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四组
纳米技术简介

纳米科技导论课程小论文题目:纳米技术简介学号班级教师摘要:纳米材料作为材料科学中的重要一元,最近几年来受到科学界的普遍重视。
本文将从纳米材料的概况,制备工艺,及其部份应用等方面作出综合评判关键词:纳米材料制备方式1、纳米材料概述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相当于十亿分之一米,大约相当于几十个原子的长度.人类对纳米的研究是在高技术领域或继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以后的又一个里程碑.正如中国的纳米首席科学家张立德所说: “大多数人竟然一无所知,纳米即将是一次产业革命”.由于物质组成的精细度达到纳米级时,就能够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物理、化学的性能,从而为新材料的产生制造条件.纳米技术能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操纵物质,制造和制备优良性能的材料.因此,纳米技术是一项引领时期潮流的前沿技术,是科技之峰颠. 1982 年,科学家发明了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为咱们揭露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对纳米科技的进展产生了踊跃的增进作用.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范围,或由他们作为大体单元组成的材料。
若是按维数,纳米材料的大体单元可分为三类:1.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尺度颗粒、原子团簇等。
2.一维,指在空间中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四、纳米管、纳米棒等。
3.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在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超晶格等。
因为这些单元往往具有量子性质,因此对零维、一维、二维的大体单元又别离有量子点,量子线,量子阱之称。
纳米材料是新型材料,由于它的尺寸小、比表面大及量子尺寸效应,它具有常规粗晶材料不具有的特殊性能。
小尺寸效应当超细微粒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和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点尺寸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层周围原子密度减小,致使声、光、电磁、热力学等待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
例如:光吸收显著增加并产生吸收峰的等离子共振频移;磁有序态向磁无序态的转变;超导相向正常相的转变;声子谱发生改变。
有机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有机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有机硅纳米颗粒是一类重要的纳米材料。
它的制备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电子器件、涂料等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
本文将简要介绍有机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并重点讨论其在生物医学和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一、有机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技术有机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很多,例如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共沉淀法、气相法等。
在这些方法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原料溶胶的制备、凝胶的制备、凝胶干燥和焙烧等环节。
在这个方法中,主要原料是正硅酸乙酯(TEOS),而辅助原料则由不同的有机硅单体或表面活性剂组成。
制备出来的有机硅纳米颗粒大小、形状、比表面积和孔径大小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二、有机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由于有机硅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独特的结构特点,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其中,其应用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 生物荧光成像有机硅纳米颗粒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额、较长的荧光寿命和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领域。
例如,用有机硅纳米颗粒作为荧光标记,可以对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高分辨率的活体成像。
此外,由于有机硅纳米颗粒的可控性特别好,因此还可以制备出大小和荧光波长不同的有机硅纳米颗粒,进一步提高生物成像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2. 生物医学传感有机硅纳米颗粒的表面结构独特,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可以通过改变有机硅纳米颗粒表面的官能团或掺杂不同的荧光染料,使其能够与特定的生物分子产生高效的相互作用。
因此,有机硅纳米颗粒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领域。
例如,将有机硅纳米颗粒表面上的一些分子或生物分子偶联起来,可以制成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生物传感器。
这种生物传感器可以精确地识别生物标志物,并进行实时检测,从而在医学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载药平台有机硅纳米颗粒还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通过改变颗粒的孔径、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进一步改善药物的性质,例如延长药物的半衰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
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

3-8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一)溶胶制备工艺
1、 有机途径
组成: 母体——醇盐,浓度10~50%;
溶剂——乙醇; 催化剂——盐酸、醋酸等 螯合剂——乙酰丙酮 水——用量一定要控制
特点:水、溶剂挥发,干燥龟裂;
薄膜厚度受限; 但可反复涂覆。
3-9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优缺点
A 样品的晶型结构完整,原料便宜;
B 设备简单、适于批量生产;
C 粉末易团聚,制备较为困难。
3 - 36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2) 水热法(高温水解法)
定义:指在高温(100~1000℃)高压(10~100Mpa)下,利用
溶液中物质化学反应进行的合成。
水的作用:作为一种组分参与反应(即是溶剂又是矿化
研究进展:己制备出多种单质、无机化合物和复合材料超细微粉
末;目前已进入规模生产阶段,美国的MIT(麻省理工学)于1986 年已建成年产几十吨的装置。
3 - 33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4 液相法 特点:化学组成可控 → 高纯、均相 成核速度可控 → 合成温度低 形状大小可控 → 纳米颗粒
分类: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法等。
3 - 34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s
1)沉淀-共沉淀法
定义:含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后,使离子沉淀的 方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 分类: 单组分沉淀:溶液只含一种阳离子,得到单组分沉淀。 单相共沉淀:溶液含多种阳离子,沉淀为化合物 (固溶体)。 共沉淀:溶液中含多种阳离子,沉淀产物为混合物。
ZnO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ZnO纳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概述:ZnO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半导体材料,其合成与应用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ZnO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从而深入了解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潜力。
一、ZnO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1. 水热法合成水热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ZnO纳米材料的方法。
它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可以获得具有不同形貌和尺寸的ZnO纳米颗粒。
水热法合成ZnO纳米材料具有简单、低成本、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2. 溶胶-凝胶法合成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溶胶中的化学反应和胶体形成过程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在ZnO纳米材料的合成中,可以通过溶胶-凝胶法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和PH值等,以实现获得具有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颗粒。
3. 气相法合成气相法是制备ZnO纳米材料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将金属有机化合物或金属化合物加热到高温,然后通过氧化反应生成ZnO纳米颗粒。
气相法合成的ZnO纳米材料具有高纯度、高晶度和尺寸可控性好等特点。
二、ZnO纳米材料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1. 光催化应用ZnO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可以利用其吸收紫外光的特性来分解有害有机物和杀灭细菌。
因此,ZnO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净化空气、水处理和消毒等领域。
2. 光电器件应用由于ZnO纳米材料的特殊电学性质和优异的光电性能,它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
例如,ZnO纳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光电传感器、光电调制器、太阳能电池等。
三、ZnO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 抗菌材料ZnO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抗菌性能,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来达到消毒和杀菌的目的。
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ZnO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外科用品和医疗纺织品等。
2. 肿瘤治疗由于ZnO纳米材料的优异光学性质,在肿瘤治疗中可以利用其光热效应。
将ZnO纳米材料注入肿瘤组织,并利用红外激光的吸收来使其产生局部高温,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材料及其应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优异的应用性能而备受关注。
其中,纳米SiO2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材料的工艺流程、材料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材料1. 原料与设备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2材料所需原料主要为硅源(如正硅酸乙酯)、溶剂(如乙醇)、催化剂(如氨水)等。
设备包括搅拌器、烘箱、马弗炉等。
2. 制备工艺(1)将硅源、溶剂和催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搅拌,形成均匀的溶胶体系。
(2)将溶胶体系置于一定温度下进行陈化,使溶胶逐渐转变为凝胶状态。
(3)将凝胶进行干燥、热处理,得到纳米SiO2材料。
3. 材料特性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SiO2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性。
此外,通过调整制备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可以实现对纳米SiO2材料粒径、形貌和孔隙结构的调控。
三、纳米SiO2材料的应用研究1. 催化剂载体纳米SiO2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如烃类氧化、加氢等反应中,纳米SiO2作为催化剂载体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复合材料制备纳米SiO2材料可与其他材料复合,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例如,与聚合物复合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
此外,纳米SiO2还可与金属、陶瓷等材料复合,制备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
3. 生物医学应用纳米SiO2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用于药物载体、生物成像、组织工程等领域。
通过表面修饰等技术,可提高纳米SiO2材料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四、结论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纳米SiO2材料的有效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调控性强等优点。
纳米粒子常见制备方法及形貌观察

2020/5/8
15
(3)溶剂热法常用溶剂
• 溶剂热反应中常用的溶剂有:乙二胺、甲醇、乙 醇、二乙胺、三乙胺、吡啶、苯、甲苯、二甲 苯、1. 2 - 二甲氧基乙烷、苯酚、氨水、四氯化 碳、甲酸等.
• 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溶剂作为一种化学组分参 与反应,既是溶剂,又是矿化的促进剂,同时还是 压力的传递媒介.
• (b) high-magnification SEM images of conical tubes of Sb2S3, revealing their twisted surface with stepped relief.
• X. Cao et al.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86 (2019) 96–101
2020/5/8
13
(1)溶剂热法的特点
• 反应条件非常温和,可以稳定压稳物相、制备新物 质、发展新的制备路线等;
• 过程相对简单而且易于控制,并且在密闭体系中可 以有效的防止有毒物质的挥发和制备对空气敏感的 前驱体;
• 另外,物相的形成、粒径的大小、形态也能够控制,
而且,产物的分散性较好。在溶剂热条件下,溶剂的
• ④ 热处理环境及催化剂 等因素的影响
• ⑤ 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 的影响
• ⑥ 采用现代加热方式以 获得无开裂块状玻璃
• ⑦ 采用不同的溶剂或者 混合溶剂以消除开裂
2020/5/8
10
2020/5/8
11
设备
2020/5/8
12
1.1.5 溶剂热合成法
用有机溶剂(如:苯、醚)代替水作介质,采用 类似水热合成的原理制备纳米微粉。非水溶剂代替水, 不仅扩大了水热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且能够实现通常 条件下无法实现的反应,包括制备具有亚稳态结构的 材料。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一、前言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型材料和科技领域之一。
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英国化学家Thomas就使用“胶体”来描述悬浮液中直径为1nm-100nm的颗粒物。
纳米材料是指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
当粒子尺寸小至纳米级时,其本身将具有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这些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能。
自1991年Iijima首次制备了碳纳米管以来,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纳米结构无机材料因具有特殊的电、光、机械和热性质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应用纳米技术制成超细或纳米晶粒材料时,其韧性、强度、硬度大幅提高,使其在难以加工材料刀具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使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陶瓷、纤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石油钻探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纳米材料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都大于同类粗晶材料和非晶体材料的值,这是由于界面原子排列较为混乱、原子密度低、界面原子耦合作用变弱的结果。
因此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应用方面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晶界面上原子体积分数增大,纳米材料的电阻高于同类粗晶材料,甚至发生尺寸诱导金属——绝缘体转变(SIMIT)。
利用纳米粒子的隧道量子效应和库仑堵塞效应制成的纳米电子器件具有超高速、超容量、超微型低能耗的特点,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取代目前的常规半导体器件。
纳米巨磁电阻材料的磁电阻与外磁场间存在近似线性的关系,所以也可以用作新型的磁传感材料。
高分子复合纳米材料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透射率,对可见光的吸收系数比传统粗晶材料低得多,而且对红外波段的吸收系数至少比传统粗晶材料低3个数量级,磁性比FeBO3和FeF3透明体至少高1个数量级,从而在光磁系统、光磁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一)、机械法机械法有机械球磨法、机械粉碎法以及超重力技术。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一、前言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被广泛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新型材料和科技领域之一。
早在二十世纪60年代,英国化学家Thomas就使用“胶体”来描述悬浮液中直径为1nm-100nm的颗粒物。
纳米材料是指任意一维的尺度小于100nm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
当粒子尺寸小至纳米级时,其本身将具有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这些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具有很多奇特的性能。
自1991年Iijima首次制备了碳纳米管以来,一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纳米结构无机材料因具有特殊的电、光、机械和热性质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应用纳米技术制成超细或纳米晶粒材料时,其韧性、强度、硬度大幅提高,使其在难以加工材料刀具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使用纳米技术制成的陶瓷、纤维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石油钻探等恶劣环境下使用。
纳米材料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都大于同类粗晶材料和非晶体材料的值,这是由于界面原子排列较为混乱、原子密度低、界面原子耦合作用变弱的结果。
因此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应用方面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于晶界面上原子体积分数增大,纳米材料的电阻高于同类粗晶材料,甚至发生尺寸诱导金属——绝缘体转变(SIMIT)。
利用纳米粒子的隧道量子效应和库仑堵塞效应制成的纳米电子器件具有超高速、超容量、超微型低能耗的特点,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取代目前的常规半导体器件。
纳米巨磁电阻材料的磁电阻与外磁场间存在近似线性的关系,所以也可以用作新型的磁传感材料。
高分子复合纳米材料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透射率,对可见光的吸收系数比传统粗晶材料低得多,而且对红外波段的吸收系数至少比传统粗晶材料低3个数量级,磁性比FeBO3和FeF3透明体至少高1个数量级,从而在光磁系统、光磁材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一)、机械法机械法有机械球磨法、机械粉碎法以及超重力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液相法
溶胶—凝胶法 水热法 沉淀法 氧化还原法 冻结干燥法 喷雾法
共沉淀法 化合物沉淀法 水解沉淀法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沉淀法:由液相制备超微粒的常用方法
沉淀剂
金属盐溶液 生成
沉淀
热处理
超细微粒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沉淀法的影响因素
反应液 浓度
成核数量 颗粒生成速度
反应 温度
BaTiO(C2O4)2 ·4H2O
热处理
成份均匀,烧结性好的BaTi03超微粒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2.均匀沉淀法
在共沉淀法中,沉淀剂的加入可使局部浓度过高,造成沉淀 的不均匀。而均匀沉淀法能克服这个缺点,使溶液内部均匀 产生沉淀。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均匀沉淀法举例 尿素在70℃左右发生水解
•随着纳米颗粒尺寸的减小,与体积成比例的 能量,如磁各向异性等亦相应降低,当体积 能与热能相当或更小时,会发生强磁状态向 超顺磁状态转变。当颗粒尺寸与光波的波长、 传导电子德布罗意波长、超导体的相干长度 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性尺度相当或更小时, 其声、光、电、磁和热力学等特性均会呈现 新的尺寸效应。将导致光的等离子共振频移、 介电常数与超导性能发生变化。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二)超细微粒的制备方法
制备超微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超微粒的纯度、粒度的均匀程度、粒 度的可控性及产量等一种好的制备方法应能产生纯度高、粒度均匀 的超微粒.超微粒的制备方法一般可分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固相法
超细微粒
液相法 气相法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纳米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它对21世纪材料科学和微型器 件技术的发展 具有重要影响,纳米技术,就是要做到,从小到大,从下到上。要什么东西, 将分子、原子搭起来,就是什么东西,原材料浪费为零,能耗降到极低,彻 底从技术上解决了环保问题。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什么是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溶剂蒸发法(喷雾法)
溶剂蒸发法 (喷雾法)
冷冻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 喷雾热分解法
此方法可制备单一或复合成分的氧化物超微粒。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冷冻干燥法
金属盐 水溶液
这种方法可制备出成份均匀、反应性和烧结性好 的超微粒.因为在干燥中没有冷冻液滴的收缩现象, 所以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3. 水热法举例 — —合成Ag纳米粒子 5mL 0.02M AgNO3 和5mL 0.02M NaCl ,加入到30mL蒸馏水中, 搅拌生成AgCl胶体,然后0.04g,0.2mmol的葡萄糖溶在上述胶体溶 液中,移入内衬Teflon的50mL合成弹中,在加热炉中180°C下保持 18小时,空气中冷却至室温,蒸馏水和酒精冲洗银灰色沉淀,真空60 °C干燥2小时。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气相法
气相法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 简称CVD法。也称作气相化学反应法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s Vapor Deposition)法 简称PVD法,也称作蒸发—凝结法或气体冷凝法
固相法
固体盐的气体还原法 产物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 物理粉碎法,如机械粉粹法、超声波粉碎法等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物理法设备
超声波纳米粉碎机
机械粉碎机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固相法的优缺点 优点: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容易引进杂质,微粒的形状难以控制,粒度不均匀 尺寸一般大于0. l微米 因此,目前超微粒的制备大多采用液相法或气相法.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2)量子尺寸效应
当粒子尺寸极小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将由准连续态分裂为分立能 级的现象。
量子尺寸效应可导致纳米颗粒的磁、光、声、电、热以及超 导电性与同一物质原有性质有显著差异,即出现反常现象。 例如金属都是导体,但纳米金属颗粒在低温时,由于量子尺 寸效应会呈现绝缘性。美国贝尔实验室发现当半导体硒化镉 颗粒随尺寸的减小能带间隙加宽,发光颜色由红色向蓝色转 移。美国伯克利实验室控制硒化镉纳米颗粒尺寸,所制备的 发光二极管可在红、绿和蓝光之间变化。量子尺寸效应使纳 米技术在微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地位显赫。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3. 水热法
水热过程是指在高温、高压下在水、水溶液或蒸气等 流体中所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总称。水热条件能加速 离子反应和促进水解反应。
水热氧化: mM + nH2O → MmOn + H2 水热沉淀: KF + MnCl2 → KMnF2 水热合成: FeTiO3 + KOH → K2O·nTiO2 水热还原: MexOy + yH2 → xMe + yH2O 水热分解: ZrSiO4 + NaOH → ZrO2 + Na2SiO3 水热结晶: Al(OH)3 → Al2O3.H2O
(注:1米=100厘米,1厘米=10000微 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纳米材料定义 人高
针头
血红球
100万 纳米
1千 纳米
20亿 纳米
分子及DNA
氢原子
1 纳米
0.1 纳米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纳米材料定义
毫米
微米
纳米
皮米
纳米尺度的概念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5.液相还原沉淀法
还原法一般是通过金属盐溶液的还原反应 来制备金、银、铂等贵重金属的超微粒。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沉淀法综述
③某些沉淀是 不稳定的
①沉淀水洗、 过滤较困难
沉淀法制备 超微体存在
的问题
④沉淀时各种成份 可能分离开来
②沉淀剂可作 为杂质混入
⑤水洗可造成一部分 沉淀的流失和溶解
纳米技术是当前全球都在谈论的热门话题。所谓纳米技术,是指用数千个分 子或原子制造新型材料或微型器件的科学技术。纳米技术涉及的范围很广, 纳米材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它却是纳米技术发展的基础。牛津大学材料 系目前研究的纳米技术项目有40多个,其中主要的有超细薄膜、碳纳米管、 纳米陶瓷、金属纳米晶体和量子点线等。
喷雾
低温液体
液滴瞬间冷冻
低温减压升华脱水
热处理
超微粒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喷雾干燥法
喷雾干燥法这是将金属盐水溶液喷雾于热风中,急速干燥的一种 方法,将得到的金属盐粉末经热处理即可获得所需的超微粒.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喷雾热分解法 喷雾热分解法这种方法是喷雾干燥法的改进,将金属盐水溶液喷入高温环境 中,使其瞬问产生溶剂蒸发的金属盐的分解,可一次性产生氧化物超微粒.
(NH2)2CO + 3H2O → 2NH4OH + CO2 ↑
在这种方法中,先将尿素和金属盐溶液混合,然后加热使尿素水解生 成沉淀剂NH40H,而此时NH40H是均匀地分布在溶液中的,因此 沉淀是均匀的.因为是边水解边生成沉淀,所以NH40H的浓度总是低 的,通过控制沉淀剂的生成速度即可控制超微粒的成核及生长·
目录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纳米材料的定义及现状。 (二)、超细微粒的制备方法。 (三)、纳米固体材料的制备。
二、石墨化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三、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纳米材料定义
从尺寸大小来说,通常产生物理化学性质显著变化的细小微粒的尺 寸在0.1微米以下即100纳米以下。因此,颗粒尺寸在1~100纳 米的微粒称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种纳米材料。
SEM image of samples obtained at 180°C after a reaction time of A)6h, B)9h, C)12h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4.水解沉淀法
利用金属盐的水解反应可生成氢氧化物或含水氧化物沉淀,经 热处理即可得到所需的超微粒。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水解沉淀法举例
NaAIO2 TiOSO4
水解
AI(OH)3
热处理
AI2O3 超微粒
水解
TiO2 ·n H2O
热处理
TiO2 超微粒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水解沉淀法举例
利用金属醇盐 M(OR)n 的水解反应制备超微粒也是受到重视的一种方法.金属醇盐 易于精制且易于水解.金属醇盐水解法和一般沉淀法不同,不使用碱类即可生成沉淀, 另外由于小产生阴离子杂质,所以一般认为这是一种制备高纯度的单一或复合氧化 物超微粒的方法.此方法制备的超微粒还具有粒度小、分布窄的特点.
美专家研制10万公里太空梯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纳米微粒的四大效应 (1)表面效应
纳米粒子表面原子数与 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的变小而急剧增大 后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io of the surface atoms to whole atoms and particle size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什么是纳米材料( nanomaterial )?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0-9~10-7m) 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什么是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
•在纳米尺寸上对物质和材料进行研究处理的技术称为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2)量子尺寸效应
尺寸及形貌导致颜色不同
一、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3)小尺寸效应
当纳米粒子尺寸与德布罗意波以及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透射深度等物理特征 尺寸相当或更小时,对于晶体其周期性的边界条件将被破坏,对于非晶态纳 米粒子其表面层附近原子密度减小,这些都会导致电、磁、光、声、热力学 等性质的变化,这称为小尺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