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牵出线调车作业

合集下载

调车工作基本专业知识

调车工作基本专业知识

18
第一节 线路和道岔
• (4)货物、加冰、洗刷消毒等线路,应按各线路实际可 能利用的长度计算。
• 线路最大换算容车数均按线路有效长分别除以换算长度 11m和14.3m计算。
19
第二节 调车信号 • 调车作业有关人员必须熟记调车信号的显示规定,并
能熟练地显示手信号,严格执行其要求,做到正确、 及时、灯正、圈圆、横平竖直、严肃认真。 • 调车信号分为调车色灯信号和调车手信号两种。 • 一、调车用信号机 • 调车用信号机有下列各种:调车色灯信号机、驼峰色 灯信号机、驼峰色灯辅助信号机等。
21
第二节 调车信号
• 调车色灯信号机的显示: • 1. 一个月白色灯光——准许越过该
信号机调车;
2. 一个月白色闪光灯光—— 装有平面溜放调车区集中联 锁设备时,准许溜放调车;
22
第二节 调车信号 3. 一个蓝色灯光——不准越过该信号机调
车。 在下列情况,允许用红色灯光代 替蓝色灯光:
23
第二节 调车信号 • (1)不办理闭塞的站内岔线,在岔
分别除以11m和14.3m计算:
• 式中:
L效—L机—10 N=
• N(—m—)换;算容车数1(1辆()或;14.3L)司机——调车机车长度
• L效——线路有效长(m);10——距尽头线的距离 (m);
• L机——机车长度(m); L附——附加制动距离 (30m);
• 11(14.3)——车辆换算长度(m)。
舍方向顺序编号。位于站舍左右或后方的股道,在站舍前 的股道编完后再由正线方向起陆续编号。 • 2. 双线区段内的车站,从正线起顺序编号,上行为双号, 下行为单号。 • 3. 尽头式车站,向终点方向由左侧开始编号,如站舍位于 线路一侧时,从靠近站舍的线路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 编号。 • 4. 有数个车场的车站,车场股道也应从靠近站舍的股道 起向远离站舍方向顺序编号,股道号码用阿拉伯数字,在 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三场五道应写为

《铁路运输组织》课件调车

《铁路运输组织》课件调车

4、 调速工具
在机械化或自动化驼峰编组站,调车场通常采用三种 制式的调速工具:
(1)点式控制,即在调车场各股道的固定地点设置 减速器。
(2)连续式控制,即在调车场各股道上连续布置减 速顶、加减速顶等调速工具,随时随地控制溜放车组,使 之按规定的速度溜行,直至与停留车连挂。
(3)点连式控制,即在调车场各股道的前半部分设 置减速器,后半部分设置连续式调速工具,以达到车组安 全连挂的要求。
一、调车钩和调车程 二、调车作业时间标准
一、调车钩和调车程
任何一种调车作业都是由若干调车钩或若干调车程 这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
1、调车钩:通常是指机车连挂或摘解一组车辆的作 业,它是用以衡量调车工作量的一种基本单位。
调车作业计划就是以调车钩为单位,按作业顺序排 列的。
2、调车程:是指机车或机车连挂车辆加减速一次的 移动。
二、调车作业时间标准
在写实中,对辅助生产时间均应记明作业项目 及其单项过程。非生产时间应记明原因,对于没有明 显原因的机车停轮,均列为“待业”,并分别按实际 情况采点,记录其起止时间,计算延续时间,提供整 理分析。
调车作业写实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时间标准的确 定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调车机车动态写实表中填 记的资料,既是连续的也是综合的,通常可按照如下 三个步骤进行整理。
第二篇 车站工作组织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调车工作 第三章 接发列车作业及中间站工作组织 第四章 客运站工作 第五章 货运站工作 第六章 技术站工作组织 第七章 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 第八章 编组站作业综合自动化
第二章 调车工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调车时间定额测定 第三节 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第四节 驼峰调车设备及作业组织 第五节 调车作业计划 第六节 箭翎线设备及其应用

铁路调车作业标准

铁路调车作业标准

铁路调车作业标准铁路调车作业标准GB/T7178.1~7178.9--1996铁路调车作业标准Theoperatingstandardforrailwayshunting1996-03-15发布铁路调车作业标准铁路调车平面牵出线作业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铁路调车平面牵出线作业的程序、项目、内容、作业人员、技术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专用铁路的平面牵出线解体列车及摘挂整场技术作业2.铁路调车平面牵出线作业程序图(见图1)一、连挂车列1、作业联系平面牵出线作业二、牵出车列2、准备进路3、连挂车列1、联系牵出2、准备进路3、起车牵出12三、溜放车辆、、作进业路练确习认四、摘挂整场34、、溜制放动车作辆业1、作业联系2、准备进路3、确认动车4、连挂车辆图1铁路调车平面牵出线作业程序图扩展阅读:铁路调车作业标准基本规定一、铁路调车作业标准基本规定1、执行铁路调车作业标准的要求1.1所有参加铁路调车作业人员,必须执行铁路调车作业标准体系的九项标准。

1.2由于劳动组织、作业性质、技术设备、技术要求等的不同,可用响应的标准对铁路调车作业标准进行补充规定;专用铁路的某些作业未纳入标准或因特殊要求执行标准由困难的,可按本企业标准执行,但国家铁路机车进入专用铁路或专用铁路机车进入国家铁路作业,必须执行九项标准。

1.3由于作业组织方法和作业人员的职名不同,岗位作业标准中的作业人员分工,可按岗位责任制的规定执行,但对标准中的技术要求不得简化。

2、调车作业人员一班工作制度的要求2.1休息、着装制。

必须保证班前充分休息,班中穿着各企业(系指局或公司各项标准中同)规定的服装。

2.2点名预想制。

按时参加班前点名,开好预想会。

2.3包线检查制。

按分工认真执行包线检查制度,实行对号交接班。

2.4交班总结制。

实现站定交班条件,做好班后工作总结。

3、调车作业的一般要求3.1车站的调车工作,应按本标准和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

总结-第一章-铁路行车规章-调车工作知识讲解

总结-第一章-铁路行车规章-调车工作知识讲解

牵出线调车
二、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二)溜放调车法:
使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速度后摘钩制动,使摘解的车组 借获得的动能溜放到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其作 业程序如图1-2-4所示。
牵出线调车
牵出线调车
三、溜放调车法注意事项
溜放速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车组间隔 L间隔=L尖+t转换*v后 (v后=<v前)
四、评价驼峰作业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评价驼峰作业方案的指标有:
1.分解一个车列平均占用驼峰的时间分解一个车列平均占用
驼峰的时间 t占
t占
T循环 n循 环
2.驼峰机车的利用系数 K机车 T有效 T循环
3.驼峰设备的利用系数 t溜放
K驼峰 t占
4.驼峰解体能力
n能解 ( 1空 ) 14 40t固
总结
第一章 调车工作
第一章 重点内容
了解调车工作定义、调车工作的分类、调车区划分和调机 分工、调车场线路固定使用;
排风、摘管及列车中车辆的摘挂; 掌握调车工作领导与指挥; 了解调车工作制度; 了解调车工作“九固定”; 了解调车进路的确认。
第一节 基本内容
一 调车的定义 除列车在车站到达,出发,通过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的移 动,统称为调车. 它包括列车的编组,解体,摘挂,转线,车辆的取送,转场,调移,以及机 车的转线,出入段等. 二 调车工作分类 调车按其设备不同分为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两种.按其作业目的不同分为: 1.解体调车,即将到达的车列,按车组(辆)去向或车种,分解到指定的线路内. 2.编组调车,即根据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有关规章制度和特殊要求,将车辆 选编成车列或车 组. 3.取送调车,即为装卸货物,检修,洗刷消毒车辆等目的,向指定地点送车或取回车辆 . 4.摘挂调车,即为列车进行补轴,减轴,换挂车组及车辆甩挂等作业. 5.其他调车,包括车列转线,整理车场,对货位,机车转线,机车出入段等. 车站由于作业性质不同,完成各种调车工作的比重也不一样.例如,编组站要进行大 量的解体和编组 调车,而中间站一般只进行摘挂和取送调车.

铁路行车组织-车站工作组织

铁路行车组织-车站工作组织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章
接发列车作业及中间站工作组织
中间站概述:
• 中间站是的铁重路要上意最义多:的加车速站机车车辆周转,扩大铁路货流与 货源过的市场占有份额,完成运输任务,提高运输效益。
• 中或中的间越间车站行站 站;的的实同作管行时用理车,::站中铁实、间路行车站线车间还上站、承运、班担行班组着的组三所列管级在车理管地在两理区中级间旅管站客理通乘;过降业、和务交货量会物大 发送、到达任务。
第三节 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一、推送调车法
使用机车讲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 调动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称为推送调车法
二、溜放调车法
使用机车推送列车到达一定速度后摘挂制动, 使摘解的车组获得的动力溜放到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 溜放调车法。
第四节 驼峰调车设备及作业组织 一、驼峰调车设备
接发列车作业:
• 接发列车时需办理的作业:
(1)办理区间闭塞; (2)准备接车或发车进路; (3)开放或关闭进站信号或出站信号; (4)接交行车凭证(不使用自动闭塞、站间自动闭塞和半
自动闭塞时) (5)迎送列车及指示发车。
摘挂列车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
(1)编制依据 1、列车调度员下达的摘挂车计划:如摘车数、挂车
3、双推双溜,是指在具有两条推送线、两条溜放线配备两 台以上机车工作的编组站采用的一种作业方案
五、评价驼峰作业方案的指标 驼峰作业方案评价指标包括: ◆分解一个车列平均占用驼峰的时间 ◆驼峰解体能力 ◆驼峰负荷 ◆驼峰解体一车的费用
第五节 调车作业计划 一、调车作业计划的意义 1、调车作业计划:
二、调车作业时间标准 1、按照调车机车工时性质不同,调车时间还可分为下列三 类: (1)生产时间:完成各项调车作业的纯生产时间。 (2)辅助生产时间:为完成调车作业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所消耗的时间。 (3)非生产时间:由于各种原因妨碍调车作业所产生的调 车机车停轮等待时间。

《铁路运输组织学》自学任务书

《铁路运输组织学》自学任务书

《铁路运输组织学》自学任务书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属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特色课程,也是该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铁路运输组织的差不多概念、原理和方法,把握铁路车站、分局(路局)运营治理工作的差不多原理和最有效地综合运用铁路技术设备及能力、完成营销任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方法,为从事铁路系统的实际运营治理工作、进行运输组织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先修课:《铁路运输设备》、《运筹学》二、课程的内容、学习要求和自学时数绪论(自学时数:2:第1周完成)要紧内容:通过对铁路运输特点和铁路物资运输生产过程的明白得,对本课程研究范畴、研究方法与课程结构有较清晰的了解。

差不多要求:明白得铁路物资运输生产过程和《铁路运输组织学》的研究范畴。

重点:物资运输生产过程第一篇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第一章铁路客流组织(自学时数:2:第2周完成)要紧内容:本章通过对铁路客流组织的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思路的介绍,引出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和特点、客流及其构成、客流调查的原理和方法、旅客运输打算等内容。

要求学生识记有关差不多知识,并领会客流组织的差不多方法。

差不多要求:第一节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和特点1.了解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的差不多特点;2.明白得旅客运输必须遵循的差不多原则;客流和旅客列车的分类1.了解客流的概念,其要素有哪些;2.了解我国铁路客流的分类;3.了解旅客列车分类的原则和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分类;第三节铁路旅客运输的组织机构1.简要了解我国铁路目前旅客运输的组织机构和各级部门的要紧职责;第四节客流调查与旅客运输打算1.明白得客流调查的的概念和要紧阻碍因素;2.简要了解客流调查的要紧形式及其方法;3.明白得客运量变化的几种趋势;4.了解旅客运输打算的分类与要紧内容;5.了解编制旅客运输打算的要紧依据;6.把握客流区段的概念及其区段客流密度的确定方法;7.简要了解利用客流斜表和客流图的编制旅客运输打算的原理。

第2节 牵出线调车

第2节 牵出线调车

典型工作任务2 牵出线调车牵出线定义:借机车动力进行调车作业的一种调车设备。

牵出线设置位置:调车牵出线设于调车场的一端或两端,其长度一般不小于到发线的有效长或不小于该站编组的列车长度。

我国铁路车站配置的牵出线:基本上没有坡度,牵出线调车属于平面调车。

知识点一牵出线调车作业特点1.车辆的动力来源完全依靠机车的推送力。

2.解体车组时的提钩地点随着调车车列的移动而不断变化。

3.车组脱离调车车列时的速度为该车组的最高速度,车辆的走行性能对溜放距离影响较小。

4.溜放调车时,车组脱离车列后的间隔距离以及能否停在适当位置,主要依靠制动员随车扮闸来调节,对制动工作要求高。

5.调车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经常需在车辆(组)走行过程中上、下车,人身安全重要。

知识点二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1.推送调车法什么是推送调车法: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送到另一股道,停车后再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称为推送调车法。

推送调车法原理:推送调车分解车列时,司机按照调车长的手信号,牵引车列至分路道岔外方停车,车长确认前方进路开通后,指挥司机将车组推送至指定地点停车或与停留车连挂后,摘下第一钩车组(辆)。

司机再根据调车长的手信号牵引车列返回牵出线或分路道岔外方,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摘解以后的车组。

推送调车法的特点:采用推送调车法时,车辆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和机车连挂在一起,直至车列停妥后再摘下,因此,技术上简单,作业上安全。

但是,每分解一组车辆需用两个长调车程,耗费的时间较多,平均钩分较长,调车效率较低。

2.溜放调车法溜放调车法原理: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的速度,在推进中将车组提钩,使摘离的车组利用所获得的动能自行溜向指定地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

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的分类:溜放调车法按其作业方法不同分为单钩溜放、连续溜放、多组溜放和牵引溜放调车法等。

(1)单钩溜放法。

机车推送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即溜出一个车组,调车机车停轮等待该溜出车组越过分歧道岔不妨碍后续车组进路时,再进行下一车组的溜放,这种调车作业方法,称为单钩溜放法。

车站调车2.1 牵出线调车作业

车站调车2.1 牵出线调车作业

四、平面牵出线溜放提钩作业
“二查”:查制动软管是否摘开; 查提钩杆作用是否良好; 查人力制动机制动员是否上岗,安全带是否挂妥 和显示人力制动机作用良好信号。
“三呼应”:连结员与调车长之间按调车作业计划认真核对, 并实行呼唤应答。
“四提钩”:先试提,看准时机猛提,监督脱钩,做到钩不
脱,手不离。
五、禁止溜放调车的限制
二、牵出线调车的基本因素
调车作业由若干调车钩和调车程两种基本 因素组成 (一)调车钩 1.定义 调车钩系指机车完成连挂、摘解或溜放一 组车辆等调车工作的基本单位
二、牵出线调车的基本因素
2.分类 调车钩按其性质不同,主要分为挂车钩和摘车钩两种
(1)挂车钩:指机车(或挂有车辆)驶往线路内连挂车 辆后,牵出至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
(4)停有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车辆的 线路;
(5)停留车辆距警冲标的长度,容纳不下溜放车辆 (应附加安全制动距离)的线路; (6)中间站正线、到发线及与其衔接而未设隔开设 备的线路。
放法、惰力溜放法、惰力多组溜放法和牵引溜放法等
三、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1)单组溜放法:机车推送车列每加速、减速一次即溜出 一个车组,调车机车停轮等待该溜出车组越过分歧道岔不 妨碍后续车组进路时,再进行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车组的溜放,这种调车 作业方法,称为单钩溜放法,简称“一牵、一推、一溜” 的循环作业方法 • 特点: 溜放一钩即回拉或停轮等待开通进路 • 调车效率:较一般推送法提高30%~50%
图3-1-3 溜放钩示意图
二、牵出线调车的基本因素
(二)调车程 1.定义 • 调车程是指机车车辆不改变运行方向的一次调 车移动
二、牵出线调车的基本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第二次的试闸是车列牵出将要停车前进行,这次试闸要用 最大力气,一则可以试验手制动机的强度,防止链条的折 断;二则可以帮助机车制动,减少走行距离。 • 经过两次试闸后,车列在牵出线上停下来,这时要抓紧时 间看一下闸链是否顺次绕在闸杆上,否则要马上下车来调 整闸链,使之顺次缠绕。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 • • (2)试闸 试闸的方法主要有停车试闸和牵出试闸两种。 ①停车试闸就是在相对静止状态下进行试闸。 时机:一般在列车到达并排风、掐管后进行。若仅判断有 无反弹作用力,一般都在牵出时进行试闸。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停车试闸的方法为“一看、二拧、三蹬、四松” 。 • 一看:看手制动机的各部件是否齐全良好。例如 :手制动机链有无开口,闸盘是否变形等。 • 二拧:上车将手制动机拧死,看是否有弹力;弹 性大的就是好闸。随后再拧紧手制动机,将掣子 卡在 • 掣轮上。 • 三蹬:下车蹬闸瓦,看闸瓦动不动;蹬闸链,看 链紧不紧。闸链拉紧,闸瓦蹬不动,就表明制动 力强。 • 四松:再上车把闸松开。
谢 谢!
-
- P 23Biblioteka 知识点二 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二)溜放调车法:
使用机车推送车列达到一定速度后摘钩制 动,使摘解的车组借获得的动能溜放到指定地 点的调车方法,称为溜放调车法。
知识点二 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知识点三 平面牵出线调车作业标准
观看视频
知识点四 取送车辆调车作业标准
6G
机车
7G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第一章 第二节牵出线调车作业
牵出线调车作业配套知识
一、牵出线的定义
牵出线是站线的一种,一般按尽头式布置。为保证调车作业安全, 在牵出线和车场或货场的咽喉区线路联结处外方,设有调车信号机 ,在牵出线尽头处设有车挡和标志。
牵出线调车作业配套知识
二、牵出线调车定义
• 牵出线调车是借机车动力进行调车作业的一种调车设备。 • 我国铁路车站配置的牵出线,基本上没有坡度,牵出线调 车属于平面调车。 • 牵出线调车是我国铁路目前最基本的调车作业方式,在全 路总调车作业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 适用于作业量较少的车站但劳动强度大。 • 牵出线作用:在中间站用于编组解体列车时使用(摘挂列 车小运转列车);在技术站调车场驼峰尾部用于整场作业。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3)拧闸 • 拧闸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作,一个优秀的制动员应善于根 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巧妙地技术拧闸,不使 • “傻”劲,而用“巧”劲。拧闸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即“ 端闸”(双臂分开)和“勒闸”(双臂合拢),如图6—2 所示。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端闸、勒闸示意图
• “端闸”是双臂分开用力旋转制动手轮,依靠双臂猛然向相反方向晃 动的力量,产生制动力。一般在车组走行速度低,制动罐车、守车和 连挂车辆时使用。 • “勒闸”是双臂合拢旋转制动首轮,即双臂向同一方向猛然用力旋转 ,用力时不要只凭臂力制动,要和身体晃动而产生的力量相结合,这 样可以加大旋转的臂力。它多用于速度高,要求急剧减速的车辆。
牵出线调车作业配套知识
溜放钩
6G
机车
7G
溜放钩:是指机车用溜放的方法完成摘车作业的调车钩。
牵出线调车作业配套知识
推送钩
6G
机车
7G
推送钩:是指机车将车组推送到线路内预定地点摘车后,返回 到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地点的调车钩。
知识点二 牵出线调车作业方法
(一)推送调车法:
指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 道,在调动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用推送 调车法解体车列时所用调车程包括空调车程与 牵出调车程(组成一个挂车钩)、推送调车程 与折返调车程(组成一个摘车钩)。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①选标不选杂。即选择制动性能好的标准型手制动机。这 些车辆手制动机质量好、制动力强,使用灵活。 • ②选大不选小。即在一车组中,大小型车都有时,要选择 大型车上的手制动机,大型车制动力大,便于调速。 • ③选重不选空。即选择重车上的手制动机。根据物理学中 两物体相互碰撞的原理,重车质量较大,制动时首先减速 ,与相邻车辆发生碰撞,质量较大的车辆会很快带着其他 质量较小的车辆减速。所以空重车混杂时要选重车的手制 动机,并应尽量避免使用装有原木、毛竹、棉花、芦苇等 车辆的手制动机,因为这些车辆既不好上、下车,又不易 瞭望。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④选高不选低。即选择易于瞭望前方进路及线路内停留车 位置的车辆上的手制动机。一般而言,棚车、大型敞车的 制动台较高,便于瞭望进路,确认停留车位置和掌握制动 距离。 • ⑤选前不选后。即选择溜放车组中偏前的闸位。这不仅易 于瞭望,而且调速方便。根据现场经验,如溜放车组5辆 ,制动力强的是第二、三辆闸位;溜放车组10辆时,制动 力强的是第三、四辆的闸位。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牵出试闸是判断手闸性能好坏的一种方法,其作 业程序为一听、二看、三感觉。 • 一听:听车轮与闸瓦的摩擦声。一般手制动机良 好的,拧闸时会发出“吱吱”的声音。 • 二看:看车钩的伸缩状态。拧手制动机时被试验 的车辆速度降低,车辆前端车钩呈拉伸状态,后 端车钩呈压缩状态。 • 三感觉:根据手制动机的反弹力来判断。拧手制 动机时被试验的车辆反弹力大的制动力强;反弹 力小的,制动力就弱。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⑥选对口闸。即选择相邻车辆相对的手制动机,以防止这 车手制动机一旦失效可立即使用另一车手支队机(但注意 不能违章作业),而且要选上、下车方便的车辆。 • 选闸时,制动员可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机动灵活地 选用。但在选闸同时,应先检查手制动机状态是否良好, 如制动链是否良好,闸瓦踏面是否有油垢。折叠式手制动 机要注意检查轴套、销子状态良好;螺丝闸要检查丝扣上 是否泥垢太多,磨耗是否太大;各种类型手制动机注意闸 瓦状态是否良好,磨薄的闸瓦与车轮踏面的间隙大、制动 力差,新换闸瓦与车轮踏面不能密贴。还要注意货物装载 状态是否良好、牢固。
(一)人力制动机制动 目前,我国铁路牵出线采用溜放 调车法时,对溜行车组多采用人 力制动机制动,即制动员利用车 上设的人力制动机调节车组的溜 行速度,使车组间逐步形成必要 的间隔(称为间隔制动),并使之 溜至指定地点停车或与停留车安 全连挂(称为目的制动)。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在牵出线上进行溜放调车作业,手制动机制动工作一般包 括:选闸、试闸、磨闸、拧闸等过程。它是有效进行手制 动机制动的重要环节。现分别介绍如下: • (1)手制动机的选择(选闸) • 制动人员在作业前选择制动车辆及手制动机类型、位置等 ,称为选闸。 • 溜放两辆以上车组时,制动员要认真选闸,选择一个制动 性能良好的手制动机,对保证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意 义重大。选闸一般原则是:制动力强、操作灵活、瞭望方 便。具体原则方法为:
知识点五 人力制动机制动工作
• ②牵出试闸:通常是在车列由到发场或调车场向 牵出线牵出或由牵出线向调车场推进时进行试闸 。在起动之初(第一次试闸)和将停之时(第二 次试闸)拧紧手制动机,这个时机容易判断闸的 好坏。 • 第一次试闸在车列起动时,速度较慢,便于察听 闸瓦的摩擦声,看清车钩的状态和试验反弹力, 很容易试出闸的好坏,但起动时试闸太早或过猛 ,会过多消耗牵引力而造成起动困难,影响调车 速度,要注意掌握时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