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 施瓦茨
玛莎施瓦茨

玛莎· 施瓦茨作品在形式手法上的特征
1 平面中几何形式的应用 “我作为艺术家的趣味常体现在几何形体的神秘品质和它们相互的关系上。”施瓦茨说。 她认为直角和直线是人类创造的,当我们在园林中加入几何感的秩序也为园林中加入人的思想 ,几何形清晰的界定了一个人造的和非自然的环境。如果你想在天生混乱的自然中看到或读到 什么,最快的方法就是在那里加入几何感的秩序。几何图形还是城市肌理的延伸,是建筑物在 现存的网格中扩张的方式。她对几何形的应用还因为室外空间的混乱天性以及需要为人们提供 在空间中定位的方法。人们在从未经历的阿米巴形或自然的形式中很容易迷失,却容易记住一 个圆或方形的样子。在室外,人们需要熟悉的头脑地图。 “在已知建成环境的性格时,在园林中应用几何形状比起由自然主义的弯弯曲曲、频繁移 动和颤颤巍巍的线条所引起的迷失要更人道些。”于是,在施瓦茨的平面中,大量出现圆形、 方形、直线、网格、条形铺装和椭圆形的土丘没,具有强烈的秩序感的同时,又很容易融入城 市的大环境。
3 在景观中组合非常规的现成品 施瓦茨的景观作品是日常用品和材料的集合,而且是在大多数五金商店或园林用品目录上可以 找到的东西——陶土罐、彩色碎石、亮黄色的油漆、塑料植物、人工草皮、园林装饰物(反光的球体 和镀金的蛙)、石灰、线绳。她对素材的选择来源于对波普艺术的兴趣,一开始就树立了一种使用日 常用品这一反主流的艺术观念。实际上对现成品的使用在艺术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的滥觞可以 追溯到杜尚的“泉”。 施瓦茨认为,传统的风景园林中人们对于技术和材料赋予了太多的重视,而缺少对于作品概念 方面的关注和兴趣。风景园林要进步就必须以更开放的方式考虑材料,以增加我们的概念语言。于 是,大理石、石头、植物、水体等传统的园林要素,被塑料、玻璃、弹球、人造草皮等人们熟悉的 日常用品所代替。对于传统造园要素的抽象再现,施瓦茨乐此不疲,几乎每一个作品都要以这种非 主流的方式表达。假植物的大量采用、树篱状的雕塑体、用弹球代表的水体、树形的帐篷等等。 此外,材料的应用也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俚俗化的特征。例如:面包圈花园(the Bagel Garden) 中的面包圈(见彩图),“面包圈是低微的、家庭气氛的和民族的,”施瓦茨说,“而且花不了多少钱 就可以买很多。”还有在奈可园(Necco Garden)中采用Necco夹心饼(见彩图)是因为紧挨校园的糖果 厂常常会飘来甜丝丝的香味。而涂色的轮胎是放大了的夹心饼图形。施瓦茨试图以Necco糖的色彩 唤起春天来临时所带来的快乐。
浅谈玛莎施瓦茨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艺术

最后,通过将不同的阅读空间和功能区域进行有机的组合,为读者提供了一种 充满活力和趣味性的体验式阅读环境。这种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 趣和学习效果,还能够促进社会交流和文化传播。
结论:玛莎施瓦茨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艺术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玛莎施瓦茨景观设计中形式艺术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形式艺术在她的景观设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通过独特的视觉、空间 和形态表现手法,成功地将自然、文化和艺术融为一体。
浅谈玛莎施瓦茨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艺术
目录
01 引言
03 形式艺术的意义
02 形式艺术的表达 04 参考内容
引言
玛莎施瓦茨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景观设计师,她的作品将自然、文化和艺术融为 一体。在她的景观设计中,形式艺术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次演示将从玛 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出发,深入探讨其中形式艺术的表达、意义及实例分析, 以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在彼得·沃克和玛莎·施瓦茨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极简主义艺术在景 观设计中的广泛应用。例如,沃克的作品中通过对空间的精确把握和处理,营 造了一种简洁、明快、纯净的氛围;而施瓦茨则通过夸张的形状和鲜明的色彩 来表现其作品中的艺术性和批判精神。
五、结论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极简主义艺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设计手法。彼得·沃 克和玛莎·施瓦茨作为极简主义艺术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设计作品不仅展示了 极简主义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设计师将极简主义艺术融入景观设计中,为人们创 造出更加美好、舒适的环境。
3、形态表现
在玛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中,形态的表现也是形式艺术的重要方面。她注重将 景观元素以有机的形态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例如,在某广场设 计中,她将圆形水池、正方形花坛、曲线形小径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 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一个离经叛道者──玛莎

一个离经叛道者──玛莎·施瓦茨作品解读1 一个离经叛道者第一次接触到玛莎·施瓦茨的作品,是她的里欧购物中心(rio shopping center) 的设计(见彩图)。
巨球网格上整齐排列的镀金青蛙,浮现出一种怪诞的表象,与以往意识中的景观设计大相径庭。
这大大地触动了我的神经,这种感到可以在某些行动艺术作品获得,而非任何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园林景观所能给予的。
随着对她的作品的多一些接触,得出对她的初步印象:她是艺术对景观的入侵者,是传统的园林审雅观的冒犯者,她对一些非主流的、临时的资料以及规整的几何情势有着狂热的爱好,同时作品表示出对基址的文脉的尊敬。
玛莎·施瓦茨,作为费城一对建筑师夫妇5个女儿中最年长的一个,在美学的气氛下成长。
双亲都具有俄裔的犹太血统,且都有一个做裁缝的父亲,所以受到设计和手工艺方面的熏染,最终成为建筑师。
施瓦茨家的姑娘们依照建筑师、设计师和画家的成长方法接收教导。
现在她们当中有教师、建筑师和艺术家。
玛莎也在艺术的各个范畴释放自己的热忱。
她会钢琴、长笛两种乐器,她学习芭蕾,加入艺术讲座。
“我可以说是在费城艺术馆的地下室里长大的,”她说。
她在费城艺术学院选修课程,并且就读于密执安大学艺术系。
在70年代中期,施瓦茨进入密执安大学景致园林学院学习,“因为我想在那儿可以学到有关大地艺术方面的知识。
”然而,在那里占主导位置的环境主义思想与施瓦茨感兴致的艺术的物资情势和艺术构思相去甚远。
在第一年学习停止时,她加入了swa组织的在加利弗尼亚的暑期运动,并且在那里遇到了他未来的丈夫彼德·沃克(peter walker)。
“彼德是第一个与我谈到艺术和景观接洽的人,于是我想,这也许是我可以做的事情。
”施瓦茨带着这一想法在密执安大学又呆了一年,并在1977年获得景致园林硕士学位。
具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施瓦茨,从1992年起,成为哈佛大学设计研讨生院的兼职教授,也是许多大学的客座评论人。
玛莎 施瓦茨案例

Bagel Garden-面包圈公园
玛莎自认为面包圈花园是 做过的最好的花园,但是 当时建造的时候是以玩笑 的态度来做的。玛莎和彼 特·沃克一直就花园的设 计争论,趁彼特不在家的 两周时间,玛莎建造了这 个花园。当彼特回来的时 候,玛莎举办了一个花园 派对,但是彼特一点也没 有被逗乐。
14
15
这是英国巴克利银行的中庭,大概有五层楼高,植物无法生长 到这么高,而且在这里还有一些温度问题需要解决。玛莎在设 计的时候每个中庭用的植物都不一样,并且采用了很多其他的 元素来取代植物元素,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1
悬挂矢车菊奥斯汀口
运用了公路中常见的路锥
23
鲁尔谷力量之线
施瓦茨的许多作品包含临时性的景观或部 分使用临时性的构件,又体现了过程艺术和大 地艺术对她的影响。
4
从舒瓦茨的景观设计中,到处可见波普艺术 对她的影响。玻璃、陶土罐、五彩的碎片、瓦片、 人工草坪,还有随处可见的鲜艳色彩,也许波普艺术 正迎合了她在孩提时代就形成的对鲜艳色彩的偏 好。
出于敏锐的艺术视角,舒瓦茨将后现代主义的 艺术思想融入作品之中,如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 行为艺术等。
2
施瓦茨作品的魅力在于设计的多元性。她深 深地受到极简主义和大地艺术的影响。
极简艺术家以很少的材料和变化来控制大尺 度空间的能力也对她有很大的启发。
3
她反对在都市环境中风景式的景观。她的 主要兴趣在于探索几何形式和它们彼此之间的 神秘关系上。
在她的设计中,大量运用直线、网格和一 些纯几何形体,如圆、椭圆、方等,具有强烈 的秩序感。有些平面构图系列化,在形式上与 极简主义具有相似的基础,又很容易融入城市 的大环境中。
玛莎被委托做一个小花园, 面积只有10*10,是建筑 展的一块附属区域。由于 材料和场地的限制,玛莎 用塑料做了一棵很大的" 柳树","柳树"在风的作 用下摇曳, 音响系统则播 放着女人在哭的声音。这 棵"柳树"看上去很像真的 柳树,人们用柳枝做项链、 耳环等等,它成为了建筑 展上的标志性物体。
景观设计师——玛莎·施瓦茨

极具个性。“创造一个标志,一段记忆,一个场所”。她的
设计是要提供一个引人注目的、可识别的景观以吸引这个城
44
市的居民,使他们在忙碌的路边能够驻足小憩,并留下记忆。
施瓦茨的创新精神也得到了欧洲人的 赞赏,她被邀请去欧洲讲学。但是与沃克 相比,施瓦茨因其作品突出的个性,在欧 洲这样传统的地方却很难有实践的机会。
的装 半饰 球性 形的
“ 树 形 座 椅 ” 和 装 饰 性 18
这一作品在典型的后现 代手法的同时,仿佛又有 超现实主义的色彩。
碎瓷片和暴露的骨料成条 19 纹状地贴于表面。
3、里约购物中心(1988)
是施瓦茨最具 影响的作品之一。
购物中心建筑 为两层,建筑呈U字 形布局,朝向建筑 的一面开敞,底层 的庭院比街道低3m。
她赞赏现代主义的社会观念,即优秀的 设计必须能为所有的阶层所享用。
11
自70年代以来,施瓦茨完成了从 私家花园到城市景观的大量设计, 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和一些著名 的建筑师如菲利普.约翰逊、矶崎新 等合作,在世界范围都有较大的影 响。
12
1、面包圈花园(1978)
在40cm高的内外黄 杨篱方块之间,施瓦 茨布置了一条75cm宽 的紫色卵石带,其上 网格状安放了96个经 过防腐处理的面包圈。
施瓦茨则出身于艺术家,她的身上一直散发着 具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气息。她设计景观的 出发点是用艺术思维的方法来演绎的,是从精 神到理性的过程,与沃克恰恰相反
•沃克的作品极力追求一 种纯净、高品质的景观 面貌,犹如现代贵族般的
高雅与讲究。
柏林索尼中心
日本岐阜[qífù] 公寓
施瓦茨园林是活泼的、 亲切的、与我们生活 息息相关的平民景观。
广场后面建筑物的墙上一 幅陶瓷壁画暗示了开放的空 间;简单的拱门代表一扇园 门,意味着一个出口。
平民艺术家——玛莎施瓦茨

玛莎邀请了一 个摄影师朋友 来为花园拍照, 照片很漂亮, 另一个朋友则 把这些照片发 给了美国风景 园林师杂志。 杂志的编辑将 照片放在了杂 志的封面上
city of tomorrow exhibition--垂柳花园
玛莎被委托做一个小花园, 面积只有10*10,是建筑展 的一块附属区域。由于材料 和场地的限制,玛莎用塑料 做了一棵很大的"柳树","柳 树"在风的作用下摇曳, 音响 系统则播放着女人在哭的声 音。这棵"柳树"看上去很像 真的柳树,人们用柳枝做项 链、耳环等等,它成为了建 筑展上的标志性物体。
临时性景观与材料的低维护
材料的生态性表达
由玛莎· 斲瓦茨引发的景观设计思考
• 大师们癿作品都是学生模仿癿对象,然而丌能正确理解大师癿 创作意图和正确解读大师癿作品将误导学生。其反作用比“非 大师”更大 。景观设计中,无论最终作品怎样,其设计出发点 都是在解决场地中存在癿问题 ,只是采取手段丌同而已,大师 们能够采取更加简洁、艴术、更具创造性癿手段去解决这些问 题。如斲瓦茨在纽约亚克博· 亚维茨广场上简单布置了形式如欤 洲古典园林花坛中纹理癿带形座椅,为市民提供休息空间,然 而就是这简单癿形式却能够为市民提供内向型、外向型、半内 向癿休息空间。斲瓦茨用最简单癿元素解决了丌同人对丌同休 息空间癿需求,丌但具有完美癿功能性,而丏具有很高癿艴术 性。
•
和发展 中国家相 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癿城 市 建设经过了几十年甚至 上百年 癿快速发展 ,已经跨 过了“建 设阶段”迚入“修补完善阶段”。他们拥有 足够癿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文化条件去追求艴术。 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城市建设大都 还处于基础设斲建设阶段,其发展还需要解决众多问 题 ,如交通 、环境恶化 、市民居住 、居民休闲娱乐 等,这些现状要求城市景观更多癿是功能性。只有解 决好功能问题 癿设计才是成功癿设计 ,而艴术 癿投 入能使设计更加 完善。
拼合园

护;原有建筑屋顶为单调平面与围墙构成,毫无生趣,与休息室相是休闲
空间的室外延续,同时又是教室与休息室的俯视范围。
“拼合园”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怀特海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屋顶。
原创,才是王道
THREE
面包圈园(Bagel Garde。)、轮胎糖果园(NeccoGarden)都是对传统庭园形 式与材料的嘲讽与背弃,设计风格略显轻佻。相比之下,拼合园却反映了较 深刻的思想。她从基因重组中得到启发,认为世界上两种截然不同的园林原 型可以像基因重组创造新物质一样,拼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型园林。在这一 构思引导下,体现自然永恒美的日本庭园和展现人工几何美的法国庭园被 “基因重组”到了拼合园中。
原创,才是王道
THREE
怀特海德生物学研究所
拼 合 园
原创,才是王道
THREE
怀特海德生物学研究所 --拼合园
怀特海德生物化学研究所是一幢相对陈旧的9 层办公楼,屋顶花园仅为
25 英尺×35 英尺(7.62 米×10.668 米);屋顶地面由混凝土楼板建造, 无法负重,也缺乏供水与排水系统;预算不足以担负天然植物与其后期维
ONE
玛莎·舒瓦茨理解中的设计,是一种方法,能 用来创造社会需求,为公共空间创造价值。她 相信设计能创造个性,创造场所感,有助于将 我们自身从全球一体化大潮中区分开来。
玛莎•舒瓦茨,景观建筑师兼艺术家,主要从事城市与都市景观设计。 她的作品从在地装置艺术横跨到策略性规划层面的城市设计。她重点关 注环境的可持续性,致力于让世人意识到都市景观作为城市的环境、社 会和经济健康的平台,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舒瓦茨是城市有助于 降低气候变化幅度理念的倡导者,支持对资源耗用采取更加可持续性的 策略。她通过不断推进设计的边界与表达,持续致力于改善建成环境。
平民艺术家——玛莎施瓦茨

• 她非常注重作品对生 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 影响力,她喜欢在场 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 非自然标准或假定的 自发性方案,她酷爱 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 类材料,而且对潮流 非常敏感。
成长经历
• 1950年,施瓦茨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建 筑师家庭,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艺术 家。 • 她在费城艺术学院选修课程,1973年就读 于密执安大学艺术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 1974年她转入密执安大学景观设计系学 习,在这期间遇到了彼得· 沃克。 • 1977年进入SWA公司,在沃克手下工作。
玛莎· 施瓦茨——瑞欧购物中心庭院
10°
45°
简 介 平 面 图 周边环境 空间构图 流线分析 平面分析 色彩组合 铺装设计 材料应用 雕塑小品 水体设计
• 建筑平面呈U形,两层,底层比街道低3米,有台 阶相连。 • 庭院部分平面呈矩形,可分成基本三部分。 • 在设计中,为吸引道路上的行人注目,在纷杂的 商业区道路环境中给人以全新的体验景观。玛 莎· 施瓦茨在色彩上使用了强烈、夺目的红、蓝、 黄、绿和黑色。在形式上设计了一个具有高度视 觉刺激和动感的空间。 • 采用了非和谐的几何关系及展现景观要素之间的 冲突,例 • 如互相错位与衔接的铺地、坪、平桥等,这些矛 盾体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形成了这种基因重组景 观。
玛莎· 施瓦茨——瑞欧购物中心庭院
在瑞欧庭院中,水体占据了三部分分区中的两部分,给干燥的城市环境 带来了许多凉意,为购物者休憩提供了舒适的氛围。黑色水体池底分格条采 用了光纤代替灯光效果;水池底漆成黑色,沿庭园进深方向设了等距的平行 白色光纤条,入夜便发光。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神秘感。水景技术在手法 上也异常丰富,形成了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 特性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整体水环境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50年,施瓦茨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建筑师家
庭,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艺术家。
2.她在费城艺术学院选修课程,1973年就读于密执
安大学艺术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3.1974年她转入密执安大学景观设计系学习,在这
期间遇到了彼得·沃克。
4.1977年进入SWA公司,在沃克手下工作。
5.1978年,玛莎施瓦茨嫁给了她的导师,极 简主义景观大师——彼得·沃克。
流线分析
庭院入口 一层人流 二层人流 环路人流
停车场
平面分析
6
3
4
2 5
1
1:碎石草坪带与蛙阵 2:钢管框架球 3:大水池与蛙阵 4:斜平桥 5:休息平台 6:丛生竹坛
色彩组合
设计师在色彩上使用了强烈、夺目的红、蓝、黄、绿色和黑色。 在形式上设计了一个具有高度视觉刺激与动感的空间。红色的架桥, 白色碎石与绿地相间。各色铺装组合,黄色的镀金青蛙,黑色水体,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设计带有波普艺术风格,一眼望去除了感到 醒目、喧闹与新奇外,多少还有些令人感到滑稽与幽默。
彼得·沃克
玛莎·施瓦茨
施瓦茨一直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沃克的作品。
对艺术和景观的热情使他们走到了一起,在不 断探索艺术与景观结合的道路上并肩前进着。 他们同样受到现代主义艺术的熏陶与极简主 义艺术、大地艺术的影响。
沃克的作品极力追求一种纯净、高品质的景观面貌, 犹如现代贵族般的高雅与讲究。而施瓦茨园林是活泼 的、亲切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平民景观。
Thank You ﹒ ﹒﹒
哈佛大学泰纳喷泉
面包圈花园
彼得〃沃克学习景观建筑出身,受过严格的专业
训练,所以不可避免地,他的园林是理性的,功能完 善的,讲求生态的。
施瓦茨则出身于艺术家,她的身上一直散发着具
有批判精神的艺术家气息。她设计景观的出发点 是用艺术思维的方法来演绎的,是从精神到理性 的过程,与沃克恰恰相反
沃克的景观设计虽然是几何的、注重功能的、现 代感的,但是,它主要受极简主义的影响,在其简洁、工整 构图的背后是昂贵的材料、精湛的工艺与对细节的苛求, 并不是代表现代主义为大众的基本精神的。
直径12米的白色钢管框架球,球体成为葛藤的支架。基座有一 雾喷泉。从街道上看,这是商业购物中心十分醒目的标志,从 里向外看,既是庭院的视线焦点,又给庭院增分分区中的两部分,给干燥的 城市环境带来了许多凉意,为购物者休憩提供了舒适的氛围。黑色 水体池底分格条采用了光纤代替灯光效果;水池底漆成黑色,沿庭 园进深方向设了等距的平行白色光纤条,入夜便发光。产生了一种 独具魅力的神秘感。水景技术在手法上也异常丰富,形成了将形与 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特性和作用发挥得淋 漓尽致的整体水环境设计。
施瓦茨恰恰相反,她的作品虽然绚丽夺目,但却是廉 价的材料,艺术形式是大众化的。
伯奈特花园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公共广场
2008年 英国景观协会复兴奖——英国伦敦圣玛丽教堂项 目 2007年 美国景观师协会设计荣誉奖——美国梅萨艺术中 心项目 2007年 芝加哥雅典娜神殿奖的最佳新全球设计——英国 伦敦的利茅斯半岛项目 2006年 美国库柏·休伊特国家建筑设计奖 2006年 全球城市土地协会优秀设计奖——美国梅萨艺术 中心项目 2004年 美国波士顿建筑师协会授予杰出女设计师称号 2004年 美国陶西格玛金奖 2003年 娱乐休闲设计奖——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的 多个项目 2001年 美国创新交通规则奖 2000年 艺术设计成就奖国家基金——美国Courthouse广 场项目 2000年 美国景观师协会优秀设计奖——国家住宅和城市 发展部广场,美国
平面图
购物中心模型的全景
空 间 构 图
10°
45°
建筑平面呈U形,两层,底层比街道低3米,有台阶相连。 庭院部分平面呈矩形,可分成基本三部分。 在设计中,为吸引道路上的行人注目,在纷杂的商业区道路环境中给人 以全新的体验景观。玛莎·施瓦茨在色彩上使用了强烈、夺目的红、蓝、 黄、绿和黑色。在形式上设计了一个具有高度视觉刺激和动感的空间。 采用了非和谐的几何关系及展现景观要素之间的冲突,例 如互相错位与衔接的铺地、坪、平桥等,这些矛盾体通过重新组合的方 式形成了这种基因重组景观。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玛莎.施瓦茨一面在哈佛等
几所著名高等学府任教,一面通过自己的事务所 和菲力普.约翰逊、矶崎新等多位世界级建筑大师 进行合作,完成了纽约雅克博.亚维茨广场、明 尼阿波利斯市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曼彻斯特城 交易所广场、亚特兰大瑞欧购物中心庭院、德国 慕尼黑的皇家侍卫队指挥部等很多经典作品 。
灵感则来自于冰川消融留下来的痕迹。玛莎想创造的 是一种超越想象,让每个人都会问这是什么的场所,最 重要的是人们在场所中创造自己的故事。
由于场地的原因,不能直接在广场上种树。而且项目的 预算有限,所以玛莎采用的都是廉价的材料。
奇特形状的山丘增添了乐 趣,使得在高楼林立中有 一线生机。大小不一也更 富有趣味性。
玛莎·施瓦茨 (Martha Schwartz)
个人简介
玛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是一位在园林设 计界很有个性的也非常著名的设计师。她是哈佛大学终 身教授、美国注册景观建筑师、英国皇家建筑协会会员。 1992年以来,玛莎一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 学院担任景观设计教授,由于玛莎的突出贡献,2007年 哈佛大学授予她为终身教授,她也是哈佛大学景观学 院成立100多年以来第一位女性终身教授。 她还是“为伦敦设计”顾问员委员,与多位世界顶 级著名建筑、规划和景观大师们一起为伦敦的公共空间 建筑提供专业意见和服务,共同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创 造一个美丽的城市面貌。
铺装设计
特色一:休闲平台上色彩艳丽 (黄、蓝、黑、红)的硬质铺 装,呈带状,方格,互相错位 衔接组合
特色二:水体下面用黑色铺装, 穿插白色纤维光管,斜桥白色 上斜桥红色,蛙阵金色,风格 前卫
特色三:绿色草坪带与白色碎 石穿插,金色蛙阵横向排列, 几何感强烈
材料应用
玛莎·施瓦茨的园林作品可谓是日用品和普通用品的集合。 她通过重复或连续的几何秩序以及略带诙谐的处理手法被 认为是有意识的文化创造。金色蛙、草皮、碎石、钢管、黑 色软管,也许这些事亚特兰大郊区最廉价的庭院装饰物。
这是在日本岐阜的一个项
目,建筑师去说服市长做 一个很独特的建筑。玛莎 和其他女设计师组成了女 子团队,因为女性更善于 设计小的空间。她们思考 如何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 的空间,人们需要感觉舒 服的空间。
英 国 巴 克 利 银 行 中 庭 设 计
这是英国巴克利银行的中庭,大概有五层楼高,植物无法生长 到这么高,而且在这里还有一些温度问题需要解决。玛莎在设 计的时候每个中庭用的植物都不一样,并且采用了很多其他的 元素来取代植物元素,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玛莎一只脚踏在艺术界,一只脚踏在景观界,
尽管哪一方都不接受她,但她还在不断地坚 持、不断地奋斗。
——彼得.沃克
她的作品常常会与公众舆论相冲突,而
招致同行的批评,但是,无论是赞者还 是反对者,都认为她是一位“始终孜孜 不倦地探索景观设计新的表现形式,希 望将景观设计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值 得尊重的景观大师。
这是玛莎·施瓦茨的另一经典“基因重组式”的矛盾 体景观设计,该设计以夸张的色彩、冰冷的材料、理性的 几何形状、尤其是300多个镀金青蛙组成的方阵,显示出一 种不易解读的前卫风格。
周边环境
这是位于亚特 兰大市中心的 重建商业环境, 处于百废待兴 的混乱地带, 在繁忙的十字 路口中,它显 得格外醒目。 这是一个小型 的城市核心, 具有功能分离 而体系明晰的 结构,并且从 内庭到室外的 停车场之间没 有人行通道。
怀特海德学院的拼和园
悬挂矢车菊奥斯汀市飞机场大厅
迪士尼公园入口
运用了公路中常见的路锥
鲁尔谷力量之线
加州科莫 思城堡的 中心广场 林阴大道
迈哈密国 际机场隔 音墙
德国瑞士再保险公司办公楼景观设计
玛莎· 施瓦茨——瑞欧购物中心庭院
项目名称:瑞欧购物中心 (Rio Shopping Center Plaza) 建成时间:1988年 位 置: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 (Atland,Georgia,USA) 设 计 师:Martha Schwartz 合 作 者:阿奇特克托尼卡建筑事务所 (Arquitectonica Architects)
她非常注重作品对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
她喜欢在场景中采用技术手段而非自然标准或假 定的自发性方案,她酷爱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另类 材料,而且对潮流非常敏感。
玛莎自认为面包圈花园是 做过的最好的花园,但是 当时建造的时候是以玩笑 的态度来做的。玛莎和彼 特· 沃克一直就花园的设 计争论,趁彼特不在家的 两周时间,玛莎建造了这 个花园。当彼特回来的时 候,玛莎举办了一个花园 派对,但是彼特一点也没 有被逗乐。
小品
庭院的水池 与坡地上都布置
了大约2米间隔
的镀金色青蛙点 阵,300多个镀
金青蛙组成的方
阵排列整齐、给 人极大地震撼,
甚至具有一种神
秘的魔力。
青蛙这一意象显然来自于自然环境中的活一种活生生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 中的数目正在逐年减少,玛莎· 舒沃茨希望通过被固定在地坪上的青蛙序列, 抨击后工业社会的人类对自然界所犯下的罪行。那些一动不动的动物模型似 乎在用无声的方式诅咒他们最大的敌人,这也是它们唯一能够做的。同时, 舒沃茨在青蛙的身体上镀上了光灿灿的黄金,使得原本亲切的场景被完全破 坏,青蛙这种原本温文尔雅的小动物变得面目可憎,它们存在的目的是与人 类为敌,而不是成为统治阶级的同谋者。一个秩序感十足的方阵可以看作是 为一场战役的预演而采取的排兵布阵方式,在这里,玛莎· 舒沃茨正以一个坚 定的景观保护者的身份向工业化之后遭受创害的自然现状的发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