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德兴煤矿防突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矿井防突措施计划

矿井防突措施计划

矿井防突措施计划矿井是一种具有高度危险性的工作环境,常常存在着防突措施不完善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

因此,制定一份完备的矿井防突措施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份包含1200字以上的矿井防突措施计划。

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有效预防和减少矿井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2.原则:科学性、操作实用性、可行性、灵活性和持续性。

二、防突措施的分类和应用范围1.分类:a.技术防突措施:包括地质预报、岩壁支护、煤与瓦斯治理、通风控制等。

b.管理性防突措施: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教育、事故应急预案等。

2.应用范围:a.矿井所有作业区域都应制定相应的防突措施计划。

b.防突措施计划应适用于所有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矿工。

三、技术防突措施1.地质预报措施:a.加强对矿井地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b.配备地质预报仪器设备,确保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c.建立地质预报制度,明确预报结果的报告和处理要求。

2.岩壁支护措施:a.明确矿井各个工作面的岩壁支护方法和要求。

b.加强矿井岩壁支护技术培训,提高工作面支护的质量和效果。

c.定期检查支护设施的完好性和运行情况,及时更换和修复损坏的支护设备。

3.煤与瓦斯治理措施:a.建立煤与瓦斯治理制度,落实煤与瓦斯治理的责任。

b.加强煤与瓦斯抽放系统的维护保养,确保系统运行稳定。

c.强化煤与瓦斯监测工作,掌握煤与瓦斯的浓度和变化情况。

4.通风控制措施:a.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保证矿井内的风量和风压符合要求。

b.配备自动风量、风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

c.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设备,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管理性防突措施1.安全生产管理措施:a.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b.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c.组织安全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培训教育措施:a.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14 页四位一体防突安全技术措施一、健全防突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防突责任1、矿长对防治突出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应定期检查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解决防治突出所需的人力、财力、物力,保证防治突出工作的顺利实施。

矿总工程师对防治突出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防治突出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

生产副矿长对分管范围内的防突工作负责,安全副矿长、防突副矿长对防突工作负责监督检查。

矿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本职范围内的防突工作负责。

区(队)、班(组)长对管辖内的防突工作负直接责任。

防突人员对所在岗位的防突工作负责。

2、矿井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责任主体;矿各职能处室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负责监督管理。

3、矿要成立“四位一体”防突专职机构(或防突小组),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和防突专业人员。

矿成立“四位一体”防突工作小组:矿长为组长,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成员由生产、通风、抽采的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负责矿井的防突工作的具体实施。

4、完善矿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区队、班组等相关人员防突管理的岗位责任制;防突措施设计和措施会审制度;掘进进尺审批制度;预测预报、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验收制度;防突事故分析追究制度等。

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要求(一)基本耍求1.突出矿井应做好防突工程的计划和实施,将预抽煤层瓦斯、保护层开采等工程与矿井采掘部署、工程接替等统一安排,合理布置,确保在突出煤层采掘前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2.区域预测、区域效果检验工作由矿瓦斯研究室专职人员进行测定,出具区域预测结果和区域效果检验报告。

3.区域防突措施的施工由各矿井组织人员实施。

第 2 页共 14 页(二)区域预测1、瓦斯压力、瓦斯含量等参数的测试点应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分别布置;每一采区、每一区段以石门为界一翼为一地质单元,同一地质单元内沿煤层走向不少于2个,沿倾向不少于3个测试点。

[VIP专享]瓦斯防治方案

[VIP专享]瓦斯防治方案
一、瓦斯防治方案
大方县德兴煤矿是新建矿井,现还在建井期,现为全岩巷掘进,
还未揭露设计开采煤层,也未作瓦斯等级鉴定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性鉴定工作,现按高突矿井设计和管理。
1、煤矿严格按高突矿井进行管理,已请毕节地区煤矿勘测设计
队进行了抽放设计,并已按照设计要求安装了抽放系统。地面修建
了永久瓦斯抽放泵房,抽放泵房内安装了 4 台瓦斯抽放泵(2 台高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2)、矿井为中央分列式通风,通风系统已形成全负压通风,各 采掘工作面及供风地点均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3)、按通风管理的要求完善通风设施。
编制 2012 年度矿井矿井瓦斯治理方案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防止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瓦斯事故 及矿井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瓦斯事故时,可根据预先制定的方案, 有效的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
矿井瓦斯治理方案编制完成经会审批准后下发到各单位。各单 位领导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并签名,要让每一位职工都能掌握避灾 知识、救灾知识及避灾路线,提高职工的保安全意识。实际生产过 程中要严格执行预防各种事故的安全措施,发生事故时要根据制定 的处理措施进行救灾。矿井矿井瓦斯治理方案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 修改,确保其针对性、及时性、科学性。
3、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矿长、总工为副组长的矿瓦斯治理领 导小组,负责矿井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 组长:李顺松(总经理) 副组长:李学用(矿长)、詹会虎(工程师) 成员:熊光明(通风副总)、赵虎(机电副总)、刘瑞平(安全矿长)、 杨淋中(生产矿长)、付嚣(机电矿长)、周文红(调度室主任)、李 文灿(监控室主任)。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石门揭穿煤层时的震动爆破、采掘工作面的远距离爆破、反向风门、自救器、避难所和压风自救系统等内容。

1、震动爆破。

震动爆破的实质是一种诱导突出的安全措施,用于掘进工作面。

它是通过多打眼、多装药、一次爆破,使地应力的含高压瓦斯的煤体在强大的震动力作用下突然暴露,给突出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爆破前人员已撤到安全地点,所以即使诱导突出也不会伤人。

在突出危险煤层厚度小于0.3m或瓦斯压力小于0.74MPa的煤层中,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揭穿煤层;在严重突出危险煤层中,还必须采取其他防突措施。

震动爆破必须有独立的回风系统,其进风侧应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回风系统严禁人员通行或作业并停电。

如果震动爆破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仍必须采取预防突出的措施。

所有石门揭穿煤层必须执行震动爆破措施,不得揭露煤层,震动爆破的距离:距煤层法线距离大于10m2、远距离爆破。

在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远距离爆破。

远距离爆破的操纵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得小于300m。

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工操纵爆破的地点,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自救器。

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以及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必须停电撤人,爆破30min后,方进入工作面检查。

3、反向风门。

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反向风门必须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沿着进风道进入进风系统。

②反向风门必须牢固,并须设两道。

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得少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少于0.8m。

门框和门扇可采用坚实的木质结构,门框厚度不得小于100mm,门扇厚度不得小于50mm。

两道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

③爆破时风门必须关闭,对通过门垛的风筒,必须设有隔断装置。

爆破后,矿山救护队有关人员进入检查时,必须把风门打开顶牢。

大方县XX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大方县XX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大方县XX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编制人:工程师:矿长:大方县XX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大方县XX煤矿位于大方县县城南西方向9km处的大方镇境内,大方至纳雍的县级公路从井田西南面通过,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由井田北部通过。

矿井经大方至纳雍的县道到大方电厂5km左右(直线距离)、到大方县城约13km,经该县道至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约10km,交通较方便。

大方县XX煤矿位于大方县县城南西方向约9km处的大方镇境内。

井田范围极值地理坐标,东经105°31′26″~105°32′54″,北纬27°04′47″~27°05′55″。

2、地形地貌井田地形总体上北西高,南东低,山脉走向整体为北东—南西向,属中、高山侵蚀,蚀山地地貌,井田内最高标高为1786.7 m(南侧漏风丫口),最低标高为1138 m(北东侧对江河)井田一般标高1200—1650m,相对高差648.7m。

二、矿井开拓与开采1、矿井井田范围较小,可采煤层为倾斜煤层,煤层间距在20.4m—104m之间,M18、M29、M51三层煤之间的间距较近,M51与M73煤层之间的间距较远,井筒及开拓巷道布置在M51和M73煤层之间的,通过正反向石门揭穿各煤层,所以设计采用联合布置。

矿井准采标高为+1400m—+1000m,垂高400m,所以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开采,即水平上下山开采,水平标高为+1220m,水平上山段垂高为180m,水平上山采区有3个区段。

水平下山段垂高为220m,水平下山采区M18、M29、M51号煤层有3个区段,M73煤层有4个区段。

2、水平上下山垂高及区段个数基本相近,所以矿井水平划分是基本合理的。

XX煤矿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且矿井为煤层群开采,采用开采保护层防治突出措施。

井田范围内除可采的M18、M29、M51、M73煤层外,其他煤层均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不宜作为保护层开采。

煤矿综合防突措施方案

煤矿综合防突措施方案

煤矿综合防突措施方案煤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行业,但同时也是一种高危险、高灾害的行业。

煤矿发生突出事故是十分常见的事情,极易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矿工安全和煤矿设备设施的安全。

本文将着重探讨煤矿综合防突措施方案,希望为煤矿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

下面是几个方面的防范措施:1. 煤矿综合防突措施培训。

煤矿内的工人必须接受煤矿突出事故培训。

这种培训可以教授煤矿工人如何在突出事故时保护自己。

煤矿突出事件的识别、急救措施、疏散逃生等等都应该在这种课程上涵盖。

2. 煤矿完善各项突出事故预防措施。

预防才是关键。

煤矿综合防突措施方案中包括各种设备护栏、警告标志、安全出口等等预防措施。

这些预防措施的目的是避免煤矿突出发生,提前保障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3. 煤矿井下安全设备保障。

煤矿内必须配备有多种安全设备,比如救护箱、氧气罐、防毒面具等等,以备煤矿突出事故发生时使用。

工人在进行井下作业时需要时刻戴上煤矿内的各种安全设备,以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4. 煤矿现场与后勤管理需要严谨。

在煤矿工作中要保持仔细认真的态度。

在煤矿现场需要严格管控进出入口,禁止随意进出。

同时,需要加大后勤保障力度,保障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以确保其在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也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5. 煤矿安全制度、安全定期检查。

制定合理的安全规章制度,设立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在煤矿内严格依照规章制度操作。

并且公开所有安全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强化对安全检查、安全管理的重视。

总之,煤矿综合防突措施方案应该包含多个层面,多种形式的防范措施。

只有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安全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煤矿突出事故的发生概率。

而这些措施的落实不仅需要煤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更需要每个工人的积极配合和行动,拥抱安全意识,追求每一线工人的安全,保障每一次煤矿生产都能顺利进行。

大方县德兴煤矿.瓦斯防治管理权限doc

大方县德兴煤矿.瓦斯防治管理权限doc

大方县德兴煤矿瓦斯防治管理权限管理程序规定一、认真落实煤矿企业瓦斯防治工作主体责任,健全机构和人员,完善瓦斯防治各项管理制度。

矿成立瓦斯防治领导小组:组长:李顺松(总经理)副组长:李学用(矿长)、詹会虎(工程师)成员:熊光明(通风副总)、赵虎(机电副总)、刘瑞平(安全矿长)、杨淋中(生产矿长)、付嚣(机电矿长)、周文红(调度室主任)、李文灿(监控室主任)。

设立瓦斯专项治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技科。

办公室主任:杨淋中(兼)。

二、瓦斯防治工作责任制(一)、总经理瓦斯防治岗位责任制1、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预防公司重特大瓦斯事故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一通三防”工作全面负责,负责部署和平衡一通三防工作。

把“一通三防”工作尤其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及煤尘爆炸事故作为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2、负责建立并落实干部“一通三防”责任制,负责健全“一通三防”管理机构,充实专职通风、地测、防突、抽采、监测技术管理人员,不得聘用未经“一通三防”专门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管理人员担任从事井下的班组管理职务。

3、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一通三防”政策和标准,负责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负责配齐瓦检工、爆破工、防突工及井下电工。

4、负责审定公司“一通三防”年度规划和长远规划,定期主持研究“一通三防”工作,定期听取“一通三防”工作汇报,决定“一通三防”工作的重大决策。

保证“一通三防”所需的人、财、物,安全办公会上首先研究解决“一通三防”重大问题。

5、负责督查公司的“一通三防”制度、指令、办法、决议、决定和规定的落实情况。

负责督促检查“一通三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安全督查的重要事项。

6、负责检查领导干部落实上级颁布的“一通三防”指令、决定、规定等。

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和职能部门正职“一通三防”责任制落实情况。

7、负责定期组织对公司瓦斯防治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规定进行修订并贯彻执行。

8、负责审定公司的劳动组合,特别是瓦斯防治岗位的劳动组合,确保瓦斯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煤及瓦斯突出矿井安全防护措施

煤及瓦斯突出矿井安全防护措施
安设了AW-412型压风呼吸站,日本在采区巷道安设急救袋,
前苏联在采区巷道安设空气-3型急救供风装置、在回采工 作面安设空气-2型急救供风装置。英国在回采工作面设置压
风自救装置,紧急供风装置固定在运输机靠采空区一侧,供
入的压风压力为0.2~0.24MPa,经过净化后进入送风器。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m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
生舱。
第十八页,共28页。
二、安全防护的措施
(三)避难所与压风自救系统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 避难硐室有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 ➢ 永久避难硐室为事先建造,其内备有供避难人员呼吸
用的供气设备、自救器、药品和饮水等。 ➢ 永久避难硐室构筑于井底车场和采区附近,多设在采
区安全出口的路线上,与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矿井生产 的具体条件而定。
第十九页,共28页。
二、安全防护的措施
(三)避难所与压风自救系统
第二十页,共28页。
二 二、、安安全全防防护护的的措措施施
((三三))避避难难所所与与压压风风自救系统 ➢ 临时避难硐室是利用工作地点的临时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
之间的巷道由避难人员临时修建的。 ➢ 临时避难硐室机动灵活,修筑方便,正确地选择修建临时
侧的巷道中,必须设置2道坚固的反向风门。与回风系统相联的风门、
密闭、风桥等通风设施必须坚固可靠,防止突出后的瓦斯涌入其他 区域。
第八页,共28页。
二、安全防护的措施
(一)远距离爆破
远距离放炮措施实施要求
➢ (3)远距离放炮必须由矿技术负责人统一指挥,并有矿山救 护队在指定地点值玫,爆破30min后矿山救护队员方可进人工
通讯设备),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 布及变化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发挥人员定位系统在定员 管理和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方县德兴煤矿区域防突治理技术措施编制:技术负责人:矿长:日期:目录第一节、矿井概况第二节、矿井水文第三节、区域地质及井田地质第四节、煤层赋层情况第五节、矿井瓦斯情况第六节、防突技术措施第一节、矿井概况大方县德兴煤矿行政区划隶属贵州省大方县瓢井镇管辖,距大方县城约45公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设计开采煤层为M1和M5煤层,首采面布置在M1号煤层内。

始建于2009年6月,为私营矿山企业,目前尚未建成投产。

煤矿是新建矿井,现还在建井期,现为全岩巷掘进,还未揭露设计开采煤层,也未作瓦斯等级鉴定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现按高突矿井设计和管理。

煤矿还未揭露煤层,未作突出危险性鉴定,现已与重庆煤科院联系,待揭露煤层前30米时,请重庆煤科院专家对我矿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并委托其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现我矿已编制了《揭煤措施》,并已报天府总公司和大方县工能局和安监局审批备案。

井下已按要求安设了“六大系统”安全设施和防突风门,入井工人必须携带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

第二节、矿井水文2011年9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提交了大方县德兴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报告:一、地形地貌大方县德兴煤矿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中部最高处是老鹰岩,标高1937.40m,北部于矿区外花底河河谷,最低标高980.00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相对高差857.40m,地形坡度,缓坡地带8º~15º,北部及东部边缘坡度25º~30º,中部老鹰岩以下坡度45º以上或直立陡岩。

地貌为侵蚀、溶蚀中山区地貌。

二、气象水文矿区所处气候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5.1º C,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2º C,极端最低气温-6.8º 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5º C,极端最高温度38.4º C。

无霜期264天。

年平均降雨量1057mm,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蒸发量1382.9mm。

春秋两季以东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风为主。

平均风速1m/s。

季节性灾害有春旱、洪涝、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矿区处于赤水河南岸补给区,位于赤水河一级支流马路河的上游延伸河至花底河西侧。

花地河由矿区东侧1Km处向北径流。

矿区地表水沿地表分水岭东西两侧分流,东侧直接进入花底河,西侧至谷底转向北3Km外进入花底河。

花底河河水雨季节流量大于500l/s。

三、含(隔)水层特征矿区出露的地层由新至老有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夜郎统九节滩段(T1y3)、玉龙山段(T1y2)、沙堡湾段(T1y1);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龙潭组(P3l);二叠系中统茅口、栖霞组(P2m+q)。

1、第四系(Q)松散岩类含孔隙水岩性主要为坡积、残积和冲沟冲积物。

以褐色粘土、亚粘土含碎石、角砾。

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地带、斜坡中下部及冲沟两侧。

覆盖各出露地层之上。

厚度0~10m,富水性,透水性强。

该层无泉水出露。

2、三叠系下统夜郎统九节滩段(T1y3)岩性主要为薄层状紫红色泥岩夹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层中夹少量薄层状泥质、灰岩条带,主要分布在矿区东侧,分布面积已延伸出矿区外,厚度大于200m。

该层有两个泉点出露,调查时流量分别为0.221l/s和0.240l/s。

7月份取水样时两泉水均干涸,长期干旱(无补充源)该层含风化裂隙水,富水性弱,为矿区隔水层。

3、三叠系下统夜郎统玉龙山段(T1y2)岩性为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灰岩或泥灰岩。

出露区地形多为陡岩和山脊。

无地表泉水出露。

据访问,在老鹰岩西南侧陡岩上有三个溶洞,洞高1.3m,可进深度13m,沿层石进去10m可见到水,而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

据有关该层的水质分析资料,水之类型为HCO3—Ca,矿化度0.18g/L,厚度90~100m。

该层富水性中等。

4、三叠系下统夜郎统沙堡湾段(T1y1)岩性主要为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偶夹薄层泥质灰岩条带。

主要出露于陡岩中部,厚度40m~50m。

无泉水出露,富水性弱,为矿区隔水层。

5、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性为灰岩,含燧石结核、团块。

该层在矿区分水岭西侧呈条带状出露,出露面积小,局部地段形成陡岩和小山脊。

矿区只有一个泉水点出露,即油沙村3号泉,流量0.513l/s。

因有6个引水管将水引走至少有0.50l/s。

该泉水总流量应在1.00l/s以上。

取水样分析,水质类型为HCO3—Ca型,PH值7.13。

该层与三叠系下统夜郎统玉龙山段(T1y2)两层抽水试验,水位下降36.74m,涌水量0.091l/s,单位涌水量0.025l/s.m,经72小时恢复水位观测,水位只恢复到70.46m2。

由于长期天干,没有降水补给,所以水位无法恢复到正常水位。

抽水试验取水样分析,水质类型为SO4—HCO3—Ca型水,PH值为7.56。

6、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岩性为薄层状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

层间夹泥质和硅质灰岩。

主要出露在分水岭北西侧陡岩脚缓坡地带,受水面积相对较大。

该层出露泉水点5个,流量0.114~0.544l/s,根据老硐8号和泉水点8号取水样分析,水质类型分别为HCO3—Ca型和SO4—Ca型,PH值分别为8.01mg/L和7.65mg/L。

总的来说该层含风化节理、裂隙水,富水性弱。

厚度150m。

该层与下伏强含水层茅口组(P2m)揭穿50m后混合抽水试验(茅口组地下水位很深,实际应为龙潭组单层),水位降深28.08m,涌水量0.014l/s,单位涌水量仅0.0005l/s.m。

取水样分析,水质类型为HCO3—Ca型。

PH7.50。

由于长期未降雨,地下水位恢复观测72小时,仅恢复至13.98m。

7、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岩性为浅灰至灰白色厚层灰岩,偶见燧石结核。

出露矿区北西角,地表溶洞、落水洞、漏斗岩溶发育。

富水性强,但不均匀。

为矿区主要含水层。

地下径流深度大,主要以管道流、伏流、暗河形式运移。

虽然ZK09号孔揭露该层50m,但岩溶该段不发育,未造成钻孔龙潭组地下水跌落。

因而龙潭组混合抽水时流量只代表龙潭组,水位也只代表龙潭组。

该层地下水类型据区域资料为HCO3—Ca型,排泄流量50~200l/s。

四、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可分三种不同的径流、排泄特征:1、孔隙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孔隙水在接受大气降水后,在松散堆积物中渗透,一部分渗入基岩裂隙,补给基岩地下水,另一部份则在低洼处以散状流的形式排出地表,具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特征。

2、基岩裂隙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大气降水是基岩裂隙水的主要补给源,在碎屑岩分布地带地形相对较平缓,但其风化裂隙密度小,张裂性差,接受补给量有限,所以富水性弱。

其径流趋势决定地势高低,在重力作用下,在裂隙中由高向低处径流流量小,流速慢,在地势低的切割较深之处以泉水的方式排泄,补给地表冲沟。

3、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矿区岩溶水主要有玉龙山(T1y2)灰岩、长兴灰岩(P3c)和茅口灰岩(P2m)。

玉龙山组(T1y2)灰岩地下水主要顺层发育的岩溶管迳流,在地形切割较低处以溶洞泉的形式排泄。

矿区内无排泄点,据当地百姓介绍,在矿区东边排泄补给花底河。

长兴组(P3c)灰岩在接受补给后,地下水沿南西向北东迳流在油沙村地势切割较低的地方,以泉水(A8)方式排泄出地表,供当地村民饮用,多余部分沿地表冲沟流走补给花底河。

茅口组(P2m)灰岩地表发育大量落水洞、漏斗,最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顺岩溶裂隙、漏斗、落水洞补给地下水,向竖向进入地下暗河、管道,径流路线长,水位埋深大,最终在赤水南岸排泄,补给赤水河。

五、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次级构造单元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向构造变形区,矿区位于北东向石宝向斜北西翼,走向近南西向至北东向单斜构造,产状倾向南东,倾角10º~38º,一般倾角为20°左右,区内无断裂构造,构造复杂程度可确定为简单类型。

对矿床充水无影响。

六、地表水、地下水相互关系及动态特征矿区内无地表水体,主要发育季节性小溪沟及东西向呈树枝状小冲沟,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由于天气长时间干旱,干旱季节小溪沟基本无水,冲沟干涸。

本次共进行4处地表长观点,其中泉点3处(A01、A03、A08),地表水1处(H03)。

七、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矿区内,大部分资源量位于地下水位以下,“P3l”为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弱,“T1y2+P3c”为间接顶板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中等,无地表水体山塘水库,无构造断裂导致的矿床充水问题;底板“P2m”为强含水层,富水性强,地下水位深,对M11、M12以上煤层开采无影响。

地表季节性冲沟对矿床充水影响小,根据现行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中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的划分标准,对煤系地层而言,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二类二型,即以裂隙含水层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裂隙充水矿床。

八、矿井涌水量矿井最大涌水量为600.0 m3/d,正常涌水量为240.0m3/d。

第三节、区域地质及井田地质2011年9月,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化探队提交了大方县德兴煤矿矿井水文地质报告:一、区域地层区域内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第四系;区域地层特征见表。

区域地层系统简表系统组(群) 地层代号及接触关系矿产第四系Q第三系下第三系 E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中统上沙溪庙组J2s 铜下沙溪庙组J2x 油页岩、铁中下统自流井群J1-2z l三叠系上统二桥组T3e中统法郎组狮子山组T2fT2sh关岭组T2g松子坎组T2s 下统永宁镇组茅草铺组T1yn T1m飞仙关组夜郎组T1f T1y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龙潭组P3l煤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中统茅口组P2m栖霞组P2q下统梁山组P1l煤石炭系下统大圹组C1奥陶系中统宝塔组O2b十字铺组O2sh 下统湄潭组O1m红花园组O1h桐梓组O1t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 中统高台组∈2g 下统清虚洞组∈1q金顶山组∈1j明心寺组∈1m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2 Zbd1二、区域构造矿区大地构造地处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的遵义断拱毕节北西向构造变形区的西部,区域褶皱构造为一北东向的宽缓向斜构造——茅坝向斜,轴向北东。

北西翼岩层倾角一般10~30°,南东翼岩层倾角一般6~36°。

核部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茅草铺组(T1m)、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两翼依次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P3d)、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和栖霞组(P2q)。

在两翼均有次级褶皱和挠曲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