<<实习指导书>>,了解实习要求和基本内容,并进行分组,下发实习工具。
周一下午:学习电子工艺知识,掌握实习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识别与检测元器件。
周二至周四上午:学习手工焊接技术,掌握正确的手工焊接方法,进行超声波测距仪的焊接。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等基本电路分析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电气元件的原理、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电气设备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与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注重实践与创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引导学生关注电气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电气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原理、电气元件及其应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对电气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电路基本原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特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路基础2. 电气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常见元件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气元件3. 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基尔霍夫定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路分析方法4. 电路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进行实际操作,学会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与调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实践5.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介绍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常见故障分析与维护技巧。
(完整)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班级电力113班学号学生姓名2014年 6月 30日电气工程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要求设计110KV变电所(B所)的电气部分二、原始资料1供设计的变电所有A、B、C三个,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相关数据如附图1所示.附图1 各变电所的地理位置2各变电所的10kV低压负荷分别为P a=500kW,P b=300kW,P c=200kW.3各变电所典型负荷曲线有两种,分别如附图2(a)和附图2(b)所示。
4110kV输电线路l1、l2、l3、l4的长度各不相同,电抗均按0。
4Ω/km计.5每位同学设计的原始数据,除了P a=500kW,P b=300kW,P c=200kW之外,其它数据应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序号,在附表1中查找。
附图2 典型日负荷曲线附表1 每位同学设计原始数据查找表三、设计任务(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形式。
(2)设计高低压侧主接线方式。
(3)设计本变电所的所用电接线方式。
(4)计算短路电流。
(5)选择电气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计算书一分 3。
主接线图一份要求:上述3者按顺序装订成一册(简装,钉书针左边钉好3颗,勿用夹子夹)五、主要参考资料[1]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第一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3]周问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4]陈化钢。
企业供配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9[5]电力专业相关教材和其它相关电气手册和规定摘要:本次设计为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根据原始资料,以设计任务书和国家有关电力工程设计的规程、规范及规定为设计依据.变电站的设计在满足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一专用镗孔机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机床概况该设备用于大批且生产某零件的造孔与铰孔加工工序。
其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的要求均较高,宜采用专用设备。
机床主运动采用动力头,由三相异步电动机(Y100L-6,1.5kw)拖动,单向运转。
该设备能进行镗孔加工,当更换刀具和改变进给速度时,又能进行铰孔加工〔有镗孔与铰孔加工选择〕,加工动作流程如图7—11所示。
进给系统采用液压控制,为提高工效进给速度分快进与工进两种自动变换:液压系统中的油泵拖动电机为Y801-2型(750W、1.9A),370w,由电磁阀(YV1一YV4)控制进给速度,其动作要求如表7—2所示。
为提高加工精度,主轴采用静压轴承,由Y801-2型电动机拖动高压油泵产生静压油膜。
2.设计要求1)主轴为单向运转,停车要求制动(采用能耗制动)。
2)主轴电机与静压电机的联锁要求是;先开静压电机,静压建立后(由油压继电器控制)才能起动主轴电机,而停机时,要求先停主轴电机.后停静压电机。
3)主轴加工操作,采用两地控制。
加工结束自动停止,手动快退至原位。
4)根据加工动作过程要求,设置镗孔加工及铰孔加工选择。
5)应有照明及工作状态显示。
6)有必要的电气保护和联锁。
3.设计任务1)设计并绘制电气原理图(继电器设计),选择电器元件,编制元件目录表。
2)PLC设计,PC选择及I/O的分配,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必要的硬件系统,绘制梯形图、编写程序。
3)编制设计说明、使用说明书与设计小结4)列出设计参考资料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二气流除尘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1.气流防尘机概况介绍(1)用途及工作原理气流除尘机是制革业中一种专用于皮革除尘的先进设备,皮革经过磨革工序后,要清除附着在皮革表面的皮屑微粒,除尘原理如图7—12所示,当皮革通过该机时,利用高速气流和吸尘装置即可清除附着在皮革两面的皮屑微粒,以满足下道喷浆工序的工艺要求。
这种先进的除尘工艺,取代了老式毛刷辊除尘的弊病,即由于静电附着效应,灰尘除不干净,使下道工序涂层质量难以保证。
厦门理工学院2012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学年学期:2014-2015-1专业班级: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班指导教师:田洪设计时间:2015.01.05-2014.01.09学时周数:1周一、设计目的对厦门理工学院集美校区进行配电系统设计:二、设计任务1.计算负荷需求(用电设备种类、功率及其数量,负荷等级)及其分布;说明:1)校内负荷点除了已经提供的以外,尚需补充工程训练中心(2)、艺术会堂(2)、实验酒店(1)、体育馆(1)、东区新建宿舍(2)、7号教学楼(2)、光电学院办公楼(2);2)负荷调研中为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对负荷的调研做如下近似处理:a)实验楼以3号楼为基准,近似认为其他楼用电负荷与3号楼相同,;b)行政楼负荷近似处理为2倍的图书馆;c)其他未尽之处,允许适当简化,但应保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需说明简化处理的合理性;2.变电站设置、选址与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说明:1)应综合考虑变压器采购价格、变压器损耗、变压器经济运行、线路上的功率损耗、电压损耗、一二级负荷的供电持续性等因素;2)负荷点的相对位置、电源点(英春变电站)的位置、线路长度等地理数据用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进行测量,并在设计报告中做出简图加以说明;3.配置无功补偿装置说明:1)根据《供电营业规则》,100kV A以上的用户功率因数不低于0.9;2)各负荷点电压应满足《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的要求;3)采用静电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制定配置方案(低压侧分散配置或高压侧集中配置)4.选择变电站接线方式并绘制主接线图,类似如图1所示图15.进行短路计算并进行设备选型,包括开关柜、线路选型,线路全部采用埋地电缆说明:根据《电气工程基础》教材和数据手册来进行选型。
补充说明:1.电源点是学校旁的英春变电站的10kV母线,采用双回路供电,供电干线采用LGJ-150架空线沿学校周边主干道布置(天马路、杏林湾路、理工路、海翔大道);供电干线出口断路器开断容量为500MV A;2.校内设校级总开关站,各负荷中心均从总开关站取电;3.系统发生短路时,继电保护切除故障的时间在0.1s以内。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1 引言1.1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在《电力系统基础》和《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电气设计的设计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1.2 设计要求设计要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1.3 设计依据1)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1所示图1.1 XX机械工厂总平面图2)工厂负荷情况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于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于三级负荷。
低压动力设备均为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
电气照明及家用电器均为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
本厂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工厂负荷统计资料厂房编号厂房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KW需要系数Kd功率因数cos1 铸造车间动力360 0.3 0.65 照明7 0.8 1.02 锻压车间动力300 0.3 0.65 照明 6 0.8 1.03 金工车间动力300 0.2 0.60 照明8 0.7 1.04 工具车间动力240 0.3 0.65 照明 6 0.7 1.05 电镀车间动力230 0.6 0.80 照明7 0.7 1.06 热处理车间动力160 0.6 0.70 照明 6 0.7 1.07 装配车间动力140 0.4 0.70 照明7 0.7 1.08 机修车间动力150 0.2 0.65 照明 5 0.9 1.09 锅炉房动力70 0.6 0.75照明 2 0.8 1.0 10 仓库动力25 0.4 0.85照明 1 0.8 1.0 生活区照明300 0.8 0.95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 的干线取得工作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组)
1.题目:220kV变电所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2×20MV A
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所安装2台120MV A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220/110/10kV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220kV 侧4回,110kV侧6回,10kV侧16回。
3.2 各侧负荷情况
110kV侧有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60MV A;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
10kV总负荷为50MV A,I、II类负荷用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MV A,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5。
3.4 系统阻抗
220kV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 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220kV母线阻抗为0.021;110kV侧电源容量为800MV A,以100MV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110kV 母线阻抗为0.12。
3.5 变电所外接线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相关参数如下:
3.5.1 线路AB 、BC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A ;负荷自启动系数 1.5st K =;
3.5.2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后备保护的0.5t s ∆=;
3.5.3 线路的电抗为0.4/km Ω。
4.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
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 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op I 、lm K 和dz t 。
5.设计成果:
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
滨江课程设计分组安排
第1组:学号为单号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2组)
1.题目:发电厂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110kV 10.5kV
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发电厂,发电厂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发电厂安装3台发电机,额定电压为10.5kV
3.1.2 发电厂升压至110kV 和35kV 后接入电网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110kV 侧6回,35kV 侧2回。
3.2 主要参数
3.2.1发电机阻抗115G X =Ω、210G X =Ω、310G X =Ω;
3.2.2线路参数12360L L L km ===、50BC L km =、30CD L km =、20DE L km =,线路阻抗0.4/km Ω;
3.2.3可靠系数 1.2I rel K =, 1.15II III rel rel K K ==, 1.5st K =,0.85re K =;
3.2.4负荷电流max 300BC L I A ⋅=,max 200CD L I A ⋅=,max 150DE L I A ⋅=;
3.2.5发电机最多三台运行,最少一台运行,线路最多三条运行,最少一条运行。
4.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
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I dz、K lm和t dz。
5.设计成果:
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
滨江课程设计分组安排
第2组:学号为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