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李健歌词

山歌好比春江水李健歌词
山歌好比春江水李健歌词
江水弯弯流长
可曾经过她
山路曲曲向前
那是我的家
嗯
回归的`大雁穿行在晚霞
嗯
漫山遍野依然开着童年的花
(童声合唱·广西民歌)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
弯又多
起起落落飘泊
走不出冬夏
终究念念不忘
这是我的家
啊
流淌的山歌不再是童话
啊
最远的游子最想回到家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
弯又多
唱山歌
这边唱来那边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不怕滩险弯又多
弯又多
江水弯弯流长这是我的家。
山歌好比春江水曲式分析

山歌好比春江水曲式分析引言山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广泛流传于中国大江南北的山区地区。
山歌曲调优美、节奏欢快、歌词内容多样,往往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其中,有一首名为《山歌好比春江水》的山歌,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曲式结构,本文将对其进行曲式分析。
曲式分析第一段(A段)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的第一段使用了A段的曲式结构,由四个小节组成。
这个段落的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朴素,直接表达了人们眼中的美好景象。
整个A段的歌词内容都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越唱越欢心更美”。
歌词简单重复,音乐旋律逐渐高涨,节奏欢快,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第二段(B段)在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中,第二段采用了B段的曲式结构。
这一段的音乐风格略有变化,歌词内容也有所变化。
B段的旋律相对较强烈,歌词表达了对乡愁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B段包括了“山歌好比故乡情,越唱越思乡心多”。
这个段落的节奏由快转慢,气氛也相应地变得凝重,带给人们一种深情的感受。
第三段(A段)在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中,第三段又回到了A段的曲式结构。
这一段与第一段相似,歌词内容与旋律都与第一段相同。
A段的重复使整个歌曲更加紧凑、连贯,带给人一种回归的感觉。
这个段落的音乐旋律高涨,节奏欢快,让人不禁跃跃欲试地继续唱下去。
第四段(C段)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最后一段采用了C段的曲式结构。
这一段与前面的段落不同,它的歌词内容和旋律都有所变化。
C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这个段落的旋律相对平缓,节奏柔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结论通过对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曲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采用了A、B、C三个段落的曲式结构。
每个段落都有特定的歌词内容和音乐旋律,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整首山歌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山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成为中国民间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曲式分析是对音乐作品结构和特点的研究和解析,通过对曲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的美妙之处。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2单元《山歌好比春江水》

3
歌曲简介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1960
年民间歌舞剧《刘三姐》的
序曲和贯穿全剧的主题曲,
歌词描绘了广西歌仙刘三姐
与地主斗歌的场景,反映了
农民与地主斗争的故事。
1961年,该歌作为长春电影
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刘三姐》
的主题曲随电影播出而走红,
自此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
衰,其后更被歌手斯琴格日
乐翻唱。
4
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
1
什么是山歌?
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情感的民歌种 类。
山歌常在户外歌唱,曲调多高亢、嘹亮, 节奏多自由、悠长,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山歌的歌词具有纯朴的情感、大胆的想 象和巧妙的比喻等特点,生动鲜活,真 切感人。
2
刘三姐
电影《刘三姐》是一 部非常优秀的歌剧, 主人公刘三姐是位勤 劳美丽、明喉善歌的 奇女子,这部电影讲 的是她以山歌为武器, 与封建官府、地主老 财作斗争的故事。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案

《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内容:1、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2、初步了解山歌,掌握山歌的风格。
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
2、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曲调和歌词。
3、体验广西方言“哎”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4、了解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
5、对歌曲进行创编成旋律悠长,节奏自由的形式。
教学重点: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广西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教学难点:1、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2、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的)对,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我们的手创造出来的。
下次的劳动课,我们可要积极的劳动,因为劳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二、新课1、初听、发声练习。
初听《山歌好比春江水》旋律(伴奏)。
生随老师律动。
师:那这些动作都是跟什么有关系啊?抽生答。
师:跟农村劳动有关系。
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农村,好不好?师一边讲解,一边粘贴一些图片(太阳、牧童、牛儿、花朵、青草)同学们看一看,多美啊!其实小牧童啊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儿呢!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儿?2、跟琴学唱歌曲。
(1)跟节奏再念一遍歌词,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么?这样容易记住歌词。
(2)跟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歌曲。
提出要求:背挺直,脸上带着笑容。
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3)师教唱一遍,生再齐唱一遍。
(4)对唱。
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唱了《山歌好比春江水》,并且创造性的表演了歌曲。
同时,咱们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广西民歌风味的山歌韵味儿,其实在我们中国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了。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

辽海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山歌好比春江水》是一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山歌,歌曲以春江水为比喻,赞美了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富有地方特色,节奏自由,变化丰富,体现了山歌的特点。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地域性认知尚有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此外,学生对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可能存在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山歌,感受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2.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音乐特色的认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4.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并把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3.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体会生活中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对比,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山歌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情感共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以及相关图片等。
2.乐器:吉他、钢琴等,用于伴奏。
3.分组标志:如名牌、颜色等,便于分组活动。
4.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同时,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模仿。
(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音乐公开课教案

音乐教案《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学内容:1、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2、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3、了解壮族山歌的特点,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对歌的特点,创编歌词进行对歌;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段学生有明显变化。
学生在以前演唱的歌曲大多都是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或是国外的名曲,像这样有趣的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族歌曲还是第一次学唱,所以学生很兴奋,学起来应该兴趣盎然,但是因为七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强调注意嗓音保护。
不足之处:因为恰逢变声期,部分男生在演唱到高音的时候会惧怕破音而不愿意按照原调演唱,出现降低八度来唱的情况,女生也因为比较害羞而不愿意参与到歌唱中。
以前学过的一些音乐记号都已经忘记,在进行演唱的时候不能根据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来正确演唱。
在听完音乐之后,都不太愿意表达自己听赏音乐之后的感受,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比较积极。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桂教版的最新教材第一单元《山风乡韵》里的第一课,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接触广西民歌,所以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广西民歌的特点。
《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是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而来,是歌舞剧《刘三姐》的插曲。
力图让学生充分体验广西的山美、水美、歌美的特色,同时从柔韧中透着刚强的歌声中感受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乐观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歌曲《什么结子高又高》选自中国歌舞剧《刘三姐》。
这是一首一领众和的对歌式歌曲,第一、三乐句为问句,二、四乐句为答句,歌词以人们熟悉的生活常识为内容,表达了人们乐观的生活情趣。
电影《刘三姐》取材于广西民间传说,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山歌好比春江水》

课题
《山歌好比春江水》
课型或模块
唱歌
学校
增城市中新中学
年级
初二
教
学
目
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美丽的山歌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热爱家乡之情和学习山歌之趣;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来自化的热情。2、知识与技能
学会《山歌好比春江水》,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方式来表达这首个的情感和意境。
阶段
1、学生课前表演。
2、观看20元人民币插图,提问:插图来自于哪里的风景?
3、欣赏视屏、图片,刘三姐简介,引出课题——《山歌好比春江水》。
表扬鼓励
广西漓江
进行客观性评价。
导入课题。
展开
阶段
1、初听乐曲,用心感受,思考乐曲速度情绪?
2、再听乐曲,熟悉的学生可小声哼唱。
3、教唱。
4、欣赏宋祖英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主题升华、让学生学有所思,所为。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演唱、体验、总结等方法理解和感受歌曲,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广西的美。
教学难点
正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并有感情地演唱出来。
教学内容分析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歌舞剧《刘三姐》中的插曲,根据广西柳州山歌《石榴青》改编而来。编者使歌与画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体验广西山美,水美,歌美的特点。本曲短小精悍,旋律流畅优美,具有典型的山歌特点,易唱易学。
教学策略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的美景和刘三姐的美丽传说家喻户晓。本节课将与同学们一起领略广西的好山好水好歌曲。让学生从总获得淳朴、自然的美的陶冶,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歌曲

广西壮族自治区歌曲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优秀的歌曲,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歌曲:1. 《三月三九月九》:这是一首充满壮乡特色的歌曲,表达了壮乡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 《壮家妹》:这首歌曲展现了壮族女性的美丽和自信,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歌曲。
3. 《美丽神奇的地方》:这首歌曲描绘了广西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壮乡的魅力和神秘。
4. 《只有山歌敬亲人》:这是一首传统的壮族山歌,表达了壮族人民对亲人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5. 《世上哪有树缠藤》:这首歌曲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旋律优美动人。
6. 《壮族大歌》: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壮族歌曲,展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7. 《黑衣壮的酒》:这首歌曲描绘了黑衣壮族的独特文化和风情,让人领略到不一样的壮乡风情。
8. 《山歌好比春江水》:这首歌曲以山歌为主题,表达了壮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9. 《藤缠树》:这是一首充满浪漫气息的歌曲,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10. 《采茶歌》:这首歌曲描绘了壮族人民采茶的场景,展现出壮乡的勤劳和纯朴。
11. 《毛南山歌比星多》:这首歌曲展现了毛南族的文化和风情,让人领略到不一样的壮乡风情。
12. 《山歌年年唱春光》:这首歌曲表达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13. 《赶圩归来啊哩哩》:这首歌曲描绘了壮族人民赶圩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欢快旋律。
14. 《大地之约》:这首歌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15. 《父母恩情广》: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父母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6. 《夜了天》:这是一首充满神秘气息的歌曲,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向往。
17. 《大地飞歌》:这首歌曲展现了广西的美丽和富饶,表达了对家乡的自豪和热爱。
18. 《采茶姐妹上茶山》:这首歌曲描绘了采茶姐妹的生活和劳动场景,展现出勤劳和纯朴的美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不同版本《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欣赏学习,激发学生对这首歌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等方式学习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能够击拍识读歌曲的乐谱。
3、知识与技能学会《山歌好比春江水》,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方式来表达这首个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重点:学唱《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难点:模仿民歌手唱出歌曲中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山歌好比春江水》进教室。
2、提问:你们听过刘三姐这个名字吗?大家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吗?
二、背景介绍。
1、简单介绍刘三姐的故事:播放课件刘三姐的传说——传说,刘三姐是唐代壮家农家女,从小聪慧过人,被视为“神女”。
八岁的时候,她看见什么都能把它编成歌曲,开口就唱,而且旋律优美动人,声音甜美,别人都称她为“歌仙”。
后来又到附近各地传歌。
慕名前来与她对歌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她的才华却遭到流氓恶霸的嫉恨,于是便有很多流氓恶霸来找她对歌,想刁难她。
三姐由于看不惯那些人的恶性,每次和他们对歌的时候都用自己的歌声来讽刺他们。
恶霸每次都被三姐比下去了。
三姐为老百姓们出了气。
可是却被恶霸们害死于柳州,传说她死后骑鲤鱼上天成了仙。
也有的说她在贵县的西山与白鹤少年对歌七日化而为石。
千百年来,壮族人民对她的崇敬与热爱之情一直没有减退。
如今广西已是山歌的海洋,相传,那都是三姐流传下来的歌。
2、提问:三姐是唱山歌的好手,可到底山歌是什么呀?
教师解释什么是山歌,我国广阔的高原、山区以及丘陵地区,那里的人们每天要上山打柴、下河捕鱼,要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放牧。
他们每天就这样生活着,感觉非常平淡,于是,便用歌声来给自己解闷。
特别是在大山里唱歌的时候,人在这座山上唱,对面的山还会有回音,就好像有人来应和你。
如果对面山上真的有人的话,也会用歌声来与你对话。
就这样,久而久之,就积累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歌曲,这些优美动听的歌曲就被我们称为山歌。
三、学唱山歌
1、练习歌曲里出现的节奏型。
2、手拍节奏口唱歌谱。
3、随琴唱谱。
4、随琴唱歌词。
5、个别学生表演唱。
6、领悟歌词的含义——为什么将山歌喻为春江水?
三、欣赏。
教师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的不同演唱版本,让学生比较不同版本的《山歌好比春江水》。
提问:同学们喜欢哪一种演唱版本的《山歌好比春江水》?为什么?
四、总结。
1、这首歌曲里表现了劳动人民怎样的性格和生活态度?(不怕困难、坚强、智慧、乐观)
2、引导学生从歌唱中感悟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