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中的化学

合集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毒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毒处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毒处置在我们的生活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如传染病的爆发、食物中毒、环境污染等。

这些事件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而在应对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消毒处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

消毒处置的目的是消除或杀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它就像是一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法是其中的一类,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过滤消毒等。

高温消毒适用于耐热的物品,比如餐具、医疗器械等。

通过高温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消毒则常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其原理是利用紫外线的能量破坏病原体的核酸结构,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

过滤消毒主要用于空气净化,通过过滤装置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

化学消毒法也是常用的手段,比如使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酒精等。

含氯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常用于环境和物品的消毒。

过氧乙酸则是一种强氧化剂,能迅速杀灭各种微生物。

酒精则适用于手部和小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消毒的范围和对象是非常广泛的。

对于传染病爆发的场所,如医院、学校、社区等,需要对建筑物的内外环境、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等进行全面消毒。

对于食品污染事件,要对食品加工场所、储存设备以及相关的工具进行彻底消毒。

而在环境污染事件中,可能需要对受污染的土壤、水源等进行消毒处理。

在进行消毒处置时,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和病原体的特点来决定。

其次,要确保消毒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达到要求,否则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再者,消毒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消毒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同时,还要做好消毒记录,包括消毒的时间、地点、对象、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等,以便追溯和评估消毒效果。

实际操作中,消毒处置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

消毒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掌握消毒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种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

1.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

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⑴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等。

⑵事故灾害。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时间等。

⑶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危害,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⑷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2.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3.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

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4.按照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响应。

⑴Ⅰ级响应: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危机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急性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超出省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跨省级行政区域、跨国界的安全生产事故。

⑵Ⅱ级响应:造成10人至29人死亡(含失踪),或者危及10人至29人生命安全,或者50至99人急性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至1亿元的安全生产事故;超出市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跨市级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事故。

⑶Ⅲ级响应:造成3至9人死亡,或者危及3至9人生命安全,或者30至49人急性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安全生产事故;超出县(区)级人民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市级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响应的安全生产事故。

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应对——以PX项目为例

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应对——以PX项目为例

政策的应对
事后:
1、暂停决策:3月31日,茂名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强调“如绝大 多数群众反对,茂名政府部门决不会违背民意进行决策”。 2、政策妥协:4月1日,我们重申,该项目仍在科普阶段,在社会没有达成充 分共识前不会启动”。
3、依法追责:4月1日,市公安局发布通知“敦促违法犯罪人员主动投案自首 ”。
中国到底有 多少PX项目 ?
PX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PX不是强致癌物,但是可以引发多种疾病。
2、PX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不会带来毁灭性的危险。
中国目前PX现状
Part Two
02
茂名PX事件分析
爆发原因
1.相互信任低落
由于相互的不信任,地方政府往往在项目起始阶段进行信息封锁。政府对 民众不信任,认为民众抗争是短视、非理性、自私自利的情绪行为,甚至 是无赖行径,其中有些是打着环保的幌子,勒索环保回馈的“环保流氓” 。民众对地方政府亦不信任。政府公信力的削弱使民众多倾向于怀疑政府 所说的一切。
事前:在未经与群众商量的情况下,政府 采取拆迁以便实施PX项目,群众提出的诉 求未得到政府同意,群众集体抗议出现群 体事件。
事中:政府被动回应,改变原决策,调整 政策方案,宁波领导做出了坚决不上项目 ,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再 作科学论证的决定。
总体来说,宁波PX事件看似平稳解决,但 实质是一种“双输”。
公共事件中政府的应对
——以PX事件为例
C组:
PX项目简介
目录
Contents
"茂名PX"事件分析 政府的应对与模式 小组总结
Part One
01
PX项目简介
何为PX?何为PX项目?
【别名】 对二甲苯 【结构或分子式】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熔点(℃)】13.2 【沸点(℃)】138.5 【溶解情况】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作为合成聚酯纤维、树脂、涂料、染料和农药等的原料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有毒!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毒措施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消毒措施

按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小 可分为:

4、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很 大的区域内,已经发生很大范围的扩散或 传播,或者可能发生大范围扩散或传播, 原因不清或原因虽然清楚但影响人数巨大 且已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发生大量死亡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按事件的性质可分为:



3、 现场干预
描述性现场调查
其目的是阐明哪些疾病或公共 卫生事件正在发生或流行,在何时、 何地、何种人群间流行或发生,即 流行病学中通常所说的时间、地点、 人群三间分布。通过三间分布的描 述,不仅可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做出概要性分析,而且可以明确事 件所危害的人群,提出干预措施。

横断面调查:也称现况调查,是在某一 特定时间内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 收集什么时间、什么人群、什么地点, 发生了什么疾病或卫生事件,同时推测 发生的原因,建立进一步研究的假设。 现况调查可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准确了 解某疾病或事件发生的特征与状况,明 确高危人群,以便采取措施。
严重医源性感染、大面积诊疗反 应、预防接种反应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小机率高 危害事件,既有传播的全球性又有事 件的地方化特点 , 既有事件发生的 不可确定性又有事件先兆的可监测 性特点。 既有对生命健康直接危害 又有对人群心理震荡和对社会负面 冲击的特点。





概括起来说,有这样几点特征: (1)突如其来的,不易预测的; (2)发生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公共卫生 属性; (3)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 损害; (4)具有社会震动性,易引起社会公众恐 慌。
1965年Hill因果关系标准有8条: 关联的时间顺序:因在前,果在后。 关联的强度:OR值或RR值越大,关联的可能性越大。 关联的重复性:不同地区,不同研究者能得出相似的 结果。 关联的合理性:即在医学上言之有理。 因子去除带来疾病率的下降 因子与疾病分布符合 剂量效应关系 关联的特异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与疾病之间有特异性。

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前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业总体总体应急预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临态危化[2006]10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4)43号》;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保护环境不受污染,防止突发性重大的化学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编制本企业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化学品泄漏污染事故的处置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公司简介:公司位于南昌市进贤县工业开发区威化路,公司南面为旱地、竹林,北面为个体户养猪场,东面为欣业公司煤场,西面为在建的栖贤住宅开发区。

公司占地面积50亩,现有员工90余人。

公司是国家定点的农药生产企业,主要从事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加工生产,年产量为1000吨左右。

生产过程中无工艺废水,废渣、废气产生,污染物主要是冲洗地面、清洗设备产生少量废水和在农药配制灌装中产生微量粉尘、挥发性气体及农药加工生产所产生的废弃包装箱、袋、标签等。

污染物处理设备主要有:净化池、捕集器、除尘器、、尾气、粉尘碱水水洗槽、焚烧炉(今年已与南昌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所有的废弃包装厢、袋、标签等统一交该中心处理,所以焚烧炉已停止使用),可有效地防止对环境污染。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处理的案例分析——厦门市人民政府应对二甲苯化工项目(PX)危机案例分析2011级MPA班袁泉一、案例背景一个投资高达108亿、年产80万吨、可能给一座城市带来800亿元年GDP的“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工业项目,在科学家、政协委员和广大民意的推动下,最终“暂缓建设”。

沸沸扬扬的厦门二甲苯化工项目(下称“PX项目”)事件于2007年5月30日有了实质性进展:5月30日上午,厦门市文化宫八楼,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丁国炎正式宣布了缓建“海沧PX项目”(PX,又称对二甲苯,化工原料,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的决定,并称市政府已委托新的权威环评机构在原先的基础上扩大环评范围,进行整个化工区区域性的规划环评。

二、案例描述1、PX项目的立项审批1990年1月,经国家批复,厦门海沧开发区确定了化工产业区。

台商王永庆欲在此投资一电厂,后来几番论证,因为担心酸雨造成环境破坏,尤其怕影响以鼓浪屿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最终投资未能如愿,电厂后来迁到漳州。

海沧化工开发区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待开发状态,仅有翔鹭化纤等少部分化工企业进驻,化工业未充分形成气候。

2000年前后,海沧成为厦门地产的新热点,地方政府加速了海沧地块的地产开发,着力要将其打造成厦门的“浦东”,政府背景的海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未来海岸”楼盘,直接起了带动作用。

2001年,翔鹭化纤向厦门市提出在海沧建设80万吨PX项目,该项目自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历经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的预审、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7月审查通过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而项目环评期间,厦门市并未进行全市公开听证,环评也没有公众参与。

国家发改委将其纳入“十一五”PX产业规划7个大型PX项目之中,并于2006年7月核准通过项目申请报告。

2006年11月1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建成投产。

2、政协提案引发的PX项目争议海沧PX项目刚刚动工,就遭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等人的反对。

新型病毒感染的生化学机制和免疫机制

新型病毒感染的生化学机制和免疫机制

新型病毒感染的生化学机制和免疫机制
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全球各地都在加紧了解病毒的生化学机制和免疫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这一公共卫生危机。

生化学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基因组长度大约为30,000个核苷酸。

该病毒通过钉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ACE2结合,从而实现进入细胞的目的。

钉突蛋白通过结合ACE2,帮助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并感染细胞,从而导致COVID-19的症状。

在ACE2与钉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中,CR3022抗体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种抗体能够与钉突蛋白的非受体结合域结合,从而防止病毒侵入细胞。

此外,新型冠状病毒的核衣壳(N蛋白)会将病毒基因组包裹在内,在复制过程中,病毒会不断复制出新的RNA,并将其自己唤醒至生命周期中。

免疫机制
对于人体免疫系统来说,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但免疫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对抗病毒。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早期,细胞内的病毒会被免疫系统中的天然杀伤细胞所破坏。

天然杀伤细胞通过产生细胞毒素和分泌干扰素,来杀死感染细胞和病毒,并在抵御病毒的过程中,同时激发其他免疫细胞的反应。

另外,类型I干扰素也能够在细胞感染后激活,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

这种干扰素可以迅速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B 细胞),并引发针对病毒的免疫反应。

最后,T细胞和B细胞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T细胞可以识别并击败感染的细胞,从而消灭病毒,而B细胞则可以产生抗体来抵御病毒。

总体上来说,新型冠状病毒的生化学机制和免疫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但是我们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加快研发工作,增加防控措施,还是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保障人民健康。

公共安全危机预案

公共安全危机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公共安全危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收集、整理、分析公共安全危机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2)制定公共安全危机应急预案,组织预案培训和演练;(3)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4)督促、检查应急处置措施的落实情况;(5)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评估。

三、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分类及应急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类:(1)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开展救援工作;(2)及时向受灾群众提供生活必需品和医疗救助;(3)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2. 公共卫生事件:(1)传染病爆发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疗机构、防疫部门开展防控工作;(2)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处置;(3)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疫意识。

3. 事故灾难类:(1)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消防、公安、环保等部门开展救援工作;(2)及时疏散周边群众,确保人员安全;(3)协助政府部门做好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处理。

4. 社会安全事件:(1)群体性事件、恐怖袭击等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公安、应急等部门开展处置工作;(2)加强社会面管控,维护社会稳定;(3)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引导舆论。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发现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后,立即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办公室汇总信息后上报领导小组。

2. 启动预案:领导小组根据事件性质和危害程度,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3. 应急处置: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信息发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向社会发布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危机中 的化学
黄浦江死猪 事件的调查
林孟祺 机动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东方之“猪” 的奇幻漂流
事件时间轴
3月5日,上海松江水域发现本次首头死猪 3月9日上午,媒体介入,称至3月8日,已发现死猪 45头,原因调查:可能来自上游浙江方向 3月9日下午,上海黄浦江捞出900多头死猪,各方关 注大增,上海官方称未影响饮用水 3月9日-11日,每日打捞死猪均以百记数,各方矛头 直指浙江嘉兴 3月12日,死猪数量激增至3000,上海官方称主要来 自浙江,嘉兴确认上海送去14个死猪耳标属当地,同 时官方回应:不能认定死猪全来自于嘉兴。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东方之“猪” 的奇幻漂流
处理方式


焚 烧
分 解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东方之“猪” 的奇幻漂流
判别方法
感 官 法
电脑
化 学 法
化 学 法
硫酸铜肉汤法
病死猪由于生前体内组织蛋白已经发 生不同程度分解,产生大量球蛋白、 多肽类,它们以负电荷存在。当向肉 浸液中加入电解质硫酸铜时,可使肉 浸液中的阴离子与 Cu2+形成蛋白盐 类沉淀。根据沉淀的生成与否可以判 断蛋白胨及多肽是否存在,从而检出 病死猪肉 健康猪肉肉浸液中的离子主 要以两性离子存在,总电荷 为0,肉浸液pH值为蛋白质 的等电点。当向肉浸液中加 入电解质硫酸铜时,Cu2+ 不能与蛋白质结合,因 而溶液澄清透明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肉汤制备:称 剪碎肉样1份, 置锥形瓶中,加水4份 ,搅匀后加塞,置水浴 中,趁热过滤,冷却至 室温备用。
取上述肉汤滤液2毫升置试管 中,加5一10%硫酸铜溶液5 滴,混匀,静置,观察反应,同时做空白对 照试验。
判定标准:健康畜禽新鲜肉:肉 汤澄清透明,无絮状沉淀;病、 死畜禽肉:肉汤中出现絮状沉淀 或呈冻胶状。
实氢酶检验法
四甲基联苯胺是一种白色晶体, 它的毒性小,没有任何致癌活性, 系联苯胺的安全替代品, 其反应灵 敏度不低于联苯胺。其分子式为: C16H20N2 在新鲜血液中存有过氧化酶,此 酶可使过氧化氢释放出初生态氧 ( O) ,使无色四甲基联苯胺被氧化 形成四甲基联苯胺蓝,呈蓝绿色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东方之“猪” 的奇幻漂流
多为 的何 死会 猪有 ︖如 ︖此
嘉兴生猪总体养殖量大密度高,小规模 户饲养管理水平差,正常死亡绝对量大 去冬今春气温较低,小猪抗冻力弱, 易发病死亡,猪仔死亡率更高 处理方式少且能力不足,极少数养猪 户法律意识淡薄,随意丢弃死猪。 “死猪最后都去了上海,区别是这次 是漂下去,以前是‘坐车’”。
实验
肉浸液制法同上。 取2mL 肉浸液注入试管内 ,加入4~5 滴 0.2% 四甲 基联苯胺溶液,混匀后滴加 3滴新配制的1%过氧化氢 溶液,加入后不能摇动。立 即观察 3min 内肉浸液颜色 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同 时用蒸馏水作空白对照。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东方之“猪” 的奇幻漂流
谢 谢
原理 猪肉腐败时肉中蛋白质在细菌酶的作 用下,分解为氨和胺类化合物等碱性 物质,因而使肉趋于碱性,pH值逐渐 增高。
操作方法 肉浸液制法同之前。取肉浸液滴于 pH(5.4~7.0)精密试纸条一端,数秒 后与标准比色板比较,直接读取 pH 近似数。
结果判定 病死猪肉的 pH 通常 在 6.5 以上。健康猪 肉的pH 大于5.8,小 于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