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印贸易数据
2010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摩擦分析

四.贸易方式变化 贸易方式变化
项目 出口 金额(亿美 元) 总值 贸易 方式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企业 性质 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企业 同比% 进口 金额(亿美 元) 同比%
15799 7207 7403 2344 8623 4813
31.3 36.0 26.2 22.7 28.3 42.2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 现状
201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环 境逐渐变好,通过多方努力,我国2010 年进出口贸易额较2009年都有恢复性态 势。
一.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34.7%。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 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 口差额 (出口减进口)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 美元。2010年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 国政府及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 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鼓励增加进口。随着经济逐步回稳,稳外需、扩进口 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态 势得到扭转。
1685 1020 123 1546 1767 1384 208 1157 258
31.9 31.7 40.9 44.8 35.0 35.0 51.8 35.0 21.7
由图可以看出,尽管欧盟、美国、日本仍 然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但是与此同时我国 与东盟、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越发密 切,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的比重提高。这说明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落实得较 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比重提高,对美国等 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依赖程度正在下降。
遭遇贸易限制的领域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 务贸易 、投资 、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由以 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经济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 、 体制和制度层面发展,使我国应对工作面临的 环境和条件越来越恶劣。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2009-10-30 19:30 文章来源:综合司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综合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内容提要报告回顾了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
由于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总体上看,随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中国外贸发展出现积极变化。
报告认为,随着稳外需各项政策措施效应进一步显现,加上2008年四季度进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基数相对较低,2009年后几个月进出口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甚至出现小幅回升。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进出口降幅将收窄到20%以内。
报告分析,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复苏将是艰难曲折的,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中国外贸发展仍面临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但保持中国外贸发展仍然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2010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向好,但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把各方面的困难和风险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各种挑战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
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一、2009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二、2009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三、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附件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统计资料表1: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2000-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2000-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2002-2009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2002-2009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一、2009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2009年以来,世界经济大幅下滑,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中国外贸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中印两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征与问题

中印两国贸易的发展、特征和问题46052中国与印度分别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而且,中印两国山水相连,互为邻邦。
近些年来,两国经济都有着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被同时列入“金砖四国”。
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与经济发展对两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有着极大的发展,但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中印两国贸易的发展趋势图表1中印两国贸易数据11本表中数据来源于印度政府商务部。
表中货币单位为“百万美元”。
通过以上表、图中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来,中印两国双边贸易有着极其迅速的发展。
次贷危机过后,印度对中国出口和中国对印度出口分别有了60%以上和40%以上的增长。
而且,通过图中增长趋势可以看出,不出意外的话,中印双边贸易依旧会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中印双边贸易增长如此迅速,可以归结于以下几个原因:一、两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GDP 的迅速提高。
根据引力模型,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与两国的经济规模成正比,与两国距离成反比,因此,在两国距离一定的前提下,中印两国近年来极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以出口退税等政策引导,发挥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导致制造业对印出口量大且增速高。
三、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两国都在贸易政策上获利,消除了部分壁垒,拓宽了合作领域。
四、05年以来中印两国在政治上开展交流,减少分歧,达成共识,增进友好与合作,促进了两国经贸的合作与发展。
此外,中印两国的贸易发展还有极大潜力,因为两国劳动力丰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距离较近。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良好的增长趋势还会继续。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图中数据可以看出,中印双边贸易的不平衡极为严重,且这一趋势依然在加剧。
从世界范围来看,到2011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已超过美国成为印度总进口的第一位,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占印度总出口的第三位,而印度对中国的出口只占中国总进口的第十位。
2010年中国与一些国家双边贸易情况

2010年中国与一些国家双边贸易情况智利据智利海关统计,2010年智利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247.3亿美元,增长48.7%,其中智利对中国出口164.6亿美元,增长42.6%;自中国进口82.7亿美元,增长62.3%。
智利贸易顺差81.8亿美元,增长27%。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智利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是智利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和纤维素浆;纸张是智利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0年出口额分别为106.6亿美元、43.2亿美元和6.8亿美元,其中前两类商品增长52%和49%,后一类商品下降20.1%,占智利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4.8%、26.3%和4.1%。
对中国出口的皮革、箱包表现不俗,增长135.6%。
智利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0年合计进口54.6亿美元,占智利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6%。
2010年智利自中国进口的各类商品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在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鞋靴、伞等产品上,中国仍具有优势,分别占智利同类产品进口市场的25.5%、66.1%、30.4%和71.2%。
日本据日本海关统计,2010年日本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3030.6亿美元,增长30.6%。
其中,日本对中国出口1496.9亿美元,增长36.6%;自中国进口1533.7亿美元,增长25.2%。
日本与中国的贸易逆差36.8亿美元,下降71.6%。
中国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地。
日本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运输设备,出口额分别为657.3亿美元、172亿美元和153.7亿美元,增长46.1%、19.1%和51.2%,占日本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3.9%、11.5%和10.3%。
在所有出口商品中,贵金属及其制品的出口增幅最大,为93.7%。
日本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家具玩具,进口额分别为648.6亿美元、254.6亿美元和88.3亿美元,增长40.6%、3.8%和0.2% ,占日本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2.3%、16.6%和5.8%。
2010年9月中国对部分国家(地区)出口商品类章金额统计(一)(16589字)

第4类 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制品 5580 42941 170940 1273223 3406 51207 34684 349007
16章 肉.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 - 97 45581 303983 34 452 2961 9885
04章 乳;蛋;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 161 3883 10146 94177 - 750 271 1686
05章 其他动物产品 489 9267 814 8706 547 5303 526 8118
17章 糖及糖食 135 1160 4056 39632 858 17546 7652 58547
18章 可可及可可制品 - - 3668 15311 117 2351 4 294
第5类 矿产品 17436 137235 501483 4207105 44924 444549 191269 1601671
25章 盐;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等 1521 16033 5843 48991 5861 55190 5975 52304
21章 杂项食品 2646 16311 17623 148977 617 6984 7304 58481
22章 饮料.酒及醋 1315 17311 58422 403130 95 1634 714 5885
09章 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 1036 5200 5051 47662 2191 18016 687 7482
10章 谷物 - 139 2397 23910 - 0 2075 5327
第1类 活动物;动物产品 650 13150 140899 1118343 582 6448 22292 96056
01章 活动物 - - 30070 252543 35 163 - -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0年秋季)2010-11-01 10:24 文章来源:综合司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综合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内容提要报告总结了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的主要特点。
总体看,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2010年以来中国外贸呈现恢复性较快增长态势,拓市场成效明显,调结构稳步推进,促平衡进展顺利,进出口规模均已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
报告预计,2010年四季度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将继续回落。
全年进出口约为2.8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左右。
报告分析,2011年中国外贸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相互交织,国内要素成本呈继续上升态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对外贸易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1年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要妥善处理保持好外贸稳定增长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既要看到外贸发展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落实好稳出口、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外贸平稳发展;又要充分认识外贸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培育国际合作和多边新优势。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政策,推进贸易便利化,增加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物资进口,努力改善贸易平衡状况。
目录内容提要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一、2010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二、2010年全年对外贸易形势预测三、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附件附件一:世界经济贸易形势附件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附件三:国际商品市场走势附件四:中国服务贸易状况统计资料表1: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表2: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表3: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商品结构表4: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贸易方式表5: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企业性质表6:2001-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表7: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表8:2003-2010年1-9月中国出口分省(区、市)表9:2003-2010年1-9月中国进口分省(区、市)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中印贸易经济分析 (国际经济学)

(2)另外,中印两国在制药业、农业如水稻 种植、水果贸易等领域都有许多可以相互 学习的地方;而在纺织品如丝绸制品、生 丝贸易等领域也具有很大的拓展余地;在 行政管理方面,中国的特区经验、基础设 施发展经验等,也是值得印度学习的。
绝对利益理论
• 中印信息产业的比较 1.产业规模: 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完成销售
•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以及为 满足入世的需要而不断加快的开放步伐, 中国的进口规模急速扩张,印度的出口商 在中国的工业类原材料市场上看到了越来 越大的商机,染料、初级塑料、钢铁、金 属制品、纸浆等对中国的出口大幅上涨, 其中铁矿石的增幅最为明显。在过去五年 中,印度仅铁矿石一项就占它整个对华出 口的60-70%之间。
小结
尽管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总体而 言中印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劳动 密集型产品,但其贸易额较小,而 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存在 一定产业内贸易,但产业内贸易程 度偏低。
战略贸易理论
1.潜力产业:
• 中国以制造业为核心, 1997年以来,工业 占中国GDP累计增值的54%,被冠以“世 界工厂” 。 • 印度靠服务业带动,服务业占印度GDP累 计增值的62%,被冠以“世界办公室”。
中国已利用其庞大的国内市场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造就出世界级的发电设备制造商中国通过在需求之前先行投资规模生产的条件是有相当的市场容量中国市场阔其产品就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实现内在和外在规模经济使平均成本低于其国际市场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并推动这些企业向海外扩张形成规模经济
中印贸易
小组成员:池佳忻,王英俊 杨楠,郭晶,栗宁 张晶,何环,王岚 王一凤,陈芬, 吴静卿,靳扣
2.外部经济效应:
中国制造业增长带动了农业和服务业的 全面发展。 印度服务业对工业和农业的带动却有限, 软件业“一枝独秀”。
2010年印尼经济形势综述及2011年经济发展展望

2010年印尼经济形势综述及2011年经济发展展望一、2010年全年印尼经济形势综述2010年以来,印尼经济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据印尼中央统计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为6422.9万亿盾,经济增长率达到6.1%(其中第四季度增长率为6.9%),增加就业334万人,人均GDP达2700万盾(合3004.9美元),同比增长13%。
据统计,为GDP贡献最大的是电信和交通运输业,其增长率为13.5%,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增长2.9%,加工制造业增长 4.5%,建筑业增长7%,电力和饮用水增长5.3%,金融业增长5.7%,其它服务业增长6%。
2010年全年印尼经济增长情况见下表:2010年全年印尼经济增长统计表(单位:%)数据来源:印尼统计局2010年印尼宏观经济发展稳健。
印尼盾表现强势,12月底印尼盾兑美元的平均汇率从年初的9411:1激增至8991:1,升值达5%。
同时,印尼股市在亚太地区表现最为抢眼。
201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股市综指收盘3703点,与2009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2534点相比,上涨了46%,2010年一年里,每个交易日的平均交易是105,878次,同比增加了21.64%。
外汇储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62亿美元。
印尼央行依然将参考基准利率维持在6.5%。
但是,2010年印尼通货膨胀问题严峻,全年通胀率6.96%,大大超出中央政府5.3%的预计目标。
在商品进出口方面,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933.4亿美元,其中出口1577.3亿美元,同比增长35.4%。
日本、中国、美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其非油气产品前五大出口市场,其中对中国非油气出口140.7亿美元,占印尼全部非油气出口的10.9%。
全年进口额为1356.1亿美元,同比增长40.1%。
印尼实现贸易顺差221.2亿美元。
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和泰国为非油气产品前五大进口来源国,其中自中国进口196.9亿美元,占印尼全部非油气进口的18.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
及中印双边贸易概况
一、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概况
据印度商业信息及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1-6月印度货物贸易进出口2661.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41%。
其中,出口1044.1亿美元,增长36.9%;进口1617.1亿美元,增长43.8%;逆差573亿美元,增长58.1%。
分国别(地区)看,阿联酋、美国和中国是印度的前三大出口市场。
1-6月,印度对三国的出口分别为149.7亿美元、117.4亿美元和70.6亿美元,分别增长59.9%、38.7%和52.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4.3%、11.3%和6.8%。
中国、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是印度的前三大进口来源地。
1-6月,印度自上述三国的进口分别为175.5亿美元、136.4亿美元和101.2亿美元,分别增长29.1%、106.4%和63.8%,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0.9%、8.4%和6.3%。
印度前五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瑞士、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和伊朗,分别占印逆差总额的12.7 %、9.7%、9.6%、7.4%和6.1%;顺差主要来自美国、荷兰和中国香港地区,顺差额分别为37.5亿美元、19.1亿美元和16亿美元,分别增长257.6%、2.1%和602.1%。
分商品看,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是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1-6月,三类产品出口分别为232.5亿美元、179亿美元和130.4亿美元,增长95.3%、50.9%和25.1%,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2.3%、17.1%和12.5%。
除机电产品和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出口分别下降5.3%和1.8%之外,其他各类主要商品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和机电产品是印度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
1-6月,矿产品和贵金属及制品进口分别为604.1亿美元和287.9亿美元,增长68.5%和94.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37.4%和17.8%;机电产品进口221.4亿美元,减少0.4%,占印度进口总额的13.7%。
其他主要进口商品中,运输设备进口继续下降,进口额为41.2亿美元,减少23.5%。
二、2010年1-6月中印双边贸易概况
据印度商业信息及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的统计,2010年1-6月中印双边贸易额为246.1亿美元,增长35%。
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70.6亿美元,增长52.1%;自中国进口175.5亿美元,增长29.1%;印方逆差105亿美元,增长17.3%。
中国继续保持印尼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次于阿联酋,同时还是其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
矿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是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
1-6月三类产品对中国出口分别为44.4亿美元、7.3亿美元和5.1亿美元,增长84.3%、248.4%和22.2%,占印度对中国出口总额的62.9%、10.3%和7.3%。
印度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1-6月机电产品自中国进口72.8亿美元,减少1.7%,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1.5%;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自中国进口26.4亿美元和20.9亿美元,分别增长34.3%和132.7%,占印度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5.1%和11.9%。
中国在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品及原料、运输设备、塑料、橡胶、光学、钟表、医疗设备、陶瓷;玻璃和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等产品的出口上具有优势,1-6月上述各类产品分别列印度自中国进口大类商品(HS类)的前五位和第七至第十
位,占印度进口市场的32.9%、20.5%、20.9%、41.8%、16.5%、10.7%、13.4%、47.3%和48.5%,在这些产品上,德国、美国、韩国、法国等国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表3 印度自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
(2010年1-6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表6 印度贸易差额主要来源
表12 印度五大类进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2010年1-6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HS25-27:矿产品
HS71:贵金属及制品
HS84-85:机电产品
HS28-38:化工产品
HS72-83:贱金属及制品
表13 印度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章)
金额单位:百万
美元
表14印度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
(2010年1-6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上一个标题:表13 印度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