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黑土地黄土地42页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黑土地 黄土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黑土地 黄土地

快乐预习感知
【例1】 小明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包子,喝稀饭等,午餐和 晚餐也以面食为主,他可能住在 ( )。
A.台湾省 B.广东省 C.湖北省 D.山东省 解析:饮食习惯与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有重要关系。以面食为主, 说明当地的粮食作物是以小麦为主。台湾省、广东省、湖北省属 于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山东省 属于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答案:D
快乐预习感知
2.下列气温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能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 是( C )。
解析:北方地区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降水 集中在夏季。
快乐预习感知
3.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地区属于( D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4.下列属于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C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一课时 黑土地 黄土地
快乐预习感知
一、地理位置 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大兴安岭 、 青藏高原 以东,_内__蒙__古__ 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 渤海 和 黄海 。 二、地形特征 北方地区的地形以 平原 和 高原 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 东北平原 和 华北平原 ,西部有沟壑纵横的 黄土高原 。 三、气候 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寒温带、 中温带 和 暖温带 , 大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季风 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 寒冷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 ℃以 下;夏季 炎热 ,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 ℃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 平均降水量为 400 ~ 800 毫米,属于 半湿润 区。降水季节分 配 不均 ,主要集中于 夏季 。

粤教初中地理八下《5第1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ppt课件 (2篇)

粤教初中地理八下《5第1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ppt课件 (2篇)
你是最优秀的,你一定能 做的更好!
• 从地理方面了解一个区域的特征,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1、明确地理位置。
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 2、认识主要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
包括:地形类型、气候、资源等
• 3、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北人 方文 地地 区理
重要工 业基地
东北重工 ①鞍山钢铁、沈阳机械 业基地 ②大连化工和船舶
③长春汽车,哈尔滨电机制造
京津唐综合 性工业基地
①北京首钢,燕山石油化工,天津 制碱,开滦煤矿,唐山钢铁 ②发达的轻纺工业和新兴的电子工 业
其他工业基地——山西太原钢铁、洛阳拖拉机 制造、西安飞机和彩电显像管制造
一、基本概况
1、位置、范围
包括东北三省、两 河两山、京津、陕甘 宁的东南部。(和苏、 皖两省的北部)
2、面积、人口和民族
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 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 聚居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聚居在宁夏、甘肃等地 的回族等。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二、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你能找到以下地理事物的名称?(一)地形
1、东北区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 山、太行山、秦岭、
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①平原东:东北平原(三江、松嫩 辽河)北 ②山地平: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③丘陵原: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黄土高原
2、华北区
①平原:华北平原
华②高原:黄土高原
北③山地:太行山 平④⑤丘名陵山::山泰东山丘、陵华山、恒山、 原嵩山.五台山
自 地形 东北平原 然 温度带 中温带和寒温带 条 件 干湿区 湿润和半湿润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优秀课件-地理

《自然特征与农业》PPT优秀课件-地理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课堂在线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 结合实例说出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课堂在线
知识点一 黑土地 黄土地
1. 位置
读图:找出大兴安岭、青藏高原、
A.水稻
B.甘蔗
C.小麦
D.大豆
4.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5.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作物熟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B )
A.地形不同
B.气温不同
C.经济水平不同 D.文化不同
我国温度带分布图
3. 气候
读图:找出0℃等温线。
发现:北方地区位于0℃ 等温线以北,1月气温高 于0℃。
0℃ 我国一月气温分布图
3. 气候
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 年降水量范围。 发现:400-800毫米。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3. 气候
读图:找出北方地区所 处的干湿地区。
发现:大部分位于半湿 润区。
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3. 气候
读图: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发现:①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气温在20℃以上。②降水季节分配不 均,集中于夏季。③温带季风气候。④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 气候
读图:北方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4. 土壤
知识点二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内蒙古高原、秦岭—淮河、渤海、
黄海。
发现: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
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 青

粤教初中地理八下5第1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课件

粤教初中地理八下5第1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课件


包含 :位置→ 地形、气象 → 农
业花费
第五章 各具特点 的四大年夜 天
文单位
地区 : 指某一范畴 内的天文情况
及人地关联 。
解释 本课进修 目标
小组了解排疑、经历
点拨拓展、联系 温习
总结升华、跋扈 狂 经 历 快速检测、小组过关
1、熟记我国四大年夜 天文单 位 及其分界线,了解南方地区 的天文位置、气象 、地形、农 业、产业 及人口 与都会 等状 况。 2、经过小组合作 ,应用 图文 资料并联系 实践,概括 、归 纳 南方地区 的天然 特点 跟 人 文特点 。 3、酷爱故国 大年夜 好国土 !
非展示同学
展示内容
展示组
【自主学习】一
6组(前黑板)
探究点:四大地理单元的划分 7组(前黑板)
【自主学习】二、1-3 【自主学习】二、4
3组(前黑板) 2组(口头展示)
【自主学习】二、5-6
探究点:北方地区的人文特 征
9组(口头展示) 5组(后黑板)
点评组 1组 8组
4组
讨论完坐下 疯狂背诵导 学案重点知 识或研究讨 论内容准备 补充质疑, 为捍卫小组 荣誉而战!
京津唐产业 区
京津唐产业 区开展 产业 的有利前 提
• 矿产丰富 ;陆、 海交通便利;输油 管道联合西南、华 北;人口 辘集 ; 初等院校会合 , 人口 素养高,人 才资本 丰富 ;市 场大年夜 ;投资 情况 好等。
南方地区 农业开展 中应留心 处理 的咨询 题:
〔1〕黄地皮 〔华北平原跟 黄土高原〕下水源缓 和 ,浪费农用用水是农业花费 的主要 咨询 题之 一;
湿润跟 半湿润 区
春小麦、大年夜 豆、 甜菜
主要 的商品粮基 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课件 粤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课件 粤教版
①平原:华北平原
原 华②高原:黄土高原地形以平原和 北③④丘山陵地::山太东行丘山陵高原为主 平⑤名山:泰山、华山、恒山、
嵩山.五台山
原东 北 平
黄土高原
原华 北 平
东北平原
黑土地
有机质含量高,黑土肥沃,耕地辽阔, 适宜大面积机械化耕作。
主要粮食作物: 春小麦 主要经济作物: 大豆、甜菜
东北平原的熟制和主要作物
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降水量(水分条件);

青藏地区以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为界,
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地势 。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学习目标
• 1. 运用地图,了解北方地区的范围; • 2. 运用地图,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 3. 运用地图,了解北方地区的气候、河流; • 4. 运用图表,理解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 5. 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6. 了解北方地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你能找到以下地理事物的名称? (一)地形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1、东北区
长白山、太行山、秦岭
东北平原(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①平原原东:东平原(三江、松嫩
辽河)

有哪些植被?
②③山丘地陵平::大辽、东小丘兴陵安温岭带、针落叶叶长阔林白叶山林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黄土高原
2、华北区 地形以什么为主?
2、我国北方地区分布着有肥沃黑土著称的 东北 平原、土层 深厚的 黄土 高原以及由黄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 华北 平
原。 3、北方地区多为湿润、半湿润的 温带季风 气候;耕地多为
旱地 。东北平原盛产 春小麦 、 玉米 、 大豆 、 高粱 、 甜菜 ;华北平原是我国 冬小麦 、 棉花 和 花生 的主 要产区;黄土高原以出产 谷子 为主。 4、东北、华北平原居民的食品以 面食 为主,黄土高原的居

初中地理:《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课件(粤教版八下)

初中地理:《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课件(粤教版八下)

中国的地理分区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有哪四大地理分区? 2、南方 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3、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 ?
110°E
一、位置与范围 50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40
青 藏 高 原
120°E

海黄 海




蒙黑
的 冀
陕 豫
鲁 苏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征 类型
地形单元 各地形区特征
2.气候特征:类 型、特征、成因
半干旱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为4主00;mm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华北地
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洪涝。 季



800mm
京津唐工业区
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工业产品类型单一 生产技术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 淡水资源不足
本地区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尽快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增加产品类型 加强技术改造 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民俗点滴
北方许多地方以种植小麦为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以 面食为主,善于加工馒头、面条、包子、饺子等食品。
暖温带 半湿润和半干旱区
农作物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
农业发展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开发利用中存
在的问题 沼泽地的开发
冬小麦、棉花、花生、 谷子 华北平原是小麦、棉 花主要产区
1.节约农业用水 2.挖掘中、低产田潜力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第12课 黄土地,黑土地|粤教版 (共26张PPT)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课件-第12课 黄土地,黑土地|粤教版 (共26张PPT)

北咸南淡、东甜西酸
(西)湘菜、川菜———酸、辣 (北)鲁菜——————咸鲜 (南)粤菜——————清淡、鲜嫩 (东)杭帮菜—————甜鲜
湘:湖南 川:四川 鲁:山东 粤:广东
“北咸南淡、东甜西酸”与地理环 境趣谈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 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人说,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 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 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 系。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72021/8/72021/8/72021/8/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了解一下当地的资源及利用情况, 并提出你的合理开发小建议。
一、本地的主要资源 二、利用情况 三、合理开发小建议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72021/8/7Saturday, August 07,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72021/8/72021/8/78/7/2021 1:21:14 PM
南甜
人说苏州菜甜,其实与无锡的相比,苏 州菜不过是淡。无锡炒鳝糊放很多糖,包子 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对北方人讲,根本没 法吃。广东、浙江、云南等地居民也大多爱 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 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 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 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 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 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 展与时间的延续,这种咸甜相对的趋势会减 弱的。
当然,“南甜北咸、东辣西 酸”只是个笼统而又相对的说 法,我国地大物博,饮食习惯 差量很大,甚至在局部地区也 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与各地的 经济发展、民族习俗和个人习 性也有重要关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PPT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PPT

发展条件 工业基地
可持续发展方向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山西云冈石窟 黄帝陵
富有地方特色的 “黄土风情”
窑洞
西岳华山
革命圣地 延安
炎黄二帝塑像
白羊肚头巾、信 天游
一、文明的摇篮







乌鞘岭


太 行 山 脉
二、风吹来的黄土
林草护坡——减少水土流失
梯田
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
思考: 1.了解目前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 疏松,夏季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等。
黄土高原上的川
黄 土 高 原 地 貌 的 形 成 过 程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讨论:
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有什么关系?
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 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归纳:
地表缺少植 被保护
夏季降水集 中,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 松
过垦过牧 修路开矿
水土流失严重
归纳:
1.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 2.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分析归纳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4.联系生活说说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生活、生
产的影响。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地形
水源充足
河流
开发较晚
人口 分布
人口 密度低
雨热同期
气候
农业发 展条件
历史 政策
低温冻害
思考: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
思考: 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