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和鸣(一)教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三单元 八音和鸣(一)欢欣的日子 空山鸟语教案(1) 湘艺版

欢欣的日子空山鸟语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欣赏器乐作品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受琵琶、古筝、二胡等乐器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回忆一些诗词与音乐相匹配,培养联想和想象力;初步了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生平及其贡献。
2、过程与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享受合作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了解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热爱祖国的民族艺术. 2学情分析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中“八音”一词,是中国古代乐器制作的八种原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总称。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部分传统民族乐器,并听赏了一些民乐作品.作为初中阶段的中国传统民乐欣赏课,应在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了解“民族乐器的分组”,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等.3重点难点启发、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审美能力。
课堂活动的引导和组织.4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边听民族管弦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边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导入新课: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了解了民族乐器的分类及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听赏了两首风格迥异的民乐合奏曲。
其实,在我国民乐宝库中,器乐独奏曲占了很大的比重,许多优秀的民乐独奏曲流传至今,甚至走出国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欣赏三首民族器乐独奏曲.三、新课教学:(一)琵琶独奏曲《阳春白雪》1、乐器简介:琵琶师:首先,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民族乐器——琵琶,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琵琶属于哪个乐器组?其音色有哪些特点?生:琵琶属于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
师:对于琵琶的音色及表现力,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作了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一起朗诵这几句诗句。
音乐七年级上 八音 和鸣教案

课题八音和鸣(第一课时)今天我们学习哪一种呢?听音乐中国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学生回答是民族器乐)设计意图:通过对一首非常熟悉的民乐合奏曲来进行欣赏,从而自然地切入到新课课题。
(三)、揭示课题:《八音和鸣》一.八音的概述:八音指的是中国古代乐器制作的八种原料——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二、中国民族乐器分类:(重难点)1、吹管乐器:A.种类:梆笛曲笛萧笙唢呐管子B 介绍各种乐器的构造并听赏乐器音色。
*学生活动探究一:A、梆笛和曲笛在音色上有什么区别?B、吹管乐器在外型上有什么共同点?2、弹拨乐器:A、种类:柳琴琵琶三弦中阮大阮筝扬琴B、介绍各种乐器的构造并听赏乐器音色。
3、弓弦乐器:A、种类:板胡高胡二胡中胡革胡B、介绍各种乐器的构造并听赏乐器音色。
*学生活动探二:找位同学介绍二胡的制作材料。
4、打击乐器:A、种类:大鼓堂鼓板鼓排鼓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碰铃木鱼拍板梆子B、介绍各种乐器的构造并听赏乐器音色。
学生活动探究三:听乐曲辨别是那种乐器演奏的?1、古筝——《战台风》2、唢呐——《百鸟朝凤》3、琵琶——《阳春白雪》4、梆笛——《喜相逢》5、二胡——《赛马》设计意图:通过竞争抢答,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课堂小结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制作材和乐器的分类。
也希望今天的学习能让同学们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板书设计八音和鸣(第一课时)1.八音的概述:八音指的是中国古代乐器制作的八种原料——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1、吹管乐器。
第三单元《八音和鸣》第一课时教案

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一)》教案教学内容1、了解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类。
2、欣赏民乐合奏《欢欣的日子》。
教学目标1、通过对民族器乐曲的了解和欣赏,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认识并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及分类,聆听民乐合奏曲子,让学生了解民乐合奏形式,感受民族器乐曲的韵味和魅力。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民族乐器知识,能够说出常见的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组。
3、培养学生的民乐欣赏能力,听赏《欢欣的日子》,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教学重点对民乐合奏形式的认识,欣赏民乐合奏《欢欣的日子》。
教学难点了解常见民族乐器名称及其分类。
教学用具音响、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一、欣赏民乐合奏《春节序曲》1、师:同学们,我们过年的时候都听什么歌?请同学们说几首跟春节有关系的歌。
2、师:好的,同学们都了解的非常多,今天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关于春节的曲子,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拿他做背景音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春节序曲》。
《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序曲部分,集中表现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
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
这是一首民乐合奏,大家注意听,试试能听到什么乐器。
3、师:请同学起来回答一下,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
4、师:是的,有二胡、琵琶、阮、扬琴等这些民族乐器,他们属于长什么样子呢,又是怎样分组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乐器。
1、生:新年好、喜洋洋、春节序曲...等等2、认真聆听音乐3、笛子、二胡、扬琴、琵琶等等用熟悉曲目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程(二)、授师:大家翻开课本第24页,我们一起来新课一、了解民族乐器及其分类认识一下这些乐器。
1、吹管乐器,简单的说就是吹奏的乐器。
有气息经由吹孔,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笛子、箫、埙、排箫等;有的是气息经过哨子,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唢呐、管等;还有的是气息经由簧片,引起空气柱的振动而发音的,如笙、芦笙、把乌等。
音乐计划总结之《八音和鸣(一)》教学案列与案列评析

音乐计划总结之《八音和鸣(一)》教学案列与案列评析一、教学课题:《欢欣的日子》二、教学年级:八年级1502班三、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学生了解民乐合奏形式;了解民族乐队的乐器分组;认识乐器板胡、管子和笛子,并能听辨其音色.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乐曲中,学生能够积极感受和体验作品的音乐形象,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为音乐作品编配伴奏并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作品的情绪特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欣赏和演奏兴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 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五、教学重难点:1. 感受体验民族管弦乐队音响的整体印象,以及作品《欢欣的日子》的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2. 听辨板胡、笛子、管子的音色.六、教具:多媒体、电子琴、钹、腰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PPT 出示几组情绪词,教师弹奏《欢欣的日子》主题旋律,学生说情绪(欢快、喜悦) 2.那大家开心的时候会做什么?特别开心呢?开心到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呢?出示课题(二)新课教学1. 简单介绍“八音和鸣”中的八音“八音和鸣”中的“八音”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乐器制作的原料——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总称. 后来,“八音”成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指代.本单元中的“八音”则泛指中国的传统民乐. (《欢欣的日子》就是一首优秀的中国传统民乐)2.《欢欣的日子》创作背景《欢欣的日子》原名《翻身的日子》,有朱践耳创作于 1952 年,原是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的插曲,由中西混合乐队演奏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一听】感受主题旋律陕北风味的主题,明亮活泼.生动地表现出土地革命后,农民分到土地的高兴心情(介绍土地革命,为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做铺垫)3. 乐器的相关知识(1)介绍乐器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我国民族乐器?这些乐器是如何演奏的?民族乐器演奏方式笛子、唢呐吹二胡拉古筝、琵琶弹鼓、木鱼、钹打(2)出示图片,介绍民族乐器的分组(引出民乐合奏的概念)4. 欣赏民乐合奏曲《欢欣的日子》(1)播放视频,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情绪(热烈、喜悦、欢快)(2)再听乐曲《欢欣的日子》,思考乐曲分为几段?(PPT 随乐解说,学生能更好的理解音乐)(3)欣赏乐曲第一部分——感受喜悦【二听】整体感受【三听】分段理解深入赏析【四听】感受情绪变化1.聆听并思考这一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对比二胡介绍板胡,并熟悉板胡的音色(高亢、明亮)3.听三段音乐,听辨板胡的音色4.哼唱主题一的旋律(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5.欣赏乐曲第二部分——分享喜悦(1)节奏游戏(采用对答形式)(2)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感受乐器呼应的特殊效果(3)了解管子和笛子的音色(三)拓展与延伸:1.再次感受引子,教师用小钹为引子部分伴奏2.小组创编:根据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音乐,为音乐伴奏(旨在创造美)(1).节奏练习(PPT 出示节奏)(2).分组演练(3).师生合作,为作品引子部分伴奏,再次感受音乐热闹的气氛八、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民族乐器丰富的音响,总结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引导学生感受热情欢快的旋律,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案列评析:通过一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我来谈一谈这一堂课的优点与缺点.本堂课的优点:1.上课过程中,语音表达简洁明了.2.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过度自然.3.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设计了参与性强的师生互动,还抛出了一些开放性的探讨的问题,吸引学生关注音乐,表现音乐,思考音乐.本堂课的缺点:1.上课时间没有把握好,提前十分钟结束了课堂教学.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过度的注重自己上课的流程和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注重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只注重教师为主导,没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3.在课堂上抛出问题后,因为害怕学生不知道答案或说错答案,自己先说出了答案,没有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4.在教学过程中的歌唱教学时,没有根据学生演唱的效果来调整原本教学设计中的次数,也没有调整好学生唱歌时的速度,导致学生最后演唱时的效果不理想.5.在上课过程中,自己的表现有些拘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站在讲台面对学生们上课,这一次锻炼对我来说受益匪浅.通过这次教学,让我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研究自身的教的过程,更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学的过程,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因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吸取每一次上课的经验和教训,并虚心向优秀的骨干教师学习,让自己在音乐教学之路上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八音和鸣(一)第2课时教案

八音和鸣(一)第2课时教案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一)<第2课时>威风锣鼓浮山三中:杨茭茭2013年9月13日《威风锣鼓》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湖南文艺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八音和鸣(一)第2课时——威风锣鼓》【课型】:活动课【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锣鼓经及临汾威风锣鼓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2、能积极探索乐器的发声原理,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合奏、创造;3、感受、体验锣鼓乐,使学生乐于学习和了解本地区民族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1、启发学生积极感受、体验鼓、钹、锣乐器的魅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2、学生在了解鼓、钹、锣乐器及发声原理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演奏乐器并用声势动作表现锣鼓。
3、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积极参与、合作表演锣鼓乐。
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听、唱、奏、创等综合性音乐活动,让同学们在自由探索中学习鼓、钹、锣的节奏打法。
并根据其音色特点及合奏的规律特点进行创编。
2、掌握本土锣鼓乐威风锣鼓的主奏乐器鼓、钹、锣的发声原理,通过合作演奏乐器并用声势动作表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3、能积极参与威风锣鼓乐的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重点】学习鼓、钹、锣的节奏打法,并通过唱、奏学习打击乐器的合奏,体验其风格特点。
【难点】与他人合作演奏并为乐曲设计简单的打击乐伴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若干鼓钹锣、课本等。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播放临汾新民歌《威风锣鼓》学生踏着音乐走进教室。
一、组织教学二、教授新课(一)、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课间听到的这首歌曲,大家觉得是表现什么的呢?生:威风锣鼓……师:对!同学们,非常棒!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威风锣鼓的欢快热闹的场面,它的名字正是《威风锣鼓》。
这是由浮克作词,车行作曲的一首临汾新民歌。
体现了我们临汾本土的文化威风锣鼓的魅力!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锣鼓形式的表演呢?生:见过!师:在什么时候见过?生:元宵节闹元宵、开业庆典……师:对!大家说的都非常好,声音也很洪亮!锣鼓在欢庆节日的文艺演出,如开业庆典、元宵节等等,都是用来表达人们幸福生活的一种方式。
八音和鸣一教案

八音和鸣一教案【篇一:八音和鸣教案 1 】第二单元《八音和鸣》 1教学目标1、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在聆听过程中能哼唱乐曲的音乐主题,感受唢呐的音色特点和乐曲所表现的情绪。
2、能参考教材的提示文字,说出二胡的表现力。
在对比京胡与二胡音色、哼唱音乐主题等活动中,能认真欣赏乐曲《江河水》《夜深沉》。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完整地聆听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对比聆听乐曲《江河水》和《夜深沉》。
2、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表现力,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学生说出“我是歌手”比赛中所关注过的伴奏乐器。
(二胡,竖琴,小提琴等)(二)新课教学1 、了解二胡、京胡(1)欣赏音乐片段(《江河水》二胡、《夜深沉》京胡),区别二胡、京胡的音色。
师:我们听到的音乐当中一段是二胡演奏的,一段是京胡演奏的,京胡的音色感觉怎么样?它们同属于拉弦类乐器,你们猜哪一种琴筒大一些?(2)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并介绍。
师:京胡音色清脆、嘹亮,而二胡则相对柔和一些。
二胡又名“胡琴” ,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木制琴筒一端蒙蟒皮,京胡竹制琴筒蒙蛇皮,且琴筒较二胡小,声音自然尖细一点,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
师:对于我们的国粹京剧大家听说过哪些剧目?(生:《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师:同学们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生回答,师补充。
)而我们刚刚听到了《夜深沉》就被用到了虞姬舞剑的场面中,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京剧《霸王别姬》片段。
(3)欣赏京剧《霸王别姬》虞姬舞剑片段,感受京胡的表现力。
① 哼唱主题片段。
②欣赏虞姬舞剑片段。
《江河水》原是一首东北管子曲牌的管子独奏曲,后经整理改编成二胡曲,流传更广,深受群众喜爱。
它以凄苦悲切和悲愤激越的曲调,哭诉了劳苦大众在旧社会遭受的压迫和剥削,声声血泪、仇恨满腔。
我们来比较一下同一首乐曲不同乐器的演奏又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4)播放《江河水》管子演奏及二胡演奏片段,对比聆听。
初中八音和鸣教案

初中八音和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八音分类法,认识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构成。
2. 欣赏各种乐器演奏的曲目,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1. 八音分类法的理解和运用。
2. 欣赏中国传统音乐之美。
教学难点:1. 对八音分类法与乐器特点的理解。
2. 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资料。
2. 各种乐器的图片或实物。
3. 相关音乐曲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八音分类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构成。
2. 展示各种乐器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乐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详细讲解八音分类法,包括金、木、水、火、土、石、丝、竹八类乐器。
2. 举例说明各类乐器的特点和代表曲目。
三、音乐欣赏(10分钟)1. 播放各类乐器的代表曲目,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2.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分析该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2.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八音分类法和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2. 强调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要关注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课后查找一种乐器的资料,了解其历史、演奏技巧和代表曲目。
2.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传统音乐曲目,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八音分类法,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基本构成。
通过音乐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分析乐器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八音分类法与乐器特点的讲解,以及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把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
八音和鸣 教案

八音和鸣教案八音和鸣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八音和鸣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理解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3. 练习合唱及演奏八音和鸣的曲目,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了解八音和鸣的特点和发展历史;2. 分析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及表现方式;3. 练习合唱和演奏八音和鸣的曲目。
教学难点:1. 分析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2. 练习合唱和演奏八音和鸣的曲目。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八音和鸣作品的CD或音频文件;3. 演奏八音和鸣曲目的乐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个充满活力的八音和鸣曲目开场,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Step 2:介绍八音和鸣(10分钟)教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和讲解八音和鸣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引导学生对八音和鸣产生兴趣,并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Step 3:欣赏八音和鸣作品(15分钟)教师播放八音和鸣的著名作品,辅以文字介绍和图像展示,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和观察,理解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
Step 4:分析八音和鸣(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八音和鸣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方式,引导学生从旋律、和声、节奏、配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
Step 5:合唱和演奏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八音和鸣曲目的乐谱,并指导学生进行合唱和演奏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分组进行练习,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互相帮助。
Step 6:演出和总结(10分钟)教师组织全班进行八音和鸣曲目的演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演唱和演奏技巧,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八音和鸣。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例如让学生选择一首八音和鸣曲目进行自学和演奏,或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八音和鸣的感想和体会的文章。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和了解八音和鸣的历史和发展;2. 学生可以参与学校音乐团队或合唱团的活动,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3.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首八音和鸣作品进行演唱或演奏,并进行录音或视频制作,与其他同学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管乐器:梆笛、曲笛、萧、笙、唢呐、管子
弹拨乐器:柳琴、琵琶、三弦、中阮、大阮、筝、扬琴
拉弦乐器:板胡、高胡、二胡、中胡、革胡
打击乐器:大鼓、堂鼓、板鼓、排鼓、大锣、小锣、云锣、大钹、小钹、碰铃、木鱼、拍板、梆子
4、欣赏民乐合奏《欢欣的日子》,听赏完毕后提问: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你在这段乐曲中听到了那些乐器在演奏?
课
题
第三单元 八音和鸣(一)
教学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体验、听辨等方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民族乐器的种类
3、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聆听乐曲正确分辨中国民族乐器;听赏《欢欣的日子》,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重点
难点
5、复听乐曲,提问:同学们觉得这首乐曲分为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分?每个部分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引子(乐队全奏)第一部分(板胡)第二部分(上句用管子和笛子领奏,下句用拉弦、弹拨乐器及笙合奏)第三部分(全奏)尾声是引子的变化再现
6、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的旋律,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哼唱。
7、全班一起背唱引子的旋律
3、巩固练习
播放几个乐曲片段,学生听辨演奏乐器的名称
(1)《赛马》(2)《高山流水》
(3)《百鸟朝凤》(4)《牧童短笛》
4、课堂小结
1、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梳理
2、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些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
3、本堂课是一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课,不仅教学生分辨了不同的民族乐器,更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了我国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
1、教学重点:掌握中国民族乐器的种类
2、教学难点:正确分辨中国民族乐器
教学
方法
欣赏、听辨、交流
教学
用具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1、新课导入
1、播放民乐合奏曲《喜洋洋》,提问学生:同学们听过这首作品吗?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在演奏?引入主题
2、介绍单元标题的含义:
八音(以制作材料为依据):金、石、丝、竹、匏、土、革、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