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共76页
h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A3-0320-2

河南省平顶山市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二〇〇七年三月河南省平顶山市花山半岛生态文化休闲片区规划编制人员名单总规划师:杨力民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项目负责:张方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宝昌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程师项目参加人员:孔庆森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守先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杨竹影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安平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军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工程师徐灵枝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肖逸飞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吕伟兵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谢海波深圳市麟德旅游规划顾问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合作单位及人员:魏道宽天瑞集团总工高级工程师目录规划背景--------------------------------------------------------------------------------------------------------------1第一篇规划区现状分析-----------------------------------------------------------------------------------------2第一章区位关系---------------------------------------------------------------------------------------------------2一、区域位置-----------------------------------------------------------------------------------------------------2二、区域交通情况-----------------------------------------------------------------------------------------------2三、区域资源状况-----------------------------------------------------------------------------------------------2第二章规划区现状综述------------------------------------------------------------------------------------------3一、地理位置-----------------------------------------------------------------------------------------------------3二、地形地貌-----------------------------------------------------------------------------------------------------3三、水文情况-----------------------------------------------------------------------------------------------------3四、气候情况-----------------------------------------------------------------------------------------------------3第三章 SWOT分析-----------------------------------------------------------------------------------------------4一、优势(S TRENGTH)-------------------------------------------------------------------------------------------4二、劣势(W EAKNESSES)----------------------------------------------------------------------------------------4三、机会(O PPORTUNITIES)-------------------------------------------------------------------------------------4四、威胁(T HREATS)--------------------------------------------------------------------------------------------4五、SWOT战略分析----------------------------------------------------------------------------------------------5第二篇市场分析与开发战略-----------------------------------------------------------------------------------6第一章城市游憩需求分析---------------------------------------------------------------------------------------6第二章市场定位与战略计划------------------------------------------------------------------------------------7一、客源市场定位-----------------------------------------------------------------------------------------------7二、战略计划-----------------------------------------------------------------------------------------------------8三、城市功能-----------------------------------------------------------------------------------------------------8(一)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8(二)保护城市生态核心--------------------------------------------------------------------------------------8(三)创建新城新亮点-----------------------------------------------------------------------------------------8第三章发展思路---------------------------------------------------------------------------------------------------9一、开发思路-----------------------------------------------------------------------------------------------------9(一)总体思路--------------------------------------------------------------------------------------------------9(二)开发指导思想--------------------------------------------------------------------------------------------9(三)开发基本原则--------------------------------------------------------------------------------------------9二、开发定位-----------------------------------------------------------------------------------------------------9三、总体开发框架-----------------------------------------------------------------------------------------------9第四章节庆策划--------------------------------------------------------------------------------------------------11一、楹联征集题写---------------------------------------------------------------------------------------------11二、半岛湿地保护周------------------------------------------------------------------------------------------11三、应国文化国际研讨会------------------------------------------------------------------------------------11第三篇规划说明-----------------------------------------------------------------------------------------------12第一章规划总则-------------------------------------------------------------------------------------------------12一、规划依据--------------------------------------------------------------------------------------------------12二、规划原则--------------------------------------------------------------------------------------------------12三、规划范围--------------------------------------------------------------------------------------------------12四、规划期限--------------------------------------------------------------------------------------------------13第二章功能定位与规模预测----------------------------------------------------------------------------------14一、定位与目标-----------------------------------------------------------------------------------------------14二、生态容量与人口规模预测-----------------------------------------------------------------------------14第三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16一、功能分区--------------------------------------------------------------------------------------------------16二、规划布局--------------------------------------------------------------------------------------------------16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17一、土地利用现状--------------------------------------------------------------------------------------------17二、土地利用规划--------------------------------------------------------------------------------------------17第五章景观绿地系统规划-------------------------------------------------------------------------------------18一、景观视线分析--------------------------------------------------------------------------------------------18二、水系景观分析--------------------------------------------------------------------------------------------18三、绿化景观规划--------------------------------------------------------------------------------------------18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19一、规划原则--------------------------------------------------------------------------------------------------19二、对外交通--------------------------------------------------------------------------------------------------19三、内部交通--------------------------------------------------------------------------------------------------19四、公共交通--------------------------------------------------------------------------------------------------19五、道路系统规划--------------------------------------------------------------------------------------------19第七章分区与重要景点规划----------------------------------------------------------------------------------21一、应国文化园区--------------------------------------------------------------------------------------------21二、观光休闲园区--------------------------------------------------------------------------------------------21三、人工湿地生态园区--------------------------------------------------------------------------------------22第八章游线组织与解说系统规划----------------------------------------------------------------------------25一、旅游线路规划--------------------------------------------------------------------------------------------25二、湿地专线旅游通道--------------------------------------------------------------------------------------25三、解说系统规划---------------------------------------------------------------------------------------------25第九章其他专项规划-------------------------------------------------------------------------------------------27一、岸线景观规划---------------------------------------------------------------------------------------------27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27三、竖向设计---------------------------------------------------------------------------------------------------28四、生态湿地水处理规划------------------------------------------------------------------------------------28五、综合防灾规划---------------------------------------------------------------------------------------------29六、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9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9第十章分期实施规划-------------------------------------------------------------------------------------------30一、分期规划原则---------------------------------------------------------------------------------------------30二、分期建设规划---------------------------------------------------------------------------------------------30规划背景湿地是水陆过渡地带的总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
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3.05.20
•【文号】建科[2013]81号
•【施行日期】2013.05.2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
奖项目的通报
(建科[2013]81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交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
为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促进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根据《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实施细则》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审标准》,我部组织完成了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申报项目的评审和公示工作。
经审定,“上海崇明陈家镇生态办公示范建筑”等42个项目获得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
现予公布。
附件:2013年度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年5月20日
附件。
武汉花山新城简介

武汉花山新城将打造最绿社区20%建筑将采用国内最高的绿色三星标准,力争获得国际最具影响力的美国LEED绿色认证。
昨从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绿色建筑实施方案评审会上获悉,立足打造全国生态新城标尺的花山生态新城,将建成千万平方米绿色社区,100%建成绿色建筑。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东至左岭镇,南接武汉科技新城,西临东湖风景区,北抵武汉北湖新城,规划面积66.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将达20万人,号称全国规模最大的绿色建筑群。
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点启动项目,新城将结合中部地区气候特征,在城内公共建筑、民用住宅等所有建筑物,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中水回用、节能环保等新型生态技术。
去年底,新城全面启动生态保育、港口及保税加工、产业配套、农民安置等十大项目。
目前,城内已动建一纵一横两条主干道,完成两个5000吨级泊位的沉桩和靠船构建工程,制定国内首个《生态新城建设指标体系》。
3年后,新城将初见雏形。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打造两型社会示范特区通过1小时高速公路网和半小时城际铁路网的建设,城市圈的时空距离被大大缩短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如何体现?李红云:我们目前正在武汉东郊的花山镇建设一座新城——花山生态新城。
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将花山生态新城打造成“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区、示范区和“引爆点”。
花山生态新城是湖北首座“绿色样板城”:在这个67平方公里的小城里,冲厕所用的是中水,路灯用的是太阳能,农田拒绝化肥,路上跑的多是电动车和自行车,城内的产业也都将贴上“绿色”的标签……原有的19个村3万多村民将集中安置变身为社区居民,整理出来的土地将陆续建设生态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生态湿地公园等功能性项目,整个投资达300亿元左右。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先安置再拆迁”,目前已有1万多名农民迁住生态环境新居,没有一人因为拆迁还建问题上访。
按照总体规划,花山生态新城人口规模为20万人左右,将建成我国内陆首个以“临江滨湖、游憩休闲”为特色,适宜创业和居住的绿色智能化环保型的生态城,并成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先行先试示范区。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2015〕9号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政〔2015〕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15年2月12日武汉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2年我市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试点城市。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市“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根据交通运输部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相关工作及考核指标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公交都市”建设为契机,坚持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定位,按照“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创新驱动、集约环保、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大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展示城市文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创建目标用5年时间(2013—2017年),基本形成公交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和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低碳环保、政策完备的公交优先发展环境,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轮渡、客运出租汽车等为补充,慢行交通相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使公共交通方式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主要指标是:(一)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以上;(二)公共汽电车线路网比率达到45%以上;(三)主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四)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达到18标台以上;(五)公共交通正点率达到70%以上;(六)早晚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速度达到18公里/小时以上;(七)早晚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平均拥挤度小于90%;(八)城市公共交通乘客测评满意度达到80%以上;(九)城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到80%以上;(十)公交专用道设置率达到20%以上;(十一)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80%以上;(十二)城市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死亡率小于0.023人/百万车公里;(十三)轨道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为0;(十四)城乡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比率达到85%;(十五)公共交通运营补贴制度及到位率达到100%;(十六)城市公共交通乘车电子支付率达到80%以上;(十七)公共交通线网密度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十八)城市主干道公共交通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比例达到25%;(十九)城市主干道公交优先通行交叉口的比例达到30%;(二十)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达到100%。
武汉城市变迁

影响因素
• 区位优势: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中国长江中
下游地区巨大型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京津作为政治 经济中心一直是中国北部增长极,80年代实行的沿海开放战略使穗深成为南部增长极, 90年代长江流域开发战略使上海成为东部增长极,西部大开发战略使成渝成为西部增 长极。菱形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距离,在其心脏区域需要一个中心城市作为 支撑点和连接点,以发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呼应西部大开发的作用。武汉位于连 接南北的京广、京九两条铁路干线与连接东西的沿长江高速公路的交汇点上,位于菱 形空间结构的心脏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个区位 优势是武汉作为中国中部特大中心城市最大的优势。
城市人口规模
武汉市常住人口变化,自1910年至今,常住人口数量整体上呈上升 趋势。只是在20世纪中期及中后期出现少量减少。
武汉市常住人口变化图
城市人口规模
武汉人口变化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 在20世纪后期,出生率与死亡率有较大的增大。较不符合工业化国家人 口变迁过程。
城市人口规模
武汉市空间布局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
• 由于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城市道路的修建,当时的城市形态变化更多的 是以轴状发展为主导。武汉一方面继续以旧城为核心沿城市主干道向 外轴状延伸,一方面以各工业组团为核心逐渐生长,两者渐渐联结成 片。其中: • 武昌地区由于受众多湖泊的挤迫,因此主要以旧城、青山工业区、白 沙洲工业区、关山工业区、石牌岭工业区等为基础,向东沿武珞路- 珞瑜路大幅度推进发展、向南沿武咸、武金公路发展、向北沿和平大 道形成余家头工业区,总体上形成“E”型轴状发展态势。 • 汉口地区由于地势和防洪的要求,城区的建设无法突破堤防,因此主 要以旧城、堤角工业区和易家墩工业区为基础,在解放大道沿线向两 侧填充扩张和向两端轴向延伸,总体上形成从解放大道到长江、汉水 之间狭长的沿江轴状空间形态; • 汉阳地区由于水系纵横,限制了汉阳用地的南扩,同时沿长江狭长带 状的基础服务设施配套困难,所以选择沿汉江的十里铺西延,利用水 运发展工业和居住,因此主要以旧城、七里庙工业区为基础,沿鹦鹉 大道向南、汉阳大道向西,呈现出“L”形的沿江轴状形态。
自然生态城市道路绿化——以武汉市花山生态新城道路景观设计为例

湖
北
林
业
科
技
4 7
自 然 生 态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以武 汉 市花 山 生 态新 城 道路 景观 设 计 为例
唐世 洋
( 1 . 武 汉市园林 场 武汉
李
玲‘ 。 许 秀环‘ 。
4 3 0 0 7 5 )
4 3 0 0 7 3 ; 2 . 湖北省林 业科 学研 究院 武汉
随着现代城市化 进程 日益 加快 , 城 市土 地 、 水 资
北湖 、 严西湖、 严东湖) 交汇处 。武汉花山生态新城
东至左 岭镇 , 南 接武 汉科 技 新城 , 西I 临东湖 风景 区 , 北抵武 汉北 湖新 城 , 规划 面 积 6 6 . 4 k m2 , 规划人 口 规模 将 达 2 O万人 。区 域 内 山水 资 源 丰富 、 自然环 境保护 良好 。花 山生态 新城 的规 划结 构为“ 群 落分 散 +指状 集 中的三 心 多组 团带 形 城 市 ” , 城 镇形 态 形成 “ 水绕 城 、 水穿城、 水 伴 城” 的空 间格局 。 花 城大道西 起 武汉 洪 山 区鲁磨 路立 交 , 经 三环 线、 王青公路 , 绕过洪 山区 的鼓 架 山 , 跨 过严西 湖 , 穿
优美的道路绿地既可 以提供适宜的出行环境 , 还可 以改善 城市 的小 气 候 环境 , 创 造出可居、 可 赏 的美
景, 更可 以产 生不可估量 的社会 、 生态和经 济效益 。 笔 者 以武 汉市 花 山生 态 新 城 花城 大 道 景 观设
计为例 , 道路绿化设 计与新 城的文化 内涵 紧密结 合, 在常规道路绿化 的基础上突出 自然生态理念的
过规划花 山新城 , 是 武汉 花 山新 城 “ 一 干一横 ” 规 划
左岭新城还建房(四期)项目建议书(1022不含土地费)

左岭新城还建房(四期)项⽬建议书(1022不含⼟地费)⽬录第⼀章总论 (1)1.1项⽬概况 (1)1.2主要编制原则及依据 (5)1.3项⽬建议书研究概要 (6)第⼆章项⽬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9)2.1项⽬建设背景 (9)2.2项⽬建设必要性 (12)第三章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 (14)3.1需求分析 (14)3.2建设规模 (14)第四章项⽬选址及建设条件 (17)4.1建设地址概况 (17)4.2项⽬选址 (18)4.3项⽬建设条件 (20)第五章项⽬建设⽅案 (23)5.1总体规划设计理念及原则 (23)5.2总平⾯设计 (24)5.3建筑设计 (28)5.4结构设计 (30)5.5给排⽔设计 (32)5.6电⽓设计 (36)5.7空调及通风设计 (42)5.8消防设计 (43)第六章项⽬节能分析 (46)6.1⽤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46)6.2节能措施 (47)6.3能耗指标测算 (51)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54)7.1采⽤的标准 (54)7.2项⽬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54)7.3⽣态影响减缓措施分析 (57)第⼋章项⽬建设管理⽅案 (58)8.1项⽬组织机构 (58)8.2项⽬建设管理 (58)第九章项⽬实施进度 (62)9.1项⽬实施内容 (62)9.2实施进度安排 (62)第⼗章项⽬招标⽅案 (64)10.1招标依据 (64)10.2招标范围 (64)10.3招标组织形式 (65)10.4招标⽅式 (65)10.5项⽬招标基本情况登记表 (65)第⼗⼀章投资估算及资⾦筹措 (66)11.1总投资估算 (66)11.2资⾦筹措 (69)第⼗⼆章社会评价 (73)12.1社会影响分析 (73)12.2互适性分析 (74)第⼗三章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75)13.1编制依据 (75)13.2风险调查 (75)13.3拟建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控性 (76) 13.5风险识别 (77)13.6风险估计及初始等判断 (79)13.7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81)13.8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 (83)13.9风险分析结论 (83)第⼗四章结论及建议 (86)14.1结论 (86)14.2建议 (86)附件:规划设计条件⽤地红线图附图:总平⾯布置图各单体平⾯布置图第⼀章总论1.1 项⽬概况1.1.1 项⽬名称左岭新镇四期还建社区建设项⽬1.1.2 项⽬业主单位本项⽬业主单位是武汉左岭新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左岭新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是经由武汉东湖⾼新区管委会授权的,武汉左岭地区的⼀级⼟地开发主体。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策划)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策划)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3.08•【字号】武政[2013]24号•【施行日期】2013.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策划)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报(武政〔2013〕24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2012年,在市委、市人民政府深化实施“项目兴市”战略的正确决策和全面部署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及前期推进(策划)工作成效显著。
全年重点推进258项市级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7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68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3.5%;121项市级重大建设项目,有27项按期建成或者提前竣工投产;78项市级重大争取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建设76项;59项市级重大前期项目,有8项提前1年实现开工建设;策划入库储备新的市级重大项目260项,估算总投资4897亿元,进一步巩固了“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准备一批、策划一批”的梯度推进良好发展态势,成为全市投资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为鼓励先进,进一步推动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策划)工作,经研究,决定对江岸区人民政府等27个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建设立功单位、汉阳区人民政府等56个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单位、朱国华等142名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建设先进个人、江岸区人民政府等15个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前期推进(策划)工作先进单位、韩承文等51名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前期推进(策划)工作先进个人、市人民政府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办公室等15个市重大项目工作优质服务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具体名单附后)。
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参与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策划)工作的单位及工作人员要虚心向先进学习,真抓实干,不断进取,为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武汉市人民政府2013年3月8日2012年度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前期推进(策划)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名单一、市重大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一)立功单位(27个)江岸区人民政府江汉区人民政府硚口区人民政府武昌区人民政府青山区人民政府洪山区人民政府东西湖区人民政府黄陂区人民政府新洲区人民政府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新港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城乡建设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商务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武汉地铁集团市城投公司武汉地产集团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武昌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管理部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万达东湖置业有限公司武汉天兴洲道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二)先进单位(56个)汉阳区人民政府汉南区人民政府江夏区人民政府蔡甸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化工区管委会市信息产业办市水务局市教育局武汉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武汉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武汉供电公司武汉福兴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记黄埔地产(武汉江汉南)有限公司武汉双龙堂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武汉越秀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武汉世茂锦绣长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武汉誉天红光置业有限公司武汉福星惠誉置业有限公司武汉奥山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武汉聚精化工有限公司武汉万科新里程房地产有限公司吴家山台商工业园区管委会湖北中技桩业有限公司武汉中建幕墙有限公司和众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数码模冲压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武汉汉口北商贸市场投资公司市汉口北华中家俱之都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大世界投资有限公司湖北珩生五洲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花山生态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光谷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武汉鲁华粤达化工有限公司市市政建设集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江汉区建设局汉阳区建设局武昌区建设局武汉西四环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武汉水资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武汉统建城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市卫生局中部医疗服务中心办公室武汉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城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铁路局站场工程建设指挥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三)先进个人(142名)朱国华彭涛凃健郭庆王瑞杨小黎吕汉洋杨俊徐岗雷汉平叶奇超尹天兵李楠叶平XXX 宋明干王峰丁跃李丁王康金崇高王战峰陈人华余奇伟戚昌耀陈彤喻峰胡波陈克超刘运武高城周茂禾郑云清魏磊蒲红文王纯李康冯建华凃辉朱慧琳王太清戈爱珍吉祺炜朱健峰陈双喜王立华游浩方华军陈博王祥辉李耀强黄杰邱新德万冬生舒贵传汪志忠明铭孙培良高翔黄正新龚德茂李炎江鹏姚路刘清华唐崇峰陈永慧陶维烈崔洪海彭晓涛江堃熊芸韩晖肖梦奇欧阳鹍吴永久田伟王涛罗莉婷肖毓武骆寿权文兵刘金秀汪晓媛赵强孙志伟刘虹邓广明晏涛平刘震舒基元余刘琦李俊杰阮汉萍毛冬英向荣松黄灏黄运萍杨汉明陈必林张义华王卫民叶鹏谭珊陈训明戴克军孙鑫鹏罗曼黎李震寰杨明涂开智杨忠何丰张刚王锋胡勇涛黄清耀杜伟王军张德华彭泽君梅维胜姚建平王澍辛杰周峰熊贻沛张慧君熊四喜邹汉享袁镇邹畅孔翔毕玮石崇润韩俊陈勇涛吴有玉向慧张铭崔婷唐昌海二、市重大项目前期推进(策划)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一)先进单位(15个)江岸区人民政府汉阳区人民政府武昌区人民政府洪山区人民政府东西湖区人民政府汉南区人民政府江夏区人民政府黄陂区人民政府新洲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委市交通运输委武汉地铁集团(二)先进个人(51名)韩承文詹文萍李宇飞余宏哲田浩王雷王聚福孙选文田军王亮杜绍明王震球杨道虹杨富毛杨华杨金莲谭炜王忠祥曾之俊汪海涛许明清余璟周华杰李维徐荣中魏怡平陈斌周向阳廖明辉殷轶晖吴婉秋金友玉程旭沛徐涛姚兆覃家明潘芾林明利虹涂孝斌闫梓锋张伟朱敬华李光辉袁铁成陈勇胡毕虎杨洪方忠书杜平李玉栾华杰三、市重大项目工作优质服务单位(15个)市人民政府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城乡建设委市国土规划局市住房保障房管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安监局市统计局市档案局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