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海南儋州

合集下载

海南的节日风俗

海南的节日风俗

海南的节日风俗
海南的节日风俗有许多,以下是其中几个:
1.春节:春节是海南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海南人在春节期间会进行各种活动,包括购物、贴春联、祭祖、拜年等,还会吃年夜饭、放爆竹、看龙狮舞等。

春节期间,海南的气氛非常热闹喜庆。

2.清明节:在清明节期间,海南人会前往祖坟扫墓、祭祀祖先,并烧纸钱、烛花、烧香等。

此外,人们还会采摘野菜野草,品尝清明食品。

3.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非常重要。

在海南,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传统活动。

此外,端午节还有摸龙舟节、涂艾叶、穿五色线等特色节目。

4.中秋节:中秋节是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海南,人们会赏月、品尝月饼、烧香、祭祖等。

此外,还有赏灯、放火龙等特色活动。

5.海南杯:每年冬季,海南都会举办“海南杯”足球比赛,成为岛内外足球爱好者和球迷们的盛大聚会。

比赛期间,球迷会举行各种热情洋溢的支持活动,激励队员们取得好成绩。

六年级作文海南儋州习俗

六年级作文海南儋州习俗

六年级作文海南儋州习俗说起海南儋州,那可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和丰富习俗的好地方。

我有幸亲身感受过那里的风土人情,至今回想起来,都仿佛还能闻到那股浓郁的生活气息。

儋州的年俗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每年临近春节,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

大人们会带着孩子去集市上采购各种各样的年货,那场景简直就是人山人海。

集市上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

有红彤彤的春联,寓意着新年的吉祥如意;有五颜六色的糖果,让孩子们看得直流口水;还有各式各样的鞭炮,等待着在新年的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跟着奶奶去买年货的那次。

奶奶紧紧地拉着我的手,生怕我在人群中走丢了。

我们在一个卖春联的摊位前停了下来,奶奶仔细地挑选着,嘴里还念叨着:“这副春联的字写得真好看,寓意也好,就买它啦!”摊主笑着夸奶奶有眼光,奶奶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卖糖果的地方,我眼巴巴地盯着那些巧克力和水果糖,奶奶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小馋猫,喜欢就多买点!”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家人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

男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女人们则在厨房里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我呢,也没闲着,一会儿给爸爸递个胶水,一会儿帮妈妈洗洗菜,忙得不亦乐乎。

年夜饭可是重头戏,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

有香喷喷的白切鸡,这鸡可是自家养的,肉质鲜嫩多汁;有肥美的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还有那热气腾腾的海鲜汤,让人闻着就忍不住流口水。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享受着这难得的团圆时刻。

吃完年夜饭,就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发压岁钱。

长辈们会把一个个红包递到孩子们手中,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学习进步。

我拿着红包,心里别提多开心了,想着又可以买好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就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

穿上新衣新鞋,跟着爸爸妈妈去拜年。

每到一家,都会收到热情的招待,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食和水果。

一天下来,肚子都被填得满满的。

儋州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习俗,就是在元宵节的时候“迎龙”。

海南人过年的风俗

海南人过年的风俗

海南人过年的风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海南人最盼望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海南人会按照传统习俗,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

一、年夜饭年夜饭是海南人过年的重头戏,也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包括鱼、肉、蔬菜等各种美食。

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家人们会互相祝福,表达对彼此的关爱和祝福。

二、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也是海南人过年的必备环节。

在春节前,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贴上一副春联,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

春联的内容通常是吉祥话语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三、放鞭炮放鞭炮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也是海南人过年的必备环节。

在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以驱逐邪恶的力量,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放鞭炮的时候,人们会高呼“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的口号,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四、走亲访友走亲访友是海南人过年的重要习俗之一。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走亲访友,互相祝福,表达对彼此的关爱和祝福。

在拜访亲友的时候,人们会带上一些礼物,如水果、糖果等,以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和祝福。

五、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也是海南人过年的必备环节。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组织舞龙舞狮的表演,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在表演的时候,人们会穿上彩色的龙狮服装,舞动着龙狮,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六、吃汤圆吃汤圆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也是海南人过年的必备环节。

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汤圆的形状通常是圆的,寓意团圆和完整。

总之,海南人过年的风俗丰富多彩,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按照传统习俗,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期望。

海南春节习俗 海南过年的习俗_

海南春节习俗 海南过年的习俗_

海南春节习俗海南过年的习俗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南方言中,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均加上一个“做”字,如做清明、做亲家(即结婚),而北方人“过年”,海南方言叫“做年”。

需要说明的是,“做年”指的是“做旧年”即过春节。

而北方所说的过元旦,海南叫“做新年”。

不过在海南乡下,“新年”是不当年来“做”的。

海南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一过中秋,乡下就筹备着“做年”:阉公鸡、填肥鸭、圈家猪、备做年钱。

一进入阴历十二月下旬,“做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烈了!首先是十二月二十四送“灶公”。

传说中,“灶公”是玉帝派来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

为此,家家户户都用竹把或竹枝将屋前屋后、屋内屋外、屋上屋下全面打扫干净,香炉也要打扫干净并换上新炉灰,夜间则备酒果设祭,为“灶公”送行。

一送完“灶公”,一家之长就忙于“发市”。

在过去,各乡镇的“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唯有年前几天“市”,才“发”一“发”!卖三鸟的、卖金银香烛的、卖京果糖糕的、卖“公仔幅”(年画)的、卖“王乐膏药”的(即走江湖)、卖碗筷陶盆的、卖“祭年桔子”的、卖各种衣服的……有卖就有买,买猪肉的、买干菜的、买湿菜(即时令蔬菜)的、买“拜公”祭品的、买过年穿的衣服的、买年画对联的……整个上午,每个“市”上,挑担子的、提篮子的、推车子的、抱小孩的、年老的、年少的、男的、女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农民们用担子挑年货、用车子推年货。

他们把辛苦一年的积蓄都掏了出来!把一年的消费能量在这几天内都迸发了出来!“发年市”的熟人见面互问的话语便是:“哥二!‘鸡阉’(即已阉了的公鸡)肥了不?”“三嫂!有‘鸡阉’做年不?”“三婆!您屋(即您家)做工作么仔(在外面做工作的孩子)要回来做年不?”“二公!你屋南洋有‘年批’(指南洋亲人寄回来的过年信)寄回不?”人们满怀“做年”的喜悦,把买来的年画贴在客厅里,把对联贴在门楣上,有的人家在家具、果树上还贴上“利市”红纸。

海南春节风土人情介绍

海南春节风土人情介绍

海南春节风土人情介绍
海南人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八”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七结束。

过了腊八,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腊月二十一过,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忙碌起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把家具擦得铮明瓦亮。

除夕前几天,人们就忙着大扫除。

扫完房子后,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的春联、窗花和各种年画。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插上一株柳枝,表示辞旧迎新的意思。

海南人有句话叫“三十不闲过”,意思是说过
了除夕,就没得闲着了。

春节前几天的晚上叫“赶年节”。

这一天晚上全家要吃团圆饭,俗称“年夜饭”。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

除夕晚
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这顿饭最重要的是团圆饭。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聊家常、谈谈工作、说说过去一年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对来年的希望等等。

春节前夕,家家都要到山上去烧香拜佛,祈求佛祖保佑全家平安幸福、事业顺利兴旺。

除此之外还要备办各种祭品,如猪肉、鸡、鱼、鸭等肉类和水果等食品。

—— 1 —1 —。

海南春节民俗

海南春节民俗

海南春节民俗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而海南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民俗。

海南人民注重传统的家庭团聚,彼此之间互相拜年,祝福身体健康和平安。

以下是一些海南春节的民俗活动:一、贴春联在海南的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

春联是一种贴纸,上面写着对联,寓意着喜庆、吉祥和祝福。

海南人会将春联贴在门上,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二、元宵节活动春节的最后一天是元宵节,海南人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灯笼展览和猜灯谜。

人们会在街上悬挂各种各样的灯笼,形状多样,色彩鲜艳,照亮了整个城市。

而大街小巷也会设立灯谜摊位,人们可以猜灯谜,增加了节日的趣味性。

三、祭拜祖先海南人非常重视祖先的崇拜和敬仰,春节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烧香、献花,向祖先表示孝心和敬意。

这也是一种延续传统、传承家风的方式。

四、舞狮龙舞狮龙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民俗活动。

舞狮龙团队会在街上穿着狮子或龙的装备,随着锣鼓声扭动身体,表演出狮子或龙的形象。

这个活动寓意着驱邪、祈福和辟邪。

五、赏花灯在海南的农村地区,人们在春节期间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

这些花灯通常由红纸和竹棒制作而成,形状有花朵、动物等各种各样的图案。

人们在家门口或院子里挂上花灯,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六、吃年夜饭海南人在春节期间会全家团聚,吃年夜饭。

年夜饭是海南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会有许多传统的菜肴,如鱼、鸡、糯米饭等。

人们相信吃年夜饭可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

总的来说,海南的春节民俗丰富多样,富有乡土风味。

这些传统活动不仅仅能够增添节日的氛围,更能够促进家庭和睦、社区互助,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年味儿。

海南省有哪些民俗

海南省有哪些民俗

海南省有哪些民俗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民俗传统,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反映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也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海南省的主要民俗活动:春节:海南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传统活动。

人们还会送“灶公”,即玉帝派来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并在大年初一不扫地,以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海南人民会吃粽子、赛龙舟,还会悬挂艾草、踏青等,以纪念屈原并祈求健康平安。

中秋节:海南人会赏月、吃月饼、猜灯谜和烧香祭月,与家人共度这个团圆的节日。

三月三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海南人民会举行盛大的三月三节,主要活动包括祭祀龙王、放龙舟、放烟火、唱海南古调等,这个节日是海南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体现。

万宁文灯节:在万宁市,放文灯是盛行已久的民间娱乐习俗,人们通过放文灯来祈求保佑和寄托美好的愿望。

海南国际椰子节:这是庆祝海南椰子丰收的节日,期间会有椰子灯会、椰子品尝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爱情节:也称为“孚念孚”,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青年男女会在这个节日里追求爱情和幸福。

扫尘: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此外,海南的婚俗也颇具特色,如“三朝回门”婚礼和“新娘穿黄色婚纱”等习俗。

海南的传统服饰和民间舞蹈也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椰风海韵”、“儋耳舞”等舞蹈形式。

总的来说,海南省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节日庆祝,也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娱乐和婚俗。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传承了海南的历史文化,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海南文化的窗口。

海南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海南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海南的春节习俗有哪些不同地方的人过春节的习俗也各不相同,海南是一个岛屿,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生活习俗也因此有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南的春节习俗,希望大家喜欢!海南春节习俗贴春联:除旧迎新春联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文化小品,是一门精简的艺术,老百姓一般都通过春联来表达他们对未来的企盼和祈求。

而“福、禄、寿、财、喜”就是人们最普遍追求与表达的梦想。

细心的人只要稍稍注意一下,也不难发现,在海南普通百姓家,他们贴的春联都无不饱含着对来年的祈祷与企求:穷人希望来年能发财;当官的人希望来年能升迁;富人希望能平安健康;而更多的人都希望年年有福,有喜……因此,海南人在春联的挑选上,一般都比较传统,仍保持有中华民族的千年传统文化。

春联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态度,因此,在挑选春联时,海南人都很注重勤劳、节俭之类内容,特别是正堂室大门的春联,最能反映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企求。

在海南,贴春联一般都在除夕之夜降临之前完成,并且一般由小孩子或年轻人来完成。

最独特的是贴春联的同时还贴“利是钱”,一种红纸制成的、满是小圆洞的纸。

只要到乡下走一走,便可看到,家家户户的大门框上都贴着四张随风飘扬的“利是钱”,而在其他小门上也贴着,甚至连家里的与“柴米油盐酱醋”之类的物品及水缸、炉、灶和犁、耙等农具等,都贴上了“利是钱”,这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还是一种企盼。

做年糕:一年比一年高年糕,年糕,即意为一年比一年高。

迎新春,吃年糕,表示新一年的日子会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而海南人做年糕,除了供奉祭祀,自己用吃外,还赠送亲友,并祝福亲友在来年的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在海南,由于各地生活习惯不同,做年糕的习俗也不同,一是在除夕之夜制作,一般是在吃年夜饭后就开始制作年糕,并用年糕来供奉祖先,表达迎新春之情,祝愿新一年的日子会更好;一种是在小年即元宵之日制作,并用来祭祖,告诉祖先,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我们的生活过得甜甜蜜蜜,美美满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儋州春节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每年农历的正月,无论是在外乡打工的人们,还是求学的莘莘学子,或是常年离家打拼的青年。

都会纷纷的在农历三十之前赶回家,即使旅途艰辛,奔波劳累,也要回家与家人团圆。

父母,爱人,孩子,期盼了一年,才能等到此刻团圆的机会。

这是一个举国欢乐,同庆的日子。

当然,海南人民也不例外。

虽然地处祖国的最南方,远离祖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但也正因为如此,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和干扰,乡风民俗才更加淳朴和原生态。

让我们这些出生于新时代的孩子们,在二十一世纪这个经济文化政治大繁荣的背景下,仍然能够感受到自己家乡渊源流传的过年传统。

南方毕竟和北方的传统不同,南方不会像北方一样似的,过年包饺子,下面条。

南方的饮食会更丰富一些。

鱼鸡鸭猪牛羊,都会摆上饭桌。

可想而知南方的过节的菜肴是多么的丰富。

海南人过春节是大同的。

但依旧有些小差异,不同的地区,过年的规矩方式自然不同。

我是属于海南儋州地区。

儋州地区有很多种方言,有客家方言,儋州方言等等。

不同方言代表一个地区,这些地区过年的习俗又会不同。

比如在儋州地区,有一部分人呢信奉基督教。

他们过年和我们就会不同。

他们不会祭祖,不会烧香,只是简简单单的杀鸡过年变完了。

相对儋州地区来说就会比较单调。

我是正宗的海南儋州人。

儋州人过年会有很多习俗和规矩,是代代流传下来的,没有人能够随意更改,否则就是忤逆祖制。

儋州市中心在那大镇。

儋州下面还有一些附属的乡镇地区。

我家住在市里,每年过年前一两个星期,家里都要里里外外的大扫除一遍,除旧布新。

还要准备一些过年的物品。

除了糖果饼干饮料外,还有鸡,鸭,鱼,腊肠,腊肉,酒等这些必备的。

鸡要提前两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准备,数量大多在五到十只不等,大户人家会准备更多。

除了自己吃,还有便是客人来拜年的时候要杀鸡奉上,以表示主任欢迎客人的诚意。

为什么要提爱按那么长时间准备鸡鸭呢?因为早些买鸡回家自己养着,肉会比较香,比较实。

鸡还分很多种。

其中有一种鸡叫阉鸡,是把公鸡的生殖器割去,使其不能再进行交配,用其来供奉祖先,以表诚意。

鸭则是看各家人的喜好来准备的,不是必要的,但还是要有的,不用提前买来养,可以在农历三十前几天买回家。

儋州人过年一般都要准备鱼,寓意是年年有余。

鱼大多是腌制晾干的红鱼。

大的有十公斤,
小的五六斤不等。

而腊肠则需要提前一个月准备。

腊肠一般是由自己家里的妇女制作。

制作方法也很简单。

主要材料有猪肠,五花肉。

将猪肠洗净和五花肉用盐味精五香粉酱油腌制。

腌制好后,将五花肉塞入猪肠中在烈日下暴晒便可完成制作。

腊肉和腊肠的制作方法差不多,讲腊肉腌制好后,晒干。

最重要的便是酒了。

过年这么喜庆的日子怎么能没有酒呢。

但我们家的酒不是从外面买的那些,也是自己家做的。

我们家会在年前两个月准备酒。

有葡萄酒和糯米酒。

都是家里自己做的。

纯发酵,不含人工酒精。

除了准备吃的东西外,还要准备一些香,纸钱,蜡烛。

这些都是供奉祖先时用的。

还有鞭炮,烟花。

在我们的城市,鞭炮和烟花都不禁放,虽然会有一些安全隐患,但这也让年过的梗有年味儿,传统是要放鞭炮的,没有了鞭炮声,这年便也就没趣儿了。

我家的对联是爸爸写的。

我们家从来不买外面的对联。

爷爷在世之前,过年的对联是爷爷写的。

爷爷去世了,这一任务便落到爸爸肩上了。

这也是我家的一个传统。

我们家一般不在市里过年,在二十九的时候,我们全家便回到村里的老家去和叔叔伯伯一起过。

家里的大人孩子们都回来了。

男人们在喝茶谈天说地,女人们在厨房边忙活边唠家长里短,孩子们则东跑西窜的闹腾着,老人则拄着拐杖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

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也许只有在春节这个喜庆的时刻才能看到。

高度发达的城市里,也许没有办法感受到这样的温馨。

全家人吃年夜饭之前,应该先供奉给祖先吃。

儋州人的加里,一般都会有神台。

神台上拜访的贡品有鱼头一份,五花肉一条,切好的三块甘蔗,五碗米饭,五杯酒,一只阉鸡,一盘糯米糕。

还要给祖先上香,点蜡烛,烧元宝。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全家老小才上桌吃饭。

吃完年夜饭后看春晚的看春晚,打麻将的打麻将,喝茶聊天的聊天。

妇女们还要在年三十的晚上多杀两条鸡,因为大年初一是不能杀生的。

会不吉利。

当大年初一零点的时刻快接近时,已经可以听到零星的鞭炮声了,然后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响,越来越多。

我们家一般都是一点放鞭炮,因为这个时候比较安静一些,会听到自己家的鞭炮声比较响亮。

放完鞭炮后,大小孩子们会拿出烟花在楼顶上放,星光璀璨。

放完后大家都会去睡觉了,除了那些通宵打麻将的人。

睡觉前,大人们都要给孩子红包压在枕头底下,俗称“压岁钱”。

大年初一一早醒来全家迟团圆饭后,就各自去找娱乐消遣了,有去村头玩要骰子赌钱的,赌的钱一般都是五毛一块不等。

还有的和隔壁邻居唠嗑,孩子们则在村里东窜系窜的
找同龄人玩儿。

大年初二则是回娘家拜年日,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带着夫婿孩子回娘家拜年。

家里的姑姑都在这一天回来了,家里更是热闹和拥挤了。

大年初三我就随着父母回市里了。

大年初四妈妈回娘家拜年,我们全家都会一起回去。

大年初五是我家的拜年日子,爸爸的同时朋友,我和弟弟的同学,亲戚等都会在这一天同时过来我家吃饭。

除了杀鸡外,我家准备的几乎都是海鲜,有红鱼,沙虫,海参,鱼肚,虾,螃蟹,墨鱼,海螺等。

吃饭前也不能忘了供奉祖先。

村里面会比城市的娱乐活动多一些。

比如一些青年男女会聚在一起调声。

调声是儋州的传统娱乐项目,是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

也就是青年男女各分成两队,男女各一对,各自的队友用小指拉着小指,跟着音乐节奏摆动身体。

然后对歌,直至把对方对输为止。

除了调声,还会舞龙庆贺,舞龙的人由村长指派人,一整条街一整条街的舞,每个人家都会到,舞到的人家要给一些小费。

以上就是我们海南儋州过春节的习俗。

有一些可能描述的不够详细,因为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传统习俗并没有一一保留,比较麻烦和不合时代的一些习俗都被抛弃了,可能偏远地区的乡村还保留着。

但是不得不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具有包容性的,求同存异,去除糟粕,保留精华。

我个人也认为应该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这样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文化传统才能达到一个百花齐放的一个繁荣的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