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评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A、12.B、1 2.C、1 2.D、1 22、如图AB∥CD可以得到()A、1 2.B、4.C、2.D、33、直线AB、CD、EF相交于O,则∠1+∠2+∠3()。
A、90°。
B、120°。
C、180°。
D、140°4、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①∠2=∠6 ②∠2=∠8 ③∠1+∠4=180°④∠3=∠8,其中能判断是a∥b的条件的序号是()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DCBA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面积的比是()A、3:4.B、5:8.C、9:16.D、1:2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A、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CD,∠B=23°,∠D=42°,则∠E=()A、23°。
B、42°。
C、65°。
D、1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C=100°,则∠AOD=8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doc

A BC D E(第10题)(第14题)ABCDEF G H第13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BCD(第7题)1A BOFDEC (第18题)第17题A B CDMN12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CD 可以得到( )A 、∠1=∠2 B、∠2=∠3 C 、∠1=∠4 D、∠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 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doc

A BC D E(第10题)(第14题)ABCDEF G H第13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BCD(第7题)1A BOFDEC (第18题)第17题A B CDMN12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CD 可以得到( )A 、∠1=∠2 B、∠2=∠3 C 、∠1=∠4 D、∠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 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作图能表示点A 到BC 的距离的是( ).A .B .C .D .3.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邻补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 D .如果同位角相等,则内错角也相等5. 如图,已知AB ∥CD ∥EF ,BC ∥AD ,AC 平分∠BAD , 那么图中与∠AGE 相等的角有 ( ). A.5个 B.4个C.3个D.2个6.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 =∠BCD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第5题)③∠ABC =∠ADC 且∠3=∠4;④∠BAD +∠ABC =180° 能判定AB ∥CD 的有( ).A.3个B.2个C.1个D.0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如图,计划在河边建一水厂,过C 点作CD ⊥AB 于D 点.在D 点建水厂,可使水厂到村庄C 的路程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是一把剪刀,若∠AOB +∠COD =60°,则∠BOD =__ __°.9.如图,把一个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23°,∠2= . 10.如图,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2cm 得到△DEF ,若△ABC 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 周长为 .11.如图,已知∠1=∠2,∠A =60°,则∠ADC = .12.若A ∠和B ∠的两条边分别平行,其中(30)A x ∠=+,(310)B x ∠=-,则A ∠的度数是 .12(第7题)(第8题)(第9题)(第6题)(第10题)(第11题)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1)如图所示,直线AB ∥CD ,∠1=75°,求∠2的度数.(2)已知一个角的邻补角比它的对顶角大70°,求这个角度数.14.已知:如图,∠B =∠C ,AE ∥BC ,求证:AE 平分∠CAD .15.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OD 平分∠AOF ,OE ⊥CD 于点O ,∠1=50°,求∠COB 、∠BOF 的度数.(第13(1)题)(第14题)(第15题)16.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网络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 都是1,点A 、B 、C 均在格点上.(1)画线段BC ,将线段BC 平移,使点B 到A 位置,画出平移后的线段AD ;(2)连接BA 、CD ,则线段BA 和线段CD 的关系是 ; (3)直接写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17.如图所示,一块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土地,上面修了两条道路,一条路是宽为1米的长方形,另一条路为平行四边形,其余部分种上各种花草,若种花草的面积为49平方米,请问平行四边形道路的短边长为多少米?四,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如图,已知AC ⊥BC ,CD ⊥AB ,DE ⊥AC ,∠1与∠2互补,判断GF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第16题)(第17题)21FED CABG(第18题)19. 如图∠1+∠2=180°,∠A =∠C ,DA 平分∠BDF . (1)求证:AE ∥ FC .(2)AD 与BC 的位置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3)BC 平分∠DBE 吗? 请说明理由.20.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状态如图所示.大正方形固定不动,把小正方形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大正方形的内部沿直线平移,设平移的时间为t 秒,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厘米2,完成下列问题: (1)平移到1.5秒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厘米2. (2)当S =3.6厘米2时,求t 的值.五,解答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21.如图,∠B 和∠D 的两边分别平行.(1)在图1 中,∠B 和∠D 的数量关系是 ,在图2中,∠B 和∠D 的数量关系是 ; (2)用“如果……,那么……”的形式归纳(1)中命题 :___________________ ; (3)应用:若两个角的两边分别互相平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2倍少10°,求这两个角的度数.(第19题)(第20题)(第21题)22、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1)如图,一束光线m射到平面镜a上,被a反射到平面镜b上,又被b反射.若被b反射出的光线n与光线m平行,且∠1=50°,则∠2= °,∠3= °.(2)在(1)中,若∠1=55°,则∠3= °;若∠1=40°,则∠3= °.(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a、b的夹角∠3= °时,可以使任何射到平面镜a上的光线m,经过平面镜a、b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与反射光线n平行.你能说明理由吗?六,解答题(12分)23.如图1,AB∥CD,在AB、CD内有一条折线EPF.(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的平分线与∠DFP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若∠EPF=80°求∠EQF的度数(3)已知∠BEQ=∠BEP,∠DFQ=∠DFP,有∠P与∠Q的关系为.(直接写结论)(第22题)(第23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C 2.B 3.D 4.C 5. A 6.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 垂线段最短; 8.150°; 9. 67°;10.20cm ; 11.120°; 12. 5070或.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解:(1)如图所示,∵AB∥CD,∠1=75°∴∠3=∠1=75°∴∠2=180°-∠3=180°-75°=105°解:(1)设这个角为x度,则它的对顶角为x度、邻补角为(180-x)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doc

A BC D E(第10题)(第14题)ABCDEF G H第13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BCD(第7题)1A BOFDEC (第18题)第17题A B CDMN12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CD 可以得到( )A 、∠1=∠2 B、∠2=∠3 C 、∠1=∠4 D、∠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 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doc

A BC D E(第10题)(第14题)ABCDEF G H第13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BCD(第7题)1A BOFDEC (第18题)第17题A B CDMN12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CD 可以得到( )A 、∠1=∠2 B、∠2=∠3 C 、∠1=∠4 D、∠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 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七下数学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下数学第五章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36分)1. 如图,∠1与∠2是A. 对顶角B. 同位角C. 内错角D. 同旁内角2. 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 ∠C=∠ABEB. ∠A=∠EBDC. ∠C=∠ABCD. ∠A=∠ABE3.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B. 互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C. 两条直线相交,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四个角中任取两个角都互为补角D. 不是对顶角的两个角互不相等4.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①对顶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⑤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 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有个.①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②不平行的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③x与y的和等于0吗?④对顶角不相等;⑤互补的两个角不相等;⑥作线段AB.A. 1B. 2C. 3D. 46. 下列图形中,∠1和∠2不是内错角的是 ( )A. B. C. D.7. 某校九年级四个班的代表队准备举行篮球友谊赛.甲、乙、丙三位同学预测比赛的结果如下:甲说:“902 班得冠军,904 班得第三”;乙说:“901 班得第四,903 班得亚军”;丙说:“903 班得第三,904 班得冠军”.赛后得知,三人都只猜对了一半,则得冠军的是 ( )A. 901 班B. 902 班C. 903 班D. 904 班8. 希望一中初一21班班主任邓老师打电话通知班上53名同学,每名被通知到的同学再打电话通知其他的同学,如果打电话每分钟可以通知1个人,要将全班53名同学全部通知到,至少要用分钟.A. 6B. 52C. 51D. 79.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28∘,则∠AOG为A. 56∘B. 59∘C. 60∘D. 62∘10. 如图,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EF,与∠EFD的平分线FP相交于点P,且∠BEP=50∘,则∠EPF=度.A. 70B. 65C. 60D. 5511. 如图所示,NO,QO分别是∠QNM和∠PQN的平分线,且∠QON=90∘,那么MN与PQ的关系是A. 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B. 一定平行C. 一定相交D. 以上答案都不对12. 甲、乙、丙三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输者将在下一局中担任裁判,每一局比赛没有平局.已知甲、乙各比赛了4局,丙当了3次裁判.问第2局的输者是 ( )A. 甲B. 乙C. 丙D. 不能确定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18分)13. 图中与∠C是同旁内角的角是.14. 将“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15. 如图,直线l1∥l2,∠α=∠β,∠1=40∘,则∠2=.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写出正确的序号)①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②两条直线相交不可能有两个交点;③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为0,1,2,3;n(n−1)个交点;④同一平面内的n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无三线共点,则可得12⑤同一平面内的n条直线经过同一点可得2n(n−1)个角(平角除外).17. 如图所示,AB∥CD,∠1=56∘,∠2=56∘,则直线EF与GH的位置关系为.18. 电脑系统中有个"扫雷"游戏,要求游戏者标出所有的雷,游戏规则:一个方块下面最多埋一个雷,如果无雷,掀开方块下面就标有数字,提醒游戏者此数字周围的方块(最多八个)中雷的个数(实际游戏中,0通常省略不标,为方便大家识别与印刷,我把图乙中的0都标出来了,以示与未掀开者的区别),如图甲中的"3"表示它的周围八个方块中仅有3个埋有雷.图乙是张三玩游戏中的局部,图中有4个方块己确定是雷(方块上标有旗子),则图乙第一行从左数起的七个方块中(方块上标有字母),能够确定一定是雷的有.(请填入方块上的字母)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46分)19.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对于假命题请举出反例.①画线段AB=3 cm.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④相等的角都是直角.⑤如果a2=b2,那么a=b.⑥直角都相等.20. 如图所示,试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1与∠5,∠3与∠5,∠3与∠4,∠5与∠4,∠2与∠4.21. 如图所示,AD,BC相交于点O,∠1=∠B,∠2=∠C.问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22. 求证:如果一个角的两条边与另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3.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C平分∠EOG,∠FOD=25∘,求∠AOG的度数.24. 问题情境:如图1,AB∥CD,∠PAB=130∘,∠PCD=120∘.求∠APC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50∘+60∘=110∘.问题迁移:(1) 如图3,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 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α、∠β间的数量关系.答案第一部分1. B2. D3. D4. C5. D6. D7. B8. D9. B 10. A11. B 12. C第二部分13. ∠A,∠B14.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5. 140∘16. ②③④⑤17. 平行18. B、D、F、G第三部分19. (1) ①③不是命题,因为句子中没有作出任何判断.②⑥是真命题;④⑤是假命题.对于④,如:∠A=30∘,∠B=30∘,∠A=∠B,但∠A,∠B都不是直角.对于⑤,如:a=−5,b=5时,a2=25,b2=25,满足a2=b2,但a≠b,结论不成立.20. (1) ∠1与∠5是同位角,∠3与∠5,∠3与∠4,∠5与∠4是同旁内角,∠2与∠4是内错角.21. (1) AB∥CD.理由如下:因为AD,BC交于点O,所以∠1=∠2.又因为∠1=∠B,∠2=∠C,所以∠B=∠C.所以AB∥CD.22. (1) 已知:如图,OA∥OʹAʹ,OB∥OʹBʹ,求证:∠O=∠Oʹ.证明:∵OA∥OʹAʹ,∴∠O=∠AʹCB.∵OB∥OʹBʹ,∴∠AʹCB=∠Oʹ.∴∠O=∠Oʹ.已知:如图,OA∥OʹAʹ,OB∥OʹBʹ,求证:∠AOB+∠AʹOʹBʹ=180∘.证明:∵OA∥OʹAʹ,∴∠O=∠OʹCB.∵OB∥OʹBʹ,∴∠OʹCB+∠Oʹ=180∘.∴∠O+∠Oʹ=180∘.23. (1) 因为OC平分∠EOG,所以∠COG=∠COE.因为∠COE=∠DOF=25∘(对顶角相等),所以∠COG=∠COE=25∘.因为AB⊥CD,所以∠AOC=90∘,所以∠AOG=∠AOC−∠COG=90∘−25∘=65∘.24. (1) 过P作PE∥AD,交CD于E点.∵AD∥BC,PE∥AD,∴PE∥BC,∴∠α=∠DPE,∠β=∠CPE,∴∠CPD=∠α+∠β.24. (2) 当P在BO上运动时,∠CPD=∠α−∠β;当P在AM上运动时,∠CPD=∠β−∠α.。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数轴上一动点A 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若点C 表示的数是1,则点A 表示的数为()A. 7B. 3C. -3D. -22.在数轴上,点A,B在原点O的同侧,分别表示数a,3,将点A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若点C与点B所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则a的值为()A. 2B. 3C. −1D. 03.点A表示数轴上的一个点,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终点恰好是原点,则点A 表示的数是()A. ﹣3B. 0C. 3D. ﹣24.数轴上一点A表示的数是-2,将点A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则点C表示的数是()A. 1B. 2C. -1D. -25.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3,将点A在数轴上平移7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A. 4B. −4或10C. −10D. 4或−106.在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3,若移动A点到B点,应把A点()个单位长度.A. 向左移动5B. 向右移动5C. 向右移动4D. 向左移动1或向右移动57.如图,已知直线a、b、c,若∠1=∠2=60°,且∠2=∠3,则图中平行线组数为()A. 0B. 1C. 2D. 38.如图,已知直线l1∥l2,将一块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所示方式放置,若∠1=39°,则∠2等于()A. 39°B. 45°C. 50°D. 51°9.如图.直线a∥b,直线L与a、b分别交于点A,B,过点A作AC⊥b于点C.若∠1=50°,则∠2的度数为10.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A. ∠1=∠2B. ∠3=∠4C. ∠5=∠6D. ∠2=∠3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在()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2.如图A、B、C三点共线,C、D、E三点共线,且∠1=∠2,∠1=∠C,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CE//BFB. ∠F=∠2C. ∠1+∠CBF=180°D. ∠C=∠CBF13.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1=75°,则∠2的度数是()A. 75°B. 95°C. 105°D. 115°14.如图,AB//CD,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 ∠1=∠2+∠3B. ∠1−∠2=180°−∠3C. ∠1−∠3=180°−∠2D. ∠1+∠2+∠3=180°15.如图,将周长为18的△ABC沿BC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二、填空题(共4题;共4分)16.如图,数轴上的点A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17.已知点A在数轴上,若一个点从点A处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此时该点所对应的数是1,那么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_.18.如果点A表示+3,将A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则终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19.如图,将两个含角30°的直角三角板的最长边靠在一起滑动,可知直角AB//CD边,依据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1题;共5分)20.如图,已知,∠1=∠3,∠2=∠E,求证:BE//CD.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先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直接写出点C、D的坐标;(2)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三角形DFC的面积是三角形DFB面积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一、单选题1. C2. A3. A4. B5. D6. B7. D8. D9. C 10. D 11. B 12. D 13. C 14. B 15. A二、填空题16. -1 17. -2 18. -119.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三、解答题20. 证明:∵∠1=∠3,∴AE//DB,∴∠E=∠4∵∠2=∠E,∴∠4=∠2∴BE//CD四、综合题21. (1)解:因为A(−1,0),B(3,0),所以由点坐标的平移变换规律得:C(−1+1,0+2),D(3+1,0+2),即C(0,2),D(4,2)(2)解:存在,求解过程如下:设点F的坐标为F(a,0),∵C(0,2),D(4,2),∴CD//x轴,即CD//AB,∴△DFC边CD上的高与△DFB边BF上的高相等,则当CD=2BF时,△DFC的面积是△DFB面积的2倍,又∵C(0,2),D(4,2),B(3,0),F(a,0),×4=2,∴CD=4−0=4,BF=|3−a|,∴|3−a|=12解得a=1或a=5,故F(1,0)或F(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测评卷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七年级 班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1. 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与∠2是邻补角 (B
)∠1与∠3是对顶角 (C )∠2与∠4是同位角
(D )∠3与∠4是内错角 2. 如图,一条“U ”型水管中AB ∥CD ,若∠B=75°,则 ∠C 应该等于(
)
(A )75° (B )95° (C )105° (D )125°
3. 如图,将三个相同的三角板不重叠不留空隙地拼在一起,观察图形,在线段AB ,BD ,
DE ,EC ,CA ,AE 中,相互平行的线段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4. 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三角形ABC 平移到三角形DEF 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 ) (A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5. 下列各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邻补角相等 (D )对顶角相等 6. 如图,点D 在直线AE 上,量得∠CDE=∠A=∠C ,有以下三个结论:①AB ∥CD ; ②AD ∥BC ;③∠B=∠CDA . 则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 (D )②③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
a
b
c 1
2 3
4
A
B
C
D
7. 如图,把小河里的水引到田地A 处就作AB ⊥l ,垂足为B ,沿AB 挖水沟,水沟最短. 理由是 .
8. 若直线a ∥b ,a ∥c ,则直线b 与c 的位置关系是 .
9. 如图,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 ∥CD ,那么你添加的这个条件是 . 10. 如图,将三角板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ACB=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25°,则∠2的度数等于 .
11. 如图,将周长为8的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三角形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等于 .
12. 一个小区大门的栏杆如图所示,BA 垂直地面AE 于A ,CD 平行于地面AE ,那么∠ABC +∠BCD= 度.
三,解答题(共计40分)
13.(9分)如图,AB 、CD 相交于点O ,∠A=∠1,∠B=∠2,则∠C =∠D . 理由是:
∵ ∠A=∠1,∠B=∠2,(已知)
且∠1=∠2( )
∴∠A=∠B .(等量代换)
∴AC ∥BD ( ). ∴∠C =∠D ( ).
14.(9分)如图,已知点E 在直线AB 外,请使用三角板与直尺画图,并回答第⑶题: (1)过点E 作直线CD ,使CD ∥AB ;
1 2 3
4
A
B
C
A
B
C
D
O 1
2
(第7题)
(第9题)
(第10题)
A
B
C
D
E
F
(第11题)
(第12题)
(2)过点E 作直线EF ,使EF ⊥AB ,垂足为F ; (3)请判断直线CD 与E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5.(10分)如图,直线PQ 、MN 被直线EF 所截,交点分别为A 、C ,AB 平分∠EAQ ,CD 平分∠CAN ,如果PQ ∥MN ,那么AB 与CD 平行吗?为什么?
16.(12分)如图,已知∠ABC=40°,射线DE 与AB 相交于点O ,且DE ∥BC ,解答以下(1)、(2)两题:
(1)画∠EDF ,使∠EDF 的另一边DF ∥AB ,请在下图①或图②中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A
B
E
A
B
C
D
P
Q
M
N
E
F
并求∠EDF 的度数;
(2)如果∠EDF 的顶点D 在∠ABC 的内部,边DE ⊥AB ,另一边DF ⊥BC ,请在下图③或图④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出∠ABC 与∠EDF 的度数后,直接写...出.∠ABC 与∠DEF 的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图②)
(图④)
(图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