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级灰度STN+LCD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
LCD驱动方法对于TN及STN

L C D驱动方法对于T N及S T N-L C D一般采用静态驱动或多路驱动方式。
这两种方式相比较各有优缺点。
静态驱动响应速度快、耗电少、驱动电压低,但驱动电极度数必须与显示笔段数相同,因而用途不如多路驱动广。
£1. 静态驱动基本思想在相对应的一对电极间连续外加电场或不外加电场。
如图1所示:其驱动电路原理如图2:图 1.LCD静态驱动示意图图 2.驱动电路原理图驱动波形根据此电信号,笔段波形不是与公用波形同相就是反相。
同相时液晶上无电场,L C D处于非选通状态。
反相时,液晶上施加了一矩形波。
当矩形波的电压比液晶阈值高很多时,L C D处于选通状态。
图 3.静态波形£2. 多路驱动基本思想电极沿X、Y方向排列成矩阵(如图4),按顺序给X电极施加选通波形,给Y电极施加与X电极同步的选通或非选通波形,如此周而复始。
通过此操作,X、Y电极交点的相素可以是独立的选态或非选态。
驱动X电极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所需时间为帧周期T f(频率为帧频),驱动每一行所用时间T r与帧周期的比值为占空比:D u t y=T r/T f=1/N。
图 4.电极阵列电压平均化从多路驱动的基本思想可以看出,不仅选通相素上施加有电压,非选通相素上也施加了电压。
非选通时波形电压与选通时波形电压之比为偏压比B i a s=1/a。
为了使选通相素之间及非选通相素之间显示状态一致,必须要求选点电压V o n一致,非选点电压V o f f一致。
为了使相素在选通电压作用下被选通;而在非选通电压作用下不选通,必须要求L C D的光电性能有阈值特性,且越陡越好。
但由于材料和模式的限制,L C D电光曲线陡度总是有限的。
因而反过来要求V o n、V o f f拉得越开越好,即V o n/V o f f越大越好。
经理论计算,当D u t y、B i a s满足以下关系时,V o n/V o f f取极大值。
满足下式的a,即为驱动路数为N的最佳偏压值。
S3C2440_LCD控制器中文手册

的GREENVAL[31:0]和BLUELUT寄存器中的BLUEVAL[31:0]作为可编程的查找表入口。与灰度等级 显示类似,在寄存器REDLUR中的8组或者4位域,换言之,REDVAL[31:28],REDLUT[27:24], REDLUT[23:20],,REDLUT[19:16], REDLUT[15:12], REDLUT[11:8],REDLUT[7:4]和REDLUT[3:0] 被分配给每个红色等级。4位(每个域)的可能组合有16种,并且每个红色等级应该被分配16种等级种 的1种。换句话说,用户可以通过该类型的查找表选择合适的红色等级。对于绿色,寄存器GREENLUT 中的GREENVAL[31:0]在查找表中的分配形式与红色是一样的。类似地,寄存器BLUELUT中的 BLUEVAL[31:0]在查找表中也是这样分配的。对于蓝色,2位组成4种颜色等级,与8种红色,绿色等 级是不一样的。 4096 色模式操作
STN-LCD驱动控制的ASIC芯片研究与设计

STN-LCD驱动控制的ASIC芯片研究与设计1 引言液晶显示器(LCD 具有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显示信息量大、寿命长、易集成、外形尺寸小和电磁辐射污染小等优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机遇,尤其是STN-LCD (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以其低成本、高可靠性。
STN-LCD广泛用于手机、数码相机、MP3、PDA、笔记本、摄像机等产品作为其终端的显示部分。
针对直流电场将导致LCD的化学反应和电极老化,从而迅速降低液晶材料的寿命,因此必须建立交流驱动电场,并要求在这个交流电场中的直流分量越小越好,通常要求直流分量小于50mV。
由此要求液晶显示驱动器的驱动输出必须是交流驱动。
液晶显示驱动器的功用是通过对其输出到液晶显示器件电极上的电位信号进行相位、峰值、频率等参数的调制来建立交流驱动电场,以实现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
又由于LCD要接受MCU发送过来的数据,必须设计相应的控制模块。
显示驱动模块按照控制模块送来的控制信号进行显示或其它操作。
当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已经能够将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所有的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本文所介绍的STN-LCD驱动控制芯片就是集控制和驱动为一体的专用集成芯片。
这个芯片的整个设计采用“自顶向下” 的设计思想,将芯片进行层次化功能划分, 同时,参考已有的同类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经验,芯片的数字部分用Verilog编程,再用综合技术综合到门级电路实现,模拟部分采用原理图输入方式实现,最后协调数模模块设计,完成整个芯片的设计。
2 STN-LCD驱动控制专用集成电路的结构STN-LCD驱动控制芯片为一多功能、记忆体映射的 LCD 驱动器,提供32×4(128)个显示点选择,并且可以用软体方式加以设定系统功能,非常适用于各种LCD 产品上。
在STN-LCD 驱动控制芯片和MCU之间只需要 4 至 5 条线的界面即可。
除此之外,STN-LCD驱动控制芯片还提供了省电指令(PowerDown Command),可减少电源的耗损。
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设计

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设计STM32单片机对TFTLCD(TFT液晶屏)的驱动设计是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液晶显示技术。
TFTLCD是一种高分辨率、高色彩鲜艳的显示技术,常用于嵌入式设备的显示界面。
在设计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时,需要考虑到单片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设计。
一、硬件设计:1.接口设计:根据TFTLCD的规格书,确定TFTLCD的接口类型(如SPI、RGB等),然后根据接口类型选择合适的引脚来连接TFTLCD与STM32单片机。
2.时钟设计:TFTLCD需要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来提供时序控制,可以使用STM32单片机的定时器来生成时钟信号。
3.电源设计:TFTLCD需要一定的电压供应,可以通过外部的电源模块提供合适的电压给TFTLCD。
二、软件设计:1.初始化:在驱动设计的开始阶段,需要初始化TFTLCD的相关参数,如分辨率、颜色格式等。
2.数据传输:根据TFTLCD的接口类型,使用合适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是SPI接口,可以使用STM32的SPI外设来传输数据;如果是RGB接口,可以通过GPIO口来控制数据线的高低电平。
3.显示控制:通过向TFTLCD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来实现对显示内容的控制,如清屏、画点、画线、显示图像等。
4.刷新机制:TFTLCD的驱动需要实现刷新机制,即在TFTLCD的刷新周期内,不断向TFTLCD发送新的数据。
可以使用双缓冲机制,先将数据写入一个缓冲区,再将缓冲区的数据一次性发送给TFTLCD,以提高刷新效率。
在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TFTLCD型号和规格书来进行具体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每个TFTLCD的驱动设计都是独特的,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来进行设计。
同时,也需要根据单片机的性能和资源来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确保驱动的效率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STM32单片机对TFTLCD的驱动设计需要同时考虑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TFT-LCD显示驱动电路设计

目录1 选题背景 (2)1.1 TFT-LCD的发展现状 (2)1.2 课设基本内容及要求 (2)1.2.1 硬件电路设计 (2)1.2.2 驱动设计 (3)1.2.3 基本要求 (3)2 方案论证 (3)2.1 总体设计 (3)2.2 显示原理 (4)2.2.1 LCD器件结构 (4)2.2.2 液晶显示原理 (4)2.2.3 TFT元件的工作原理 (5)3 过程论述 (7)3.1 控制电路设计 (7)3.1.1 时钟电路设计 (8)3.1.2 复位电路设计 (8)3.1.3 液晶模块驱动 (9)3.2 软件部分设计 (10)3.2.1 主程序 (10)3.2.2 初始子化程序 (11)3.2.3 显示子程序 (11)4 系统调试 (13)4.1 硬件调试 (13)4.2 软件调试 (13)5 总结 (14)参考文献 (15)附录1 原理图 (17)附录2 源程序 (18)1 选题背景1.1 TFT-LCD的发展现状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产品的迅速普及,全球数字化技术的迅速推进,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的蓬勃兴起。
显示器集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被认为是电子工业在微电子、计算机之后的又一重大发展机会,具有广阔的市场好良好的机遇。
各种平板显示技术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是目前唯一在亮度、对比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量等综合性能上全面赶上和超过CRT的显示器件。
它的性能优良、大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料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已迅速成为新世纪的主流产品,是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本文围绕设计以单片机作为LCD液晶显示系统控制器为主线,基于单片机AT89C51,采用的液晶显示控制器的芯片是SED1520,主要实现由按键控制的中文显示、图片显示、滚屏以及左右移动功能。
同时也对部分芯片和外围电路进行了介绍和设计,并附以系统结构框图加以说明,着重介绍了本系统应用的各硬件接口技术和各个接口模块的功能及工作过程,并详细阐述了程序的各个模块。
TFTLCD驱动控制电路解析

LVDS in
T/CON
图象数据产生
信号格式转换
变换成面板显示的控制和数据信号
图象显示
1.4 图像数据信号流程
■ Source Driver IC : 源极驱动IC ( = Data Driver IC = X COF= Column Driver IC )
■ Gate Driver IC :栅极驱动IC ( = Y Driver IC =Y COF = Row Driver IC )
DE (Data Enable)
STH
TP
MPOL
Active Area
Horizontal Blanking Area
Data Output
Clk
源极控制信号时序
Data signal Timing
CPV
Gate n
Gate n+1
TP
Data
Data
OE2
Gate&Source signal Timing
Texas Instruments
NEC OKI
TCON输出数据信号比较
T/CON的定义: T/CON : Timing Controller的缩写 它将AD board供给的图像数据信号、控制信号以及时钟信号分别转换成适合于数据和栅极驱动 IC的数据信号、控制信号、时钟信号。它的功能是色度控制和时序控制,内含RAM。具有数据反转,像素极性反转功能,并具有自动刷新模式和老化用的图形。
Module Process bonding
Panel/PCBA Assy.
Backlight unit
Module Process Assy.
TFT-LCD Module
基于ARM处理器的LCD控制及触摸屏接口设计

本文由sunli19820113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摘要:摘要:对由 S3C44B0X 控制彩色显示屏和四线电阻式触摸屏组成的人机界面控制系统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介绍了 S3C44B0X 内置 LCD 控制器、液晶屏 LM7M632 和触摸屏控制器 ADS7843 的管脚功能和工作原理,完成了 S3C44B0X 与 LM7M632 及ADS7843 的接口设计,论述了 LCD 和触摸屏的驱动过程, 实现了彩色液晶显示及触摸屏控制功能。
实验表明本系统通用性好,可应用于其它嵌入式系统中。
关键词:关键词:ARM 处理器;S3C44B0X;LCD;ADS7843;触摸屏; 0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航空航天、消费类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LCD 作为人机交互的主要设备之一,显示系统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近年来,随着微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高,特别是 ARM 处理器系列的出现,嵌入式系统的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液晶显示器由于具有功耗低、外形尺寸小、价格低、驱动电压低等特点以及其优越的字符和图形的显示功能,已经成为嵌入式系统使用中的首选的输出设备。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单色的 LCD 已不能满足人们在各种多媒体应用方面的更高要求,彩色 LCD 正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嵌入式系统中。
触摸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便利工具, 已广泛应用于工商、税务、银行等各种需要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行业[1]。
触摸屏作为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外设,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
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2]。
S3C44B0X 是三星公司生产的基于 ARM7TDMI 内核的 RISC 微处理器,主频可达 66MHz[3]。
它集成了包括 LCD 控制器在内的等外围器件。
毕业设计TFT-LCD显示技术电路设计和仿真

摘要随着TFT_LCD技术的迅猛发展,并且它拥有着性能优良、大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的很多的优点,从而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其驱动电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即旨在进行TFT_LCD列驱动电路设计和仿真,设计结构分为数字部分和模拟部分两大部分,主要包括双向移位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数据锁存器、电平位移、D/A变换和输出缓冲六个部分。
首先会对列驱动电路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做深入的了解,然后在参考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设计的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的划分。
其次,通过Multisim和Cadence仿真工具对设计方案的结果进行验证。
最后,在各个模块的基础上,建立了整体芯片的结构框图。
电路设采用Multisim和Cadence工具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电路基本满足液晶显示器的性能要求。
关键字:列驱动;薄膜晶体管;γ校正;D/A变换AbstractAs TFT_LC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it has excellent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production,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low-cost raw materials as well as many other advantages,which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In this context,the driving circuit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This article aims to conduct TFT_LCD column driver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 design structure is divided into the digital part and analog part of two major parts, including bi-directional shift register, data register, data latches, level displacement, D/A conversion and output buffer six parts. We will first column drive circuit of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in-depth understanding. Then, in reference to previous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this design, we will present the overall structure and the division of functional modules. Secondly, we use Multisim and Cadence simulation tools to verify the results of the design. Finally, in each module on the basis ,we create a block diagram of the overall chip.Circuit design using Multisim and Cadence tool for simul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rive circuit basically designed to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Keywords: column-driven;thin-film transistor;the γ-correction;the D/A conversion第一章绪论1.1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液晶,最早是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在1888年某次测定有机物的熔点时偶然发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2005)第2期计算机与数字工程1054级灰度STNLCD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
孙缵邹雪城胡晓宇黄久松余国义(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武汉430074)摘要提出了一种4级灰度的刚NU、D驱动控制芯片的总体设计方案,重点讨论了关键模块——接口电路、sI乙气M模块、显示控制电路以及电源电路的设计。
在实现多种显示功能的前提下,采用省电模式、门控时钟和重定时方法进行了低功耗优化设计。
基于SMIC0.35umCMOS高压模型对驱动控制芯片的功能进行了仿真验证。
关键词:U、D驱动控制MPU接口PwM佃C灰度调制V一妇仿真中图分类号:TN710D鹪i印ofADriVer&C伽trolIerfbr4GrayscaleSTNLICDS珊Z啪Z0uxuecllengHu弛10yuH眦哩J№oIIgYuGu哪(ICDesignCeIlter,DeptofElec.Sd.&Tech∞lt'HIRSr,Wuhan430074)AI强tr越t:Ad商gIlp喇ectof{汀NU:Ddriverand∞nt商ler诵th4一gmyscaleispres叽tedintKspaper.Thekeymodul鹤i眦ludillginterfacecir叫it,S王认Mmodule,diSplay∞ntr01circuitandp凹^啊SupplydrcuitdiSclJssedindetail.Inthe∞nditiollSofimpl锄朗tingmanydisplayfunctions,weadoptp矾verH划e,gatingcIockandretimingmethOdtoreduoep硎啷∞ns唧p—tion.SMIC0.35唧CMOSHighVbltagemodelisusedtov面fythefunctionoftKsdIiv盯锄doon臼dler.1【ey啪砌s:U=D幽veando∞t一,MPUInterface,pulSe诵demodulation/framerate00n廿Dl,V舒logSimul“onCIa辎mmIb盯:TN7101引言随着人们对图像显示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显示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
液晶显示器(L(、D)具有轻薄短小、低耗电量、无辐射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像不闪烁等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srN(superTwistedNematic)L(、D在中小尺寸液晶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常用于移动电话、个人手持系统、寻呼机等。
一般的单色趼NL(D驱动芯片都是单级灰度的,即只能显示单一的黑白效果,不能显示多种“颜色”,在人们对显示效果越来越苛刻的形势下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129×128像素的STNL(、D驱动控制芯片。
它不仅能实现多种显示功能,如正反显示、局部显示、图像翻转以及滚屏等…;而且可以调制4级灰度,使得每级最多可·收到本文时间:2004年6月18日分为16个层次,因此可产生多达64种灰度效果。
设计中采用省电模式、门控时钟以及重定时方法[2][3】,极大的减小了功耗。
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对芯片进行层次化功能划分,同时参考已有的同类驱动芯片的设计经验[4|,对各个模块进行协调设计,然后进行芯片的整体功能验证,从而完成芯片的前端设计。
在确定了CMOS工艺后可以完成芯片的版图设计和后仿真,最后进行试流片。
2设计要求及系统结构液晶显示驱动控制电路是在液晶像素的两电极(行电极和列电极)之间建立交变电场。
由驱动电路循环地给每行电极施加选择脉冲电压,同时通过列电极上的数据给该行像素施加选择或非选择脉冲电压,以实现对像素的驱动∞J。
因此,驱动控制芯片的主要作用是为液晶显示器提供扫描信号和显示数据,是单片机与液晶显示系统之间的接4级灰度s1、NU=D驱动控制芯片的设计第33卷口。
鉴于当今移动通信设备的实际需要,我们所设计的I皿驱动控制芯片应满足以下要求:(1)支持6800/8080并行和3一pin/4一pin串行等4种御U接口;(2)内置129×128×2bits的SI认M;(3)提供完备的控制指令集,实现4级灰度调制和多种显示功能;(4)内置低压振荡器和电源电路;(5)工作电压为1.8V~3.3V,液晶驱动电压为4V~15V;(6)低功耗(300uAMax.)设计。
基于以上要求,对芯片进行层次化功能划分,得到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它分为模拟和数字两部分,模拟部分主要由振荡器和电源电路组成;数字部分主要由MPU接口模块、指令译码脂令寄存器模块、删模块、振荡器与显示时序控制模块、灰度的产生与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组成。
下面就其关键模块的设计进行分析讨论。
’§缎lllg§gl!ll王i叠-名;ll基暑县墨宴孽图1U如驱动控制芯片的系统框图3关键模块的设计分析3.1ⅧU接口模块该模块是驱动控制芯片与MPU通信的接口,数据交换的通道。
MPU通过它对芯片进行控制,向芯片中写入指令和显示数据或读出状态信息和显示数据。
接口模块可以为后面的电路提供数据通道、内部时钟信号、译码使能信号、读写控制信号、以及数据口的控制信号等。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电路:串并转换电路、内部时钟产生电路、读/写识别电路块、指令/数据识别电路,BUSY位产生电路和控制逻辑。
设计兼容6踟0/80踟并行接口和3一pin/4一pin串行接口,通过设置PS0、Psl的值来实现这四种接口模式的选择。
下面简要分析6800并行接口和3一pin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
6800并行接口的时序如图2所示,其中CSB为片选信号,RS为指令傲据识别信号,RW为读/写识别信号,E为读写时钟。
当RS=0,RW=0时,写指令;当Rs=1,Rw=0时,写数据;当RS=0,RW=1时,读状态;当RS=1,RW=1时,读数据。
“、“_\/_———、厂——一n、/_——一——广]厂]厂|广]厂]r]厂]厂]nn]C二X二)[二汇=)[)-<]—[)_o图26800并行接口的时序串行模式下MPI,对芯片只进行写操作,图3是3一pin串行接口的时序关系。
它的工作流程为:MPu首先打入地址信息页地址Page、列地址MSB~I娅,通知双乙蝴准备接收显示数据;然后打入D1)C(DataDirection‰lmand)和DDL(Dis.playData脚h)指令,控制数据的传输方向和即将写入的数据的长度;最后将显示数据写人sRAM中。
在设计电路时,首先用一个8bit字节计数器对串行时钟进行8分频,即每当传输了8bit数据就产生一个时钟窄脉冲,提供相当于并行模式下的内部时钟。
这个时钟再提供给串并转换电路作时钟信号,实现串转并的过程。
当DI)C指令到来以后,DDL计数器便输出高电平,开启研乙W的写操作,并且对写入的显示数据计数。
当DDL计数完毕后表明显示数据已经打完,这时就输出低电平,关闭对趼乙蝴的写操作,串行总线上的数据将作指令处理。
实际上DDL计数器的输出就相当于RS信号。
6弋/_m止:n门n:ⅢLJnl}vn、(1jByI:(小DI】L年啦t。
mⅨ立巨汇丑习匹[二三]图33一pin串行接口的时序3.2SI洲模块该模块用于存放像素信息,起缓冲区的作用,主要包括趼认M阵列、页地址电路、列地址电路、行地址电路及显示数据锁存电路等子模块。
第33卷(2005)第2期计算机与数字工程SI屯州模块作为驱动芯片的中心,一方面以字节(脚~DB7)为单位被ⅧU读写,另一方面以行为单位向L(、D输出显示数据。
MPU对SRAM的读写需要列地址、页地址和I/OBuffer的配合。
页地址电路实现选通某一页的8行。
列地址电路的功能是为SI己气M提供列地址,并且每当写完一个字节的数据后就能实现列地址的自增一或自减一以写入新的数据。
设计时通过指令来控制列地址的自增/自减功能的开启,当设置了读模式(Setmodify—read)的时候,锁定列地址;当释放读模式指令(ReSetmodify—read)到来时,解除锁定,继续实现列地址的翻转。
S&蝴整行数据的输出需要行地址电路和显示数据锁存电路的配合。
行地址电路根据指令设置实现SRAM中的初始显示行,并且对sI乙蝴以行为单位进行顺序扫描,实现128个像素(对应256位数据)的同时输出;显示锁存电路保证显示数据的稳定输出,并实现正/反显功能。
下面简要分析s10气M的读写方式。
从图4中可以看出,所设计的读倡控制电路有别于一般的输入偷出控制电路,它的写入和读出通道是分开的,不存在输入偷出口复用的问题。
当艘U对甾认M的某一页进行读写操作时,列选择线使NMOS开关管开通,并且RS=1、RW—WR=0的设置使得该页的写控制端为1,从而写通道打开,MHT送来的数据便可写入存储单元;而Rs=1、RW—WR=1的设置使得该页的读控制端为1,存储单元里的数据能够读出到MPU。
另一方面行选择线开启Sr认M与Panel通信的通道,使得某一行的128列数据输出到Pallel上。
据硎模式的设置对振荡器产生的基本时钟fI。
Sl避行分频得到,帧频率信号最浓根据Panel上显示M行的设置对扫描信号进行分频得到。
同时为了实现液晶器件的交流驱动[5f,设计了线反转控制电路;它根据N行反转的设置对扫描信号进行分频得到交流驱动信号fM。
由于设计时所用的帧频率fFR基本固定(典型值为85Hz),因此振荡器的输出频率k与部分显示的占空比1俐成反比,所以采用RC振荡器,通过调节电容C的值来改变振荡器的输出频率。
以上4种频率信号之间的关系为:{&=2PⅥM×M×fFR,fcL=M׉,fCL=2N×fM;式中M=16~128,硎=9,12,15。
COM输出控制电路接收初始显示行指令数据COM0,并且以扫描信号为时钟进行自增一或自减一计数,其输出经过译码器同步产生行移位信号,实现了顺序扫描和反序扫描功能。
从而实现了局部显示、图像倒置和滚屏等效果。
3.4灰度的产生与控制模块该模块实现删(PulSeWideM0dulation)调制以及H池(Fr撇eRateContr01)控制,达到液晶屏上不同层次的黑白效果。
由于液晶响应速度的限制,单独使用刚或FRC都不能产生较高级别的对比度,因此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4级灰度调制(wHITE、LIGHT、吼吼<、&煅),产生多达64对比度的显示效果。
4级灰度的每一级可分为三种删模式所对应的不同层次的连续的灰阶,所以定义了4组灰阶寄存器。
在不同的显示系统应用时根据液晶面板的参数来具体设置它们的状态,从而得到每级各自的灰阶级别。
在删模式中设定9硎、12删、15硎三种模式可选,在FRC模式中设定3FRC和4FRC两种模式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