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手册》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注册环保考试书籍 (1)

书籍:估计你们看了就知道什么是全面了综合类1.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复习教材.(全四册,新版和第二版差不多的)(另有教材上水、大气、固废、噪声目录重新整理,教材上的目录太笼统,这是第二版教材的目录从新整理,打印贴上之后可以让你翻书一次找到,很方便的。
)2.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废水、废气、固废)通常所说的三废3.三废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丛书全套机械工业出版社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三废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丛书李旭东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工程应用;三废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丛书熊振湖等;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三废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丛书杨慧芬4.环境工程手册:全四册环境工程手册高教出版社;1水污染防治卷张自杰等环境工程手册一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卷李国鼎等;环境工程手册一3环境噪声控制卷关长聚等;环境工程手册—4环境监测卷奚旦立等5.实用环境工程手册全套5册1水工艺与工程严道岸等;2污水处理设备;3水处理材料与药剂兰文艺等;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吴忠标等;5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赵由才等6.全国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名家答疑宝典-水、气、固废全三册7.环境工程实例丛书:1膜法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2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3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5水处理工程CAD技术应用及实例6给水工程技术及工程实例7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8日用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9制革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10生物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11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及工程实例12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13清洁生产工艺及应用实例14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水方向: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2分册)水专业必备2.排水工程上、下册-孙慧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水处理工程师手册-唐受印编化学工业出版社4.城市污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崔玉川编化学工业出版社5.城市污水回用深度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崔玉川编化学工业出版社6.给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崔玉川编化学工业出版社7.工业用水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崔玉川编化学工业出版社8.污水处理工艺及工程方案设计-崔玉川编化学工业出版社9.21世纪的水处理金兆丰化学工业出版社10.水处理设备实用手册宋业林著11.水处理工程典型设计实例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编12.污水处理工艺及工程方案设计张统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韩洪军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4. 89个废水设计方案-word版15.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胡纪萃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6.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全套10册1化工废水处理技术2医院污水污物处理3重金属废水处理发酵工业废水处理5农药废水处理6制革工业废水处理7制浆造纸工业废水处理8膜法水处理技术9 城市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管理10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7.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郑俊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8.活性污泥工艺简明原理及设计计算周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水污染与水环境修复周怀东化学工业出版社大气方向:1.高等教育出版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郝吉明、马广大主编)2.化学工业出版社《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孙克勤、钟秦编著)3.化学工业出版社《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设计、建造及运行》(孙克勤、钟秦编著)4.中国电力出版社《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手册》(周至祥等编著)5.化学工业出版社《除尘工程设计手册》(张殿印等编)6,化学工业出版社《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李广超主编)7.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8.化学工业出版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静、阮宜纶主编)9.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孙熙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固废: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钱学德等编著)2.化学工业出版社《危险废物处理技术》(赵由才主编)3.生活垃圾焚烧技术赵由才主编4.固体废物预处理与分选技术(边炳鑫著)5.固体废物焚烧技术柴晓利、赵由才主编6.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蒋建国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噪声、振动、电磁1.《电磁场基础》(马信山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机械工业出版社《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马大猷主编)3.噪声控制工程的设计与计算智乃刚,许亚芬编著4.电子系统中的噪声抑制与衰减技术王培清等译著5.噪声控制工程高红武著6.科学技术出版社《电磁辐射的污染及防护与治理》(刘文魁等编著)课件:1.音频资料:某网站的环保工程师专业精讲班的音频、讲义、和课堂练习绝对震撼、有用2.水、气、固废、噪声的课件、讲义很齐全,太多了,无法详述。
TRIZ理论体系简介

TRIZ理论体系简介TRIZ是前苏联发明家协会主席根里奇·阿奇舒勒先生于1946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技术创新理论,其中文译名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理论建立在全世界250多万份发明专利的研究基础之上,并以其独特的技术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工具、理论体系及高效的创新成果享誉全世界,也是目前流行于前苏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创新方法之一。
前苏联在中学阶段开始就开设TRIZ创新方法教育课程,由于这种方法的普及教育,使得TRIZ方法成为冷战时期,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在高科技领域,特别是军事高科技领域抗衡西方阵营的秘密武器,并作为国家机密对西方长期保密。
TRIZ是一种简单、易学、实用的,基于前人创新经验和知识库的创新方法学,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学习,大部分人都可以掌握,十分适合学校运用于创新教育。
在我国高职类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引入以TRIZ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教育课程,具有理论和现实运用上的可行性。
按照阿奇舒勒的观点,创造发明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第五层次的创新属于原理、方法方面的新发现,具有原创性特征,占全部创新比例的1%,用TRIZ方法无法解决。
TRIZ方法主要适用于2到4级的技术创新,对于第1、2层次的发明,属于利用个人知识或单位资源一般创新,只要有创新意识,掌握一定方法,大部分人都可以创新。
TRIZ理论以技术系统进化论为其哲学基础,建立了九大经典理论:(1)技术系统进化法则(2)最终理想解(3)技术矛盾及物理矛盾(4)39个工程参数及矛盾矩阵&(5)40个发明原理(6)物-场模型(7)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76个标准解)(8)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9)科学效应除以上九大经典理论以外,TRIZ还发明了IFR、九屏幕法、金鱼法、小人法、STC算子等若干种非常独特的创新思维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主要成果为了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苏教高[2008]44号)等文件精神,学院自2009年开始在本院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截止2012年底已累计培训学生3200余名。
物理性污染课程设计

前言《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实习是大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前必要的认知。
噪声控制器件的大合集与应用,通过现场教学、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培养学生对噪声设备的研制方法、试验过程、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噪声设备各种标准及运行原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
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0第二章课程设计计算书 (1)一、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 (1)二、噪声控制的基本工作程序 (1)三、常用噪声控制措施与应用范围 (2)四、设计计算 (2)五、材料的选择及计算 (5)六、吸声材料的布置 (8)八、结论 (9)参考文献 (9)致谢 (10)附图 (11)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空压机房降噪系统设计二、设计目的1、巩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训练;2、熟悉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及设计方案可行性论证;3、初步掌握噪声污染控制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方法;4、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实际问题。
三、设计资料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空压机,位于地面中央,距噪声源2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下表所示。
各频带声压级该空压机房尺寸为:长10m,宽6m,高4m。
房间壁面为混凝土墙面。
试采取有效措施对车间噪声进行设计控制,达到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
四、完成成果1、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手册引言:噪声和振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喧嚣的城市交通到家庭电器的嗡嗡声,它们不仅影响我们的健康和舒适度,还可能对机械设备和结构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噪声与振动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领域,目的是减少或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提高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质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了解其原理和应用。
目录:1. 什么是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1.1 噪声控制1.2 振动控制2. 噪声与振动的来源和特点2.1 噪声源的分类2.2 振动源的分类2.3 噪声与振动的特征参数3.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与影响3.1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2 对机械设备的影响4. 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4.1 噪声控制原理和方法4.1.1 声源控制4.1.2 传播路径控制4.1.3 接受者控制4.2 振动控制原理和方法4.2.1 主动振动控制4.2.2 被动振动控制5. 常见的噪声与振动控制应用 5.1 建筑噪声与振动控制5.2 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5.3 机械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5.4 电子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6. 未来发展趋势6.1 新技术的应用6.2 可持续发展与噪声振动控制7. 总结与展望1. 什么是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1.1 噪声控制噪声控制是指通过采取控制措施来降低噪声水平的工程实践。
它涉及到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三个方面。
噪声控制技术可以从源头、传播路径或接收器入手,采取各种方法来降低噪声的影响。
常见的噪声控制方法包括隔音、消声、吸声和降噪技术等。
1.2 振动控制振动控制是指对结构、设备或系统进行控制以减少振动水平的工程实践。
振动控制可以通过减少振动源的激励力、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或使用吸振材料等方法来实现。
振动控制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2. 噪声与振动的来源和特点2.1 噪声源的分类噪声源可以分为环境噪声源和工业噪声源。
环境噪声源包括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和社会噪声等,其特点是持续性较强,频率范围较广。
《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附件三:《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noise and vibritioncontrol 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编制组目录1 任务来源 (1)2 标准制定必要性 (1)3 主要工作过程 (1)4 国内外相关标准研究 (2)5 同类工程现状调研 (2)6 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 (3)7 标准实施建议 (16)1 任务来源《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编制任务由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下达,下达文件名称为《关于下达200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6〕371 号),项目序号99,项目统一编号1439。
编制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噪声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深圳中雅机电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正升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2 标准制定必要性环境噪声与环境振动是一种物理能量的传播与扩散,通常随距离的平方反比衰减,本身不存在残留的有害物质,故具有一定的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
虽然与其他环境污染相比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有限,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由工业建设和交通运输等引发的环境噪声与振动污染对人们工作、学习及生活的干扰与日俱增,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在全国各地环境污染投诉中,噪声与振动的投诉比例始终高居首位,由此引发的环保纠纷和维权诉讼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经过相关科研、设计和施工单位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国噪声振动控制技术领域的总体水平已经得到迅速提升,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全国各地、各行业也都实施了大量环境噪声振动治理工程,为改善人居声学环境做出了积极努力。
但就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的总体水平而言,其有效性、可靠性和规范化、合理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使噪声与振动污染控制工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迫切需要制定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指导性技术规范。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教程教案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教程教案第一部分:引言环境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实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技能,并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2. 理解环境噪声的特点和影响;3. 掌握环境噪声测量和评估的方法;4. 学习环境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5. 实践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实际操作。
第三部分:课程安排1. 第一课: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导论-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的定义和目标- 环境噪声对人类的影响- 环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第二课:环境噪声测量和评估- 测量噪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校准- 噪声评估标准和规范3. 第三课:环境噪声控制技术- 噪声源控制原理和方法- 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的设计和应用- 消音器和减振装置的使用4. 第四课: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环境噪声问题- 设计和实施环境噪声控制方案- 评估和改进噪声控制效果第四部分: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范、实验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评估学生的学习将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报告和最终项目评估等方式进行评估。
旨在全面了解学生对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部分: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实践导论》- 作者:XXX2. 参考资料-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导论》- 作者:XXX-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手册》- 作者:XXX- 相关学术期刊和国际标准第六部分:教学团队本课程将由资深的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师和学术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
他们将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第七部分: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深入了解环境噪声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检索考试题

信息检索考试题//1不同的数据库系统的字段代码是有所不同的,其中题名的常见表述有(TI)2期刊是有固定名称,有一定的出版规律,标有刊期序号的一种论章成册的出版物(假)//3在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中,公式"(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出的信息总量)×100%"计算的是:(查准率)4信息侵权主要包括侵犯__知识产权_和侵犯个人隐私权等。
(知识产权)5下列哪些语句能被检索式"information N/2 retrieval"命中("information retrieval""retrieval information""information computer aided retrieval""retrieval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6按照信息的载体类型,可将信息资源划分为:__印刷型_、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和多媒体。
(印刷型)7以下类型的文献属于三次文献的是(词典百科全书)8信息可以记载在印刷纸本中,也可以存储在声、光、电、磁等介质中,如磁带、光盘、硬盘等。
(真)//9Chun,Lu,and n,"Dynamic Analysis of Clamped Laminated Curved Panels."Composite Structures 30.4(1995):(375-)388.这是一篇期刊论文描述(著录)的书写格式,其中包含的信息包括了(卷期号出版年份文章在刊中的号码范围)。
//10检索式"乳制品not三聚氰胺"的不正确意思选项是哪几种?(检索有关乳制品的相关信息、检索三聚氰胺的相关信息、检索乳制品三聚氰胺的相关信息)11一般来说,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存在互逆的相关性,提高查全率,就会降低查准率。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1.03.29•【文号】环办科财函〔2021〕139号•【施行日期】2021.03.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关于推荐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通知环办科财函〔2021〕13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各直属单位,各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全国性行业组织及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作用,我部拟编制《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以下简称《目录》),现启动先进大气污染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征集和筛选工作。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重点领域(一)大气污染防治领域1.石油、化工、涂装、制药、包装印刷、汽车制造、电子、家具制造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2.钢铁行业烟气超低排放技术,水泥、焦化、玻璃、陶瓷等行业烟气深度治理技术,燃煤电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工业锅炉烟气综合治理技术;3.柴油车、船舶、非道路机械等移动源污染治理技术;4.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生物质等焚烧烟气净化技术;5.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技术;6.恶臭治理技术;7.扬尘等无组织排放治理技术。
(二)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1.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公路交通等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2.电力生产行业与输变电系统噪声控制技术;3.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4.新型吸声材料、阻尼材料、隔声门窗等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5.噪声与振动预测等环境规划设计技术。
二、推荐要求(一)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二)污染防治效果明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具有先进性;(三)技术持有单位为依法注册、经营的单位,技术知识产权清晰,不涉及产权纠纷;(四)至少有一个已验收一年以上(即在2020年5月31日前已完成验收)的成功应用案例;(五)在行业内尚未达到广泛应用,具有发展潜力;全行业应用较为普及的技术不再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期高晓进:金属夹心CFRP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方法531
参考文献
[1]张锐, 陈以方, 付德永. 复合材料手动扫描超声特征成像检测[J].
材料工程, 2003(4): 34-35.
ZHANG Rui, CHENG Yifang, FU Deyong. Manual scan ultrasonic feature imaging test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J].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3(4): 34-35.
[2]葛邦, 杨涛, 高殿斌, 等.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玻
璃钢/复合材料, 2009(6): 67-71.
GE Bang, YANG Tao, GAO Dianbin, et al. Advances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mposite materials[J].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omposites, 2009(6): 67-71.
[3]王耀先.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M]. 北京: 化工工业出版社, 2011.
W ANG Yaoxian. Structure design of composites[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11.
[4]彭金涛, 任天斌.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最新应用现状[J].
中国胶粘剂, 2014, 23(8): 48-52.
PENG Jintao, REN Tianbin. The latest application status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resin matrix composites[J]. China Adhesives, 2014, 23(8): 48-52.
[5]李威, 郭权锋.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J]. 中国光学,
2011, 4(3): 201-212.
LI Wei, GUO Quanfeng. Application of carbon fiber composites to cosmonautic fields[J]. Chinese Journal of Optics, 2011,4(3): 201-212.
[6]魏建义. 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应用研究[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
备, 2016, (230): 82-83.
WEI Jianyi. Research 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aviation
composite materials[J].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2016, (230): 82-83.
[7]沈建中, 林俊明. 现代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技术[M]. 北京: 国防
工业出版社, 2016: 109-112.
SHEN Jianzhong, LIN Junming. Nondestructive testing technology of modern composite materials[M]. Beij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Press, 2016: 109-112.
[8]史亦韦. 超声检测[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85-88.
SHI Yiwei. Ultrasonic testing[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9: 85-88.
[9]徐浪, 潘勤学, 王超, 等. 碳纤维-铝多层结构胶接质量的超声检
测[J]. 计测技术, 2015, 35(3): 34-35.
XU Lang, PAN Qinxue, W ANG Chao, et al. Bonding test of carbon fibers by ultrasonic[J]. 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ology, 2015, 35(3): 34-35.
[10]张祥林, 谢凯文, 姜迎春. 复合材料板-板粘接结构超声检测[J].
无损探伤, 2011, 35(4): 18-21.
ZHANG Xianglin, XIE Kaiwen, JIANG Yingchun. Ultrasonic testing of composite plate bonding structure[J]. Nondestructive Testing, 2011, 35(4): 18-21.
[11]郑晖, 林树青. 超声检测[M]. 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32-35.
ZHENG Hui, LIN Shuqing. Ultrasonic testing[M]. Beijing: China Labor Social Security Press, 2008: 32-35.
[12]杜功焕, 朱哲民, 龚秀芬. 声学基础[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31-140.
DU Gonghuan, ZHU Zhemin, GONG Xiufen. Acoustic
Foundation[M].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131-140.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手册》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手册》(主编吕玉恒,副主编燕翔、魏志勇、邵斌、孙家麒、冯苗锋)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19年9月出版发行。
全书约260万字、1700页,由18个单元及5个附录等组成,荟萃了本世纪以来噪声与振动控
制行业的部分最新成果。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噪声源数据库;噪声的生理效应、
危害以及噪声标准;听力保护;噪声与振动测量方法和仪器;噪声源的识别、预测及控制方
法;声源降噪与低噪声产品;经典而常用的隔声、吸声、消声、隔振、阻尼减振、室内声学
等;有源噪声控制以及国内外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新进展等。
本手册还提供了300多种常用
的声学设备和材料的性能、参数等,列举了40多个噪声与振动控制污染治理成功案例,附
录中给出了本行业已出版的书籍、标准、生产厂家、科研设计教学单位的部分名录等,是一
本大型、综合、实用的工具书,也是参与编著的10个单位、27名作者多年来工作实践成果
汇编。
本手册可为读者提供科学、严谨、新颖、可信赖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可供工程设
计、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基本建设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监测评价、工程
管理等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专业师生使用、参考。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冯苗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