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教学内容共49页

合集下载

《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调节》教案

《神经调节》教案神经调节教案篇一第九章神经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教学目的:1、识记神经系统的组成。

2、应用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的知识,以及反射和反射弧的知识。

3、学会膝跳反射实验。

教学重点:1、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2、反射的概念。

教学难点:1、神经元的功能和分布。

2、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

教具准备:1、神经系统的组成的挂图。

2、神经元模式图的挂图。

3、中枢神经系统灰质、白质的挂图。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挂图。

5、反射弧的模式图的挂图。

教学分析:本章的引言部分十分重要,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认真的观察,再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然后由学生回答引言中提出的两个问题,导出本章课题,并且引出第一节的 1 系统整体的挂图和中枢神经系统各部分的剖面图来讲述。

首先,要讲清楚灰质和白质的概念,因为不论脊髓和脑的结构多么复杂,而它们都是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的,其次,要讲清楚神经中枢和神经节的概念。

最后可以列表进行综合性小结,以理顺名词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层次。

通过综合性小结应该使学生明确:从结构上看,神经中枢和神经节都是由一些同功能神经元细胞体形成的;但是从分布的位臵看,神经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灰质里,神经节则位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定部位。

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教学,首先要组织学生做好膝跳反射实验。

实验后应该让学生来回答实验指导中的讨论题。

在此基础上,列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见到的反射活动,最后总结出反射的概念。

在反射的概念明确以后要运用反射弧模式图和膝跳反射图解,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反射弧是指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传导反途经的结构。

它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同时指出,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通过本节教学,还应该让学生明确几个问题:①神经中枢与中枢神经系统牟区别和关系②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末梢部分,而传入神经末梢又可以叫感觉神经末梢③效应器是传出(也叫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

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8单元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新人教版

新高考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8单元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新人教版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①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②组成与功能比较项目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活跃条件兴奋状态安静状态瞳孔扩张收缩支气管扩张收缩心跳加快减慢胃肠蠕动减弱加强消化液分泌减弱加强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源于选择性必修1P20“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考向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

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答案 A解析“植物人”的呼吸和心跳正常且能完成基本(低级)的反射活动,呼吸、心跳中枢位于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控制人体的基本(低级)反射活动。

2.(2022·济南高三期末)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通常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分布于人体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机体的消化、呼吸、分泌、生长和繁殖等多种生理机能。

植物性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

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一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一二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17
神经胶质细胞
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 间,数量约为神经元 的10-50倍,对神经 元起辅助作用。
具有支持、保护、 营养和修复神经元 等多种功能。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参 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
髓鞘。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 思考 • 1.效应器? • 2.反射要想完成,需要什么条件? • 3.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区别和联系
四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比较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
概念
反射
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特点
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 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
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 终生性;数量有限
断增加
意义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
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 环境
消退
眨眼、啼哭、膝跳反射、 学习、“望梅止渴”、“画饼 实例
C 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 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传出神经
思考:
1.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2.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3.中枢神经系统、神经中枢(最高级神经中枢、低级中枢) 4.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纤维、神经、神经末梢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瞬,外时周记神经忆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 的重要通路,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调节运动的低级 中枢。 3.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含有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分为支配躯体运 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4.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 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5.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效应 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8.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9.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10.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强化,否则会消退。

2.1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2.1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神经
神经纤维集合成束, 外裹结缔组织膜组成
讨论1: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神经纤维
细胞体: 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神经元
树突 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髓鞘
(神经细胞) 突起 轴突 神经纤维

髓鞘
神经纤维 膜(结缔组织)
神经
神经纤维集合成束, 外裹结缔组织膜组成
1.结构:
树突
树突
神经元 细胞体: 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感受器:感觉神经元的树突末稍,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射 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

神经一中起枢形成的对信息分析综合和功能的结构。
(注意和中枢神经的区别)
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刺
(神经细胞)
突起
树突 :多而短,可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 轴突 :较长,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
2.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轴兴奋突,传导兴奋
轴突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
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种类: 感觉(传入)神经元感: 接觉受刺激,产联生络兴奋,并将兴奋传运至动神经中枢
激皮做肤出应内答的。 感受器
4.反射过程: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传入神经
感受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接受刺激 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对传入信息分析 综合并产生兴奋
传导兴奋
对刺激作出 应答反应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神经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神经中枢 (脊髓)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传出神经
效应器(控制尿道打开的肌肉)
当前18页,共49页,星期日。
3、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
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
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说出图中a、b、c、d各代表 反射弧中的哪个部分?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 益活动 :历年 高考题 PPT版 制作。 本课件 为公益 作 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 商业目 的。2012年1月 15日, 汉水丑 生标记 。
当前19页,共49页,星期日。
小结:
1.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 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 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 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 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的参与。
髓)参与完成。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排
尿反射、排便反射等。
反射
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后天
学习和训练,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学设计)高二生物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教学设计)高二生物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加强,瞳孔收缩2.总结自主神经系统存在的意义?两种神经对同一器官的生理作用一般是相反对立的。

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并展示回答。

新课教学三、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问题引导】系统的功能比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请同学们找到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哪几类?【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标出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并进行相关介绍【引导总结】介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提供资料和图片,观察到神经元细胞体和两种突起等,提出: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实现,不单单是由神经元一类细胞完成,请同学们辨析以下问题1.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2.并辨析神经和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的关系。

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分析得出: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构成一条神经等相关问题。

1.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脊髓为中枢完成的反射可受高级中枢的调控B.外周神经系统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C.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二者活动通常相互拮抗D.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数目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答案】B3.下列有关4种常见细胞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a细胞就是一种生物B.b细胞可以接收信息C.c细胞有细胞核D.d细胞是动物细胞【答案】B【详解】据图分析,a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是神经细胞,c是细菌,d是高等植物细胞。

4.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于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

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织修复的实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组成神经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脂肪等C.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细胞膜外D.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小分子,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不同【答案】A【详解】实现组织修复的过程是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组成神经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和胆固醇,脂肪不构成细胞膜,B 错误;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Na+内流,但细胞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C错误;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这种大分子物质的方式也是胞吐,D错误;故选A。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第2课时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教材新高考)

树突 细胞体
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 刺激 ,产生 兴奋 , 传导 兴奋 。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二、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2、比较神经和神经纤维
轴突
外套 髓鞘
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
外包一层膜
传入神经 神经
传出神经
一根神经纤维
髓鞘 树突 胞体 轴突
一束神经 纤维
一条神经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
考点二 反射与反射弧
产生感觉
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
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上与行脊传髓导等束 中枢神经系
统中传导。
较高级中枢
感受器
下行传导束
为什么打针的时候不会缩手呢? 效应器
考点二 反射与反射弧 常考:①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神经节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相 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小角入,大角出 (4)切断实验法
考点二 反射与反射弧 常考:②结构破坏对反射的影响
典例4: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分 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 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 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 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 (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 的收缩 不属于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不能 (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神经系统 脊髓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

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
C
(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 细胞膜内外K 基础
6.甲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局部 甲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C
.
1.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比较项目 形成过程 区 刺激 非条件反射 先天具有的 非条件刺激 永久性的(固定的 永久性的 固定的) 固定的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条件刺激 信号刺激) 信号刺激 暂时性的(可变的 暂时性的 可变的) 可变的 大脑皮层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 2、种类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
3.反射结构基础: 反射结构基础: 反射结构基础 反射弧
2.反射弧 2.反射弧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 完整的反射弧参与
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效应, 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效应,但 却不属于反射。各种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没有 不属于反射。各种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 大脑皮层形成 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 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
4.(2010·江苏高考) 4.(2010·江苏高考)右图为反射 江苏高考 弧结构示意图, 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 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