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魅力探究

合集下载

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探究

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探究

关键词:茶歌;音乐艺术;审美价值茶歌是由我国劳动人民自发创造的口头艺术形式,群众基础广泛,表现出地域性、文化性与民族性特征。

部分特色茶歌被评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艺术价值、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关于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及表演审美价值分析,可使大众对茶歌的认识更为深入,体会茶歌的魅力,自觉传承茶歌文化。

一、茶歌的发展历程茶歌的起源有三类,其一是由诗歌发展而来,以古代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将其转变为民间茶歌的歌词;其二是由歌谣发展而来,文人将民谣重新配曲,由茶农进行口口相传;其三是茶农自身创作的山歌或民歌。

结合茶歌的起源可以发现,在茶歌艺术体系中,文化和音乐是核心要素,使茶歌表现出独有的音乐特征。

在开展茶歌音乐艺术特征分析前,需认识到茶歌的时代性特征。

从本质角度而言,茶歌是茶文化的艺术层面和大众生活结合的成果,与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在历史发展的影响下,不同地域的茶歌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音乐特点,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

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歌艺术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茶歌的音乐价值显著提升。

就此,在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及表演审美价值分析前,应对茶歌的发展历程有全面认识,从文化角度分析茶歌艺术,为茶歌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弘扬奠定基础。

细化来说,茶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茶歌形成初期,茶歌的歌词、语言、曲调等组成部分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受地理条件与区域影响较大。

在该阶段,大部分茶歌均在区域小范围内传播,传播形式以民谣或旋律为主,传播语言以当地方言为主,音乐艺术呈现方式和传唱方式相对单一,并未在茶歌表演中加入肢体动作,尚未与其他艺术元素融合;第二阶段,在茶叶种植行业的迅猛发展背景下,我国茶农和茶工的规模不断扩大,茶歌的创作队伍壮大,拓展了茶歌的表现形式,使茶歌的演唱形式更为多样。

由此可见,在茶歌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茶农是茶歌音乐传承与弘扬的关键,在茶文化发展相对成熟的当下,茶农会通过合唱或对唱等方式表达生产生活的情感,使茶歌的音乐价值更为显著。

茶歌中音乐艺术元素的研究

茶歌中音乐艺术元素的研究

茶歌中音乐艺术元素的研究摘要:茶,原来只是中国产的一种草本植物,当中国人走出丛林,离别了茹毛饮血,茶便开头走进人们的生活,伴随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很多文人骚客的艺术灵感被茶的清爽自然之气所激发,或口口相传,或落于笔端,或感叹茶的美味,或抒发心中的豪情,渐渐诞生了茶歌这一特别的艺术形式,歌为载体,茶为心声,生生不息。

探究茶歌中的音乐艺术元素,深刻体会五千年的茶文化精髓,让我们更好地发扬这一艺术形式,专心去品茶,品歌。

关键词:茶文化;茶歌;艺术元素;音乐茶歌,其名为歌,冠字以茶,歌为咏志,茶歌者,根源于茶,相依相生。

茶歌,由于中国人悠远的茶文化而产生,大多为歌颂茶的美妙,抒发心中的情感。

我们今日探究茶歌中的音乐艺术元素,不仅是为了了解茶歌这种艺术,更是为了了解中国人的茶文化,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茶对于中国人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们心中的家园,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矗立五千年而不曾断绝。

1茶的起源与歌的诞生相传五千多年前,神农氏遍尝百草,为挽救人类病苦,以身试药,一日忽得一草,其味苦,却可生津通肠,就此传遍天下,及至唐朝陆羽,生性爱茶,皓首穷经,著书《诗经》,将茶发扬光大。

或许最早的时候,茶只是人们助于消化,化解肠毒的一种饮品,可是时到今日,却已不那么简洁,茶已经是世界三大非酒精类饮料之一。

人们或泡,或煮,或冲,或嚼,用自己的方式使用着中国茶,曾经由于鸦片卖不过茶叶还引发了鸦片战斗,这场战斗是我们的难过史,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茶叶的傲慢,可以让世界爱不释手。

音乐,有歌有乐,古有《汉乐府》、《楚辞》、《离骚》、《宋词》等等,今日更有民谣、美声、摇滚、乐器等形式。

音乐诞生之初,仅于人民之间口口相传,表达喜悦、哀痛、喜爱等等心情,后来有了文字,音乐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正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文人墨客不吝啬于各种美丽的文字投入音乐,人们用音乐来感慨生命的美妙,生活的幸福,也用音乐来抚平自己的哀痛,悲叹命运的不公。

茶山情歌串词

茶山情歌串词

茶山情歌串词在遥远的茶山上,茶农们辛勤地工作着。

茶山的美景和情愫,成就了无数动人的歌词。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首首情歌,娓娓道来着茶山的风土人情。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茶山情歌串词,感受这片土地上的情愫吧。

第一段:茶山的早晨,初升的太阳透过云层,洒下温暖的光芒。

清晨的茶山,静谧而美丽,茶叶嫩绿欲滴,茶农们在田间忙碌着。

清晨的雾气环绕着茶山,茶农们低头劳作,茶叶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

这是一幅茶山清晨的画卷,让人心生向往。

第二段:茶山的午后,太阳爬升到最高点,天空湛蓝如洗。

茶农们在一片茶园里,细心地采摘着茶叶。

他们的手指灵巧而迅捷,将嫩绿的茶叶轻轻采下,茶叶散发出阵阵清香。

茶农们面带微笑,手中的茶叶仿佛是他们的心血,经过他们的精心呵护才变得如此鲜活。

茶山的午后静谧而宁静,茶农们的身影在茶山上舞动。

第三段:茶山的黄昏,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一抹红晕。

茶农们背着篮子,将采摘好的茶叶背回家中。

他们有的唱起茶山的情歌,歌声在茶山上回荡。

茶山的黄昏,幸福而满足,茶农们在茶叶的香气中分享着劳动带来的收获。

黄昏的茶山,此起彼伏的歌声传递着茶农们的情怀。

第四段:茶山的夜晚,星空灿烂,明亮的月光洒在茶山上。

茶民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刚刚炒制好的新茶。

茶叶的香气在夜风中悠然飘荡,茶民们交谈着茶山生活的点滴。

夜晚的茶山,平静而宁谧,茶民们用他们的笔和声音,将茶山的美好传唱。

第五段:茶山的四季更迭,不同的时间,茶山散发着不同的魅力。

春天的茶山,满山遍野翠绿的茶叶,茶农们给予它们精心的呵护;夏天的茶山,茂盛的茶树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秋天的茶山,满山红黄交织的景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冬天的茶山,清静而宁谧,茶树在雪中沉默育苗。

最后一段:茶山情歌串词,述说着茶山独特的风景和人情。

茶山的美丽成为了歌词的灵感,茶农们的辛勤付出与茶叶的魅力相互映衬。

茶山情歌串词,抒发着人们对茶山的热爱和眷恋,也唤起了我们对茶文化的深思。

让我们一起走进茶山,感受茶山的美丽和情愫,品味那杯香醇的茶,领略茶山的无限魅力。

茶山情歌串词

茶山情歌串词

茶山情歌串词深秋的茶山,迷蒙的雾气弥漫在山间,悠扬的琴音在空气中飘荡。

这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富饶的土地孕育了茶叶的美味,也孕育了茶山的情歌。

茶山情歌,历久弥新,让人陶醉其中。

第一段:琴声唤醒静寂茶山情歌的编织者们,总是在晨光照耀的时刻开始他们的创作。

茶山的清晨是一幅奇妙的画卷。

灿烂的阳光透过茶树的枝叶,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为情歌编织一层迷人的纱帐。

琴声在晨风中悠扬起舞,轻拍心弦。

演唱者轻轻抚摸琴弦,唱出深情而又富有力度的旋律,仿佛歌唱者的灵魂走进了每颗茶树的心房。

第二段:茶山的古老传说茶山世代相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其中最受人瞩目的,莫过于一个关于爱情的传说。

传说茶山古时有一对相爱的年轻人,他们深情地爱着彼此,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一起。

他们每天在茶山的山顶上吟唱出深情而激昂的歌曲,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思念和爱意。

这些动人的歌曲从茶山的山谷中回荡出去,传遍了整个地方,将他们的故事讲述给了整个世界。

第三段:茶山情歌的韵律与情感茶山情歌的特点是韵律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音乐从茶山的山间流淌出来,犹如一条清澈的山泉,缓缓流向听众的内心。

歌曲的曲调优美动听,如同美丽的茶花盛开在山坡上。

情感的表达则是最触动人心的。

歌词细腻而又真挚,传递出茶民对故土的眷恋以及深沉与浓烈的情感。

第四段:茶山情歌的文化价值茶山情歌是茶山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不仅代表了茶山地区的音乐传统,更传承了茶山的历史和精神。

茶山情歌以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向世人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思考,并推动了茶山的旅游事业与文化发展。

第五段:茶山情歌的传承与创新茶山情歌的传承与创新是茶山文化的重要一环。

茶山情歌的传承靠的是老一辈艺人们的努力,他们将这些动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世代相传。

而茶山情歌的创新则是新一代艺人们的努力。

他们尝试加入现代的音乐元素,使茶山情歌更具现代感,更能够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第六段:茶山情歌与旅游业茶山情歌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传递情感和表达爱意,它也在茶山地区的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论客家情歌的美学特征

论客家情歌的美学特征

的“童心美”
想情感。
“童心说”是明末思想家李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
贽的文学理论主张。“夫童心 深受传统儒家文化和封建礼教的
者,真心也;……天下之至文, 影 响 。 青 年 男 女 的 婚 事 大 多 凭
未尝不出于童心也”。①李贽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甜
谓的“童心”就是“真心”,即 蜜的爱情、美满幸福的婚姻只是
人的率真性情和自然本性。“童 一种奢望。面对人性被压抑被束
心”说以探究本真为核心,以重 缚,青年们内心充满了无奈和愤
真情为内涵,强调创造主体对自 恨,只好借情歌表达对自由爱情
然人生的真切感受与率性抒发, 的炽热向往和追求。例:“客家
具有强烈的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 山歌声悠扬,条条山歌情意长。
的意识。②其理论思维能力和艺 条条唱出郎心事,条条唱出妹心
二 .狂 欢 化 视 野 下 客 家 情 歌
率真,具有真诚美。李贽“童心 的“野性美”
说”也提倡文章歌谣要出自真性
巴赫金在 《诗学与访谈》 中
情,艺术创作要具备“最初一念 论及中世纪民间文化时说,“中
之本心”。这种“本心”就是未 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一
经污染的“自然之性”。客家情 种是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
注释: ①李贽: 《焚书.续 焚 书》, 岳 麓 书
社,1 997 年版,第97页。 ② 柴 玉 如 : 《浅 析 李 贽 的 “ 童 心
说”》, 《群文天地》,201 1 年第3期。 ③郑薏苡: 《温州童谣研究》,浙江
语调,传递出滑稽、逗笑的生活 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交流、融
感受。这不仅是对传统礼教的挑 合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
战,更是一种蔑视,表现出对传 化。客家情歌正是这种融合后的

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价值研究

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价值研究

茶歌的音乐艺术特征和表演审美价值研究【摘要】喝茶与听曲已经成为我国居民休闲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喝茶与听曲必将迎来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

茶歌的艺术形式很容易被中老年群体推崇,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加强茶文化的大众推广,迎合未来市场的发展机遇。

各地区有各地区的茶歌文化特色,茶歌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联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进行多样化改良,茶歌出现了代代相传的状态。

【关键词】茶歌;艺术特征;表演审美价值;研究茶歌的最初表现是长短不一的艺术形式,长的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几百句也唱不完;短的可能只有两三句,让人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歌曲艺术的蓬勃发展,茶歌开始走向没落。

但是,茶歌在我们不知晓的地方,仍有绵长的艺术生命力,值得我们仔细探究茶歌艺术的发展。

一、茶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众所周知,茶叶是我国古代最兴盛的一种农业经济形式。

在古代民间,制盐和制茶是国家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就催生了大量的茶农。

从事茶叶的农业工作者,大多数为年轻貌美的采茶女,她们在采茶的过程中,为了调节劳动的枯燥性,一时兴起会放开歌喉,唱一种民间调子,这就是茶歌的起源。

在晋朝茶文化成为流传天下的大众文化之前,人们早就有了与茶文化和茶歌相关的传说:相传在五千多年前,神农氏尝遍百草的期间——也是他游遍天下期间,发现了茶树这一植物,从此茶叶种植传遍天下,作为人们消化食物,清热解毒的绝佳圣品。

随着茶叶在中国的广泛种植,茶歌也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在川渝地区、鲁豫地区,各地人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唱着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茶歌。

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欢饮茶,所以茶文化与茶歌,还有文人的文字书画,并称为“古代四大文化瑰宝”,成为古代盛行的一种流行文化指标。

通过文人的桥梁作用,茶文化加入了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

文人创造的歌词通过茶农的口口相传,广泛流传于民间。

这使茶歌的文化意味更加深重,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茶歌不仅成了采茶人口中的歌谣,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大众文化,成为最受民间喜爱的艺术形式。

采茶歌在当代声乐教学中的启示——从《茶山新歌》看当代艺术歌曲古典美

采茶歌在当代声乐教学中的启示——从《茶山新歌》看当代艺术歌曲古典美

2017年第10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我国自古以来受到饮茶人士格外推崇的一种通感式的生活体验,就是茶文化与音乐的艺术关联,二者在当代声乐教学的结合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音乐教学效果,将采茶歌的一些重要元素和基因应用其中,实现了一种对茶文化的深度审美体验。

采茶歌属于行为层面的一种茶道文化、茶艺文化、茶事文化,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音乐的有机地结合,道出的就是一种艺术感受。

1《茶山新歌》的古典美《茶山新歌》创作是十分困难的,在那个背景下表达爱情十分坚信,当时政治化概念化的文艺作品大行其道,“三结合”、“三突出”的创作要求被奉为律令,把塑造新的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被政治话语一统天下,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政治抒情诗盛极一时,当时的文艺政策要求唱出对新生活的美好赞歌。

爱情作为个人的私生活问题被大我的呼声湮没,个人主义被集体主义所取代,文艺创作脱离了小我的范畴。

审视文艺作品必须结合它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考察,《茶山新歌》在这种创作背景下,能够创作出来实属不易。

《茶山新歌》对爱情进行公开吟唱,作者敢于突破禁区,在爱情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艺术趣味的五十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就音乐方面而言,《茶山新歌》的成功得益于民间采风的经验积累,极富音乐性,具有一种内蕴美,非常巧妙地在词语上运用了头韵和行间韵,作者用头韵和行间韵与脚韵互相呼应,在用韵上的讲究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苗族情歌的语言技巧给了这首歌词的语调运用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这些都体现了作品与作家本身的艺术性也是分不开的,也可以看出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和古典美的追求。

2采茶歌的特点2.1多采用对称式句式结构的唱词结构采茶歌大多数呈献给受众一种生活气息浓厚、简明畅快、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结构严谨的艺术享受,在句式结构上采取的是严谨的二句式对称结构,对称的常见结构是二句式和四句式,在句式结构上大多呈现为一种对称式的表达方式,属于民歌的范畴。

茶文化艺术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中的美学价值

茶文化艺术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中的美学价值

2018年第11期作者简介:查华(1981-),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收稿日期:2018年6月19日。

对于声乐艺术的表演与教学活动来说,其中所应该包含的资源及内容理念是丰富的,无论是声乐艺术,还是表演情感,乃至具体的文化内涵,从本质上看,都是基于文化理念和美学内涵前提下的综合诠释。

结合茶文化艺术的形成背景以及多种理念看,其中所包含的文化理念和美学价值,都成为当前声乐艺术表演与教学创新的关键点。

1茶文化艺术的价值内涵分析茶文化艺术是一种基于真实情感的美学展示与表达,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利用这一艺术形式,就不能忽略其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与美学情感。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理念感知与精神阐述,都需要从其中的美学思想出发,只有理解和体会了这一美学价值特色,才能真正实现对茶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与有效传承。

当然,茶文化艺术中,内容丰富生动,茶歌艺术就是茶文化艺术与声乐艺术的有效融入与诠释。

当茶歌艺术在展现与表达时,其中的具体精神,乃至综合价值呈现都是基于大众创造这一美学情感所形成的,想要真正合理地使用好这些艺术资源,更是要在人文感知的基础和前提下,通过有效理解,从而达到对声乐表演的情感理解与学习、应用。

茶文化艺术是一种包容性艺术,其中的精神思维,乃至大众认知,都能够发展成为当前声乐表演艺术展示与教学中的创新因素。

无论是那一种艺术形式,想要使其得以有效传承与教学,都必须在情感包容这一基础上,通过合理的理解与认同,从而达到时代性与价值性的诠释。

对于茶文化艺术来说,如何想要实现对茶文化艺术的有效应用,必须从其中所展示的多种美学价值出发。

2当前声乐表演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分析在当前声乐表演与教学活动实施中,通常情况下,仅仅将其当做一门普通的内容来实施教学,无论是对声乐表演的认知与教学理解,或者是表演素材的选择与具体应用中,都未能将美学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使得整个声乐表演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03期
茶艺创作
文字是情感的体现,歌词更是饱含深情,可以说,没有情感的歌曲就
没有生命力可言。

我国著名的《茶山情歌》作为一首民族特色极强的歌曲,其歌词不仅蕴含了深刻的情感,更是婉婉的讲述了一对茶山男女的爱情故事。

从美学视角上来说,《茶山情歌》的歌词是非常有魅力的,采用了口语化的语言,选取了民族性的故事,运用了象征性的事物,其中蕴含着真实和丰富的情感,并将情感进行了有效的升华,这些特点无一不展现出了《茶山情歌》的歌词魅力。

1相关概念概述1.1《茶山情歌》的创作背景
《茶山情歌》收录于杨钰莹1992年所发的《风含情水含笑》专辑中,由吴颂今作词,这是一首民族情歌,讲述了一对少数民族的茶山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茶文化历史,上至大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均有饮茶的习惯,我国茶种类繁多,茶区更是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以种茶为生的地区不计其数。

可以说,茶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中,截至1992年,我国的茶叶已经遍布全球,而人们对茶农采茶的生活确实一无所知,因此词作家吴颂今便以茶为题材,创作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茶山情歌》,借以茶区男女的爱情故事,再现采茶人的真实生活,以扩大茶文化的影响力,深化民众对茶的了解。

1.2《茶山情歌》的歌词内涵
《茶山情歌》是一首典型的民歌,其歌词具有典型的民歌的特点。

其中“十指尖尖采茶忙”描述了采茶阿妹忙于采茶的姿态,“引得蝴蝶翩翩飞呀,引得蜜蜂嗡嗡唱”等句子增加了歌词的美感,体现出了茶区人民的勤劳,而“耶”、“嘿哟”等词则奠定了歌词的欢快的情绪基调,完美的再现了茶区人民对丰收的喜悦,为其辛勤的劳作生活带来意思慰藉。

在劳作之余,则插入了采茶妹和砍柴阿哥的爱情故事,展现了茶区人民生活的丰富,使听众对茶文化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对茶区人民的生活有了直观的了解。

2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叙事魅力2.1采用口语化语言,易于引起听众共鸣
作为一首民歌,《茶山情歌》的组词造句都非常的简洁明了,用简单的文字讲述了一个爱情中的一个片段。

美学视角之下,歌曲是一种词曲兼具,诗乐均有的音乐题材,是当代广大人民的精神食粮。

歌词本身就是一部文学作品,其娓娓诉说的故事也需要一定的叙述技巧。

华丽的辞藻固然美丽,但是《茶山情歌》中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字也完整的叙述了一个故事,歌词中“茶山上的那个小阿妹/啊...耶..耶...俏模样/引来了滴那个那个对面坡上/砍柴的少年郎/砍柴的阿哥嗓门亮/嘿哟..嘿哟..嗓门亮/一支情歌两人唱/嘿哟..嘿哟..两人唱/唱得蝴蝶双双飞/唱得茶花并蒂香/嘿嘿..耶..耶..嘿哟...嘿哟/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均是非常口语化的语言,这些语言的加入不仅不会让整个叙述过于直白,而是充分的展现出了我国的民族特色,表现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那种纯粹的爱情,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2.2选取民族性故事,展现茶文化风情
从美学的视角上讲,《茶山情歌》的故事取材于中国茶区少数民族,其内涵要符合茶区人民的生活实际,真实的再现故事的内涵。

“采茶妹”、“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句子言简意赅的表现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茶为线索,贯穿于故事的始终,再现了采茶妹和砍柴阿哥对唱情歌的场景,其喜悦的情绪溢于言表,此外,一些“嘿哟”、“嘿嘿”等语气词的加入更加渲染出了二者两情相悦的情绪,这种寓情于景的叙事手法不仅表现出了茶区人民的淳朴,也间接的描述了茶区人民的生活,并讲述了其中发生的爱情故事。

唯美的爱情故事展现出了当地的茶文化风情,激发了听众对茶文化的兴趣,有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展现出了歌词的魅力。

2.3运用象征性事物,加强歌词感染力
象征性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其能有效渲染主人公的情绪。

在《茶山情歌》的歌词中同样采用了象征性的手法,如“唱得蝴蝶双双飞,唱得茶花并蒂香”、“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歌词中的“蝴蝶”、“茶花”、“金凤凰”的均是象征性事物,蝴蝶、茶花、金凤凰等不仅仅说明茶林内环境的优雅,还以其比拟了采茶女和砍柴阿哥,采用这种
象征性的手法,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主人公对彼此的喜爱之情。

在歌词
中加入象征性手法能大大的增加歌词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并使歌词具有很强感染力。

在《茶山情歌》所叙述的故事中,象征性意象的加入让原本枯燥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增加了歌词的文化底蕴,令其感染力陡升,也正是这些意象的加入使歌词所叙述的故事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3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情感魅力3.1情感真实,代入感十足
歌词是一种极富情感的表达形式,在歌词中所表达的情感,首先应该是一种真实的情感。

《茶山情歌》歌词的魅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源于其中所蕴含情感的真实性。

在我国的古文中有写到“不精诚,不能动人”,这也就是说,虚假的感情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打动别人,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起到撼人心魂的作用,很多歌词华丽的歌曲之所无法打动听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虚假的感情。

《茶山情歌》是一首民歌的同时也是一首情歌,其歌词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描写了茶山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一支情歌两人唱”、“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歌词表现出了采茶女和砍柴男彼此相爱的感情,这种真挚而羞涩的表达方面深刻的表现出了两人之间的感情。

正是由于这种真实的感情使得听众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于我国的茶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2情感丰富,感染力极强
《茶山情歌》的歌词魅力还在于其感情的丰富性。

一般来说,平铺直叙的感情往往难以引起共鸣,而丰富和复杂的感情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歌词的魅力。

很多表现单纯的喜或者单纯的悲的一些歌曲,虽然感情也很真实,可以引起听众的共鸣,但是其表达能力往往是很局限的,其震撼程度远不及复杂的感情。

《茶山情歌》歌词非常简洁,在简单的文字中蕴含了丰富的感情,“嘿哟”、“嘿嘿”、“耶”等少数民族中常见的语气词奠定了全篇欢快喜悦的感情基调,同时“茶山的阿妹俏模样”、“砍柴的阿哥嗓门亮”等句子则直接的表现了采茶妹的漂亮和砍柴阿哥的人物特点,“唱得蝴蝶双双飞,唱得茶花并蒂香”等句子则加强了采茶妹和砍柴阿哥感情线。

歌词中丰富的感情极具魅力,激发了听众对爱情的向往、回忆起往昔的那些悸动。

3.3情感升华,小我表现大我
情感的真实和丰富对歌词魅力的展现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也是歌词具备感染力的基础,但往往只有对情感进行升华的歌词才能成为不朽的作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歌词魅力的展现,也在于感情的“超我”。

《茶山情歌》描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但事实上,其展现的是整个茶区,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上的一种爱情的模式,这种描述超越了个人的感情,具有了时代性和民族性。

其中“茶林里是飞出一对金凤凰”等句子并不仅仅表现出了一对年轻男女的爱情,其象征的是千千万万对男女的爱情故事,其表达的不是个人的爱情故事,而融入的是整个时代对爱情向往。

作为优秀的歌词,《茶山情歌》从小我入手,将小我感情提升为大我,生动形象的再现了茶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将感情进行了提升,表现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将个人的感情提升到了时代和民族感情的地位,深化了茶文化在民众心中的地位。

4结语
一首歌就是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歌词中所表现出的魅力毫不逊色于大型的文学作品。

《茶山情歌》是一首具有民族特点的不朽的情歌,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中所展现出的文字魅力是一般的歌词所无法比拟的,其词汇的选取、意象的运用等均说明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通过对《茶山情歌》歌词魅力的探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茶文化和茶区人民的故事,激发了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陶曙光.茶歌与声乐艺术表演的完美结合[J].福建茶叶,2017(10):324.
[2]龙涛.古丈地区茶歌的音韵美探析[J].福建茶叶,2017(8):404-405.[3]杨慧.茶歌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6(6):386-387.
[4]闻桑.茶山情歌[J].老区建设,2009(5):61-64.[5]张世炯.鄂西的茶·茶歌·茶文化[J].民族艺术,1990(4):206-21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1920—1940年代艺术歌曲演唱分析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吉教科文合字
[2015]第580号
作者简介:郝颖(1980-),女,辽宁铁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歌唱艺术与教学研究。

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魅力探究
郝颖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由此而出现的茶歌则是茶文化与语言的完美融合。

《茶山情歌》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词,文章首先对茶山情歌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内涵进行简要的介绍,而后分别从美学视角下《茶山情歌》歌词的叙事魅力和《茶山情歌》歌词的情感魅力两个方面展现了《茶山情歌》的歌词魅力,望能展现出我国茶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美学视角;茶山情歌;歌词魅力
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