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完美版)

合集下载

防溺水_安全教育(3篇)

防溺水_安全教育(3篇)

第1篇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水域活动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溺水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特此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一、溺水事故的危害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溺水事故不仅给家庭带来无尽的伤痛,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

溺水事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溺水后,人体在短时间内无法呼吸,导致缺氧、窒息,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2. 家庭遭受打击:溺水事故发生后,家庭往往面临巨额的医疗费用和丧葬费用,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3. 社会不稳定:溺水事故频发,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

4. 心理创伤:溺水事故给受害者家属带来极大的心理创伤,难以抚平。

二、溺水事故的成因溺水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1. 缺乏安全意识:部分人群对溺水事故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2. 监护不到位:家长、老师等监护人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儿童、学生下水游泳。

3. 水域环境复杂:部分水域存在暗流、漩涡、水草等危险因素,容易引发溺水事故。

4. 自救能力不足:部分人群缺乏自救和互救能力,无法在溺水事故发生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1. 提高安全意识:广泛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2. 加强监管:家长、老师等监护人要加强对儿童、学生的监管,严禁未成年人私自下水游泳。

3. 落实安全措施:在公共水域设立安全警示标志,配备救生设备,加强水域巡查,确保水域安全。

4. 增强自救能力:普及自救和互救知识,让人民群众掌握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5. 强化法制教育:加强对水域管理,依法打击非法游泳、钓鱼等违法行为。

四、溺水事故的预防措施1.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2. 选择安全水域游泳:到有救生员和救生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在不明水域游泳。

防安全溺水安全教育内容(3篇)

防安全溺水安全教育内容(3篇)

第1篇一、引言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游泳成为了许多人消暑避暑的首选方式。

然而,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特此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希望大家能够高度重视,共同守护生命安全。

二、溺水事故的危害1. 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溺水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轻则身体受损,重则丧失生命。

2. 家庭破碎: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往往寄托在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身上。

一旦发生溺水事故,家庭将承受无法弥补的痛苦。

3. 社会不稳定:溺水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也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预防溺水,从我做起1. 提高安全意识(1)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明确防溺水的重要性。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私自下水游泳。

(3)学会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

2.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1)选择有救生员、救生设施齐全的游泳场所。

(2)不擅自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3)不盲目跟随他人下水游泳。

3. 遵守游泳规则(1)不在水中嬉戏打闹,防止呛水、溺水。

(2)不在水下救人,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3)不在水中喝酒、吸烟,以免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4. 加强家校合作(1)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确保孩子不在无家长陪同的情况下游泳。

(2)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定期开展防溺水演练。

(3)社会要关注防溺水工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四、溺水自救与互救方法1. 自救方法(1)保持冷静,放松身体,尽量减少在水中的挣扎。

(2)调整呼吸,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3)寻找救生设施或可漂浮的物体,借助它们保持浮力。

(4)向岸上或救援人员挥手求救。

2. 互救方法(1)发现有人溺水时,立即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2)若会游泳,可利用救生圈、竹竿、绳索等工具进行救援。

(3)若不会游泳,可拨打救援电话或寻找附近的救生员。

五、结语预防溺水,人人有责。

让我们共同努力,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防溺水安全教育完整版的(3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完整版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纷纷选择去水域游泳、嬉戏,享受清凉。

然而,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痛。

为了提高全民的防溺水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二、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1. 保护生命安全:溺水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能够有效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 维护社会稳定:溺水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家庭破裂、社会不稳定。

通过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能够降低溺水事故的发生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防溺水安全教育是全民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普及防溺水知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1. 缺乏安全意识:部分人群对溺水事故的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在游泳、嬉戏时发生意外。

2. 自身技能不足:不会游泳或游泳技能不足的人,在遇到危险时往往无法自救,容易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3. 野外游泳环境复杂:野外游泳场所的水深、水质、水流等条件复杂,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4. 防护措施不到位:在游泳过程中,未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救生圈、救生衣等,容易导致溺水事故。

四、预防溺水事故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

2. 家长监管: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3. 提高游泳技能:学习游泳技能,提高自救能力,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自救。

4. 野外游泳选择安全场所: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或水域,避免在野外游泳。

5. 配备防护措施:在游泳过程中,佩戴救生圈、救生衣等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6. 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遇到溺水事故时能够及时施救。

五、溺水事故的自救与互救1. 自救:遇到溺水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呼吸,寻找漂浮物,等待救援。

防溺水安全教育文档(3篇)

防溺水安全教育文档(3篇)

第1篇一、前言溺水是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每年都有许多青少年因溺水事故而失去生命。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防溺水安全教育文档。

二、溺水事故的主要原因1. 缺乏安全意识:部分青少年儿童对水情、天气、水域环境等不了解,对溺水事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2. 缺乏游泳技能:部分青少年儿童未经过正规的游泳训练,不具备基本的自救、求救能力。

3. 水域环境复杂:部分水域存在水下暗流、水草、深水区等危险因素,容易导致溺水事故的发生。

4. 监护不到位:家长、学校等监护人对青少年儿童在水域活动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危险行为。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1. 水域安全常识(1)了解水域环境:熟悉水域的深度、水流、水温、水下地形等,避免进入危险水域。

(2)遵守水域规定:在游泳时,应遵守水域的规定,如禁止游泳的区域、禁止游泳的时间等。

(3)了解天气变化:在游泳前,应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下水。

2. 游泳技能培训(1)掌握基本的游泳姿势:学会蛙泳、自由泳、仰泳等基本游泳姿势,提高自救能力。

(2)学会救生技巧:学习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救援能力。

(3)了解自救方法:学会水中呼吸、浮潜、自救呼吸等自救方法,提高生存能力。

3. 溺水自救与求救(1)自救:在溺水时,要保持冷静,尽量抓住漂浮物,等待救援。

(2)求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救,争取周围人的帮助。

(3)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与求救:在无法呼救的情况下,可尝试以下方法:① 用力拍打水面,引起周围人的注意;② 尝试游向岸边或救生员;③ 如果有救生工具,尽量抓住。

4. 监护责任(1)家长:加强对青少年儿童在水域活动的监管,确保其在安全的环境下玩耍。

(2)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组织游泳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3)社会:加强对水域的管理,确保水域环境安全。

四、防溺水安全教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防溺水知识(3篇)

安全教育防溺水知识(3篇)

第1篇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游泳成为了许多人消暑解热的首选活动。

然而,由于游泳安全意识的淡薄,每年夏季都有不少溺水事故发生。

为了提高大家的防溺水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防溺水知识。

一、什么是溺水?溺水是指人在水中因无法呼吸而导致的窒息死亡。

溺水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浸没、窒息和昏迷。

如果救助不及时,溺水者将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

二、溺水事故发生的原因1. 缺乏安全意识:许多人在游泳时忽视安全,如游泳时饮酒、游泳技能不足、水下环境复杂等。

2. 水域环境复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环境复杂,存在暗流、漩涡、水草等危险因素。

3. 防护措施不到位:游泳时未佩戴救生圈、游泳衣等防护用品,容易导致溺水事故。

4. 救援不及时:发现溺水者后,周围人员未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导致溺水者失去生命。

三、防溺水知识1. 提高安全意识(1)游泳前要了解水域环境,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2)游泳时要有成年人陪同,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

(3)饮酒后禁止游泳,以免酒精影响判断力和反应速度。

(4)游泳时要注意保持体力,避免过度劳累。

2. 游泳技能培训(1)掌握基本的游泳姿势和呼吸技巧。

(2)学会自救和救生技巧,如踩水、漂浮、翻滚等。

(3)了解水草、漩涡等危险因素,避免触碰到这些物体。

3. 防护措施(1)佩戴救生圈、游泳衣等防护用品,增加安全保障。

(2)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避免进入野外水域。

(3)游泳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与他人发生碰撞。

4. 救援技巧(1)发现溺水者后,立即呼救,寻求周围人员帮助。

(2)如果能够接近溺水者,可以用救生圈、绳索等物品进行救援。

(3)如果需要下水救援,要保持冷静,采用正确的救援姿势,避免自己溺水。

(4)如果救援过程中发现溺水者意识丧失,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四、溺水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2. 完善游泳场所设施:游泳池、海滩等游泳场所要完善安全设施,如救生员、救生圈、警示标志等。

安全教育教案预防防溺水(3篇)

安全教育教案预防防溺水(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溺水的危害性;(2)掌握预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3)认识到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2)培养安全防范能力;(3)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2)关爱生命,尊重他人;(3)培养勇敢、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预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2)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1)如何在危险情况下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2)如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溺水事故的新闻报道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溺水问题。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溺水吗?溺水有哪些危害?(二)讲授新课1. 溺水的定义及危害(1)讲解溺水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溺水是指人体淹没在水中,导致呼吸系统受损或功能丧失。

(2)列举溺水事故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溺水的危害性。

2. 预防溺水的知识和技能(1)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熟悉水性不擅自下水施救。

3. 溺水的自救与互救(1)讲解溺水的自救方法,如:仰泳、脚踢、手抓等;(2)讲解溺水的互救方法,如:寻找漂浮物、拨打救援电话等。

4. 珍爱生命的重要性(1)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尊重他人;(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三)课堂互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预防溺水的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预防溺水的经验和心得。

(四)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溺水的重要性;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预防溺水的作文,谈谈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新闻案例、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溺水的危害性,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掌握预防溺水和自救互救的方法;3. 通过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024版防溺水安全教育完美版ppt课件

2024版防溺水安全教育完美版ppt课件

保持冷静
遇到紧急情况时,应保 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寻求帮助
及时向救生员或其他人 员求助,寻求帮助和支
持。
采取自救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自救 措施,如利用救生器材、
抓住漂浮物等。
呼救并等待救援
大声呼救,引起他人注 意,同时保持体力,等
待救援。
游泳后身体恢复与保养
01
02
03
04
及时冲洗身体
游泳后应及时冲洗身体,去除 身上的氯气和污垢。
学校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建议
01
02
03
04
学校应将防溺水教育纳入课程 体系,定期开展相关课程和讲
座。
学校应组织学生进行游泳技能 培训,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和
自救能力。
学校应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模 拟溺水场景,让学生掌握正确
的应急处理方法。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 通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
问题。
社会宣传普及途径拓展
救援人员资质要求及培训
救援人员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求
具备游泳、潜水等基本技能,持有相关救援证书,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救援人员培训
定期开展救援技能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技 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模拟演练
组织模拟演练活动,让救援人员熟悉救援流程和 设备使用方法,提高实战能力。
救援现场指挥与协调机制
高危人群特征
儿童、青少年、不会游泳者、水上作 业者等人群是溺水事故的高危人群。
地区分布差异
不同地区的溺水事故发生率存在显著 差异,通常与水域分布、气候条件、 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溺水事故原因分析
人为因素
安全意识淡薄、私自下水游泳、 擅自结伴游泳、无家长或教师带

安全教育模板防溺水(3篇)

安全教育模板防溺水(3篇)

第1篇一、引言溺水是夏季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尤其在青少年中发生率较高。

为了提高人们的防溺水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特制定以下防溺水安全教育模板。

二、溺水事故的危害1. 溺水事故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悲痛,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2. 溺水事故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3. 溺水事故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三、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1. 溺水的原因及预防措施(1)原因:游泳技能不足、缺乏安全意识、盲目冒险、水下障碍物、水下暗流等。

(2)预防措施:a. 提高游泳技能,学习正确的游泳姿势和自救方法;b. 遵守游泳场所的规定,不在非游泳区游泳;c.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了解水下环境;d. 结伴游泳,互相照应;e.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下水救人。

2. 溺水自救与救人技巧(1)自救技巧:a. 保持冷静,尽量放松身体;b. 用力踢腿,保持头部露出水面;c. 呼吸时要尽量张大嘴巴,深吸一口气;d. 尝试抓住岸边的漂浮物或水下障碍物;e. 寻求救援。

(2)救人技巧:a. 不直接下水救人,避免自身安全受到威胁;b. 使用救生圈、竹竿、绳索等工具进行救援;c. 救援时保持冷静,避免慌乱;d. 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共同进行救援。

3. 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理(1)发现有人溺水时,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的帮助;(2)如果自己会游泳,应立即下水救人,同时拨打110报警;(3)如果自己不会游泳,应立即寻找救生圈、竹竿、绳索等工具进行救援;(4)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保持溺水者的头部露出水面,尽量保持其呼吸;(5)救援成功后,立即将溺水者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四、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实施1. 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学校应将防溺水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定期开展防溺水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和救人能力。

2. 家庭安全教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关注孩子的行踪,提醒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3. 社会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溺水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泳注意事项
游泳注意事项
1、不 要 单 独 游 泳
就算是在安全性较高的游泳馆 内游泳,也要注意不能一个人孤身 去游泳,还有小孩子要在大人的照 看下下水。
2、游 泳 前 要 热 身
由于游泳池内的水温比人体体温要低,在游泳之 前最好是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没有热身就下水,容 易抽筋,严重的话因为抽筋导致溺水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游泳注意事项
5、游 泳 要 去 正 规 游 泳 池 游
千万不要去池塘或者是河里游, 那种地方有水草,容易被水草缠足 导致溺水,而且水质得不到保证。
6、游 泳 用 具 不 可 混 用
游泳的用具,如游泳衣裤、水镜等需经常清洗消 毒。每次游泳后宜用清水洗眼,再滴几滴眼药水。对 于耳中积水,可将头侧偏用单腿原地跳动让水流出。
同伴落水,怎么办?
同伴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④ 离溺水者2-3米处时,潜入水中将他转 至背向自己,然后进行拖带。
③ 在水中救援时,时刻保持被救者脸部朝上。 ⑤ 溺水者得到救生圈后,将他拖至岸边
同伴落水,怎么办?
1、迅速清除患者口咽部、鼻腔内的污物,保持呼 吸道的通畅。
心肺复苏
2、迅速倒出呼吸道及胃内积水 (1)将患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
施术者以手压其背部。 (2)抱住溺水者的两腿,腹部放在急救
者的肩部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
3、如果患者呼吸或心搏已停止,应紧急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术(有急救技 能者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以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1、溺水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在水中挣扎
发生溺水时,不要因为在水中的环境就不知所措,不要用鼻子或嘴巴呼吸,避免在水中呛水, 争取把头部露出水面嘴巴在水面时向周围求救,如何头部没有露出水面,手臂争取漏在水面上, 引起别人注意,可以让周围的人看到过来营救。
游泳注意事项
7、不 可 剧 烈 运 动 后 游 泳
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 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 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 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8、不 可 长 时 间 暴 晒
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称 日光灼伤。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 或到有树荫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护皮肤,或 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珍爱生命 防止 溺水
学生安全教育
防止溺水
卡/通/教/育/类/通/用
前言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 一杀手。春末夏初,天气逐渐变热,溺水 又将进入高发季。在此,我们希望广大家 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 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那么,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 怎么办?这里,提供一些“防溺水”知识, 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这节必修课每个 人都应该补上!
C
目O N T
录E N T S
一、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二、 游泳注意事项 三、 同伴落水,怎么办? 四、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水库、水坑、池塘、河 流、溪边、海边
危险水域
深水潭、工地上的积水池、 废弃的古井
远离野外危险水域
野 外 水 域 为 什 么 危 险?
1、野外水域的未知因素多,游泳者往往对所在水域情况并不了解,有些 水域看似平静,但水下经常会有漩涡、暗流,容易发生意外。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2、溺水时,全身放松,卸下身上的重物。
一旦溺水时,往往自己会惊慌不知所措,一定 要让自己全身放松,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 再卸下身上重物,可以让自己在水中上浮至水面。
3、不要因为由于水草而手脚忙乱
如果在水中被水草困住,这时候要冷静脱离 水草,不要因为由于水草而手脚忙乱,冷静地拨开 水草,使自己不会因为被水草困住而溺水。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4、尽量让身体浮起
在水中可以寻求浮力较大的树木,空汽水瓶, 游泳圈等物体,借助其他物体使自己向上漂浮。
5、自救姿势
发生溺水时,可以将自己的身体团成一团, 膝盖弯曲,大腿贴近胸部,手臂抱住腿成一团,屏 住呼吸,全身放松,片刻之后也会向上浮出水面
溺水自救歌
溺水勿自慌,迅速离现场。 清除口鼻保畅通,拍打后 背让肺畅, 若无呼吸人工上,若无心 跳挤心脏, 赶紧换上干衣裳,尽快送 到病床上。
游泳注意事项
4、生 病 的 时 候 不 要 游 泳
有些患病的人不适合游泳。比 如说高血压,皮肤病,心脏病之类 的,一定不能游泳,严重的话会有 生命危险。
3、忌 太 饱 或 太 饿
游泳也是一种需要消耗能量的运动,在是空腹没有进食 的情况下不要立即游泳,否则会感到体力不支,甚至是虚脱。 同时,游泳前一定不要吃得太饱。饱腹之后去游泳,容易对 肠胃造成负担,会有恶心呕吐的感觉。
同伴落水,怎么办?
同伴落水,怎么办?
同伴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① 利用岸边救生 物品,第一时间抛 给被救者。
② 在水中时,不要让被救者 正面将你抱住或抓住,应从 后边托起头部,让面部朝上, 进行救援。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珍爱生命 防止 溺水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Welcome to correct!
2、野外人员稀少,一旦出现体力不支等意外情况,很难在第一时间被施救。 3、野外水质污染也比较多,游泳难免会喝水,对身体难免害处,有过 敏体质的人也不适宜到这样的水域游泳
4、大部分人对危险处理毫无经外危险水域
防 溺 水 安 全 “六” 不 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