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建构与元认知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性
图式设计与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设计与英语阅读教学图式设计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尤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图式设计能够提供一种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图式设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图式设计方法。
一、图式设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英语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而图式设计作为一种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具体而言,图式设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语境理解:图式设计可以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和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境,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2. 强化记忆效果:图式设计可以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呈现信息,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激活学生的联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图式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比较文章中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常见的图式设计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图式设计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文章的性质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图式设计方法:1. 时间线图:时间线图适用于叙述类文章,通过将文章中的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一条线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时间关系,加深对文章的记忆和理解。
2.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适用于议论类文章,通过将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用图表的方式展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图像标注:图像标注适用于描写类文章,选择一张与文章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上标注出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帮助学生将图片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4. 表格填充:表格填充适用于说明类文章,将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和数据制成表格,让学生填充表格中的信息,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文章的要点和细节。
三、图式设计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图式设计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图式和元认知因素在大班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应用

收稿 日期 :2 l —42 0 00 —6 作 者 简 介 :高 腾 ,男 ,天 津 工程 师 范学 院外 语 系 讲 师 ,研 究 方 向 :教 学 法 、 乔 姆斯 基 形 式语 言理 论 。
实质是国家根本利益教育,并不只是从属于德育教 四 .鼓励 大 学 生积 极 入伍 ,提升 国 防队伍 育、素质教育的普通教育。 综 合 素 质
一
提 出,教 育心理学家皮亚杰 ( 9 0 1 8 )接受 了这 种图式 理论 ;现代的安德森 ( d ro )等人完善了图式理 An es n 论。该理论认为 ,“ 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 的知识 在头脑 中储存的方式 ,是大脑对过去经验 的反映或积 极组织 ,是被听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 息对新信息起作 用的过程 及怎样 把这些信息丰富到听者知识库 中的过 程 。后来 , yek & K a e(90 , a dl 19 ) E sn em 19 ) B d e y(9 7 e 等总结 了前人图式理论 的共同特征 并进行 了引述 。从 以上理论分析可 知 ,对 于一位 阅读者 ,除非他具有英 语 语言图式 ,否则任何 英语材料都是不 可理 解的。 根据 图式 阅读理论 ,读者的阅读能力 由三种 图式 决定 ,即语言 图式 、内容 图式和形式 图式。语言图式 是 内容图式和形式 图式的基础 。但根据我们对天津工 程 师范学 院新 入学 非英 语专 业大 学生 的长期 跟踪 测 试 ,参加 大班英语 学习的学 生的语言 图式并不缺乏 , 问题多归 因于 内容 图式和形 式图式 的弱 化。
。 教E研 C教R ARI RH究 育学O EON Z
职 时 业空
2年月 06 1 0
图式 和元 认 知 因素 在大 班 英 语 阅读 学 习中的应 用
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一、图式理论是一种语言学习理论,由英国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提出。
它认为语言学习是建立语言知识结构的过程,即建立语言图式。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外语语言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图式理论认为,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修正和更新自己的语言图式,从而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图式理论的应用可以改善外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信息。
此外,图式理论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定的语言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图式理论逐渐成为了外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图式理论是由英国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提出的,认为语言学习是建立语言知识结构的过程,即建立语言图式。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外语语言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图式理论认为,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修正和更新自己的语言图式,从而使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实践方案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
教师可以在讲解阅读材料时,结合图式理论的观点,帮助学生建立外语语言知识结构,并加强对语言图式的理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阅读练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图式。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并为建立自己的语言图式提供更多的机会。
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虽然图式理论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图式理论较为理论化,对于某些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注意提供足够的具体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式理论的含义。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摘要: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运用图式理论,不断丰富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图式,并指导学生激活图式、建立图式和运用图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大有裨益。
关键词: 图式理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高中英语教学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运用好图式理论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图式理论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Rumelhart)等做了大量研究,建立并发展了图式理论。
该理论强调,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人脑中所储存的知识都是由一个个单元组成的,这种单元就是图式。
就阅读而言,图式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语言图式(Linguistic),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ta)和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ta)。
语言图式指读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主题的了解程度。
修辞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体裁和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
二、图式理论与阅读理解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信息(口头的或书面的)本身并无意义,它仅指导听者或读者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知识结构恢复或构成意思。
阅读理解首先是文字信息的输入,然后读者在自己大脑存储的信息中寻找能够说明所输入信息的图式。
当这些图式被找到以后,读者就产生了理解,或者不完全理解。
例如,初中学生一般都能认读下面英文句子的字面意思:A wome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女人没有男人就像鱼没有自行车。
)然而他们却很难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因为他们头脑中没有英美国家女权运动及其相关知识的图式。
该英文句子是英语国家女权运动者常引用的一句谚语,意为:Women don`t need men at all.可见,读者除了必须具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和修辞图式外,还需要与作者有共享的内容图式。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日益重要。
图式理论被广泛用于英语语言学习和阅读教学中,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本文将讨论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施图式理论的方法和经验。
首先,讨论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使用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图式理论来提取词汇和句子结构,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此外,图式理论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长句的结构,从而增强对一篇长文的总体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一篇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其次,讨论实施图式理论的方法和经验。
在实施图式理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中的概念,发现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细节。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图表等工具来帮助课堂上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其次,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加熟悉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最后,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文章的重要观点,以及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及句子结构的含义,从而加强学生对一篇长文的语言技巧。
综上所述,图式理论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句子结构,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实施图式理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及文章的重要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阅读能力。
论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论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策略图式理论是指人们在理解文本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将信息整理成一种结构化的形式,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图式理论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应用策略。
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一、理解文本结构图式理论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本结构,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大意。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很多文章都有各自的结构形式,比如问题解答、因果分析、比较对比、时间顺序等。
读者可以根据图式理论的原理,将文章的结构分层与归纳,形成自己的结构图,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组织结构。
例如,在解析一篇问题解答类文章时,读者可以通过图式理论,将文章问题和解答部分分开,进而在个别问题下又根据解答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分类,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图表。
这样,读者可以通过更简单明了的形式,迅速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二、记忆知识体系高中英语阅读中,知识体系的记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图式理论的应用,对于知识体系的记忆和掌握也有一定的优势。
在阅读某个专题或单元时,读者可以采用图式理论,将各项知识点归纳分类,并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时,读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句子,分别建立语法结构表,将词组、短语、句型分层列出,并且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标示。
这样,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不同语法结构之间的异同点,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知识。
三、推断和预测图式理论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推断和预测。
在高中英语阅读中,读者常常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推断文本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因此,图式理论应用对于这种能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在进行阅读理解时,读者可以根据文章结构、语句脉络等方面的线索,推断作者的观点或者文章的发展趋势。
通过图式理论,读者可以将语篇中的不同语言元素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种语言结构图,帮助读者更好地解读文章的意思。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引言:一、图式理论的概念图式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基纳(Rumelhart)和诺维(Norman)在1975年提出的。
图式是指一种认知结构,是一种对于物体、事件或知识等的抽象总结。
它是人脑中高度抽象的表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图式理论主张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逻辑的认知框架,这种认知框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1.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阅读时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信息加工,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框架进行关联和整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活学生的图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建立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内涵。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图式理论强调了对信息的整合和组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通过激活学生的图式,引导他们更快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图式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获取文章主旨和关键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图式理论认为,信息的整合和组织是认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图式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图式,培养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1. 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前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图式,启发他们对于文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2. 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图式3. 开展图式的训练和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图式理论,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训练活动,例如让学生进行图式的转述和归纳、让学生进行图示的应用等,帮助他们更加熟练地运用图式理论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元认知与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元认知与图式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黄婷;张熙【摘要】传统的图式理论将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因式和形式图式三大类.随着元认知概念的提出,众多实验证明对阅读策略元认知程度的不同是阅读能力强和弱的学生之间的主要区别,也成为了有效运用图式理论帮助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因此,图式理论应将对阅读策略的元认知这一维度纳入其分类之中.基于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阅读前帮助学生激活图式;在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将图式具体化、形象化;在阅读后,对阅读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对已有图式进行完善,提高学生对包括阅读策略元认知在内的四大类图式的理解和运用,全面提高阅读能力.【期刊名称】《成都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8【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元认知;图式理论;阅读策略;阅读教学【作者】黄婷;张熙【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成都611130;成都师范学院,成都6111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91781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了图式(schemata,单数schema)这一哲学概念。
他认为图式是已有的知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新的概念只有当其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才会变得有意义。
1932年,英国心理语言学家巴特利首次将这一概念运用于语言学领域。
后来,众多语言学家将其发展成现代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并主要运用到了阅读和听力当中。
图式理论认为,人的知识是以图式的形式存储在长时记忆之中的,该图式是一个巨大的、立体的系统网络,图式是认知、理解的基础,是分析、解释、组织和吸收外部信息的有利工具[1]。
图式是读者对世界的现有概念,是“已经存储在读者记忆中的知识”[2]。
在阅读理解时,人们会激活相关图式来帮助他们快速、高效地加工和阐释新信息。
阅读的过程正是读者头脑中的已有图式与外部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
图式一般分为三种: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式建构与元认知在英语阅读中的重要性
【摘要】阅读图式、阅读策略和元认知结构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有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
它们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结合体。
学生成功的英语阅读就是建立在良好元认知结构和元认知训练基础之上。
【关键词】图式;元认知结构
【Abstract】Reading diagram type, reading strategy and dollar cognition the structure is in the student of the reading the activity have mutually contact complement each other close contact.They are mutual to permeate, indivisibility of organic combine a body.Student successful English reading be establishment at good dollar cognition structure and dollar cognition train foundation on.
【Key words】Diagram type;Dollar cognition structure
1.图式阅读理论对改进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活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的心理机制和相关因素很多,按照传统的观点,阅读是一个从字母→词→句子→语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的理解过程。
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就是对构成该文章的语言的理解过程,阅读过程所遇到的问题被单纯地归结为语言上的问题。
因此,教师的唯一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扫清语言上的障碍。
这种观念的片面性及其对阅读教学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图式阅读理论把传统的阅读观念、心理学观点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已及人工智能理论融合起来,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从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读者的知识和语篇中的各个层次(即字—词—句—篇章—语义—结构)中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什么是图式?图式就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图式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
图式的表现形态为树形结构,其主干图式上往往衍生出许多分枝子图式,而分枝子图式又衍生出更多的细小子图式。
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人们处理外界的任何信息都需要调用大脑中的图式。
依据图式来解释、预测、组织、吸收外界的信息。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1.1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
语言图式的建立对于外语学习至关重要,因为语言是学生掌握外语最薄弱的环节,而语言又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也就无法利用文章中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去调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因而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
1.2内容图式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尽管读懂了文章中的每一词句,却无法理解全文的意义。
图式理论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学生或者未具备有关的内容图式,或者缺乏调动内容图式的能力,因而无法将文章中的信息和大脑中的知识联系起来,于是出现了读后不知所云的现象。
图式理论认为文章的内容也是构成文章难度的一大要素。
1.3结构图式
阅读理解不仅受到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的影响,还要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
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特定的结构才能被有效地表达,例如,政论文章通常是比较型的,科技文章通常是问题解决型的,历史文章通常是时间型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框架。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调用了相应的形式图式,就能够提纲挈领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认为借鉴图式理论改进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其重要意义有以下两点:
首先,在阅读过程中,信息处理的方式既是自下而上又是从上而下的。
在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中,读者根据输入信息调用一个最低层次的图式,随着信息的不断输入该图式便逐渐升级到高一层次的图式。
而在从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中,情况恰好相反,读者根据预测和部分信息启动一个高层次的图式,然后在输入信息中寻找其子图式,进而肯定或否定该图式。
在阅读过程中,无论在哪个阶段,哪个层次,以上两种信息处理方式总是在同时进行,起着互相弥补的作用。
其次,图式理论既考虑了文章本身的因素,又考虑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它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的知识和技能与文章中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
读者大脑中的图式越多,越完善,则被调用的可能性越大,调用的速度越快,阅读效率也越高。
2.阅读图式、阅读策略与元认知结构的关系
中学生阅读英语的目的就是在掌握一定量的语言知识、阅读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前提下用英语阅读理解有一定难度和长度的材料。
我们可以根据英语阅读的目的、内容、过程和方法把阅读策略界定为引起语言知识、阅读技能和能力、智力
和情感因素持久变化的有效活动、途径、方法、思路和行为的综合体。
阅读策略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阅读过程中的情意策略、认知策略和智力策略。
情意策略:阅读过程中的情感监控、社会学习和情感动机。
认知策略: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保持策略、记忆策略、学习策略、提取和使用各种阅读图式的策略、监控、评价策略。
智力策略:阅读过程中的计划、选择、注意、综合和自我管理策略等元认知策略。
在外语阅读过程中,学生总是不断地接触新的阅读材料,他们在理解这些材料时不断碰到各种问题,这就要求他们利用已经掌握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去解决问题。
这种为了理解语篇而调用各种图式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方式就是学生在阅读语篇时采用的阅读策略。
但是外语阅读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孤立地研究阅读策略,恐怕难以揭示问题的本质。
元认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2.1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任务、自我、策略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知识。
2.2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随着认知活动的展开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
它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同时产生的即刻反应。
与之相比,元认知知识则是贮存在大脑中并可以从记忆中提取来指导认知活动的概念和知识系统。
二者之间密切相关。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元认知知识,才可能产生有关自身、任务、目的等元认知体验。
2.3元认知监控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控和调节。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元认知结构的特点和要素有针对性地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强化和充实他们的元认知结构。
第一、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决策过程。
第二、要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调节机制。
第三、要重视阅读策略的持续训练和迁移。
综上所述,阅读图式、阅读策略和元认知结构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有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
学生成功的英语阅读就是建立在良好元认知结构和元认知训练基础之上的有效运用阅读策略和阅读图式的具体体现。