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中香料的研究

合集下载

化妆品中的香料的稳定性与挥发性研究

化妆品中的香料的稳定性与挥发性研究

化妆品中的香料的稳定性与挥发性研究化妆品在我们的日常护肤和美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香料则是化妆品中常见的成分之一。

然而,香料的稳定性和挥发性对于化妆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香料在化妆品中的稳定性和挥发性,并对其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一、香料的稳定性研究1. 香料的化学成分分析香料是化妆品中赋予其香味的成分,往往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

对香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稳定性。

通过使用色谱、质谱等技术手段,可以确定香料中每种成分的浓度和相对含量,从而评估其在化妆品中的稳定性。

2. 热稳定性的研究热稳定性是评估香料在高温条件下的稳定性能力。

通过将香料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观察其挥发和降解情况,并使用仪器对香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热稳定性。

研究表明,一些香料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或丧失香味,因此在化妆品中使用时需要注意其热稳定性。

3. 光稳定性的研究光稳定性是评估香料在阳光照射下的稳定性能力。

香料的成分可能会受到紫外线的影响而发生光降解,从而导致化妆品中香味的损失或变化。

通过将香料置于紫外灯下,观察其光降解情况,并使用仪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光稳定性。

4. 氧化稳定性的研究氧化稳定性是评估香料在氧化环境下的稳定性能力。

一些香料可能会受到空气氧化而导致气味的变质或损失。

通过将香料置于氧化环境中,观察其气味的改变,并使用仪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其氧化稳定性。

二、香料的挥发性研究1. 挥发性的衡量方法香料的挥发性是指其在空气中的释放速度和程度。

挥发性的衡量方法可以通过使用头空气相色谱技术和电子鼻等仪器来进行。

研究表明,香料挥发性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其在化妆品中的持久性和香味变化。

2. 温度对挥发性的影响温度是影响香料挥发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温度下的挥发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香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释放行为。

研究表明,较高的温度会促进香料的挥发,因此在制备化妆品时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对香味的影响。

化妆品中合成香料的敏感性研究

化妆品中合成香料的敏感性研究

化妆品中合成香料的敏感性研究在当今的化妆品市场中,合成香料以其多样的气味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从香水到护肤品,从洗发水到彩妆。

然而,随着人们对化妆品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合成香料的敏感性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合成香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造出来的具有特定气味的化合物。

它们能够为化妆品赋予迷人的香气,吸引消费者。

但与此同时,这些合成香料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敏感性反应。

首先,了解一下合成香料导致敏感性的机制。

部分合成香料可能会直接刺激皮肤,引发炎症反应。

这就好比给皮肤来了一场“不速之客”的袭击,让皮肤的防御系统拉响警报,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

还有一些合成香料可能会在皮肤内引发过敏反应。

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这些合成香料误认为是“敌人”,从而发动攻击,导致过敏症状的出现。

一些常见的容易引起敏感性反应的合成香料包括苯甲醇、肉桂醛、柠檬烯等。

苯甲醇可能会引起皮肤的刺激和过敏,特别是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来说,更是需要格外小心。

肉桂醛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其刺激性也不容小觑,可能导致皮肤发红、发痒。

柠檬烯在与空气接触后,容易氧化生成具有刺激性的物质,从而对皮肤造成伤害。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对合成香料产生敏感性反应呢?一般来说,皮肤本身就比较敏感的人,他们的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

此外,患有某些皮肤疾病,如湿疹、特应性皮炎的人群,他们的皮肤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对于合成香料的耐受性也会降低。

还有,频繁使用化妆品或者过度护肤的人,由于皮肤长期处于各种化学成分的“包围”之中,也可能增加对合成香料敏感的风险。

为了评估化妆品中合成香料的敏感性,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皮肤斑贴试验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手段。

将含有可疑合成香料的贴片贴在受试者的皮肤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皮肤的反应。

如果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就提示可能对该合成香料敏感。

此外,还有一些体外实验方法,比如细胞培养实验,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中观察合成香料对皮肤细胞的影响,从而推测其潜在的敏感性。

化妆品中香料的感官评价研究

化妆品中香料的感官评价研究

化妆品中香料的感官评价研究在当今的化妆品市场中,香料的运用可谓是无处不在。

从洗发水的清新果香到香水的迷人芬芳,香料不仅能够赋予化妆品独特的气味,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然而,要确保所使用的香料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感官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香料在化妆品中的作用香料在化妆品中的首要作用无疑是提供令人愉悦的气味。

一款带有宜人香气的化妆品能够提升使用者的心情,增加使用的愉悦感。

例如,玫瑰香能够带来浪漫和舒缓的感觉,柠檬香则给人清新和活力的印象。

此外,香料还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节作用。

某些特定的香气可以缓解压力、焦虑,甚至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比如薰衣草香就常常被用于助眠类的化妆品中。

而且,合适的香料能够增强化妆品的品牌形象和辨识度。

当消费者闻到某种独特的香气时,很容易联想到对应的品牌,从而提高品牌的忠诚度。

二、感官评价的重要性感官评价是对香料在化妆品中表现的直接评估方式。

它能够帮助化妆品企业了解消费者对产品香气的喜好和接受程度,从而优化产品配方,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感官评价,可以发现香料与其他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体气味的影响。

有时候,单独闻起来不错的香料,在与其他成分混合后可能会产生不愉快的气味变化。

同时,感官评价还有助于确保产品在不同批次之间的香气一致性。

如果某一批次的产品香气与以往有所不同,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

三、感官评价的方法1、嗅觉测试这是最直接的评价方法。

让评价人员直接嗅闻化妆品的香气,并描述其感受。

可以采用单一香料的嗅闻,也可以对比不同配方产品的香气差异。

2、三角测试在三角测试中,给评价人员提供三个样品,其中两个是相同的,一个是不同的。

他们需要判断出那个不同的样品。

这种方法可以检验评价人员对香气细微差别的辨别能力。

3、喜好度评价让评价人员对不同的香气表示喜好程度,例如非常喜欢、喜欢、一般、不喜欢、非常不喜欢等。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消费者对某种香气的总体接受度。

化妆品中的天然香料的提取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天然香料的提取与应用

化妆品中的天然香料的提取与应用随着人们对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天然原料的追求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天然香料因其独特的香味和健康无害的特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中的天然香料的提取方法和应用。

一、天然香料的提取方法天然香料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蒸馏法、浸泡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1. 蒸馏法蒸馏法是最常见且传统的提取天然香料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植物材料(如花瓣、果皮、根茎)与水共同加热,产生蒸汽,并经冷凝后收集蒸馏液。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植物中的挥发性物质,如玫瑰花的精油。

2. 浸泡法浸泡法是将植物材料浸泡在溶剂中,使香料分子释放出来,再将溶液经过蒸馏得到提取物。

该方法适用于提取树叶、树皮等不易通过蒸馏法提取的植物材料。

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通过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在高压下达到液态和气态之间的临界点,提取物质中的活性成分。

这种方法对植物材料的破坏小,提取效果好,适用于提取一些具有高挥发性的香料。

二、天然香料的应用天然香料在化妆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为产品增添迷人香气,还能提供一定的保养和疗效。

1. 香气调配天然香料作为化妆品的香精原料,能够为产品赋予不同的香气。

例如,薰衣草精油可以给人带来放松和宁静的感觉,适用于护肤品和洗浴产品;柠檬精油具有清新的酸橙香气,适用于洗发水和香皂等产品。

2. 护肤功能天然香料中的活性成分还具有多种护肤功能。

比如茶树精油富含抗菌成分,可以用于治疗痤疮和控制油脂分泌;芦荟提取物可以舒缓皮肤炎症和修复受损的肌肤。

3. 营养补充一些天然香料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具有保健作用。

例如,姜精油富含抗氧化剂,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消除疲劳。

4. 心理疗效天然香料的香气不仅可以刺激人们的嗅觉感官,还能通过神经系统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

薰衣草精油的香气有助于舒缓压力和焦虑,提高人们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天然香料作为化妆品中重要的成分,其提取方法和应用技术日益成熟。

化妆品中的香料使用安全性研究

化妆品中的香料使用安全性研究

化妆品中的香料使用安全性研究在现代社会中,化妆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为了追求美丽与自信,常常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来进行美容护肤。

然而,我们是否关注过这些化妆品中所添加的香料对我们的健康是否安全呢?本文将对化妆品中的香料使用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期提醒大家在购买和使用化妆品时的谨慎与选择。

一、香料的定义和分类香料是一种可以为化妆品赋予特定香味的物质。

根据其来源和制作方式,香料可以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类。

天然香料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天然矿物等,而合成香料则是通过化学手段合成的。

二、常见化妆品香料的安全性评估1. 美容品中常见的香味成分香味成分通常用来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使用体验,包括各种果香、花香、草香等。

常见的香味成分包括香精油、苯甲酸酯类物质、萜类香料等。

2. 安全性评估机构针对香料的安全性问题,欧洲、美国等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安全性评估机构,如欧盟的科学委员会(SCCS)、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评估香料在化妆品中的安全性,制定相应的使用限量。

3. 安全性评估方法为了确保化妆品香料的安全性,科学家们常常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实验等手段来评估香料对人体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化学计算方法可以预测香料的致敏性和毒性,以实现快速有效的安全性评估。

三、香料使用引发的安全隐患1. 对皮肤的刺激和致敏性香料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或致敏反应,导致过敏性皮炎等疾病。

特别是存在过敏体质的人群,更容易因为使用了含有敏感物质的化妆品而引发过敏反应。

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香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能会进入呼吸系统,引起咳嗽、喉咙不适等不良反应,并且长期暴露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慢性损伤。

3. 潜在的致癌风险一些香料成分被研究证实有致癌的潜力,如苯甲酸酯类物质,长期使用含有这些物质的化妆品可能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四、化妆品香料的安全使用建议为了保障个人的使用安全,建议向消费者提供以下几点建议:1. 选择可靠品牌的化妆品:可靠的品牌通常对其产品的安全性进行严格把控,因此在购买化妆品时,尽量选择大品牌或有口碑的品牌。

化妆品中的香料与香精研究

化妆品中的香料与香精研究

化妆品中的香料与香精研究化妆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其中的香气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享受。

而化妆品中的香料和香精则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存在的。

本文将对化妆品中的香料与香精进行深入研究。

一、香料与香精的定义香料指的是由植物、动物或人工合成物质中提取的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

它可以用来增添或强调化妆品的香气,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而香精是由多种香料经过加工和混合而成的复合物,具有更加复杂的香气。

它是化妆品中最常用的香料形式之一,能够为产品提供独特且持久的香味。

二、香料与香精的分类1. 植物香料与香精植物香料来自于植物的花、叶、果实等部分。

常见的植物香料有玫瑰、茉莉、橙花等。

这些植物香料能够赋予化妆品淡雅、自然的香气。

植物香精则是由多种植物香料经过提取和混合而成,以实现更加持久的香味。

通过改变香精中植物香料的比例,可以调配出不同的香气,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动物香料与香精动物香料是从动物身体分泌的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它们具有独特的香气。

典型的动物香料有琥珀、麝香等。

在过去,动物香料普遍使用,但如今受到保护动物和道德关注,逐渐被人工合成香料所替代。

动物香精则是由人工合成的成分模仿动物香料的香味。

它能够在不伤害动物的情况下,为化妆品提供类似的香气效果。

3. 合成香料与香精合成香料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香味物质。

它们可以模仿天然香料的香气,并且在稳定性和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常见的合成香料有香兰素、香草酮等。

合成香精则是由多种合成香料组成的复合物。

它们能够提供较强烈且持久的香味,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

三、香料与香精的应用化妆品中的香料与香精是为了赋予产品独特的香气,并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

它们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各类化妆品中,如香水、洗发水、护肤霜等。

1. 香水香水是最常用的化妆品之一,也是香精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不同种类的香水有不同的香调,如花香调、木香调等。

香精的加入能够使香水散发出持久的香气,使人感到愉悦和舒适。

化妆品中的天然香料研究与开发

化妆品中的天然香料研究与开发

化妆品中的天然香料研究与开发香气是化妆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为产品带来愉悦的感官体验,同时也与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息息相关。

然而,传统的合成香料由于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消费者对于天然香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化妆品生产商将目光转向了天然香料的研究与开发。

本文将探讨天然香料的来源、研究、开发等相关话题。

I. 天然香料的来源天然香料可以从多种植物和动物中提取得到。

植物中的香料通常来自于花朵、叶子、果实、根茎等不同部位,如玫瑰、薰衣草、柠檬等。

而动物香料则主要来自于麝香、麝香鹿等。

这些天然香料具有独特的气味,可以在化妆品中为产品增添自然和独特的香气。

II. 天然香料的研究与开发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生产商们开始加大对天然香料的研究与开发力度。

首先,他们需要深入了解每种天然香料的特性和用途。

例如,不同的香料在化妆品中的使用数量和比例都可能有所不同,需要针对不同产品进行试验和调整。

其次,生产商们还需要研究如何提取天然香料,以确保提取的香气成分能够保持其天然性质。

现代科技的进步使得提取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确,同时减少了对原材料的浪费。

最后,研究人员还需要评估天然香料在化妆品中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以确保产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问题。

III. 天然香料的优势与挑战相比合成香料,天然香料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天然香料源自自然植物或动物,符合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

其次,天然香料的气味更加纯净和天然,能够为使用者带来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此外,天然香料通常具有较低的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较小。

然而,天然香料的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某些天然香料资源有限,例如一些稀有植物或动物的提取过程可能较为困难。

其次,由于天然香料的成分复杂多样,其纯度和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挑战。

因此,生产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以获得高品质的天然香料。

IV. 天然香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天然香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如香水、护肤品、洗发水等。

化妆品中香料成分的过敏反应研究

化妆品中香料成分的过敏反应研究

化妆品中香料成分的过敏反应研究在当今追求美丽和精致的时代,化妆品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享受化妆品带来的美丽和自信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尤其是香料成分引发的过敏反应。

香料,作为化妆品中常见的添加成分,旨在赋予产品独特的气味,提升使用的愉悦感。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们有时也是导致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

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的异常反应。

当我们的身体接触到被认为是“外来入侵者”的物质时,免疫系统会发动攻击,从而引发各种不适症状。

在化妆品中,香料成分的分子结构可能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有害物质,进而触发过敏反应。

常见的香料过敏症状包括皮肤发红、瘙痒、肿胀、起疹子等。

这些症状可能在使用化妆品后的短时间内出现,也有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才逐渐显现。

对于一些敏感肌肤的人群来说,即使是微量的香料成分也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这无疑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那么,哪些香料成分更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呢?像肉桂醇、丁香酚、香叶醇等都是常见的致敏香料。

这些成分在香水、护肤品、洗发水等各类化妆品中都可能存在。

此外,合成香料相较于天然香料,由于其化学成分更为复杂,引发过敏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为了确定是否对某种香料成分过敏,通常需要进行皮肤斑贴试验。

这是一种将含有可疑香料成分的贴片贴在皮肤上,观察一段时间后判断是否出现过敏反应的方法。

然而,这种测试方法并非绝对准确,有时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结果。

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往往更关注产品的功效和品牌,而容易忽略香料成分。

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香料过敏的认识和警惕性。

在购买化妆品时,仔细查看产品的成分表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果发现其中含有自己已知过敏的香料成分,或者是一些常见的致敏香料,应谨慎选择。

对于化妆品生产企业来说,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他们应该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易致敏的香料成分,或者寻找更安全、温和的替代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妆品中香料的研究
摘要香料是化妆品中使用次数最多,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类添加剂。

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妆品中香料的发展历史,着重对香料的主要类型、提取合成和应用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香料发展简史类型提取成应用
前言
在医药、生活用品和化妆品等行业,香料都有广泛应用,尤其在化妆品中,香料具有使产品清新自然、气味芬芳以及杀菌的功能。

从最初的天然香料发展至今天的合成香料,香料已广泛应用于乳化体类、油蜡类、粉类、香水类和液体洗涤剂类等系列化妆品中。

1.香料的发展
在东方,香料起源于帕米尔高原,公元前20世纪~18世纪的古埃及则是西方香料的发祥地。

我香料的使用可追溯至5000年前,人们采集植物作为医药用品来驱疫避秽或者用作祭祀用品。

公元6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从花的浸出物中析出带香味液体的方法,并开始生产戈雷香水。

公元13世纪,首次从精油中分离出萜烯类化合物。

发展至中世纪,香料开始被用于香水、医药以及食物中。

随着香味化合物的合成不断取得重大成就,香料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2.、香料的类型
香料是一种能被嗅觉嗅出香气或味觉尝出香味的物质,是配制香精的原料。

香料是精细化学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天然香料、合成香料和单离香料3个部分组成。

其分类可简单列表如下:
(1)动物性天然香料是动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

动物性天然香料有十几种,能够形成商品和经常应用的只有麝香、灵猫香、海狸香和龙涎香4种。

(2)植物性天然香料是用芳香植物的花、枝、叶、草、根、皮、茎、籽或果实等为原料,用水蒸气蒸法、浸提法、压榨法、吸收法等方法,生产出来的精油、浸膏、酊剂、香脂、香树脂和净油等,例如玫瑰油、茉莉浸膏、香荚兰酊、白兰香脂、吐鲁香树脂、水仙净油等。

(3)单离香料使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天然香料中分离出来的单体香料化合物称为单离香料。

例如,在薄荷油中含有70~80%左右的薄荷醇,用重结晶的方法从薄荷油中分离出来的薄荷醇就是单离香料,俗称薄荷脑。

由于从天然精油分离出来的单离香料,绝大多数用有机合成的方法可合成出来,因此,单离香料与合成香料,除来源不同外,并无结构上的本质区别。

(4)合成香料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取的香料化合物称为合成香料。

目前世界上合成香料已达5000多种,常用的产品有400多种。

合成香料工业已成为精细有机化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成香料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官能团分类,分为酮类香料,醇类香料,酯、内酯类香料,醛类香料、烃类香料、醚类香料、氰类香料以及其它香料;另一种是按碳原子骨架分类,分为萜烯类、芳香类、脂肪族类、含氮、含硫、杂环和稠环类以及合成麝香类。

3 天然香料的提取
3.1 水蒸气蒸馏制备天然香料
绝大多数芳香植物均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方法生产精油,该技术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且成低。

但由于操作温度较高,会引起精油中热敏性化合物的热分解和易水解成分的水解。

此外,取出来的精油与空气接触,部分被氧化,致使其抗氧化能力降低,不适用于化学性质不稳定组分的提取。

3.2 萃取法制备天然香料
玫瑰、茉莉、白兰、紫罗兰、金合欢、黄水仙、香石竹以及金雀花等鲜花采用萃取法加工。

其特点是可以在不加热和低温下进行,除了挥发性组分外,还可以提取其中重要的不挥发成分。

近年来,运用微胶囊技术双水相萃取、微波萃取和超声波萃取提取植物精油。

影响浸提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浸提温度、浸提剂、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等。

3.3分子蒸馏制备天然香料
分子蒸馏是一种在高真空条件下对高沸点、热敏性物料液分离的有效方法。

其操作温度远低于物质常压下的沸点温度,且物料被加热时间非常短,不会对物质本身造成破坏,用于浓缩或纯化高分子量、高沸,高
黏度及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

利用该法可将芳香油中的某一主要成分进行浓缩,并除去异臭和带色杂质,提高其纯度。

目前已开发出许多新型复合传质分离技术,包括添加物精馏、耦合精馏和热敏物料精
馏等。

但是由于该技术耗能大,所以目前仅适用于热敏性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分离[。

4 合成香料的制备
4.1酯类香料的合成
许崇娟等采用新的工艺合成了乙酸苄酯,在催化剂的合成上采用了新的加料方式,在反应过程中加入NaHCO3使氯化苄转化完全,在产品的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经济合理的方法,使乙酸苄酯的收率达到88%。

在乙酸芳樟酯的合成研究中,郭谊等[13]在无外加酯化催化剂条件下,采用反应-蒸馏工艺,产品收率可76.9%。

2-甲硫基丁酸甲酯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天然水果中的香料化合物。

王永红等使用经典方法合成了2-溴丁酸甲酯,再和甲硫醇钠进行反应,合成了2-甲硫基丁酸甲酯,收率达91%。

陈煦等研究了由乙苯、氯气和乙苯、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来制取α-卤代乙苯,进而合成乙酸苏合香酯的方法。

刘利国等[15~16]以糠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α-呋喃丙酸甲酯、乙酯、正丙酯、异丙酯、正丁酯、正戊酯、异丁酯和异戊酯等呋喃丙酸酯香料。

4.2醇类香料的合成
二甲基苄基原醇为一种柔和芳香的香原料,具有丁香香气,并带有草香和木香香味,是丁香型香精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百合、素心兰水仙和铃兰等花香型香精中。

袁金亮等以超声波为引发条件,引发制备格氏试剂,并通过格氏反应先将氯化苄与镁在超声波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苄格氏试剂,再将丙酮滴加至上述格氏试剂中缩合,继而水解得到产物。

俞文妍等通过对2,6-二甲基庚醇类香料合成的合成工艺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以四氢呋喃作溶剂,碘甲基或溴甲基氯化镁为格氏试剂、以雷尼镍催化剂进行加氢反应,总收率为81.9%。

5.各种化妆品中香料类型
市场上化妆品特别是清洁用品,选择符合要求的香型竟然达到左右这类商品价格的地步。

清洁卫生用品一般希望香气清爽使人产生清洁感,并且应该是男、女、老、幼都喜欢的香型,我国各地较喜欢花木香为主而头香带点水果味的清香型,近年来馥奇型也较流行。

牙膏、牙粉和含漱水是进入口腔的卫生用品,所用香精应无毒性和少刺激性,香气以清凉为主,常见的香型有薄荷、留兰香、水果香、冬青型和茴香等。

护肤膏霜(包手奶液)常用茉莉、玫瑰、铃兰、桂花、白玉兰等花香,有时也用木香、草香与花香的复合香型,如松针油、樟油、迷迭香油、薰衣草油、檀香玫瑰、古龙香型等。

护发品常见的是玫瑰香和薰衣草香型。

唇膏的香气以芳香甜美适口为主,可用玫瑰、茉得、紫罗兰、橙花加点水果香作为头香、眉笔和胭脂所用的香型与唇膏差不多。

参考文献:
[1]孙宝国.香料与香精[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
[2]张殿义.国内外香料香精工业概况与市场分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4,2(10):1-5.
[3]李玉媛,李达孝,毛云玲.云南拟单性木兰鲜叶精油提取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1996(1):25-29.
[4]罗曼,蒋立科.山苍籽油提取方法的改进[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9,18(3):64-65.
[5]董丽萍,许松林.天然香料的提取分离技术[J].天津化工,2006,20(5):1-4.
[6]王花俊,张峻松,刘利锋.天然植物香料提取加工工艺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3):65-66.
[16]王军武,许松林.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现状[J].化工进展, 2002,21(7):499-501.
[17]任艳奎,许松林,栾礼侠.应用分子蒸馏技术分离提纯玫瑰精油[J].应用化工,2005,34(8):509-512. 26]许崇娟,郑庚修,王秋芬,等.香料乙酸苄酯合成方法的改进[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学版),2002,16(3):264-265.
[27]郭谊,周新,方玲,等.乙酸芳樟酯的合成研究[J].精细化工,2002,19(6):334-335.
[28]王永红,王利民.2-甲硫基丁酸甲酯的合成工艺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5,2(1):1-3.
[29]陈煦,金秋茹,关志才,等.乙酸苏合香酯的合成[J].天津化工,2003,7(4):13-14.
[30]刘利国,杨景林.α-呋喃丙烯酸系列酯类香料的合成[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19(2):87-90.
[31]李美松,马文展.α-呋喃丙烯酸的合成工艺改进[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0,22(1):27-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