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正确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职业发展中,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取得良好的沟通、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下面是一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建议。
首先,建立良好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我们需要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在沟通中要注意尊重对方的观点,并且保持开放的心态。
尽量避免争吵和冲突,而是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其次,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人际关系的建立不仅仅是关于我们自己,也包括与他人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
我们需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尽量去帮助他们,支持他们。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建立起深厚的人际关系,并且也会得到回报。
另外,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社交活动是扩大人际关系网络的好机会。
无论是参加聚会、社团活动还是志愿者工作,都可以认识到更多的人,拓宽我们的社交圈子。
在社交活动中要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结交新朋友。
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礼节,尊重他人的空间和隐私。
还有,尊重他人的不同。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包括价值观、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接纳他人的特点和观点,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
通过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可以建立起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另外,解决冲突。
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和分歧,处理冲突是维护关系稳定的关键。
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善于沟通和妥协。
我们要学会倾听对方的观点,理解他们的想法,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在处理冲突时要保持冷静,并且尽量避免情绪化的言辞和行为。
最后,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帮助他人来建立起良好的互助关系。
当我们需要帮助时,也可以主动地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
互助关系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紧密,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困难时得到支持和安慰。
综上所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人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尊重他人的不同、解决冲突和建立互助关系等方式,我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和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和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及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许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
实际上在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气氛中,应该如何改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人际交往,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处理自身他人环境社会关系他人环境社会,就是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科学对待他人环境,主要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个人与社会的,人与自然饿和谐。
首先就自身而言,必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和饯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宏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一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在自身品德高行时方能谈他人和周围的环境,这是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和他人与环境的根本。
进而我们应该谈谈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
它很复杂,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大学生做为时代的一个人才主力军,对社会环境的处理,更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唯物辩证法内容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认识领域,内部及相互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纯粹孤立的人和事物是不存在的。
人类是因为重视联系、重视合作、重视运用群体的力量,才成为地球的主宰。
不懂得与他人合作,一味地孤独奋斗在现今社会是很难成功的。
当代大学生如何处理好自身及与他人环境社会的关系

3真诚待人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 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诚实又是成功交往的基础,知心朋友和牢固的友 谊是通过真诚相处才获得的。那么。怎样做到诚实呢?简单的说就是一要正直无 私;二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三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
天 行 健
总之,对于在校大学生,要从各方面锻 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改善
,
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
君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
子
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
当 以 自
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 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
强
力缓解。另外,重视人际交往,掌握交
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 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不难发现,在大学生中间存在这样的问题, 影响着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
第一:以自我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表现为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 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或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常常只在 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别 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常常喜欢盛气凌人、自吹 自擂,并且自私自利。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校园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一部分的同学有这样的倾向,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
第四:有害羞自卑的心理。
有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因为外貌、成绩等因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就会 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交往中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意 志消沉,灰心丧气,有时还会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就会忍 气吞声,沉默寡有一部分的同学为自身利益着想,就会很刻意的去亲近某一位同学,或老师。 这样与被亲近的人之间也建立了虚伪的人际关系,让同学认为此人是一个谄媚 主义者,导致了人际关系的不好。
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论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类是社会动物,个人与社会关系促进了社会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拓展社会关系、实现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坚持公正原则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准则。
在此,个人必须认识到,在争夺时候,有各种不同的利益,个人需要坚持公正,不能以各种不正当手段取得过多的利益;社会也要坚持公平原则,不能无端地利用个人,使他们承担过多的工作和担当。
其次,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中追求公平正义原则也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准则。
由于个人与社会长期以来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交流中存在偏见与歧视,个人与社会应该团结共存,互相尊重,共同追求真正的公平正义。
最后,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也要求个人与社会都要求多元文化。
在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避免用一句话来做断言。
应该基于多元文化的尊重,去探索个体与社会间的连接。
总而言之,建立正确的个人与社会关系,必须维持良好的道德观念,坚持健康的价值观,形成良性的关系,真诚而热心地维系桥梁及平衡,无论在社会还是个体,都可以实现共同发展。
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

论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人类的活动也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这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平衡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一、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人类的共同责任,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保证人类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对于人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无视环境,过度开发资源,过度消耗能源等,不仅会引起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也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
同时,环境的恶化也会造成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人们生命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二、如何平衡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需要平衡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利益,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第一,在经济领域,需要倡导绿色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这将需要大量投资到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上,促进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的发展,使经济和环境两方面实现良性循环。
第二,在社会领域,需要完善环境法制,提高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
政府不仅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加强环境公益诉讼,还需要促进全民环保意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环保认知水平。
第三,在文化领域,需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鼓励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要努力建立自然与人文共同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回收利用。
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回收利用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加大公众参与度。
通过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和治理工作,加强环保组织和社会力量的组织和调动,提高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效率。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

哲学基础知识提到哲学,有人觉得抽象、高深难懂不可理解,有人觉得学了也没用,甚至吓跑了,其实不然。
这是人们心中的一个误区,哲学绝不是远离现实,不可捉摸的,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每天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可以说,每个人都离不开哲学,只不过在学习哲学之前,每个人的哲学观点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还可能是自相矛盾的。
而哲学是把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联系起来进行抽象的概括,从中总结出哲学的道理,用以指导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什么是哲学呢?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古今中外历史上都曾经出现了许多哲学家。
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西方著名的苏格垃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曼努尔康德、卢梭、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等,他们都曾经对哲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里仅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以介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1)从研究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哲学都没有真正搞清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没有正确说明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古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一切知识的总汇,近代哲学家把哲学看成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哲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一般的规律,否定了包罗万象的旧哲学(“科学之科学”)在哲学史上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指出它们之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使哲学第一次成为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2)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建立了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科学理论体系。
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教案设计

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教案设计第一章:了解外面的世界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外部世界的定义和特点。
外部世界与我们的关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外部世界。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和认识。
1.4 教学活动:观看外部世界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二章:探索外面的世界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外部世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基本情况。
2.2 教学内容:外部世界的多样性。
探索外部世界的方法和途径。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途径,了解外部世界的基本情况。
2.4 教学活动:分析外部世界的多样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探索外部世界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了解外部世界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理解外面的世界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尊重外部世界的文化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2 教学内容:外部世界的文化和价值观。
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外部世界的文化和价值观。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4 教学活动:分析外部世界的文化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对话,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第四章:融入外面的世界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融入外部世界的态度和行为。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外部世界中的问题和挑战。
4.2 教学内容:融入外部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处理外部世界中的问题和挑战的原则和策略。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外部世界。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简答

如何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简答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紧密,一个人在社会中是不可分割的,他既属于自身,也属于社会。
社会势力塑造个体,个体又影响社会,人与社会之间互
相影响,关系错综复杂。
因此,人们应该倡导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使个人和社会都能得到应有的平等机会与尊重。
首先,要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充分肯定个人的人权,
认可其独立意志,保障其主体地位。
要在个人的自由中添加社会的约束,
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满足社会的需要,使个人和社会之间维持平衡,双
方受益。
其次,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创造社会和谐氛围,建立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的机制,积极构建社会文化环境,促进个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和
谐发展。
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而且还能增强个人的实现价值的能力,彰显个人的价值,有利于社会
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生活
二氧化碳给全球带来的危机,扣 动了人们忧患意识的扳机。今年的两 会大力提倡民众实行低碳生活。所谓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 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 氧化碳的排放量。
“关上灯,点亮希望!”2010年3月27日晚8 点30分,形象大使李冰冰与热心环保的人 们比划着“地球一小时”宣传手语并倒数, 见证故宫灯光的熄灭。当晚,全球120多个 国家和地区加入全球熄灯一小时接力。
(二)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离不开社会 ※人的生存依赖社会提供的物质生活资料 ※人依赖社会提供的教育机构成长
※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人生在世,吃 穿用住,这些物质 生活资料不是自然 界直接提供的,而 是社会提供的提供的。
1、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上级的指示 B科学的世界观
C客观存在的事物
D成功的经验
)
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D、主观和客观是否同一的问题
B
2、依据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 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 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 破坏事物的发展。
淹死的驴子
一只驴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 里,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 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 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 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 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 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第三节
正确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
分析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哪一派别?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唯物主义
2、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唯心主义
3、心外无物
唯心主义
一、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到底是先有物质, 还是先有意识
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都是前人总结 出来的,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把 这些知识真正学到手,也才能得到锻 炼和提高。
(2)社会离不开个人
※个人组成了社会 ※社会的进步要靠 个人的推动
2、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个人 贡献 社会进步
=
﹤
个人 索取
社会停滞
社会倒退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找 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碳18%
氧65%
自然界中主 要化学元素 及其含量
氢10%
氮3%
人和自然界的物质保持一种自然平 衡,如果这一平衡被打破,则影响人 体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以致死亡。
甲状腺肿大
骨质疏松
自然界提供的生态系统是目前我们 知道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其 内部经常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 保持生态平衡,以适合人类生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 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二、正确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人 的 外 部 世 界 指 什 么
?
(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依赖于自然 ※人依赖自然界的物质构成自己的生命有机体 ※人依赖自然界的物质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 ※人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生态系统而生产
(2)人反作用于自然 ※人以自己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
改变着自然界的面貌
※人利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创造出许多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
阳 泉 新 颜
神七
动车
机 器 人
议一议
为什么会出现片中的情况? 人类该怎么做?
2、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应建立 起相互协调、和谐共处 的关系。人类既要利用 自然、改造自然,又要 爱护自然、培育自然, 把发展科技和生产力与 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 起来,实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