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
牵出线调车

20
第一节 调车工作概述
2.手制动机制动原理
手制动机制动是利用人力转动制动轮或扳动制动
把手,通过基础制动装置的作用,将人力传到闸
瓦上,使闸瓦和车轮踏面摩擦产生制动力,组织
车轮的转动,
从而达到制动。
的目的标准型
车);在技术站调车场驼峰尾部用于整场作业。
牵出线调车
一、牵出线调车的基本因素:
(一)调车钩:指机车完成连挂、摘解或溜放车辆等调车工作的基本单 位。(解释钩分)
调车钩按性质不同的分类: 1、挂车钩 2、摘车钩(推送钩、溜放钩)
挂车钩
6
机车
7
挂车钩:是指机车或挂有车辆驶往线路内连挂车辆后, 牵出到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
17
第一节 调车工作概述
(一)手制动机制动原理 目前,我国铁路车站的牵出线调车作业中,均以手制
动机制动为主,仅对部分手制动机不良、没有手制动 机或制动员上车较为困难的车辆辅以铁鞋制动。为了 做好手制动机制动工作,下面介绍手制动机分类、制 动基本原理和制动方法。 1.手制动机分类 手制动机是借助制动员手臂的力量来拧紧闸盘或制动 手把对车辆进行制动的一种简单机械。根据用途分为 货车和客车两大类。
19
第一节 调车工作概述
②折叠式手制动机:这种制动机大部分装在平车、砂 石车上。闸杆分为两节,可以平放在车辆的端部。
使用时,需将闸杆扶直,插好杆销,套上方形套,将 闸杆固定。
(2)脚踏式手制动机:脚踏式制动机是近几年来试 制装车的新型人工操纵的制动机,具有制动力大、安 全性高的特点,在棚车上试装后,受到现场工人的欢 迎。
(2)按是否挂有车辆分:空调车程、重调车程
铁路调车作业的安全控制办法

铁路调车作业的安全控制办法车站的调车工作,应按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
参加调车作业的人员应做到:1.及时编组、解体列车,保证按列车运行图的规定时刻发车,不影响接车;2.及时取送货物作业和检修车辆;3.充分运用调车机车及一切技术设备,采用先进工作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完成调车任务;4.保证调车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行车安全。
一、调车作业方法1.按设备不同可分为:(1)平面牵出线调车。
平面牵出线调车一般采用推送调车法及溜放调车法两种。
溜放调车法是用机车推送车列到一定速度后,并在行进中将计划摘下的车组提钩。
司机根据调车长的信号减速制动,使摘下的车组借所获的动能作用,溜向指定地点。
溜放调车法又分成:单组溜放法;连续溜放法;多组溜放法;情力多组溜放法;牵引溜放法。
(2)驼峰解散车辆(驼峰又分简易驼峰、非机械化驼峰、机械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和自动化驼峰)。
(3)手推移动车辆(手推调车)。
2按其作业方法不同可分为:(1)推送调车法;(2)驼峰解散车辆法。
3.按调车作业的目的可分为:(1)解体调车:指将到达列车或车组中的车辆,按不同去向或性质分解到调车场内的固定线路上;(2)编组调车:指按《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技规》、《行规》的要求,将站内各存车线上的车辆按去向或车种别编成车列或车组;(3)摘挂调车:指从本站停车的列车上解下(到达或中转车辆)或挂上站存的车辆,随列车出发;(4)取送调车:指向货物装卸地点和车辆检修地点进行取出或送入的调车作业;(5)其他调车:指列车转线(场)、车场整理、调送车辆、过磅(上轨道衡)、货物线对货位、事故救援及机车转线或机车出入段(库)等。
各类调车作业中,技术站以解编调车为主;货运站以取送调车为主;中间站主要办理摘挂调车及取送调车。
二、调车作业的具体规定1.调车工作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及其存放地点。
2.调车工作繁忙、配线较多的车站,可划分几个调车区。
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流程不足与改进

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流程不足与改进英文回答:Plane shunt lin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deficiency and improvement:Shunting operation is a common operation i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t is the process of moving trains or rolling stock from one track to another. Shunting operations are generally carried out in marshalling yards or sidings and involve moving trains or rolling stock from one track to anothe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locomotives and carriages, and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train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shunting oper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The plane traction lin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has the following shortcomings:1. The process is complex and inefficient. The plane traction lin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general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locomotive enters the traction line; (2) the locomotive pulls the train into the traction line; (3) the locomotive disconnects from the train; (4) the locomotive exits the traction line; (5) the train is pushed into the traction line; (6) the locomotive re-couples to the train; (7) the locomotive pulls the train out of the traction line. This process is complex and inefficient, and it takes a lot of time and manpower to complete.2. The process is not safe. The plane traction lin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is a relatively dangerous operation. There are many potential hazards in the process, such as: (1) the locomotive may collide with the train; (2) the train may derail; (3) the personnel may be injur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effective safety measures during the opera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3. The process is not flexible. The plane traction line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is relatively rigid and inflexible. It is not suitable for all types of shunting operations. For example, when the train is too long or too heavy, the locomotive may not be able to pull the traininto the traction line. In this case, it is necessary to use other shunting method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lane traction lin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the following measures can be taken:1. Simplify the process. The plane traction lin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can be simplified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teps. For example, the locomotive can pull the train into the traction line and then disconnect from the train without exiting the traction line. This can save time and manpower.2. Improve safety. The safety of the plane tractionlin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can be improved by taking effective safety measures. For example, the locomotive can be equipped with an anti-collision device to prevent collisions with the train. The train can be equipped with aderailment prevention device to prevent derailments. The personnel can be provided with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to prevent injuries.3. Increase flexibility. The flexibility of the plane traction line shunting operation process can be increased by using different shunting methods. For example, when the train is too long or too heavy, the locomotive can use the double-heading method or the pusher method to pull the train into the traction line.中文回答: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流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中的一种常见作业,是指将列车或车辆从一条股道移到另一条股道的作业。
第2节 牵出线调车

典型工作任务2 牵出线调车牵出线定义:借机车动力进行调车作业的一种调车设备。
牵出线设置位置:调车牵出线设于调车场的一端或两端,其长度一般不小于到发线的有效长或不小于该站编组的列车长度。
我国铁路车站配置的牵出线:基本上没有坡度,牵出线调车属于平面调车。
知识点一牵出线调车作业特点1.车辆的动力来源完全依靠机车的推送力。
2.解体车组时的提钩地点随着调车车列的移动而不断变化。
3.车组脱离调车车列时的速度为该车组的最高速度,车辆的走行性能对溜放距离影响较小。
4.溜放调车时,车组脱离车列后的间隔距离以及能否停在适当位置,主要依靠制动员随车扮闸来调节,对制动工作要求高。
5.调车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经常需在车辆(组)走行过程中上、下车,人身安全重要。
知识点二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1.推送调车法什么是推送调车法: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送到另一股道,停车后再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称为推送调车法。
推送调车法原理:推送调车分解车列时,司机按照调车长的手信号,牵引车列至分路道岔外方停车,车长确认前方进路开通后,指挥司机将车组推送至指定地点停车或与停留车连挂后,摘下第一钩车组(辆)。
司机再根据调车长的手信号牵引车列返回牵出线或分路道岔外方,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摘解以后的车组。
推送调车法的特点:采用推送调车法时,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和机车连挂在一起,直至车列停妥后再摘下,因此,技术上简单,作业上安全。
但是,每分解一组车辆需用两个长调车程,耗费的时间较多,平均钩分较长,调车效率较低。
2.溜放调车法溜放调车法原理: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的速度,在推进中将车组提钩,使摘离的车组利用所获得的动能自行溜向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
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的分类: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分为单钩溜放、连续溜放、多组溜放和牵引溜放调车法等。
(1)单钩溜放法。
机车推送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即溜出一个车组,调车机车停轮等待该溜出车组越过分歧道岔不妨碍后续车组进路时,再进行下一车组的溜放,这种调车作业方法,称为单钩溜放法。
2019年调车员技术比武理论答案(B)

2019年乘务员技术比武理论试卷答案(B)(专业理论知识)时间:年月日注意事项:1、用蓝、黑色墨水答题,保持卷面整洁;2、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1、拉风是指排出每个车辆副风缸中的余风,目的是使待车辆彻底松闸缓解,以便于实行平面和驼峰溜放,防止溜放过程中车辆抱闸。
2、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三辆车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两辆;列车最后一辆不得为关门车。
列车最后第二、三辆不得连续关门。
3、《技轨》规定听觉信号,长声为3s,短声为1s,音响间隔为1s,重复鸣示须间隔时5s以上。
机车发出连续短声时代表紧急停车信号。
4、带风摘管作业时,必须执行“一关前、二关后、三摘软管、四提钩”的作业程序。
禁止使用折角塞门放风制动代替防溜措施。
5、在检查车辆或核对现车时,发现运用中的货车大、小车型车号不同时,按规定应以车底架侧梁号码为准。
6、手推调车,须取得的调车领导人同意,人力制动机作用必须试验良好,由申请人指派胜任人员负责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7、十车、五车、三车分别为距离停留车110m、55m、33m。
8、[应知应会]在车列、车辆走行中,须抓牢站稳,“十禁止”不冒险;在电气化区段作业须做到“十禁止”,防触电、知急救。
9、一批作业(指一张调车作业通知单)不超过3钩时,可用口头方式布置。
10、要道还道的人工互控、互相检查的作业程序是要道由近而远、还道由远而近。
二、选择题1、铁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重伤( )以上为重大事故。
(A)60人 (B)40人 (C)30人 (D)20人2、《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规定,班前禁止( ),班中按规定着装,佩带防护用品。
(A)下棋 (B)打牌 (C)饮酒 (D)睡觉3、《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横越列车、车列时,应先确认列车、车列暂不移动,然后由( )越过。
(A)通过台或两车车钩上 (B)车钩下 (C)车底下 (D)车辆上4、《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规定,调车作业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 )。
铁路调车长:中级铁路调车长题库考点(三)

铁路调车长:中级铁路调车长题库考点(三)1、问答题摘车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正确答案:一是提钩后,提钩人员要向调车指挥人显示妥切信号;二是摘车后要注意防止车辆的自动溜走,尤其是在无人管理的岔线上或在超过2.5‰(江南博哥)坡度的线路上摘车,一定要采取防滑措施。
2、问答题《行规》对越区作业有哪些规定?正确答案:1、越区作业时,由双方区调进行联系,明确机车调别、取送货物品名、车数、空重以及通过或停留的股道等。
2、编组原则:空重分开、南北分流以及机后路局车、守前自备车。
3、组织超长列车运输时,牵引重量不得超过牵引定数,车数不得超过70辆。
4、越区后,调乘人员必须服从所在区调车领导人的领导。
5、接车区优先放行越区作业机车。
3、单选昼间--左臂向左下方、右臂向右下方各斜伸450表示()股道号码信号A.5B.6C.7D.8正确答案:B4、问答题列车的放行顺序怎么安排?正确答案:正常情况下,越段区列车的放行顺序是:救援列车、通勤列车、铁水列车、水渣列车、铁块列车、其它列车。
5、单选()线是用于供货物装卸和货车停留的线路。
A.倒装货物B.货物C.站D.岔正确答案:B6、单选在铁路信号中,属于移动信号的是()。
A.手信号旗B.号角C.减速信号牌D.手信号灯正确答案:C7、单选()计划是调车组的行动依据,车站调度员或调车区长领导调车工作也是通过它来实现的。
A.车站班B.车站作业C.车站阶段D.调车作业正确答案:D8、问答题变更计划主要是指什么?正确答案:指变更股道、辆数、作业方法及取送车作业区域或线路。
9、单选在相邻两条线路间,为了使机车车辆从一条线路过渡到另一条线路所设置的连线称为()。
A.梯线B.渡线C.交叉D.连线正确答案:B10、单选调车人员在车上观速时,看石碴形状成一条线时,约()km/h以上。
A.15B.17C.20D.25正确答案:D11、问答题铁路线路按用途可分为几种?其含义是什么?正确答案: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别用途线。
铁路调车工作基本知识概述

铁路调车工作基本知识概述铁路调车工作基本知识概述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车站行车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车站及时编解列车、取送车辆,实现列车运行图,缩短车辆在站停留时间,加速车辆周转,及保证车站畅通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除列车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的移动统称为调车。
调车作业主要包括列车编组、解体、摘挂、取送、转场、整理及机车车辆出入段等。
由于调车工作地点经常变化、工作对象不固定、工作条件不同,以及参加调车工作的人员众多,因此调车工作是铁路行车工作中比较复杂、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活动的基础,是行车组织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调车工作分类殛调车工作“九固定”(一)调车工作分类1.按技术设备分为:牵出线调车(也称平面调车)和驼峰调车。
2.按作业目的分为:(1)解体调车。
是将到达的车列或车组,按车辆的去向、车种或其他要求,分解到调车场各条固定线路内的调车。
(2)编组调车。
是按编组列车的有关规定,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的调车。
(3)摘挂调车。
是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或摘挂车辆的调车。
(4)取送调车。
是向货场、装卸地点和车辆检修地点送入或取出车辆的调车。
(5)其他调车。
上述目的以外的调车,如车列、车组或车辆转场、转线、站整及机车出入段等调车。
(二)调车工作“丸固定”调车作业由调车机车的机车乘务组及车务系统的多工种共同完成。
为使参加调车作业的有关人员在作业中相互配合、协调作业,调车班次和人员必须固定;为使参加作业人员熟悉使用的调车技术设备及工具的性能、数量及存放地点,便于及时操作和使用,对调车技术设备及工具等,须固定使用和固定存放地点。
1.固定调车机车的作业区域车站配有两台或两台以上调车机车时,应根据车站作业特点、设备情况以及调车作业性质,划分每台调车机车的固定作业区域。
2.固定线路使用结合车站线路配置及车流情况,固定车站调车场每一条线路的用途,以有效使用线路,减少重复作业,缩短调车行程,提高调车效率。
铁路平面调车作业

铁路平面调车作业平面调车作业主要是指利用牵出线进行调车的一种作业方法。
牵出线分为平面牵出线和坡度牵出线,我国铁路大部分车站配置的是平面牵出线。
利用牵出线进行调车是一种基本的调车作业方法,是一种以机车推力为主的调车作业方式。
一、牵出线调车的特点牵出线调车具有以下特点:1.车辆移动完全依靠调车机车的推送力;2.解体车组时的提钩地点随着调车车列的移动不断变化,提钩地点不固定;3.车组脱离车列时的速度为该车组的最高速度;4.溜放调车时,车组脱离车列后的间隔距离,主要依靠制动员用手制动机来调节;5.调车人员劳动强度大,且需经常在车列、车组中上下车。
二、牵出线调车的基本因素(一)调车钩调车钩是调车机车连挂或摘解一组车辆的作业,是衡量调车工作量的一个基本单位。
调车作业计划就是以调车钩为单位,按作业的顺序排列的。
调车钩可分为:1.挂车钩调车机车(或挂有车辆)驶往线路内连挂车辆后牵出至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称为挂车钩。
当到达场与调车场纵列配置时,调车机车由峰顶驶往到达场挂车并推至峰顶的调车钩也称挂车钩。
2.推送钩调车机车将车组推送至线路的预定地点摘车后,返回至开始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称为推送钩。
3.溜放钩调车机车用溜放的方法完成摘车作业的调车钩称为溜放钩。
4.空钩(空程)调车机车从峰顶或从作业地点至车场与待解车列连挂的作业称为空钩(空程)。
(二)调车程调车程是指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移动。
调车程按组成因素可分为六种类型:1.加速-制动型:即机车加速到一定速度后立即制动;2.加速-惰行型:即机车加速到一定速度后以惰力运行;3.加速-情行-制动型:即机车加速到-定速度后,以惰力运行-段距离,然后制动;4.加速-定速-惰行型:即机车加速到-定速度并定速运行一段距离后,以惰力运行;5.加速-定速-制动型:即机车加速到-定速度并以定速运行-段距离后制动;6.加速-定速-惰行一制动型:即机车加速到一定速度并定速运行一段距离后,先惰力运行,最后制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分配
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基本概况
首先我们先来看两个问题:
1.何谓调车工作?
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除了列车运行以外,为编组或解体列车,摘挂或取送车辆等需要,机车车辆在线路上的调动,都属于调车工作。
2.车站的调车工作按技术设备分类?
按技术设备分类分为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两大类。牵出线调车也叫平面调车,是最基本的调车作业方式。目前,在我国铁路,大多数技术站仍以牵出线作为主要的调车设备,即使是使用了驼峰调车设备的车站,驼峰尾部的编组作业,车列的转场、转线,车辆的取送、摘挂等也是在牵出线上进行的。在大多数中间站的调车作业,大部分摘挂列车使用本务机车作为动力,没有牵出线的中间站,调车作业要利用区间正线或专用线。因此,在全路调车工作中,牵出线调车占有很大比重。
这种调车方法,对司机、调车人员、扳道人员相互间的配合要求较高,必须严格掌握减速、提钩、加速和扳道的时机,稍有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前堵后追、侧面冲撞等。因此,原则上不准采用牵引溜放法调车。因设备条件限制,确需施行牵引溜放法调车时,须有安全措施,并须经铁路局批准。
三、牵出线调车手制动机的选闸、试闸
(一)手制动机制动的原理
(5)溜放钩:采用溜放调车法时,由牵出线(包括道岔区)将车组分别溜入指定调车线时的行程。
2.调车程、重程、空程
调车机车连挂车辆或单机进行调车作业的行程分为调车程、重程和空程。不变更运行方向的一次调车移动称为调车程;挂有车辆的调车程称为重程;单机完成的调车程称为空程。
二、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牵出线调车,按操作技术可分为推送调车法和溜放调车法两种。
教案
培训班名: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
科目:
任课教师:
授课期间:
单位:
哈尔滨铁路局印制
授课计划
备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教师
审批人
课题
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
授课时数
1
教学目的
通过对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的特点、作业方法和溜放作业中手制动机制动方法的讲解,能够对调车钩性质、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过程及作业方法、安全及手制动制动原理和选闸、试闸作业过程在感观上和操作上有深刻的认识。
(2)选大不选小——大型车的手制动机制动力强,效果好,惰力大。
(3)选重不选空——重车惰力大,制动时可牵制其他车辆迅速减速。
(4)选高不选低——制动台高,易于瞭望,便于及时调速。
(5)选标不选杂——标准型车辆上的手制动机质量好,使用灵活;制动力强。
(6)选双不选单——选对口闸,一旦有一制动机失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制动机。
当调车车列加减速一次,溜出一组后,调车车列不进行回拉,继续进行不变更方向的加速减速。每一次加速减速即溜出一个车组,这种连续溜放几个车组才向牵出线回拉一次的方法,叫连续溜放法。
采用连续溜放法调车时,除第一钩要道还道外,自第二钩起扳道人员即可根据调车作业计划的要求扳道。
连续溜放法分为停车与不停车两种,无论是停车或不停车,机车第一次加速只是为了使第一组车获得能溜至指定地点的必要溜放速度,而此之后的多次加速与减速,则不仅是为了使依次溜出的车组能溜到指定地点,而且也是为了保证各车组之间的技术间隔。(技术间隔就是根据安全扳道的条件,前后两车组经过分歧道岔时应间隔的最小距离。)
使用多组溜放法时,为使溜出车组之间在脱钩和溜行过程中有足够的档子,就必须在溜放的各车组间通过手制动机制动,使前后溜行车组的走行速度递减,人为地使各溜放的车组行至分歧道岔前,保证有足够的技术间隔。具体操作方法:开始溜放时,连结员提开第一批溜出的几个车组中最后一组的车钩,其他制动员在分组处提钩,然后急速上车,根据车组溜行情况分别进行调速制动,使车组与车组之间在到达分歧道岔前,逐步拉开距离,以保证安全扳道的间隔。第一批车组溜出后,调车指挥人根据剩余制动员人数和前一批溜出的最后一组车的走行情况来确定下一批车组溜放的时机和方法。
手制动机制动是利用人力转动手制动轮或扳动手制动手把,通过制动装置的杠杆作用,将人力传到闸瓦上,使闸瓦和车轮踏面摩擦而产生制动力,阻止车轮滚动,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图例说明)
(二)、手制动机制动的选闸和试闸
1.选闸
手制动机的选闸,要注意选好闸位和闸型。
选闸位一般根据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1)选前不选后——前部闸位不仅利于瞭望,而且易于牵制位于前后的车辆,整个车组的速度下降快。
(一)推送调车法
使用机车将车辆送至指定地点停妥后摘车,再提开车钩,将车辆停在指定地点,称推送调车法。
推送调车法的基本作业过程为挂车、牵出、推进和摘车。
采用推送调车法分解车辆时,调车司机按照调车长的信号,将车列牵出至分歧道岔外方,然后变更运行方向,推送至指定地点停车,由调车人员摘下第一个车组;调车司机按照调车长的信号指示,变更机车运行方向,牵引车列返回牵出线或分歧道岔外方,并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分解以后的车组。
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速度后,司机根据调车长的信号指示减速,连结员在行进中提钩,被摘下的车组借所获得的动能作用溜放到指定地点,这种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
按其操作技术不同,溜放调车法又分为单钩溜放、连续溜放、多组溜放、惰力溜放和牵引溜放等。
1.单钩溜放调车法(单组溜放)
机车推动车列加、减速一次溜出一个车组,待该车组越过分歧道岔不妨碍后续车组进路,要通进路后再溜放次车组的方法称为单钩溜放调车法。
4.溜放调车时,车组脱离车列后的互相间的距离以及能否停在适当位置,主要依靠制动员随车进行手制动机制动来调节,因此,对制动员技术要求高。
5.调车人员的劳动强度大,经常需要在车列、车组走行过程中上下车,因此,要十分重视调车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牵出线调车的基本因素
1.调车钩
调车钩是指完成一次摘车或挂车作业的行程。它是衡量调车工作量的一种单位,通常是用调车钩的多少来表示调车工作量大小的。同时,利用完成某一调车钩所需的时分(简称“钩分”),确定牵出线调车能力,衡量调车工作效率的高低。
使用这种方法,前后车组的溜放速度是逐渐降低的,因此,当牵出线、道岔区为顺坡时更有利于车组以较低的溜放速度溜至指定地点。
5.牵引溜放调车法
机车牵引车列向对向道岔快速运行至适当地点稍减速,连结员利用车钩压钩的时机提钩,调车长看到提开车钩的好了信号后,显示加速信号,制动员立即调速,机车及前部车组加速运行越过道岔后,迅速转换道岔,使后部车组溜入他线的方法,称牵引溜放法。
二看——看车钩的压缩状态和反弹力大小。如拧闸时车速马上降低,车辆前端车钩是拉紧的,车辆后部车钩是压缩的表示手闸良好。
三感觉——根据手闸的反弹力来判断。反弹力越强,手制动机的性能就越灵活。
3分钟
1分钟
4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3分钟
2分钟
3分钟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小结
通过课件的演示,我们对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的特点和基础因素有所了解。同时,对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的作业方法和溜放作业中手制动机的制动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讲解。也介绍了在手制动机制动中,选闸和试闸的一些小敲门。希望学员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确保自身和作业安全。
采用单钩溜放法解体车列时,机车将车列牵往牵出线,至分歧道岔外方有足以溜放一组车辆的距离时停车,调车指挥人按规定与扳道人员要道还道(集中操纵的车站,调车指挥人确认有关调车信号开放正确),并得到有关制动员的“好了”的信号后,向司机显示溜放信号,司机根据调车指挥人的信号指示向调车场方向加速推进。当调车车列加速到一定速度时,调车指挥人显示减速或停车信号,连结员将计划溜出的车组提开车钩,机车减速停车,被摘开的车组即溜入指定线路。此时,制动员对溜出车组进行手制动机或铁鞋制动。为了溜放一次车组,调车机需将车列向牵出线回拉或停轮等待,在溜出车组越过影响一次车组进路的警冲标内方,要通进路后,再溜放一次车组。
三蹬:下车用脚蹬闸瓦、闸链,检查闸链是否拉紧、闸瓦与车轮是否密贴。
四松:上车将手制动机松开,对链子闸不要将闸链松的过长,以防拧闸时影响制动力。
(2)牵出试闸
牵出试闸的最好时机是在牵出车列起动之初或在牵出线末端将要停车之时,方法是“一听、二看、三感觉”。
一听——听闸瓦和车轮的摩擦声,当闸瓦紧贴车轮时,发出“吱吱”的清脆声,表示手制动机性能良好。
采用推送法调车时,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和机车连挂在一起,直到车列停妥后再摘车,技术简单,作业安全。但由于它主要使用牵出半程和推送半程等长距离行程来完成,消耗时间多,作业效率低。因此,主要用于:
(1)调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中规定禁止溜放的车辆。
(2)在禁止溜放的线路上调车。如:
①超过2.5‰坡度的线路上;
②停有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车辆的线路上;
③停有正在进行技术检查、修理、装卸作业、乘坐旅客的车辆及无人看守道口的线路上;
④在有“堵门车”的线路上。
(3)未配调车组的中间站或调车组不足3人时的调车作业。
(4)车辆手制动机失效而又不具备使用铁鞋等制动工具时。
(5)向货场、专用线等取送车辆时。
(二)溜放调车法′
单钩溜放法,采用了溜放钩和回拉钩等短半程,故调车效率一般比推送法提高30%~50%,但每溜出一钩就需要停轮、要道还道或向牵出线回拉一次,所以调车效率受到限制。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
①由于车列中夹有禁止溜放的车辆,当前一车组溜出后,后一车组必须用推送法调车时。
②由于牵出线过短及其他设备条件限制时。
2.连续溜放调车法
选闸型是按照车辆手制动机分为链条式、螺丝式、盒子式及脚踏式,由于链条式手制动机便于调速使用灵活方便,所以选用教多。
2.试闸
试闸方法为:
一闸二试,即停车试闸和牵出试闸。
停车试闸方法是一看、二拧、三蹬、四松。
(1)停车试闸
一看:看手制动机各部件是否齐全、良好、不变形。
二拧:上车将手制动机拧紧,看是否有弹力。
按其性质不同调车钩可分为:(图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