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环境模拟实验舱要求(上篇)
PM2.5室内检测技术及装备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概论PM2.5室内检测技术及装备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讫日期目录一、选题现状 (3)二、PM2.5简介 (4)三、利用家用设备对PM2.5进行检测 (5)四、主流PM2.5监测方法 (7)五、室内PM2.5装备 (9)六、日常家居生活如何防范PM2.5 (11)七、参考文献 (12)一、选题现状这个冬天,全国多地区遭遇雾霾天气,PM2.5一度爆表。
污染像流动的雾气,无孔不入,正在危害人们的健康。
最近受恶劣天气影响,来自解放军463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解放军202医院、医大盛京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等沈城多家医院统计,呼吸科病人都出现翻番增多现象,好发病种排名第一的是肺炎,之后是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老慢气、细支气管炎,各家医院呼吸科一床难求。
众人皆知,室外空气质量并非一朝一夕可改变。
人们开始另辟蹊径,从降低室内PM2.5着手。
最近,各种版本的减低室内PM2.5的妙招在民间盛传开来。
比如:向室内喷洒空气清新剂,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使用排油烟机或吸风机排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现在一说到PM2.5,人们就有一种谈“PM2.5”色变的感觉。
PM2.5指的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那PM2.5为什么会让人如此心惊胆战呢?原因是,这种细小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对呼吸系统、心脏及血液系统等造成广泛的损伤。
在空气污染中,PM2.5对人群,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老人儿童等敏感人群健康的危害性,目前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近年来我国室内污染程度也在不断恶化。
以北京为例,民间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去年底发布的一项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研究报告指出,北京43家公共场所室内pm2.5严重超标。
抗癌健康网提醒,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影响健康和经济,我国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较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吸烟和室外污染空气流入,是室内pm2.5超标的两大原因,但并非仅有的来源。
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建造要点

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建造要点以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建造要点为标题,文章如下: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建造要点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于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和适应能力的研究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该实验舱的建造要点。
一、环境模拟要求多因素复合环境模拟医学科学实验舱的建造首先需要确定所需模拟的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光照、声音等。
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确定需要模拟的环境因素的范围和变化幅度。
二、舱体结构设计实验舱的舱体结构设计是整个建造过程中的核心。
舱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和冲击。
同时,舱体内部需要合理设置仪器设备和人员工作空间,以便进行实验和观察。
舱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和防腐蚀性能。
三、环境控制系统实验舱的环境控制系统是实现环境模拟的关键。
该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舱内的温度、湿度、气压、光照和声音等环境因素,以保持所需的模拟环境。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自动报警和紧急处理功能,确保实验舱内的安全。
四、仪器设备选择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
这些设备可能包括生理监测仪器、实验工具、数据采集系统等。
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与实验舱环境控制系统的兼容性。
五、人员保障措施在进行医学科学实验时,研究人员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舱的建造需要考虑到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保护。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紧急救援措施和人员定期体检等。
六、数据采集和分析实验舱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采集和分析。
为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
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高精度、高采样率和稳定性,并能够与其他仪器设备和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同步。
七、实验舱运行和维护实验舱的运行和维护是建造后的关键工作。
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设备和环境控制系统,确保其正常工作。
《2024年PM2.5和VOCs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机制》范文

《PM2.5和VOCs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机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PM2.5和VOCs是两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则包括一系列挥发性较强的有机化合物。
这两种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大影响,因此,了解它们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PM2.5和VOCs的环境化学行为及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二、PM2.5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机制PM2.5的来源广泛,主要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扬尘等。
其环境化学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气中的化学反应:PM2.5可以与大气中的氧气、氮氧化物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硫酸盐、硝酸盐等。
这些反应过程会改变PM2.5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进而影响其在大气中的分布和传输。
2. 吸附与解吸:PM2.5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大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如VOCs、重金属等),形成复杂的混合物。
同时,这些混合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也会发生解吸现象,导致污染物的释放。
3. 沉降与再悬浮:PM2.5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到地面,但在风力、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沉降的PM2.5可能会再次悬浮到空气中,形成二次污染。
三、VOCs的环境化学行为与机制VOCs是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涂料挥发等。
其环境化学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光化学反应:VOCs在阳光的作用下,可以与大气中的氧气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醛类、酮类等二次污染物。
这些光化学反应对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2. 大气传输:VOCs在大气中具有较长的传输距离,可以随着气流进行长距离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VOCs可能会与其他污染物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更复杂的混合物。
3. 生物降解:部分VOCs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但这一过程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较大。
环境测试舱法测定材料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

环境测试舱法测定材料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1.环境测试舱的容积应为0.05 m3~20m3。
2.环境测试舱的内壁材料应采用不锈钢、玻璃等惰性材料建造。
3.环境测试舱的运行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温度应为23℃±0.5℃;2)相对湿度应为50%±3%;3)空气交换率应为(1±0.05) 次/h;4)被测样品表面附近空气流速应为0.1 m/s~0.3m/s;5)粘合木结构材料、壁布、帷幕、软包的表面积与环境测试舱容积之比应为1:1,地毯、地毯衬垫的面积与环境测试舱容积之比应为0.4:1;6)将胶粘剂涂在模拟板(玻璃或不锈钢)上,面积与环境测试舱容积之比应为0.12m2/m3,涂层密度应按使用说明进行;7)测定材料的甲醛、TVOC释放量前,环境测试舱内洁净空气中甲醛含量不应大于0.006mg/m3、TVOC含量不应大于0.01mg/m3。
4.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试前试件应在(23±1)℃、相对湿度(50±5)%条件下放置至少1d,试件之间距离应至少为25mm,且使空气在所有试件表面上自由循环,恒温恒湿室内空气转换率应至少1 次/h ,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不应大于0.05mg/m3、TVOC浓度不应大于0.3mg/m3。
2)粘合木结构材料、壁布、帷幕应垂直放在环境测试舱内的中心位置,材料之间距离不应小于 200mm,其表面应与气流方向平行。
3)地毯、地毯衬垫应正面向上平铺在环境测试舱底,使空气气流均匀地从试样表面通过。
4)环境测试舱法测试粘合木结构材料的甲醛释放量应按国家标准《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T 17657-2013中第4.60.6.5条的方法进行。
5)环境测试舱法测试地毯、地毯衬垫、壁布、帷幕的甲醛或TVOC释放量,试样在试验条件下,在环境测试舱内持续放置时间应为24h。
5.环境测试舱内的气体取样分析时,应将气体抽样系统与环境测试舱的气体出口相连后再进行采样。
乘用车整车PM2.5环境舱试验步骤

乘用车整车PM2.5环境舱试验步骤【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整理文献】名称:乘用车整车PM2.5环境试验舱满足标准:CQC9206-2014乘用车内空气中PM2.5检测评价方法一、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乘用车车内空气中PM2.5检测的认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乘用车车内空气中PM2.50二、生产厂商:东莞市环仪仪器三、试验技术条件3.1.1整车PM2.5环境试验舱环境舱应足够大,以便能够完整地停放受试车辆,可打开两边车门。
至少距离受检车辆外表面不超过0.5米的空间范围内环境仍能满足试验要求。
环境温度为25℃士5℃湿度为50土10RH。
3.1.2试验步骤a)将受检车辆放入试验室中:b)应去除内部构件表面覆盖物(如出厂时为保护座椅、地毯等而使用的塑料薄膜),并将覆盖物移至采样环境舱外:c)将受检车辆可以开启的窗、门(包括后备箱盖)完全打开,静止放置时间不少于0.5h;d)安装PM2。
检测仪,探头位置位于前排驾驶舱内座椅头枕连线的中点,与驾乘人员呼吸带高度相一致;设置PM2。
检测仪的数据采集参数;e)关闭门窗:关闭外循环:关闭出风口百叶等,车辆静止1h;处的烟雾中PM.的1h平均值浓度为500μg/m3~1000ug/m3;j)喷雾10-15分钟后,烟雾弥漫与车辆周围0.5m处,开启车外的PM,检测仪,采集环境空气中的PM2s,记录1h的PM2;平均值记录测试时的温度、湿度、风速;同时可根据需求补充车辆周围的烟雾,确保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车辆周围0.5m处的烟雾中PM,。
的1h平均值浓度为500ue/m3~1000ug/m3.k)同时开启车内的PM2s检测仪,第二次采集车内空气中的PM2s,记录1h的PM2。
平均值记录测试时的温度、湿度、风速。
四、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专业制造厂家。
环境测试舱的结构及舱内实验条件

环境测试舱的结构及舱内实验条件据统计,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呼吸的空气量约为12kg,远大于对食物和水的摄入量,故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越来越多的空气品质实验都在自制的环境实验舱中进行。
环境实验舱是测定室内材料和用品中VOC释放量以及释放和污染特性的基本设备,它是把被检测的物品放在舱内,在舱内模拟的环境条件下测定各种参数和释放量。
相比于实际的室内环境,环境舱的舱内温湿度、换气次数更容易进行人为的控制,并且在密封条件下能够确保舱内实验过程不受室外环境污染影响。
因此在空气品质测试中,许多标准都规定环境舱实验为仲裁方法。
然而,各种标准和实验中的环境实验舱材料不同,大小不一,参数各异,始终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环境舱的结构和相关测试参数,我们希望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总结,建立一个更接近现实环境、更实用的环境实验舱,作为行业标准制定的基础。
VOC及甲醛释放量环境测试舱1、环境实验舱构造环境实验舱舱体内壁全部采用电抛光不锈钢材料,各部分是通过在结合部采用连续焊接法固定在一起以及在承重框架处采用点焊焊死[4]。
整个环境舱采用聚四氟乙烯等无吸附、低散发的密封条,并且采用聚亚胺酯泡沫绝缘保温。
舱内保持正压以防止外部空气通过渗流等作用进入。
环境舱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设置在顶部,空气均由一个散流器引入舱内,并且通过设置在舱内部顶上的风扇充分混合,保证采样点有害物的浓度能够实时代表舱内有害物浓度[5]。
采样装置是将采样管伸进舱体中央进行采样,采样管的外层材质一般与舱体相同,大多为不锈钢,内衬聚四氟乙烯管以避免采样过程中气体样本收到污染或发生某些反应影响结果。
舱外安装空调机组,其中有化学过滤器和中、高效空气过滤器净化舱内空气,空调系统控制舱内温湿度,可以模拟实际的室内空气环境。
VOC及甲醛释放量环境测试舱2、环境实验舱内实验条件无论大型环境实验舱还是小型环境实验舱,VOC及甲醛释放量环境测试舱,舱内实验条件通常为:空气温度设定在23℃±2℃,空气相对湿度为50%±10%,空气交换率为0.03次/h左右,空气流速为0.1~0.3m/s[6]。
PM2.5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

PM2.5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作者:贾婧来源:《大科技·C版》2018年第08期摘要:在环境空气PM2.5监测及成分分析工作中,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工作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开展环境空气中PM2.5监测及成分分析工作,实验室在进行成分分析时所能采用的主要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质量控制;PM2.5;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3-0339-01PM2.5又称作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成分主要包括多环芳烃、金属元素、和无机水溶性离子等,是引起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之一。
针对我国近年来空气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现状,空气中PM2.5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展开。
在监测工作中,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工作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是否可靠,是环境空气中PM2.5的监测及成分分析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
1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实验室质量控制是贯穿于实验室检测各个环节的技术手段,一般分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间开展的质量控制活动,一般包括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室检测工作中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校准曲线的绘制、平行双样的测定,空白实验、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等。
质量控制可以保证实验室所提供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对监测及分析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2.1 空白试验空白试验的主要作用是要减少实验室环境、试剂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空白试验的操作步骤与样品检测完全相同。
每批采样至少带一个全程序空白,用于检查样品在运输、样品采集、分析全过程是否受到污染;每日测试样品中至少带一个试剂空白,以检查样品在分析过程是否受污染,所有试剂空白均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2.2 校准曲线校准曲线是表示待测物浓度与测量所用仪器响应值或者其他对应的指示值之间定量关系的曲线。
PM2.5环境模拟实验舱要求(下篇)

PM2.5环境模拟实验舱要求(下篇)
要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模拟环境舱内空气循环系统:
1.无分割的测试舱:测试舱背部安装有风道,从舱背部下面进风,通过离心风机强制吸入从背部顶部出风口排出,形成从舱前向舱后的水平空气流。
2.当舱分割成I舱和O舱,两个舱有独立的空气循环系统,O舱可模拟室外0-15m/s 风速,可检测和控制风速,并且风吹向朝I舱时气流方向为水平;
3.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夹套控制温度法,由保温箱体、不锈钢内胆、加热组件、制冷组件、风循环系统、循环风道等组成;I舱和O舱可独立控制和检测各自温度;
4.湿度控制系统:
PM2.5和空气净化器相关试验时,可独立控制I舱湿度,用于研究湿度对PM2.5的影响;
材料和家具挥发性的有害气体试验时,采用干湿空气平衡法控制测试舱内湿度,系统通过PLC控制器自动控制舱内湿度,系统配有全自动补水装置。
5.主要部件:压缩机,温湿度传感器,气源,变频器,循环风机,电器元件等均采用知名品牌配件并提供配件详细清单,电器元件采用知名品牌原装装件(温湿度传感器进度:温度±0.3℃,湿度:±1.8%)
以上资料概括了模拟环境舱内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的过程,检测净化器性能需要二款环境舱来测试,一款是30立方米的净化器CADR性能测试舱,一款是3立方米的性能测试舱.30立方米的性能测试舱可以用不锈钢来做内部材质,吸附性较钝的材质.也可以用玻璃材质来做.具体做法请与厂家环仪仪器联系.
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M2.5环境模拟实验舱要求(上篇)
PM2.5是空气动力学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质,又称为细颗粒物。
大部分有害元素和化合物都富集在细颗粒物上,而随着其粒径的减小,细颗粒物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和在呼吸系统的吸收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技术参数:
1、本实验舱主要应用:
a.用于模拟不同门窗结构、温湿度、通风条件下室内PM2.5浓度分布特性和室外PM2.5对室内环境影响的实验和研究。
b.模拟不同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置换率条件,材料或家具的有害物质释放量和释放特性;
C.用于研究袋子法检测汽车内饰件挥发性有害物质释放量和规律;
D.用于检测空气净化器净化功能;
2、实验舱基本参数:
1.整舱内部大小:30㎥,D3000mm*W5000mm*H2000mm(实际尺寸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2.整舱可分割成两内舱尺寸:I舱(模拟室内舱):D3000mm*W5000mm*H2000mm;O舱(模拟室外舱):D3000mm*W5000mm*H2000mm;
3.中间隔断上门窗尺寸:门:W900mm*H2000mm 窗:W500mm*H1100mm;
4.温度控制范围:+10~+90℃;
5.温湿度控制范围:30~80%(at+20~30℃)
6.温湿度控制波动:±0.5℃/±3%(无负荷、无试样)
7.温湿度均匀性: ±1℃/±2% (无负荷、无试样)
8.舱内空气流速可控制范围(0.1~1)m/s,控制精度±0.05m/s;
9.空气交换率可调范围(0.2~2)次/H,控制精度±3%;
10.设备密闭性:测试舱密闭性应满足在1kpa正压(表压)时,舱内空气泄漏率VL(0.5%x 舱容/min,或者舱内空气泄漏率VL(5%X供气率VS
11.舱内环境要求的显示精度:温度0.1℃;相对湿度1%;空气交换率0.01次/h。
12.测试舱内本底浓度:甲醛本低浓度<0.006㎎/㎥,TVOC本底浓度<0.5㎎/㎥,单体VOC 本底浓度<0.005㎎/㎥,直径大于0.5μm的微粒浓度的有效检测报告。
13.设备运行时,测试舱内相对于外界压力:10±5PA;
14.环境舱稳定时间:测试舱内温湿度稳定时间不超过2h
15.工作电压:AC:380V,运行功率不大于20KW.
以上环仪环境模拟实验舱要求讲述部分资料仅提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这些我司相关工作人员
东莞市环仪仪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