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_史晨辉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36例。
方法:关节镜诊断性检查后,选择性的刨削增生肥厚的滑膜,修整退变剥脱的软骨创面,切除破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磨削骨赘,并大量生理盐水灌洗膝关节。
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6个月。
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42分增加到术后的78分,患者主观评定优良率为78.5%。
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肿胀等症状,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程的发展。
标签: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病率日趋上升,常引起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影响行走与日常生活。
2005年6月~2008年4月,我们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OA136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6例(共计158膝),其中男48例(52膝),女88例(105膝);年龄43~73岁,平均56.5岁。
左侧患膝73例,右侧患膝85例。
病程2个月~16年,平均3年8个月。
临床表现:膝关节反复肿胀疼痛、影响行走,31例患者有关节交锁症状,膝关节X线片显示骨性关节炎表现,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所制定的膝关节OA诊断标准。
患侧膝关节均未接受过关节镜或其他手术治疗。
21膝曾行关节内注射治疗,效果不佳。
1.2 手术方法:将2%利多卡因注射液30 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90 ml,再加0.1%肾上腺素注射液2滴,关节内注射滑膜浸润麻醉,切口局部麻醉,15min后手术。
高龄、对疼痛敏感者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灌注液为生理盐水3 000ml,加入0.1%肾上腺素注射液1ml。
大部分患者应用常规AL、AM入路,必要时用SL、SM入路。
进镜后按髌上囊→内侧沟→内侧间隙→髁间窝→髌股关节→外侧沟→外侧间隙顺序检查,全面了解关节内病变及髌股关节情况。
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个39例,其中对观察组采用广泛清理术,而对于对照组采用有限清理术,最后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97.5%,表明广泛清理术与有效清理术的疗效相当,均具有较高的疗效。
结论关节镜下的清理术能够有效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时具有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和治疗周期短等优点。
标签: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变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演变为难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于难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而言,药物等正规内科治疗手段就已经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了,通常都会采用关节清理术等手术治疗来缓解疼痛和挽救功能[1],目前,临床广泛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来治疗难治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该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
打算多数患者在进行了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后,关节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能够彻底的治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
因此,本文将探讨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为34~8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4.27岁;病程为2~24个月,平均病程为17.34个月;其中28例为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9例为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1例为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同时,上述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不时的疼痛,膝关节的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我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两组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摘要】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根据关节镜的检查结果以及病变的实际情况,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种类型,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分型资料,观察所有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分型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所有接受研究的70例患者当中,13例为游离体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13例(100.00%);17例为半月板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15例(88.24%);15例为滑膜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3例(86.67%);14例为软骨损伤型患者,治疗有效率8例(57.14%),其余11例为混合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例(36.36%)。
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能够更加利于手术步骤的规范,准确判断手术治疗的最佳程序。
【关键词】关节镜;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老年疾病,有关数据显著,该类疾病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患者一旦患病具有膝盖疼痛、红肿以及积液等临床症状,加之伴发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以及半月板损伤的症状,若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处理,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
保守的传统治疗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能够在临床上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诊疗方案,进而更加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抽取我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主体,,排除心、肝、肾、肺功能障碍者,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
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8岁,平均年龄(59.14±7.12)岁;最短病程3年,最长病程33年,平均病程为(15.6±3.4)年。
关节镜下不同程度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不同程度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关于治疗方式中关节镜下不同程度清理术的有效运用效果。
方法:我院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15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形式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对采取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实验对照组,每组拥有75例参与患者。
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治疗效果。
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治疗效果,且上述差异均具有重要统计学事实意义(p<0.05)。
结论: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关节镜下不同程度清理术,对比有限清理术可以发现,广泛清理术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并对增加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生发生比例,具有非常客观的效果,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退行性病变。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是保证治疗效果的根本[1]。
而在常规药物治疗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所需的治疗效果的当下,采取关节清理术已达到缓解疼痛和治疗的功能,但是现如今对于采取关节镜下何种程度的清洁术还存在一定争议[2],而为探究实际效果,本组实验我院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15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干预措施,现将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份在我院临床首次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15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对其采取电脑随机分组,针对不同组别分别采取不同治疗干预措施,对采取常规形式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在本组75例参与患者中,年龄最小35岁,最大85岁,平均(63.25±3.44)岁,其中包含40例男性参与患者,35例女性参与患者;对采取关节镜下广泛清理术的组别对其设定为实验对照组,在本组75例参与患者中,年龄最小35岁,最大86岁,平均(63.64±3.57)岁,其中包含42例男性参与患者,33例女性参与患者;两组本次共同参与研究实验结果患者均在各自本人已经知晓本次共同参与研究实验,且其患者家属个人均持相同研究意见的基础情况下共同参与开展,针对本次两组共同参与研究实验结果患者的相关个人信息基本资料使用情况分别进行比对后,无较大差异并且无任何客观统计学性和事实提示意义(P>0.05)。
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52例,对患者的术前X线的检查分度、术中患者的软骨蜕变分度,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结果:手术前,对患者的X线分度和软骨的退变情况进行膝关节功能的评分,不存在线性关系。
同时,在关节镜下广泛的对患者的病变进行清理和有效清理的治疗效果相同。
结论:在临床中,治疗骨性膝关节炎患者,使用关节镜下清理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095-02本次研究进行,主要是探讨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52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
研究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了2015年3月到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52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9例,患者的年龄在41~76岁,平均年龄为58.5岁,病程0.5~5年,平均病程为2.75年。
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压痛、骨关节活动不同程度的受到限制。
1.2 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腰麻或者是硬膜外麻醉处理,使用电动气囊止血带,并进行术前的常规检查,在手术中根据需要做其他的辅助入路。
手术中,主要结合术前患者的膝关节疼痛位置,以及一些影响活动的主要因素进行清理,对患者的主要疼痛区以外的病变要教会扫的进行特殊治疗。
具体的手术时间一般为45min左右,手术完成后,使用生理盐水结合庆大霉素进行持续的灌洗,如果有明显的出血情况,就要进行射频止血,不做引流设置。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0例报告

DONG
W i in, B I o XES iu n h itf l t o i lf G aghum d a clg, G agh u eq g A , I h- a .TeFr f i e H s t unzo ei l oee unzo —a B j sA a 下有限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 5 O例报告
董 伟 强 白波 谢诗 涓
【 要】 摘
目的
探讨 膝 关 节 骨 性关 节 炎 ( A 0 )患 者 关 节 镜 下 有 限 清 理术 的疗 效 。 方 法
在
20 04年 5月 .0 6年 1 20 月对 5 0例 患 者 ( 3 男 2例 , 1 女 8例 , 均 年 龄 5 . ) 关 节 镜 外 科 治 疗 : 平 3 8岁 行 关
d li g wee e o me n di e e aint. i r ln r p r r d o f rntp te s f f y a , e c le ta d g o ae wa 0% . e r x eln n o d r t s 8 Res ls u t T olw— p p ro s fo 3 mo t s t 1 he f l o u e d wa rm n h o i The at r s o y mih e a us flme h d f r rh o c p g tb eu t o o
节镜下有 限清理包括刨削增生肥厚 的滑膜组织 ,清理关节软骨剥脱区创 面和软骨碎片 ,切除破裂 的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清理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功能评分、膝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的功能评分、膝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改善其关节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标签:关节镜;清理术;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膝骨性关节炎属于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
目前临床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比较多,并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清理术逐渐被引入到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之中,并取得了预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会对其进行相关介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資料本次研究中选择了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内外翻畸形、关节肿胀、关节交锁等。
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50-75岁,平均为64.5岁,病程在2-11年,平均为5.5年,31例单膝骨性关节炎,14例双膝骨性关节炎;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51-76岁,平均为65.9岁,病程在2-10年,平均为5.4年,32例单膝骨性关节炎,13例双膝骨性关节炎。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清理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
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董健【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微骨折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AKS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QDL评分膝关节屈曲度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VAS疼痛评分,生活质量QDL评分、膝关节屈曲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增大膝关节活动度及运动水平,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8(024)024【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关节镜;微骨折;膝骨性关节炎【作者】董健【作者单位】大连普兰店区中心医院,辽宁大连 116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严重者出现膝关节畸形[1]。
目前,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微骨折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本文通过对本院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及关节镜下清理术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活动关节时疼痛、少数患者关节腔肿胀,有少许积液,存在僵硬、弥散性压痛,Tegner运动评级为1、2级[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交流·
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Arthroscopic Classificatory Treatment Osteoathritis of the Knee 史晨辉 王永明 孙吉华 董金波 李江华 李宽新 孙建华 何 斌
SHI Chen -hui WANG Yong -ming Sun J i -hua DONG Jin -b o L I Jiang -hua ,et al .
摘 要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意义及效果。
方法:根据关节镜检查特点及主要病损将骨性关节炎分为5型,并同时分组观察关节间隙正常与间隙变窄有膝内翻对疗效的影响。
结果:61膝中游离体型11膝,优良率100%,半月板型15膝,优良率86.67%,滑膜型13膝,优良率84.62%,软骨损伤型12膝,优良率58.33%,混合型10膝,优良率40%。
结果经秩和检验,HC =16.92,p <0.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结论:关节镜下分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助于规范手术步骤,确定最佳手术程序,避免手术盲目性及不必要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
但对有明显膝内翻的患者,应慎重选择适应证。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分型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8478(2000)11-1124-02
作者单位:新缰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骨一科,832008
作者简介:史晨辉(1961-),男,学士学位,副主任医师,骨科主任。
专业
方向:创伤外科,关节镜外科。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 )是严重影响中老年工作和生活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普及,不仅为OA 的诊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也使临床对OA 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院自1998年4月~1999年10月应用关节镜技术分型治疗O A 46例61膝,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男13例,女33例,男:女为1∶2.5,年龄48~75岁,平均59.47岁。
左膝16例,右膝15例,双膝15例共61膝。
病史最短3年,最长33年,平均16年。
以镜下表现分型:滑膜型13膝,游离体型11膝,半月板型15膝,软骨损伤型12膝,混合型10膝。
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表现见表1。
2 手术方法
平卧位,单膝用腰麻,双膝用硬膜外麻醉,上止血带备用。
60膝用冲洗加副肾素止血法(1000ml 生理盐水中加盐酸肾上腺素1mg ,用以收缩滑膜小血管),1膝加用止血带。
除较大游离体取出加用髌上外侧切口外,均采用前内、前外切口进关节镜及器械完成手术。
主要术式包括增生滑膜清扫,挤夹滑膜皱襞切除,挤夹脂肪垫切除,游离体摘除,剥脱软骨面打磨修整,阻挡骨赘切除,髁间窝成形,髌周粘连带松解,半月板修整、部分切除、全切除等。
其中采用一种术式者11膝,采用2种术式者21膝,采用3种以上术式者29膝,术毕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1支,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表1 61膝临床症状体征及X 线片表现
症 状膝 数体 征膝 数X 线片表现膝 数患膝疼痛活动时弹响上下楼蹲起困难膝乏力打软起步困难交锁关节肿胀积液
614947453819
关节间隙压痛挤夹试验阳性股四头肌萎缩髌研磨试验阳性关节活动受限麦氏征阳性
554443413929
骨硬化骨赘关节间隙变窄有明显膝内翻关节游离体
49342111
3 结 果
本组46例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6.3个月,按林志雄〔1〕等膝关节综合评分表,以术后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度及行走情况6个项目,每项4级评分,累加0~2分为优,3~5分为良,6~10分为可,11分以上为差,结果见表2,是否有关节间隙及力线变化评价结果见表3。
4 讨 论
4.1 OA 分型治疗的意义
虽然OA 是以软骨退变为主的病理过程,但不同病例OA 的镜下表现各有特点,为了充分体现关节镜手术显微化、精确化及有限化的特点,根据镜下表现准确分型,对规范手术步骤,确定最佳手术程序,避免手术盲目性及不必要的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康复期都具有积极意义。
本组分型及治疗原则
是:(1)滑膜型O A:镜下以广泛的滑膜增生或滑膜皱襞增生挤夹为主要特征,处理时应首先明确滑膜病变部位,充血水肿及挤夹情况,然后按顺序刨削清扫。
(2)游离体型OA:此型病人除反复交锁外其他体征较少,镜下滑膜增生及软骨损伤也较轻,手术原则以游离体摘除为主,如滑膜增生不重、软骨剥脱不明显,可不必处理。
(3)半月板型O A:以半月板破损及对应区软骨磨损为主要特征,手术原则以修整半月板为主,视软骨损伤情况作相应磨削处理。
(4)软骨损伤型OA:镜下可见髌髁关节、胫股关节负重面软骨大部或完全剥脱骨外露,半月板亦可严重磨损或仅剩残缘,关节内脱落软骨碎屑较多。
镜下手术以软骨修整为主,半月板修整后尽可能保留,较小的软骨剥脱以钻孔法修复,大面积剥脱则磨平残存软骨,结合刨削吸引系统彻底冲洗清除脱落之碎屑。
(5)混合型OA:此型症状错综复杂,镜下表现可以是上述两种或多种类型的重叠,手术也需多种术式结合,需时较长,预后较差。
表2 61膝不同类型OA随访结果
类 型膝数优良可差优良率
%
游离体型半月板型滑膜型
软骨损伤型混合型
合 计11
15
13
12
10
61
5
6
6
2
1
20
6
7
5
5
3
26
2
2
3
4
11
2
2
4
100.00
86.67
84.62
58.33
40.00
75.41
秩和检验 Hc=16.92 P<0.005
表3 膝关节间隙及力线对疗效的影响
分 组膝数优良可差优良率
%
关节间隙正常组(1)
间隙变窄无膝内翻组(2)间隙变窄有膝内翻组(3)合 计27
13
21
61
11
3
6
20
13
6
7
26
3
3
5
11
1
3
4
88.89
69.23
61.90
75.41
卡方检验 (1)、(2)X2=2.3488 P>0.05 (1)、(3) X2=4.8691 P<0.05 (2)、(3)确切概率法P=0.7271
本组表261膝不同类型OA随访结果经秩和检验,HC= 16.92,P<0.00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说明不同类型OA依软骨损伤程度不同而疗效不同,其中以游离体型效果最好。
4.2 影响疗效的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OA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的4大老年病之一。
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OA已渐为人们所接受,但疗效报道差异较大,优良率在52%~86.6%不等,本组总优良率为75.41%,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下述几点:(1)年龄、病程及X线表现:李奇[2]等资料显示,X线片退行性表现越明显预后越差,病史短和半月板无退行性破裂的预后好,认为疗效与年龄有关。
而本组病例年龄大、病程长且X线片检查有明显退变者多,这与边疆地区关节镜技术起步晚,许多病人长期服用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或反复进行激素类药物关节腔封闭治疗有关。
这些方法虽能暂时缓解疼痛,但却阻断了关节软骨的正常保护机制,致使软骨破坏逐年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此期镜下手术虽能清除病损组织、脱落的软骨碎屑及炎症介质,但对大面积软骨剥脱已无良策,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2)关节间隙及力线改变:李奇等观察发现有明显膝内翻者疗效较差,本资料将61膝分为关节间隙正常组,间隙变窄无膝内翻组及间隙变窄有膝内翻3组结果,经卡方检验,关节间隙正常组与间隙变窄有膝内翻组差异有显著性(X2=4.8691P<0.05),其他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疗效与力线改变有关,与间隙变化无明显关系,因此在手术适应证选择时应慎重考虑并将调整下肢力线做为提高疗效的内容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 林志雄,等.关节镜诊断和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4):199.
〔2〕 李奇,等.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内镜杂志, 1998,4(3):15.
(收稿:2000-01-10 修回:2000-04-19)
· 消 息 ·
第三届全军腰腿痛防治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为交流和探讨“九五”以来我军在腰腿痛防治方面的新进展,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专科卫勤保障工作,全军骨科中心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辑部拟于2001年第4季度在山东泰安市召开第三届全军腰腿痛防治学术研讨会。
着重研讨:新时期科技练兵中部队腰腿痛发生的特点和防治对策,以及部队老干部骨关节病防治工作取得的新进展。
要求:论文超过2500字需附内容摘要,一律电脑打印,于2001年8月1日寄山东泰安第88医院全军骨科中心资料室,邮编271000 电话(0538)621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