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大学比较
中西方大学校训的比较研究

2019年第11期收稿日期:2019年10月12日。
1校训的内涵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曾在《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中提出:“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认同,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是它构成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不同‘文化模式’。
”从以上解释中,我们得出校训的几个特点:短小精炼、言简意赅;具有规训、导向作用;集中体现大学的办学宗旨和理念。
因此,校训应是具有高度凝练的词句,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和激励意义,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
文化精神之于大学更是意义非凡,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2中西方大学的起源和发展西方大学在诞生之初是没有校训的,直到15世纪初,牛津大学才出现了自己的校训——“上帝指引我们迈向光明(The Lord is My Light )”。
到18、19世纪,历史悠久的大学如哈佛、耶鲁等才纷纷确立了自己的校训。
我国最早的大学北洋大学(即今天的天津大学)在1914年确定的校训“实事求是”应为我国最早的大学校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学订立校训已十分普遍,直至抗战时期,我国大学校训虽具一定特色,但却大多以抗战和爱国为主题。
1952年高校大调整开始,大学多以毛泽东主席所题“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训。
二十世纪末,我国大学校训又纷纷改变,并显示了一定的高校特色,该时期意义较典型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的新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舞蹈学院的校训“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3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异同3.1思想内容从校训的思想内容方面来看,无论是中国大学还是西方大学都热衷于引经据典。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引述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出自《中庸》,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
中外大学比较

❖ 西方大学校训的特点
(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如哈佛大学的“让真理与
你为友”、 耶鲁大学的“真理与光明”、 哥伦比亚大学 的“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 芝加哥大学的 “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的“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等。
西方大学校训体现了服务社会的思想,呈现出浓厚的宗教 色彩。 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是看重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期望大学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如耶鲁大学创 立的出发点就是为教会和社会培养人才。
四、中西方大学校训 功能比较
❖ 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功能基本相同,概括 起来,主要包括:传播办学主张;规范 影响师生言行,激励鞭策师生奋进。如 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自身就 是一个号角,具有很大的感染作用,能 很大程度上激励人们。
(二)反映了明显的宗教色彩 如牛津大学的“上帝乃
知识之神”、哥伦比亚大学的“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 知识”等。
(三)表现出对学术自由的渴望 如斯坦福大学的“愿
学术自由之风劲吹”、加州理工学院的“真理使人自由” 等。
❖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大学校训反映了以儒 家为文化底蕴的“德性文化”,以厚德、 博学为价值取向;而西方大学校训反映了 以古希腊精神和宗教思想为文化底蕴的 “主真”、“主知”理念,以追求真理和 自由为价值取向。
❖ 不同点
中国大学校训行业(或专业)特色鲜明 在我国,反映师 范的校训如曲阜师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北京师大 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医科类如大连医科大学“健 康所系,性命相托”,首都医科大学“扶伤济世,敬德修 业”,北京中医药大学“勤求博采,厚德济生”工科类如 哈工大“规格严格,工夫到家”,浙江工大“格物致知”; 海洋类如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法学类 如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创新自主型大学:中国与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

很喜 欢美容 , 我想 成为这 个领 域的专家 , 以去 专业 学校是最 所
好 的选择 ,为 什么 一定要 上大学 呢?即使 自己知道那 些知识对 于 自己来讲是 毫无用处的。顿时 ,我哑 口无言 ,因为我和 众多的
封面频道 I O E T R V RS O Y C
●
●
中国与西方高辅
的差距 文 浏 洋
,而在英
中国教 育的现 实与理想的教 育、与人 民满意的教 育还有相 当大的距 离。中 国迄今 为止所进行 的一些教育改革, 还不能说是 涉及教育本质问题的改革。
有人在 , “ 是混个大学文凭 ” 就
教授 知识 方面 讲求 的是 “ 威性 ”,授 课老 师是 有绝对 的权威 权
性的, 考试 的标 准答案 也是 以老师 的讲义 为准 , 在很 大程度 这
上限制 了学 生的学习积极 性和 自觉性 。_
1 4 B NKVP 0 A I
国 ,这 样的 言论是 很少见 的 ,因 为每一个 学 生都发挥 自主 型的 权利 ,他们 有权去 选择 ,并为自己所 选择的道路负责任 。 英国 的基础 学校毕 业的学生 ,通常只 有约有6 %升入综 合 o
制高 中 , 剩下 的4 %有 的选择就 读 专科学 校 ,有的选 择不再 续 0
大的差距。
首先 中国与西方人才培 养 的一个 根本 区别 是教育理 念的不 同,西方 讲成长 ,中国讲塑造 。成 长的理念是以 自然主义教 育为
基 础 , 重受 教育 者的志趣 和选 择权 ,全面 发展他 们 的兴趣 、 尊
个性 、知识和 智力。所 谓塑造 ,就是把 受教育者 当作 原材料 ,放
中西方高校阅读文化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

的差异 和社 会制度 、 经济发 展状 况 、 人文 思想 背景 等诸 多 因 度 密 不 可 分 ,书 中 自有 黄 金 屋 , 中 自有 颜 如 玉 , 中 自有 “ 书 书 素 的影 响 。以 下 试 从 阅 读 范 围 、 读 方 法 、 读 目 的 、 读 千钟粟” 将读 书作 为安身立命 和谋 求职 业地 位与社 会 地位 阅 阅 阅 ,
2 中西 高校 阅读文 化 的阅读 方法存 在差 异
多识 于 鸟 兽 草 木 之 名 ” 《 语 ・阳 货 》 , 是 受 封 建 社 (论 )但 在 阅读 方 法 上 , 国 高 校 阅 读 文 化 自古 以 来 就 强 调 以 以 “ 中 中 忠 、 勤 奋 为 核 心 , “ 编 三 绝 ” “ 壁 偷 光 ” “ 梁 刺 股 ” 著 会 主 流 文 化 影 响 , 国 高 校 自古 以 来 就 树 立 了 以 “ 君 ” 如 韦 、凿 、悬 等 明德 ” 儒 家 思 想 为 核 心 的 价 值 体 系 和 阅 读 理 念 , 道 德 等 将 名 成 语 典 故 都 是 鼓 励 勤 奋 读 书 , 勤 奋 的 自 学 钻 研 和 重 复 “ 以 将 式 的 背 诵 、 读 作 为 最 主 要 的 阅 读 方 法 , 要 是 为 了 强 化 对 标 准 作 为 评价 阅 读 价 值 的 核 心 标 准 , 阅 读 的 功 能 定 位 于 阅 主
对 学 生 的 调 研 中 了 解 到 , 有 目标 , 知 如 何 制 定 目标 是 现 级 群 体 是 学 生 素 质 发 展 及 个 性 成 长 的 主 要 环 境 。班 级 群 体 没 不
在 大学生迷茫 , 知 所 措甚 至 混 日子 的 问题 所在 。开展 目 不
班 级 目标 规划 体 系 , 目标 教 育 的 开 展 提供 新 的 思 路 。 为 多 中 国大 学 的 校 训 仍 将 “ 德 ” 为 核 心 理 念 , 清 华 大 学 道 作 如
中西高校对比

• 在社交场合中西方人崇尚自由、开放……,有时候就连我 们认为所不道德的行为在他们看来也很正常。在西方,政 治上的的对手可以是私下的老朋友,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 西方人人必中国人豁达。 • 相对地,中国人在社交场合中都比较谨慎,把个人的地位 看得过重,官做的越高行为就越谨慎,在公事中也不免参 杂过多个人感情成分。普通用人也很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 的形象。如西方人所说;“中国人很友好,对待宾客非常 谦和谨慎,甚至看起来好像很害怕得罪他们的客人一样 的……!” •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让中国人和西方 人各自有自己的有鲜明特征。
中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建筑
建筑小解析
西方高校的主建筑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仿古。大部分校内的建筑都有教堂的模 样,那些建筑的腕表及其朴实,给人以一种平和自然、易于亲近的感觉 。用朴 实精致来形容西方高校建筑再合适不过了。很多人都表示对这种建筑相当满意, 它们能让感到轻松愉悦,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相对的,中国高校的建筑则是以高楼危宇为主,方方正正的钢筋混泥土结构象征 着人类先进的文明校园中学生们自是奋发图强,蒸蒸日上!然而,也有人指出了高楼大 厦的缺点;整天在这种混泥土钢筋的包围下活动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根据调 查发现有小部分人因整天在这种环境下作业而产生压抑的感觉,“好像被现实所 束缚,挣脱不了”
•
•
•
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 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孩子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紧张之 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 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 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 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 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 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 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纵观中西方教育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对中国的教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育确实存 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 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当然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他们的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在此,我认 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 为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于“如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更能适应当今世 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 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 界的发展需要的教育制度、教育形式。”为此,我认为中西方的教育负责人能够增进了解,加强沟 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 通,能够早日找到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 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 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 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 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八仙过海, 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 显神通。 显神通。 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使竞争残酷激烈。 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使竞争残酷激烈。中国老师传授的课 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 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以勤奋为主,美国和德国的学生主要以探索为主. 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以勤奋为主,美国和德国的学生主要以探索为主.我 认为学习既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探索创新。 认为学习既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探索创新。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 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 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说是: 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说是: 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 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当然,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当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 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 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 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东西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比较分析

东西方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比较分析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大学体育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如何改革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使其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了高校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运用比较法分析了东西方大学体育教育的不同特征,并总结了西方体育教育模式对我国体育改革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有所益处。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东西方大学体育教育不仅仅只是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锻炼的技能和方法,使其能够终身受益,因此,教育方法和模式变得尤为重要,它是学生能否真正学会知识的关键所在。
但与西方国家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当前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适应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这就必须进行改革。
那么?东西方体育教育存在着那些不同,西方体育又有哪些值得我们体育改革值得借鉴的地方呢?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一、国外高校体育特征随着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教育现代化、终身教育等教育观念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教育思想而推动着各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因此,建立一个现代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各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但随着各国国情等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在改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大不相同。
(一)美国体育教育改革特征美国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居世界前列,其高校体育发展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并成为世界各国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由于其经济条件相对优越,体育经费非常充足,例如府财政支持、社会各界赞助等等,使得美国的众多高校体育教学条件等方面有充足的保障,可以在改革过程中配备齐全、先进的场馆设施、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丰富的体育资料等等;其次,美国在体育教学方面尤其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技能以及个性等方面,在体育改革过程中,更加重视教学与娱乐相结合,体育课多为选修课、俱乐部等形式,内容丰富多样,项目齐全,使学生能够在娱乐中学习,学习中娱乐;美国在体育改革中非常注重课外体育部分,并且教育观念也深入人心,使得大多数的学生都对自身体质有明确要求,并且在课外体育中有专业的指导教师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针对性较强;最后是课余竞赛以及训练方面,由于受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美国十分注重国家的体育竞赛,不仅竞赛的资金充足,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并且制度完善,竞赛项目多种多样,各个高校可根据自身学校情况重点发展某些项目。
浅谈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差异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大学的起源和演变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了中西方校园建筑的差异。
中国学校建筑传统上有大门和围墙,以行政领导和教师为中心,显示出一种封闭的人文意味;而西方校园则为开放式,面向社会,强调个性和交流。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重组校园的结构和空间,创造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新校园空间。
关键词:建筑文化校园建筑空间大学一、绪论所谓大学校园建筑文化,是指通过大学建筑群体及其周围空间的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形态、建筑风格、建筑价值及大学生对这些建筑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文明因素的总和。
这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同时也是一种依托物质环境所渗透、展示的特殊精神氛围文化。
它是和大学整体文化不可分离的有机体,是影响师生情感、品格涵养以及熏陶文化气质的一个微妙而现实的因素。
典型的大学校园建筑文化,能使人一踏进校园便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它的影响和品质,生活在其中能深刻体会到大学的气氛、大学的使命,甚至大学的价值和精神。
对中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作比较,选择性的借鉴西方大学校园建筑文化的优点,充分挖掘和发扬我国校园建筑的优良传统,将两者加以融合,从而拓展新校园空间,塑造新时期的大学校园环境正是本文的主题。
二、中西方大学校园起源和演变的比较大学,如同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说,是指有意识地致力于追求知识、解决问题、审慎评价成果和培养真正高层次人才的机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大学,所以期望大学适应一种单一的模式这种想法是很荒谬的。
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教育模式的差异,使中西方大学校园的起源和演变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我国传统校园建筑的发展历程我国教育起源于住宅,后逐渐演变为私塾,最后成熟于书院。
自古书院往往“择胜地”、“依山林”而建。
如白鹿洞书院地处庐山五老峰下,楼阁庭院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
岳麓书院地处岳麓山下。
书院倚山而瞰湘江,秀丽而壮观。
中国文人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旨趣,正是书院建筑择址和塑造环境的理想和追求。
中西方大学生活比较

三、学习乐趣
快乐学习是现时社会的一种潮流,能否 在学习当中享受到乐趣是衡量教育是否 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调查发现,大多 数的同学认为自己可以从学习中体会到 学习的乐趣的,这个比例高达66%。只 有10%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学习中感受不 到乐趣。30%的被访问者认为在学习没 有感受到乐趣的原因是由于成绩不理想, 28%认为是由于知识的枯燥,21%觉得 与老师授课方式有关,18%认为与自己 的压力有关。
兼 职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 社会,了解社会的一条重要 途径,丰富的打工兼职经历 有53.7%的学生认为会在大学期间兼职社会工 为日后工作积累了社会经验, 作,在这些学生当中,选择兼职销售工作的占 30.5%,家教占29.1%,另有21.2%的学生认为自 在毕业求职时也是一个重要 己应该从事社区服务工作,仅有8.3%的学生认为 不会在大学期间兼职社会工作 。 的砝码。
就业率引发“学科危机”
业内人士分析,导致大学生疏远人文学科的原因之一是就业问题。据韩国教 育开发院的统计,2005年全国大学经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实际就业率为 53.9%。而人文学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率则相对较低,其中,英语专业为 48.1%,法语专业为42.6%,哲学专业为41.5%,史学专业为43.2%。 LG电子人事部门指出,从企业的立场看,大学毕业生要能够很快进入角色。因 此,与人文学科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企业更喜欢经营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 梨花女子大学一名哲学专业的教授指出,与医学专业相比,理工类专业有它的危 机,而人文学科专业遇到的危机则更为深刻。
1996年第二次报告的主题是 “本科教育”,2000年第三次报 告的主题是“全球化中的东京 大学”,今年可能又将出版第四 次报告。东洋大学是日本第一 批实施自我评价的私立大学之 一,该校给了我一本《东洋大学 的现状与课题:1995年度自我检 查和评价报告书》,该书为为A4 开本,不计目录,共702页。主要 内容包括:大学概要(含理念、 目的),自我检查和评价活动的 实施经过,教学改革的框架措施, 各学部的现状与课题,研究生院 各研究科的现状与课题,各研究 所的现状与课题,图书馆的现状 与课题,国际交流的现状与课题, 研究活动的现状,各位教员的研 究业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依据QS世界大学排名, 2013 年中国内地共有7所 大学位列世界200强。分 别是北京大学 44 清华大 学48 复旦大学 90 上海交 通大学 125 南京大学 168
浙江大学 170 中国科学技
下一张
术大学 186位
2020/3/27Βιβλιοθήκη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一组制作
名校校训
世界十大名校校训:
中国十大名校校训:
"hidden course"---- the culture of that country.
下一张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一组制作
• In a society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with different history, culture and language join together and they highly value individualism. Their education, as a part of the society, also values this greatly. Teachers try to make each student special. Students do not have to memorize a lot of information. Instead, they work individually and find answers by themselves.
• ☆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政经学院☆伦敦国王学院
罗素广场旁的罗素饭店举行研究经 费会议而得名。该联盟被称为英国 的“常春藤联盟”,代表着英国最 顶尖的大学。罗素集团大学每年囊 括全英大学65%以上的科研经费和
• ☆谢菲尔德大学☆布里斯托大学☆ 诺丁汉大学☆南安普顿大学
• ☆埃克塞特大学☆伯明翰大学☆利 兹大学☆英国约克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牛津大学——上主是我的亮光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Dominus illuminatio mea);
哥伦比亚大学——.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 求是创新;
识 (In thy light we shall see light);
There is often discussion in the classroom. At an early age students learn to form their own ideas and opinions. Their education encourages personal thought. The importance is placed on how to arrive at an answer and not simply to get the correct answer.
上一张
首页 下一张
2020/3/27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一组制作
• 九校联盟(C9),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联盟, 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复旦 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9所高校。
• 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 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等。旨在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等领域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联 盟成立后展开了多项实质性活动,如互派交换生、 开展暑期夏令营等
• 5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6英国伦敦帝国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Symonds公司从2004年起 与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 育副刊》共同推出年度全 球最佳200所大学排行榜, 是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之 一。
• 7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 8美国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ted States
• 9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Technology
• 10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上一张
首页 下一张
2020/3/27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一组制作
• 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 • 盟校成员英格兰:☆剑桥大学☆牛
成立于1994年,由英国一流的研究
津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曼彻斯特
型大学组成,包含有24所大学。罗
大学
素集团名称的由来,是因为这24所 院校的校长,每年春季固定在伦敦
• 1.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 2.墨尔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 • 3.阿德莱德大学(Adelaide University ) • 4.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 5.西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 6.澳洲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7.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8.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
麻省理工学院——理论与实践 (Mind and hand).: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让知识绽放光芒 (Let there be light.);
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剑桥大学——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 (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 );
上一张
2020/3/27
首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一组制作
下一张
2013QS世界大学排名
• 1美国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 此排名是QSQuacquarelli
• 2美国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 3英国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4英国牛津大学 Oxford University
or the students can't learn anything.
上一张
2020/3/27
首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一组制作
下一张
• 常春藤盟校或常春藤联盟(Ivy League)成立于1954年, 是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8所大学组成的体育赛事联盟。这8 所学校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美国名校、也是美 国生产最多罗德奖学金得主的大学联盟。此外它们也是美 国历史悠久的大学:8所学校中的7所是在英国殖民时期建 立的。常春藤盟校包括: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 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 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 所有的常春藤盟校都是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一样,它们 同时接受联邦政府资助和私人捐赠,用于学术研究。例如 常春藤之一的康奈尔大学就有4所学院是完全由政府支持 的。由于美国公立大学享有联邦政府的巨额拨款[1],私立 大学的财政支出和研究经费要低于公立大学。[2]
赞助资金,其雄厚的科研实力,使 • ☆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
其成为全世界产生诺贝尔奖得主最
学院☆华威大学☆杜伦大学
多的大学联盟。 •。
•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 大学
• 威尔士:☆卡迪夫大学
• 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上一张 首页 下一张
2020/3/27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一组制作
In many ways these differences come from differ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western countries teachers are taught to nurture students. They make it easier for the students to learn for themselves. In the Orient, however, teachers often feel that their task is to pass knowledge to students
上一张
2020/3/27
首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一组制作
下一张
In most Asian countries, people have the same language, history, and culture. Perhaps for this reason, the education there shows society's value in group goals and purposes rather than individualism. Children in China and Japan often work together and help each other on homework. In the classroom,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often very traditional. The teacher says, and the students listen. There is not much discussion. Instead, the students repeat rules and information that they have been taught in order to keep them in mind.
武汉大学——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密歇根大学——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