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生产(中试)方案
中试策划方案

中试策划方案1. 引言中试是新产品或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之前的一次试验性生产活动,是为了验证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可行性、稳定性和经济性而进行的。
中试策划方案的编写和实施是保证中试阶段顺利进行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试策划方案的编写要点和步骤,帮助组织者制定一份详尽、完整的中试策划方案,以确保中试活动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2. 中试策划方案编写步骤2.1 确定中试目标首先确定中试的目标,明确要验证的新产品或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以及需要收集的数据和指标。
例如,中试目标可以是验证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或者验证新技术的生产成本和效率。
2.2 制定中试计划制定中试计划是中试策划方案的核心内容。
在制定中试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2.1 中试时间和地点确定中试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中试的地点。
中试时间应根据项目进展和各项实验过程的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中试地点应符合实验条件,同时考虑实际操作和数据收集的方便性。
2.2.2 中试设备和材料列出中试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清单,包括设备型号、技术参数、数量和供应商等信息。
同时需要考虑设备和材料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问题。
2.2.3 中试程序和实验流程确定中试的程序和实验流程,包括实验操作的步骤、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2.2.4 中试数据和指标明确需要收集的数据和指标,以及数据收集的时间点和方法。
同时需标明数据的标准和分析方法,以便对中试结果进行准确和全面的评价。
2.2.5 中试风险评估对中试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例如,设备故障、人员安全、环境污染等风险都需要进行评估和管理。
2.3 编写中试策划方案文档根据中试目标和中试计划的要求,编写中试策划方案的文档。
文档内容应包括中试目标、中试计划、中试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措施等信息,并确保文档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2.4 审核和修改将编写好的中试策划方案文档提交给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中试策划方案

中试策划方案1. 引言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中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中试,可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发现潜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中试的策划方案,包括中试目标、中试内容、中试流程、中试时间和中试团队。
2. 中试目标中试的目标是评估和验证产品的性能和可行性,以确定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和市场需求。
具体的中试目标如下:•验证产品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是否正常工作。
•验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收集用户反馈,优化产品设计。
•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成本。
3. 中试内容中试内容是指在中试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具体测试和评估活动。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中试目标,中试内容可能包括以下方面:•功能测试:验证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工作。
•性能测试:评估产品的性能指标,如速度、精度和响应时间等。
•可靠性测试:测试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长时间运行测试和负载测试等。
•安全性测试:评估产品的安全性,包括漏洞扫描和安全性能测试等。
•用户体验测试: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评估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4. 中试流程中试流程是指中试活动的具体步骤和顺序。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中试目标,可以制定以下中试流程:1.确定中试计划:制定中试计划,明确中试的目标、内容和时间等。
2.准备中试环境:准备中试所需的硬件设备、软件环境和测试工具等。
3.进行功能测试:按照产品设计要求,逐个测试产品的各项功能。
4.进行性能测试:评估产品的性能指标,记录测试结果和性能数据。
5.进行可靠性测试:进行长时间运行测试和负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稳定性数据。
6.进行安全性测试: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性能测试,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7.进行用户体验测试:邀请用户参与测试,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
8.分析中试结果:根据中试数据和用户反馈,分析中试结果,发现并解决问题。
9.编写中试报告:根据中试结果,撰写中试报告,包括测试过程、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方案等。
中试试验方案【范本模板】

浙江大为药业有限公司中试试验方案方案编写人:时间:目录1 试验项目小组成员与职责2 试验目的3 产品试制项目内容简介4 产品试制项目工艺技术方案5 试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应急预案6 产品试制场所选址7 试验项目环境、安全性论证8 产品试制方案变更9 产品试制项目相关文件编制计划10 中试车间生产装置的设计与设备安装11 产品试制项目进度安排一、试验项目小组成员与职责1 组长:王具明2 副组长:、汪部长、慕龙治、朱立荣、柴志善顾正辉3 组员:操作工人10名二、试验目的1 本次试验通过对小试产品的放大研究,获得产品有关工艺、设备相关技术参数及中间产品质量可控的检验标准,为今后公司申报药品批文及商业化大生产以及药政部门的现场核查做好基础技术工作。
2 本次试验通过对小试产品的放大研究,为保证今后该品种的商业化大生产在安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为今后该品种商业化大生产装置能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安全、环保评价。
三、产品试制项目内容简介本次中试品种为硝苯地平、苯酰甲硝唑,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畅销的药物之一。
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导致了神经体液活化,经多年临床使用,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
硝苯地平在价格上也占据了强有力的优势。
尤其近几年来,市场上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片销售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原料药硝苯地平供需量也在上升。
苯酰甲硝唑是治疗抗滴虫和抗感染的药物,其国内市场生产厂家不多,通过调研发现,南非等第三世界国家需求较大,有一定市场价值。
NO 2COOCH 3CH 3OOCCH 3CH 3N HCH ONO 2+2CH 3COCH 2COOCH 3+NH 3四、产品试制项目工艺技术方案1 硝苯地平工艺技术方案 1.1 化学反应过程及生产流程图 1.1.1 化学反应过程邻硝基苯甲醛 乙酰乙酸甲酯 氨水 硝苯地平151.1 116.1 17.03 346。
原料药中试生产方案

原料药中试生产方案方案名称:原料药中试生产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定位,选择一款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原料药进行中试生产。
2.综合评估:对选定的原料药进行综合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生产工艺、设备条件、原料供应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考虑。
3.确定中试规模: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可行性,确定中试规模,并评估其对投资、时间、人力资源和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4.编制中试方案:制定详细的中试方案,包括生产流程、操作指导、原料配方、质量控制技术和安全防护等内容。
5.资金筹备:评估中试阶段的资金需求,并通过内部资金或外部融资等形式进行筹备。
二、中试生产操作流程1.制备原料与溶剂:根据生产配方要求,准备所需的原料和溶剂,并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称量和混合。
2.反应过程控制:将原料和溶剂加入反应容器中,控制温度、压力、搅拌速度和pH值等参数,进行反应过程的控制和监测。
3.分离纯化:经过反应后,进行分离纯化处理,通过萃取、结晶、蒸馏、过滤和洗涤等操作,获得目标产物。
4.过滤干燥:将分离纯化后的产物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去除杂质并提高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5.质量控制: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6.包装与储存:将生产的原料药进行包装,并按照规定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储存,以确保产品的长期保存和稳定性。
三、中试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1.工艺选择:根据原料药的特性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和反应条件,进行反应过程的优化和控制。
2.设备选择:根据中试规模和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设备和仪器,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质量稳定。
3.原料供应:建立稳定可靠的原料供应渠道,保证原料的质量和供应的连续性。
4.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检验、中间体检验和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和合格率满足市场要求。
5.安全防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紧急处理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中试实施方案

中试实施方案一、前言中试是指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为了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而进行的一种小规模试验。
中试实施方案是指在进行中试前,对中试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详细方案。
本文将就中试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中试目标1.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稳定性;2.检验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适应性;3.获取产品生产的关键参数和数据。
三、中试内容1.中试时间安排中试时间安排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确定,一般不超过1个月。
在中试期间,需要安排专人负责监督和记录中试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2.中试设备准备中试设备的准备是中试工作的重要保障。
需要确保中试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以保证中试数据的可靠性。
3.中试操作流程中试操作流程应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确定,包括原料配比、生产工艺参数、设备操作流程等内容。
在中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中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中试数据记录和分析在中试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
包括产品质量数据、生产工艺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等内容。
通过对中试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为产品的正式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四、中试风险控制1.安全风险控制在中试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需要对中试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防止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2.质量风险控制在中试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中试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同时,需要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环境风险控制在中试过程中,需要对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控制,确保环境条件符合产品生产的要求。
同时,需要对废水、废气等进行合理处理,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五、中试总结与改进在中试结束后,需要对中试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根据中试数据和实际情况,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六、结语中试实施方案是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为产品的正式生产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中试生产建设方案(一)

中试生产建设方案(一)中试生产建设方案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为了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中试生产成为了必要环节。
中试生产可以有效地优化产品流程,加速产品上市,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市场营销效率。
目标与目的本方案旨在通过中试生产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对所需中试生产项目进行调研分析,筛选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中试生产项目。
2.设计方案:根据所选中试生产项目,制定相应的中试生产方案,包括生产流程、设备选型、人员配置等。
3.实施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中试生产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和员工培训等工作。
4.稳定运营:对中试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根据生产情况优化生产流程。
运营效益1.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成本;2.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3.加速产品上市,增加企业市场营销效率;4.探索新产品开发的可行性,为企业未来发展积累经验和资源。
总结中试生产建设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本方案能够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可能面临的挑战1.资金约束:中试生产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企业需要做好资金规划、融资等准备工作。
2.人员需求:中试生产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配备和培训。
3.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中试生产建设需要跟上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
风险控制1.调研分析:对中试生产项目进行充分调研分析,做好项目评估和风险预估。
2.资金规划:做好资金规划和融资准备,确保中试生产建设的顺利实施。
3.人员配备:合理配备专业人员进行中试生产操作和管理,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
4.持续优化:定期评估和优化中试生产方案和生产流程,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员,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结语本方案旨在通过中试生产建设,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试生产方案模板范文

试生产方案模板范文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项目背景(描述项目的发展背景、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等)1.2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预期效益,如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利润等)二、项目内容和范围2.1项目范围(明确项目的产品或服务范围,包括技术、市场、质量等要求)2.2项目流程(描述项目的工作流程和各阶段的关键节点)三、资源需求与分配3.1人力资源(列出项目所需的各类人力资源,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3.2资金需求与分配3.3设备与设施(列出项目所需的各类设备与设施,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等)四、风险管理4.1风险识别(分析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供应链风险等)4.2风险评估(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概率、影响等)4.3风险应对措施(制定具体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避免、转移、减轻、接受等)五、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5.1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包括工作任务、时间节点等)5.2资源安排(分配各项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5.3进度控制(定期跟踪项目进度,及时调整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六、质量控制6.1质量目标与标准(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标准,用于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6.2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标准得以贯彻执行)6.3质量控制措施(制定质量检验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检验流程、标准、频率等)七、沟通与协调7.1内部沟通(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确保信息流畅)7.2外部协调(与相关合作方进行沟通与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八、绩效评估与总结8.1绩效评估(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与目标进行对比)8.2项目总结(总结项目的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上是一个试生产方案的模板,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挑战,制定一个详细且合理的生产方案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产品中试方案方案

产品中试方案方案1. 引言中试是新产品或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之前的重要环节。
通过中试,可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为产品的正式推广和应用提供充分的准备。
本文将介绍产品中试方案的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以便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试工作。
2. 中试方案的制定2.1 目标和可行性分析在制定中试方案之前,需要明确中试的目标和可行性。
目标是指中试的具体目的和预期结果,例如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一定标准、生产效率提升等。
可行性分析则是对中试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资源可行性等方面。
中试方案需要包含详细的中试流程和计划。
中试流程是指中试活动的各个环节和顺序,包括准备工作、实施过程和总结评估等。
中试计划则是指中试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进度控制,确保中试能够按照预定计划有序进行。
2.3 中试条件和资源中试方案还需要明确中试所需的条件和资源。
条件包括场地、设备、人员和材料等,确保中试能够顺利进行。
资源包括财力、时间和人力等,确保中试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2.4 中试参数和指标中试方案需要明确中试的参数和指标。
参数是指中试过程中需要控制和调整的变量,例如温度、压力和速度等。
指标是指评价中试效果的主要指标,例如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能耗等。
中试方案的实施是指按照制定的方案,对产品进行中试活动。
在实施中试方案时,需要确保按照中试流程和计划进行,并保证中试条件和资源的满足。
3.1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中试过程中,需要对关键参数和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采集的数据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用于优化中试方案和相关工艺。
3.2 问题发现和解决在中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
问题可以包括设备故障、工艺失效和产品质量问题等,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调整参数、改进工艺或更换设备等。
中试活动结束后,需要对中试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总结可以对中试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梳理,评估可以对中试结果和产品性能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便为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性使用抽痰包产品试生产(中试)方案受控状态:受控___________________ 版本号:A/0 __________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 日期:一次性使用抽痰包试生产(中试)方案1. 编制目的为了全面检测生产工艺、设备、人员等的相互配合关系,验证工业放大生产是否能否满足工艺设计要求,检查产品质量的可靠性,设备的可靠性,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安全顺利而又最经济的生产设施,特制定本试生产(中试)方案。
2. 生产准备工作2.1 人员组织准备实行目标责任制,由总经理葛盼军全面负责试生产工作。
组织成立生产科、质检科、技术科、供应科、办公室和销售部,安排各部门负责人全面负责抓好各项生产准备工作。
以设计定员和岗位技术标准安排操作人员,以有组织管理经验的干部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工人为骨干。
生产科科长陈晓霖负责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和生产准备工作,搞好人员安排,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保证用电用水安全。
技术科科长王家星负责相关技术资料,确保生产工艺可靠性、可操作性和可控性,建立工艺查证制度,编制风险管理方案和风险管理报告,预防生产质量事故的发生。
质检科科长安素丽,负责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成品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满足生产需求。
2.2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的任务是使生产人员掌握所有生产操作的技术,主要是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使用和生产消防安全四个方面,达到能独立指导和处理各种技术问题的要求。
编制所有生产(检验)设备的工艺操作保养规程,洁净室净化流程,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所有检验操作规程等一系列相关技术规程。
2.2.1 职工培训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使操作人员掌握工艺操作、掌握工艺控制、掌握设备维护使用、掌握生产消防安全。
对设备做到“四懂三会”——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和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简单故障。
2.2.2 消防安全准备建立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并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配备专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生产线进行全面的检查。
(1)按照车间面积配备足够消灭初期火灾所需数量的灭火器,消防设施合格。
(2)防雷、防静电设施和所有设备、管架的接地线应安装完善,测试合格。
(3)安全防护设施、走梯、护栏、安全锤要坚固齐全。
(4)设备标志、管道流向标志齐全,洁净室应单独设计安全疏散图,厂区消火栓、安全门等标志齐全醒目。
(5)如意外失火,及时扑灭火源,并拨打119 火警电话。
2.3 物资及外部条件准备供应科、生产科和质检科应保证原辅材料和设施配件准备完毕,以满足以下生产要求。
(1)所有原材料已按试生产用量订购到齐,并检验合格,存放在指定位置。
(2)所有设备及配套设施,按设计(包括设计变更)要求全部安装到指定位置,对逐台设备、逐个管道线路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应生产前及时安排专业机修、水电工人员进行维修。
(3)洁净区所有设备、工艺管道和工位器具都已经过清洁验证,并合格。
(4)水、气管道均已经过气密试验,确认无漏水无漏气现象,发现问题应生产前及时安排电焊工进行编修。
(5)确保蒸汽输送管道通畅,确保注射用水制备及洁净室温湿度满足技术要求。
(6)所有电气设备的继电调整和绝缘试验已经完成,具备正常投运条件。
(7)所有检验分析仪器设备已备妥待用,并附有出厂计量合格证明。
(8)厂区所有安全消防设施都已安装完毕,经检查试验合格,并有专人负责。
(9)原材料仓库、货架、冰柜、成品库已经清洁,具备贮存存放能力,并有计量仪器监测环境。
(10)生产车间、制水车间、空调净化车间、配电室、检验室已经清洁,符合清场规定检测合格。
(11)洁净车间已经清洁消毒,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12)工艺规程、仪器设备操作维修规程已经齐备,悬挂在墙上。
(13)各试生产车间指挥人员已经到位,操作人员业已齐备,职责分明,且都经过培训,掌握了操作技能,达到了“四懂三会”,已考核合格。
(14 )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已经建立,各种挂图、挂表齐全。
(15)生产原始记录和生产过程相关表格、考核记录等均已准备齐全。
(16)易损易耗的辅料、备用品、设备配件、清洁器具以及专用工器具准备齐全。
(17)经过试生产前大检查,确认已具备生产和监测条件,生产准备工作已经结束。
2.4 管理准备制定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在试生产中严格执行。
2.5 应急准备试生产前查询试生产期间是否有临时停电、限电、停气和停水通知,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日期进行调整或错开。
3. 试生产实施安排3.1 生产计划试生产共计生产3 批。
试生产过程还用于首次设备验证、清洁验证和工艺验证,因此每一批生产前召开生产筹备会议,安排人员,生产结束后留有充足的时间整理相关记录,并召开总结会议,并为下一批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
4.试生产工艺方法与注意事项4.1 试生产工艺和检验要求说明生产工艺严格按照技术科制定的《一次性使用抽痰包生产工艺规程》进行,关键工步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执行。
检测过程严格按照《医用生产皮片注册产品标准》、各原辅材料检验操作规程、各过程检验操作规程和各成品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附图1 一次性使用抽痰包工艺流程》图1 一次性使用抽痰包生产工艺流4.2 主要工段操作要求与注意事项(1)清洗所有的零部件必须在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下按特定参数进行清洗,烘干,备用。
(2)包装按照《套装式一次性使用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注册产品标准》进行包装。
不合格产品不得包装。
(3)E0灭菌套装式一次性使用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的E0灭菌属委外加工过程,按照GB18279《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进行灭菌工序,依照IS0 1 1 1 35-1-2007 《卫生保健品灭菌.环氧乙烷.第1 部分: 医疗设备消毒过程的制定、确认和常规控制的要求》进行过程监控记录。
相关人员应协调好与委外单位工作,确保产品按照工艺要求进行E0灭菌。
4.3 检测过程注意事项检测包括过程检测和成品检测两部分。
检测是眼睛,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因此,要求检测人员熟悉产品检测方法和规程,按照要求严把质量关。
在质检上从严要求,把握好“临界点”,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出厂。
检测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正常工作。
检测药品等,需要注意有效日期。
( 1 )原辅材料原材料是产品合格生产的前提,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产品原材料符合技术要求。
A类原材料应全项检测,B类和C类原辅材料应按相应操作规程进行检测,不合格原辅材料不得进入生产和检测环节,未粘贴检验合格证明的原辅材料不得入库。
( 2)洁净室洁净室使用前,需要进行彻底清洁、打扫。
然后开动风机和臭氧系统,通风30min 以后,进行检测,确保风量、尘埃粒子等符合规定要求。
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
每次均需要认真填写检测记录。
( 3)制水系统制水系统需要定期按要求进行维护工作。
制水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取样检测。
在制水(注射水) 过程中,要注意密切在线检测电导率的变化,确保制水系统正常工作,确保用水安全。
( 4)过程检测过程检测,要求迅速快捷,准确可靠,要求检测人员技术娴熟。
检测人员应与生产人员协调好过程控制中的取样时间,及时进行取样检测,避免耽误生产。
( 5 )成品检测成品检测严格按照《套装式一次性使用双腔减压式流产吸引管产品标准》进行,具体参照相应的检验操作规程。
特别需要注意是无菌检验区的无菌检测,规范检测,参与初检和复检的检验人员均要严格把关产品质量。
4.4 关键重要设备操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1 )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是对零部件污染的去除,由于金属件主要的污染是油渍、粉尘等物质若对其不彻底清洗干净,将会容易滋生细菌,对人体造成感染,使产品灭菌不彻底,使产品存在重大质量问题。
按照工艺要求进行设置调整超声波清洗机操作面板上的温度控制器(控温仪) ,设定到所需规定温度;调整超声波清洗机作面版上的时间控制器,设定到所需规定温度。
开始转动后,需要注意箱内是否注水达到要求。
安全注意事项:①检查超声波清洗机内水槽,补加自来水(纯化水),使水槽水位至3/4 左右。
在长时间运转期间,亦要定时注意补加自来水(纯化水)以保证循环水加热夹层的安全。
②超声波清洗机中,操作人应按照粗洗、漂清、精细、烘干的操作程序。
③不得湿手去开启或关闭电源开关,以防触电。
④定期检修维护,做好超声波机体的清洁。
(2 )制水系统水是零部件处理的主要介质,其质量直接影响成品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水也是重要的原材料之。
试生产过程中,会用到自来水和二级纯水。
两者使用在不同的工序中,因此,操作人员务必根据生产的需要,提供合格的纯水,由于二级纯水制备速度较慢,使用时间一般为24小时内,因此制水人员应与生产科协调好制水时间和制水量,提前制备好,以免耽误生产。
纯水使用前,必须按要求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填写相关检测报告。
安全注意事项:①在制作纯化水时,查过滤物质的变化情况。
②制水系统定期加药,定期进行维护。
4.5生产过程中可能的异常情况和解决措施5. 事故的应急救援按本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救援。
6. 试生产组织、时间及总结安排6.1成立试生产领导小组组长:陆永兴副组长:邓卫祥主要成员:陈晓霖、安素利、王家星、王天萍6.2试生产时间安排试生产时间:2014年5月。
具体时间参照生产计划表。
6.3试生产的总结与评估(1)试生产结束后,由试生产小组对试生产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利于试生产的顺利进行:a. 全部的安装验收记录、签证、分部试运行(试验)记录。
b. 主要设备缺陷及其修改记录或处理意见。
c. 主要设计缺陷及其修改记录或处理意见。
d. 主要施工缺陷及其处理意见。
e. 试生产过程记录。
f. 试生产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
2)试生产稳定后,由试生产领导小组对项目试生产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试生产能力与设计能力的评估总结。
设备安装可靠性评估总结。
安全设施有效性评估总结。
工艺方案评估总结。
岗位定员合理性评估总结。
公用工程与主生产装置的配套合理性评估总结。
检验方法评价总结。
生产与检验操作规程评估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