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解剖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牙体解剖应用名词
接触区(邻接区):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部 位
牙体解剖应用名词
•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 牙冠各轴面最突出的部分
•线角 (line angle ) 牙冠上两面相交成一线的角
•点角( point angle ) 牙冠上三面相交所形成的角
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 明确牙各面上一个部位所在区域
2 a1b 3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根 可单根或双根 牙根大、扁、颊舌向分开 单根型—长形下凹,远中面深,根尖偏远中 双根型—根柱长,分叉根仅占根长的1/3~1/2 偶有三根
上颌第二前磨牙
与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极为相似,二者比较掌握 主要从合面观进行鉴别 牙冠:第一前磨牙颊面>舌面,颊尖>舌尖
第二前磨牙颊舌面,颊舌尖相近,合面较对称 第二前磨牙牙冠较第一前磨牙小 第二前磨牙中央沟短、浅,近远中点隙相距近 牙根:第二前磨牙多为单根,双根近占5%
•
边缘嵴
•
三角嵴
•
横嵴
•
点角
•
点隙
•
斜面
•
窝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 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较厚) 颊面与尖牙相似而稍短,有颊嵴(颊轴嵴) 舌面较圆突、有舌嵴、舌面内收(舌轴嵴) 邻面为四边形,多一合缘
颊面观
舌面观
侧面观
上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合面 大体形态---不规则六边形 突起部分:颊、舌两尖、颊尖>舌尖 两个三角嵴:颊尖嵴、舌尖嵴 两条边缘嵴:近 远中边缘嵴 凹陷部分:近中点隙a、远中点隙b 近远中点隙之间为中央沟1,占合面宽度一半 远中点隙发出远中沟3,近中点隙发出近中沟2 近中沟越过近中边缘嵴到达近中面形成近中面沟
思考题
☻如何区分上下颌切牙? ☻如何区分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 ☻如何区分下颌中切牙与侧切牙? ☻如何区分上颌侧切牙与下颌侧切牙?
尖牙
尖牙的功能与形态特点 功能特点:撕裂食物;支持口角,丰满面 形,尤其是口角突度 形态特点:冠厚、有牙尖、根长、粗壮、 脱落晚 基本的功能结构--牙尖(四嵴四斜面)
尖牙组
共同特点
牙冠
4个轴面 1个牙尖
唇舌面 颈嵴---------舌隆突
近中缘--------近中边缘嵴
远中缘---------远中边缘嵴
近中斜缘--------近中牙尖嵴
远中斜缘-------远中牙尖嵴
尖牙
牙尖的基本结构----四嵴四斜面 嵴---穿透,切割食物 斜面---压碎食物 四嵴----唇、舌、近中、远中 会聚构成尖顶
牙 根:单根 锥形 粗大
切牙组
共同特点:
牙冠:4个轴面 1个切嵴
唇舌面
梯形 长大于宽
邻面
楔形 颈1/3 最宽
牙根
均为单根 较直
主要功能为切割食物,对于 发音和衬托面部外形有密切关系。
中切牙 侧切牙 1.中切牙:
(1)牙冠
上颌中切牙
唇面:梯形
(1)较平、四边形(近中缘、 远中缘、切缘、颈缘)
3.上颌
•牙的发育过程:发育 钙化 萌出 • 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 • 萌出:牙冠出龈到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 牙齿萌出的时间:牙出龈的时间 •牙齿萌出的生理特点: 1.明确的时间和顺序
2.左右对称同时萌出 3.下颌早于上颌同名牙
牙体解剖应用名词
应用术语
中线: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
牙体长轴: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轴
第一章 牙体解剖
第一节 牙的演化
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低等 到高等各个器官都在进行相应的改 变,由于食物来源 种类 性质的变 化,咀嚼器官发生变化。牙齿的功 能也从简单到复杂。不同的动物, 牙齿不同,功能不同。
• 鱼类: 牙齿功能: 单锥体, 同形牙, 多牙列, 端生牙 数量多 分布广
• 两栖、爬行类: • 单锥牙,同形牙,多牙列, • 数量逐渐减少; • 侧生牙 • 爬行类以上等级,
集中于上下颌骨
哺乳类: 咀嚼功能; 双牙列, 异形牙, 槽生牙 分布局限 数目少
牙的演化特点
1 牙形
同形---------异形
2 牙数
多-----------少
3 替换次数
多牙列--------双牙列
4 牙根
无---------有
5 分布
广泛--------集中
6 附着方式
端生-----侧生---槽生
牙冠各面命名
轴面:平行牙体长轴的面 唇(颊)面:靠近口唇与颊的一面 舌面:牙冠靠近舌侧的一面 近中面:靠近中线的一面 远中面:远离中线的一面
牙冠各面命名
垂直牙体长轴 切嵴:上下颌前牙具有咬切功能的部分
牙合面:上下颌后牙咬合时发生接触的一面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牙尖: 位于尖牙切端和后牙合面上的锥体形山峰 状隆起 • 结节:牙冠某部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小突起。 初萌切牙切端
下颌尖牙
与上颌尖牙比较掌握 牙根:上颌尖牙牙根唇舌径稍大于近远中径
下颌尖牙牙根唇舌径远大于近远中 径
尖牙
尖牙的鉴别 •左右上颌尖牙 近中牙尖嵴短于远中牙尖嵴 远中面圆突,接触点近颈部 •左右下颌尖牙 近中牙尖嵴短平、远中牙尖嵴长斜 近中接触点不明显,延续为一直线 •上下颌尖牙的鉴别 二者形态较相似
1~8 I~V
通用编号系统
恒牙 1~32 顺时针排列 乳牙 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 国 际 牙 科 联 合 会 系 统 ( F D I
牙的萌出
近中面沟 舌尖偏近中
远颊 合角
左右上颌第二前磨牙鉴别
合面形态对称,较难鉴别 舌尖偏远中(主要鉴别标志) 近中合缘嵴高,远中合缘嵴低
舌尖 偏近 中
上下颌前磨牙的鉴别
上颌前磨牙颊舌径>近远中径,冠窄长 下颌前磨牙颊舌径=近远中径,冠方圆 上颌前磨牙牙冠较正 下颌前磨牙牙冠偏舌侧
上颌第一前磨牙
下颌第一前磨牙
(2)两个切角(近中中唇切面切牙 角、 远中切角)
(3)四边形的长(切—颈径) >宽(近中---远中径)
•其他解剖标志:
•颈嵴:牙颈部的近远中向长形隆起
•釉质横纹:2~3条 平行于颈缘走行
•发育沟:与近远中缘平行,达冠中 1/3(2条)
上颌中切牙的三种类型:
从上颌中切牙牙冠唇面的外形观察,有三种类型
• 舌隆突:前牙舌面颈1/3处的半月形釉质突起
•嵴 牙釉质的长形线状隆起
嵴的分类
1.轴嵴:位于轴面,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2.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3.边缘嵴:位于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和后牙牙合面与 轴面相交处
嵴的分类
4. 牙尖嵴:从牙尖顶端斜向近远中的嵴
5. 横嵴:相对牙尖的两个三角嵴相连,横过牙合 面,见于下颌第一前磨牙 6.斜嵴:牙合面上的两条三角嵴斜行相连,见于6 7. 颈嵴:位于前牙唇面和后牙颊面颈1/3处的突起。
远中面:和近中面近似,稍短,比 较圆突,远中接触点位置较高,在 中1/3与切1/3之间,也有的在中1/3。 (切1/3距切角稍远)
上颌中切牙
切嵴
唇侧较平-------切缘
舌侧突起-------切嵴(在牙体
长轴的唇侧)
上颌中切牙
牙根
单根,唇侧比舌侧宽,略圆,较直。其长度多数比牙冠 稍长一点,二者比接近1:1,但也有少数是牙根比牙冠 还短的,个别牙有弯根。
左右上颌中切牙鉴别
1 近中切角锐(近似直角),远中切角圆钝 2 唇面:近中缘直,长;远中缘圆突
远中缘 远中切角
近中缘 近中切角
上颌侧切牙(最突、最深、最圆顿)
与中切牙比较掌握 牙冠比较:窄小,圆突,短 唇面不平坦,近远中方向圆突,发育沟不明显 远中切角更圆钝
上颌中切牙
上颌侧切牙
上颌侧切牙
舌窝窄而深,有裂沟
牙长轴唇侧 粗直
切嵴 舌面
下颌切牙 窄小
不明显 浅平 不明显 通过牙长轴 窄扁 凹陷 切嵴 唇面
切牙应用解剖
1.切牙的位置决定了其易损伤,修复时的外形要求协调,满足 功能 2.切角及上颌侧切牙较深的舌窝为龋病好发区,以上颌切牙多发 3.切牙多为单根,上颌侧切牙可旋转拔除,而下颌切牙因根扁,应 摆动拔除 4.下颌切牙靠近舌下腺导管开口,不易龋坏,但易形成牙结石与 牙垢 5.上颌侧切牙变异多见,且易形成空隙,需用美容方法修复
第一前磨牙
第二前磨牙
第一前磨牙 第二前磨牙
左右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鉴别
颊尖的近中牙尖嵴长、陡、斜,舌侧内收,远中牙尖嵴平 近颊合角大,偏舌侧,远颊合角小,偏颊侧,可有近中面沟 颊尖略偏远中,舌尖略偏近中。 单根者,根尖偏远中 双根者,远中面长形下凹较深
颊尖的 远中牙 尖嵴
颊尖的 近中牙 近颊 尖嵴 合角
上颌中切牙
牙根比较:根长>冠长
上颌侧切牙
根扁
根尖偏远中
变异形态较多:先天缺失、棍形、锥形
左右上颌侧切牙鉴别
近中切角钝,远中切角呈圆弧形 近中缘直,远中缘圆突 根尖偏远中
下颌中切牙
形态与上颌中切牙类似 下颌中切牙最小,牙冠左右对称,切缘平直
唇面
舌面
切面
侧面
下颌侧切牙
形态与上颌中切牙类似 牙冠不对称,远中切角圆钝,远中缘圆突
尖牙应用解剖
1 尖牙的位置对于支撑口角、鼻唇沟及面部丰满度 具有重要意义
2 上颌尖牙根圆,可旋转拔除;下颌尖牙根扁圆, 应摆动配合旋转拔除
3 根长、稳、不易脱落,牙冠各轴面光滑 4 自洁作用好,不易生龋 5 可有变异,上颌尖牙可出现过长过短根,
下颌尖牙可分为唇舌两根
前磨牙组
复习概念
•
牙体长轴
•
合面
★按存在时间久暂分类:
恒牙 28~32颗
乳牙
20颗
牙的功能
咀嚼 发音和言语 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牙的组成
外部观察
牙冠 解剖牙冠 临床牙冠
牙根 牙颈 (颈缘 颈曲线)
牙的组成
内部观察
牙釉质 高度钙化 半透明
牙本质 淡黄色 牙骨质 与骨相似 牙 髓 富含神经血管
部位记录法
恒牙 乳牙
临床牙位记录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窝:位于前牙舌面和后牙牙合面的不规则凹陷
沟: 牙冠表面的细长凹陷部分,界于牙尖和嵴之间, 或窝的底部
发育沟 :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有规则的浅沟,形态较好
副沟:除了发育沟以外的任何形态不规则的沟 裂: 钙化不全的沟 点隙 :几条发育沟相交或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
斜面 :组成牙尖的各面 两个斜面相交成嵴,四个斜面相交成牙尖顶
唇面观
13.下颌侧切牙
舌面观
切面观 侧面观
左右下颌切牙鉴别
下颌中切牙对称,难区分左右 有时牙根远中面长形凹陷较近中面深---鉴别参考 下颌侧切牙远中切角圆钝,远中缘突 唇面:近中缘直、长;远中缘短、圆
远中切角 远中缘
近中切角 近中缘
上下颌切牙的鉴别
牙冠 发育沟 舌窝 嵴 切嵴 牙根 功能面
上颌切牙 较宽 明显 深 突出
近中牙尖嵴
上颌尖牙
牙根:根长远大于冠长,粗壮 牙根的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根尖偏远中 多为单根
下颌尖牙
与上颌尖牙比较掌握 牙冠:较窄,颈部缩窄程度较上颌尖牙小
近中的冠根相续几乎呈一直线 牙尖较上颌尖牙小 近中牙尖嵴短平、远中牙尖嵴斜长 近远中牙尖嵴长度约为1/2的比例 尖顶角>90° 唇舌面较平坦,嵴、窝、隆突不明显 冠偏舌侧 唇面磨耗
牙齿概述
• 牙的分类 • 牙的功能 • 牙的组成 • 临床牙位记录 • 牙体应用名词 • 牙体表面解剖标志
牙的分类
★按解剖功能canine)
前磨牙(premolar)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
磨 牙 (molar)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
第三磨牙
生长叶 牙齿生长发育的钙化中心,交界处为发育沟
生长叶(lobe)
第五节 牙体外部形态
一、 恒牙外形 恒牙共32颗,上下颌各16颗 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
• 切牙组
尖牙组 前磨牙组 磨牙组
恒前牙外形
总体功能与形态特点
切 割 功 能 特 点 :
摄食 发音
面部容貌
楔形 形态特点: 颈部厚 牙冠有切嵴
上颌第二 前磨牙
下颌第二 前磨牙
下颌第一前磨牙
牙冠:小,为前磨牙中最小者 颊面,颊尖比舌面,舌尖大一倍 合面颊尖的三角嵴与舌尖的三角嵴相延续,形成横嵴 以横嵴为界将合面分为近中半与远中半 近中半<远中半 近中窝<远中窝 邻面观:颊尖在牙体长轴上
6.上颌 中切牙 的类型
上颌中切牙
舌面 形态与唇面相似 颈部有舌面隆突 中央凹陷----舌窝 舌面内收:牙列的外圈大于内圈 切端有切嵴 近中有近中边缘嵴 远中有远中边缘 嵴
上颌中切牙
近中面:略似三角形,底是颈缘, 呈“V”形;顶部是切端,在其稍下处 与对侧中切牙接触,接触的部位很小。 近中接触点位于切1/3内近切角。
舌嵴将舌窝分成两部分 四斜面----每两嵴之间形成斜面以两嵴命名(近远唇、近远舌)
唇嵴
近中牙尖嵴
舌嵴
远中牙 尖嵴
上颌尖牙
牙冠:圆五边形 接触点突出,颈部缩窄明显 牙尖长大、占冠长约1/3 唇嵴明显----近远唇斜面 舌嵴明显---近远中舌窝,舌隆突明显 近中牙尖嵴短,远中牙尖嵴长
尖顶角约90度
远中牙尖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