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_卢廷浩__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

土力学_卢廷浩__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
土力学_卢廷浩__第二版_课后习题答案

土力学 1-1 解: (1) A 试样

100.083d mm = 300.317d mm = 600.928d mm =

60100.92811.180.083u

d C d === 22

301060()0.317 1.610.0830.928

c d C d d ===? (1) B 试样

100.0015d mm = 300.003d mm = 600.0066d mm =

60100.0066 4.40.0015u

d C d === 22

301060()0.0030.910.00150.0066

c d C d d ===? 1-2 解: 已知:

m

=15.3g

S

m =10.6g

S

G =2.70

Q 饱和

r

S

=1

又知:

w S

m m m =-=

15.3-10.6=4.7g

(1) 含水量

w S

m m ω==4.7

10.6

=0.443=44.3%

(2) 孔隙比

0.443 2.7

1.201.0

S

r

e G S

ω?=

=

=

(3) 孔隙率

1.20.54554.5%11 1.2

e e η=

===++

(4) 饱和密度及其重度

32.7 1.2

1.77/11 1.2

S sat w G e g cm e ρρ++=

==++

31.771017.7/sat

sat g kN m γρ=?=?=

(5) 浮密度及其重度

3' 1.77 1.00.77/sat w g cm ρρρ=-=-=

3''0.77107.7/g kN m γρ=?=?=

(6) 干密度及其重度

32.7 1.0

1.23/11 1.2

S w d G g cm e γρ?=

==++

3

1.23101

2.3/d d g kN m γρ=?=?=

1-3 解:

Q 31.60

1.51/110.06d g cm ρρω=

==++

∴ 2.70 1.01110.791.51

s s w d d G e ρρρρ?=-=-=-=

∴ 0.79

29.3%2.70sat s e G ω=

== Q 1.60100

150.91110.06

s

m V m g ρωω?====+++ ∴ (29.3%6%)150.935.2w s m m g ω?=?=-?=

1-4 解:

Q w S

m m ω=

w S

m m m =-

s

S

m m

m

ω=-

∴ 1000

940110.06

s m m g ω=

==++

Q 0.16ω?=

∴ 0.16940150w s m m g ω?=?=?=g

1-5 解:

(1)

Q 31.77

1.61/110.098d g cm w ρ

ρ=

=

=++

∴ 0

2.7 1.01110.681.61s s w d d G e ρρρρ?=-=-=-= (2) 00.6825.2%2.7sat

s e G ω=== (3) max 0max min 0.940.68

0.540.940.46

r

e e D e e --===-- Q 1/32/3r

D <<

∴ 该砂土层处于中密状态。

1-6 解:

1.

Q 1S d G e

ω

ρρ=

+ S r G e S ω=

∴0.15 2.750.8250.5A e ?== 0.06 2.68

0.5360.3B

e ?==

3

2.75 1.50/10.825dA g cm ρ==+ 32.68 1.74/10.536

dB

g cm ρ==+

Q (1)d

ρρω=+

∴ 3(1) 1.50(10.15) 1.74/A dA A g cm ρρω=+=?+=

3(1) 1.74(10.06) 1.84/B dB B g cm ρρω=+=?+=

Q A B ρρ<

∴ 上述叙述是错误的。

2. Q 3

2.75 1.50/10.825dA g cm ρ==+ 32.68 1.74/10.536

dB

g cm ρ==+

dA dB ρρ< ∴ 上述叙述是错误的。

3. Q 0.15 2.750.8250.5A e ?== 0.06 2.68

0.5360.3

B

e ?==

A B e e >

∴ 上述叙述是正确的。

1-7

证明:

(1)

/1/11s s s s s s w d s V V s m m m V G V V V V V e e ρρρ=

====++++

Q 1n

e n

=-

1

()(1)111s w s w s w G G G n n e n

ρρρ==-++-

(2)

1/111s w w V

w s w s w s

s V s s w w r s r w

s V V s m V V V m m V V V V G S e G S e m V V V V V e e e

ρρρρρρρ+++++======+++++g g (3) 1

'1111s

w

s s w s s w s s w s w w s w V s V s

m m V m V V G G V V V V e e e V ρρρρρρρρρ------=

=====+++++ 1-8 解:

(1) 对A 土进行分类

① 由粒径分布曲线图,查得粒径大于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50%,所以A 土属于粗粒土;

② 粒径大于2㎜的砾粒含量小于50%,所以A 土属于砂类,但小于0.075㎜的细粒含量为27%,在15%~50%之间,因而A 土属于细粒土质砂; ③ 由于A 土的液限为16.0%,塑性指数

16133p I =-=,在17㎜塑性图上落在ML 区,故A 土最后定名为粉土质砂(SM)。 (2) 对B 土进行分类

① 由粒径分布曲线图,查得粒径大于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50%,所以B 土属于粗粒土;

② 粒径大于2㎜的砾粒含量小于50%,所以B 土属于砂类,但小于0.075㎜的细粒含量为28%,在15%~50%之间,因而B 土属于细粒土质砂; ③ 由于B 土的液限为24.0%,塑性指数

241410p I =-=,在17㎜塑性图上落在ML 区,故B 土最后定名为粉土质砂(SC)。

(3) 对C 土进行分类

① 由粒径分布曲线图,查得粒径大于0.075㎜的粗粒含量大于50%,所以C 土属于粗粒土; ② 粒径大于2㎜的砾粒含量大于50%,所以C 土属于砾类土; ③ 细粒含量为2%,少于5%,该土属砾;

④ 从图中曲线查得

10d ,30d 和60d 分别为0.2㎜,0.45㎜和5.6㎜

因此,土的不均匀系数 6010 5.6

280.2

u

d C d === 土的曲率系数 22

301060()0.450.180.2 5.6

c

d C d d ===?

⑤ 由于5,1~3u c C C >≠,所以C 土属于级配不良砾(GP)。

1-9 解: (1)

Q 12s s m m =

即 1122d d V V ρρ=g g

1

1221

1d V V ρρω=+ ∴ 2211

1(1) 1.6520(112%)

21.741.7

d V V ρωρ+??+===万方 (2) 1.6530004950s d

m V t ρ==?=

()4950(19%12%)346.5w s op m m ωω?=-=?-=t

(3) 2.72 1.01110.6481.65s s w d d G e ρρρρ?=-=-=-= 20.0%95% 2.72

79.8%0.648

s r

G S e ω??===

[2-1]如图所示为某地基剖面图,各土层的重度及地下水位如图,求土的自重应力和静孔隙水应力。

解:各层面点自重应力计算如下:

O 点:

kPa cz 0=σ

A 点:

kPa h cz 0.3725.1811=?==γσ

B 点:

kPa h h cz 0.5511825.182211=?+?=+=γγσ

C 点:

kPa h h h cz 0.6511011825.1833

2211=?+?+?='++=γγγσ D 点:

kPa h h h h cz 0.923911011825.184433

2211=?+?+?+?='+'++=γγγγσ E 点:

kPa

h h h h h cz 0.111 25.93911011825.185544332211=?+?+?+?+?='+'+'++=γγγγγσ

各层面点的静孔隙水应力如下: O 、A 、B 点为0;

E 点:

kPa h w w 60)231(10=++?==γσ

绘图如下:

3

3 3 3

3

[2-2] 某矩形基础,埋深1m,上部结构传至设计地面标高处的荷载为P=2106kN ,荷载为单偏心,偏心距e=0.3。求基底中心点、边点A 和B 下4m 深处的竖向附加应力 解:已知:P=2106kN, γ0=17kN/m 3, d=1m, e 0

(1) 基底压力:

∵ G=γd l

b=20×1×6×3=360 kN, F v =P+G=2106+360=2466 kN

m l

m F Pe e v 0.16

26.024663.021060=<=?==

∴ ???

????=?-??=??? ??-==?+??=??? ??+=kPa l e lb F p kPa l e lb F p v v 4.101)626.061(362466616.172)626.061(36246661min

max

(2) 基底附加应力:

????

?=?-=-='=?-=-='kPa

d p p kPa d p p 4.841174.1016.1551176.1720min min 0

max max γγ

(3) O 、B kPa p p p n 1202

4.846.1552min max =+='

+'=

引起,附加应力系数及附加应力值见下表。

A 点竖向附加应力:可认为有矩形均布荷载p n 和三角形荷载p t 两部分引起,即:

kPa p p n 4.84min ='

=

kPa p p p t 2.714.846.155min max =-='

-'=

附加应力系数及附加应力值见下表。

附加应力计算表

[2-3] 甲乙两个基础,它们的尺寸和相对位置及每个基底下的基底净压力如图所示,求甲基础O 点下2m 处的竖向附加应力。

解:甲基础O 点下2m 处的竖向附加应力由基础甲、乙共同引起,计算中先分别计算甲、乙基础在该点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然后叠加。 (1)甲基础在O 点下2m 处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

由于O 点位于基础中心,荷载为梯形荷载,在O 点的竖向附加应力和梯形荷载平均得的均布荷载相等,即可取 p n =(100+200)/2=150kPa 由图可知:l =1m ,b=1m, z=2m 故:l /b=1.0, z/b=2.0

查表2-2的附加应力系数为:Ks=0.0840

所以,基础甲在O 点以下2m 处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为:

kPa p K n s cz 4.501500840.0441=??==σ

(2)乙基础在O 点下2m 处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 p n =200kPa

(3) O 点下2m 处引起的竖向附加应力:

kPa z z z 78.5138.14.5021=+=+=σσσ

[2-4]

解:(1)

kPa h n

i i i czM 861104191

=?+?==∑=γσ

kPa h n

i i i czN 5.11135.81104191

=?+?+?==∑=γσ

(2)求偏心距:

5.383.3?-?=?h v v F F x F

m F F F F F x v h v h v 605.25.31000

350

83.35.383.35.383.3=?-=?-=?-?=

所以,偏心距

m b

m x b e 0.16

395.0605.2262=<=-=-=

求基底压力:

kPa b e b F p p v ???=??? ???±?=

??? ??±=???8

.1005

.2326395.0616100061min max 求基底净压力:

kPa d p p 5.1942195.2320max max =?-=-='

γ kPa d p p 8.622198.1000min min =?-=-='

γ

求附加应力:

kPa p p n 8.62min ==; kPa p p p t 7.1318.625.194min max =-=-=

附加应力系数及附加应力计算表:

[2-5] 题略

解:(1)自重应力:

kPa h n

i i i czM 335.1101181

=?+?==∑=γσ

kPa h n

i i i czN 2.5226.95.1101181

=?+?+?==∑=γσ

(2)竖向附加应力:

偏心距:

m l

m G P Pe e 5.06

17.020*******.07070=<=???+?=+=

基底压力:

kPa l e lb G P p p ?

??=??? ???±?????+=??? ??±+=

???0.917

.184317.061232012370761min max 基底净压力:

kPa d p p 7.1661187.1840max max =?-=-='

γ kPa d p p 0.731180.910min min =?-=-='

γ

附加应力:

可按均布荷载考虑,

kPa p p p n 9.1192

0.737.1662min max =+='

+'=

(3)静孔隙水应力:

kPa h w wM 155.110=?==γσ

kPa h w wN 35)0.25.1(10=+?==γσ

[3-1] 已知:A =120cm 2,ΔH =50cm ,L=30cm ,t =10S ,Q=150cm 3,求k 。

解:s cm L H

At Q i v

k /075.030

5010120150=?=?==

[3-2]已知:n =38%,Gs =2.65。

3m

2m

解:(1)由图1-28查得:

mm d 32.010=; mm d 55.360=; mm d 90.470=

可得:

51.1132

.055

.31060>===

d d C u

mm d d d 25.132.090.41070=?==

查图1-28得小于粒径1.25mm 的土粒百分含量为:P =26%。

%0.57570.038

.0138.0338.03.0133.02

2==-?+-=++-=n n n P op

则P<0.9P op =51.3% 所以,该土为管涌型。 (2)查图1-28得:

mm d 15.05=;mm d 80.020=

()()

()()26.080

.015.038.01165.22.2112.22

2052

=?-?-?=--=d d n G i s cr

[3-3] 已知::n =36%,Gs =2.65。 解:(1)查图1-29可得,

mm d 22.010=;mm d 62.560=

则:

555.2522

.062

.51060>===

d d C u

由图1-29可知,土样C 为级配不连续土。从图中查得小于粒组频率曲线谷点对应粒径的土粒百分含量为: P=43%>35%

所以,土样C 为流土型。

(2)

()()()()056.136.01165.211=-?-=--=n G i s cr

[3-4] 已知:G s =2.68,n=38.0%,相邻等势线间的水头损失为Δh=0.8m ,h 2=2m ,

3/20m kN sat =γ,发生流土的临界水力梯度i cr

=1.04。

解:(1)b 点在倒数第三根等势线上,故该点的测压管水位应比下游静水位高

m h h b 6.12=??="

从图中量测得b 点到下游静水位的高差为

m h b 53.13='

则,b 点测压管中的水位高度为

m h h h b b w 13.156.153.13=+="

+'=

所以,b 点的孔隙水应力为:

kPa h u w w 3.15113.1510=?==γ

其中,由下游静水位引起的静孔隙水应力为:

kPa h u b w 3.13553.1310=?='

='γ

而由渗流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应力为:

kPa h u b w 166.110=?="

=''γ

b 点的总应力为:

()kPa h h h b sat w 6.250253.132021022=-?+?=??

? ?

?-'

+=γγσ

所以,b 点的有效应力为:

kPa u 3.993.1516.250=-=-='σσ

(2)从图中查得网格5,6,7,8的平均渗流路径长度为

m L 0.3=?,而任一网格的水头损失为Δh=0.8m ,则该网格的平均水力梯度为

04.127.00

.38

.0=<==??=

cr i L h i

所以,地表面5-6处不会发生流土。

[3-5] 已知:

3/6.17m kN =砂γ,3/6.19m kN sat =砂γ,3/6.20m kN sat =粘γ,地下水位以上砂土层厚h 1

=1.5m ,地下水位以下砂

土层厚h 2=1.5m ,粘土层厚h 3=3.0m 。

解:由图可知,粘土层顶面测压管水位为

m h 5.435.11=+='

(以粘土层底面作为高程计算零点)

; 粘土层底面测压管水位为

m h 0.935.15.132=+++='

(1) 粘土层应力计算:

粘土层顶面应力:

总应力:

kPa h h sat 8.555.16.195.16.17211=?+?=+=砂砂γγσ

孔隙水应力:

kPa h h u w 0.15)35.4(10)(311=-?=-'

有效应力:

kPa u 8.400.158.55111=-=-='σσ

粘土层底面应力:

总应力:

kPa h h h sat sat 6.11736.205.16.195.16.173212=?+?+?=++=粘砂砂γγγσ

孔隙水应力:

kPa h u w 0.900.91022=?='

有效应力:

kPa u 6.270.906.117222=-=-='σσ

(2)

要使粘土层发生流土,则粘土层底面的有效应力应为零,即

kPa u 0222=-='σσ

kPa u 117.622=σ=

所以,粘土层底面的测压管水头高度应为,

m u

h w

76.1122=="γ

则,粘土层底面的承压水头应高出地面为 11.76-6.0=5.76m 。

[4-1]解:(1)由l/b=18/6=3.0<10可知,属于空间问题,且为中心荷载,所以基底压力为

kPa b l P p 1006

1810800=?=?=

基底净压力为

kPa d p p n 35.715.11.191000=?-=-=γ

(2) 因为是均质粘土,且地下水位在基底下1.5m 处,取第1分层厚度为H 1=1.5m ,其他分层厚度H i =3.0m (i>1)。 (3) 求各分层点的自重应力(详见表1) (4) 求各分层点的竖向附加应力(详见表1)

表1 各分层点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计算表(l=9m,b=3m )

(5) 确定压缩层厚度。

由表1可知,在第4计算点处

2.014.0/<=cz z σσ,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10.5m 。

(6) 计算各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详见表2)。

(7) 由图4-29根据

czi i p σ=1和zi czi i p σσ+=2分别查取初始孔隙比e 1i

和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e 2i

(结果见表2)。

表2 各分层的平均应力及其孔隙比

(8)计算地基的沉降量。

cm

H e e e S i i i i i 63.39300)0237.00292.00460.0(96.9300771.01729.0771.0 814.01761

.0814.0871.01785.0871.0150928.01800.0928.014

1

121=?+++=???

?

+-+ ?

?+-++-+?+-=+-=∑

=

[4-2]解:(1)属于平面问题,且为偏心荷载作用, 偏心距e=1.0

kPa b e b P p p ???=??? ???±?=

??? ??±=???90

210

1516115225061min max 基底净压力为

kPa d p p n 33319900min =?-=-=γ kPa p p p t 12090210min max =-=-=

(2) 因为地基由两层粘土组成,上层厚9m ,基础埋深3m ,地下水位埋深6m ,因此上层粘土分为两层,层厚均为3m ,下层粘土各分层后也取为3m 。 (3) 求各分层点的自重应力(基础侧边1下的计算详见表1,基础侧边2下的计算详见表2)。

(4) 求各分层点的竖向附加应力(基础侧边1下的计算详见表1,基础侧边2下的计算详见表2)。 表1 基础侧边1下各分层点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计算表

表2 基础侧边2下各分层点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计算表

(5) 确定压缩层厚度。

对于基础侧边1,由表1可知,在第3计算点处

32.240.1820.2177

z cz σσ==<,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9.0m 。

对于基础侧边2,由表2可知,在第5计算点处

2.0791.024

3.0

43.50

<==cz z σσ,所以,取压缩层厚度为15.0m 。

(6) 计算各分层的平均自重应力和平均附加应力(基础侧边1下的计算详见表3,基础侧边2下的计算详见表4)。

(7) 由图4-29根据

czi i p σ=1和zi czi i p σσ+=2分别查取初始孔隙比e 1i

和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e 2i

(基础侧边1下的计算详见表3,基础侧边

2下的计算详见表4)。

表3 基础侧边1下各分层的平均应力及其孔隙比

表4 基础侧边2下各分层的平均应力及其孔隙比

(8)计算基础两侧的沉降量。 对于基础侧边1:

cm H e e e S i i i

i i 65.7300)0124.00131.0( 300

776.01754.0776.0836.01128.0836.012

11211=?+=????

??+-++-=+-=∑

= 对于基础侧边2:

cm H e e e S i i i

i i 63.42300)0158.00187.00252.00366.00458.0( 300

584.01559.0584.0603.01573.0036.0627.01586

.0627.0776.01711.0776.0836.01752.0836.015

11212=?++++=???

?

+-++- ??+-++-++-=+-=∑

=+

(9)计算基础两侧的沉降差。

由(8)可知。基础侧边1的沉降量小于基础侧边2的沉降量,因此基础两侧的沉降差为

cm S S S 98.3465.763.4212=-=-=?

[4-3] 解:

cm pH e S v

256001508

.010005

.011

=??+=

?+=

α

MPa kPa e E v

s 6.336000005

.08

.0111

==+=

+=

α

MPa E E s 68.14.014.0216.3)121(22

=???

? ??-?-?=--=μμ

[4-4] 解:(1)

cm pH e S v

37.166002

220

22897.0124000.011

=?+?+=

?+=

α

(2) 已知

cm S t 12=,最终沉降量cm S 37.16=,则固结度为

73.037

.1612

===

S S U t 粘土层的附加应力系数为梯形分布,其参数

96.0228

220

==

"

'

=

z z σσα

由U 及α值,从图4-26查得时间因数T v

=0.48,

粘土层的固结系数为

()

()a cm e k C w

v v /1064.110

.0104.297.010.21254

1?=??+?=

+=

-γα

则沉降达12cm 所需要的时间为

a C H T t v v 05.11064.160048.05

22=??==

[4-5] 解:(1) 求粘土层的固结系数

已知试样厚度2cm ,固结度达60%所需时间8min ,附加应力分布参数

α

=1,从图4-26查得时间因数T v =0.31,则固结系数为

a cm t H T C v v

/1004.2365

246080.131.02

422?=÷÷÷?== (2) 求粘土层的固结度达80%时所需的时间 附加应力分布参数

α

=1,从图4-26查得固结度达80%时的时间因数T v =0.59,则所需时间为

a C H T t v v 81.110

04.225059.04

2

2=??==

[5-1]已知

kPa c 0=,ο30=?,kPa 2001=σ,kPa 1203=σ

解:(1)

kPa

kPa c f 20036023045tan 120 245tan 2245tan 2231>=???

?

?+?=???

?

?+?+???

?

?

+

?=οοο??σσ

所以,试样不会破坏。

(2) 由(1)可知,在小主应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大主应力最大只能达到360kPa ,所以不能增大到400kPa 。

[5-2] 已知

kPa c 50=,ο20=?,kPa 4501=σ,kPa 2003=σ

解:

kPa

kPa c f 450550.7 22045tan 50222045tan 200 245tan 2245tan 2231>=??? ?

?

+??+??? ??+?=???

??+?+???

?

?

+

?=οοοο??σσ

所以,计算点处于稳定状态。

[5-3] 已知

kPa c 0=',ο03='?,kPa 4501=σ,kPa 0153=σ,kPa u 50=

解:计算点的有效应力状态为

kPa u 4005045011=-=-='σσ kPa u 1005015033=-=-='σσ

kPa

kPa c f 400300 0

20345tan 100 245tan 2245tan 2231<=+??? ?

?

+?=???

??'+?'+???

?

?

'+

?'='οοο??σσ 所以,计算点已破坏。

[5-4] 解:(1) 总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4-1所示,由图中可知总应力强度指标

ο23 ,21==cu cu kPa c ?。

习题图5-4-1 总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2) 有效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4-2所示,由图中可知总应力强度指标

ο72 ,13='='?kPa c 。

习题图5-4-2 有效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5-5] 解:已知

ο32='=??d ,kPa 2003=σ,kPa q 38018020031=+=+=σσ,固结不排水剪破坏时的孔隙

水应力为

f

u ,则对应的有效主应力为

?????-='-='f

f u u

3311

σσσσ

f u 22/2/sin 31313131-+-=??

? ??'+'??? ??'-'=

'σσσσσσσσ?

所以

kPa u f 12032

sin 2200

3802200380sin 22

313

1=?--+=--

+=

ο

?σσσσ

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5所示。

习题图5-5 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5-7] 解:(1) 由于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力的夹角为

2

45?

θ+

=οf ,所以土样的内摩擦角为

()()οοοο2445572452=-?=-=f cu θ?

(2) 依题意得,剪切破坏时的总主应力状态为:

??

?==?+=+=kPa kPa

c u 15027060215023

31σσσ 由于是饱和正常固结试样,强度线方程为

?στtan =,依题意得,剪切破坏时有效应力摩尔圆的半径为c u

,圆心为??

?

??+0 ,231σσ,则

2

sin 3

1'

+'

=

σσ?u

cu c

所以,剪切破坏时的有效主应力状态为:

???

?

??

?=-=-=-='=+=+=+='

kPa c c kPa c c u cu u u cu u 5.87605.1476024sin 60sin 5.207605.1476024sin 60sin 31οο?σ?σ 剪切破坏时的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7所示。

习题图5-7 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所以,孔隙水应力为

kPa u 5.6233='

-=?σσ,则孔隙水应力系数A f

52.0150

27062.5

3131=-=-?=?-??=

σσσσu u A f

[5-8] 解:已知

kPa c 0=',ο30='?,kPa 1003='

σ。

(1) 求与有效应力强度线相切摩尔圆的

'1σ。

依据摩尔圆与强度线相切的位置关系,可得:

2

2sin 3131'+''

-'=

'σσσσ?

()()kPa 30030

sin 130sin 1100sin 1sin 131=-+?='-'+'='

ο

ο??σσ

(2) 求不排水强度c u

依据c u 的定义,c u 的大小应等于摩尔圆的半径,即

kPa c u 1002

100

3002

2

313

1=-=

'

-'=

-=

σσσσ

(3) 求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

cu ?

由于孔隙水应力系数A f =1.0,则孔隙水应力为

()()()kPa

A A A u f f f 200)100300(0.10313131=-?=??

? ??'

-'=--=?-?=?σσσσσσ所以,CU 试验剪切破坏时的主应力状态为

?????=+=?+'==+=?+'=kPa

u kPa

u 300200100500200300331

1σσσσ 依据摩尔圆与强度线相切的位置关系,可得:

25.02300

5002300

5002

2sin 313

1=+-=+-=σσσσ?cu 所以

ο5.14=cu ?

各剪切破坏时的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如习题图5-8所示。

习题图5-8 应力摩尔圆及强度线

[5-9] 解:(1) 加荷前M 点的竖向总应力、孔隙水应力和有效应力

kPa h h sat 0.960.20.210.30.182111=?+?=+=γγσ

kPa h u w 0.200.21021=?==γ

《土力学》复习附答案版

土力学习题集及详细解答 《土力学》习题 第1章土的组成 一、填空题 1.若某土样的颗粒级配曲线较缓,则不均匀系数数值较大,其夯实后密实度较大。 2.级配良好的砂土是指不均匀系数≥ 5 且曲率系数为 1~3 的土。 3.利用级配曲线可确定不均匀系数Cu;为了获得较大密实度,应选择Cu值较大的土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 4.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毛细水和重力水。 5.影响压实效果的土中气是与大气隔绝的气体,对工程性质影响不大的土中气是与大气连通的气体。 6.对于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沉降分析法,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分析应采用筛分法。 7.粘性土越坚硬,其液性指数数值越小,粘性土的粘粒含量越高,其塑性指数数值越大。 8.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10%的粒径,称为有效粒径,小于某粒径土的质量占土总质量60%的粒径,称为限制粒径。 二、名词解释 1.土的结构 2.土的构造 3.结合水 4.强结合水 5.颗粒级配 三、单项选择题 1.对工程会产生不利影响的土的构造为: (A)层理构造 (B)结核构造 (C)层面构造 (D)裂隙构造 您的选项( D ) 2.土的结构为絮状结构的是: (A)粉粒 (B)碎石 (C)粘粒 (D)砂粒 您的选项( C ) 3.土粒均匀,级配不良的砂土应满足的条件是(C U为不均匀系数,C C为曲率系数): (A)C U< 5 (B)C U>10 (C)C U> 5 且C C= 1へ3 (D)C U< 5 且C C= 1へ3 您的选项( A) 4.不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 (A)毛细水 (B)自由水 (C)重力水 (D)结合水 您的选项( D )

土力学_河海课后习题答案

土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 1-1 什么叫土?土是怎样形成的?粗粒土和细粒土的组成有何不同? 1-2 什么叫残积土?什么叫运积土?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1-3 何谓土的级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是怎样绘制的?为什么粒径分布曲线用半对数坐标? 1-4 何谓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1-5 土的粒径分布曲线的特征可以用哪两个系数来表示?它们定义又如何? 1-6 如何利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来判断土的级配的好坏? 1-7 什么是吸着水?具有哪些特征? 1-8 什么叫自由水?自由水可以分为哪两种? 1-9 什么叫重力水?它有哪些特征? 1-10 土中的气体以哪几种形式存在?它们对土的工程性质有何影响? 1-11 什么叫的物理性质指标 是怎样定义的?其中哪三个是基本指标? 1-12 什么叫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有何用途? 1-13 何谓粘性土的稠度?粘性土随着含水率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状态?各有何特性? 1-14 何谓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有何用途? 1-15 何谓土的压实性?土压实的目的是什么? 1-16 土的压实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何谓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1-17 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1-18 什么是粗粒土?什么叫细粒土? 习题1 1-1有A 、B 两个图样,通过室内实验测得其粒径与小于该粒径的土粒质量如下表所示,试绘出它们的粒径分布曲线并求出u C 和c C 值。 A 土样实验资料(总质量500g ) 粒径d (mm ) 5 2 1 0.5 0.25 0.1 0.075 小于该粒径的质量(g ) 500 460 310 185 125 75 30 B 土样实验资料(总质量30g ) 粒径d (mm ) 0.075 0.05 0.02 0.01 0.005 0.002 0.001 小于该粒径的质量(g ) 30 28.8 26.7 23.1 15.9 5.7 2.1 1-2 从地下水位以下某粘土层取出一土样做实验,测得其质量为15.3g ,烘干后质量为10.6g ,土粒比重为2.70,求试样的含水率、 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密度、浮密度、干密度及其相应的重度。 1-3 某土样的含水率为6.0%密度为1.60 3 g/cm ,土粒比重为2.70,若设孔隙比不变,为使土样完全饱和,问100 3 cm 土 样中应该加多少水? 1-4 有土料1000g,它的含水率为6.0%,若使它的含水率增加到16.0%,问需要加多少水? 1-5 有一砂土层,测得其天然密度为1.773 g/cm ,天然含水率为9.8%,土的比重为2.70,烘干后测得最小孔隙比为0.46,最大孔隙比为0.94,试求天然孔隙比e 、饱和含水率和相对密实度D ,并判别该砂土层处于何种密实状态。 1-6 今有两种土,其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试通过计算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土样A 的密度比土样B 的大; 2.土样A 的干密度比土样B 的大; 3. 土样A 的孔隙比比土样B 的大; 性质指标 土样 A B 含水率(%) 15 6 土粒比重 2.75 2.68 饱和度(%) 50 30 1-7 试从定义证明: ⑴干密度 s w d s w G G (1n ) 1E ρρρ= =-+ ⑵湿密度s r w G S e 1e ρ ρ+= + ⑶浮密度' s w (G -1) 1e ρρ= + 1-8 在图中,A 土的液限为16.0%,塑限为13.0%;B 土的液限为24.0%,塑限为14.0%,C 土为无粘性土。图中实线为粒径分 布曲线,虚线为C 土的粗粒频率曲线。试按《土的分类标准》对这三种土进行分类。

高等土力学历年真题

高等土力学历年真题 一、 黄土湿陷性机理与处治方法。(2010年) 1、黄土湿陷泛指非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现象。黄土湿陷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地质、物理、化学过程,对于湿陷的机理目前国内外有多种假说,归纳起来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黄土形成初期,季节性的少量雨水把松散的粉粒粘聚起来,而长期的干旱使水分不断蒸发,于是少量的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盐类都集中到较粗颗粒的表面和接触点处,可溶盐逐渐浓缩沉淀而成为胶结物。同时随着含水量的减少,土颗粒彼此靠近,颗粒间的分子引力以及结合水和毛细水的联结力逐渐加大,这些因素都增强了土粒之间抵抗滑移的能力,阻止了土体在自重压密,从而形成以粗粉粒为主体骨架的蜂窝状大孔隙结构。 当黄土受水浸湿或在一定外部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时,结合水膜增厚并楔入颗粒之间,于是结合水联系减弱,盐类溶于水中,各种胶结物软化,结构强度降低或失效,黄土的骨架强度降低,土体在上覆土层的自重压力或在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其结构迅速破坏,大孔隙塌陷,导致黄土地基附加的湿陷变形。 2、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应考虑场地的选择和勘探,黄土湿陷类型的派别和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以达到建筑设计经济与安全的要求。 灰土垫层 传统方法,用于高层建筑更能发挥其作用,它具有一定的胶凝强度和水稳定性,在基础压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刚性角向外扩散应力,因而常用作刚性基础的底脚。 砂石垫层 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弱土层,厚度约1-3m ,其下为工程性能良好的下卧层。 强夯法 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其处理土层厚度一般用梅纳提出的估算公式QH z α= 灰土挤密桩 是处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基方法之一,其作用是挤密桩周围的土体,降低或者消除桩深度内地基土的湿陷性,提高承载力。 振冲碎石桩 主要用于饱和黄土的地基处理,它以振冲置换作用为主。 打入混凝土预制桩 锤击沉入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稳定,工艺简便,是目前高层建筑基础应用较广的一种。 灌注桩 主要用于饱和黄土填土地基,他是利用挖空或沉桩基将钢制桩管沉入土中成孔

重庆大学土力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 1.1 解:(1)A 曲线:卵石或碎石 (>20mm )占100﹣77=23% 砾粒 (20-2mm )占 77﹣50=27% 砂粒 (2-0.075mm )占 50﹣10=40% 粉粒 (<0.075mm )占 10% (2)A 曲线较平缓,说明A 土土粒粒度分布范围广,颗粒不均匀,故级配良好;而B 土曲线较A 土曲线陡,说明其粒度分布范围窄,土粒均匀,故级配不良。 (3)A 土 08.0d 10= 6.0d 30= 3.6d 60= 55408./06.3/d d 1060u >===C 25.10.08)/(3.6(0.6))/()(26010230c =?=?=d d d C 在1-3之间,故A 土级配好 B 土 15.0d 10= 35.0d 30= 74.0d 60= 59.474/0.15.0/d d 1060u <===C 1.100.15)/(0.74(0.35))/()(26010230c =?=?=d d d C 只满足一个条件,故级配不良 1.2 解:119g s =m 8g 119-127m m m s w ==-= %7 2.6119/8/m s w ===m w 0.6371-760.0672)/1.(112.71)/(1=+??=-+=ρw ρG e w s 3cm /76g .172/127/===V m ρ 3w s sat cm /04g .2637).0(1/637).07.(2e)(1/)(=++=++=ρe G ρ 3w sat cm /04g .1'=-=ρρρ 3cm /65g .172/119/===V m ρs d 38.9%0.637)0.637/(1)/(1=+=+=e e n 5%.282.7/0.6370.0672=?==/e wG S s r 比较密度:sat ρ>ρ>d ρ>'ρ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1-8 有一块体积为60 cm 3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2.67。求土的天然重度γ、天然含水量w 、干重度γd 、饱和重度γsat 、浮重度γ’、孔隙比e 及饱和度S r 解:分析:由W 和V 可算得γ,由W s 和V 可算得γd ,加上G s ,共已知3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36 3kN/m 5.1710601005.1=??==--V W γ 3 6 3s d kN/m 2.1410601085.0=??==--V W γ 3w s w s kN/m 7.261067.2=?=== ∴γγγγs s G G Θ %5.2385 .085 .005.1s w =-== W W w 884.015 .17) 235.01(7.261)1(s =-+=-+= γγw e (1-12) %71884 .06.2235.0s =?=?=e G w S r (1-14) 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 2.γw 为已知条件,γw =10kN/m 3; 3.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注意各γ的取值范围。 1-10 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解:分析:加水前后M s 不变。于是: 加水前: 1000%5s s =?+M M (1) 加水后: w s s 1000%15M M M ?+=?+ (2) 由(1)得:kg 952s =M ,代入(2)得: kg 2.95w =?M 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 ,另外,s w M M w = 。 1-11 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 =15%,土粒比重G s =2.67。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γ=16kN/ m 3,夯实达到饱和度r S =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解:分析:压实前后W s 、V s 、w 不变,如设每层填土的土颗粒所占的高度为h s ,则压实前后h s 不变,于是有: 2 211s 11e h e h h +=+= (1) 由题给关系,求出:

考研高等土力学复习

一(b)、《高等土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与上部结构工程相比,岩土工程的研究和计算分析有什么特点? 三、归纳和分析土的特性。 四、简述土的结构性与成因,比较原状土与重塑土结构性强弱,并说明原因? 五/0、叙述土工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五/1、静三轴试验基本原理(即确定土抗剪强度参数的方法)与优点简介 五/2、叙述土体原位测试(既岩土工程现场试验)的主要用途,并介绍3种原位测试方法 五/3、粘土和砂土的各向异性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是诱发各向异性? 五/4、介绍确定土抗剪强度参数的两种不同方法(包括设备名称),并分析其优缺点? 五/5、什么叫材料的本构关系?在土的本构关系中,土的强度和应力-应变有什么联系? 五/6、什么是加工硬化?什么是加工软化?请绘出他们的典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五/7、渗透破坏的主要类型?渗透变形的主要防治方法? 五/8、沉降计算中通常区分几种沉降分量?它们的机理是什么?按什么原理对它们进行计算? 六、阐述土工参数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和产生原因? 七、岩土工程模型试验要尽可能遵守的原则? 八、何谓土的剪胀特性?产生剪胀的原因? 九、影响饱和无粘性土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举出4种判断液化的方法。 十、刚性直剪试验的缺点并提出解决建议? 十一、列举一个土工试验在工程应用中的实例,并用土力学理论解释之。 十二、叙述土工试验的目的和意义和岩土工程模型试验要尽可能遵守的原则? 十三、土的本构模型主要可分为哪几类?邓肯-张本构模型的本质?并写出邓肯-张本构模型应力应变表达式,并在应力应变座标轴中表示。 十四、广义地讲,什么是土的本构关系?与其他金属材料比,它有什么变形特征? 十五、在土的弹塑性本构关系中,屈服准则、硬化定理、流动法则起什么作用? 十六、剑桥模型的试验基础及基本假定是什么?说明该模型各参数的意义及确定方法。 十七、给出应变硬化条件下,加载条件。为什么该条件在应变软化条件下不能使用 十八、土的本构模型主要可分为哪几类?何为非关联流动法则?写出基于非关联流动法则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中国铁道出版社)资料

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 1-8 有一块体积为60 cm 3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密度)s G =2.67。求土的天然重度γ、天然含水量w 、干重度γd 、饱和重度γsat 、浮重度γ’、孔隙比e 及饱和度S r 1-8 解:分析:由W 和V 可算得γ,由W s 和V 可算得γd ,加上G s ,共已知3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363 kN/m 5.1710 601005.1=??==--V W γ 363 s d kN/m 2.1410 601085.0=??==--V W γ 3w s w s kN/m 7.261067.2=?===∴γγγγs s G G %5.2385 .085.005.1s w =-==W W w 884.015 .17)235.01(7.261)1(s =-+=-+=γγw e (1-12) %71884 .06.2235.0s =?=?=e G w S r (1-14) 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 2.γw 为已知条件,γw =10kN/m 3; 3.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注意各γ的取值范围。 1-9 根据式(1—12)的推导方法用土的单元三相简图证明式(1-14)、(1-15)、(1-17)。 1-10 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 1-10 解:分析:加水前后M s 不变。于是: 加水前: 1000%5s s =?+M M (1) 加水后: w s s 1000%15M M M ?+=?+ (2) 由(1)得:kg 952s =M ,代入(2)得: kg 2.95w =?M 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 ,另外,s w M M w =。 1-11 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 =15%,土粒比重G s =2.67。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γ=16kN/ m 3,夯实达到饱和度r S =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1-11 解:分析:压实前后W s 、V s 、w 不变,如设每层填土的土颗粒所占的高度为h s ,则压实前后h s 不变,于是有:

土力学四校合编课后习题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8单元 1-1 、砂类土和粘性土各有那些典型的形成作用? 【答】 土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各种风化作用共同参与,它们同时进行。砂类土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波浪冲击、地震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破碎形成。粘性土主要是岩体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形成。 2-2、有一饱和的原状土样切满于容积为21.7cm 3的环刀内,称得总质量为72.49g ,经105℃烘干至恒重为61.28g ,已知环刀质量为32.54g ,土粒比重为2.74,试求该土样的湿密度、含水量、干密度及孔隙比(要求汇出土的三相比例示意图,按三相比例指标的定义求解)。 解:3/84.17 .2154.3249.72cm g V m =-==ρ %3954 .3228.6128.6149.72=--==S W m m ω 3/32.17.2154 .3228.61cm g V m S d =-== ρ 069.149 .1021.11===S V V V e 2-3、某原状土样的密度为1.85g/cm 3,含水量为34%,土粒相对密度为2.71,试求该土样的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和有效重度(先推导公式然后求解)。 解:(1)V V m W V s sat ρρ?+= W S m m m += S W m m =ω 设1=S m ρω += ∴1V W S S S V m d ρ= W S W S S S d d m V ρρ?=?=∴1

()()()()()()3 W S S W S S W W sat cm /87g .1171 .20.341171.285.1d 11d 11d 111d 11111=+?+-?=++-= +++???? ? ?-=+-++=+???? ???-++= ∴ρωρω ρωρωρρωρρ ω ρρρωρW S d 有 (2)()3 '/87.0187.1cm g V V V V V V V m V V m W sat W V S sat W V W V W S S W S S =-=-=+-=-+-=-=ρρρρρρρρρ (3)3''/7.81087.0cm kN g =?=?=ργ 或 3 ' 3/7.8107.18/7.181087.1cm kN cm kN g W sat sat sat =-=-==?=?=γγγργ 2-4、某砂土土样的密度为1.77g/cm 3,含水量9.8%,土粒相对密度为2.67,烘干后测定最小孔隙比为0.461,最大孔隙比为0.943,试求孔隙比e 和相对密实度Dr ,并评定该砂土的密实度。 解:(1)设1=S V ()e d e m m e m m V m W S S S W S +?+=++?=++== 1111ρωωρ 整理上式得 ()()656.0177 .1167.2098.0111=-?+=-?+= ρρωW S d e (2)595.0461 .0943.0656 .0943.0min max max =--=--=e e e e D r (中密) 2-5、某一完全饱和黏性土试样的含水量为30%,土粒相对密度为2.73,液限为33%,塑限为17%,试求孔隙比、干密度和饱和密度,并按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分别定出该黏性土的分类名称和软硬状态。 解:819.073.230.0=?=?=?== S W S W S S W S W V d V V d V V e ωρρωρρ 3/50.1819 .011 73.21cm g e d V m W S S d =+?=+== ρρ ()()3 /95.1819 .01173.23.01111cm g e d e d d V V m W S W S W S W V s sat =+?+=+?+=+??+=+=ρωρωρρρ 161733=-=-=P L p I ωω 查表,定名为粉质粘土 81.016 17 30=-= -= p p L I I ωω 查表,确定为软塑状态 3-1. 试解释起始水力梯度产生的原因。 【答】起始水力梯度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克服薄膜水的抗剪强度τ0(或者说为了克服吸着水的粘滞阻力)使之发生流动所必须具有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800字工作反思

精心整理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800字工作反思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800字篇一 春去秋来,日复一日,高二上学期就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过去了。蓦然回首,过去的一切深深地烙在我这颗心上了。刚来到望中报, 在发呆,因为间懂,子都证明了只要保持这两种学习态度才行。所以,我一有问题就问同学,直到弄懂为止。即使是对待很差成绩的人我也是这样,其道理就在孔夫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觉得我常常都是“得过扯过”马马虎虎的混日子。

在生活上,我基本上都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形成独立自理自立的良好品德----最我觉得自豪的是,光明2年期间,我从来没有一次光顾洗衣部,即使是在 , 撑(,不败? 制定一些措施,以便更好的督促自己---精神,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鼓励自己勇往直前,不怕艰辛不怕困苦,向自己的成功彼岸迈进。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800字篇二

不久前我们经历过期末考试,当然那么重大的考试每位同学都用尽全力去复习了。对于同学们来说,期中考试的结束就是比获得大奖还要高兴的事情,因为令人难熬的复习终于完毕了,人人都会有一种放下心中大石的感觉。我想在每个重要考试结束后,同学们都会放松一段时间,对学习上的东西不再那么紧迫,当然这也是我的体验。 试,! !在这 法呢 时间啊,这就是同学们忽略语文的原因。我要郑重申明一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我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语文也只考到88分,也不太理想。但是我想要在以后的时间中能够做得比之前更好,上课更专心,作业完

成的更漂亮,课堂纪律更优秀,而且能勇跃发言,也就是我的做法,我想要更努力,在期末考试中能取到理想的成绩,这是我在之前小结中对老师的承诺,这并不是只说不做,我要像“闻一多先生”一样——言行一致,说了就做。应该说这是我必须要做的。我也开始进行语文的复习了,在通过自己复习语文,能够 这就 望 题,所有试题均来自近年的高考试题以及今年广东各地的模拟试题,试题难度大大增加。试卷内容与近段以来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纵观全卷直接考察课内知识的只有默写的6分(且分布范围及广,涵盖高中阶段所有要求背诵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很高。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高考的模拟考,学生成绩较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清华大学版土力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1-1: 已知:V=72cm3 m=129.1g m s =121.5g G s =2.70 则: 129.1121.5 6.3% 121.5 s s m m w m -- === 3 3 3 3 129.1 *1017.9/ 72 121.5 45 2.7 724527 1.0*27121.5 *1020.6/ 72 s s s V s sat w V s sat sat m g g KN m v m V cm V V V cm m V m g g g KN m V V γρ ρ ρ γρ ==== === =-=-= ++ ===== 3 3 20.61010.6/ 121.5 *1016.9/ 72 sat w s d sat d KN m m g KN m V γγγ γ γγγγ '=-=-= === ' >>> 则 1-2: 已知:G s =2.72 设V s =1cm3 则 3 3 3 3 2.72/ 2.72 2.72 *1016/ 1.7 2.720.7*1 *1020.1/ 1.7 20.11010.1/ 75% 1.0*0.7*75%0.525 0.525 19.3% 2.72 0.525 2.72 1. s s s d d s V w w r w w V r w s w s g cm m g m g g KN m V m V g g KN m V KN m m V S g m w m m m g g V ρ γρ ρ γρ γγγ ρ γρ = = ==== ++ ==== '=-=-= = === === ++ === 当S时, 3 *1019.1/ 7 KN m =

土力学课后题答案教学提纲

土力学课后题答案

土力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思考题1 1-1 什么叫土?土是怎样形成的?粗粒土和细粒土的组成有何不同? 1-2 什么叫残积土?什么叫运积土?他们各有什么特征? 1-3 何谓土的级配?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是怎样绘制的?为什么粒径分布曲线用半对数坐标? 1-4 何谓土的结构?土的结构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1-5 土的粒径分布曲线的特征可以用哪两个系数来表示?它们定义又如何? 1-6 如何利用土的粒径分布曲线来判断土的级配的好坏? 1-7 什么是吸着水?具有哪些特征? 1-8 什么叫自由水?自由水可以分为哪两种? 1-9 什么叫重力水?它有哪些特征? 1-10 土中的气体以哪几种形式存在?它们对土的工程性质有何影响? 1-11 什么叫的物理性质指标是怎样定义的?其中哪三个是基本指标?1-12 什么叫砂土的相对密实度?有何用途? 1-13 何谓粘性土的稠度?粘性土随着含水率的不同可分为几种状态?各有何特性? 1-14 何谓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有何用途? 1-15 何谓土的压实性?土压实的目的是什么? 1-16 土的压实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何谓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1-17 土的工程分类的目的是什么? 1-18 什么是粗粒土?什么叫细粒土? 思考题2 2-1 土中的应力按照其起因和传递方式分哪几种?怎么定义? 2-2 何谓自重应力,何谓静孔隙水应力?计算自重应力应注意些什么?2-3 何谓附加应力,空间问题和平面问题各有几个附加应力分量?计算附加应力时对地基做了怎样的假定? 2-4 什么叫柔性基础?什么叫刚性基础?这两种基础的基底压力有何不同? 2-5 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的分布有什么规律?相邻两基础下附加应力是否会彼此影响? 2-6 附加应力的计算结果与地基中实际的附加应力能否一致,为什么?2-7 什么是有效应力?什么是孔隙应力?其中静孔隙应力如何计算?

(完整word版)万达成本试题总结,推荐文档

成本试题总结 一、管理能力: 1、简单介绍下工作及教育情况,根据所做的项目提问工作职责,上下关系,成 本合约方面怎么管理? 2、最近两家公司成本方面工作怎么开展的?分几块? 两块,一块是招标采购,一块是成本管理,互相制约互相监督 3、成本管理、招标方面总部做什么?项目做什么?集团与项目公司间矛盾怎么 处理?项目很急,集团还要走流程,怎么办? 总部:建立集团公司成本管理体系,明确和掌握所有开发项目的目标成本,进行目标成本管理和动态成本管理,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以降低经营风险。建立完善物资招标采购工作模式,规范招投标工作体系架构,对具体工作流程进行监督管理,规避可能产生的风险,对总部范围内的劳务分包、材料等进行招采。项目:对项目授权范围内的材料进行采购,汇总各成本信息汇报到总部,变更签证等量的确认。 4、当你的直接上级和公司的领导之间意见不一致,你将作何处理? 5、做成本副总的话关注点有哪些?你的优势是什么?成本还是招标? 1)根据集团管理制度在满足项目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寻求成本的优化 (2)统筹目标成本制定、实施 (3)成本动态监控与评价 (4)参与招标、合同管理及工程变更管理 (5)材料限价与预决算管理 (6)负责招标代理与成本顾问公司的招标选择, 全面管理成本顾问公司 (7)组织部门内部员工学习,熟悉业务及相关财务、招标知识 (8)收集主要竞争对手的成本资料并整理,总结经验

6、做一个成本管理者要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7、管理一个团队从哪些方面入手? 8、你带团队(或管理上)最大的困惑和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处理的? 9、你觉得到了一家新的公司怎么快速融入? 二、专业能力 1、如何理解房地产公司成本方面应该控制哪些点?(前期策划设计、招标、合约管理、变更签证等。) 2、成本管理的总结和心得? 成本前置(前期策划设计阶段就开始介入),招标策划,过程控制(减少变更洽商,固定价格等), 3、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成本控制(工作的矛盾和焦点在哪里?)矛盾和焦点在于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支出被控制在原来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并不断降低成本,以保证实现或超过确定的成本目标。 4、假设你是一位成本负责人,外派到一个项目上,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5、怎么建立成本体系? 6、甲方和乙方有哪些不同?甲方是产品的决策者,乙方是甲方产品实现工作的一部分 7、目标成本怎么做才能准确呢?过程控制中抓住哪几点才能保证目标成本不突破?目标成本指定参照类似项目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市场价格水平,招标时中标价格低于目标成本,预留变更洽商的预算,合同履约是控制合同外工作量(控制变更签证的额度), 8、目标成本包括哪些方面?成本预测与目标管理方法。目标成本测算的原则?量价分离,恰当选择参考指标,考虑市场波动及地区差异 9、你觉得要做好招投标,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招标前的策划,入围单位的筛选、评标办法、合同条款的设定等 10、招标是清单还是定额?你们自己分析吗?对标书分析有哪些内容?分析 出来之后怎么来判断它?清单招标有哪些关键点? 11、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哪些(设计方案、招标采购形式、付款方式)?影

高等土力学试题

.回答下列问题: 1. 何谓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举出一种非饱和土的强度公式。 2. 三轴试验中的膜嵌入或顺变性( Membrane Penetration )对试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对什么土和什么类型的试验影响比 较大? 3. 说明普朗特尔(Prandtl )和太沙基(Terzaghi )的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基本假设条件和滑裂面形状。 4. 何谓德鲁克(Drucker )假说?何谓相适应和不相适应的流动规则?对两种情况各举一个土的弹塑性模型。 5. 某饱和砂土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在 p - q 坐标定性绘出有效应力路径。应当如何确定这种土的有 效应力强度指标? U 二.选择一个问题回答: 1. 在深覆盖层上修建土石坝时,坝体和覆盖层的防渗结构物主要有那些型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2. 在地基处理方法中有哪些型式的复合地基桩?说明其适用范围。 三?最近在岩土工程界关于基坑支护土压力计算的讨论很热烈 ,试谈谈你对土压力的“水土合算”与“水土分算”的看 法 四.某油罐地基工程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地基加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如图所示,已知中心点 M 处的自重应力为: Sz =40kPa, ;x =32 kPa.当设计堆载压 力p = 200 kPa 时在M 点引起的附加压力 Z =120 kPa, X =30 kPa,分析M 点是否 会破坏?应如何进行堆载才能防止地基破坏? 孔压系数A=0.4 c ?=10Kpa H ??=30? _ -6 k=5 :10 cm/s 五?在一个高2米的铁皮槽中装有饱和的均匀松砂,其孔隙比 e=0.85,砂的比重Gs=2.67,内摩擦角:;:;:。然后在振动时 砂土发生了完全液化。由于槽壁位移,槽内的砂土的水平土压力是主动土压力,试计算砂土液化前后的槽壁上和槽底上 P 粉质粘土

土力学_课后习题答案

河海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1 1-1 土是松散颗粒的堆积物。 地球表层的整体岩石在大气中经受长期风化作用后形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颗粒,这些颗粒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堆积(或经搬运沉积),即形成了通常所说的土。 粗粒土中粒径大于㎜的粗粒组质量多于总质量50%,细粒土中粒径小于㎜的细粒组质量多于或等于总质量50%。 1-2 残积土是指岩石经风化后仍留在原地未经搬运的堆积物。残积土的明显特征是,颗粒多为角粒且母岩的种类对残积土的性质有显著影响。母岩质地优良,由物理风化生成的残疾土,通常是坚固和稳定的。母岩质地不良或经严重化学风化的残积土,则大多松软,性质易变。 运积土是指岩石风化后经流水、风和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等动力搬运离开生成地点后的堆积物。由于搬运的动力不同,分为坡积土、冲积土、风积土、冰碛土和沼泽土等。坡积土一般位于坡腰或坡脚,上部与残积土相连,颗粒分选现象明显,坡顶粗坡下细;冲积土具有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和不均匀性;风积土随风向有一定的分选性,没有明显层里,颗粒以带角的细砂粒和粉粒为主,同一地区颗粒较均匀,黄土具有湿陷性;冰碛土特征是不成层,所含颗粒粒径的范围很宽,小至粘粒和粉粒,大至巨大的漂石,粗颗粒的形状是次圆或次棱角的有时还有磨光面;沼泽土分为腐植土和泥炭土,泥炭土通常呈海绵状,干密度很小,含水率极高,土质十分疏松,因而其压缩性高、强度很低而灵敏度很高。 1-3 土中各种大小的粒组中土粒的相对含量称为土的级配。 粒径分布曲线是以土粒粒径为横坐标(对数比例尺),小于某粒径土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绘制而成的曲线。 由于土的粒径相差悬殊,因此横坐标用对数坐标表示,以突出显示细小颗粒粒径。 1-4 土的结构是指土的物质组成(主要指土里,也包括孔隙)在空 间上的相互排列及土粒间联结特征的总和。 土的结构通常包括单粒、分散、絮状三种结构。 单粒结构比较稳定,孔隙所占的比例较小。对于疏松情况下的砂土,特别是饱和的粉细砂,当受到地震等动力荷载作用时,极易产生液化而丧失其承载能力;分散结构的片状土粒间相互接近于平行排列,粒间以面-面接触为主;絮状结构的特征是土粒之间以角、边与面的接触或变与边的搭接形式为主,这种结构的土粒呈任意排列,具有较大的孔隙,因此其强度低,压缩性高,对扰动比较敏感,但土粒间的联结强度会由于压密和胶结作用逐渐得到增强。 1-5 粒径分布曲线的特征可用不均匀系数 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表示。 定义为: d d u C 10 60= d d d c C 60 10 2 )(30= 式中: d 10 , d 30 和d 60 为粒径分布曲线上小于某粒径的土粒含量分别为10%,30%和60%时所对应的粒径。 1-6 土的级配的好坏可由土中的土粒均匀程度和粒径分布曲线的形状来决定,而土粒的均匀程度和曲线的形状又可用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来衡量,对于纯净的砾、砂,当 u C 大于或等于5,而且c C 等于1~3时,它的级配是良好的;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时,它的级配是 不良的。 1-7 吸着水是由土颗粒表面电分子力作用吸附在土粒表面的一层水。 吸着水比普通水有较大的粘滞性,较小的能动性和不同的密度。距土颗粒表面愈近电分子引力愈强,愈远,引力愈弱。又可分为强吸着水和弱吸着水。 1-8 离开土颗粒表面较远,不受土颗粒电分子引力作用,且可自由移动的水成为自由水。 自由水又可分为毛细管水和重力水两种。 1-9 在重力或水位差作用下能在土中流动的自由水称为重力水。 重力水与普通水一样,具有溶解能力,能传递静水和动水压力,对土颗粒有浮力作用。它能溶蚀或析出土中的水溶盐,改变土的工程性质。 1-10 存在于土中的气体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与大气连通的气体;另一种是与大气不通的以气泡形式存在的封闭气体。 土的饱和度较低时,土中气体与大气相连通,当土受到外力作用时,气体很快就会从孔隙中排出,土的压缩稳定和强度提高都较快,对土的性质影响不大。但若土的饱和度较高,土中出现封闭气泡时,封闭气泡无法溢出,在外力作用下,气泡被压缩或溶解于水中,而一旦外力除去后,气泡就又膨胀复原,所以封闭的气泡对土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土中封闭气泡的存在将增加土的弹性,它能阻塞土内的渗流通道使土的渗透性减小,并能延长土体受力后变形达到稳定的历时。 1-11 土的一些物理性质主要决定于组成土的固体颗粒、孔隙中的水和气体这三相所占的体积和质(重)量的比例关系,反映这种关系的指标称为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是根据组成土的固体颗粒、孔隙中的水和气体这三相所占的体积和质(重)量的比例关系来定义的。 含水率、密度和土粒比重是基本指标。 1-12 相对密实度是以无粘性土自身最松和最密两种极限状态作为判别的基准,定义为: e e e e D r min max max --= 相对密实度常用来衡量无粘性土的松紧程度。 1-13 稠度是指粘性土的干湿程度或在某一含水率下抵抗外力作用而变形或破坏的能力,是粘性土最主要的物理状态指标。 随含水率的不同可分为流态、可塑态、半固态和固态。 流态时含水率很大,不能保持其形状,极易流动;可塑态时土在外力作用下可改变形状但不显著改变其体积,也不开裂,外力卸除后仍能保持已有的形状;半固态时粘性土将丧失其可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不产生较大的变形且容易破碎。固态时含水率进一步减小,体积不再收缩,空气进入土体,使土的颜色变淡。 1-14 液限和塑限之差的百分数值(去掉百分号)称为塑性指数,用I P 表示,取整数,即: w w I P L P -= 粘性土的状态可用液性指数来判别,其定义为: I w w w w w w I P P P L P L -= - -= 塑性指数是反映粘性土性质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一般地,塑性指数越高,土的粘粒含量越高,所以常用作粘性土的分类指标。液

土力学 心得体会

《土力学》在线培训课程学习体会 2014年9月中旬参加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网络在线课程《土力学》的学习,主讲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岩土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广信先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时,所用教材就是李广信教授主编的《高等土力学》,深觉他的知识广博,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网络课程这样综合的平台上近一个月的学习,对《土力学》这门课有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学科带头人李广信教授的授课魅力,现将本人学习李广信教授《土力学》课程的的几点体会分享一下。 在听课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广信教授对土力学岩土工程问题的哲学思考。这种科学与哲学结合起来理解和学习的方式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觉得很新颖,很立体。他认为哲学源于岩土,岩土充满了哲学。分析时他提出岩土是人类最早接触和最早使用的材料,旧、中、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是人类使用岩土材料的水平;几大古文明(古希腊、古希伯来、古印度、两河文化、印第安人、古中国)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不约而同地认为人是上帝(神)用土创造的。而且还指出土层的厚度与文明、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成正比;人类耕耘营造,生生不息,建造了宏伟的楼堂殿宇、大坝长堤、千里运河、万里长城,创造了一个个璀璨夺目的古代和现代文明,岩土材料以其与人类间悠久而密切的历史渊源而出现在哲学命题中。根据自身所学所感的总结,李广信教授归纳出:一方面岩土作为非连续性、多相性和古老的天然材料,形成其性质的复杂性和极大的不可预知性;另一方面岩土工程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而充满了风险与挑战,也就包含丰富的哲学命题。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岩土、学习岩土、进行岩土工程实践具有新时代的意义和实践价值。 哲学的核心是“求真”和“求知”,它的特点是思辨性、解释性和概括性。大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像在谈人生,李广信教授用哲学观点来分析解释和阐明土力学原理,对土力学学科中复杂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进行形象化的解说,极大的启发了我的思路,引导我从哲学角度思考土力学的科学问题,就像李老师授课时所讲,我们现在研究或看待问题时要整体宏观的把握问题,即是很难,但是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学会运用哲学思想考虑科学问题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提高教学水平,更有益于我们的启迪我们的科研思路。 人类要想在大自然中生存,就必须顺应自然,它是一个和谐体,会排斥一切不符合和谐发展的因素。回归到土力学中,任何一项与土有关的工程,不论是边坡还是地基,不论是大型工程还是微型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研究时都要遵循土的三大基本特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证我们工程的稳定性和存在性。在工程中出现的许多错误与事故就是违反了土力学基本原理才发生的。听李老师土力学的阐述,深入细致的讲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有关《土力学》的纯粹的知识,更多的是关于土力学的研究方法与一些思考。也使我越来越坚信,《土力学》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从而对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另外,李广信教授在对《土力学》课程内容把控上很有针对性和总结性,总能把较为复杂的内容转化成易懂的知识点教予听课者,在知识点处都有整体性的把握,并能很直观,清晰的抓住主要矛盾。比如:岩

土力学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1-1: 已知:V=72cm 3 m=129.1g m s =121.5g G s =2.70 则: 129.1121.5 6.3%121.5s s m m w m --=== 1-2: 已知:G s =2.72 设V s =1cm 3 则3 3 3 32.72/2.72 2.72*1016/1.7 2.720.7*1*1020.1/1.7 20.11010.1/75% 1.0*0.7*75%0.5250.52519.3%2.72 0.525 2.721.s s s d d s V w w r w w V r w s w s g cm m g m g g KN m V m V g g KN m V KN m m V S g m w m m m g g V ργρργργγγργρ==== ==++===='=-=-========++== =当S 时, 3 *1019.1/7KN m = 1-3: 1-4: 甲: 乙: 则(1)、(4)正确 1-5: 1s w d G e ρρ=+ 则 所以该料场的土料不适合筑坝,建议翻晒,使其含水率降低。 1-6: 式中D r =0.7 3max 1.96/d g cm ρ= 3min 1.46/d g cm ρ= 则可得:31.78/d g cm ρ= 1-7: 设 S=1, 则s V Sh h == 则压缩后: 2.7s s s m V G h == 2.7*28%w s m m w h == 则 2.7*28%w w w m V h ρ==

2.7*28% 1.95s w V V h h +=+= 则 1.11h cm = 1-8: 甲:4525 1.334025p L L p w w I w w --===-- 流塑状态 乙:20250.334025p L L p w w I w w --== =--- 坚硬(半固态) 15p L p I w w =-= 属于粉质粘土(中液限粘质土) 乙土较适合作天然地基 1-9: 0.00253360.310.7555 p I A P -===<甲甲甲 属非活性粘土 0.0027035 1.3 1.2527 p I A P -===>乙乙乙 属活性粘土 乙土活动性高,可能为伊利石,及少量的高岭石,工程性质乙土的可能较

高等土力学考试总结

2-7加工硬化也称应变硬化,是指材料的应力随应变增 加而增加,弹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最后趋于稳定。 加工软化也称应变软化,指材料的应力在开始时随着应 变增加而增加,达到一个峰值后,应力随应变增加而下 降,最后也趋于稳定。 加工硬化与加工软化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如图。 2-8土的变形模量随着围压提高而提高的现象,称为土 的压硬性。土的剪胀性指土体在剪切时产生体积膨胀或 收缩的特性。土的压硬性,表现在微观领域,是土颗粒与颗粒间的间距更近,土颗粒与土颗粒的粘结更加有效。而土的剪胀性表现在微观领域,为土颗粒之间位置产生了变化。 2-9土是岩石风化形成的碎散矿物颗粒的集合体,通常是固、液、气三相体。其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主要特性有非线性,弹塑性,剪胀性及各向异性。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应力水平,应力路径和应力历史。 2-10如右图。横坐标为1ε,竖坐标正半轴为)(31σσ-,竖坐标负半轴为v ε。 2-13粘土和砂土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其在沉积过程中,长宽比大于1的针、片、棒状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倾向于长边沿水平方向排列而处于稳定的状态。同时在随后的固结过程中,上覆土体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与水平土压力大小不等,这种不等向固结也造成了土的各向异性。 诱发各向异性是指土颗粒受到一定的应力发生应变后,其空间位置将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土的空间结构的改变,这种结构的改变将影响土进一步加载的应力应变关系,并且使之不同于初始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 2-17参数i E 代表三轴试验中的起始变形模量,a 代表i E 的倒数;ult )(31σσ-代表双曲线的渐近线对应的极限偏差应力,b 代表ult )(31σσ-的倒数;t E 为切线变形模量;f R 为破坏比。 2-18可以,这时ν=0.49,,用以确定总应力分析时候的邓肯-张模型的参数。 2-25在多向应力作用下,变形体进入塑性状态并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各应力分量与材料性能之间必须符合一定关系时,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屈服准则可以用来判断弹塑性材料被施加一应力增量后是加载还是卸载,或是中性变载,亦即是判断是否发生塑性变形的准则。 流动规则指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是由应力空间的塑性势面g 决定,即在应力空间中,各应力状态点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必须与通过改点的塑性势能面相垂直,亦即ij p ij g d d σλε??=(1)流动规则用以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或塑性应变增量张量的各个分量间的比例关系。 同时对于稳定材料0≥p ij ij d d εσ, 这就是说塑性势能面g 与屈服面f 必须是重合的,亦即f=g 这被称为相适应的流动规则。如果令f ≠g ,即为不相适应的流动规则。 加工硬化定律是计算一个给定的应力增量硬气的塑性应变大小的准则,亦即式(1)中的λd 可以通过硬化定律确定。 2-31剑桥模型的试验基础是正常固结粘土和弱超固结粘土的排水和不排水三轴试验。 基本假设:土体是加工硬化材料,服从相适应流动规则。 M 是破坏常数;λ是各向等压固结参数,为NCL 或CSL 线在' ln p -ν平面中的斜率;κ是回弹参数,为卸载曲线在'ln p -ν平面上的斜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