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学实验报告(稀释400倍浓度)
杂草学实验

杂草学实验实验一植物他感作用研究一、实验目的:学习了解植物化感作用的测定方法。
二、供试植物:泽漆或猪殃殃等杂草三、水提取液制备干植株:将全株用剪刀剪成5mm的小段,称取50g装入棕色瓶或大烧杯等,封口。
加蒸馏水500 mL,室温下浸泡72h,并间歇震荡,最后过滤得100mg DW/mL浓度的水提液母液,再稀释成100、50、25、12.5、6.25、3.125 mg 、CK DW/mL,冷藏备用。
新鲜植株:称50g,用研钵适当末碎后用4倍体积蒸馏水(200ml)于20度下浸提24小时后抽虑,去除残渣,低温冷藏。
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 消毒方法:a 种子用5%次氯酸钠消毒30min,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滤纸吸干水分。
b 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min ,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滤纸吸干水分。
2 提取液对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长影响的测定取直径为9cm 的培养皿,垫上滤纸,分别加上5ml不同浓度的水提液,对照为蒸馏水,赶走气泡,摆上均一、饱满的蔬菜种子,其中每皿10粒。
每皿各加不同浓度的提液5mL,对照为自来水。
每个处理重复3次,按常规种子发芽试验进行培养。
种子萌发过程中,加适量清水以保持滤纸湿润。
5d后计萌发种子数并分别测量根长和茎长或苗高。
3. 计算:效应指数RI的计算参照Williamson等的方法,即:RI=1- C / T,当T≥C;RI= T/C -1,当T<C。
其中,C为对照值,T为处理值。
RI>0为促进,RI<0为抑制,绝对值的大小与作用强度一致。
实验二、校园常见杂草识别与标本采集一、实验目的:通过看杂草实体,了解和掌握杂草在各个阶段的形态。
二、实验材料:校园内各种杂草三、实验内容:对各种杂草进行采集和形态鉴定。
实验三、施药时期对土壤处理剂安全性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掌握施药时期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2.掌握土壤处理除草剂药害的调查及方法二、实验仪器微量可调移液器,量筒,烧杯,玻璃棒,直尺,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三、实验材料除草剂:90%乙草胺乳油;72%2,4-D丁酯乳油48%异恶草松乳油供试植物:大豆四、实验内容1.播种:将1Kg 土壤装入培养盆中(盆高3/4处),并适当震荡培养盆使土壤紧实,浇水200ml,然后在盆中播种10粒大豆,最后覆土3cm。
杂草学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杂草学作为一门研究杂草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及杂草对农业生产影响等内容的学科,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杂草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于20XX年X月至X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杂草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杂草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分布等基本知识。
2. 学习杂草的识别方法,提高杂草鉴定能力。
3. 掌握杂草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杂草学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了杂草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特性、分类、分布等理论知识。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杂草的识别方法,为实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实习中期实习中期,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观察杂草的生长情况,进行杂草的识别和鉴定。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杂草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治技术,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1)杂草识别与鉴定:通过观察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我们学会了如何准确识别和鉴定杂草。
实习期间,我们共识别了20余种杂草,包括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等。
(2)化学防治: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喷雾、喷粉、土壤处理等。
我们还了解了不同除草剂的适用范围、使用剂量、注意事项等。
(3)生物防治: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技术。
我们还参观了生物防治实验室,了解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现状。
(4)物理防治: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物理防治方法,如机械除草、热处理、光处理等。
我们还了解了不同物理防治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3. 实习后期实习后期,我们对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进行了总结,撰写了实习报告,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了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针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老师请教,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杂草学知识水平。
杂草田间处理实验报告

杂草田间处理实验报告引言杂草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们竞争养分、水分和阳光,降低田地产量和品质。
因此,有效地控制和处理杂草是提高农田产量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旨在评估不同的杂草田间处理方法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并选取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以期提供农民朋友们在田间杂草处理上的科学参考。
实验目的1. 比较不同杂草处理方法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 评估和选择最佳杂草处理方法,以提高作物产量。
实验设计与方法杂草处理方法本实验共设置了三个杂草处理组和一个对照组,分别是:1. 刈割处理组:使用割草机对杂草进行刈割处理。
2. 喷药处理组:使用除草剂进行喷药处理。
3. 覆盖处理组:使用黑色遮阳网进行覆盖处理。
4.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杂草处理。
杂草处理过程1. 刈割处理组: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定期使用割草机对杂草进行刈割。
2. 喷药处理组:根据杂草种类和密度的情况,使用推草机进行合理的除草剂喷药。
3. 覆盖处理组:在作物种植后,立即铺设黑色遮阳网,并定期检查、修整。
4. 对照组:与其他处理组相同,不进行任何杂草处理。
实验材料与测量数据本实验选取了一块田地,面积为1000平方米,选择耕种面积为800平方米作为实验区域。
实验选用的农作物为小麦,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并根据作物生长期分阶段进行测量数据采集。
主要测量数据包括作物株高、鲜重和干重,还统计了作物叶面积指数等参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对每个处理组以及对照组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数据记录,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株高根据我们的测量数据表明,喷药处理组的作物株高相对较高,达到了XX厘米,而刈割处理和覆盖处理组的作物株高分别为XX厘米和XX厘米。
对照组的作物株高最低,只有XX厘米。
鲜重与干重喷药处理组的作物鲜重和干重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和对照组。
喷药处理组的作物鲜重达到了XX克,而刈割处理和覆盖处理组的作物鲜重分别为XX克和XX 克。
对照组的作物鲜重最低,只有XX克。
园艺杂草防治毕业实习报告

园艺杂草防治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果园、蔬菜园、花卉园等园艺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杂草问题日益突出。
杂草不仅影响园艺作物的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导致病虫害的爆发,严重威胁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提高园艺杂草防治技术,培养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园艺人才,我选择了园艺杂草防治作为毕业实习课题。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园艺杂草防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对杂草识别和防治能力,为今后从事园艺生产和管理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参加了实习培训课程,学习了杂草生物学特性、杂草防治方法、农药使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通过查阅文献、请教老师和同学,对园艺杂草防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习过程(1)杂草识别实习的第一步是学习识别各种杂草。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参观了果园、蔬菜园和花卉园,现场学习了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
通过对比学习,我逐渐掌握了不同杂草的识别要点,能够准确识别常见杂草。
(2)杂草防治方法学习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杂草防治的各种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人工拔除、割草、覆盖等;化学防治主要包括使用除草剂;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
(3)农药使用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农药的种类、性质、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导师亲自示范了农药的正确喷施方法,我也在指导下进行了实际操作。
同时,我还学习了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实习总结与交流实习结束后,我参加了实习总结会议,与其他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实习心得。
导师对我们的实习表现进行了点评,指出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交流,我对园艺杂草防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园艺杂草防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杂草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农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除草剂药效实验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除草剂药效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除草剂配制和施用方法,了解除草剂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实验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划定一块杂草地并喷施相应的除草剂,自喷药日期开始,每天定时观察杂草的变化并记录,直至杂草不再有变化。
实验原理
二氯喹啉酸属于激素型喹啉羧酸类药,杂草中毒症状与生长素类作用相似
数据分析写实验报告实验内容二氯喹啉酸对杂草生长的影响实验数据浓度初始株数7天15天30天2gkg420少数有萎蔫现象多数有萎蔫现象死亡280株杂草死亡率280420667实验总结由上表可知二氯喹啉酸的浓度为正常浓度的2倍时杂草防除率为667防治效果不是特别好
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组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我们掌握除草剂配制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除草剂对杂草生长的影响,并且提高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了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各方面都有所提升,收获是很大的。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验
数
据
浓度
初始株数
7天
15天
30天
2g/kg
420
少数有萎蔫现象
多数有萎蔫现象
死亡280株
杂草死亡率 = 280/420 = 66.7%
实验总结
由上表可知,二氯喹啉酸的浓度为正常浓度的2倍时,杂草防除率为66.7%,防治效果不是特别好。原因可能是:喷药时杂草已经长大成熟,而二氯喹啉酸对3-5叶的幼龄稗草防治效果才是最好的。
实验仪器
烧杯 量筒 玻璃棒 天平喷雾器 钢卷尺水
二氯喹啉酸(江苏快达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杂草的去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杂草去除的基本方法;2. 了解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灭效;3. 分析杂草生长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地:选择一块杂草生长旺盛、土壤肥沃的农田;2. 除草剂:10%草甘膦水剂、50%乙草胺乳油、25%敌草快水剂;3. 工具:喷雾器、铁锹、尺子、记录本等。
三、实验方法1. 分组实验:将实验地分为四个区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除草剂,对照组不喷施除草剂;2. 除草剂施用方法: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除草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施于杂草上;3. 观察记录:在喷施除草剂后,每天观察杂草的生长状况,记录杂草死亡、生长情况,以及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变化;4.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灭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甘膦水剂:喷施后3天,杂草开始枯萎,5天后杂草全部死亡。
草甘膦对杂草的灭效较好,但对土壤中的其他植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宜长期使用;2. 乙草胺乳油:喷施后2天,杂草开始枯萎,4天后杂草全部死亡。
乙草胺对杂草的灭效较好,对土壤中的其他植物抑制作用较弱,适合长期使用;3. 敌草快水剂:喷施后2天,杂草开始枯萎,5天后杂草全部死亡。
敌草快对杂草的灭效较好,但对土壤中的其他植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宜长期使用。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除草剂对杂草的灭效存在差异,草甘膦、乙草胺、敌草快均能有效去除杂草;2. 除草剂的选择应根据杂草的种类、生长状况、土壤、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3. 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药害。
五、实验讨论1.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杂草的生长状况和土壤、气候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进行喷施;2. 除草剂的使用应遵循安全、高效、环保的原则,避免对土壤、水源、生态环境造成污染;3. 在杂草去除过程中,应结合人工除草、物理防治等方法,提高除草效果,降低除草成本。
除草剂田间药效

河南农业大学杂草学实习报告报告题目: 苯璜隆防治林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学期: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09级植物保护3班学号:0907101080姓名:袁向东2012年4月苯璜隆防治林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为了解和掌握苯璜隆可溶性粉剂对林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杂草防除效果最佳的药剂浓度,进行了该除草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实验对象:阔叶杂草和部分单子叶杂草试验药剂:10%苯璜隆可湿性粉剂,先正大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对照药剂:清水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第**号地,地总长60米,宽50米,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pH值6.8,有机质含量1.8%,土壤肥力中上等,采用旋转喷灌技术,林地条件好。
1.3实验设计实验设3个处理区,药剂用量与处理区见表1。
随机区组排列,重复5次,共15个小区,每个小区1m2,小区总面积15 m2,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1m隔离带。
下表1是试验相关处理。
表1 小区试验处理处理药剂施药剂量A 10%苯璜隆WP 0.51g/37.5m2B 10%苯璜隆WP 0.67g/37.5m2C 10%苯璜隆WP 0.83g/37.5m2CK 空白对照清水1500ml1.4施药时间和方法于**年**月**日,上午11时左右,施药1次。
无风施药,阔叶杂草处于3—6叶期,株高10cm左右。
采用1台手压式喷雾器喷雾,按照所需浓度进行均匀喷雾。
1.5施药器械艾普润牌手压喷雾器,浙江慈溪市观海卫镇城东喷雾器厂生产。
1.6试验期间天气情况施药当天天气晴朗,风无,气温15—25℃,施药1天后有降雨天气过程。
4月上旬平均气温16.0—18.0℃.1.7调查方法每个处理选择5个固定区域,于药前调查阔叶杂草种类和发生基数,施药后10天、20天、30天,调查除草剂对该林地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记载各处理的阔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的种类、活株数,计算出杂草的防治效果。
杂草清除实验报告

杂草清除实验报告杂草清除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清除方法对杂草生长的影响,以及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清除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清除方法的效果,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言:杂草是农田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们会竞争土壤养分和水分,对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有效地清除杂草成为了农民们关注的焦点。
本实验选择了几种常见的清除方法进行对比,以期找到一种最适合的方法。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地点:在农田中选择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区域进行实验。
2. 实验材料:选择了三种常见的杂草,分别是A、B、C。
3. 实验组设置:将实验区域分为四个组,分别是对照组、物理清除组、化学清除组和生物清除组。
4. 实验步骤:首先,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清除措施;物理清除组使用人工除草工具进行清除;化学清除组使用农药进行喷洒;生物清除组引入天敌昆虫进行控制。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 对照组:杂草生长状况较差,对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 物理清除组:杂草生长状况明显改善,但仍有一定数量的杂草存活。
3. 化学清除组:杂草几乎被完全清除,但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4. 生物清除组:杂草生长状况较差,但引入天敌昆虫可能会对其他昆虫种群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合考虑以上结果,我们认为物理清除方法是一种比较可行的选择。
虽然它不能完全清除杂草,但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选择合适的除草工具和正确的清除时间,以充分发挥物理清除的效果。
结论与建议:在杂草清除方面,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物理清除方法是一种高效且环保的选择,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时间。
2. 化学清除方法可以迅速清除杂草,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应慎重。
3. 生物清除方法可能会对其他生物种群产生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4.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清除方法,采取综合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清除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草学实验报告
烟嘧·莠去津不同浓度对玉米田杂草影响效果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除,要根据杂草的种类药剂类型以及气候土壤和耕作管理特点等得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实验在调查玉米田杂草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农药浓度梯度实验方案对玉米田杂草进行处理,并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一般农田使用农药的一般规律,学习并掌握农药施药的方法以及步骤。
二、实验材料
1、烟嘧·莠去津农药(可湿性粉剂)所配置的不同浓度的农药试剂(本实验报告采取
的是400倍稀释浓度)
2、玉米田
3、施药工具
三、实验步骤
1、在实验室称取一定量的烟嘧·莠去津(可湿性粉剂)
2、到实验田,用事先计算好的水量进行配置一定量浓度的农药溶液
3、分出特定区域进行喷洒农药,留出一片试验田做对照组
4、施药后一周会到实验田进行观察,以样方法以及五点采样法对施药农田进行杂草种
类、株数、相对高度、相对覆盖度和相对多度等数据的收集
5、将收集的数据与对照试验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
四、实验数据
我们将实验数据另制表格,并结合实验指导书上《农田杂草目测五级分级表》(P24 表3)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鉴定定,将1到4组实验组鉴定为1、2组3级草害,3、4组为4级草害(实际鉴定中地上有匍匐茎或者底下有根的危害程度升高一级)。
.
由于农田中杂草数目众多,每类杂草都或多或少存在于作物之间,对于杂草种类的数据归纳由于测量时疏忽暂不讨论。
从上表中看出施加了农药的实验田中,玉米植株间隙中的杂草数量明显减少,所造成的相对盖度以及相对对多也相应较对照组CK少,但是其相对高度却与对照组相比较高。
原因
大致有3点:1、对照组CK所在地靠近附近的一片茂密树林且四周有人为修建的住房以及围墙,导致杂草本来日照时间短,加上生长在玉米田中的杂草本来就不能吸收到大量光照,光合产量很低,而喜阳杂草较少,喜阴杂草较多,且喜阴杂草普遍较为矮小导致了对照组CK的杂草相对高度较低;2、施药后一周内有数天阴雨或大雨天气,对照组CK以喜阴杂草较多,在雨水充沛的情况下喜阴杂草生长高度和茂盛情况不及喜阳杂草,所以相对高度不及实验组;由于在野外进行测量,大多数据是有人为目测,所的结果具有相当大程度的误差,故相对高度一栏的数据并无太多可讨论之处。
从总体上来看,使用过除草剂的试验田其草害明显低于对照组未使用过除草剂的草害,究其原因是在于使用的除草剂烟嘧·莠去津为磺酰脲类与三氨苯类合成性专用茎叶除草剂,二种作用机理不同,可有效防除稗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铁齿苋、龙葵、鸭跖草、苍耳、藜、蓼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作用机理:
1、烟嘧磺隆是高效玉米除草剂,低剂量出芽后用能有效地防除玉米田中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
其被叶和根吸收,并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迅速传导。
通过乙酰乳酸合成酶来阻止支链氨基酸的合成。
施用后杂草立即停止生长,4-5天新叶褪色、坏死,并逐步扩展到整个植株,一般条件下处理后20-25天植株死亡。
玉米对该药有较好的耐药性,处理后出现暂时褪绿或轻微的发育迟缓,但一般能迅速恢复而且不减产。
2、莠去津是出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也可出芽后茎叶处理。
主要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
它的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通常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使用,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等旱田作物除草,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因玉米体内有解毒机制)。
六、总结
本实验报告基于单一浓度的实验结果,没有与其他组进行数据交换,所以无法断定稀释400倍后,其施药浓度为最佳效果浓度;加之实验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太多,实验数据稳定性较低,无法形成较为精确的严谨的数据进行经一步分析,若要得到更进一步精确数据经行分析,则必须统一实验数据收集量度以及配发规范的实验测量器材,并确保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环境条件更加一致,才可得出较为可信的实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